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對講】職場信徒牧養的探討

為探討年青人與上一代的想法差異,促進兩代間的理解和溝通,我們透過不同年齡信徒對同一議題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不同世代的心聲得以向信徒群體傳遞。

+按圖放大

 

上一代

為同事打氣作見證

作為在職信徒,我們生活大部分時間和遭遇的事都在職場裡發生,單靠邀請人進入教會認識信仰的影響力很有限,基督徒每天的生活見證和服事很重要。無論是同事或客戶,當他們向我傾訴心事,我都會跟他們分享自己如何經歷禱告的大能,鼓勵他們嘗試禱告,也會跟他們分享詩歌和見證,送小禮物為他們打氣。有一段時間,一位年輕同事遇到不如意的事,我就邀請她每天早一點回到辦公室,在上班前跟她一起禱告,她的媽媽也好奇為何公司有人如此關心女兒,後來她與媽媽都信了主。同事和客戶信主後,我會帶他們到教會或鼓勵他們到就近的教會,在一個群體中接受牧養,同行成長。

開辦午間查經禱告會

我的公司有一個成立了十多年的基督徒小組,每星期一起查經和禱告,也會邀請牧者分享信息,有不少在信仰路上失落了的同事生命再次被燃點。我們也會邀請未信者參與聚會,有同事也因此信主,然而他們習慣了在工作的地方和午餐時間聚集,周末都有其他安排,大多不會選擇去教會。對他們而言,午間崇拜或聚會比較能幫助他們成長。 幾年前開始,我負責在公司帶領跑步和網球等興趣小組。小組成員都不是基督徒,但從我們的交談和相處中,他們能更多認識神,尤其經歷到神如何掌管天氣。當我們要外出活動卻遇上打風下雨打算取消活動時,我就跟他們說,禱告吧!天父每次都讓我們經歷到祂的奇妙,活動時天空放晴,活動後就傾盆大雨。一次又一次的經歷,同事都知道不是巧合,看見神垂聽禱告,他們都驚嘆:「你的耶穌真的很厲害!」

活出傳承文化

我在數年前成立了一間IT公司,並長期推行學生實習計劃,因此公司裡大部分員工都是實習學生。最近,我所參與的基督徒商會有不同行業的老闆都開始推行學生實習計劃,期望在職場中活出傳承文化。他們除了教導這些將要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專業知識外,透過相處共事,年輕人也看到基督徒如何做生意,如何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實踐神的話語和價值,從中認識到信仰。我們更打算開放商會會議,讓這些實習生參與其中,在一個更大的生意網絡幫助年青人從更多面向學習天國價值和天國營商理念。

 

下一代

職場使命的再思

我的公司有一個由資深基督徒同事發起的午間團契,希望透過每星期聚集,大家能在面對工作的問題和壓力中彼此鼓勵,一起尋求神的心意,同時也希望推動大家帶未信的同事來,認識信仰,了解基督徒如何看待工作。然而慢慢走下來,我們發現大家身處不斷追趕目標和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不容易建立深入關係,午飯時間也分身乏術,因此現在我們還在繼續摸索和調整。過程中我也會反思,如果基督徒同事只是單純聚在一起,但沒有意識要去完成大使命,聚集的意義何在?而大部分的基督徒同事都有教會生活,若然大家繼續在各自的信仰群體被建立,在工作上盡忠,活出屬神兒女的信心和影響力,這樣是否比較好?

工作中訓練信徒

我是一名斜棟族(Slasher),因此有機會接觸不同層面的人,例如中學生、在職人士,甚至長者。當我有機會向他們分享信仰,大多是從他們切身的問題或煩惱的事情開始。尤其年輕人在成長中面對不同的困惑,在聆聽和開解他們的同時,我會為他們禱告,告訴他們神能夠幫助他們,並鼓勵他們尋找神對他們生命的心意。而因著不同工作的連結,我有機會把這些年青人帶到教會。最近我在教會負責聚會直播和音控,需要人手搬運和裝卸,我就請了一班年青人來幫忙。這些聚會的信息比較貼近年青人的需要,他們在工作的同時也能更多認識神,對福音的心開放了,也有失落了的信二代因此再次回到教會。

