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召長者信徒 成為天國軍隊

根據2015年的政府統計,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推算將由2014年的15%,約105萬人,在未來的2024年升至23%,約165萬人,到了2034年,更會進一步上升至30228萬人。為回應長者事工不斷增長的龐大需要,73,禧福協會耆年事工舉辦了「號召天國軍,回應天父心」的異象分享會,吸引超過360名長者信徒參與,為要凝聚香港長者信徒的心,不但去為神得著長者同儕,轉化院舍及公園,更要守望下一代,成為復興的天國祈禱大軍。

回應天父,看顧神家

劉達芳博士在異象會中分享,神今天有話對眾長者信徒說,面對香港人口老化日益嚴重,很多人看到的是這個城市有很多需要和危機,但神卻要透過興起天國耆兵,將危機轉化成契機,將這種龐大的需要轉化成我們龐大的資源。長者是神家裡的「大仔大女」。很多時候,天父會將神家的需要告訴祂的「大仔大女」,因為那些小兒子小女兒太多事情忙碌,未必聽到。但是,「大仔大女」最能體貼天父的心腸,願意花時間與精力去關心神所關心的。各位長者可能都有類似經驗,家裡有幾個孩子,爸爸總是關顧那些最慘,最有難處的。今天我們來到這裡,回應天父心,其實就是神將祂心裡最記掛的成員與你們分享。劉博士指出,以往我們常常說,耆兵要做耆年工作,所以去公園、老人院傳福音。但今日是時候,神要將這個家託付給各長者信徒,將香港教會所有的問題與你們分享,希望你們看顧這個家。

劉分享了一個例子,有一次她到屯門教耆兵訓練,主題是關於人生異象。她帶著這班耆兵祈禱﹕「神啊,請祢告訴他們,有什麼事他們常常掛念,朝思暮想。」當中有幾位耆兵舉手。其中一位分享﹕「我最關心的,就是公園裡抽煙的孩子,他們經常在街頭流連,無家可歸。」一般人以為,長者就做長者事工,孩子不會聽老人家的話。但事實上,那些孩子失去父母的照顧,長者就如同他們的公公婆婆,去關心他們。神將對這些孩子的關心放在這個耆兵的心裡,是叫他去回應這個需要。

成為天國軍

劉又分享,天父現在要在長者中興起天國軍。當我們說起天國軍時,就是說他們擁有天國裡的許多權能。劉博士認為,在香港的長者信徒中將有一個大復興。這個大復興要從靈命開始,長者要被聖靈充滿,要更加愛主。而在這個大復興之後,就會興起禱告的大軍,成為先頭部隊,用祈禱去炸那些黑暗勢力的所在。記得10年前,有一次,他們的地盤事工計劃在馬灣的地盤舉辦一個嘉年華會。那天早上天文台發出黑雨警告。那時劉博士坐車去馬灣途中,看見有天使站在屋頂的角落吹角,將黑雲吹走。當時他們有些同工已經先到馬灣,因為雨勢太大,他們不得不到附近教會暫避。而負責音響的公司認為露天的舞台,這麼大的雨,所有電子設備都不能用,活動不得不取消。而同一時間,有很多耆兵在家裡為這次的嘉年華祈禱,他們收到消息,地盤事工的同工似乎想取消活動,他們就大力祈禱,呼求主。當他們祈禱後,神就做奇事,同工看著雨勢漸漸減弱直到停止,嘉年華得以順利進行。而當活動完結,大家剛收好器材,雨又開始傾盆而下。後來他們才知道,那天的雨在其他地區從沒有停止,只有馬灣天上出現一個沒有雨的洞。這就是神做的奇事,是那些耆兵搖動神的手。

劉達芳激勵長者們說:「你們的祈禱能夠成就大事。這就是天父交託你們的事,你們就是興起的祈禱大軍。當你們在家裡祈禱時,其實你在指揮天下發生的事。現在,你們不再只為了自己和家里人祈禱,乃是將神的教會,香港,乃至世界需要帶到神面前,神蹟奇事就會多多的發生。」

(記者莫嵐報道)

【Kingdom LIFE】高雄FIGHT.K教會 職場中運用神國法則 發揮真實的影響力

台灣高雄FIGHT.K教會在高雄捷運青埔站旁邊建立了佔地超過十萬呎的「覓‧蜜基地」,參加聚會的人數由2016年開始的七百多人到最近的二千八百人,增長了三倍!國度復興報親身探訪復興現場,訪問張蒙恩牧師最新的發展。

FIGHT.K的「覓‧蜜基地」有一個可以坐三千人的主會堂,但最近已將近爆滿。園區內亦設有兒童VR館、咖啡廳、跳舞工場、婚禮草原及專屬停車場。聚會前,數百人就在園區的各個地方開小組。他們咖啡廳的所有飲品都是免費的。張蒙恩說:「因為這是一個家,來吃喝聊天是不用錢的。」

「覓‧蜜基地」的主會堂可以坐三千人

FIGHT.K的模式和策略是讓人在生活中經歷接觸和認識神。他們把天國的法則運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體驗天父的禮物、神國的倍增。有些人或會疑問:「教會是否單單運用天國的法則就可以,還是因為有蒙恩哥?」張蒙恩指出:「現在參與聚會的二千多人中,百分之98的人我都叫不出名字。因此,不可能是靠著蒙恩哥的。」他們強調每個人都一定要「探訪帶小組」,不是為了業績,而是為了學習愛。張解釋:「耶穌差遣門徒兩個兩個去祂將要去的地方,所以當你願意去、願意愛,才可以遇見耶穌,跟耶穌同行。」他說帶小組的時候,有時會突然講出一些很有智慧的話,就是耶穌要跟他和跟你自己講的。

咖啡廳的所有飲品都是免費的
咖啡廳的所有飲品都是免費的

在職場呈現天國

他們相信天國要帶出影響力,在不同的職場呈現天國。張蒙恩在高雄經營「寶貝兔牙科診所」已四年半, 透過診所發展出天國的概念。診所標明耶穌是院長,有十幾個醫生,連助理二十多人,張負責領導和管理。他們的薪金比其他診所高台幣五千元,工作日少一天,讓他們可以與人分享。醫生看完每個病人後,都會為他祝福禱告。他們更會每月到山區探望原住民兒童,免費給他們治療、辦活動,更送出全新的運動鞋,讓原住民兒童知道有人關心他們,人生可以更美好。長期的互動獲得原住民的信任。張說明:「真實的虔誠就是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如何在職場讓耶穌作王呢,就是運用神國法則:饒恕、誠信、分享、服務、自信、尊榮、感恩、宣告、等候和回家。這些都在張蒙恩的著作《親愛的王子:昌盛》中詳述。他們又會送股份給助理,讓他們體驗當老闆。張認為:「天國其中一個呈現就是自由,包括財務自由。這個作為職員是不能達到的,要成為企業家、投資者才有可能進入財務自由。」診所將10%的盈利撥作創業基金,鼓勵員工要創業,給予別人工作。張說:「想要體驗天父的心,給予工作是其中一部分。創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把神的國運行。」診所有一個巧手的助理,他們讓她花錢去學化妝然後創業,慢慢減少當值時間,又給她免費用診所的一層樓去經營,把風險成本降到最低。他們的目標是要成為高雄最大的牙醫連鎖,改寫行業的文化。張相信:「當我們發光,其他人就要來學習。」

