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南浸二百多領袖被揭性罪行 教會被指包庇隱瞞

擁有4萬多所會堂、會友人數達1千5百萬的美國南方浸信會,被指20年來有200多名領袖向700多名會友干犯性罪行。Houston Chronicle和San Antonio Express-News兩家傳媒耗時多月進行調查,並於二月公布調查結果,指控該會數十家堂會知情地聘用性罪犯,令受害人噤聲,沒有辭退干犯罪行的領袖,不向教會以外的機關報案,甚至沒有記錄有關事件。

該兩家傳媒通過翻查法院資料、監獄記錄、政府文件和全美性罪犯登記冊,並訪問律師、警方和部分罪犯和當事人,確認在過去20年,美南浸信會有380名牧者、執事、主日學教師和義工被指犯罪,其中220人已被定罪或因認罪獲判緩刑,大部分仍在監獄服刑或名列性罪犯登記冊上。受害者多數是青少年,他們被非禮、發送不當照片或短訊、展示色情物品、拍攝裸照,甚至多次強姦,受害人最小的只有三歲。其中一名受害人Heather Schneider被非禮時只有14歲,事後曾割腕自殘,並於多年後因濫藥離世,她的母親認為是性侵事件導致她濫藥。

報道引起軒然大波,美南浸信會主席JD Greear於報道刊登後一周舉行的周年大會上,承認該會多年來未有就性侵事件採取行動,呼籲會眾為教會哀傷,並表示:「現在正是傳福音的時間,如果我們不糾正錯誤,我們的教會就不是一個失喪者的安身之所。」Greear宣稱絕不容忍任何隱瞞事件的教會,又點名10家被指處理性侵指控手法有問題的堂會,呼籲對它們詳加審視,甚至可能將有關堂會逐出美南浸。不過,在Greear發表有關言論後數天,美南浸轄下的教會章程委員會便發出聲名,除了呼籲教會領袖不要公開批評堂會而不給予堂會機會回應外,更直接宣布該10家被指有問題的教會中,有7家並不需要作進一步調查。教會章程委員會的聲明引起性侵受害人團體和活躍分子不滿。

佈道家葛培理的外孫Boz Tchividjian是關注教會內侵犯情況的組織Godly Response to Abuse in the Christian Environment (GRACE)的創辦人,他表示,美南浸部分群體出現性侵問題是源於所謂的「貞潔文化」,他指這套原則將女性視為男人追求、教育和迎娶的對象,並將女性的衣着和言行視為男性抵受不住性誘惑的原因,導致受虐姊妹擔心一旦發聲會被責備和視作不貞。

另外,美南浸執委會在2008年否決設立中央性虐者資料庫,去防止一所堂會的施虐者跑到另一所堂會工作,並重伸轄下堂會有自主管轄權。Tchividjian對這個決定感到困擾。他又建議教會領袖聆聽和尊重受害者,將被舉報干犯性侵行為的人革除權力位置,並在懷疑發生性侵案時通知執法機關。

(來源:Houston ChronicleCBN《衛報》,2019年2月10日、19日、24日及25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教會要正視和正確處理性罪行問題,彰顯神的公義。

香港大部分信徒沒有固定聚會 新護教學以行動彰顯神

近期有調查報告指出,香港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口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人數有很大落差,代表大部分基督徒都沒有固定參與教會聚會。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126日舉行主題為「相信但不相干?」的首次轉化實踐研討會,盼望透過公佈「留堂會、離堂會」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本地和海外學者的主題講座,探討信徒群體如何在公共空間中表達自己和信仰。聚會在伯特利神學院舉行,超過100人與會。