將福音帶進社區

職場信徒除了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見證神,帶領身邊的人成為耶穌的門徒外,當他們凝聚一起時,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把福音帶進社區。我在一個職場信徒群體開設的共享空間中工作,希望藉此接觸那些來自修、工作和休息的年青人。有時候看到不少前來溫書的學生似乎壓力很大,我們會主動關心他們,請他們吃飯,一起聊天。當有人願意聆聽和陪伴,他們感受到愛與接納,就很自然地分享自己的心事,家庭和生命的問題。當中一些未信主的年青人也接受禱告服事,並開始參與聚會更多認識神。每年我們都會舉辦市集,去年我們開始邀請學生一起籌辦,過程中職場前輩與他們同行,教導他們如何營運生意、聯絡客戶、市場推廣等。

受訪對象:Anthony、寶儀、Charles、Marco、威、Wendy

 

 

Jessica牧師:非一般的先鋒牧者-【巾幗戰士】專欄

從信主到回應神呼召,再到跟隨聖靈帶領進入國度性的服事,這一路上,Jessica牧師都走在先鋒的位置。神給予她特別的栽培與訓練,很多時候都是先經歷,後明白。沒有前人經驗可借鑑,Jessica從不斷聆聽神的聲音,一步一步摸索和回應中成長,被塑造成為非一般的牧師,建立非一般的教會。

中學就讀教會學校,Jessica卻在沒有人向她傳福音的情況下自己決志信主。「當時我在預備聖經科考試,在背讀考試資料時突然想到,如果聖經真的如此真實,那麼裡面所說的耶穌豈不是很厲害!為什麼我不去認識祂呢?之後我就自薦參與團契。」中學後Jessica到美國升讀大學,主修醫院管理,到埗不久就遇上嚴重車禍,需要接受多次手術治療,但過程經歷神很大的保守。

在信仰路上,Jessica曾經歷失落,嘗試以讀書和追求知識來填補心中的空虛。「我報讀很多課程,什麼都想知想學,後來更完成了碩士課程,但還得不到滿足。」神藉著Jessica的中學同學把她帶回祂的身邊。「她很愛主,邀請我一起開小組。而她認識一個酒吧老闆,我們三人就開始在酒吧開組。」號召力很強的老闆負責招聚人,中學同學負責關顧、寫金句卡,Jessica則被分派分享信息,起初找來坊間一些哲理書分享,後來在網上聽講道。「當時我們都沒有在教會被牧養,但聖靈的工作很強,我們在禱告裡看到圖畫,就開口說出來。直到後來我在教會裡被訓練,認識聖靈恩賜,才曉得原來當時候我們所做的是先知性禱告。」

參與聚會的人越來越多,主感動他們要找一家教會遮蓋。「當時我們住的地區很分散,不知該選哪區,就想到查一下我們在網上聽道的那家教會,它位於油麻地,正正就在大家的中間。我們派出兩個探子到教會探路,她們在聚會的敬拜中看到異象,看見我們所有人都坐在教會裡。」聚會後牧師為兩位探路的姊妹祝福禱告,她們都感動流淚。一行人就這樣開始在教會受牧養,在牧師耐心的教導和實用的訓練下快速成長。

教會擴展青少年堂,Jessica開始牧養中學生,帶領籃球隊。後來教會經歷很大爭戰,牧者跌倒,牧師的屬靈父親按立Jessica為牧師,並邀請她開展青少年教會。「當時其實我心裡是知道的,主在一次靈修中已經跟我說了。但那時候我並沒有感到很興奮,教會才剛經歷很大的震動,而過往我一直在牧者的遮蓋和保護下成長,從來沒有想過要出來建立教會。」因著神藉長輩給她的引證,Jessica最後選擇回應神對她的呼召。

建立和帶領教會,Jessica需要不斷尋索主的心意,從一塊塊小石頭開始建造。神透過不同的特會,甚至外地的牧者來鼓勵她,過程也經歷不少風浪和衝擊。「有三年半的時間,神在更新皮袋,那過程比換皮更痛苦,流過不少眼淚。有一些弟兄姊妹失落了,但神在祂所定的時間把新的人加給我們。」教會原本位於一個設備齊全的地方,但神給Jessica強烈的信息,神要興起許多的匯聚點,帶來復興,於是Jessica從佐敦月租的地方搬到灣仔一個時租的地方,過著朝桁晚拆的生活。「當中也受到一些弟兄姊妹非議,也有其他教會的牧者建議我們用固定的地方,但那是神要我們去的地方,我們就要去。」

