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球華人線上訪韓聖會 20多國上萬人同步上線

第二屆全球華人線上訪韓聖會以「在這些年間復興祢的作為」為題,8月5日晚上在詩歌敬拜和禱告中開幕,這次聚集來自韓國、日本、中國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5000多人合一敬拜,為神國和為下一代的和平和復興禱告。除了線上,全球共350間教會設實體現場直播。

會眾一同敬拜神

「因為耶穌,我很幸福。」韓國汝矣島純福音教會李永勳牧師在影片中首先用國語說道。他致詞時表示,因為疫情無法在韓國梧山里祈禱院舉辦訪韓聖會,改為線上聚會,但他相信如同每年的訪韓聖會一樣,這次的聚會也會「被聖靈大大的充滿」,經歷神蹟,他祈求聖靈的甘霖,能降臨到全球各地的華人教會當中,帶來恢復與復興的工作。

李永勳牧師

8月5日晚上,李永勳牧師分享「聖靈的工作」時表示,教會是因著聖靈的工作開始,因著聖靈的工作成長、復興,也因著聖靈工作,使我們能擔當宣教的工作。他也以外邦人第一個教會──安提阿教會為例,求主讓我們常聆聽聖靈的聲音,成為禁食禱告的人,無論去哪裡都要成為福音見證人,在宣教上全力以赴。李指出,現今的教會有太多會議,主日後忙著開會,開會中反而互相產生懷疑。為了不要相互懷疑,便要多禱告。「教會不是因為開會才復興,多開會不如多禱告。禱告的教會,聖徒才會復興。但願人人成為禱告的人,上班工作前先禱告、學生到學校時先禱告,讓我們所有的事,都以禱告為開始。」他也提到,基督徒最重要的工作是宣教,但願人人成為傳福音的人。宣教不是做不做都可以,乃是要全力以赴,不論是在家庭、職場、學校,基督徒無論在哪裡,都要因使人得救,而成為宣教士。

克安通牧師

6日上午,印度克安通牧師透過線上分享時代信息「對餘民的呼召」。在疫情肆虐期間,克安通一共染疫兩次,都經歷了神超自然的拯救,他更曾在急診室的隔離病房中,身心靈最痛苦的期間,因著呼求神而遇見耶穌。耶穌以長髮醫生的形象進入病房,醫治了他,並同時醫治了22名重症的神職人員。經歷超自然醫治後,克安通一直問神:「為什麼許多的朋友染疫一次就過世了,為什麼他染疫二次還活著,為什麼神存留了他的性命?」神使克安通牧師回憶起他在1986年領受的呼召,就是要拯救世上失喪的孤兒,興起末世禱告大軍,讓這些孩子們都起來禱告、傳福音、發預言,帶來禱告的大能。

「現在是一個轉換的時刻,過去人們總是在注意大教會,以為需要巨型教會才能看見神的榮耀。」克安通表示,但是神要的是一個禱告的世代,「神要興起孩子們在末後世代成為大軍,接下來這幾年都將會成就。」我們將會看見年輕的世代及無父的世代被神興起。許多因為疫情、戰爭而失去家庭的孩子們,天父要親自作他們的父,神要興起他們。

6日晚上,美國矽谷生命河靈糧堂劉彤主任牧師分享「末世復興與福音廣傳」。多次到非洲宣教的劉牧師深深感到現在莊稼不但熟了,且快爛了,傳福音有很大的急迫性,他求神讓我們看見,神在華人當中有許多的資源、裝備,難道不是為了現今的機會?現在也是神給華人教會興起的時機,我們有許多宣教的機會,有「一帶一路」的機會,幫我們福音持續往西進,事實上愈往西都是回教國家,他們對華人友善,也是神給華人的機會。劉提到,神在末後用兩種人,平信徒和華人。華人教會應當是為主興起的世代,祈願我們勇敢在末後憑信心跨出這一步,讓神透過我們,使華人教會成為福音的最後一棒。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首度「線上青宣」虛實兼顧 接待千位年青人走進神國

7月11日上午,第15屆青年宣道大會(青宣)正式開幕,首度線上線下進行,包含線上課程與實體探訪。三年一度的青宣,此次以主題「上帝國,請進」展開,藉由「接待」為核心概念,設計五天的節目內容。本屆學員約有950位,參看直播者共有近千人。

本屆的營長,也是校園福音團契總幹事莊逸宏牧師分享,這兩年疫情反覆,在冷漠與疏離的世界中,基督徒邀請人進入神國的盛宴,是當務之急,人人都需要重新學習接待文化。本來疫情下有考慮是否延後一年再舉辦,但學生的獻身不能等,再過一年可能就錯過。因此,不同於以往青宣大會使用校園場地,本屆青宣著重「節目呈現」、「資訊穩定」及「傳媒團隊」,每一個環節都是「新」的體驗,完全無經驗可循。這次幸而有世界華福中心的協助,能在海內外增設實體小組參與線上的駐點,照顧到新加坡、東南亞、北美等地的青宣學員。

莊逸宏也提到,除豐富的線上課程,學員也能參加實體參訪路線。大會共有31條路線供學員自由報名參加,其中5條位於新加坡,顧到東南亞一帶的學員。例如:苗栗山區民宿小樹的家,藉由實際參與當地的宣教,自然接待旅人而傳揚福音;彰化基督教醫院,可以認識宣教士,當年在貧苦為難的環境下,其堅定宣教的心志。

(新聞來演:基督教今日報)

 

 

【國度觀點】宣教是一種生活方式

過去三年,香港移民數字屢創新高,據統計,已有超過10萬港人移居他國,英國、澳洲、台灣最受歡迎,同一時間,因疫情緣故,最近也有不少內地同胞來港暫住或定居。人口的進入或移出,為香港以及海外華人教會帶來機遇和挑戰,也為福音的傳播帶來流動和反思,宣教或許不再是犧牲一切的受苦決定,更多的是成為信徒在地上落實信仰的生活方式。

從1940年代領受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異象以來,中國教會在艱難環境中鍛鍊了堅韌的信心,以及甘願受苦的心志。在最近的10多年裡,中國教會快速成長,走在前面去回應神賦予華人興起列國,承接宣教最後一棒的使命。神給予華人在福音最難觸及的地區有特別的恩寵,從許多宣教士的見證分享中得知,華人在穆斯林國家頗受歡迎,華人既為當地帶來經濟的祝福,也因為文化上的相近,穆斯林非常願意與華人信徒建立關係。例如有些在中亞國家營商的華人信徒,當地人看見丈夫疼愛妻子兒女,家庭和睦,就被這些華人家庭的文化吸引,主動請教經營婚姻家庭的意見,華人信徒就能很自然地分享見證,邀請他們禱告,認識耶穌。又有些信徒專門聘請當地的年青人工作,甚至資助其大學學費,年青人自然願意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認識信仰。

在宣教的路上,香港教會需要認出中國教會的帶領位置,謙卑自己,站立在兒子的位置跟隨帶領。在香港過去幾年經歷震動的日子,中國教會晝夜不息地為香港教會和年青人代禱守望,並且一直在等候香港教會的回應,認出中國教會是與我們一脈相連的身分。