透過在生活中運用神國法則,神將越來越多資源和人脈帶給他們。同時,他們的教會亦因著神的啟示而有許多的新發展。

跟隨耶穌  經歷神的同在

上年四月開始,神向FIGHT.K啟示會幕的模式,令他們改變崇拜的模式。一般敬拜讚美是前面用快歌,之後進入慢歌敬拜。會幕的模式是外院、聖所到至聖所。因此他們以「讚美感謝」進入祂的院,然後卻不唱敬拜的歌,直接講見證、作報告和奉獻。之後的講道就是進入聖所,到聚會結尾的禱告敬拜才是進入至聖所。張蒙恩說:「我們是很復古的,回歸二三千年前聖經的指示,透過創意把真理運行在現在。這不是搞新方法。」另外,FIGHT.K每個小組最多6個人,但一個人可以帶超過一個小組。張認為:「路加福音中,耶穌先差遣12人,之後再差遣72人,可見每個門徒只帶6個人。一些教會認為小組人數越多越好,我們是按照聖經的法則,不是學外面的方法。」FIGHT.K執事會非常有效率,很多事情在LINE上面已經解決。執事會的運作也很像一個家,他們花很多時間作見證,數算主恩,而不是以事務為主。

聚會結尾的禱告敬拜帶人進入至聖所
聚會結尾的禱告敬拜帶人進入至聖所

張蒙恩最後提到很多例子,相信神正在鼓勵他們,與他們同在:FIGHT.K逢周五禱告會有一千多人,上月五旬節期間神很大的臨在,捷運青埔站由全市客量最少站成為增長最多的,還有每周弟兄姊妹經歷神後,在台上公開作見證。現在FIGHT.K的目標已經不只是高雄,而是全台灣,他們正計劃以帶小組的方式在台灣幾個城市擴展FIGHT.K。張總結說:「我們不是社區型教會。神設立的教會,至少是要影響城市的。」

krt318-12c
FIGHT.K的「覓‧蜜基地」


(記者林暐皓報道)

[國度觀點] 牧者向公眾發言 傳媒公關知識不可少

《今日基督教》最近發布一則消息,指世界知名靈修學大師畢德生(Eugene Peterson)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他願意主持同性戀的婚禮,對同性婚姻也改觀了。消息獲得迅速散播,一日之內,「畢德生改變立場,支持同性婚姻」引起國際社會的巨大迴響。但事隔一日,畢德生已作出澄清,明確地表示他一直持守聖經的一男一女婚姻觀,只是在接受訪問時被誤導。同性婚姻是今日社會的敏感議題,而畢德生是福音派的權威人物,媒體按其主觀立場操控訪問,實屬不幸,牧者在媒體時代向公眾發言,最好有傳媒公關的基本認識,以免誤進狼圈。

畢德生的專訪原刊於Religion News Service(RNS),還未獲得查證結果前,快速地被《今日基督教》及其他媒體引述報道。後來畢德生回應事件作出澄清,指當天被問有關主持同性婚禮時,他以為是以「長老會牧師」身分回答,退休前他是長老會牧師,而長老會是接納同性婚姻的教會,基於「假設」的在職身分,並且「假設」有同性伴侶邀請他主持婚禮,他如何作答?他說「會」(yes)。於是新聞稿發布時,標題是「暢銷書作者畢德生改變對同性婚姻的看法」。畢德生其後澄清時表示,他後悔給出這回答。他說,過去牧會生涯中,從沒被要求回答這種問題,而作為牧師,也不善於回答「假設性」的問題,實際上,也很少會對人說「不會」。但訪問完畢後,他靜下來思想禱告,就後悔自己的回答。

RNS的專訪曾一道引起公關災難,美國基督教連鎖書店LifeWay揚言,如果畢德生確實支持同性婚姻,將拒絕售賣他的著作。雖然經查證及溝通後,事件已獲平息,但對於一個不善於處理公關災難的老牧者,卻是身心煩擾的不幸經歷。

作為教會領袖的牧者,有時候需要就某些與真理有衝突的社會議題,向公眾社會發表意見。但信息傳播在今天的媒體時代已變得異常複雜,如何面對傳媒,如何適時傳播適切內容,如何防避觀點被扭曲及操控,如何化解公關危機,這些學問都是今天教會領袖不可缺的,可是卻未被栽培教會領袖的神學院所重視,而教外的傳媒學科又沒有神學與信仰的整合。傳媒時代的來臨為社會轉化、宣教、牧養帶來各式各樣的挑戰,神學院和教會需要並肩作戰,對社會發出堅定的聲音,傳播純正的真道。

 

辨識真假牧人 小心查證 拒絕包庇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與新興宗教關注事工於7月初舉辦了「辨識真假牧人」公開講座,當中有信徒講述自身經歷,提醒教會關注事件。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分享如何辨識真假牧人,並就處理教內問題作出建議。

會上先由國內的一位姊妹談到余西門的問題。他曾在內地多處牧會,聲稱自己在雲南有很多服事,漸漸得到教會的信任。幸好,2014年有不少來自各地關於他的信息匯聚,再經新興宗教關注事工協助查證,發現他長達20年傷害教會及弟兄姊妹。他所作的包括說假預言、作假見證、不當使用奉獻、看色情信息、與不同地方的姊妹有淫亂關係、要求姊妹為他按摩、禁止信徒接觸外面的教導。當有人質疑他,就把對方隔離、毀謗、抹黑等等。作見證的姊妹表示查證過程困難,有一些被他迷惑的弟兄姊妹出來阻止,幸有教會連結起來面對。

接著有三位跟隨「真實的敬拜」的京智(Laszlo Kincs)牧師近十年的教會領袖,公開交代他們發現京智在教義、道德及財政上的問題。他們表示:「京智一直都隱藏得很好。」他們一直都很信任京智,直到上年才開始懷疑他。京智在教會內宣講「神聖精子論」,提到當男女在「神聖」的情況下性交時,就是聖潔的敬拜,而聖潔的精子能生下聖潔的一代,而他自己亦擁有神聖的精子。

他常談到自己要生三個兒子的異象。可是,他背後並不認為這種結合要在婚姻之中。從可信渠道得知,他曾經跟妻子以外的兩位女性發生性行為,生下兩名私生子。其中一位女士是「真實的敬拜」的女牧師,被京智「差遣到匈牙利宣教」,在當地誕下嬰孩,現在仍未回港。

另外,他又有「向邪靈傳福音」的教義,認為救恩也是給邪靈的,又用誦唱經文的方式去隱藏背後「向邪靈傳福音」的異象。在財政問題上,京智非常緊張十一奉獻,常催促弟兄姊妹奉獻。另外,他以宣教名義為「匈牙利宣教基地」籌款,但後來他們到當地查證,發現它是空置的,所籌募的奉獻不知去向。

他們發現以上問題後,決定離開該教會。最後,神透過一些人提供資料、文字記錄,揭露京智的問題。過往曾有人提出京智牧師的問題,這些人都被他「封殺」,說「任何人與他聯繫就是遺害教會」。

胡志偉牧師亦認同揭發問題確有困難,法治上需要證據,而教內也甚少人願意指出「豺狼」的聲音。胡指出:「要分辨真假牧人!」他提出七點去分辨出這些「假牧人」,包括為己而愛羊、剝奪弟兄姊妹自由、分裂教會、討好又受歡迎、不受監管、常自吹自擂及倚賴被動會眾。胡提醒與會者,總要察驗神的心意。他總結,教會應加以揭發這些人,一來家醜必外傳,二來要防止他人受害,「不要為和諧就包庇這些人」。若要查證事件,應找不認識涉及事件的所有人的基督徒,可以公正持平,不徇情面。胡提醒:「根據經驗,自己人查自己人往往都是一蹋糊塗的。」