Jessica的教會在5、6年前從神領受要啟動18區走禱,此後每個星期都在灣仔區走禱。「我最近想起來,在我重新得救不久後,主已經跟我說,祂要教我屬靈爭戰、辨別諸靈,祂要把我藏在祂的翅膀下,在我耳邊教導我看見仇敵的作為,當時候我並不曉得這意味著甚麼。」回望過去一切的經歷和訓練,Jessica明白神要塑造和預備她去建立為神國度禱告爭戰,晝夜守望,並且能迅速回應神的教會。


在世界舞台上,有不少女性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聖經也記載了女士師底波拉率領希伯來人成功反擊迦南王耶賓的軍隊,她有勇有謀,又有公義慈愛。在現今華人教會裡,也有很多出色的女性屬靈領袖,本專欄由國度復興報編輯部撰寫,透過她們的生命故事,述說巾幗戰士的特質,激發女性回應時代的任命。

 

 

網絡時代下的牧養 回歸線下的真實關係

由世界華福中心主辦的「網絡時代下的青年牧養迷思——牧師非得當網紅?!」線上研討會,於11月4日晚舉行。位講員分別鄭家輝牧師(香港基督教迦南堂主任牧師)、蔡玉玲博士(美國洛杉磯正道福音神學院舊約研究副教授)、松慕強牧師(台灣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以及許慧怡牧師(馬來西亞甲洞衛理公會協理牧師),分享各地華人年青人的牧養現況,以及網絡牧養的心態與有效策略。

社創模式的牧養

鄭家輝牧師

鄭家輝牧師首先分享香港青年人的狀態:社會幸福感下跌;抱持絕望主義,也就是「攬炒」心態(同歸於盡);疫情之後的朋友移民潮;不安全感泛濫。特別在這大環境下,很多人都給自己畫了許多紅線,禁止自己跨過。

鄭指出,許多時候我們希望在網上開小組,敬拜,做以為適合他們的事,其實很多時候年青人都不太能投入。年青人需要真誠,當有人真誠分享信仰,對他們來說是有吸引力的。關於如何具體牧養青年人,他提出,牧者可以花時間與他們一起;打開心去接納信與未信的年青人;不要只叫他們做事,反而提昇他們去發揮創意和能力。

鄭又以他正在參與的一項社區共融計劃為例,以社創的模式牧養年青人,目的是幫助年青人建設和平、發揮創意,建立社創式教會,現時約有15間教會一同參與。該項計劃的參與者會用1年時間學習認識社區需要,進行社區關懐,刻意培訓低動力、低學歷和低知識的有需要人士。鄭反思,透過創新社會關懷行動,幫助者及受助者皆獲益,協助弱勢社群融入社區。

連結、處境化與共享

許慧怡牧師

許慧怡牧師提出,無論是線上或實體的牧養,重要的是我們的異象。在疫情中,青年人和牧者都面對沒有異象的問題,我們有不同教會舉辦不同跨宗派的活動、線上聚會、佈道會、培訓等等,雖然有很多選擇,但不少人也在迷失中。而線上網紅牧師吸引人的原因,是他們對神有熱情,也貫通他們所分享的信息,反映出他們生命與聖經知識的聯繫。

根據馬來西亞青年人的牧養情況,許提出了3個建議。她指出牧養沒有捷徑,最重要還是「連結」,特別是小群體,3至4個人的連結是很重要的。年青人能成為屬靈伙伴,可作深入的分享,然後在禱告中見證彼此的成長。真實的生命在乎對神的那團火,他們經歷到神是如此真實的,不只是停留在頭腦認識神而已。

其次,除了連結,年青人還需要處境化的信仰。牧者應按著自己牧養區域的需要,與年青人對話,去了解年青人看重什麼,有什麼東西在影響他們的價值觀。現時有很多年青人在談論同性戀的話題,身邊都有很多同性戀朋友,教會就邀請真實走過這段路的人分享他們的故事,神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

最後是跨宗派、跨國家和跨領域的資源共享。馬來西亞有些地方的網絡較差,西馬來西亞的衛理公會有資源,就按著需要拍攝了一系列影片,提供給有需要的教會,特別是青年小組和團契使用。東馬來西亞都有做很多類似的線上營會、報佳音、佈道會、跨宗派的線上遊戲和活動。許相信在疫情下,人們都開始看到,各宗派不是單顧自己的事,而是看到我們是可以一起學習和合作的。

