國度1分鐘(49) – 從聖殿香料認識禱告

+按圖放大

 

從聖殿香料認識禱告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取馨香的香料,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這馨香的香料和淨乳香,各樣要一般大的分量。你要用這些加上鹽,按做香之法,做成清淨聖潔的香。這香要取點搗得極細,放在會幕內法櫃前,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你們要以這香為至聖。(出30:34-36)

聖殿會幕內 法櫃前的聖香

聖香 來源 意思 禱告生活
拿他弗
Stacte
以色列北部邊境和敍利亞土生的一種樹木的樹脂,曬烤後成為有甜味的香料。 「拿他弗」的希伯來文和希臘文都有「滲出來或掉落」的意思,這好比作「神的話語湧現或發預言」。 我們生命中藏著神的話語,豐盛到滿溢出來,落在別中身上。因此心中充滿神的話語,禱告就有芳香,能取悅神,也祝福別人。
施喜列
Onycha
地中海一種甲殼類動物的甲殼所製造的香料 甲殼被搗成極細的粉末,用火燃燒便會釋放馨香之氣。 當我們經歷試煉和困苦,所獻上的禱告就會帶著馨香。禱告是由「虛心」和「破碎」的香料所搗碎的。
喜利比拿
Galbanum
幾種亞洲植物產生出來的樹脂,香中帶苦。 「喜利比拿」的希伯來文有「豐富或飽滿」的意思。它是油性物質,善於融合其他香料成分。 我們禱告時,必須相信神的豐盛和美善。這種信心會為不同信念的信徒群體帶來合一。
淨乳香
Frankincense
在聖經時代,乳香主要來自阿拉伯南方的示巴,是從樹皮上取下的樹脂。 樹脂本來是琥珀色,乾了以後,乳香形成白色粉末。乳香的希伯來文有「變為白色」的意思。 基督的寶血流下來,潔淨我們的罪,以致我們可穿上潔白之衣。我們是在基督裡才能獻上聖潔的禱告。

耶和華的要求

相等 四種香料的分量要相等 這有平衡之意,我們的禱告要有相關的四種成分。
新鮮 祭司每日用新鮮香料燒香 這代表我們要每日進入神的同在,燃起禱告之火,從而得力。不能活在昔日的禱告之中,昨日與神的關係,不能保證我們生命可以繼續興旺。

讓我們禱告的馨香之氣直達神的寶座前

內容取材自吉姆.歌珥(James W. Goll)的著作《興起!主的守望者》(2010年,台灣以琳出版)

釋放香港敬拜新聲音 詹姆士‧文森:憑信心釋放神的啟示

香港西布倫使徒中心於3月15至17日舉辦「New Song新歌:先知性的分賜釋放天上的新歌」特會,邀請「錫安榮耀國際事工」(Glory of Zion International)的先知性敬拜領袖詹姆士‧文森(James Vincent)來香港傳遞新歌敬拜恩賜亞倫‧佛比恩(Allen Faubion)釋放訊息,呼召東方之地的新聲音

發出靈裡的新聲音

本次特會是詹姆士‧文森首次於亞洲作新歌教導,他擁有超過20年的主領敬拜經驗。詹姆士提出,神要釋放新歌,不單包括寫好了曲詞的樂曲,更重要是從天上釋放到人靈裡的聲音。神是個靈,神的兒女也是有靈的生物,我們可以接收到神正在發放的信息,看到神正在做的事情。「敬拜應該是人的靈與神的靈之間的互動。當人領受到神的啟示,回應方法就是憑信心把那靈裡的聲音釋放出來。這個恩賜是每個信徒都擁有的。」在敬拜中,文森以新歌唱出領受:「神在破開沉重的硬殼,讓這個身體可以加速前進,進入主的得勝,此刻的榮耀。不用再靠己力慢慢理解,而是靠神的靈進入一切的真理。」

.亞倫‧佛比恩(Allen Faubion)

亞倫‧佛比恩鼓勵會眾發出東方日出之地的聲音。他形容,西方聖樂代表日落的聲音,而東方的聲音代表新開始。「神將你們安置在東方日出之地,就是要發出神榮耀的聲音,讓萬物回應。」他又鼓勵與會者參與在這件「新事」當中,新事不是改良舊的,應該是一些從未出現的事。他引用經文舉例說,神使一切都更新,每個早晨都是新的。假如人停留在已經習慣的舒適圈,抓緊自己擁有的東西,新事不會發生。另一方面,第一次出現的東西,包括新歌,是頭生的,是初熟果子,是最好奉獻給神的禮物。他又指出啟示與歌唱的特點,啟示能夠超越我們所認知的東西,而唱歌同時運用左右腦,讓我們更明白神在做的事情。最後他宣告:「神正在釋放新事在香港!」

憑信釋放神當刻的啟示

第二天的聚會中,詹姆士強調,敬拜神的人「必須」在聖靈和真理中敬拜。他引用撒瑪利亞婦人打水的故事(約 4:6-25),耶穌告訴那個婦人,在哪一個地點敬拜並不重要,而是必須在靈裡,在啟示裡敬拜。他指出,敬拜的核心應該是聖靈的吹氣和神在「此時此地」的啟示,當人接收到以後,憑信心順服地釋放那個聲音。他的秘訣在於看待神當下啟示的說話和聖經上的字句為同等份量。神可以使用已經寫好歌詞的敬拜歌曲,但敬拜者必須要在靈裡與主連結。因此,用什麼好聽的歌曲,自己的感覺是否良好,都不是重點。他建議敬拜的時候要跨越歌曲本身,唱出關乎神的啟示,與神正在做的事連結。他又引用主禱文解釋道,神在尋找一個可以釋放啟示的人,祂會使用敬拜者來連接天與地,那是一個降服於主的過程。

.詹姆士‧文森(James Vincent)

每個人都要唱新歌

詹姆士亦與會眾分享釋放新歌的技巧。他指出,即使有時他不確定自己的領受是否對,但當他順服神並憑信心釋放後,神會印證祂的話。他說:「不要追求不犯錯,那只是著眼你自己。」他又形容自己作為敬拜隊主領時,不會帶領人竭力進入神的同在,反而會退後一些,看看主正在做什麼。因為神的啟示帶著能力,當它被釋放出來,真實的改變就會發生。敬拜中沒有人是觀眾,每個人都有責任在真理和聖靈裡敬拜,要完全參與投入在啟示當中,並按著所領受的圖畫發預言。樂手可配合所領受的,用旋律去表達出那個畫面。接著,詹姆士邀請敬拜隊彈奏簡單的旋律,然後將麥克風傳給每個與會者,鼓勵他們唱出所領受的新歌。

聚會橫跨亞達月及尼散月,文森、佛比恩及西布倫使徒中心一同在最後一個晚上帶領月朔慶典。西布倫使徒中心認為,亞洲已經突破進入新層次的敬拜,神蹟將要發生,今年是一個全新的循環。

(記者林暐皓報道)

【Kingdom LIFE】設計時裝讓人看見神的榮耀 時裝設計師漫談從成立品牌到成立時裝團契

Hidy(伍均琪)從小喜歡時裝,讀中學時,她就經常給自己做衣服。「我很愛美,也很喜歡穿靚衫出去玩。當時每件衣服我穿兩次就不會再穿,所以我不停為自己做衣服。」Hidy笑著回憶年少時的輕狂。當時Hidy只是單純喜歡做衣服,直到她毅然決定從會計轉行到時裝設計,才真正尋找到夢想及生命方向。「踏足時裝設計兩年後,我舉行了人生第一個時裝展,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雖然我還未信耶穌,但我回望就知道神一直在帶領我走時裝設計這條路。」