(記者林暐皓報道)

台灣基督教聯盟發聲明 反對大法官改變婚姻定義

在5月24日大法官同婚釋憲結果出爐後,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雄中會及台南中會正式發出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聲明後,台灣基督教聯盟(簡稱台基盟),經台灣牧者國是論壇後續會議決議,首次公開聯署發出「反對大法官改變婚姻定義之聯合聲明」,目前連署單位正在陸續增加中,聲明節錄如下:

「最近這兩個月裡,教會有許多弟兄姊妹對同婚釋憲有很多討論,有些人會感到挫折,有些人對教會的立場困惑,教會界特別針對釋憲結果發表聲明如下:2017年5月24日,司法院大法官第748號解釋宣判民法婚姻規定違憲,為了同性二人結合之關係而要求立法及行政機關改變一男一女結合的婚姻定義。我們無法接受少數司法前衛人士違背多數民意,改變婚姻家庭的文化內涵,對此釋憲結果,我們深感遺憾且無法接受。

一、大法官無權代替全國人民改變婚姻定義,此為司法權侵犯立法權的惡例:大法官選擇在立法院審理同婚法案時介入本為不該,又在社會對立且無共識的狀況下,作出如此「違背釋憲法理,論理錯謬,背離人民感情」的釋憲內容,扼殺重大公共議題討論空間,剝奪人民決定重大議題權利,強迫全民接受同性婚姻,對下一代婚姻價值觀念及整個社會倫理、文化、教育帶來重大衝擊及傷害,也重傷了台灣的民主發展。

二、台灣不應破壞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自然婚姻制度:一男一女的婚姻具有繁衍下一代可能性,最有利台灣發展,應受政府制度性保障,不可任意變更,更不能由少數大法官宣告為違憲。兒童權利也應該優先考量,每一位兒童均為一父一母所生,有權於親生父母家中成長,台灣不應高舉同性婚姻,使之凌駕於自然婚姻及兒童權利之上。

三、釋憲不應忽視「後同」族群的存在:大法官於釋憲中不應片面採信同性戀之性傾向屬難以改變之個人特徵(immutable characteristics)(英譯是不可能改變的個人特徵),不但違背經驗法則,也忽略了台灣社會中存在不少曾經是同性戀者,後來脫離了同性戀生活而快樂生活的「後同」族群。

四、期盼政府運用智慧,不改變婚姻定義:我們希望藉由此聲明帶出多數民眾反對的聲音,並期待政府傾聽多數人民的聲音,扭轉與修復此次釋憲所帶來的危機。

教會基於聖經的教導,不論環境如何改變,仍將堅守基督信仰和聖經的道德標準因為合乎聖經的的婚姻觀即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本於聖經中慈愛與誠實、公義與憐憫的教導,身為基督徒我們表達—我們愛所有的人,包括同性戀者,也接納與歡迎同性戀者在教會生活當中一起領受神的愛,但我們不支持同性間的性行為,也不支持同性婚姻。 」

(台灣國度復興報報道)

印度總理歷史性訪問以色列 兩國將加強合作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歷史性訪問以色列,獲得高度的歡迎及接待。莫迪7月4日飛抵以色列,開始為期三天的慶祝耶路撒冷和新德里建交25周年之旅。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及以色列領導層在機場跑道歡迎他。

內塔尼亞胡在歡迎講話中對莫迪說:「總理,我們已經等了70年。為什麼你現在才來?我們愛印度,我們愛你的文化、你的歷史、你的民主。我們志趣相投。」在莫迪訪問以先,內塔尼亞胡非常強調他對印度的重視,他將全程陪伴這位客人。這個榮譽通常僅用於到訪的美國總統。

莫迪之後用希伯來語問候眾人,之後用英文講話。「我很榮幸成為印度第一位到以色列進行突破性訪問的總理。」他決意要建立「與以色列的堅固和持久的夥伴關係」,他表示印度十分欣賞以色列的成就。

兩國領導人承諾,以色列和印度將在水務、農業、安全、能源等許多領域合作。內塔尼亞胡還提到,兩國正在組成一個4000萬美元的創新基金,作為「進一步創新的種子」。

與一般訪問的習俗不同,莫迪在今次行程中沒有會見巴勒斯坦領導人。

在為期三天的旅程中,預計兩國至少簽訂七項合作協議。據報道,國防交易似乎是首要任務。近年來,以色列和印度在反恐和國土安全方面緊密合作。目前,印度是世界領先的國防裝備進口國,越來越多將以色列視為供應商。

(來源:和平之橋,2017年7月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感恩印度對以色列的支持,禱告印度總理莫迪將繼續與以色列保持友好。

加拿大家人同行聚集 年青一代經歷屬靈突破

為列國守望的家人同行聚集,十多年前在加拿大開始,其後跟從聖靈帶領,與華人、亞洲各民族、猶太人等世界各地的主內家人連結。今年6月29日至7月1日,聚集再度於加拿大舉行,屬靈突破在年青一代中間發生,宣告整個基督身體進入新季節。

第四場聚集上,眾家人同心敬拜宣告:「萬有都本於祢,萬有都歸於祢,你配得榮耀﹗」敬拜隊宣告耶穌已被命定為一切的頭,包括作為教會的頭,因為神已經將萬有都放在祂的腳下。「一顆心、一個身體、一個靈!祢就是頭,我們是身!」新的季節已來到,正是進入新命定的時刻。當戴冕恩牧師站出來請眾家人站在自己當站立的位置上回應神時,一名年青姊妹走到台上流淚說,自己一直認為這聚集是屬於父母的聚集,但她願意回應神,對神說:「好的!」她宣告年青一代要興起,隨即有大批年青年人走到台上跟她一起跪下,大聲呼喊流淚回應神。

戴冕恩說:「這不是年青人的聚集,也不是成年人的聚集,亦不是孩子們的聚集,而是整個家的興起!」年青一代更邀請孩子們都站到台上,幾代家人肩並肩整齊地站立,就像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有如軍隊一般。有海島的原住民帶領弟兄釋放自己的聲音,向造物主表達即將見證新生時刻的感受。然後,眾家人不論男女老幼都以同樣的節奏踏步,象徵與主的心跳對齊。接著整個會場靜默,眾人在寧靜之中感受彼此同心,與主的心融為一體。

戴冕恩又說,今次加拿大聚集進入了全新的季節,就是新的、空白的一頁。他帶領家人在神面前委身,跟從不能以眼睛看見的天國,將自己過往累積的成功、突破都放下,進入新的一頁。該節聚集完結前,眾人在神面前禱唱,立志委身為神國「一切都擺上」。

在第六節聚會上,年青人一致地在台上跳舞,帶來屬靈的突破。他們都同心向神說:「我們願意」,並且宣告「我們剛強壯膽合一」。一名美籍華人年青人分享,身為牧師之子的他從小就習慣做一個好孩子,卻感覺自己愛跳嘻哈舞(Hip-Hop)跟教會與家庭都格格不入,而他今天終於得以在基督教聚會的台上跳起舞來,自由地敬拜神。他的媽媽看見他在台上跳舞,眼淚不住流下來,只因在舞蹈中看見他的掙扎得以釋放。