華夏五胞胎,在合一中各自有不同的位置和角色。香港是一個充滿機動性的城市,擁有糅合中西文化的特質,以及語言和創新能力等優勢,香港的年青信徒也沒有過去香港教會的包袱。當香港教會願意擁抱中國教會,決心拆毀中間的隔閡,那種復和的愛和合一,能夠激發香港教會領受屬天的愛,去回應宣教使命,去愛那些我們不熟悉,甚至會敵對我們的族群。不再停留在過去所認知的受苦受累的宣教模式,更新香港教會對宣教的回應方式,與神賜給華人的恩寵對齊,使福音能夠在生活中自然地流露出來。香港年青信徒必然能夠在整個華人的宣教運動中,發揮獨有的恩賜,爆發巨大影響力。

 

 

北美微型教會興起雙職信徒 啟動宣教與倍增

由北美基督燈台協會(The Golden Lampstand Association)設立的「基督燈台全球學院」於6月18日在線上舉行「一室教會」(One Room Church)微型教會植堂運動說明會,傳遞宣教新觀念和爆增性增長的策略及見證。

講員徐立平牧師一開始引用Peter Drucker的話:「動蕩時期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而是按照昨天的邏輯行事」。他以新澤西的CrossPoint教會為例,其主任牧師Dan Brandley在牧養600人傳統型教會中苦苦掙扎無法突破,後來開始微型教會事工,培訓5位有負擔的會友成為職場宣教士。4年後教會增加了800多人,社區中有50個微型教會,並再差派35人去拓植微型教會。

徐認為,在未來10年全球地緣性政治風險和前所未有的福音機遇中,完成大使命的最佳途徑之一,是由雙職信徒帶領的簡單微型教會植堂運動,讓任何信徒都可以在他們的生活和所在之處成為宣教士,帶領簡單形式的教會。徐指出,宣教機構The Timothy Initiative在印度、越南、寮國等東南亞國家與當地領袖合作,於2007年開始培訓門徒開展微型教會,每天平均有72個新教會組成。

徐分別以大象與兔子、海星與蜘蛛作比喻,指出傳統大型教會和微型教會在增長上的區別。傳統大型教會的增長策略較複雜緩慢,也需要很多資源。小型教會由無償平信徒領導,在家中聚會,在世界各地都可快速繁殖。權力與職能集中的大教會像蜘蛛,被切開只有斃命。而以眾多信徒分散的網絡形成的微型教會像海星,被切開是長出再複製。徐表示,當教會的權力集中於少數領袖,倚靠少數領袖驅動,成長就容易停滯,但當教會是參與性,強調共同驅動,就能使80%的會友從消費者變成能夠生產門徒的共同創造者。我們需要想像教會就是一個宣教機構,牧者、傳道人需要裝備信徒,使他們成為職場的宣教士,並且能帶領簡單形式的教會。雙職信徒可以按自己的背景、優勢與熱情,向特定群體宣教,帶領只服事長者、婦女或兒童的「一室教會」。

徐指,聖經中初代教會就是家庭和微型教會,當時他們以家庭及樞紐(Houses & Hubs)的模式,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Hubs)且在家中(Houses)擘餅。教會就在日常家庭與社區中,使徒的團隊是裝備和宣傳的門徒網絡。以弗所教會是保羅的Hub,他以推喇奴學房來培訓微型教會。因此教會應該具備有敬拜、小組、牧養和外展的去中心化微型教會,也需要有領袖培訓、教牧教育、聯合聚會、治理長老、按牧、財務監督的中心化樞紐。

徐最後表示,微型教會是可以得著年輕世代的福音策略。美國教會發現他們的千禧世代和90後的年輕人不喜歡傳統大型教會,而喜歡跟自己認識和相同的人聚集。世界各國或許也有類似情形,值得參考。

禱告:求主帶領各地教會領受新思維,倚靠聖靈更新和突破,興起信徒成為職場和所在群體的宣教士, 在地上不斷擴展神的國度。

(KRT訊)

 

 

研究顯示美牧者與信徒對宣教持不同見解

美國研究機構巴納(Barna Group) 聯同印度傳道會(Mission India)於上月發表一項關於美國教會對大使命理解的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受訪基督徒認為大使命只是某些信徒的呼召。

該研究於去年訪問了507位主任牧師和2,000名基督徒。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半受訪牧師認為宣教是所有基督徒的使命,而51%受訪基督徒表示,宣教只是某些人的呼召。另有25%受訪基督徒認為大使命不是對所有信徒的託付。此外,在受訪的基督徒中,只有53%聽過大使命,而在此之中的六成認為宣教是一個託付,並表示認識宣教的聖經基礎對教會參與宣教運動是至關重要的。

受訪牧者和信徒除了在大使命和宣教的理解上有差距外,他們對宣教必須達致的目標也持有不同意見。研究指出,近九成(88%)受訪牧師認為,相比開展短期事工,裝備當地原住民領袖更為重要,但只有46%受訪基督徒如此認為。另外,大多數牧者認為傳揚福音較宣揚公義重要(77%),信徒則認為兩者同樣重要:傳福音(43%)和宣揚公義(37%)。

此外,在宣教帶來轉化方面,信徒支持改變社區的健康狀況和滿足物質需求,而牧者則以滿足靈性需要為優先。整體而言,牧者和信徒的宣教價值觀存有不少差異,而在訪問回應上,信徒也比牧師更多選擇中立的選項,這或許表明信徒缺乏相關的資訊或指引。

禱告:願主喚醒各地教會,明白祂的心意,激勵信徒回應傳福音和大使命的呼召。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22年4月25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逾七萬人齊聚杜魯門之地 新世代興起迎接神榮耀

5月9至14日,累計約7萬名來自北美和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和代禱者,齊聚美國堪薩斯城杜魯門之地的6座大型帳幕中,參與由IHOPKC、Awaken the Dawn和The Send共同發起的The Flood (洪水)特會,以及於週末在阿羅黑德體育場舉行的The Send(差派)特會,一同向神發出不止息的敬拜禱告,向這世代發出迎接神榮耀降臨的吶喊聲,開啟全新、大覺醒的榮耀世代。

這場7萬人聚集的訴求是,在人們看見世界的戰亂,人類社會道德淪喪,福音的各種稀釋和扭曲,以及教會失序脫節的同時,也是看到新一代信徒興起的機會。新一代基督徒的信仰、生活與行動不會脫節,他們不會安於自滿的基督徒生活,而是會被神的話語觸動和激勵,生命為耶穌君王而燃燒,發起新一代的愛耶穌運動!