品牌誕生

後來Hidy來到現在的公司工作,而在她信耶穌後兩個月,神就為她預備了「Hidy N.G.」這個品牌的誕生。那是2002年的某一天,老闆給了Hidy一份時裝設計比賽的報名表格。「我從未想過參加任何比賽,直到比賽截止前兩日,神感動我記起這個比賽,當時我只用了幾個小時拍攝了一輯相,就寄去參加比賽了。」結果神很大的祝福,Hidy比賽入圍了,後來還得了幾個獎項。神就是藉著這個契機,讓Hidy團隊在2003年「沙士」期間,正式成立了品牌。

「神透過這個品牌,將我的工作180度地翻轉了,我開始接觸很多不同的人,境界不斷擴闊。」品牌開始在美國、法國、意大利成立及發展,完全是超出她的所想所求。在法國時,有些當地的銷售人員知道Hidy是基督徒後,會與她分享他們需要,邀請Hidy為他們祈禱。在美國時,Hidy常與顧客食飯聊天談信仰。其中一位顧客聽後很抗拒的,但隔了幾年,卻突然打電話告訴Hidy,她信耶穌了。「除了透過我們的衣服讓人看見神的榮耀之外,其實我們的銷路去到那裡也能將神的榮耀帶到那裡。在香港,我也會到店鋪與銷售人員一起祈禱,求神祝福這個地方。」

開啟新大門

2008年,正值金融危機爆發,品牌的銷售業績開始下跌。面對經營出現的困境,Hidy向神祈禱,求神按著祂的旨意關門開門。「神就這樣關掉了所有其他門,但留了一扇更大的門給我們。」那時Hidy老闆很喜歡他們設計的圍巾,建議Hidy去做圍巾系列產品。「其實我不太懂做圍巾,但神就不斷開門,讓我專注去發展設計圍巾。」當時Hidy有位計劃開時裝店的朋友來邀請Hidy設計圍巾。時裝店在2008年10月開張,剛好是金融風暴中生意慘淡時期,但是Hidy的圍巾一到店裡,馬上售罄。神透過這件事給Hidy一個很大的鼓勵。在2009年,Hidy在法國舉辦了以圍巾為主打的時裝發佈會。「當時生意很難做,但在圍巾這個單品上,在我們之前是沒有人做過的。很多顧客從2008年到今日,仍然是我們的顧客。神讓我明白,無論是03年『沙士』,08年金融危機,我不是要看著周圍的環境去做事做決定,因為看著實際情況,我只會想到『執笠』不做了,但神卻是使用環境造就新的大門為我們而開,讓我們學習更多的依靠祂的能力去作工。

時尚團契

2001年,當時香港時裝行業還沒有基督徒團契,神給Hidy一幅圖畫,有很多人追著目標,奔跑到神的面前,紛紛表示要信耶穌。之後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的會長並未信耶穌,竟然主動邀請Hidy開始一個團契。藉著會長的一句說話,兩個星期之後時裝團契就開始了。「開始團契這個意念放在我心裡很久了,但我明白要等候神的時間,而神一開門,我就會向前衝。我們的團契是走時尚路線的,因為時裝行業的人普遍有個性,對美也很有要求。其實時裝行業有很多範疇,有買手,物流,採購,設計等等,在團契中,同行間的語言比較接近,大家也更容易明白對方的處境。」Hidy有朋友常來團契,原本目的不是來查經,而是很喜歡與他們一起,但很奇妙地,她來了兩三個月後,就自己主動尋找教會。

時裝佈道會

「我們每3年會搞一次的佈道會,在佈道會中我們會展示一些新產品及設計,因為在其他業界的團契,未必有這麼有創意的事情發生。時裝設計師給人的感覺是有些探討,有些神秘,我們想藉著佈道會做一些產品及設計去表達對神的讚美及敬拜,吸引人來觀看,呼召人信耶穌。」今年的4月28日,時裝團契將會舉行佈道會,今次佈道會的作品展示環節,將有20名設計師參與,但有趣的是,只有4、5位是設計時裝,其他人選擇做藝術作品。「這是一個新的突破,更多從藝術角度去展示神的榮美,大家都很開心可以用第二個方式去表達自己的創意。」

 

(記者莫嵐報道)

[國度觀點] 一個查經聚會被視為預言的應驗

以色列國會定期舉行查經聚會,本來不是什麼新事,但今年2月底的一次查經聚會卻是史前無例的,獲得國內媒體關注,相比之下,國際媒體卻冷淡對待。這不難理解,基督徒和猶太人一起查經,西方社會都會發生,有何值得關注呢?在多元文化共融的社會,真不是什麼大事,但在一個對基督教宣教忌諱的猶太人國家,在友好的氣氛下,共同查考雙方都奉為神聖的經書,對猶太人來說,這可不是尋常的事。因此,有份促成此事的一位拉比宣稱,這是以賽亞預言的應驗。以色列建國以來,首次被認為應驗預言的查經聚會,就因為邀請了基督徒參與,而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以及屬靈意義。

這次查經聚會背後的推動者之一Schindler Society,是一家美國基督徒組織,它過去也曾推動美國國會舉行查經聚會。該組織負責人是美國總統的宗教顧問團成員Jim Garlow牧師,當初是他與太太主動向以色列國會議員Yehuda拉比,提議在以色列國會舉行查經聚會。但由於以色列正統猶太教領袖高度提防基督教宣教活動,聯合性的查經聚會容易引起猜疑,甚至會成為極端猶太教徒控訴基督教以查經聚會為名,舉行實質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傳教活動,於是查經聚會由一家促進錫安主義基督徒和以色列的關係的本地組織Israel365協助籌備。

聖言(神的道)是從猶太人開始傳到外邦教會的。但在初代教會時期,外邦教會日漸強盛,因著一些原因要從猶太人教會劃分出來。脫離原本的橄欖樹,意味著斷開汲取養分的源頭,自此之後,從當代盛行的希臘思想汲取養分,生產自己的神學和教義。直到近代,有些外邦教會開始重尋信仰的希伯來根源,謙卑下來向猶太人請教聖經真理,包括信耶穌的彌賽亞猶太信徒。其實,猶太拉比到世界各地教會教導聖經,並非最近才有的事,現今更是普遍。但今次在以色列國會的查經聚會,因為是在國會舉行,也就具有不容忽視的象徵性意義。

在以賽亞書二章中,以賽亞先知預言,外邦人有一日會到錫安認識神的道,好叫他們能行神的路。今次的國會查經聚會不是要叫猶太人為自己的民族感到驕傲,也不是否定外邦教會在過去二千年從神領受到的教誨,而是叫世人都看出,神的話語應驗了,因此要警醒,知道主的日子(the Day of the Lord)臨近了。

國際神召會「國度特會」 海蒂‧貝克:我們的活水江河滋潤世界

國際神召會(ICA)於3月16王17日邀請宣教士海蒂‧貝克(Heidi Baker)來港於「國度特會」中分享信息。會中海蒂分享了如何流出活水江河去愛人,並鼓勵會眾以跳舞敬拜神。

海蒂一開始指出,每個人都應該與耶穌緊緊相連。若有人不認識耶穌,他就是失喪、貧窮的人。相反,若神的靈若住在我們裏面(羅 8:11),我們就懂得愛每一個按神形象被造的人。神的兒女應該時刻被聖靈掌管,那是敬拜神的行動。「你每天都流出活水江河滋潤著整個世界,你能夠餵養貧窮和失喪的人。」當人按照神所說的身分活著,又遵守神吩咐你做的事,可以立即彰顯神的能力。她在非洲的工場見過不少例子,一些今天得救的小孩子,第二天就已經可以趕鬼和叫瞎眼的看見。她總結:「這個呼召不只是屬於我的,而是在於你有多想貼近主。」海蒂以往覺得愛貧窮人很容易,卻不懂愛教會。直到有一次,她獲邀到烏克蘭領會,卻發現她要分別帶領彌賽亞猶太人、天主教徒及基督徒聚會,聖靈傾注在所有人當中。神對她說:「愛我的身體,愛所有的人。」神說她若不愛基督的身體,就不會有權柄。當人看到其他人的需要,就會感受到神為何差耶穌到世界上,也可以「與耶穌一同得榮耀」。(羅8: 17)