戴冕恩帶領作為父母的家人宣告,要委身為下一代提供安全的環境。然後,年青人亦同心回應,宣告會繼承屬靈的遺傳,接受從父母而來的祝福,在家中不再有懼怕,讓愛及勇氣充滿他們的心。

(記者陳淑安報道)

朱克伯格盼臉書扮演教會角色

臉書(Facebook)創辦人及首席執行官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6月的臉書社區峰會上發表了新的計劃,表示希望鼓勵人們透過臉書的群組功能組成更有意義的社群,模仿教會在社區中的角色。

朱克伯格也表明了他的願景:臉書成為「模仿各宗教在民間社會中的角色」的機構。他計劃利用臉書的文化影響力塑造社區,達成他對整個社會的盼望,包括終止貧困、治癒疾病、阻止氣候變化、推崇自由和包容及制止恐怖主義。

朱克伯格指出:「近幾十年來,各類社群的成員人數已經下降了四分之一,令人震驚。現在很多人需要在別的地方找到意義和支持。」

他又說:「參加教會的人比較願意參與義務和慈善活動,不僅是因為他們有宗教信仰,而是因為他們是社區的一部分。教會不只是人們走在一起。她有牧師關心會眾的福祉,確保他們有食物和住所。一個小球隊有一個教練,激勵孩子們,幫助他們做得更好。領導者設定文化,激勵我們,給我們一個安全網,並守望著我們。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不僅可以扭轉我們所看到,近幾十年社群人數的整體下滑現象,還能加強我們的社會結構,使世界變得更加緊密。」

(來源:華盛頓時報,2017年6月2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教會不單讓人找到意義和支持,更能夠發揮影響力,改變社會。

研究指 美千禧世代對以色列支持正下降

2016年的研究發現,雖然以色列仍獲得美國人的普遍支持,但在一些不斷增長的人口組別中卻日漸失去支持,包括少數族裔及千禧世代。越來越少的美國人認為以色列的信念與他們相同。

一批前廣告專業人士組成「以色列品牌集團」,向美國人推廣以色列。他們在2010年及2016年委託一家公司進行了兩次抽樣調查,共對2,600名美國人詢問對以色列的看法和支持度。該組織始創人之一Fern Oppenheim說:「共同的價值觀是我們關係的基石,年輕的美國人不相信以色列的價值觀與自己一樣。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必須清楚闡述以色列人的心靈和人性。」

支持以色列的美國人按人口比例由2010年的76%下降到2016年的62%。支持度也下降了,2010年,22%的美國人是以色列的「核心」支持者,2016年下降到15%。

較多支持以色列的群體包括男性、共和黨和老年人。而較不支持以色列的群體正好相反,包括女性、民主黨和千禧一代,以及非洲裔美國人和拉丁裔美國人。這些組別的人口都在增長。

(來源:JTA,2017年6月30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美國千禧世代、少數族裔在真理中認識神對以色列的心意。

你食魚要不要我幫你吐骨頭? -【國度角度】專欄

我最近問天父,真假先知使徒滿天飛,如何去辨識真假,誰當負責?神反問我:你食魚要不要我幫你吐骨頭?這是你的責任還是我的責任?我頓時啞口無言,但也恍然大悟!天父真的說得有道理!

吃過魚的,一定也嘗過魚骨啃在喉嚨不上不下的滋味。我喜歡吃魚,卻曾經因啃骨而淚水直流,嘗過徹夜難眠之苦!媽媽曾細心教導我吃魚,示範如何用舌頭把口中的魚骨從肉中挑出來。我們幾兄弟都喜歡吃魚,終歸也學懂了挑魚骨。你會不會因魚有骨而不吃魚,因嚥而棄食?這絕對不是你我明智的選擇,為何不選擇雙贏,既吃魚,也學會吐骨頭?不過也有朋友因吃魚啃骨而從此不吃魚,我真為他失去享受如此美食的福份,深表惋惜!

聖靈接著循循善誘的領我去看了多處的經文,原來我們親愛的主,一早就已提醒我們,末世必有假先知、假使徒、假基督、假信徒、假弟兄甚至敵基督湧現於教會之中。且能顯大神蹟,行大奇事,目的是要以假亂真來「迷惑」我們。其目標卻不是外邦人,乃是你與我,是屬神的選民!(太24:24)叫我們蒙受虧損。

我又再問天父,你豈不是保護一眾兒女,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的好爸爸嗎?為何祢容讓這些「以假亂真」的事發生在神的家中而不除滅他們,反讓他們有機會來「迷惑」我們?天父回答說:你好像在問我為何造魚要有骨,造果要有核?造生命樹又造分別善惡樹?為何造麥子也造稗子,造好樹也造壞樹?天父説:有真就會有假,有正就有邪,有神就會有鬼,相生相剋,我已經將生、死、禍、福向我的兒女陳明,一切在乎人是否願意虛心受教,小心謹慎地學會選擇。

創造的主是分辨嚴明的神,祂豈不在創造的時候,就已經使萬物各從其類?分辨善惡真偽,豈不正是神的強項?神不是特意把人從萬物中分別出來,賜予我們的形象與樣式,叫我們像祂嗎?其總意就是叫人不要倚靠自己的聰明,獨立於神之外去自行分辨善惡真假。因離了神,我們絕對勝不過魔鬼迷惑與謊言的引誘。人真正的死因,不是因果子有毒,乃因不信與無知,且又自義。哀哉!我的民乃因貪婪無知而滅亡。(何4:6;提前6:9)

保羅曾流淚勸誡說: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羊群,說悖謬的話,引誘門徒跟從。(徒20:30-31)主耶穌更一再地提醒:我已經預先告訴你了,末日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太24:4)親愛的弟兄姊妹,食魚真的要學會吐骨頭!不然,不是因殉道而死,而是因被迷惑致死,那是多冤枉和不值啊!

有真就會有假混雜其中,天父的本意是要教導祂的兒女學會如何察驗分辨真假,我們何必「因假而棄真」,所以我盼望在往後的「國度角度」專欄中,一連幾篇與大家一起探討如何分辨真假先知及使徒,歡迎大家提供一些真實的過案經歷,好作彼此的鑑誡!(歡迎回應﹕news@kingdommin.org)


文@何寶生

愛的精兵 -【蹤跡】專欄

最近應邀為一間中文教會主辦的培靈會作講者,主題是「醫治與更生」。教會的主任牧師及師母都是「香港超自然事奉學校」的學生,也是我們「禱告醫治室」的核心成員。為這特會我獻出了三個第一次。那是我第一次去到香港仔鴨脷洲這地方,第一次被稱呼為「香牧師」,更是第一次嘗試用中文去講道。我來自英文教會背景,極少看中文聖經,去年為了應付這專欄才急忙把生了綉的中文抖出來打磨備用。

我宣講的是天國的奧秘和好消息。神要我們知道,這歷世歷代一直隱藏著的奧秘,盛載著天國的豐富和榮耀。這奧秘就是:基督在我們裡面,衪是我們得榮耀的盼望。天父把復活了的兒子放在我們裡面,我們沒可能作一個平凡、無力的人。我們更要知道,神的國並非空談,而是滿有屬靈權能的。在這兩天三節的特會,在場的會眾重新確立了自己在基督裡的身份和權柄後,立即被啟動去按手為病人禱告,讓病人得痊癒,果然有很多人經歷了各種的醫治,都紛紛跑到講台上去分享。首先是教會的執事。他的左耳自從三十年前經手術取走了三塊內耳骨及耳膜後,一直聽不到仼何聲音,可喜的是,當天現埸聽力測試證實這左耳不但聽得到,他更能輕易地複述聼到的説話,一字不漏!