特會發起人之一Andy Byrd表示:「我不知道我們會否打破紀錄,但我絕對相信,從這個體育場上所發生的事將是歷史性的!成千上萬充滿勇氣的人齊聚,在呼召中覺醒,在湧流的愛與力量中前進,這個聲浪足以撼動每個國家,呼喚每個世代!」

畢邁可牧師(Mike Bickle)在The Flood特會中表示,現場聚集的7萬人,加上世界各地在網上一同參與的人,這正是40年前先知鮑伯.瓊斯 (Bob Jones) 所領受的預言。「神要把你們放在哈里.杜魯門(美國第33任總統)的土地上,帶來一波復興禱告運動,興起許多以色列的屬靈代禱者。這運動將要與亞洲的信徒密切連結,在中國和亞洲,人們會用不插電的小電視(即現今的智能手機),甚至類似手錶的設備,收看杜魯門之地的敬拜禱告。神要攪動我們向祂呼求,為以色列興起100萬代禱者!」畢邁可表示,神早在40年前就已經種下這先知性的種子,而在祂對以色列和末世復興的心意中,早已將華人深藏在祂對全地的計劃裡,我們正處於「神的大家庭計劃」實現的時刻。

 

7萬人齊聚杜魯門之地6座大型帳幕

畢邁可指出,在羅馬書11章中,「神的大家庭計劃」分為5個基本部分:

一、以色列的屬靈盲目是部分和暫時的

二、外邦人的豐滿包括了得救人數的滿足,這包括「十億靈魂的收割」(啟7:9)和萬民以成熟新婦之姿進入合一關係(啟19: 7)。

三、以色列嫉妒的心將因著神施給外邦人的憐憫被激起

四、以色列是第一個全家得救並活出公義的國家(羅11:26)

五、以色列豐滿的奧秘將使全地充滿神的榮耀(哈2: 14),而只有當以色列和外邦人的豐滿合而為一時,神的豐滿才會被釋放。

畢邁可表示,神在40年前透過先知鮑伯預言這波新世代齊聚的復興浪潮,他相信這長達40年的預言和應許即將在今天成就。他禱告,願一億的代禱者興起,在末後世代忠心勇敢地站立在神的心意中,藉著代禱和傳福音給猶太人,完成神在他們身上的命定和旨意。

禱告:願亞洲新一代信徒興起,成為一支軍隊,對齊和擁抱神對以色列和全地的計劃,忠心為以色列代求,築起回歸耶路撒冷的宣教大道,與全球神的大家庭同心迎接榮耀君王再來。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塞爾維亞總統連任 基督徒看見福音機會

塞爾維亞於4月3日舉行總統選舉,現任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以約60%得票率成功連任。武契奇於2014年出任總理,2017年當選總統。塞爾維亞福音派聯盟(Serbian Evangelical Alliance) 主席撒母耳.彼德羅夫斯基(Samuil Petrovski)日前接受《福音焦點》(Evangelical Focus)訪問,談到選舉結果,當地社會和教會的現況與未來。

彼德羅夫斯基表示,在武契奇成為總統前,曾與他會面數次。「我們送了他一本聖經,並與他一起禱告。2017年9月,武契奇讓基督教宣教士Nick Vujicic在政府會議上分享,活動持續差不多兩小時,令人鼓舞的是,時任總理和所有部長都有出席。」

彼德羅夫斯基指出,當地人民非常信任武契奇。「在過去十年,他幫助國家建立了更好的基礎設施、物流、新建築等。社會的經濟有所改善,人民現在的生活也比先前好。他為塞爾維亞引進了許多投資者,從美國、德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還有中國或南韓。」武契奇為維持地區穩定,於2019年10月與北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簽訂了「迷你申根區」(mini-Schengen area)協議,讓三地人民往來更方便,並更容易獲得工作簽證。

彼德羅夫斯基認為,在維持宗教自由方面的工作,武契奇做得很好。「在他任內,福音派教會註冊成為獨立教會的數目是最多的。大多數教會都有自由開展宣教事工,他也從沒有發表過反對東正教信仰團體的言論。」

被問到塞爾維亞的基督徒所關注的事項,彼德羅夫斯基表示,當地的信徒在想如何把福音傳開。「每一次危機都帶來許多問題,人們也會對未來產生恐懼。我們希望把人民帶到盼望的泉源──耶穌基督。」福音派教會正關注不同議題,並嘗試在不同方面作工,反墮胎倡議、生態問題、人口販運、年輕人的心理健康、道德和貪腐問題、羅姆人、吸毒者等弱勢群體。基督徒願意走進公共領域,從聖經的角度來解決這些問題。「在過去十年,基督徒在媒體的參與也大大提升了。我們在媒體談論婚姻、科學和其他的議題。相比過去,信徒現在更受尊重。」

彼德羅夫斯基續指,塞爾維亞的基督徒也很樂意傳達和平與和好的好信息。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的學生事工有很好的關係和協作,基督徒領袖也會互相邀請在彼此的全國會議上發言,兩國總統的關係也很好。他希望平安與復和也臨到俄羅斯和烏克蘭。「我們在俄羅斯的信徒在評論國家發動戰爭,甚至抗議。他們的情況不容易,需要我們代禱。我們也要為烏克蘭的信徒禱告,他們遭受苦難,痛失親人。」彼德羅夫斯基表示,在這個時代,基督徒需要團結合一。「然而不幸的是,從福音派在90年代的經驗,我們看到討論政治議題往往造成基督徒彼此分裂。」

談到塞爾維亞的福音需要,彼德羅夫斯認為現在是傳揚和活出耶穌基督福音的好機會,人們渴望神,希望尋得生命意義。「我們看到很多人信主受洗,但我們要更多禱告,並需要更多的宣教士和工人。」

禱告:願神興起塞爾維亞屬祂的兒女,帶著聖靈的能力和天國的價值進入社會,同時在屬靈和自然領域治理,轉化和得著社會。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22年4月20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國度觀點】華人宣教進入新常態

今年的逾越節前夕與耶穌受難日正好重疊,耶穌在兩千多年前的那一夜,宣告了他的身體與血的救贖大能,使「離開為奴生活」的祝福從以色列人流到列國信靠他的人,成就救恩。兩千多年來,福音在世界的流動是西出東歸:從耶路撒冷向西方的歐洲和美洲傳播,到達東方,到達地極,然後華人領受使福音從東方歸回耶路撒冷的異象和命定,並且要帶領兩位哥哥——以實瑪利和以撒回歸父神的家。

「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運動從上世紀40年代興起,後來雖停止在新疆喀什地區,但「宣教的中國」的異象卻是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教會。多年來,華人信徒一直為著這異象禱告守望。2013年,中國教會興起「宣教中國2030」運動(MC 2030),目標是到2030年,中國教會將派遣兩萬名宣教士。但當中國教會在過去數年經歷一系列震動的情況下,我們似乎覺得這個目標有點兒遙遠。然而神興起各樣的難處或震動為要去攪動信徒的心,成就祂的計劃。例如香港的社會運動,迫使最近兩年有數萬港人移民海外;疫情使上海被迫封城,在封城之前也有大量的市民離開上海,去到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神正在使用各樣的方式去打開福音流動的渠道。

今期我報頭版訪問了60年前移民英國的華僑,以及近期移民的港人媒體宣教士,看到神在不同時代都透過新的方式去作工。現在港人移民到達的每個國家,華人教會都成為了他們首先落腳的地點,無論是否信主,他們都願意去到教會尋求幫助,與當地的華人群體連結。英國的華人教會更經歷了4-5倍的人數增長,而且其中三分一是初信或未信的,這是過去多年都未曾見過的景象。人在異鄉,教會成為移民華人的依靠和平安的來源。

神也透過社運與疫情重新去模造事奉者,打破他們過去多年的事奉模式,走出教會的四面牆,有些牧者立志成為雙職事奉者,在教會與職場雙軌並行地服事;有些牧者移民後,轉行從事其他工作,過起修士式的生活,重新與神建立關係,在教會中重新定位;更有些牧者已經領受到神復興的火已經臨近,帶著牧養的年青人,天天出去服事社區,禱告敬拜等候神。神正在向華人全面展開祂末後的宣教藍圖,香港在其中佔據了策略的位置,成為海外華人的祝福,與華人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異象有份。

 

 

【兩代對講】(9) 穆宣工作在香港的發展

為探討年青人與上一代的想法差異,促進兩代間的理解和溝通,我們透過不同年齡信徒對同一議題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不同世代的心聲得以向信徒群體傳遞。

+按圖放大

你在穆宣中是什麼角色?你在傳福音中有什麼深刻經驗?