海蒂又鼓勵會眾以舞蹈敬拜神。以往她曾經來港與潘靈卓一同服事吸毒者。當他們從毒癮中得自由後,曾在廟街跳舞。她指出:「我們都被呼召要跳舞!跳舞可以提升對天父的信心。」她又憶起曾在墨西哥城的街上傳福音,卻被警察關進監獄,當時其中一個同工開始跳舞,就有人來把他們釋放了。另有一次,她在巴西帶領聚會,聖靈的同在厚厚降臨。她感受到神想人跳舞敬拜祂,當她看到台下有一個四肢癱瘓的男孩,就為他禱告。神重建了他手腳的肌腱,然後他竟然起來跳舞,全場都驚訝神蹟的發生。

 

(記者林暐皓報道)

以色列建國70年 德國、猶太及阿拉伯牧者分享神的作為

由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簡稱「台灣ICEJ」)主辦的「尊榮之夜-歡慶以色列建國70年」,於3月15日晚假台北靈糧堂宣教大樓舉行。尊榮之夜前主辦單位舉行記者會,邀請ICEJ總裁猶根布勒牧師(Jürgen Bühler)、彌賽亞信徒艾維‧米茲拉牧師(Avi Mizrachi)、阿拉伯牧者阿菲拉‧哈拉撒牧師(Afeef Halasah),分享以色列的現況及神的奇妙作為。

「70在聖經中是一個重要的時間跨度。」猶根布勒感謝神的帶領說,以色列被擄到巴比倫經歷70年。之後,神記念與恢復對祂子民的應許,猶太人開始在以斯拉和尼西米的帶領下回到故鄉耶路撒冷。猶根布勒指出,在聖經的記載中,過去神對於以色列是處於「審判」的季節,現在是「施恩與建造」的時刻!「如今許多重生得救的神的百姓要聆聽,等候神的作為。」神改變了對待以色列的方式,教會也要調整跟隨神的方式,要站立在神的作為之後,開始進入屬靈的恢復,因此台灣、華人的教會需要與以色列同站立,更多在神面前,為以色列超越以往禱告。

「70年來,我看見神的作為,神實在與以色列同在!」艾維‧米茲拉牧師說,以色列人口現有850萬,彌賽亞信徒有1萬5千人,看似數目很少,但在早期,人數只有10根手指頭就能數完。艾維說,如今在以色列國內、城市中散佈300個基督徒社群,「這是神的作為,絕對是神蹟」!以色列境內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的信徒也正在增長。如今耶路撒冷回歸50年,以色列建國70年,這是許多預言成就的時刻。

「來自德國、猶太人及阿拉伯的牧者能站在這裡彼此相愛,分享神的作為就是一個神蹟!」居住在約旦的阿菲拉‧哈拉撒牧師興奮地說,這就是一個信息,他們不僅在彌賽亞中合而為一,更是同站立去祝福全地。他又指出,全球的命定是與以色列緊緊相連結的,因為以色列是長子、是頭生的!所以,以色列要承認耶穌是彌賽亞、是救主,神才會再來。今年我們慶祝以色列建國70年,只是為將來的復興而預備。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劉以琳報道)

危地馬拉大使館將遷回耶路撒冷

危地馬拉基督徒總統莫拉萊斯於3月4日宣布,該國將跟隨美國,於5月將其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

當天早上,他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華盛頓會面。內塔尼亞胡希望他將大使館遷移到耶路撒冷。莫拉萊斯回答:「這是一份榮譽,是一件對的事情。」雙方領導人還就深化雙邊關係與合作進行了討論,莫拉萊斯又邀請內塔尼亞胡訪問危地馬拉。

總統莫拉萊斯在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會議中說:「我要感謝總統特朗普開路,他的勇敢決定鼓勵我們做對的事。危地馬拉將大使館搬回耶路撒冷的決定,強烈證明危地馬拉將繼續支持和聲援以色列人民。」

儘管危地馬拉是一個小而貧窮的中美洲國家,但一直是以色列重要的合作夥伴。 1947年,以色列努力爭取國際社會支持分治方案,危地馬拉成為首批支持建立猶太國家的國家之一。1956年,危地馬拉成為首批在耶路撒冷開設大使館的拉丁美洲國家之一,但後來於1978年遷至特拉維夫郊區。

危地馬拉的奇妙轉化

彌賽亞猶太人領袖(Shira Sorko-Ram)早前在《茂滋以色列報告》發表文章,闡述危地馬拉由反對以色到轉變為支持的經過。她表示,危地馬拉經歷了長達36年的內戰,死傷達20多萬人。直到1996年,政府才跟反抗游擊隊簽署和平協議。與此同時,福音的信息正席捲整個國家,許多人透過耶穌得到拯救。據估計,現在有40%的危地馬拉人是重生的基督徒;福音派聯盟稱當地大約有27,000間基督教會。人們開始為國家得醫治禱告。2016年,危地馬拉投選了基督徒莫拉萊斯擔任總統。他來自媒體界別,曾在浸信會神學院讀神學。他領導右翼黨派並鼓吹保守的價值觀。他自認為民族主義者,反對墮胎、同性婚姻和毒品合法化。他從未擔任政治職務,是一個與政治階級無關的普通人,卻在選舉中贏得了67%的選票。

許多基督教領袖認為,禱告幫助國家度過了最近的危機,不致發生暴力事件或破壞憲法程序。基督徒知道莫拉萊斯正肩負很大的責任,因此都認真地為這位領袖禱告。

猶太人口少於一千  無損拉比影響力

危地馬拉的猶太教拉比約瑟夫.加蒙是深受基督徒喜愛的拉比。雖然危地馬拉只有大約900名猶太人,但拉比加蒙得到特別的恩寵和尊重,獲得很多機會代表以色列向政府官員提出建議。現在,危地馬拉有一批官員支持以色列。

2017年11月危地馬拉總統在聯合國投票中,拒絕承認耶路撒冷與以色列的聯繫。該國基督教牧師立即公開抗議總統作出反對以色列的投票。眾教會和由拉比加蒙及危地馬拉市長率領的50名議員一起,全力推動危地馬拉總統支持以色列。因此,總統更改了其投票決定,並否定聯合國的措施。

2017年12月,特朗普總統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時,拉比加蒙再次率領50名議員、危地馬拉市長和基督教領袖,促請總統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總統莫拉萊斯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對話後,宣布搬遷大使館。危地馬拉成為第一個跟隨美國將其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的國家。當地一位基督教商人認為:「這是基督教領袖、拉比和議會聯盟向總統施壓的成果。」政府發言人表示該決定是在沒有任何美國壓力的情況下作出的,是危地馬拉單方面的決定。

(來源:猶大通訊社《茂滋以色列報告》,2018年2-3月,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危地馬拉經歷興旺,成為屬神的國家。

沙特阿拉伯王子訪問英國 聖公會大主教關注信仰自由

聖公會蘭柏宮辦公室發表聲明,指沙特阿拉伯王子穆罕默德.本.薩爾曼(Prince Mohammed bin Salman)3月8日在倫敦會見了英國聖公會領袖,承諾促進不同宗教之間的對話,作為他國內改革的一部分。