「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

根據2014年的香港基督教教會普查,參與崇拜的基督徒約佔香港人口4.6%。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收集由2006年至2018年出版的香港學術研究文章當中有宗教數據的47份作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得出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比例約為20.4%至29.3%,顯示香港不少基督徒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表一)。為了解香港基督徒的信仰狀態和經歷,柏祺去年進行了「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由中心總監陳敏斯博士發表。柏祺在2018年10月至12月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2400多人,當中接近九成是基督徒,女性佔六成。研究報告以參與教會聚會穩定程度分為3個組別:1、恆常返教會(約78%);2、自稱沒有穩定教會聚會(不穩定,約12%);3、自稱過去六個月沒有參加教會聚會(離堂會,約8%)。研究收集三方面的資訊,包括信仰成熟度、表達信仰的方式及參加教會聚會與否的原因。

表一:香港基督徒人口及教會生活比率

組別 比例
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 20.4% – 29.3%
參與崇拜的基督徒 4.6%
沒有穩定教會生活的基督徒 15.8 – 24.7%
.陳敏斯博士 (Photo Credits: Simon Lau)

研究使用「信仰成熟量度表」,檢視三個組別與神及與人的關係。結果顯示,恆常返教會較另外兩組分數為高,而與神的關係比與人差距較大。與神關係的分數越高,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與人關係跟會否返教會則沒有因果關係。研究又探討各組別表達信仰的方式怎樣影響信仰成熟度(表二)。恆常組別中,頭三位最能預測與神關係的分數的方式是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祈禱及默想;不穩定組別三大因素是祈禱、與非信徒談論耶穌及寫日記或屬靈筆記;離堂會的則是祈禱、讀經及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與人關係中,三個組別中,有參與義工服事及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的人信仰成熟度較高。

表二:最能預測向神信仰成熟度的信仰表達的方式

恆常 不穩定 離堂會
1.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1. 祈禱 1. 祈禱
2. 祈禱 2.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2. 讀經
3. 默想 3. 寫日記或屬靈筆記 3. 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

研究又問到不穩定及離堂會組別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最主要的四項是:1、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2、不喜歡的文化或制度;3、找不到適合的教會;4、教會與我生活脫節(表三)。而值得留意,問及離堂會者將來會否考慮重返教會聚會,43%表示會,52%表示不確定,代表很多人仍會考慮。至於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三個組別大部分人都表示最重要是「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其次是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講道對我有幫助及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表四)。表達方式方面,越願意參與小組、參與聖餐及奉獻的人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原因方面,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及讓我的孩子可以有道德基礎是穩定返教會的主因。

表三:不穩定及離堂會者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不穩定 離堂會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43%)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51%)
2.      找不到適合我的教會 (38%) 2.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51%)
3.      太忙碌 (36%) 3. 不喜歡教會的制度 (45%)
4.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36%) 4. 教會與我生活脫節 (45%)

表四:所有組別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1.      讓我可以更親近神 ~85%
2.      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 ~65%
3.      講道對我有幫助 ~60%
4.      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 ~55%

以行動實踐新護教學

.葛霖教授(Professor Elaine Graham)(Photo Credits: Simon Lau)

英國實踐神學家,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Chester)的葛霖教授(Elaine Graham)隨後以「不需要道歉的護教學—在受宗教困擾的世界裡述說神」為題,向與會者分享信息。葛霖認為,在「後世俗」的世代,西方主流制度化的基督教正在萎縮,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口正在上升,七成16至22歲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無神論者。對宗教的懷疑和反對越來越明顯,有人更認為宗教是社會的毒藥。然而,不少信徒卻開始更多參與在教育及政治等層面,展現信仰。葛霖表示:「信仰群體有需要實踐新的護教學,向當今文化述說神。」

葛霖指出,初代的基督教護教學,扎根於「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向對宗教、哲學、政治感到好奇的一群,嘗試以他們的角度,通過對話來推廣福音。時而勢易,現今護教學著重提供資訊,為教義爭辯到底,叫人信主,並證明基督教的優越。她說:「這樣違背了本身為引起討論的原意,未能展現福音對個人的力量,一味指向教條。」她認為是時候回歸到早期護教者的精神,重視三位一體的神救贖所有受造物,不單是個人得救或教會增長。