Jubilee:我主要是一個推動者,我會去不同教會機構宣傳穆宣。我以前很心急,當我知道穆斯林的需要,我就將自己裡面的東西全部講出來,很多人未預備好去接受,就有點強迫他們去聽,反而帶來反效果。過去我對一位穆斯林朋友講出一些他不想聽的內容,冒犯了他,現在我們也不能做朋友了。我現在知道,他們需要很多時間去觀察和了解我們,我們才能講出我們最想分享的東西。
Boris:我的角色比較間接,我建立了一間教會,推動宣教也是教會的目標,我的負擔是向本地穆斯林宣教,但因著我的穆宣經驗不多,將來我很想與有經驗的宣教團隊學習,然後在教會推動。
嘉榮&Denise夫婦:我覺得可以透過奉獻支持穆宣事工。
Sunshine:在過去一年,我參與了前線的穆宣工作,現在於香港推動穆斯林宣教。我以前以為穆斯林很難信主,但在宣教中,我們的小隊帶領了31個穆斯林信主。我看到神真的預備中東穆斯林的心去接受福音,如果我們可以將基督的愛帶給穆斯林,那麼我們講什麼他們都願意聽。
Tony:我的角色是歡迎者和動員者,我在校園服事,會接觸很多來自穆斯林國家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不少我所接觸的穆斯林是大學中伊斯蘭協會的會員,他們也接受訓練如何回應基督徒,甚至是向我們傳教。如若我們所傳講的是真理,我們是能夠有好的回應,甚至轉化他們。
Botan:我的角色是在香港推動宣教。在傳福音中,我發現有幾種類型穆斯林:一種是不太在意的穆斯林,我們可以慢慢向他們講解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分別;另一種是受到伊斯蘭教很多欺壓的穆斯林,他們就很容易接受基督教。還有些人講到宗教就會與我們辯論,所以需要先與他們做朋友,表達我們的愛,最有效的方法是談論生活的疲憊和不開心,突出救恩的重要。

 

 對講環節

Jubilee: Boris,香港教會對穆宣的工作都比較滯後,你作為牧者,認為教會可以如何做多一些?

Boris:我會提議在教會舉辦一些穆宣祈禱會,分享關於穆宣的信息和見證。禱告會舉行一段時間後,教會可以安排一些穆宣活動,例如探訪難民事工等,如有信徒有感動,就進一步裝備他們,成立代禱支援團隊,然後差派他們出去。我想按照這個方向,教會應該可以興起更多信徒參與穆宣。

Sunshine:Boris,如果你教會有超過一位的年青人表示想去參與前線的穆宣工作,你最大的考慮是什麼?基於什麼原因你會讓他們進一步參與?

Boris:我會用一種傳統的方式,就是問心事,去了解和印證他的感動是否從神而來的。如果他是覺得好玩新鮮,那麼我會告訴他花多些時間祈禱。如果我肯定這是從神而來的感動,我會鼓勵他參與,與他同行。

Tony:Boris,很多教會覺得年青人要接受傳統的神學訓練才可出工場,你怎麼看?

Boris:這就是為何大部分教會不能差派穆宣宣教士的其中一個原因,我不會要求年青人一定要讀神學,但他要對聖經有濃厚的興趣,用心研讀聖經。如果我對於他對聖經的理解有信心,我就有信心差派他出去。因為宣教不是靠講道理去說服別人,最重要是讓人看到耶穌基督的愛。

Jubilee:回應Tony的問題,我不同意要讀完神學才可以出工場,但我看到有些熱心的信徒很想出去傳福音,當我和他一起去探訪家庭的時候,他不懂如何問候人,也不知道如何講福音和禱告、我看到這樣的情況很擔心,他們是否預備好去前線成為福音的使者?我覺得服事的人要有最基本的訓練,若不是,就未必成為工場的祝福,反而成為負累。

Boris:我回應Jubilee,服事的人有基本程度的訓練是好的,但有時神會使用一些初信熱心的信徒,我相信宣教士不應做獨行俠,單打獨鬥。如果一個團隊去宣教,其中就有很多角色,初信者可能不是負責開口,而是負責支援或物流,讓他跟著去,也是一種「在職培訓」。

Sunshine:Denise&嘉榮,你們覺得如何實質使用敬拜參與宣教?

嘉榮:我曾前往內地和菲律賓短宣,我發現我們的語言不一樣,他們未必聽懂聖經的道理,但當我們拿著結他敬拜,就能吸引他們留心,而且能在敬拜中感受到從神而來的平安與喜樂,比起我們說話,講很多經文更能帶出那份平安。

Botan:我回應嘉榮的情況,我在教會中也是敬拜者,帶領敬拜能夠祝福土地,但同時我又覺得無法深入服事他們。但當我近身去服事他們,就發現那個滿足感很不同,除了敬拜之外,其實與他們對話,才是祝福一個人的生命。

關於穆宣這個議題,你有什麼想向上一代說?

Botan:我們需要教會提供平台讓我們分享,穆宣的需要很大,我們不能只跟著想要的服事方向而行,很多人想要的就是更多敬拜,或者服事不同年齡層的人,而忽略了這個群體。神確實留下了一些餘民在我們中間,每次我們去教會分享,總有些人一直計劃去宣教,但沒有適合的時間,所以我總是鼓勵他們,現在就是那個時間。溝通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原來這就是答案,只需要放下這一刻的擔子,就能踏上穆宣這條路。
Tony:教會可以在自己的處境中接觸穆斯林,當我們說要做社區工作,我們會忽略了穆斯林群體,仿佛他們不是社區的一部分,但他們其實真實地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空間。求神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他們都是我們的鄰舍。
Sunshine:當年青人去宣教,無論教會或父母都擔心他們會出事,或承受不住,但正如保羅所說,我們承擔這個職事不是出於自己,乃在於神。在過去一年的服事中我看見,只要宣教士時常與神連結,無論有多少困難和挑戰,都能承受,因為是神真正為我們擔當。

 

受訪對象
上一代

Jubilee,以前是社工,數年前開始服事難民

Denise ,從事文職,期望更多探索敬拜與宣教的關聯

嘉榮,從事工程,從教會弟兄的事工認識穆宣

Boris,網絡教會牧者,較少宣教經驗

下一代

Botan,大專生,前年曾去中東宣教一年

Tony,機構同工,主要服事校園中的國際學生

Sunshine去年前往中東宣教一年,主要服事難民

 

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慶典 呼召年輕人獻身

由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簡稱北部大會)主辦的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學馬借/帶門徒/傳福音」慶典晚會/青年獻身會,於3月5日晚上在台北和平籃球館舉行。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基督教研究智庫林鴻信牧師,以「我願意」為題證道。馬偕年輕時回應神的呼召,從「我願意」開始來到台灣,學台語,把台灣當成自己的家鄉,在醫療宣教、傳福音、神學教育,有很大的貢獻和影響。馬偕把神呼召去的家鄉看得很重要,我們應反思「神呼召你的家鄉在哪裡?」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會中身著醫師袍,帶領市政團隊向防疫英雄致敬