成為有網紅影響力的牧者

松慕強牧師

松慕強牧師於10年前創立教會,為台灣首間純網絡教會。他指出,就聖經價值觀來說,網紅現象是傳道人不應追求的個人英雄主義,教會是團體,不是個人化的產物,牧師不可能也不應成為網紅。他坦白分享,如果以數據來定義網紅,基本上,要有10萬粉絲才可以很謙卑的稱自己為網紅,事實上沒有一個華人牧師配得上。網紅不是由正式機構授權,卻是被群眾接受的影響者,藉著新媒體或網絡取得大眾喜歡與支持的「無冕王」。因此,耶穌是那個時代的網紅,祂沒有被公會認受、沒有學歷,不是會堂拉比,但是祂獲得大家的喜愛。祂用祂的品格、神蹟奇事傳講天國的道。

松又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分享,自己曾有一段時間因太在乎數字的升降而極度焦慮,就連睡覺也滿身是汗,這是很危險的。松強調,我們要學習成為有網紅影響力的傳道人。iM行動教會作為最早期虛擬教會,松在總結中指出:「網絡牧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人是需要溫度,彼此激動和彼此火熱的。如果我們一直要在網上尋找牧養的契機,是很辛苦的,需要花費兩至三倍的時間預備,而且現在的網絡平台是不完整的,目前階段還是很難取代真正的小組和團契,這種生命的連結。」因此,牧者要與年青人真實地建立關係,小組的「線上化」是建基於線下關係。

年青人的關注焦點

蔡玉玲博士

蔡玉玲博士在「疫情後教會的歸位與定位問卷調查」的總結中指出目前年青人所看重的事物。第一,是人的連結與信任關係的建立。線上關係若是不深、信任不足時,年青人不願輕易敞開心參與。第二,感受性,他們在意真實、真誠無偽的關係。第三,有歸屬感與參與度,他們看重能吸引他們的敬拜活動和事奉機會,以及連結於實際生活的教導。第四,真實的成長,年青人實際的生命經歷不多,所以需要更多的引導和鼓勵。 

蔡認為,利用網絡影音工具作線上服事是好的,但是無法取代教會的實體聚會、社區角色,以及整全形象與功能。她表示,不是每個牧師都口才了得、反應靈敏、有高顏值能上鏡,而且線上錄影花費更多時間去設計問題、構思互動、製作和宣傳。而每個牧師都有神的不同呼召與恩賜,各盡其職去服事神所託付的羊。她相信,年青人其實期待更好的實際互動與屬靈經驗,他們需要有可以跟隨和學習的榜樣。

(記者鍾浩然綜合報導)

 

 

 

歐洲教會抗疫期間藉網上聚集禱告 關懷鄰舍分享主愛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數千萬歐洲人正面對抗疫管制措施。學校停課、商戶暫停營業,數十萬歐洲人面臨失業危機。

來自歐洲各地的牧者和信徒, 分享他們如何藉著網絡科技服事弟兄姊妹。來自法國里昂一所教會的Tim Kyle在推特發文表示:「我們每天透過Skype電話,與會友為小鎮禱告,也提供主日YouTube直播。」捷克的James Araucaria說,布拉格的福音派會眾透過視訊會議交流,其他地區的朋友也能同時加入。

希臘的Nico Spies提到,多數新教教會建議「必要時待在家中」。一所教會鼓勵信徒於晚上7點至9點,全家聚集禱告,透過「預言和見證」彼此鼓勵。教會領袖說:「鄰居們可能需要代禱。接下來的幾週,不要讓孩子獨自在家看手機,父母應該尋求如何將我們真實的神帶入家庭中。」

在德國的Evi Rodemann則分享:「有些人會瘋狂囤積採購,政客藉機攻擊對手,但多數民眾願意關切現況及身邊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在街道或住宅區分發傳單,協助長者和獨居者購物,我在他們身上見到願意付出的心。」

Rodemann續說:「雖然要待在家中,教會仍期待保持聯繫。一名受新冠肺炎輕度感染的牧師,在隔離檢疫期間,提議整理一份線上主日崇拜教會清單,得到廣大的回應,幾個小時內已收集到200多個教會的直播平台連結。」Rodemann認為,基督徒變得更有創造力,並且試著學習使用不同的方式。「疫情可能會影響教會未來的奉獻收入,但也存在更多嘗試及樂趣。在危機四伏的此刻,關鍵是『不要散播恐懼,而是單單尋求止息恐懼的神』。」