葛霖倡議一種以信心的行動為前提的「新護教學」,基督徒可作出三重回應:第一、經過神學反思和辨識,嘗試參與神在世上的工作,「找出聖靈在做什麼,並參與其中」。第二、要作主的門徒,以實踐和行動展現神的愛。第三、要言行合一,以行動彰顯神在世界之中。這是公共神學的呈現,透過對話與行動,衍生智慧和異象。她引述David Bosch的話提醒教會:「行動但沒有話語是愚昧,說話但沒有行動是空泛。」

最後,她以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點出護教真正的問題是:「誰是我的鄰舍?」富有的年輕人關心個人的得救和永生,耶穌卻指出神重視人與自己、他人和神有良好的關係。因此,最重要的不是信仰,更不是個人得救,而是所有人都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

 

(記者林暐皓報導)

美青少年停止參加聚會五大原因 中學信仰基礎無助停留教會

美國LifeWay Research最近公布研究結果,分析年輕人步入成年後停止返教會的原因。近七成18至22歲青少年升上大學後,至少一年沒再返教會。

研究發現,青少年的流失率隨年齡而增加。接近七成17歲的青少年恆常返教會至少一年;到達20歲時,只有三分一人每月繼續返教會至少兩次或以上。接近九成多停止返教會的青少年表示,生活狀況轉變是導致他們離開教會的主因。導致青少年離開教會的五個常見原因包括:升上大學因而停止聚會;教會會友經常論斷或表現偽善;感覺不到自己和教會會友有聯繫;在政治或社會議題上立場和教會有分歧,以及工作原因。

LifeWay Research總監Scott McConnell表示,和十年前同類調查相比,教會青少年信徒流失的比率沒有眀顯惡化。年輕人離開教會的原因大多反映了個人優次的轉移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即使教會通過話語和行動忠實地傳達了他們的信仰,並不代表每個參加的青少年都會接受或優先考慮這些信念。

LifeWay學生佈道總監Ben Trueblood表示,不返教會的年輕人不是由於內心苦毒、大學無神論者的影響或決定放棄信仰。七成離開教會的人表示他們的離開並不是故意的決定。他說:「那些青少年進入新的生活階段後,過去教會經歷或信仰基礎完全不能驅使他們尋求與當地教會的聯繫。他們在教堂活動的時間完全被其他事情取而代之。

Trueblood認為,教會應盡早連結學生事工,與升上大學的青少年一開始就保持聯繫。他還斷言:「在很多地方,大學是一個被遺忘、資源不足的事工領域。教會重點放在兒童、中學生身上,然後不再關心,直到他們進入年輕家庭階段。 這情況需要改變!

 

(來源:LifeWay Research,2019年1月15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教會更多與大學生及職青事工合作。

流堂回魂夜培靈會 復活生命彰顯神榮耀

8月17日,由陳韋安主講的Flow Church(流堂)首個公開聚會——回魂夜培靈會於佐敦突破中心地庫禮堂舉行。陳當晚以約翰福音11章拉撒路的復活為信息主題,勉勵現場會眾,真正活著的生命在於彰顯神的榮耀。

陳分享,「拉撒路復活」是一段很有趣的經文。你會發現耶穌好像玩遊戲過關一樣。耶穌從遠處的約旦河來到伯大尼,然後到達故事的核心——拉撒路的墳墓。所以,今日的講道有三幕:第一幕是馬大,第二幕是馬利亞,第三幕是撒拉路。

第一幕馬大,主題是神學討論。耶穌與馬大的對話,其實是神學對話。雖然他們兩個在交談,但彼此沒有真正溝通。馬大在耶穌面前說了4句在神學和信仰上都無可指責的說話,卻是沒有回應耶穌的意思。其實耶穌來到馬大面前,只是說一句簡單清楚的話:「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可以說,這句話是我們常常在安息禮拜誤用的。耶穌這句說話的意思,不是說拉撒路死了,將來會復活,而是說,現在他不會死。正正是與安息禮拜意思相反的經文。