林鴻信引用約翰福音15章13-14節:「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這段經文談到,做朋友是心甘情願,能為朋友捨命是最大的犧牲,是完全付出、不計代價,這也是耶穌對我們的愛。「耶穌是我們的朋友,祂也邀請我們做祂的朋友,遵行耶穌所吩咐的。」馬偕就是來台灣尋找耶穌基督所要尋找的朋友。與耶穌做朋友,就是與耶穌一同喜樂、一同受苦,一起背十字架。當年馬偕來台灣非常困難,因馬偕是一個人,不是一個團隊。馬偕來了台幾個月後就有人信主,就請學生邀人來,開始做神學教育,為未來預備同工。

馬偕有三個故鄉,父母的故鄉在蘇格蘭,自己出生的故鄉在加拿大,他的呼召故鄉在福爾摩沙。福爾摩沙對馬偕是非常遙遠的地方,但是馬偕回應呼召「哪裡是他的呼召,哪裡就是他的家」。他提到,我們的一生中,常會受到父母的期待、自己的意願和神的呼召所影響。我們很容易為別人而活,受到眾人聲音的影響;另外是為自己活,當我們想到都是「我」時,眼界就變小。但若我們為神而活,開始看神喜悅的,會追求神看為好的,眼界就會被打開。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會中特別身著醫師袍,帶領市政團隊向防疫英雄致敬。他在致詞時讚揚馬偕是台灣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他景仰的對象。他說,馬偕博士在1872年來到台灣後,為這塊土地奉獻了一生,對台灣的現代教育與醫療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

馬偕宣教故事戲劇

柯文哲也表示,熱愛神學、科學與醫學的馬偕,除了宣教以外,來台不久就成立了「滬尾偕醫館」,為所有貧困的病人提供治療服務,並建立了台灣第一家西式醫院,也就是現在馬偕醫院的前身。馬偕博士在幾十年間,替齲齒病人拔了2萬多顆牙齒、也幫助偏鄉貧苦病人,這種精神可以說是醫者的最佳典範。此外,馬偕也成立牛津學堂,教授自然與社會科學,對推動台灣的現代化教育功不可沒。最後,他希望大家在紀念馬偕的同時,也為守衛我們的前線醫護人員鼓掌與致敬。

北大會議副議長周信榮牧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馬偕在台灣近30年,開60間教會,為4000人施洗,現今北部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延續下來,有270多間教會以及6個機構,包括馬偕紀念醫院、馬偕醫學院、真理大學、淡江中學、台灣神學院、馬偕專校等,都是因著馬偕建立而逐漸擴大,對北部台灣帶來極大祝福。這次活動為喚起教會追隨馬偕宣教腳蹤,愛台灣、愛百姓、愛傳福音,特別希望能呼召150位年輕人,全然奉獻給神、服事神。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華神他山之石宣教講座 宣教從一個人的覺悟開始

中華福音神學院1月13日舉辦以「他山之石──以韓國大地教會宣教策略為借鏡」為主題的宣教講座,韓國大地教會牧師、2000宣教會本部長金洪朱,從新舊約聖經提到教會的本質是宣教,每個基督徒都是福音見證人。

河用祚牧師

金曾經到印度欽奈,看到很多有關多馬事蹟和被葬的地方,在兩千多年前,多馬從耶路撒冷到印度欽奈,要翻山越嶺,多麼遙遠和不容易。到底多馬當時有多大的動力去到那裡,甚至甘於最後被刺死殉道。不只是多馬,耶穌的一些門徒都為傳福音而為主殉道。他們對傳福音的熱情並非激情和感動所使,而是他們有為主殉道的熱情。

宣教是從一個人明白神,覺悟神恩典開始,每個基督徒就是福音見證人。我們透過初代教會使徒,明白耶穌基督為人的罪犧牲生命,留下大使命,透過使徒出去傳揚天國的福音。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從神創造伊甸園的美景,到透過耶穌基督將福音傳到全人類,宣教不是特定幾個教會的呼召,乃是每個教會需要參與的使命。

大地教會目前差派了800多位宣教士到70多國家宣教。但金強調不是人數多少的問題,而是要追求教會的本質,做宣教工作,使教會復興起來。他提到,大地教會未開拓前,從12個家庭、70人開始,就開始關心宣教,認獻支持宣教士。教會開拓後,常到一些孤島作短宣工作。當認獻到一段時間,就有弟兄姊妹說想要參與宣教。

大地教會創辦人河用祚牧師,生前疾病纏身,但是河說過:「我是為了教會寧願丟棄生命。」河希望在宣教時或禱告時離世,甚至在宣教地殉道。河活出這樣的生命和榜樣,教會長老們也身體力行做宣教,弟兄姊妹就會跟著腳步去做。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國度1分鐘(120) 19-20世紀華人學生宣教運動

+按圖放大

背景

由於普世學生宣教運動的發展,19-20世紀期間差派到中國的學生宣教士,推動了福音的傳播和中國教會的建立,以及興起中國年青人的福音運動。

1806年 乾草堆禱告會,被視為隨後一個世紀海外傳教差會發展的開創性事件。
1810年 「美國海外佈道會」成立,30年內649位傳教士被差到海外。
1844年 威連斯(George Williams)在倫敦創立基督教青年會(YMCA)。
1885年 著名的「劍橋七傑」獻身中國內地會,來華宣教。
1888年 穆德(John R. Mott)成立「學生志願海外宣道團」,掀起了影響長遠的大學生志願運動。1920年舉辦的宣教大會,有來自949個大學的6890位學生參加。1888-1938的50年內推動2萬5百位學生至海外宣教。

華人青年宣教運動

1876年 基督教青年會在上海成立第一個青年會。
1909年 丁立美牧師在山東廣文書院(後齊魯大學)開奮興佈道會,受感學生組成佈道組織,初命名中華學生義勇佈道團,後改學生立志佈道團。
1927年 男女青年會和學生立志佈道團聯合籌建「中國基督徒學生運動」(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
1945年 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聯合會(簡稱學聯)成立,重慶南山舉辦全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第一屆夏令會。
1956年 傳教士艾得理抵達香港,擔任第一屆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遠東區總幹事,學生福音團契正式成立。
1962年 全臺灣各地學生工作聯合成立為校園福音團契。各大、中學的團契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校園內的福音工作擴展甚速。
1973年 香港突破機構成立,翌年推出《突破雜誌》,以抗衡文化、逆流而上為使命。兩年後成立輔導中心,以及發展影音工作。
1983年 宇宙光傳播中心成立,以文字視聽、關懷輔導、藝術文化、社會參與、學術研究等方式見證基督。
1994年 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的大專及畢業生使命承擔營,建立了一代信徒,促使一波學生使命醒覺,興起並訓練青年於各行業職場中見證主。

40年代 中國學生福音運動

社會背景 : 1937年日本侵華,為了逃避戰禍,不少華北和華東的大學遷徙至四川重慶、成都、貴州貴陽或雲南昆明等西南省市復辦。

關鍵時刻: 重慶全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夏令會 (1945年)

關鍵議題: 注重靈命復興、強調認罪悔改和傳福音

運動組成及結構:

全國重點大學團契、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聯合會

運動影響及貢獻

1938年起,趙君影牧師和于力工牧師于昆明和重慶從事學生工作,特別在重慶沙坪壩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推動學生靈性復興。1944年,他們舉辦3天佈道會,每晚約2000餘人參加,悔改決志歸主者每晚約200人;期間早禱會亦有幾百人參加。

