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生活繁忙緊張,有統計指每7個人當中就有1個患上情緒病,關注身心靈健康問題不容忽視。4月以來,香港疫情漸趨緩和,行山、露營、農場玩樂等成為港人假日放鬆身心的熱門活動選擇,今期本報採訪了兩間信徒開設的農莊,分享園藝活動的治療效果,以及親近大自然幫助人恢復被造時與神的美好關係。
大自然的治療功效
親近大自然,有助舒緩人緊張情緒和壓力,信徒亦可以透過認識大自然,去默想神的創造與作為,使人更容易進入安靜的狀態去親近神,甚至能達到療癒的效果。園藝治療(Horticulture Therapy)是其中一種透過接觸自然環境而紓解壓力與復健心靈的治療方法。香港雖然是大都市,郊區亦有不少信徒或機構建立的悠閒田園與農莊,讓人能夠暫別石屎森林,回歸大自然。
遠離塵囂 親近自然
蝴蝶山莊位於粉嶺九龍坑,面積達8萬呎,園中分別設有果樹蔬菜種植、花卉園景、魚類養殖、休息退修、戶外露營等區域。山莊致力推動家庭親子、藝術文化、田園靈修、園藝治療等服事,認識神創造的美好,推動生命的轉化,以及人與神、人與大自然、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共融。
園藝治療最早起源於英國。早在1699年,一位名叫李那托·麥加的英國人就在《英國庭院》中記載了園藝的治療效果:「在閒暇時,您不妨在庭園中挖挖坑,靜坐一會兒,拔拔草,這樣會使您永葆身心健康,這樣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園藝治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得到迅速的發展,特別是越戰以後,戰爭對復員軍人造成的心靈創傷,令他們難以恢復到原來的生活,軍人醫院把園藝療法引入到傷員康復和職業培訓中,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園中種植了許多特殊的花卉植物供蝴蝶和各樣蟲鳥棲息,讓參與者能以植物作為介入媒體,透過園藝活動,如花卉及蔬果種植、園景設計、手工藝製作等,從中獲得社交、情緒、身體、認知、精神及創意方面的改善,而且在改變生活方式、進入慢生活節奏、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Coffee Fan姊妹小時候在台灣花蓮成長,她分享,當她踏入山莊,看見周圍的植物和魚池,感覺自己仿佛回到花蓮,回憶起與已去世的母親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令她的心被聖靈觸摸,重新被喜樂充滿。另一位從事先知性繪畫的姊妹紫敏亦分享,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一邊與神互動一邊作畫,是一種美好的享受,讓她感受到神的美麗透過她的筆觸去彰顯。
大埔添恩園由創辦人Amy(陳苑儀)於9年前建立,園子建有一個可供戶外敬拜的帳棚,以及開墾了3萬呎農田,建立初時Amy就從神領受田間默想的異象。正如耶穌曾使用許多植物的生長和農務,來講論天國的道理,例如撒種的比喻、麥子稗子的比喻、芥菜種的比喻、一粒麥子落在地裡的比喻等等。除了園藝與種植本身具有療癒效果,信徒在親近大自然以及種植的過程中,能夠更具體認識神的創造和屬靈法則,使神的話語在生命中深化,為我們的屬靈生命提供養分。
園子亦透過種植有機蔬果,服事一群低收入的拾荒長者,讓他們能夠在種植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和樂趣。長者肥媽剛來時苦口苦面,因為丈夫在院舍,親人在大陸。她未能回大陸,又不能探望丈夫,現在因為種植她覺得很開心。長者阿妹與她拍檔,兩小時就開墾了三壢地,十分有行動力。阿妹分享,她常常記掛菜田,有時甚至失眠,而且沒有再出去拾紙皮。
現在共有12位長者在園中參與種植,Amy分享,「記得我第一次給阿妹車馬費時,她很開心的說,好了,今晚可以買雞吃。有時給他們一些菜,他們很開心可以帶回去跟家人分享,就是這份成功感和滿足感,讓他們找回自信和尊嚴。」在2、3月的疫情高峰期,添恩園曾透過贈送自家種植的蔬菜,祝福不少劏房家庭。
(記者莫嵐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