居於荷蘭的Jetteke Noordzij分享,她走到長者的家,給他們送上象徵希望,並表明耶穌已戰勝死亡的水仙花,同時向長者們表示樂意幫忙買東西。此舉令一位猶太老人非常感動,他是大屠殺倖存者,現時的管制措施勾起他當年的記憶和感受。他說:「在集中營裡的下一步,往往是再也回不來了。」Noordzij禱告希望他能尋得彌賽亞,並願疫情危機使歐洲與全世界成為福音禾場。

英國的Edith Vilamajó說,目前許多人批評政府,無論我們個人觀點如何,我們此時應該禱告,與身邊的人分享基督的愛,求告神復興祂的子民。「基督徒的禱告是大有能力的。讓我們祈求有團結、尊重和相互理解,並為執政者、醫護人員與軟弱的人禱告,祈求能如詩篇91篇所述,得到神庇護。」

禱告:願主興起祂的子民活出主愛與關懷,於所在之處釋放主的同在、醫治與平安。

(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反修例與教會牧養」研討會 信徒應預備心志,以行動實踐信仰

由福音證主協會、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12月11日舉辦的「反修例與教會牧養」報告分析及專題研討會中,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總監陳敏斯教授分享了相關的研究報告。聚會共有超過200名教會牧者、同工以及信徒出席。

陳敏斯分享,是次「反修例與教會牧養」研究調查是在2019年9月以9個焦點小組的形式進行,其中包括了44位來自不同堂會的牧者參與,討論範圍包括教會處境,同工個人狀況及未來挑戰等。研究的初步結果如下:

關於堂會如何回應是次運動,不同政見和立場的肢體,對教會的回應都有不同期望。較中立或親建制的肢體,認為教會在講台和公禱中,不應提及政治。不少教會都收到持這些立場的會友投訴,甚至離開教會。而較關注公義和民主的肢體,會期望教會有更多的回應,但他們大多明白教會的限制,所以自發私下相約參與不同的聯署和遊行。不少教牧也會與年輕肢體同行,參與遊行。

在教會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因著這次運動所受到的衝擊,以及一些教會因開放場地而受到抹黑,受訪的牧者都提到,要為未來十年,做好空間可能會越來越壓縮的準備。不少教牧認為,香港教會需要考慮參考內地家庭教會模式和發展,更要學習內地信徒經歷壓迫時持守堅忍和信心。以下是一些教牧提及的4個牧養方向。

一、受苦心志,福音與盼望。教牧在講道時會多講受苦、逼迫、受試煉,以及基督的盼望和醫治。除了建立弟兄姊妹的生命,教牧亦希望教會能保持開放,宣講真正的福音與終極盼望。二、政教關係的教導與社區服事。不少教牧都希望,有更多關於政教分離的講座和教導,以釐清當中的概念。教會應在這時代中回應社會的需要,在當中作服事和帶來盼望。三、深化的講道和生命中的實踐。教牧認為,無論是講道或是查經都應深化,以應對將來更多的壓迫和挑戰,並真正實踐信仰和信心。四、牧養和建立年輕一代。受訪教牧都擔心是次運動會再導致青年流失,教會便會失去一整代年輕人,因此希望教會領導能保持開放,建立年輕一代,幫助他們整合信仰。

(記者何雲深報導)

 

 

受召服事兒童 讓愛除去一切恐懼

每年舉辦的「MEBIG研習會」都讓許多服事兒少族群的台灣教牧同工從中充電、重新得力。今年3月5-6日在台南北門長老教會舉辦的研習會中,內越努牧師(日本北海道札幌愛鄰教會主任牧師)率領團隊透過課程、信息、有趣的破冰、見證故事,裝備與會者明白「讓朋友全然改變的秘訣——諮商協談」。

內越努綜合兩天的課程強調,當與孩子談到他的錯誤和罪的時候,需要特別謹慎,關鍵在於孩子是否對教牧者有「信任」,因為協談著重於關係的深度。此外,若發現孩子有受虐的狀況,或是孩子自己分享出來,都必須報告教會的主任牧師,不應自己處理,也不要輕易承諾孩子會完全保密。因為許多時候老師或輔導不一定能夠有權柄或能力處理這類的問題,必須由教會的屬靈遮蓋介入。

