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行為導致 一成青年信徒離開教會

因 「#MeToo」及「 #ChurchToo」 反性騷擾行動發起,美國年輕基督徒紛紛認清性騷擾行為並表示不能容忍。

根據一項由LifeWay Christian Resources 發起的研究顯示,美國有10% 35歲以下的青年信徒曾離開教會,原因是覺得行為不檢點在教會中沒有被認真看待;9%青年信徒表示,他們已經不再去教會,因為他們對於教會處理不當的手法感到不安。

根據GRACE (Godly Response to Abuse in the Christian Environment)組織成員、性虐待研究專家,賈斯丁·霍爾寇姆(Justin Holcomb)指出,另一引起青年信徒離開教會的因素,是他們的年齡最接近性騷擾個案最多發生的年齡——12至34歲,最容易受害年齡是16至19歲。

14%年齡介乎18-34歲的受訪者表示,因教會人士曾作出不檢行為,令他們漸漸退出教會活動,只有1% 超過65歲受訪者意見相同。另外,年輕一輩受到色情讚賞、笑話及訊息,或長時間凝視等形式的性騷擾的機率,比年長人士高出兩至三倍。兩者之間的差距反映,教會需為受害者增加牧養資源和恰當的處理程序。「我相信兩代都有經歷性騷擾,只是年輕信徒傾向分享出來。」兒童性虐待生還者瑪莉·捷米斯說。

另外,研究還顯示,大部分信徒已經看到他們的教會群體有所改善,尤其在主日學及事工項目中有確保兒童安全的政策,69%的人認為他們的教會比10年前更有意識去保護兒童(「非常有意識」占46%;「較有意識」占23%)。

儘管有部分人擔心教會的性騷擾危機將會繼續發生——只有不到1/3的受訪者認為有性騷擾行為的牧師,比公眾所聽到的「多得多」;大多數受訪者對自己的教會表現出高度的信心。

退任牧師及性虐待生還者約書亞•皮爾斯(Joshua Pease)形容,當性虐待發生於基督徒視為安全的處境中,認知失調便發生。他說:「教會成員不能結合現實與自己的身份——教會是健康的地方、有好人。因此,這常常導致人把事情看輕(發生的事都不是那麼大問題);其次導致受害者責怪旁人(如果你曾經做過____,或許事情便不會發生);以及導致否定心理(我認識那人,他絕不會這樣做)。」

他告知基督教時報(Christianity Today)說:「我認為未來五至十年會是至關重要的。而當務之急要說的是:『好,我們已吸取教訓,是時候改進了。』只要我們一日還未為在教會中所犯下的性罪行憂傷痛悔及悔改,教會仍然危險。」

(來源:Christianity Today,2019年5月21日,鐘浩然編譯報導)

禱告:求主顯出祂極大的恩慈憐憫,讓教會、眾人悔改,穿上新人樣式過聖潔生活。

比爾‧海波斯不當行為指控可信 教會宜訂立新政策阻不當行為

美國芝加哥柳溪社區教會前主任牧師比爾‧海波斯(Bill Hybels)去年三月被媒體揭發有性騷擾及不當行為後提早退休,教會委任獨立諮詢小組開始調查。最近,調查得出的結論,認為針對海波斯的指控是可信的,並建議柳溪社區教會訂立書面政策及程序解決不當行為。

獨立調查為期六個月,根據對海波斯、柳溪社區教會和柳溪協會(Willow Creek Association)提出的指控作出調查,今年二月底發表長達17頁的報告。四人獨立諮詢小組進行訪談、約談和資訊科技取證後,發現對海波斯「言語性騷擾及不當行為的指控」的「集體證供」是可信的。若他尚未離開教堂,這些將是教會紀律處分的充分理由。海波斯「在口頭和情感上恐嚇」女性和男性員工,而教會董事會成員「無法提供有效的監督」令他受制。該報告認同,海波斯的管理風格是教會和協會的「增長和全球影響力的泉源」,但它亦指出「負面地運用權力、影響力和管理方式破壞了這些組織在持續實施政策,管理人力和應對意外危機方面的能力。」

報告將此類事件的責任歸咎海波斯本人,而不是任何一個組織的更廣泛的文化:「文化問題主要與海波斯的存在和領導有關,並不一定在教會和協會的未來普遍存在。」小組建議,柳溪社區教會和柳溪協會宜汲取經驗,在建立不尋常的結構和對未來教會牧師和長老的限制時要謹慎行事。未來的領導者不應因為過去教會不涉及他們的事件而受到限制,紀律處分或不信任。報告又建議教會建立書面政策及程序,以處理員工的犯罪行為、領導的紀律問題和恢復的要求,高級職員的外部調查,以及「同工及義工關於恰當和不恰當、語言、笑話、關係和酒精使用的標準」。