第二幕馬利亞,主題是哭。而耶穌哭了,是這段經文的焦點。為何耶穌會哭?我們不能忘記耶穌來的目的——就是要叫拉撒路復活。耶穌知道拉撒路是不會死的,所以沒有理由會為拉撒路而哭。約翰福音11章33節:「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歎,又甚憂愁」。在希臘原文中,耶穌不是傷心這麼簡單,而是「心裡憤慨,又甚難受」。那是因為馬利亞和一群猶太人的哭,是接受了拉撒路的死。其實,耶穌看見這個情景覺得非常激動,耶穌不是為了死了的人哭,而是為了活著的你們而哭。今日想和大家說,死亡並不可怕。死人復活對神來說,是很簡單的事。神從來不擔心這種的死亡,最令神擔心的死亡,是活著的死:明明活著,卻將生命看作沉重的重擔,失去生命力。真正可怕的死亡,是將生命看作負資產一直沉重地背負下去。而你的復活生命是否埋葬在教會裡面呢?

第三幕拉撒路,主題是彰顯神的榮耀。在拉撒路復活前,耶穌對人說的一句話是:「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榮耀是神的光輝,光是世界上最直接的東西,世上沒有東西比光更加直接,當人遇上神,必然看見神的榮耀。當神的光照到人時,一切都得以改變。約翰福音有7個神蹟,每一個神蹟都是回到一個主題——神的榮耀,是每個神蹟出現的原因,也是每個難題改變的答案。我們生命的故事回到最簡單的主題——神的榮耀。如果你仍然相信,這是天父的世界,那麼請你相信任何故事,最終仍然是神的故事。事實上,出路未必是直接解決問題,很多生命的傷口並不需要完全醫治,不過,不要緊,神的榮耀叫我們仍然走下去,這就是神蹟的意思。

 

(記者莫嵐報導)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發佈 教內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促進小組於6月24日發佈《不再沉默—收集教內被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及獻議。小組由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共收集55份有效問卷,其中51%的問卷填寫人表示加害者為教會同工或信徒領袖,35%表示加害者為教友;男(加害)對女(受害)佔85%,其次的是男對男佔11%。受害人被性騷擾的方式依次為「不受歡迎的身體接觸」(33%),「强逼進行性行為」(17%),「引起性聯想的評語、玩笑或提問」(5%)等。55 份問卷中,超過一半受害人表示曾向教牧、相熟教友、社福機構甚至警方求助,並已轉到其他堂會或已沒有再參與教會聚會,仍有三成受害人仍留在原來堂會。

研究報告中亦針對問卷內容及訪談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分析:1、教會架構階級分明又同時關係緊密如家人,使加害者利用其得到信任的地位和關係,對受害人作出涉及性的行為。2、參與教會的人是願意表露脆弱的群體。教會強調群體生活,常鼓勵人表達情感,建立深入的關係。加害者往往就是看準他們的需要,假借「關懷」為名,向他們進行性侵犯。 3、教會的信仰論述被斷章取義使用,例如「寬恕」、「人的回轉」、「神的時間」、「順服」、「等候」等都是訪談中提及的信仰價值,使這些信仰論述成為受害人告發及投訴的障礙。 4、教會的群體文化:和諧合一。教會普遍重視群體的關係,不少受害人因為不願破壞群體關係、體貼別人的感受,而把自己所受的傷害隱藏。5、教會的性別定型。男性受害人的經驗和感受容易被否定及忽視,部份會基於面子或害怕被恥笑而保持沉默,成為更隠藏的一群。6、受害人在尋求幫助時遇到二度傷害。部份支援者對性暴力的誤解或對性的忌諱,容易將性暴力事件歸咎於受害人的行為,甚至為加害者提供解釋以合理化其行為。

最後,報告提到受害人期望教會正視問題、建立機制,不要逃避議題、視而不見。他們認為,認真和重視的態度會令受害人感到被聆聽,並且當教會強調對性暴力零容忍時,也能提醒整個教會群體,包括潛在加害者。

資料來源:《不再沉默—收集教內被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及獻議

辨識偏差教導 迎接牧養挑戰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及「新興宗教關注事工」於10月10日舉辦「辨識偏差教導」教牧講座,簡介現今網絡媒體流行的偏差教導,幫助香港教牧作出辨識,適切應對牧養需要。