50-60年代 香港校園團契的興起

社會背景 : 香港戰後重新定位以及工業化迅速發展

關鍵時刻香港浸聯會少年團夏令營(1951年)、香港大學團契成立(1953年)、

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成立(1957年)、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成立(1961年)

關鍵議題校園佈道,反思唯心的培靈和研經,以及重思考的門訓

運動組成及結構:

非宗派結連,大專及中學校園團契興起

運動影響及貢獻

靈性復興及信仰實踐;福音信仰核心成為香港教會的主流;天國觀的重整成為下一浪學生福音運動的基礎。

70-80年代 面對社會與回應需要   

社會背景: 中國從文革走向改革開放;1974年洛桑會議

關鍵時刻: ISCF中學生議會(1971),香港學園傳道會成立(1972年)

關鍵議題: 大專校園興起「認中關社」的熱潮;基督徒大專生受國粹派的挑戰,開始認真反省信仰對中國及香港社會的意義

運動組成及結構:各大專中學團契網絡、突破運動

運動影響及貢獻:

專業福音機構興起 ,推動信徒關懷社會:

一班先後從海外回歸香港的畢業生成立了突破機構,影音部、輔導部和出版部等亦在其後數年相繼成立。

80-90年代 學生職場使命醒覺

社會背景1997回歸引發移民潮

關鍵時刻: 使命承擔營(1994),大量海外留學信徒(1987-1997)

關鍵議題:  時代使命及九七回歸

運動組成及結構各校園團契、營會、集會、訓練和大型講座

運動影響及貢獻 : 職場使命醒覺,興起並訓練青年信徒在職場中作主門徒。

 

多元藝術宣教 釋放民族敬拜

「天國在人間——民族敬拜(藝術宣教)研討會」於320-21日由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部主辦,是香港首次舉辦民族敬拜研討會,大會盼望藉此召聚有志者一同思考和探索藝術宣教的各樣可能性。民族敬拜學(Ethnodoxology)一詞,來自希臘文ethno(族群)和doxology(榮耀或讚美), 致力研究不同地方群體如何用其獨特且多元的藝術表達去認識和敬拜神,為藝術宣教事工提供神學和可持續發展的依據。

藝術與神的宣教使命

貝絲·阿戈特

達拉斯國際大學卓越世界藝術中心副主任,貝絲·阿戈特(Beth Argot)博士以「藝術與神的宣教使命(Missio Dei)」為題分享信息。Missio Dei(神的宣教使命)是指神讓來自各個國家、語言和文化的人重新與祂建立正確的關係。約翰·派博(John Piper)曾說,「宣教不是教會的最終目標,敬拜才是。宣教的存在是因為敬拜的不存在。」而參與「神的宣教使命」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藝術使人與神連結。

首先,藝術是一個認識和經歷神的方法。藝術是神設立的,為要用在敬拜中。神展示了在敬拜中祂給予藝術的價值。祂指引會幕和後來聖殿建造的每一個細節,其中不僅包括實用的部分,還包括僅僅為了美觀的藝術。耶穌的服事也充滿戲劇元素,例如咒詛無花果樹,用手指在泥土上寫字,給門徒洗腳等。在出埃及記15章中,以色列人慶祝在紅海戰勝埃及人,他們唱歌、跳舞和演奏樂器。神本身就是最終的藝術家——創造者。神按照祂的形象造人,我們就成了有創造力的人,能夠創造藝術,以及反映神的創造形象。

其次,藝術也是一種交流和敬拜的途徑。阿戈特指出,本土藝術有著我們外人觀察不到的深層意義並深深植根於文化中,是一個民族群體以心靈誠實敬拜的有力媒介。藝術可以激發人的右腦,讓我們的大腦與心複雜地聯繫在一起,以便更深和更充分的認識和經歷神。然而在當代西方文化的影響下,我們已經成為一個高度知識化,以理性為基礎的信仰群體,導致我們忽視了信仰的情感面。

神創造人有身體、靈性和情感,使人不僅在頭腦上,而以更多方式認識神。藝術是進入認識和聆聽神的情感的鑰匙,可以激發大腦不同部分,最終與理性部分相連,形成對神更強、更完整的認識。

藝術也提供了一種治癒世界破碎的方法。創傷直接影響一個人聽到福音及回應神的能力。人與神接觸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文字、電影、音樂和聽道等,這些東西會進入頭腦,傳遞到心靈,引起心靈的轉化,這個頭腦與心靈交融的過程也稱為融合。如果人有創傷,這個過程就被阻斷,創傷使頭腦與心靈脫離,也使人在情感上脫離神,讓人失去尋求神的理由和願望。

當人在思想上不能回應時,藝術能夠引導受創傷者進入和表達他們的痛苦,通過動作、舞蹈、音樂和視覺藝術等,連接大腦的認知區域和情感區域,在曾經分離的地方創造融合。通過哀歌和其他活動向神表達自己的痛苦,並在痛苦中遇到慈愛的天父。

薩哈族的敬拜

羅賓·哈里斯

全球民族敬拜學網絡創辦人及總幹事,羅賓·哈里斯(Robin Harris)博士分享了她如何透過服事薩哈族領悟民族敬拜的重要性。90年代末,哈里斯和家人在全球最寒冷的城市——西伯利亞的雅庫茨克服事。他們計劃建立一個雙文化教會,有俄羅斯人,也有名為薩哈(sakha)的少數民族。在開始時,他們用盡所知道的方法,福音還是很難在哈薩人中迅速傳開,因為他們不願採用在蘇聯時期壓迫和邊緣化他們的俄羅斯人的敬拜形式。

雅庫特人(薩哈人)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當他們開始,透過適切文化的藝術和應用民族敬拜學,他們看到了明顯的果效。現在當地已有教會完全用薩哈語敬拜和薩哈族牧師,甚至薩哈共和國教會聯盟的領袖也是薩哈人,他堅信應該在民眾中運用民族敬拜學。

贖回藝術與敬拜

潘凱玲傳道

建道神學院潘凱玲傳道以不同民族的音樂為例,帶領會眾認識民族藝術與敬拜的融合與互動。例如非裔美國人,他們唱歌很少看譜,也不用看歌詞,自然的擺動就成為他們的心跳。他們的歌有很多重複,對他們來說,重複是不同心情和心態的表達。他們的歌和信仰是緊扣的,在一個為奴的處境中,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唱這些歌。這些歌提醒他們,神與他們同在,音樂成為神與他們同行的方式。

中國文化與大自然非常相關,潘提到小敏的迦南詩選。小敏是來自農村的作家,沒有怎麼讀過書,卻寫出很多有共鳴,讓人感受到神同在的歌。《一首天上的歌》通過河的景象,讓人想到連結生命的泉源和河流。河對中國人很重要,我們看到中國畫以山水為主,或者中國人稱自己為黃河兒女。神擺放了很多很寶貝的東西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應如何發掘這些寶貝,使它們重新與神連結,將本來屬於神的東西贖回,凡物都歸回神,這是民族敬拜學很重要的工作。

民族音樂與教會詩歌

黎嘉讓牧師

前房角石協會副總幹事黎嘉讓牧師分享到民族音樂在教會詩歌創作上的貢獻。華人教會很自然地承襲了美國教會所使用的詩歌,其中大多數的傳統聖詩集是來自19世紀美國福音運動。到80年代,聖靈第3波運動,有John Wimber興起敬拜短歌的熱潮,近年有澳洲Hillsong的敬拜。香港的敬拜詩歌創作亦大多數採用現代歐美流行歌的形式,至於採用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元素則相對較少。他認為民族音樂在詩歌創作方面還有很多還未開發的豐富元素,不要輕看民族的歌,覺得非常簡單,反而它們受歡迎程度更大。有句說話:「大樂必易。」意思是很多最高最大的音樂都是平易近人的。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1分鐘 (115) 香港開埠初期差會開拓的領域