儘管柳溪社區教會不再對海波斯有紀律處分權,但小組成員建議他自行尋求輔導。他們還建議教會向「海波斯言行受害者」提供經濟援助,以支付他們的輔導費用。

報告總結:「我們對所發生的事情感到悲痛,祈求寬恕,並致力於尋求醫治與和解。」

(來源:《今日基督教》,2019年2月28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教會要訂立書面程序制衡領袖濫權。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發佈 教內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促進小組於6月24日發佈《不再沉默—收集教內被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及獻議。小組由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共收集55份有效問卷,其中51%的問卷填寫人表示加害者為教會同工或信徒領袖,35%表示加害者為教友;男(加害)對女(受害)佔85%,其次的是男對男佔11%。受害人被性騷擾的方式依次為「不受歡迎的身體接觸」(33%),「强逼進行性行為」(17%),「引起性聯想的評語、玩笑或提問」(5%)等。55 份問卷中,超過一半受害人表示曾向教牧、相熟教友、社福機構甚至警方求助,並已轉到其他堂會或已沒有再參與教會聚會,仍有三成受害人仍留在原來堂會。

研究報告中亦針對問卷內容及訪談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分析:1、教會架構階級分明又同時關係緊密如家人,使加害者利用其得到信任的地位和關係,對受害人作出涉及性的行為。2、參與教會的人是願意表露脆弱的群體。教會強調群體生活,常鼓勵人表達情感,建立深入的關係。加害者往往就是看準他們的需要,假借「關懷」為名,向他們進行性侵犯。 3、教會的信仰論述被斷章取義使用,例如「寬恕」、「人的回轉」、「神的時間」、「順服」、「等候」等都是訪談中提及的信仰價值,使這些信仰論述成為受害人告發及投訴的障礙。 4、教會的群體文化:和諧合一。教會普遍重視群體的關係,不少受害人因為不願破壞群體關係、體貼別人的感受,而把自己所受的傷害隱藏。5、教會的性別定型。男性受害人的經驗和感受容易被否定及忽視,部份會基於面子或害怕被恥笑而保持沉默,成為更隠藏的一群。6、受害人在尋求幫助時遇到二度傷害。部份支援者對性暴力的誤解或對性的忌諱,容易將性暴力事件歸咎於受害人的行為,甚至為加害者提供解釋以合理化其行為。

最後,報告提到受害人期望教會正視問題、建立機制,不要逃避議題、視而不見。他們認為,認真和重視的態度會令受害人感到被聆聽,並且當教會強調對性暴力零容忍時,也能提醒整個教會群體,包括潛在加害者。

資料來源:《不再沉默—收集教內被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及獻議

名人後代揭露: 同性戀家庭中長大「缺乏父母的愛」

名人後代Moira Greyland推出自傳《最後的秘密:阿瓦隆的黑暗面》(The Last Closet: The Dark Side of Avalon),揭露自己兒時曾多次遭受母親性虐待的可怕經歷,以及父母不為人知的惡習。

Moira的母親Marion Zimmer Bradley是《亞法隆之謎》(The Mists of Avalon)及其他著名科幻小說的作者,父親Walter Breen則是全球享負盛名的錢幣學權威。二人皆為同性戀者,有戀童和雞姦癖,濫用藥物,涉及不當性行為。

Moira在書中透露,其父母的癖好幾十年來惡名昭彰。有記錄指,父親Walter截至1963年曾猥褻至少十名兒童,最終卻未報警處理,只是暫時禁止他參與最大型的科幻小說迷大會Worldcon。後來Walter仍多次參與Worldcon,並在大會中物色小孩,以各種科學教材誘惑他們。Moira的母親則期望她學習男性化的言行舉止,成為女同性戀者,並對她受異性吸引感到失望,指責她是個「繁殖者」。為免遭受父母嘲諷,Moira必須向父母隱藏自己成為基督徒的事實。

Moira成年後,親自目擊父親猥褻一名男童,決定大義滅親,將自己的父親送官法辦。此後警方將過往數十年有關Walter的性騷擾案件一併處理,將他判處終身監禁,而他本人至死仍否認控罪,拒絕悔改。Marion和她的同性戀伴侶Elisabeth則在隨後的民事訴訟中,承認一直了解並容忍Walter的性癖好。

然而,Moira兒時慘遭母親性虐待的經歷一直不為人知,直至2014年,有網民在網上公開問及其父母與戀童癖的關聯才初次曝光。「母親第一次調戲我的時候,我只有3歲。直至12歲,我終於有能力全身而退。」Moira在書中如此憶述。

Moira在兒時所受創傷之巨大,使她必須否認父母的姓氏,以新姓氏“Greyland”取代。她又指自己曾與不少過來人對話,發現他們的經歷十分類近。「這些孩子都渴望得到真正的父愛,為家中缺少父母的愛感到傷痛。而且,這其中幾乎所有人都在太年輕的時候就遭受性騷擾。」

Moira自傳在Kindle電子書上架後,曾登上Amazon暢銷書榜,上月初印刷出版。數以百計的讀者在網上閱覽後,都給予五顆星滿分評分。

(來源:LifeSiteNews,2018年2月8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施恩拯救生於不幸家庭中的孩子脫離兇惡,並醫治他們受傷的身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