一位姊妹因耳水不平衡引致經常頭暈,晚上躺在床上也會感到天旋地轉,每天需服用止暈藥。第一場聚會接受禱告後回到家,發現暈眩症狀完全消失了!第二天,她出席最後一埸聚會,在我講道時她感到右耳懚懚作痛,似有儀器在處理耳內的毛病,到講道結束時她感到聽覺已得醫治,立即致電給丈夫在電話裡作測試,聲音果然清晰,聽力達九成的康復!她在年半前因感冒菌入右耳引致聽覺受損,耳鼻喉專科顧問醫生以類固醇針药打進耳膜内,試圖挽救聽力,但測驗结果卻顯示仍有一些聲音音頻低於正常,故右耳聽電話時欠清晰。

傳道人同工帶來另一個喜訊。她的爸爸右耳聽覺退化,越見嚴重,五年以來近距離很大聲的説話都聽不到,令他極為沮喪。在培靈會上,他右耳的聽覺竟然恢復了過來,現不再需要戴助聽器,女兒的輕聲細語他都能清楚聽得到!除此之外,好些人身上的痛症,如五十肩、膝痛,都減退或消失了,本來痛得提不起來的手臂回復了正常的活動能力。拍掌歡呼聲在會場此起彼落,好一個醫治與更新的歡樂派對。

可是,最牽動我心,讓我感動的是那三十多位伴我同行的「香港超自然事奉學校」學生。這隊愛的精兵來自香港十多間的教會,當中有牧師,教師, 專業人士,也有在商場擔當要職的。他們都放下繁重的工作,一連兩天與我並肩作戰,去宣講天國的好消息,並即時示範了天國的能力。愛的精兵在會場左穿右插,全力以赴,為耳聾的作測試,為癌症患者禱告醫治,有發預言去勉勵和安慰,也有蹲在地上服侍腳痛的人。有一位坐輪椅九年的弟兄,在愛的精兵耐心的禱告和激勵下,最終雙腿能再次站了起來,喜極而泣,太太也開心得伏在我肩膀上哭了起來。我站在講台上把這一切看在眼內,心想:好一隊愛的精兵! 我很愛很愛他們!


文@Pastor Lindy Heung (香港超自然事奉學校校長, 禱告醫治室負責人)

ICA Office: Tel: 2527 2270 (Monday to Friday, 9am to 5:30pm)
The Healing Rooms: Tel: 2102 0964 (Saturdays 10am to 12pm)
Email Address: healing.rooms@icahk.org

莫特曼與趙鏞基有什麼相干?-【文化守望者】專欄

一個是德國神學家,一個是創立全球最大教會的韓國牧師,神學家與牧師交朋友,本來沒什麼特別,但他們的粉絲卻是來自兩個星球,幾乎互不往來。最近我在網上讀了一篇文章,知道他們惺惺相惜,我感到很神奇,又好奇。

德國神學家莫特曼在全球各地的粉絲,很多是神學界知識分子,他的神學被認為有普救論傾向,故此自由派的粉絲也不少。趙鏞基牧師的追隨者,很多是五旬宗和靈恩教會的,他講天堂地獄,講醫治神蹟,講第四度空間,講豐盛,被批評為成功神學倡導者。二人有如兩個對立門派的一代宗師,植根於很不同的文化土壤,但竟然在某個時刻相遇了。葉先泰在〈莫特曼談趙鏞基〉一文中表示,莫特曼在《五旬節神學期刊》的一篇文章裡提及他第一次拜訪趙牧師是在2005年,並有三個小時的神學對話,他認為趙牧師其實是「深邃的實踐神學家與獨立思考的人」,更讓人驚訝的是,他認為趙牧師的「純福音神學」是一種盼望神學,跟他的一樣。莫特曼曾表示,五旬節神學與盼望神學其實有共同的根源。

《基督教論壇報》報道,2016年,趙牧師在台灣時,提及90歲高齡的莫特曼不久前到韓國有最後一次的演說,又說他們成為好友,因為大家曾在絕望中經歷神。雖然二人沿不同路徑發展自己的神學,但起始點卻是近似的,都是源於苦難的經驗。莫特曼經歷世界二次大戰,對苦難有深的思考,而趙牧師年輕時罹患肺病,瀕臨死亡邊緣,絕望的痛苦他深深地嚐過。

對我來說,他們的神學太深奧,我不太懂,我不是對他們的惺惺相惜有什麼意見,我寫他們的事,因為彷彿看見「匯合」好像來到我們的時代,分歧、差異、對立,在新的視角下有了修正的機會。在歷史長河裡,眾多分支水流來到匯合處,形成大河。當然匯合不一定是好事,有些人會想到末世的邪惡合一,但也可以是聖靈在末世的合一工作,為修補歷史中因人的罪性、軟弱和無知所造成的裂痕。在神學對話中,彼此的觀點可能會有所調整。但我們不應掉以輕心,以為什麼都要合一,什麼都要匯合,反而要求從神而來的智慧和帶領,走出分裂的歷史,進入前無例子的合一新時代。


文@黃少芬

抓緊眼下的幸福 -【愛有道】專欄

幾經掙扎思量,他決定向上司遞辭職信,離開這個十多年的位置。有同事替他不甘,這個上司才到任一年,弄得滿城風兩,人心惶惶,已相繼有同事被辭退,他算是「老臣子」,還不敢對他有所行動,不應自動離職。也有同事稱讚他「走為上著」,不要等人家下逐客令,「炒老闆魷魚」是保全自己的尊嚴。

稍有人生閱歷的人,都曾試過一次又一次的「去留」抉擇—一段糾纏已久的關係,一個充滿鬥爭的團體,一個令你失去動力的工作崗位,一片看不清前景的土地……。

眼下的幸福該如何解讀?十多年安穩的工作崗位是幸福,踏出安舒區是一場冒險;被動地承受著上司的臉色是一種壓力,提起勇氣離職是有尊嚴的幸福。數年後回首,重新評定昔日的決定,留下或離去總有另一番景象,但事過境遷,再沒有可以推倒重來的機會。你可以回顧往事,或默念哀悼,或暗自歡喜慶幸,卻不要停駐太久,因為現今的日子才是真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面對曠野的生活就後悔了,他們眼目的焦點不在明天與及神的看顧,也忘記了作奴僕失去自由與尊嚴的心靈痛苦。他們看不見眼下的幸福,給回憶與後悔扯著後腿,只能在曠野兜圈,四十年未能進入應許之地。

因此,在作出抉擇之前,絲毫不能輕率,不經思考的衝動決定,容易把眼前的幸福給斷送了。可是,猶豫不決的人,亦可能錯過開拓與建造幸福新天地的機遇。一旦作出明智的選取,就不要心懷二意,相信或遭遇困難,施恩的上主,必不會捨你而去,信靠祂的,仍然走在幸福的路上。


文@徐惠儀

天空的不一樣 攝影與你同行

為慶祝Dreamates 雜誌50期出版,及匯聚更多夢想家的結伴同行,Dreamates以攝影比賽、攝影體驗及攝影展覽為契機,期望為香港的年青人提供發揮創意的平台,讓年輕一代可以透過鏡頭講出自己的故事。2017年1-3月,Dreamates首先舉辦了以香港的「天空的不一樣」為主題的攝影比賽。大會總共收到超過480張參賽作品,經Dreamates的3位專業評審的篩選,分別選出公開組及學生組的冠亞季軍得獎作品

公開組冠軍:梁瑋鑫 在舊公屋的天井窺看「洞」外藍天,有如從黑暗中看見光明前路。
公開組冠軍:梁瑋鑫 在舊公屋的天井窺看「洞」外藍天,有如從黑暗中看見光明前路。

 

公開組亞軍:翟廣文 - 天空之城。
公開組亞軍:翟廣文 – 天空之城。

 

公開組季軍:許有達 - 水晶球看世界。
公開組季軍:許有達 – 水晶球看世界。

 

學生組冠軍:郭文棣 在成年人的眼中,夢想似是一個捉不到的笑話。坐在草坪上欣賞這一片天空,一片雲海。任由思緒飄蕩在浮雲上,找到了,找到了。我想成為一個夢想家!
學生組冠軍:郭文棣
在成年人的眼中,夢想似是一個捉不到的笑話。坐在草坪上欣賞這一片天空,一片雲海。任由思緒飄蕩在浮雲上,找到了,找到了。我想成為一個夢想家!