+按圖放大

香港教會歷史始於鴉片戰爭之後,1842年首位宣教士來港,到1866年聖公會聖士提反堂的建立,這段時間是宣教士在香港尋找發展道路的階段,逐漸形成一條發展香港事工的路線。

認識這段時期的香港教會歷史,能增進我們對香港教會的了解,傳教士在一個半世紀前經歷的這個摸索階段,當中的經驗對後世是很有意義和參考價值的。

支援中國宣教的基地

香港特殊的政治環境為進入中國的宣教士提供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支援中心。一旦內地情況出現危險,宣教士被迫離開,還能在香港得到照應。

差會在香港辦訓練學院以期訓練服務全國的華人宣教師和辦印務等。例如倫敦會的英華書院、聖公會的聖保羅書院。

在1840年代尾,倫敦會向內地宣教直到1856年亞羅船事件,倫敦會宣教士回港避難,因而重新繼續在港宣教事工。

 

海外與國內華人的中介站

早期宣教士從南洋各站帶同華人助理來港開展工作,倫敦會的何福堂、浸信會的郭向和聖公會的羅心源均有海外生活經歷。

浸信會透過鄉里和語言群體的網絡,建立潮州——香港——南洋的網絡。

倫敦會透過香港作為華工出洋港口之便,差派青年基督徒往澳洲和美洲的華人社群宣教。

幾個差會都將香港站視為廣東/華南事工的一個組成部分。

 

放眼鄉村 建立方言聚會

宣教士入鄉村開展宣教工作的原因:鄉村民風純樸,語言統一,亦容易招聚民眾聽福音信息。

美國浸信會差會在港潮語事工:浸信會差會在曼谷已開展潮語事工,宣教士有一定的潮語基礎,宣教士鄰為仁認為當時香港在市區、鄉村和船家很多潮洲人群體,令浸信會差會開展在港潮語事工。

1846年,巴色會與巴勉會派遣4位牧師到達香港宣教,邊學習不同方言,邊到各鄉村佈道,隨後成為崇真會和禮賢會的開山祖,分別專向廣府人和客家人傳道。

 

城市佈道使教會扎根

倫敦會是首個在香港城市建立華人教會的差會。其骨幹成員多是受過差會教育後成為商人和知識份子的人。倫敦會在城市凝聚了一個商業、專業階層的信徒群體,以致教會能在香港城市扎根。

1844年,倫敦會建立下市場堂,除了有教會講道,亦以俗稱「講街書」方式在街上招聚民眾講福音故事。在1860年代,倫敦會已在城市建立三間座堂,受浸人數共119人。在教會發展方面,已在1849年有華人長老,甚至華人教會可以自資差遣宣教師到內地宣教,後來發展為道濟會,也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的前身。

 

教育英才 傳揚福音

對於差會來說,辦學不僅建立與華人社會的接觸點以向學生傳教,還希望透過教育向中國引入西方知識,訓練華人宣教師,為長遠的中國宣教事工作基礎。

1842年,馬禮遜教育協會將學校從澳門遷往香港,純以推動教育事業,傳授西方知識,以「啟蒙」中國人為目標。

1843年,倫敦會把位於馬六甲的英華書院遷到香港,承傳「傳揚基督教」及「溝通中西文化」的辦學旨意,開辦中小學課程,並提供專上教育,華人學費完全由倫敦會支付。

1849年,聖公會創立聖保羅書院,該校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份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

 

醫療服務 接觸鄉民

倫敦會宣教士合信醫生在灣仔建立醫院,藉醫療服務向華人發放福音訊息。

醫院早上提供廣府話聚會,晚上則有潮語聚會。合信醫生主張「以醫院作為向病人傳揚福音的輔助」,赫什伯格醫生亦在下市場堂應診。

資料來源:《香港華人教會之開基》,劉紹麟,中國神學研究院;《香港教會掌故》,李志剛,三聯書店

 

 

異夢中蒙召 踏上原住民宣教之旅

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Caleb Byerly,過去5年於東南亞和太平洋海島區域宣教,向原住民傳講福音。他和太太Gladys接受訪問時表示,一切從異夢開始。

2013年,Caleb做了一個不尋常的夢。「夢中我站在山頂,看到一個族群。我問他們是什麼部族,他們回答說:『Tinananon』,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名字。然後我看見部族的酋長拿著一個樂器,是一個金色的碗,上面有30條弦線。那一刻我領受了關於這樂器的一切,它的尺寸、製作物料、如何彈奏和調音等。酋長把樂器放到桌上,拿起兩支棒子開始彈奏。當音樂響起,整個部落的人就開始跳舞和敬拜,敬拜的聲音充滿了整個地方,彷彿是天與地的碰撞。」

從夢裡醒來之後,Caleb馬上把夢見的一切記下,包括部族的名字,還仔細描繪樂器的模樣。他嘗試在網上搜尋Tinananon,並向不同的機構打聽,都找不著這個部族的資料。而作為一個樂器工匠,Caleb決定製作在夢裡見到的樂器。「我從沒有如此把木材和金屬放在一起,我在工作室裡不斷地拆東西、敲打,還是摸不透該怎麼弄。我感到很沮喪,可以做的都做了,卻看不到任何進展,我有點想放棄這個夢了。」

Caleb在工作室介紹從夢裡領受後造成的民族樂器Salimbaa

半年過後,Caleb到菲律賓的棉蘭老島(Mindanao)短宣時遇見了Manigos。「我坐在公車上,坐在對面的他一直注視著我。於是我以菲律賓話跟他說話,對話中發現他是基督徒。然後我聽到主對我說:『問他關於Tinananon的事。』」Caleb起初沒有聽從,認為所有的資料搜尋他都做過了。當主再次鼓動他,Caleb開口問:「你認識Tinananon部族嗎。」Manigos瞪大雙眼回答說:「那是我的民族。你是如何認識的?我們住在深山,從來沒有外人來過。」

Caleb邀請Manigos到他的住處,讓他看自己寫有Tinananon名字的日記簿。Manigos開始淚流滿面,跟Caleb說:「先前我在車上一直盯著你,是因為我曾經見過你。現在我知道了,我是在3年前的夢裡見過你。」Manigos生於Tinananon部族,青年時到了島上最大的城市達沃市(Davao),在那裡認識並歸向耶穌。神透過一個夢呼召Manigos回到自己的族群。在夢中,Manigos看到自己回到部落中,把福音傳給自己的族人,而跟他一起服事的,就是Caleb。

Caleb和Manigos都驚嘆神讓他們如此奇妙地相遇。Manigos告訴Caleb更多Tinananon部族的情況。「我們是一個分散的部落,約有10萬人,居於與世隔絕的山脈中,被伊斯蘭戰士訓練營地包圍,是世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之後的幾天,他們一起敬拜禱告, Manigos邀請Caleb到他的部落去。