內越努在最後一堂課以「神聽了少年的禱告」為題分享信息,他引用創世記21章8-21節,談到夏甲經歷了三個階段:一、夏甲的眼睛被遮蓋、蒙蔽,甚至看不到井水。好比現代的我們,也可能因著許多傷心的經歷或關係的傷害,以至於眼睛看不見神的預備與祝福。二、神聽見童子的聲音,在17節的經文中,重點在於神聽見童子的聲音,當生命發出聲音、要求幫助、表達需要有人瞭解他的時候,神總是會聆聽和回應。三、神對夏甲說話,她的眼睛就明亮。

內越努引用最後一點呼籲,無論在服事的任何景況,神都了解、明白一切,祂要每個人都經歷「愛將一切懼怕除去」的力量。因著夏甲愛孩子,所以神將她的恐懼除去;因著教牧者服事下一代的熱情與愛,一切服事的恐懼都要被除掉。「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彼前三9)內越努勉勵與會者,每位服事者的生命都會經歷許多基督的恩典,而這樣的恩典要成為回應呼召的確據,無論景況如何、服事的生命如何,都定意要跟隨主。

內越努牧師牧養的愛鄰教會在去年7月正式建立新會堂,共有7棟房子、內裝是3000坪大的地方。他深信,因著該教會將孩子事工放在最優先,而有這些祝福。他們也使用這樣的地方祝福許多兒童,例如:在日本的學校會規定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但在愛鄰教會,會鼓勵孩子盡情奔跑,所以也常在當中看到許多孩子的笑容,也因此,孩子們就在輕鬆的環境中認識信仰、經歷神。

.愛鄰教會走廊的牆壁創作——「創世記中的七天創造」。擷取自內越努牧師臉書
.愛鄰教會走廊的牆壁創作——「創世記中的七天創造」。擷取自內越努牧師臉書

內越努牧師分享一段見證,在該教會的一層樓裡,特別邀請孩子一起在牆上噴漆作畫,主題為「創世記中的七天創造」,原本要孩子們在牆上作畫,總難免會擔心美觀、畫得好不好看。但是他和美術老師討論後,認為可以嘗試看看,沒想到孩子們作畫的最後,就由美術老師用噴漆將整層走廊改造成非常有生命力的一幅畫,成為兩個世代共同打造的一幅榮美作品。

北門長老教會鄭育智牧師認為,與其說要「教育」下一代,更貼切的說法應是「養育」,意思就是不只給予信仰教育,而是全人的牧養。當學業成績與屬靈生活相提並論,家長如何為孩子選擇?有些家長可能在考試期間對孩子活動的取捨就選擇不要去教會,或不用去服事,久而久之,這樣的價值觀深入在孩子心中,自然就覺得委身教會、敬畏神並不是那麼的重要。除了活出敬畏神的榜樣,鄭育智認為家長必須讓孩子明白如何排列優先順序,並且要了解在學校獲得知識不只是為了未來的學位、經歷,也因為這樣的忠心也是一種敬畏神的方式。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商可瑩報導)

美青少年停止參加聚會五大原因 中學信仰基礎無助停留教會

美國LifeWay Research最近公布研究結果,分析年輕人步入成年後停止返教會的原因。近七成18至22歲青少年升上大學後,至少一年沒再返教會。

研究發現,青少年的流失率隨年齡而增加。接近七成17歲的青少年恆常返教會至少一年;到達20歲時,只有三分一人每月繼續返教會至少兩次或以上。接近九成多停止返教會的青少年表示,生活狀況轉變是導致他們離開教會的主因。導致青少年離開教會的五個常見原因包括:升上大學因而停止聚會;教會會友經常論斷或表現偽善;感覺不到自己和教會會友有聯繫;在政治或社會議題上立場和教會有分歧,以及工作原因。

LifeWay Research總監Scott McConnell表示,和十年前同類調查相比,教會青少年信徒流失的比率沒有眀顯惡化。年輕人離開教會的原因大多反映了個人優次的轉移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即使教會通過話語和行動忠實地傳達了他們的信仰,並不代表每個參加的青少年都會接受或優先考慮這些信念。

LifeWay學生佈道總監Ben Trueblood表示,不返教會的年輕人不是由於內心苦毒、大學無神論者的影響或決定放棄信仰。七成離開教會的人表示他們的離開並不是故意的決定。他說:「那些青少年進入新的生活階段後,過去教會經歷或信仰基礎完全不能驅使他們尋求與當地教會的聯繫。他們在教堂活動的時間完全被其他事情取而代之。

Trueblood認為,教會應盡早連結學生事工,與升上大學的青少年一開始就保持聯繫。他還斷言:「在很多地方,大學是一個被遺忘、資源不足的事工領域。教會重點放在兒童、中學生身上,然後不再關心,直到他們進入年輕家庭階段。 這情況需要改變!