宣道會北角堂張濟明牧師分析,在網絡媒體信息氾濫的當下,所謂偏差教導,並不是黑白分明的錯誤教導、媒體信息等,也不是追踪某些固定神學家、網絡講員牧者的言論,而是對現時社會議題不滿的發聲,發放不同文章信息群組的宣洩,某些社會議題的情緒論調等。我們的會眾面對這些挑戰,有時候是傳統福音派教會未能觸及或趕得上的,多於教義上的偏差。很多信徒基本信仰都清楚,但就會加上某些似是而非的教導,這些思維就如同聖經歌羅西書所說,是福音以外的小學學問,影響著今日信徒的屬靈生命。

而胡志偉牧師則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來辨識真假教師:一、部分真理與全部真理。如果今日在教會的教導是偏食的話,當是偏重某些教訓,不是教導全本聖經的真理。保羅在歌羅西書中說,是用花言巧語迷惑你們,就是指一些似是而非的論據,不是說當中沒有真理,而是有部分真理,但有部分是錯的。二、投其所好。近日有信徒問胡有關正向心理學。胡就回應,聖經的教導不是正向心理學,在詩篇中有三分一的題材是哀歌。聖經是大於心理學的,而且是正反兩面都有。因此,有些教牧就只會在講道時講積極一面,不講罪及十字架,都是有偏差的。三、避開爭議。有些牧者是不會講三一神觀,因為具有爭議性,但聖經是有爭議性的,保羅在羅馬書中講的信心和雅各書中講的信心之間是有張力的。而聖經就是透過這種張力,然後將一幅更加清晰的圖畫向我們展現,有些牧者就將這些的張力都撇除了。四、唯我獨尊。有些人說,我的神學才是最正統的。又有些宗派和牧者強調自己的釋經才正確,又或者自己的教導有生命和恩膏,而其他人沒有。當一種文化或者學說成為唯一的解釋,就會出現問題。另外,假教師常自吹自擂及不鼓勵信徒思考。胡指出,信徒能夠獨立思考,其實對教牧不是一個挑戰,不應該成為壓力,他們能夠長大成熟是一件好事。有時教牧都可能說錯,而信徒能夠指正錯誤是好的。保羅也說過,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最後就是財務不受監管。有很多偏差教導的牧者,財務不受任何人或制度的監管,更會利用信徒群體成為斂財的工具。

(記者莫嵐報道)

世界仔牧者的時代背景 -【文化守望者】專欄

今年的港九培靈研經會是第89屆,這是香港培靈會的老字號,這次我參加了,每次聽道心都被觸動,一些老生常談的真理,今次聽進耳裡,像烈火,又像清風,帶著甦醒人心的力量,炎炎夏日,聽道可以全無睡意,哈利路亞!來自新加坡的曾金發牧師將生死禍福陳明在我們面前:基督徒不能又愛神,又愛世界!但我們若然坦白一點,就會承認自己其實又想愛神,但又不想不愛世界。

愛世界代表你的生命環繞著世界旋轉,你愛什麼,你做什麼都是為了那什麼。所以我們怎樣做人,也顯出我們愛的是什麼。近日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時,聊到一間教會,朋友無意間衝口而出,說某某牧師真是世界仔,意思是用世界的方法做教會的工作。其實愛世界就不會待在教會,但為什麼有世界仔的風範呢?