Caleb、 Gladys和兩個兒子

Caleb回到家後,與太太Gladys一同尋求神的指引。「我們感到這是出於神,祂向我們顯明這一切,相信祂會繼續與我們同在。我再次走進工作室,把我所有的血汗、眼淚和金錢投進製作那樂器。我求主給我智慧與見識,在聖靈和我妻子的幫助下,最終成功地完成夢裡所見的樂器,當我上好弦線,調好音,第一次彈奏時,我聽到跟夢中一樣的聲音。我知道我已經預備好出發!」就在第二天,Caleb帶著樂器乘坐飛機到菲律賓。

禱告:求主差派更多工人,興起少數民族,成為萬國萬民的祝福。

(來源:Assist News,2021年2月15日,Amy Fong編譯報導。)

 

 

新年是神對華人的祝福

農曆新年是中國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雖然今年因疫情關係,親朋戚友之間未能走動拜年,但新年仍然是家庭團圓和互相祝福的重要日子。來自美國的復興華人國際事工及香港基督教復興教會創辦人包德寧(Dennis Balcombe)牧師,來港宣教已經超過四十年,對他們一家三代人來說,早已融入華人文化,一年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新年,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傳福音,傳揚神的愛的好時機。

喜愛新年的宣教士家庭

包德寧牧師於1969年蒙召從美國遠赴香港建立教會,服事華人。復興華人國際事工致力服事中國教會,透過策略性地與各地教會和機構建立伙伴關係,共同推動「中國宣教 宣教中國」,為要興起末世的宣教大軍,幫助中國教會完成屬天呼召。

劉沙崙牧師對敬拜充滿熱情

出生於香港的宣教士二代,同樣蒙召要祝福中國的包德寧牧師女兒——劉沙崙牧師談及,她的爸爸很特別,一般宣教士會送自己的孩子去讀國際學校,或者在家教育,而且家裡注重保留本國文化,但爸爸是要拿走這些文化。劉沙崙3歲開始就入讀本地幼稚園,從來沒有讀過國際學校。爸爸在家中有一個規矩——只講中文。爸爸從來沒有和她講過英文,媽媽開始來港時中文不太好會講英文,劉沙崙上學學中文,媽媽也會跟著她一起學,到了弟弟出生,家裡就完全只講中文了。

 

一家人也從來不慶祝感恩節,聖誕節也是很忙碌的事奉,反而很注重過中國新年。與中國人一樣,除夕夜全家人會一起吃團年飯,新年期間很多弟兄姊妹會來家中探訪拜年。過年,爸爸也一定會派利是。劉沙崙笑言:「我的孩子也是靠這些利是存錢的。總之新年是很開心的日子,爸爸也很喜歡行花市,常常叫我們陪他一起去。」

中國文化與神的淵源

包德寧牧師一開始接受訪問就笑説:「『駛乜』講英文,我們是中國人。我一踏足香港,我就是中國人,我永遠都不會回去,很多人走,我也不會走。」

他談到中國文化與神有很深的淵源。中國的新年與逾越節非常相似,除夕夜中國人吃團年飯,而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的一晚會一同吃逾越節晚餐;中國人會在門口貼紅色的對聯和揮春,而以色列人則會在門框門楣塗血。這是神對中國的一般啟示,其實早期的中國人是認識神的。古代中國的祭壇會用羊牛作為祭物,甚至皇帝所寫的詩與聖經也有相似之處。古代學者,也有談到老天,天賜等,中國農村叫老天爺,這是中國人初期對神的認識。

中國人有信佛和拜偶像的習慣。漢代之後,佛教才傳到中國,但很早之前中國人是一神論的。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其實中國人是有根的,這個根是一神論,就是相信神和禱告,而不是拜偶像的。中國人是神的兒女,中國也叫神州,這個地方是神統管的地方。

包又分享,農曆新年,如果教會懂得傳福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過去他去探訪中國的農村,家家戶戶都貼紅色對聯。包問他們為何要這麼做?他們只知道是為了不讓不吉祥的東西進來,以及能夠保護他們,於是包能自然地與他們分享福音。他也說:派利是也是一個很好的行動,可以去祝福人和傳福音。例如大廈的保安,他通常會給200元,他們收到後都很開心,因為他們的工資也不高。有時他會在利是中放福音單張,或者會送一些聖經書籍。

祝福別人的好時機

今年新年亦在疫情中度過,關於社區和基層家庭的關懷,劉沙崙牧師談到,教會的關懷睦鄰中心,最近推出了食物銀行計劃(FOOD BANK),正在服事接近100個家庭。因為疫情令很多家庭失業,關懷的需要很大。中心透過每星期向他們派發食物,讓他們接觸福音,令很多婦女信主,慢慢地他們家中的孩子和丈夫也開始信主。而且很多婦女不只接受幫助,她們也想做義工出一分力。

同工也分享,神真的看顧貧窮人,當他們決定要做食物銀行後,供應就多到不夠地方擺放。除了柴米油鹽之類的生活物資,甚至每個星期都有從果欄送來一車車的水果。他們現在也收到50萬個口罩的捐贈。「這個新年我們會再派多些物資給那些有需要的家庭。」

包德寧亦提到,香港的教會重視商人或有錢人,而疏忽了基層人士的需要。香港是一個富裕的城市,亦是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方之一。教會覺得香港物價很貴,所以總希望多一些有錢人來奉獻教會,但是他們不是這麼容易聽福音。反而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我們應該轉向基層的人。而基督徒應該要委身香港,因為這是我們的城市。

最後包德寧牧師向香港教會和中國信徒拜年及祝福: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靈命豐盛,在未來一年愛失喪的靈魂,去傳福音,將你的祝福帶給他們,然後神會更大祝福你們。

(記者莫嵐報導)

 

 

昔日殺宣教士的部落 如今設逾百教會

位於巴布亞新畿內亞的亞利(Yali)部落,昔日曾殺害宣教士,行巫術,以及吃人,現已跟從神,並熱切的迎接空運給他們的2,500本聖經。

MAF運送的2,500本聖經中有1,400本兒童聖經

聖經由「航空宣教使命團」(Mission Aviation Fellowship,簡稱MAF)以飛機運送到當地,其中有1,400本兒童聖經。MAF指出,這些聖經是的一家教會所訂,因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聖經在村裡派發。在等待飛機降落時,部落的婦女和兒童以他們的語言歡唱跳舞。機師指導員兼巴布亞營運總監Dave Ringenberg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神聖時刻。」

1965年,MAF在一次飛行調查中首次發現了亞利部落。亞利南部語言聖經的翻譯工作歷時32年,於2000年完成。第一卷完成的書卷是馬可福音,由World Team宣教士Stan Dale和亞利族人Luliap Pahabol合作完成。

Dale和同工Phil Masters於1968年正在翻譯使徒行傳時遭殺害,伏擊他們的是兩位部落戰士。當時Dale和Masters正在尋找新的降落點,想要把福音傳給一個「特別有敵意的」亞利部落群。他們受到襲擊,是因為所傳掦的信息與部落的巫術和信仰背道而馳。他們遭射殺,身中200多箭。

後來,MAF派出的第二架飛機墜毀,機師Paul踉蹌逃出,並被一名反對殺害宣教士的亞利族人發現,在搜救隊抵達前,他一直保護著Paul。部落認為第二次的拜訪是一個預兆,因此開始聆聽搜救隊和Paul所說的話,漸漸地亞利部落越來越多人歸信基督。目前亞利部落已有逾100間教會。

禱告:求神保護各地宣教士,帶領更多未得之民歸主。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20年10月14日,台灣國度復興報Irene編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