 

(來源:LifeWay Research,2019年1月15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教會更多與大學生及職青事工合作。

[國度觀點] 共建青年多元牧養平台

近年,香港教會青少年流失率高企,教會不斷老化,青年牧者亦大量流失,使教會青黃不接。另外,青少年外展處處碰壁,即使花費大量資源投入佈道事工,福音卻無法落地生根。不少教會看見牧養下一代的迫切需要,然而礙於資源不足,缺乏專職牧養青少年的牧者。很多青年牧者除了牧養固定的青少年群體,還同時兼顧門訓、講道、外展、探訪、行政等,長期的單打獨鬥和身心靈透支,實在倍感乏力,服事熱情也逐漸被消磨。面對內憂外患,教會該如何面對?

在使徒時代,聖靈降在門徒身上,使信主人數不斷增加。後來,不同團隊更被差派去開展和堅固各處會堂門徒,形成「網絡牧養」的模式。「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我們都是神的執事,藉着我們,你們信了;這不過是照着主給各人的恩賜去做罷了。我(保羅)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使它生長。」(林前3:6)保羅和亞波羅按著神給他們的恩賜,事工分別著重於傳福音和幫助信徒生命成長,彼此相輔相成來牧養信徒。神給各堂會、牧者的恩賜都與眾不同,各人應各盡其職,發揮神所賜的信心及恩賜,使神的工作藉著他們得以成就,建立基督的身體。

現今面對新世代多元文化的展現,香港教會必須認知多元牧養的需求。基於不同群體的需要,香港教會發展出不同光譜的堂會,創建多元平台去接觸、牧養、門訓新一代,這可算是香港教會的特色。多元牧養提供不同平台,讓年青人被建立服侍,與牧者同心同行,更讓牧養帶來更大的果效。東區有兩間堂會,每週一齊舉行青少年崇拜,結束後分堂小組牧養。在資源和人手短缺下共享資源,兩堂的牧者互相搭配,青年領袖也合一服侍,人數更持續增長。由此可見,資源共享是未來中小型教會的出路之一,除聯合崇拜外,聯合青少年營會、外展活動等,可讓不同堂會各司其職,彼此建立下一代,創建多元牧養的模式,已達致更高的牧養成效。


文@胡裕勇

【Kingdom LIFE】開放「打機」空間,讓年青人走進教會

東區校園事工網絡,改變了過往一校一堂」的事工模式,由東區數間教會的青少年同工共同牧養區內的年青人,以團隊的形式開展豐富的學校事工。而近日的聖誕假期間,他們舉辦的東區冠軍教會球隊盃2017」就吸引了不少年青人參與,反應熱烈。今期Kingdom Life與你走進電競現場,一起與東區網絡的同工探討牧養年青人事工的新模式。

網絡內的支援與同行

談到建立事工網絡的好處,百德浸信會譚銘駒傳道(Les) 笑言,自己不用說太多就是明顯的分別了!Les以往的牧養比較單一,基本上每個星期都要講道,講的內容和方向都單一。當幾間教會連成網絡,Les從每個禮拜講一次道變成一兩個月講一次。Les好想自己教會的年青人可以聽到更多同工的分享和講道,從各種的表達,更多方向認識信仰。而在牧養資源上,事工網絡也產生更好的分工,因為整個柴灣區只有一位女青少年傳道,所以區內的姊妹就可以交給她去牧養。

基督教會活石堂馮嘉茵傳道(嘉茵) 分享,青少年傳道在牧養前線所遇到的問題,教會負責其他事工的牧者都未必能夠理解。不過在事工網絡裡,因著大家都是年青人同工,所以工作都能更好配合,遇到問題能一起想辦法和商量。「例如,之前我們幾位同工到新加坡的神之心教會探訪後,都想在我們的事工中嘗試進行轉化。而轉化的點就不是單單針對自己的教會,是在整個網絡牧養的群體裡推行。有時自己教會其他同工未必會明白怎樣做,但網絡裡的同工可以有互相支援,以致不會感到孤單,甚至刺激更多的想法、創意誕生。」