王子此行期望宣揚沙特阿拉伯是一個寬容的現代化經濟體,並與英國建立更廣泛的貿易和投資關係。3月8日,王子與坎特伯里大主教賈斯汀.威爾比(Justin Welby)在蘭柏宮會面。

聲明又指,大主教對沙特阿拉伯限制基督教崇拜表達關注。沙特阿拉伯不容許非穆斯林公開地表達他們的信仰,迫使基督徒在私人住宅中聚會,甚至被捕。

王子早前在開羅最大的科普特大教堂與科普特主教Tawadros II見面,嘗試改變沙特阿拉伯作為「全球極端保守伊斯蘭主義的出口國」的形象。

(來源:Charisma News,2018年3月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沙特阿拉伯給予人民信仰自由。

以色列國會查經小組應驗以賽亞預言 首次猶太人、基督徒共同參與

約200名基督徒和以色列猶太人2月底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會聚集,一同研讀聖經。此舉被認為是應驗以賽亞書22章3的預言,為外邦人與猶太人邁向合一踏出重要一步。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國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民族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到雅各神的殿。他必將他的道教導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教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以賽亞書2:2-3)

查經小組由猶太教正統派拉比暨以色列國會議員Yehuda Glick主持,並與以色列國會推動聖經研究核心小組(the Knesset Caucus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Bible Study)、將查經引入美國國會的基督教機構Schindler Society、致力連結錫安主義基督徒和以色列本土的Israel365聯合主辦。

Yehuda Glick於會後向媒體透露感受:「正如以賽亞書記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人們從世界各地來研讀來自耶路撒冷的聖經。能夠耳聞目睹先知的話語應驗成就令人鼓舞。」

Israel365總監Tuly Weisz拉比亦向媒體表示:「這是猶太人與外邦人歷史上首次在以色列國會研讀聖經真理。在漫長的歷史中,聖經一直是兩族人分裂的根源,如今卻成為他們合一的源頭。」他認為,聚會在耶路撒冷舉行,在屬靈上更具代表性。「以賽亞書記載:『教誨必出於錫安』,且有許多民族前往,尋求神的教導。今天先知預言正在此地(以色列國會內)應驗,確實振奮人心。」

Schindler Society創始人Jim Garlow及Rosemary Schindler不能出席查經聚會,但拍攝短片分享他們鼓勵研讀聖經的理由:「我們與以色列一同站立,因為帶領猶太人歸回是神的美好計劃,並且神應許我們因參與其中得到祝福。基督徒並非為了帶領聚會而來,卻要學習、聆聽神的話語。」

Return Ministries國際總監Dean Bye是其中一位與會者。他所帶領的組織總部位於加拿大,且在以色列設有分部Aliyah Return Center。他向媒體表示:「這次聚會震撼人心,我祈求主能讓更多基督徒有類似經歷。」

(來源: CBNKehila News Israel,2018年2月23日及3月5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 願世人能藉此事看見神應許的真實,祂的作為奇妙可畏。

圓桌峰會剖析葛培理成功之道

每年雷克.喬納(Rick Joyner)都會邀請約25位基督教資深領袖出席圓桌峰會,談論當下共同面對的問題,及交流事奉經驗。與會者包括蘭斯‧沃爾(Lance Wallnau),湯海士牧師(Tom Hess)等人。本年度峰會在葛培理(Billy Graham)離世歸主後發生,他們對這位屬靈偉人的生命有不少反思。

已故先知鮑伯‧瓊斯〈Bob Jones〉曾經預言說,當五位重要的屬靈領袖過世後,世界會出現一些重大事情。至今已有四位離世:奧羅爾羅伯茨(Oral Roberts),白立德(Bill Bright),甘堅信(Kenneth Hagin)和最近的葛培理。

雷克.喬納說:「若我們不尊榮父親,第三次大覺醒不會來臨!」無父問題造成的不道德、暴力和無法無天,是一種在文化中擴大的癌症。家庭和教會需要尊敬他們的父親。而葛培理與葛福臨的父子關係,正是很好的典範。

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Research)發現90%的基督徒希望獲得裝備面對當代的問題,但只有10%的牧師願意這樣做,因為他們害怕失去收入和會友。老底嘉教會的毛病必須被對付,牧師必須帶領和發聲,好讓人們面對當代的問題時能夠自信地擇善發聲。葛培理面對具爭議問題立下了勇敢的榜樣。在50年代,他親自破除種族歧視,不在佈道會中區分黑人白人坐位。在同性婚姻的鬥爭中,他堅持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面對墮胎,他維護生命的神聖。他說:「當勇者堅持立場時,其他人的腰椎也能挺立。」

葛培理70年來果子豐碩,且事工沒有醜聞,因他與神有親密的關係。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曾說:「因為葛培理之故,我每天都祈禱,求智慧作出決定。」

雷克.喬納在會上總結道:「要享受與耶穌的親密關係,聆聽祂的聲音,領受這個關鍵時刻的天國藍圖,我們必須每天住在祂裡面。」

(來源:Charisma News,2018年3月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基督徒要仿傚葛培理,承接傳福音的外袍。

為什麼神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請教拉比】專欄

創世紀4章5節:「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為什麼神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

拉比回答:

神看不中該隱的供物,其根本原因在於該隱。那時,亞當和他的妻子(就是該隱的父母)已經知道什麼是罪並深知自己是罪人。他們也知道要想和神繼續保持關係,就不得不來到神面前,獻上贖罪祭作為給神的第一份供物。然後,他們才可以獻上其他物品。作為贖罪祭必須是動物,且是有血有生命的生靈。用動物的生命獻上為祭為罪人代贖,這與神在創世記2章17節中所吩咐的是一致的。凡不順從神去吃那分辨善惡樹上果子的人,必會付上死亡的代價。該隱的兄弟亞伯明白這個道理:就是獻給神的第一份祭物必須是獻上那有血有生命的動物作為贖罪祭。故此,上帝與亞伯之間的關係得到了修復。

作為長兄的該隱本應同樣明白這個道理,這是上帝對祂所要祭物的明確要求。首先要有贖罪祭來修復與神之間的關係,然後再獻上其他供物。該隱卻不尊重神的這條命令和要求,不為神獻上贖罪祭。起初這個要求是神向他的父母亞當夏娃提出的。當時始祖犯罪後,神殺了一隻動物,並用動物的皮做衣服來遮掩始祖的羞恥,這就為他們做了榜樣教他們如何去與神重修舊好。而該隱卻選擇背道而馳,他不尊重神並無視「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的原則。這樣一來便阻礙了他與神的關係的修復。事實上,這是一種背道:既不遵守神誡命,也不相信祂的權威。當該隱去挑戰神,而不去認罪悔改的時候,該隱就降服於撒旦的勢力下並被罪所擄掠,該隱便開始公然反叛神的命定。同樣,這也是該隱內心怨恨的根源並謀殺自己的兄弟亞伯的原因。

重新回顧這個問題,神不悅納該隱獻上地裏的出產作為供物,是因為這些土產祭物不能為該隱贖罪,故此神與該隱的關係就不能重修舊好。隨後神對該隱說,你若行的好,我就悅納你的祭物,但該隱卻拒絕接受神的提議,最終導致他謀殺了自己的親弟弟亞伯!