 

學生組亞軍:莫兆聰 欣賞天空不要想太多,只要純粹的感受,享受最原始的美。
學生組亞軍:莫兆聰
欣賞天空不要想太多,只要純粹的感受,享受最原始的美。

 

學生組季軍及網上最喜愛大獎:陳奕瑋 喜出望外的破邊洲日出,起初只有一點橙色霞光,最後雲層卻漸漸燒起來。
學生組季軍及網上最喜愛大獎:陳奕瑋
喜出望外的破邊洲日出,起初只有一點橙色霞光,最後雲層卻漸漸燒起來。

攝影比賽過後,Dreamates更在 6月1日安排了兩位冠軍得主與比賽評判——著名風景攝影師Laurence Lai一起體驗環島攝影之旅。拍攝當日的天氣變幻莫測,連經驗豐富的機師都難以保證能否起飛,整個團隊在等候期間經歷信心的考驗,最終在一片烏雲過後,直昇機順利起飛了!整個過程既刺激又新鮮,Laurence更向兩位年青人傳授攝影技巧與經驗,實踐兩代同行,他亦以自己的故事為例子,鼓勵年青人要勇敢踏出追尋夢想的第一步。Dreamates計劃攝影比賽頒獎典禮將於7月25日在香港書展舉行,攝影展覽也將同期進行,想知道更多有關攝影展覽內容,請隨時留意Dreamates網站FB公佈啦!

「天空的不一樣」直昇機環島攝影特輯

(記者莫嵐報道)

Facebook: dreamates

國度1分鐘(33) – 安息日 Sabbath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普通話版影片:

安息日(Sabbath)

Shabbat Shalom

猶太人安息日問候語
發音:shah-BAHT shah-LOHM
意思:安息日平安
使用時間:逢星期五日落至星期六日落的安息日

聖經裡的「安息」

中文聖經裡總共有195節經文提及「安息」
舊約 124節 新約 71節

聖經中第一個安息日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二:2-3)

安息日是神賜給人的禮物

「又將我的安息日賜給他們,好在我與他們中間為證據,使他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他們成為聖的。」(結二十:12)

守安息日是誡命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二十:8-11)

守安息日的應許

  • 在禱告的殿中喜樂
  • 所獻的燔祭和平安祭蒙神悅納
  • 以神為樂
  • 乘駕地的高處,得神的養育。

(參考賽五十六:6-7、賽五十八:13-14)

為什麼要守安息日?

  1. 尊榮神是創造者
  2. 慶祝神的供應
  3. 紀念神的美善
  4. 建造我們的信心
  5. 紀念神的救恩
  6. 預嚐永恆的生命
  7. 釋放神的祝福

(資料來源:羅柏特•海得勒,黃善華、黃胡曉姍譯,《恢復猶太根源》,台灣以琳:2017)

重要原則

停止工作 停止平日及賴以為生的工作(參考利二十三:24-26)
享受神的賜福 羅柏特•海得勒:「安息日不應該是重擔,而是祝福!這是一個享受神,盡量脫離每天的掛心和責任的日子。」

實行建議

原則 猶太人傳統 羅柏特•海得勒說:
劃分一天為安息日
工作六天,守安息日一天。
從星期五日落到
星期六日落
「如何守安息日」比
「哪一日為安息日」更重要
敬拜和禱告 母親燃點蠟燭
父親為家人祝福禱告
到會堂參加敬拜
參加教會崇拜
頌唱詩歌*
活動 享用安息日晚餐
家庭聚會
親朋聚餐、園藝、唱歌、
遠足、休息、散步等等

〔光榮頌〕(Phos Hilaron)

*羅柏特•海得勒建議安息日唱頌的傳統詩歌

永生聖父的神聖光榮,喜悅之光明。

在天上神聖的耶穌基督,當受讚美。

在這日落時分,華燈初上的時刻,我們歌頌聖父、聖子、聖神,

唯一的神。

啊!神之子,生命的賦予者,無論何時,都當受頌揚,

故此全球都光榮你。

學童身心靈健康 父母擔關鍵角色

近年學童自殺頻生,中小學生的心理狀態開始受到社會關注,其中家庭對孩子情緒發展的影響,更值得各界深入了解。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6月底舉行的「代代失傳?父母對子女身心靈的影響」週年研討會上,公佈一項名為「子女對父母參與的觀感及子女自尊感的關係」之研究結果。調查反映近四分一香港中學生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而父母兩者在教養孩子的角色上,對兒子或女兒分別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高自尊有助防止自殺

研討會上,有份參與調查的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招雋寧簡介研究結果時表示,自尊感是防止自殺的保護因素,因為高自尊感的人對外界事物較易接納,更容易發揮影響力、有成功感,而低自尊的人則較傾向覺得自己無價值、失敗,甚至會負累他人。研究結果顯示,香港學生隨著年級上升,自我評價降低,每四個中學生之中,就有一個覺得自己像個失敗者。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招雋寧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招雋寧

招指出,父子、父女、母子、母女是四種不同的關係,父母二者分別在親子關係中的參與,在孩子眼中會有不同的觀感,且對孩子的自尊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無論對男生或女生來說,母愛都是影響其自尊感的首要因素,亦即母親有否向孩子表達愛護、覺得孩子獨一無二、與孩子見面時特別開心,是影響兒子或女兒自尊感的首要因素。然而,就影響自尊感的第二、三因素而言,男生與女生則各有不同。影響女生自尊感的第二因素是母親花時間投入建立關係,即母親抽空陪伴、談天、關心,第三因素才是父愛,而父親是否花時間投入建立關係對女生的自尊感並不直接相關。影響男生自尊感的第二因素則是父愛,第三因素是父親花時間投入建立關係,而母親是否花時間投入建立關係,對男生的自尊感並不直接相關。

在實際情況中,近七成受訪男生感到父親付出建立關係,而近八成受訪女生感到媽媽付出建立關係。另外,子女對父母參與的觀感,會隨著父母下班回家時間延遲而略跌。調查又顯示,受訪中小學生眼中的家庭關係大致良好,然而若家庭關係中出現彼此憎恨,甚至有打鬥的發生,孩子的自尊感會傾向負面。