跟老一輩的牧者(現今年過60歲者)比較,新世代的牧者較多(只是比較,實際人數很少呢)給人世俗化的感覺,被指將世界的一套帶進教會,用世界的方法治理教會。我認為這有時代的因素,不是某時代出生的人本質上較為屬靈,另一個時代出生的人本質上較為世俗。你追溯老一輩牧者的歷史,便會發現很多是在二十歲前後回應呼召,很快就入讀神學院,並沒有在大學接觸過各樣社會思潮的學術,也沒有在社會打滾過,被灌輸種種成功致勝之道;神學院畢業後,就在堂會開始事奉,一事奉就事奉到退休為止。每天生活在這種單純環境,即使人在世俗化的社會,出污泥而不染不是夢。

但新一代的牧者,普遍上是在社會工作多年後,人生上半場完結,才入讀神學院,再過幾年才開始教會工作。這時候他們已有相當的人生經驗和工作經驗,這對牧養和教會現代化有好處,但針沒兩頭利,不可忽略的是,心思形態可能早已被世界模造了,而有部分的思想方式和價值取向並沒有更新。不是來自世界的就是不好,但思想固定而失去彈性,不能隨聖靈感動而改變,就會生問題。越是深層的,越是隱藏的。你說教會舉行世紀豪宴,一切都是為傳福音,這是屬靈,還是世俗呢?可不是黑白分明的事,內心的動機往往被自己壓到萬呎海底深處,探視困難。

我以前教過一個基督教與文化的課程,學員傾向對今日的社會文化何等敗壞有強烈反應,但很不明白文化對自身的影響是何等的隱藏,日常生活文化的潛移默化,比坐著被動地聽道,更牢固地形成思維,在不知不覺間,固有的思維決定我們如何看人事,如何過活。


文@黃少芬

辨識真假牧人 小心查證 拒絕包庇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與新興宗教關注事工於7月初舉辦了「辨識真假牧人」公開講座,當中有信徒講述自身經歷,提醒教會關注事件。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分享如何辨識真假牧人,並就處理教內問題作出建議。

會上先由國內的一位姊妹談到余西門的問題。他曾在內地多處牧會,聲稱自己在雲南有很多服事,漸漸得到教會的信任。幸好,2014年有不少來自各地關於他的信息匯聚,再經新興宗教關注事工協助查證,發現他長達20年傷害教會及弟兄姊妹。他所作的包括說假預言、作假見證、不當使用奉獻、看色情信息、與不同地方的姊妹有淫亂關係、要求姊妹為他按摩、禁止信徒接觸外面的教導。當有人質疑他,就把對方隔離、毀謗、抹黑等等。作見證的姊妹表示查證過程困難,有一些被他迷惑的弟兄姊妹出來阻止,幸有教會連結起來面對。

接著有三位跟隨「真實的敬拜」的京智(Laszlo Kincs)牧師近十年的教會領袖,公開交代他們發現京智在教義、道德及財政上的問題。他們表示:「京智一直都隱藏得很好。」他們一直都很信任京智,直到上年才開始懷疑他。京智在教會內宣講「神聖精子論」,提到當男女在「神聖」的情況下性交時,就是聖潔的敬拜,而聖潔的精子能生下聖潔的一代,而他自己亦擁有神聖的精子。

他常談到自己要生三個兒子的異象。可是,他背後並不認為這種結合要在婚姻之中。從可信渠道得知,他曾經跟妻子以外的兩位女性發生性行為,生下兩名私生子。其中一位女士是「真實的敬拜」的女牧師,被京智「差遣到匈牙利宣教」,在當地誕下嬰孩,現在仍未回港。

另外,他又有「向邪靈傳福音」的教義,認為救恩也是給邪靈的,又用誦唱經文的方式去隱藏背後「向邪靈傳福音」的異象。在財政問題上,京智非常緊張十一奉獻,常催促弟兄姊妹奉獻。另外,他以宣教名義為「匈牙利宣教基地」籌款,但後來他們到當地查證,發現它是空置的,所籌募的奉獻不知去向。

他們發現以上問題後,決定離開該教會。最後,神透過一些人提供資料、文字記錄,揭露京智的問題。過往曾有人提出京智牧師的問題,這些人都被他「封殺」,說「任何人與他聯繫就是遺害教會」。