文@Ari Sorko-Ram (作者是以色列彌賽亞猶太人運動的重要領袖,也是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精於教導聖經)

(十)我們的荒年 -【荒年中的恩寵-在關鍵時代重讀約瑟故事】專欄

過去十年,傳媒不厭其煩報道全球金融危機的先兆,「泡沬經濟」這詞彙大家耳熟能詳,日本在90年代的泡沬爆破,使經濟發展處於低谷二十多年,至今還沒完全復原。而今天因一些大國的貨幣政策,形成一個無人能預期何時爆破的超級大型泡沬。我們不是不知道泡沫的存在,可是卻感到除了跟上大隊外,便沒有出路,只希望爆破的時候,自己「幸運地」不是受害者,但這「幸運地」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在自己身上,不知道,有人寄望上天恩寵。

2017年,瑞士銀行對擁有至少一百萬美元投資的全球客戶進行問卷調查,詢問對未來的看法,結果刊登在官方刊物UBS Investor Watch。最重要的發現是,約八成的百萬富翁認為2017年是他們一生之中最難作出預測的一年。我們都感到極大威脅的全球危機的存在,卻不知如何發生,何時發生,更使人感到茫然的是,今天我們看不見有什麼方法避免那危機的爆發,因為那不是全球政府合力就可以解決的大災難。

在2015年,匯豐首席經濟學家 Stephen King用一個鮮明的意象描繪當前的經濟危機 —「鐵達尼號」。他稱,當今的世界經濟像一艘沒有救生艇的郵輪,假如出現新一波衰退,根本沒有政策面對這挑戰。他根據歷史預測,經濟大衰退快將出現。

全球的幾個大國的債務是天文數字,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我們所擁有的昌盛,很大部分是建基在「虛幻的資金」上,用從來沒有真正擁有過的財富來建造強勁的經濟,因此周期性的衰退必然循環出現。雖然知道必然出現,但引致衰退的爆發點,我們無法確定在哪裡,冰島破產,雷曼兄弟破產,都是事後才獲得關注。

有智慧,有遠見,而又有說服力的政治領袖在哪裡?

我將The Message (MSG)版本的箴言28章2節譯成如下:

「當國家陷入混亂時,每個人都有解決方案,但只有真正有知識的領袖才能解決事情。」

我們現在面對的困局雖然不是完全對應約瑟時代的饑荒,但有幾方面的情況卻近似。古時的人知道饑荒是有可能出現的,但因不能預測時間,在什麼地方發生,所能作出的預防措施很少。若不是神給法老異夢,埃及政府也不會儲糧。執政者可以透過施政策略,減少受災程度。也許我們要為這時代出現的領袖禱告,求神差派祂的僕人,在荒年之前就有所預備。

未來的重要威脅還有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還未能看清楚人工智能對社會文化、人倫關係的改變,更迫切的問題可能是,到底多少人會失掉工作?有些人提出解決未來大規模失業潮的方法是實行全民基本收入。我相信全民基本收人是全球發達國家的趨勢,面對高企失業率,必須重新分配資源,才能免於社會騷亂。但誰給你錢,誰便對你有主權,或許全民基本收入附帶條件,包括必須認同政府的價值,或主流社會的價值,於是對一些違反信仰的事情必須接受。你仍然可有選擇,但若然堅持不依附制度而獨立生活,意味著過比別人更辛苦的生活,因信仰的緣故,選擇了窄路。對敬虔的人來說,那是荒年的來臨。

埃及的七個荒年裡,全地鬧饑荒,只有法老的倉庫有糧食,人人只能用自己僅有的東西交換糧食,最後失去自由成為奴隸。但雅各家庭卻不只能保住性命,更在荒年裡昌盛,因為神給他們預備「歌珊地」。


文@黃少芬

(本文摘錄自作者的同名著作《荒年中的恩寵》,作者保留版權)

你的夢是通往天上的門戶 -【夢教室】專欄

某些夢是通往天上的門戶——當我們睡覺的時候,我們的靈穿越神所建立的門戶。這就是雅各的經歷,是他偶然遇到的驚喜。「他做夢,看哪,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頂端直伸到天;看哪,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雅各睡醒了,說:『耶和華真的在這裏,我竟不知道!』 他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是神的殿,是天的門。』」(和修本,創 28:12, 16-17)在第11節,經文提到雅各到了一個「特定的地方」(a certain place),希伯來人認為那是一個指定、特殊的地方,它是雅各的祖父亞伯拉罕為耶和華築祭壇的地方(創 13:3-4),那裡有豐富屬靈歷史,一直奉獻給神,是一個與神相遇的地方。雅各很可能從亞伯拉罕的祭壇中取出一塊石頭作枕頭。當他睡覺時造夢,他的靈覺悟到那地的屬靈特質,他看到天開了,遇到天使,並與神對話。當他醒來時,他意識到為何亞伯拉罕稱那地為伯特利。伯特的意思是「房子」,而利的意思是「神」。雅各在神的家中過夜,也就是天的門。這個故事包含三個元素:石頭、祭物(祭壇)和門戶。它們代表神怎樣使用夢,使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遇見神。

石頭的意義

耶穌是我們枕在頭下的石頭(彼前2:4-6)。每晚睡覺時,集中注意力在神的同在,提醒自己,你在耶穌裡面,祂在你裡面(約14:20)。把你的頭腦和思想,完全放在祂身上,以及祂為你所作的。求神讓你更加意識到你生命和信心的全部都建於磐石——耶穌身上。

祭物的意義

耶穌也是祭物(來10:19-22)。我們可以透過耶穌傾流的血進到天上。當祂在十字架上死去時,隔開我們與天上至聖所的幔子被祂的身體撕開了(太27:50-51)。我們現在可以坦然地進入神的同在,不必害怕,羞恥也不能阻礙我們。我們可以坦白承認我們的罪,並且有信心到祂面前,知道天父因祂兒子的工作而接納我們。

門戶的意義

耶穌是門戶(約 10:9),是我們進入天堂的通道。這不是取決於你的恩賜、能力、甚至你的靈性或成熟度,這取決於耶穌。祂是真實屬天經歷的唯一途徑。想像力可以突破我們的思考,但仍是看到我們所知道的,但只有耶穌能把我們帶到一個屬天層次的相遇。求耶穌向你說話,並引導你進入祂希望你得到的經歷中。

當神出現時

如果我們的生命盡是關於耶穌,我們就會在最需要遇見神的時候,經歷到祂。神確保雅各在正確的時間到了正確的地方,進入天堂之門,並聽到了關於他命定的應許。也許雅各不明白自己做了什麼,不了解伯特利的屬靈歷史,無意間用了石頭做枕頭。他在逃避哥哥的追捕,困惑自己的未來,甚至在質疑自己是否仍在給他的家族的應許中有份。當雅各最有需要時,神「伏擊」了他,雅各在相遇之後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找到天堂之門的公式並不存在。事實上,最好將公式拋開,因為公式可能是鐵柵而不是「門」。持續地將你的思想和注意力集中在耶穌身上,並相信那為你傾流的寶血。這血所說的信息比你的過去或名聲更好(見希12:24)。要知道祂與你同在,當你需要時,祂會將你的命定告訴你。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夢原是進入屬天經歷的門戶。


文@莊.多馬,國際溪水事工總幹事(John E. Thomas, Stream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教導預言服事、解夢和神的國度。)
譯@盧輝

(四)溝通與語言的恩賜 -【無限商機】專欄

讓故事回到1959年開始說起。那年我與雅思特結為連理,婚後不久,我們便搬到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居住。我在城裡找到了一份行銷的工作,向飯店、餐廳和商店銷售室內裝潢設計。我的薪水不算很高,但足夠我們租一間鳥瞰全市的小公寓,就在那裡開始我們的婚姻生活。

那是一份相當吃力的工作,公司的銷售範圍覆蓋整個首都及瑞典北部。有五名建築設計師為我工作,我必須拜訪各式不同的商業團體,促銷我們的產品,預算十分高昂,責任也很重。再者,我根本無法勝任這項任務。一想到拜訪陌生人,膽怯、害羞與恐懼幾乎要把我淹沒了。當我到達第一個客戶時,我得要走開七次才能鼓起勇氣面對對方!我性格中的軟弱不斷地阻撓我。結果,第一次到瑞典北部地區出差的時候,相同的恐懼和驚恐又再度令我癱瘓。我明白,為了要達成當一名商人的夢想,我首先必須要克服這個軟弱。於是我便報讀了「公眾演說」的夜間課程。我從未做過這樣的事,實在把我嚇壞了。不知何故,我居然奇妙地從五百人當中被推選出來,向眾人解說我的成就。一個重大的障礙終於勝過了!然而還有更多功課需要學習,同時當我不再遠離神並且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我的救主時,我也愈發意識到一種超自然的介入在我生命中。