同性別家長影響不可取替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回應調查結果指,母愛對孩子提升感固然重要,但在建立兒子的自尊感上,父親有不可代替的角色。父親花時間和精神來幫助兒子、抽空談天、陪伴,可以特別建立兒子對自己的評價。而對兒子來說,母親同樣花時間,卻難以取代父親所能發揮的正面影響。同樣地,對女兒來說,母親能發揮的正面影響,是父親所取代不了的。陳特別指出,有些父親不主動參與親子關係,原因是母親太過「攬實」兒子,養成兒子過度依附母親而疏遠父親。母親應該懂得適時放手,讓兒子與父親有單獨相處、玩耍的時刻,以助建立自尊感。

陳又強調,負面說話拆毀性的能量很強,特別是同性別父母的負面表達,破壞自尊感的力度更大。正面表達如「表示接納、喜歡、愛護、關注」,要遠比表達「失望、拒絕、冷漠、否定」為多,子女的自尊感才會更強。他鼓勵父母抽時間陪伴子女,同時注意在家與子女相處時的質素。

伯特利神學院教牧輔導教授屈偉豪
伯特利神學院教牧輔導教授屈偉豪

研討會同時邀得伯特利神學院教牧輔導教授屈偉豪分享「父母如何有智慧地參與子女的生活圈」。他談到父母如何與發育中的異性孩子相處時表示,許多父親面對發育中的女兒時感覺尷尬,因而拒絕女兒親近自己,有可能對女兒的自尊感造成傷害,也有可能令她們更早性開放。其實只要自己心裡正直,同時向女兒提供健康的性教育,教導女兒要立界線,父女之間仍然可以保持親近。至於母親面對發育中的兒子,必須教導他們有正確而清晰的男女身體界線,以免他們受網絡上錯誤的性觀念影響。

給予孩子犯錯空間

除了建立自尊感,相信基督徒父母同樣重視如何幫助子女實踐信仰。研討會上,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歐醒華牧師分享「父母如何與子女一同實踐信仰」時表示,基督徒撫養子女本身都是信仰實踐,而父母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及世界觀。與子女一同實踐信仰,就是一同去體驗信仰的真實,也是一同去考驗自己所信。「如果你常常將子女放在保護罩中,他們是不會體會到信仰的。」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歐醒華牧師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歐醒華牧師

歐牧師稱,父母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榜樣非常重要,千萬不要強迫子女學像自己,只可自己默默守著信仰,等待子女自發實踐信仰。與子女相處時,要真誠坦白分享,不可只以父母自居,要有認錯的勇氣。同時,父母要看重自己的靈程成長,要追求持續在信仰上突破自己,不是只要求孩子去突破、去成長。當孩子踏入反叛期時,做父母的必須沉得住氣,給予孩子空間「犯錯」,以致他們有空間成長。「沒有自由抉擇的機會,就沒有學習承擔的機會﹗」他強調,對年青人必須有信任。

歐牧師建議基督徒父母實行家庭崇拜,並且需於子女還小的時候就養成這個習慣。在家庭崇拜中,可以為身邊事物祈禱,例如新聞時事或是家族成員的需要,讓孩子透過禱告經歷信仰的真實。他又鼓勵整個家庭進行活動,特別是一起事奉,如參與短宣,從中體驗信仰。

(記者陳淑安報道)

【Kingdom LIFE】讚美之泉 我們信 所以我們唱

「每一年,當我們開始製作一首歌,踏出腳步出發到第一場服事,搭上飛機飛往第一場聚會,我們都是帶著一個心態:這可能是我們僅有的一首歌、僅有的一場服事、僅有帶領人到神面前、僅有傳福音的機會。每次我們都擺上最好的服事,最上等的獻給我們的天父,單單因為我們相信這位大有能力的神。」讚美之泉發言人如此說。
今年的異象:「從早晨到夜晚」

今年,讚美之泉領受到發出敬拜聲音以及持續敬拜的重要性。敬拜從個人開始,但不只停留在個人。「我們的聲音帶有能力,個人的敬拜有能力的彰顯。但是,當我們一同發出敬拜、宣告、讚美的聲音時,那聲音的能力是無法測度的!」讚美之泉相信,一群合一的子民、整個教會、城市、國家一起敬拜,是可以帶下極大的祝福。

敬拜帶下極大的祝福。
敬拜帶下極大的祝福。

「不只發出聲音,還要持續敬拜;不只發出聲音,還要常常發出極大的聲音;不只發出極大的聲音,還要有合一的敬拜﹗」讚美之泉第廿二張敬拜專輯名為「從清晨到夜晚」,就是回到呼召的主軸,亦即敬拜的生命。「從早晨到夜晚、從高山到低谷、從曠野到城市,我們一生的年月要時時充滿讚美。」他們相信,與神連結的鑰匙就是「敬拜」。

「我們的信念不變:帶著這個世代老老少少都來敬拜神、讚美神。讓神的百姓都說:神啊,我們一生敬拜祢。」讚美之泉期望讓敬拜化為一首首的詩歌,單單來唱給天父聽。「讓我們每天在神的豐盛恩典中歡欣歌頌,在祂的救恩盼望中,我們的靈魂不住快樂。」

老老少少都來敬拜神
老老少少都來敬拜神

「這樣的信息是需要被傳遞的。」讚美之泉認為,在一個網路資訊氾濫的時代,多媒體影音的製作是關鍵之一。過去八年來,他們在影音製作方面力求進步,希望能製作好的敬拜單元、敬拜MV、生活性節目,以及兒童節目。「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大膽的跟神求,能有更大的攝影棚和團隊來製作更多屬神的節目。期待有一天,讚美之泉的影音節目可以帶著華人來榮耀神。」

香港兒童敬拜學校  邁進第四年

除了敬拜特會,讚美之泉近年亦在香港舉辦兒童創意敬拜學校,反應熱烈。「榮耀神的生命是從小就要被教導的,這也就是我們期望讚美之泉接下來可以做的。小朋友們從小就被灌輸許多世上的知識和觀念,要是我們沒有好的製作、好的教導、好的音樂,我們的下一代很快就會忘記神的作為、神的大能,結果是失去神的祝福。」

讚美之泉在香港設立創意敬拜學校也已經邁進第四年,在孩子們的成長中,他們看到更多的需要,而小朋友也漸漸長大為青少年,可是他們對神的渴慕不停止。「我們希望能繼續的有少年課程、青年課程。」

香港兒童創意敬拜學校
香港兒童創意敬拜學校

「過去,有教會在器材方面提供支援,但我們相信,若神要我們擴展年齡層,增加課程,我們勢必有場地的需要。所以我們斗膽地跟神求,在香港市中心有個可以容納150~200人的培訓中心和辦公室。」雖然看起來好像不易,但讚美之泉相信,若神允許他們在更多的地方服事,擴充他們的境界,必定會為他們預備,感動弟兄姊妹一同來支持。

孩子的第一首敬拜歌
小朋友的敬拜
小朋友的敬拜

今年的兒童敬拜專輯主題「一閃一閃亮晶晶」,讚美之泉是如何領受的呢?原來「一閃一閃亮晶晶」是幾乎全世界小朋友都知道的一首歌,也有可能是他們學習的第一首歌曲。「每次聽到小朋友唱時,我們多麼盼望,小朋友學習的第一首歌是敬拜的歌曲。想著想著,這首歌的歌詞是在描述神的創造啊,那就把它直接變成敬拜的歌曲吧!」

「小朋友的敬拜是多麼的單純,小時候就知道如何敬拜、如何用神的話語、如何禱告那是多麼棒的事﹗祝福我們的下一代,早早飽得神的慈愛,成為蒙福的一群。」

 

(資訊由讚美之泉提供)