胡志偉牧師亦認同揭發問題確有困難,法治上需要證據,而教內也甚少人願意指出「豺狼」的聲音。胡指出:「要分辨真假牧人!」他提出七點去分辨出這些「假牧人」,包括為己而愛羊、剝奪弟兄姊妹自由、分裂教會、討好又受歡迎、不受監管、常自吹自擂及倚賴被動會眾。胡提醒與會者,總要察驗神的心意。他總結,教會應加以揭發這些人,一來家醜必外傳,二來要防止他人受害,「不要為和諧就包庇這些人」。若要查證事件,應找不認識涉及事件的所有人的基督徒,可以公正持平,不徇情面。胡提醒:「根據經驗,自己人查自己人往往都是一蹋糊塗的。」

(記者林暐皓報道)

[國度觀點] 剖析新興宗教現象 委員會需增強代表性

日前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新興宗教關注事工合辦「辨識真假牧人」公開講座,分別請來深圳和本港的信徒,親身講述受「假牧人」之害的經歷,藉此提醒教會分辨真假牧人,引入「羊」時,也得將「狼」趕走。正如當日講員所說,審查及公開假牧人罪證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主辦機構甘心「自討苦吃」,為眾教會負起守護的責任,誠然可敬。可是也因為吃力不討好,願意介入事件的教會領袖少之又少,造成發言人經常只有兩三人,而受限於各人的神學思想、信仰經歷和教會背景,對剖析新興宗教現象容易陷入偏頗的結論。

雖然是次講座的主題是「假牧人」,並呈現真實個案,但在剖析原因時,不免涉及教會現象。講員在會上表示,根據國外個案,「假牧人」事件多數發生在靈恩背景教會裡,同時慎重地表示這只是文化土壤的問題,因強調個人領受和無從驗證的屬靈經驗,他不是表示靈恩背景教會必然有假牧人。他的觀察並非無理,正正因為靈恩背景教會易生亂象,審視工作就更需要有這些教會的領袖參與,若然缺少他們的視角和觀點,審查工作容易演變成教義之爭卻不自知。因此,有為眾教會守望的審查委員會,應該邀請靈恩背景教會領袖加入,加強代表性,以取得平衡觀點,作出較為客觀結論。

今天香港的教會已變得多元化,靈恩背景教會在福音工作上有相當重要的貢獻,但如其他教會一樣,都可能因有盲點而在真理宣講和教會發展上失去平衡,因此與其他教會在合一裡共同守護神的教會,加強溝通,彼此守望,比起各自進行監察審查,更能做好看守弟兄的工作。

[國度觀點] 香港教會老齡化 改變從聆聽開始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前後,在社交媒體上出現很多針對教會問題的討論,前瞻總是從反思開始。歷史上沒有一個時期,教會是沒有問題的,出現問題並非不正常,但問題若持續下去而沒有解決,便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漸漸演變成危機。教會當前面對的危機,其中之一是領導層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會眾整體上老齡化,日漸失去活力。

根據2014年教會普查數據,香港的15-24歲信徒人口佔會眾總人口的12.8%,略高於香港相同年齡階層佔總人口比率11.5%,香港本身也是正邁向高齡社會。普查也反映教會對青少年事工的關注,最大的關注是導師不足,其次是青少年信徒流失。雖然對青少年流失現象有反思,並提出一些因素,但普查的目標對象只是教會,所得的資料和數據來自教會,即是說,研究範圍限於教會。若然深入剖析青少年流失現象,研究範圍便應該擴大至社會層面,題目可包括探討香港青少年對教會、基督教、甚至是宗教的觀念。

然而社會研究的成本很高,教會未必有資金投放在大規模的研究項目上。正如處理人際關係一樣,化解問題始於聆聽,教會領袖可以親身進入社區,透過觀察、交談、訪談、記錄等,聆聽青少年的心聲,這是今天就可以起動的工作。從教會領袖角度看青少年流失問題的聚會已有很多,但給予青少年表達心聲的渠道相對較少。我們是被差遣到世界去,「去」是耶穌給教會的大使命的「特質」,與其坐著反思問題,不如動身進入人群中,用心聆聽,真誠回應。生命影響生命,不是在研討會裡發生的,而是在人與人的真實接觸中,這才是道成肉身的見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