後來透過與其他基督徒商人的接觸,使我有機會投身電影業。有三年的時間,我在「史文斯克・唐影片公司」(SvenskTonfilm)銷售教育影片,結果又因緣際會地接觸了美國的製片人。當時有一名基督教影片的製片人遠從美國來到了瑞典,要使用公司的工作室,他邀請我到美國加入他的公司,雅思特和我便於1964年動身前往美國了。

生命中的微小細節往往會被忽略,當我們將自己的生命交給我們的造物主,並且容讓祂成為生命的主時,必須看出其中繁複交織而成的圖樣。在斯德哥爾摩時,我認識了一位來自遠東的難民,而我們只能用一口破英文溝通。然而這段友誼卻迫使我學習英語,因此當我和雅思特最後離開斯德哥爾摩時,我的英文能力足以讓我應付在新的國家的工作及生活。我不僅克服了公眾演說的膽怯,神還讓我學會了英文,甚至是美式英文呢!

1964年9月1日,雅思特和我住在印第安納州的威諾納湖旁邊。我在一間基督教影片公司工作,巡迴到訪那地區的教會,推銷我們的影片。當時我們拍攝「化妝嘉年華」(The Carnival of Pretence),主要的製片計劃是以巴西為中心,這是一部低成本的電影,由美南浸信會贊助。如片名所提示,某些鏡頭需要在里約熱內盧拍攝,所以我就在那裡待了四個月。

就在巴西,我初次經歷了神超自然的介入。當時我開車載著兩名演員在城裡到處逛時,他們之間起了爭執,我意識到緊張激烈的氣氛。奇怪的是,雖然我不會說他們的語言,卻能夠聽得懂他們的談話。我不假思索地轉過頭去,竟用葡萄牙語和他們對話,我以前從未用這個語言說過任何話呢!不管我說了什麼,都起了作用,因為他們馬上停止了口角,然後我們繼續上路。他們不再爭吵了,而我現在居然說起了葡萄牙語,並且還持續說了數個月!我用這個神突然間賜給我的奇妙新語言,在教會裡講道,並且在電視節目上演說。15年後,當我再次回到巴西,卻發現我甚至無法用葡萄牙語從1數到10。有時候,神賜給我們的恩賜是為了一些原因。我會說葡萄牙語的能力確實是個恩賜,因為當時我幾乎用不到英文。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國度1分鐘(48) – 美國遷移大使館風雲

+按圖放大

以色列建國70周年歷史回顧

美國遷移大使館的風雲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後,履行承諾,宣布將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移至耶路撒冷。到2018年2月下旬,美國確認遷移時間表,2018年5月14日為駐耶路撒冷大使館的開幕日,與以色列獨立建國的日子對齊。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移時間表  

80年代之前 80年代前,有些國家在耶路撒冷設置大使館。美國於60年代在特拉維夫設大使館(Embassy),在耶路撒冷只有使館(consulate)。
1980年 以色列通過「耶路撒冷法」確立耶路撒冷為首都,但遭聯合國安理會否決其合法性。其後各國的大使館陸續遷出耶路撒冷,大多數移至特拉維夫。
2006年後 2006年後,耶路撒冷再沒有任何國家的大使館(embassy)。但有些國家仍保留使館(consulate)。
1995年 美國通過法案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移至耶路撒冷,原因是認同以色列以耶路撒冷為首都。
1995-2017年 前任三屆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利益為由,否決大使館遷移的落實計劃。
2017年
12月6日
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在任期內落實遷移計劃。
2018年
2月23日
美國確實遷移時間表,定2018年5月14日為大使館開幕日。
2018年

5月14日

在耶路撒冷的大使館正式開幕。地點暫時設在耶路撒冷阿諾納(Arnona)鄰近地區的美國領事館大樓。

觸動神經的日期:5月14日

2018年
5月15日
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移至耶路撒冷的日子 由於國際社會大多數不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為避免觸怒阿拉伯國家,到目前為止,沒有國家在耶路撒冷設置大使館。美國將成為首例。
1948年
5月14日
以色列
宣布獨立。
5月14日是以色列獨立建國的西曆日期,但每年的紀念日(Yom HaAtzmaut)是根據猶太曆以珥月5日而定。
2018年獨立紀念日是在西曆4月18-19日。
5月15日 巴勒斯坦人的「災難日」(Nakba Day)前夕。 以色列在1948年5月14日宣布獨立後,爆發第一次中東戰爭,數十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

巴勒斯坦人將5月15日定為民族的「災難日」,每年發動示威反對以色列。

觸動神經的地理位置:耶路撒冷

將大使館遷移至耶路撒冷 = 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歷史背景:

1947年 聯合國定立分治計劃,其中主張耶路撒冷暫時由國際社會管治,直至公投決定主權。
1948年後 第一次中東戰爭後,耶路撒冷一分為二,西耶路撒冷由以色列控制,東耶路撒冷(包括舊城區)由約旦控制。
1967年 六日戰爭中,以色列奪回東耶路撒冷,從此統一整個耶路撒冷,時至今日。
至今
  • 聯合國不承認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法」。
  • 巴勒斯坦人爭取建國的同時,也力爭耶路撒冷為其首都。
  • 耶路撒冷之爭一直是中東和談停滯不前的主因。

 

發展不是硬道理 聖經土地觀才是真祝福

「土地、居住與生活研討會2018」於2月9-10日舉行,主題為「吾『慌』無地!?──土地開發的信仰反思」,當中由香港中文大學王福義博士及中國神學研究院李耀坤博士分享的「開發地土X天父世界」講座,探討了香港土地供應、保育政策及聖經土地神學等問題,並勉勵教會進入社區服務寄居者。

資本主義土地觀

根據香港規劃處「香港土地用途2016」資料,香港75.7%為未建設土地,當中的41.7%為郊野公園,34.3%為未被使用的土地,包括棕地、私人土地、私人康樂土地、墳地、採礦區、禁區及軍事區等。其中棕地和私人土地各有超過1,000公頃。而根據2016年香港審計處的「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結果,當中住屋開支佔總開支的34.3%,住私人房屋的住屋開支達到40.5%,而飲食開支則退居第二。

李耀坤博士就香港的住屋實況及資本主義土地觀指出,「香港人不是為『口』奔波,而是為『樓』奔波。」香港是全球最難負責住屋的城市,樓價與入息比率達19.4%。大部分人認為住屋是人生重要的保障及投資,願意跨代參與置業。社會文化把能否置業作為衡量個人成就的標準。他又形容,這是一種形成中的階級矛盾:社會高度獎勵擁有財富的人,將更重的軛放在貧窮人身上。他解釋,在資本主義土地觀之下,土地是個人生命的延伸,是具有排他性的勞動成果。因此,土地與人的關係由共生共存,變成只剩下擁有權。土地變成可交易的商品,只是眾多資本的其中一項,用作最大化經濟效益。土地的市場價值決定一切,只有能負擔的人才可以在當中生活,人與土地之間的感情沒有價值

截然不同的聖經土地觀

關於聖經的土地觀,王福義博士指出,土地是神創造的,並交給世人管理(詩115:16),但神並非放手不理土地(創6:12)。神對土地使用有要求,不容人玷污,不容忍不公平,也要求給予土地安息,人才會受保障。王說:「在香港,人對土地為所欲為,不理會土地能否承擔。大自然不單是人賺錢的工具,土地也是承托著人的生存環境。大地是神所創造的,人不應該破壞。」