[國度觀點] 剖析新興宗教現象 委員會需增強代表性

日前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新興宗教關注事工合辦「辨識真假牧人」公開講座,分別請來深圳和本港的信徒,親身講述受「假牧人」之害的經歷,藉此提醒教會分辨真假牧人,引入「羊」時,也得將「狼」趕走。正如當日講員所說,審查及公開假牧人罪證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主辦機構甘心「自討苦吃」,為眾教會負起守護的責任,誠然可敬。可是也因為吃力不討好,願意介入事件的教會領袖少之又少,造成發言人經常只有兩三人,而受限於各人的神學思想、信仰經歷和教會背景,對剖析新興宗教現象容易陷入偏頗的結論。

雖然是次講座的主題是「假牧人」,並呈現真實個案,但在剖析原因時,不免涉及教會現象。講員在會上表示,根據國外個案,「假牧人」事件多數發生在靈恩背景教會裡,同時慎重地表示這只是文化土壤的問題,因強調個人領受和無從驗證的屬靈經驗,他不是表示靈恩背景教會必然有假牧人。他的觀察並非無理,正正因為靈恩背景教會易生亂象,審視工作就更需要有這些教會的領袖參與,若然缺少他們的視角和觀點,審查工作容易演變成教義之爭卻不自知。因此,有為眾教會守望的審查委員會,應該邀請靈恩背景教會領袖加入,加強代表性,以取得平衡觀點,作出較為客觀結論。

今天香港的教會已變得多元化,靈恩背景教會在福音工作上有相當重要的貢獻,但如其他教會一樣,都可能因有盲點而在真理宣講和教會發展上失去平衡,因此與其他教會在合一裡共同守護神的教會,加強溝通,彼此守望,比起各自進行監察審查,更能做好看守弟兄的工作。

611珍珠復興特會 成全聖徒 轉化城市

6月21-24日,香港611靈糧堂舉辦了「國際教牧及職場領袖復興特會——珍珠」(簡稱珍珠復興特會) ,吸引了來自12個國家地區的144間教會,逾1800位的牧者和肢體參與,一起同心尋求復興的籲匙。其中逾二十位611的核心同工和分堂牧者分享他們如何透過愛的牧養,讓他們的生命從微小沙粒蛻變成珍珠的心路歷程。

主任牧師張恩年在會上分享,教會要成為珍珠,關鍵在成全聖徒,而不是追逐事工。當教會使徒能帶出「五重恩賜」的團隊,透過牧養興起門徒,為神孕育眾多珍珠,他們就能轉化家庭、職場,最終為神得著城市。張牧師又指,很多教會只著重事工,不看重人的生命,以為擴展事工就會帶來教會增長,但其實這是一條死路,因為忽略人的生命,團隊就無法成形。「若焦點在事工,當你離開,你的事工就會過去;但若焦點是人,當你離開,你的異象仍會繼續傳遞,耶穌就是如此。」而很多人以為建立「五重職事」的教會,就是建立五重職事的事工,但其實使徒、先知、傳福音、牧師和教師是指得著這五種恩賜的人。人才是焦點!因此,使徒要建立的應該是「五重恩賜」的教會。

張牧師又以以弗所書4章11-13節為基礎,指出使徒居「五重恩賜」的首位,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把其他四種恩賜的人帶出來,成全聖徒,就是透過牧養,扶持和修剪門徒的生命,使他們成為珍珠;然後「五重恩賜」的團隊一起又再成全聖徒,使各肢體在不同服侍上各盡其職,在愛中建立自己,建立基督的身體,直到長大成人,有基督的身量。過程就是讓每個人從沙粒蛻變成珍珠,再由珍珠轉化為母蚌,為主孕育更多珍珠的生命。

張牧師進一步分享從神領受轉化城市的策略,他引述創世記1章28節說,神吩咐人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當教會不斷興起門徒,孕育珍珠,有基督身量的人遍滿大地時,大地就會被神轉化。他認為轉化城市的關鍵是教會,因為神視教會為萬有之首,教會的角色要牧養人的生命,建造家庭,然後影響職場,最終就能得著城市。

(資訊由主辦單位提供)

「覺醒•憐憫」會議2017 關注現代人口販賣趨勢

幸福傳聲基金會及852亮光行動合辦的「覺醒•憐憫」會議2017於6月中舉行,關注現代奴役及人口販賣趨勢。

852亮光行動創辦人Matthew Friedman分享他第一次接觸到人口販賣的故事。25年前,當他在尼泊爾擔任公共衛生官員,發現當地很多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就患有愛滋病,追查之下得知當地常常發生人販騙徒假扮有錢人去到貧窮的村落裡找一些有十二、三歲女孩的家庭,假意要娶他們的女兒為妻。辦好婚禮後,騙徒就會對女孩父母說要帶女孩回首都加德滿都,三個月後回來。其實騙徒將女孩帶到印度賣給當地的妓院,之後取走女孩的嫁妝金器逃之夭夭,繼續以這技倆去騙走其他女孩。很不幸地,這些女孩大多數都未必能夠再次回家,甚至身染頑疾最後死在印度的街頭。

奴役不單止發生在女性身上,男人和小孩子身上也會發生。例如在泰國漁船上,很多男人每天工作至少18小時,兩餐不足,只能吃魚和少量飯,如果生病了就會被棄置大海,要四年後才可回家。即使僥倖回家,由於這四年內沒法與家人聯絡,家中妻子可能已另嫁他人,導致家庭分裂。另外還有一些血汗工場例子,由於用獨特的採摘方法採摘可可豆,很容易受傷失去手指頭,工人要一直採摘到手指頭全都失去,沒法工作為止才能回家。還有在孟加拉曾經打破一個集團,發現他們利用五、六歲的小孩子幫手將有毒的藥水分裝到不同樽裝,因為大人對這些有毒藥水三個月便會出現精神侵害,而小孩子能夠支撐六個月。

在被奴役的4580萬人口當中,現時有25%約一千萬名婦女女孩在性工作中被奴役,另外75%是在做其他奴役工作,亞洲便佔有3000萬名。勞役多數發生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加上政府貪污,更加助長奴役制度幾百年來不斷發生。不過不要以為這些事只發生在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實際上是每個城市都會發現得到。即使在香港,現時也約有26,000勞役人口,一半是性工作者,另一半是家庭傭工。印尼傭工來港前已在自己國家欠下一筆債務,在港的人工基本上全用來還利息,要工作很多年才能完全還清,可悲的是她們自己都不知道已是奴隸,還以為只是碰上了不幸。

奴隸人口增長迅速,去年已有900萬增長,即是每日有25,200名,每小時有1060名,每4秒便多一名奴隸。現時獲救的只有78,000人,相對4580萬的奴役人口只有0.1%。用作營救的基金也不及人口販賣所獲的利益的0.23%,而由販賣人口所得獲利每年超過一兆港元。現時參與對抗人口販賣的志願者約有一萬人,相對50萬名販賣人口壞分子不足2%。若要制止現代勞役及人口販賣繼續發生,首先要防止更多人進入這個奴隸制度。由於受害者因為面子問題而不願說出真相,所以讓很多人繼續受騙步入奴役陷阱。加上法律上有很多複雜的地方,讓能夠真正提出檢控的個案很少,所以很難打擊人販集團。其次是保護獲救的受害人,讓他們有安全的地方居住,教育他們重新建立,再次融入社會。

(特約記者張綺薇報道)

伸延閱讀:國度1分鐘(2) – 人口販賣

伸延閱讀2:打擊現代奴役制度 來自屬靈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