李則提出三點信仰土地觀。首先,土地是立約的禮物,不是私有財產。「地不可以賣斷,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25:23) 人不能在土地上為所欲為,神對土地有規範。神的子民只是土地的管家,當人擁有土地時,應想起神的恩典,而不是自己的豐功偉績。第二,土地要安息 (利 25:2-7)神為所有受造物預備了休息,並要求每7年土地要守安息年,出產要給僕人、寄居和走獸享用。李說:「累積財富,要『賺到盡』,只會帶來奴役壓榨。神要求子民有另一種對待生產的態度,要與其他人分享神的供應、平安和福樂。」最後,土地代表實踐立約責任(利25:24-28)神要求至近的親屬,要贖回弟兄因際遇不佳所賣的產業。聖經中「贖回」和「親屬」來自同一個字根,原文是神作以色列的救贖者。神的子民要學習作鄰舍的救贖者,推廣一個關愛的社會文化。

資本主義土地觀認為,經濟發展就是必然、要賺到盡、土地只是商品。信仰的價值觀卻認為,人只是土地的管家,土地也要休息,而且要看顧客旅寄居。

最後,兩位講員鼓勵信徒應該反思,為何置業是成功指標。當樓價是一個重軛,參與在其中就是進入了一個不易察覺的現代奴隸制度。在教會方面,應考慮如何服務社區中的客旅寄居者,成為「至近的親屬」的代贖者,而不是由執事會決定教會用途。李舉例說:「星期一至五,丟空的教會物業有否發揮作用?假如今日你的堂會在社區消失,居民會覺得若有所失還是慶幸?」社會方面,宜反省多年的發展政策是否真的能祝福土地?我們要一味追求繁華,還是一片祝福生命的沃土?

(記者林暐皓報道)

【Kingdom LIFE】航空網絡覆蓋世界 成就守望連結

在很多人眼中,航空業是一個夢想行業,多少人夢想著有一天能衝上雲霄,傲遊天際。而神也在航空業中使用一群立志服事祂的基督徒,去成就一些超越距離限制的奇妙事情。今期Kingdom Life就訪問了來自香港航空業基督徒聯盟(HKACU)的機師Joel(李漢傑)、空中服務員Eddie(鄔吉倫)及後勤人員Villa(蕭文綺),見證神如何在香港航空業開始轉化的工作,並賜下共同守望的連結。

點燃行內的復興之火

Eddie分享,數年前的一個夜晚,神透過夢境向他揭示地獄的真實,於是他開始每晚花1個多小時跪在神面前為未信者祈禱。「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晚聖靈在祈禱中對我說,你一個人是完成不了整個航空業的復興計劃,你要改變禱告方式,連結更多行內基督徒一起禱告。」於是在2013年,Eddie與幾位航空業的基督徒成立了禱告小組。「我們領受小組要開始每週禱告會,從2013年5月直到今日,禱告會已經進行了230多次。每個星期都有一位弟兄姊妹預備禱文及祈禱事項,非常奇妙地,在這230多個星期中,我們沒有一個星期停止發放禱文。我相信,這不是人能堅持的,唯有神帶領。」直到今日,聯盟已經有300多位基督徒參與其中了。

除了禱告會,聯盟每年都在國泰城舉辦2-3次的福音聚會,除了香港人,當中更有很多不同國籍的同事參與。在2016年11月的一次福音聚會中,聯盟的50位義工中有35位可以出席。Eddie形容,這可以說是一個神蹟,因為航空業的工作都是輪班的,有些人甚至是從外國趕回來參與。當日參與聚會的人中,有約20位同事及家人來到台前接受耶穌。

行李牌宣告神的平安

在尋求如何認識更多行內基督徒時,Eddie有很強烈的感動,神想將祂的話語釋放在行業當中,讓人看到真理的重要。經過8個月的印證,他們領受要製作有神話語及圖畫的行李牌。「當時我一直拿著筆和紙不斷畫,但一直都沒有靈感,直到神將一個異象放在我心裡,我照著畫出來,後來就發現那些圖畫與諾亞方舟很有關聯,圖畫中出現了星星,彩虹等元素。神過去使用諾亞方舟救贖了人類,而現在神是使用無數的飛機,透過航空業的優勢將福音發放世界各地。

在派發行李牌的那段時間,也正正是馬航事件發生不久,很多人甚至是航空業的工作人員都對飛行失去信心,心裡感到不平安。Villa形容,這些行李牌就是一個個的Gospel Tag(福音牌),將神的平安發放出去。「Gospel Tag這個意念,是想讓大家知道耶穌是賜平安的神,是我們的保護者,只有神能除去他們心中的不安。」而很多未信的同事收到行李牌後,都主動邀請他們為自己代禱,神就透過他們的祈禱向未信的同事釋放平安,也有同事在其中信主了。也是透過發放行李牌,Eddie認識了機長Joel。現在,Joel已經是聯盟中的核心成員了。

.Gospel Tag(福音行李牌)

空中的祈禱守望

Joel是香港人的民航機師,在10多年前,透過神的奇妙帶領,他毅然決然辭職到澳洲受訓,回港實現了衝上雲霄的飛行夢。因此,Joel很渴望抓緊機會在行業裡見證神。「我有一個夢想,將來在每次起飛之前都能與基督徒同事一起祈禱,祝福飛機及每個旅客。當飛過不同空域時,也可以祝福那些國家及地方,與不同國家的宣教士及教會連結。之後我認識了Villa及Eddie,加入了HKACU,就很清楚這是神為我預備的地方。」Vila也分享到,團隊在之前的禱告中就領受異象—— 飛機要成為流動的禱告祭壇。飛機有不同航線,就好像連成一張網,我們想推動飛機上為乘客禱告,也為空中經過的國家禱告,從上空去守望這個網絡,就如同彼得網魚一樣,神使我們可以得人如得魚。

東南西北的連結

在尋求聯盟的未來方向時,神有一天告訴Eddie,他將會與一位美國航空的基督徒聯絡。而3天後,有位弟兄就告訴Eddie,他認識了一位來自美國航空的姊妹,她非常想買那些行李牌。「這位姊妹當時住在費城,神奇妙地安排我坐一班機到了紐約與她見面。透過我分享關於我們的聯盟還有派發行李牌的行動,我們就成功與美國航空的基督徒小組結連了。」而在不久前,一位在悉尼成立航空基督徒聯盟的弟兄也與Eddie分享了他們的狀況,而Eddie也因工作緣故得以到悉尼參與他們的成員會議,並贈送了一些行李牌鼓勵他們。同樣,另外有一位其他國家的行內姊妹向他們購買了60個行李牌。就是這樣,神透過這些行李牌讓HKACU與其他國家的3家航空公司的基督徒聯盟結連。我問神,為何是這3家公司結連呢?一位姊妹就提醒我,這3家公司再加上他們,正好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神親自將我們聯繫一起,正好像印證了我們異象一樣,要建立屬靈的網絡覆蓋及守望世界。

.HKACU成員Joel, Villa及Eddie

(記者莫嵐報道)

[國度觀點] 善待香港的寄居者

居者無其屋是香港的嚴重民生問題。房屋是為居住需要而設,當目的扭曲,而成為投機者的生財之路,生活空間就不斷被壓縮,陷入居者無其屋的苦況。當大眾感到不公義,社會怎能和諧呢?當人感到自身利益被侵奪,就容易將矛頭指向其他人,結果造成更大的分裂。

社會有些言論認為,新移民人數不斷增加,而這些「外來者」正搶奪公屋資源,那原本是屬於港人的福利。雖然新來港人士居住公屋的比例很大,但戶主其實是港人,新來港住戶來港是為與家人團聚,自然會與港人家人同住。「新移民搶奪公屋」不是事實,因為公屋編配政策規定,雖然新來港人士可以申請公屋,但到輪候編號到分配階段時,輪候家庭必須最少一半家庭成員居港滿七年,才有資格分配公屋,否則申請會被凍結。「新移民搶奪公屋」只是一種偏見。住滿七年,還被視為外來者,這則是一種主觀看法。

聖經有善待寄居者的觀念。來港未滿七年的新移民不算是有永久居留權的港人,從這方面看,最初的七年內,他們是「寄居者」。對寄居者的善待,即對新移民的善待,不該包括偏見、歧視、惡言,反之卻要關注他們的需要,幫助他們適應和融入新的環境。港人也是新移民的後代,應當「知道寄居者的心情」(出23:9,《和合本修訂版》)。

然而,善待寄居者的聖經觀念並不充許「文化入侵」。在舊約時代,寄居者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必須順從以色列的信仰和文化。寄居者來自外邦,都可能有拜異教的背境,若果他們來以色列寄居時,散播異教文化,或是違反摩西律法,那就會影響以色列的屬靈光景。神對以色列有特別的命定,要她成為世界的光。以色列人善待寄居者的同時,也藉著神的話語和行出神的話語,領寄居者也進入他們的命定。可惜後來以色列君王因容讓外邦異教文化入侵,導致亡國。

神對香港也有特別的命定,香港教會不僅要善待新移民,也得藉著神的話語和行出神的話語,領他們進入他們的命定——神安置他們在香港的心意。

神的拯救藍圖:外邦人令猶太人歸主

已成立逾200年的基督徒關懷猶太人使團的香港分會(CMJ HK)於2月13日假香港城市大學田家炳演講廳舉辦「直到主來:猶太人歸主與教會復興」講座,由夏達華研道中心總幹事黃德光傳道、以色列CMJ歷史傳承中心總監艾亞倫牧師(Rev Aaron Eime)和以色列CMJ負責人Garth Gilmour博士分享,從考古、希伯來文學及猶太歷史角度剖析聖經羅馬書11章12-15節,提醒會眾作為外邦人信徒的最終目標,是將神的福音傳回以色列。

黃德光傳道透過展示位於希臘、羅馬及耶路撒冷等地的歷史古蹟照片,引導會眾再思使徒保羅的生平。保羅明白許多神的計劃與奧秘,其中有些甚至無法用言語表述(哥林多後書12:7-8)。「例如按着神的時間,若司提反不是在保羅蒙召前殉道,保羅便不會深切反省自己,甚至自稱是『罪人中的罪魁』(提摩太前書1:15)。」講座的中心經文(羅馬書11:12-15)正是由使徒保羅所寫,保羅的生平和洞見,或者有助我們了解神拯救世人的策略 —— 讓外邦人和猶太人一同歸主經歷復興。

艾亞倫牧師以2月舉辦的南韓冬季奧運會作引言,指出保羅在羅馬書亦以運動為喻:「他們(猶太人)失腳是要他們(外邦人)跌倒嗎?斷乎不是!」(羅馬書11:11)這節經文加入了賽跑的意境,可以想像有人在賽跑時跌倒後,不會就此停下,但會繼續跌跌撞撞地緩緩前進。艾亞倫接着解釋:「神仍在工作,猶太人並未被棄絕(羅馬書11:1),只是他們跌倒了,便走得比較慢。」猶太人失腳跌倒,使外邦人從猶太人手上傳承了聖經律法、宗教傳統和神的祝福,艾亞倫提議會眾也不要放棄這場信心賽跑,好讓福音最終能有機會再次由外邦人傳到猶太人中間。

Garth Gilmour博士再次引用羅馬書11:11,解釋保羅當時書寫的歷史背景。當時尼祿王將所有猶太人趕離羅馬,羅馬教會變成了只有外邦人的教會。於是羅馬教會的人們便遇到試探,以為神已放棄了猶太人,教會不再需要猶太人。所以保羅需要記下這節經文以正視聽。因著猶太人的過犯,救恩反而臨到外邦人,為要激動猶太人發奮。「若他們(猶太人)被丟棄,天下(外邦人)就得與神和好;他們(猶太人)被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嗎?」(羅馬書11:15)這節經文明確反映保羅並未放棄猶太人,而且他看見神對這個世界的救贖計劃包括猶太人在內,當猶太人得着救恩(「被收納」),對全世界而言正好代表着「死而復生」——因為福音遍傳「先是猶太人」,然後才到外邦人。Dr. Gilmour向會眾呼籲,「若大家想看到自己的國家,甚至全世界復興,便應向神呼求拯救猶太人。我希望看到這一天來到。」事實上這事已經正在發生:他觀察到自1948年以色列復國後,世界各地猶太人信主人數急劇增長,以色列境內在1948年只有4個猶太基督徒團契,今天這個數字已經增至265個。

(記者潘意韻報道)

台灣牧者發起40天禁食禱告運動 以禁食禱告修補破口、轉化台灣

「在這個非常關鍵、險峻的時刻,我們決定以禱告與禁食來塑造歷史。」鑑於台灣近來地震頻密,政治動盪紛擾,社會面臨許多嚴厲挑戰,人心對於未來感到茫然,眾牧者經禱告與察驗,領受此時正是教會興起禱告禁食的關鍵時刻,因此,台灣多位牧者共同發起自3月1日至4月9日的連續40天禁食禱告,且先於2月28日在台北靈糧山莊,舉辦禁食禱告嚴肅會,邀請眾教會牧者及弟兄姊妹一起同心為台禱告。

.甦醒階段,寇紹恩牧師帶領個人家庭及教會的禱告。(劉以琳攝)

國禁食禱告嚴肅會吸引約3,000位弟兄姊妹參與,且全台超過20個轉播據點,以合一、甦醒、族群、國家、對齊、宣告等六個階段進行。第二階段「甦醒」由寇紹恩牧師主領,他首先帶領與會者禱告,「我要放下!」因為聖靈把權柄賜給我們,不管是在國度、家庭、個人,唯有放下,在合一中才能奪回被仇敵偷走的屬靈權柄。寇又說,神不僅是以色列的神,也是台灣的神,因為祂應許那些年仇敵所奪走的,要補償給祂的百姓,補還給台灣,「我的百姓必永遠不致羞愧」。很多台灣人對現時社會狀況感到麻木,但基督徒對這個世代不能再無知無覺,教會、基督徒應發揮屬靈的影響力,教會、基督徒要醒過來。

.甦醒、族群階段的禱告。(劉以琳攝)

「40天禁食禱告才是重點!」主辦單位表示,3月1日正逢猶太人的普珥節,將展開40天禁食禱告。《以斯帖記》記載猶太民族面對存亡之際,因發起禁食禱告,扭轉了民族的命運,因此台灣眾教會應當積極正面地回應,從靈裡甦醒、合一悔改,讓台灣進入神的命定,進而祝福列國。大會以社交媒體發放40天禁食禱告之每日祈禱訊息。

發起人之一的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表示,40天禁食禱告有六大方向,一、修補教會、國家破口;二、超越危機;三、降下春雨,如約珥書中神的應許,當百姓禁食禱告,就降下春雨秋雨,神的靈就澆灌凡有血氣的;四、扭轉台灣歷史;五、進入台灣命定;六、祝福列國。期待眾教會牧者及弟兄姊妹,從3月1日開始的40天,刻苦己心、禁食謙卑在神面前,神必會帶領我們度過一切難關的挑戰,讓台灣進入神所預定的呼召跟命定,成為列國的祝福。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