電競比賽的誕生

今次的東區冠軍教會球隊盃的誕生,是源於Les看見他過去一年所牧養的一班年青人的改變。這班年青人每天都來教會玩球類的電子遊戲。他們最近問Les,星期日是否可以來?Les以為他們想來「打機」,但他們竟然說:「我們不是想來『打機』,而是想來參加崇拜。」「其實這群青少年,一方面在學校有小組,而平時每日都來教會,這裡就好像他們的家一樣,然後我見他們想返崇拜,並且開始穩定,所以我們就想,是否可以聯堂做一些比賽,令教會不但能互相合作,更可以吸引年青人容易踏足教會呢?」於是,東區網絡內的幾間教會就決定用一日時間舉辦這個電競活動,結果比賽當日有些平時不去教會的年青人來了,而同工也預備了教會的年青人去接觸他們。在未開始正式比賽之前,他們自己已經開始玩,建立起關係。「一齊『打機』其實是一種集體遊戲,我們很想年青人能聚集一齊玩,因為現時的『打機』方式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玩,大家不需要溝通。而球類遊戲是可以4個人同時玩,他們也可以自己組隊,那麼就可以信徒非信徒走到一起,也可以互相對賽。Les又分享,玩電競遊戲和在足球場上不同,很多時候,年青人踢完球之後也未必會來教會,因為球場和教會性質上是有距離的。而今天的電競比賽現場,氣氛是良好的,年青人玩得非常投入,每一支球隊都有一位傳道同工做領隊,幾位教會年青人參與,期望形成一個小組,日後更可以維持下去。

讓年青人擁有歸屬感

嘉茵分享,同工通常不會在「打機」過程中想怎麼牧養他們,反而將「打機」視作福音平台及接觸年青人的點,而更重要是他們來到教會之後,牧者和年青人的主動接觸,幫助他們和教會建立關係。認識年青人的地點就不再局限在學校。因為我不能每天都去學校,教會開放成為一個公共空間,容讓學生來『打機』溫書,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接觸點。

Les又認為,教會開放玩樂的空間給年青人,能夠令年青人對教會擁有歸屬感。很多時候,年青人對教會的印象是,教會不是屬於我的地方,是教會那些人的地方。過去一年的經驗讓我發現,那班經常來『打機』的學生已經將這裡看作他們的地方,變成第二個家。有時他們想逃避父母就會來教會,但實際上我們和他們的父母是有聯絡的,所以他們來打機,父母是知道的。Les記得有一位對他說,她很放心讓兒子來這裡玩,因為她打電話給Les,可以找到她的兒子。

節制才是最大的學習

談到「打機」文化盛行的當下,應該如何牧養年青人。播道會同福柴灣堂倪駿業傳道(Jackie)承認,現在年青人沉溺玩電子遊戲的情況頗為嚴重,教會也收到不少的求助電話。「有些人覺得,要進入網絡世界去拯救他們,我認為是很困難的。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沉迷,例如抽煙、煲劇等,而年青人因著讀書壓力太大,也是需要放鬆及一個空間的休息。」『打機』,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況且青少年就算不被手機及遊戲控制,都會有可能受到另外的沉溺行為控制。牧者應該在過程中幫助他們學懂節制,合理運用時間,這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家長見到孩子打機就發脾氣,打罵孩子,但這個問題需要雙方面去溝通,而教會提供空間給青少年玩,其實也是想成為家長與青少年之間的橋樑,幫助更多青少年與家庭的和好

(記者莫嵐報道)

 

【Kingdom LIFE】從師生變同事 十載同行信仰路

從記者到老師,從壞學生到神學生,李德慰老師與學生阿勇在亦師亦友的關係中同行10年,一起走過高山低谷。今期 Kingdom LIFE與大家走進校園,一同傾聽這對師生在同行裡如何經歷神在各自生命以及校園中的轉化。

「看見」的重要

 李德慰老師與阿勇的「相遇」是由一個祈禱開始的。李以前是一名記者,神呼召成為老師後,在工作上遇到不少難題,有一次他向神祈禱:「神啊,我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之後他行出辦公室,經過自修房時看見阿勇和他的同學坐在裡面。李覺得很好奇,於是走過去與他們打招呼。阿勇竟然主動和他聊起信仰:「老師,你為什麼會信耶穌?」於是,他們開始聊起信仰話題,建立起真實的關係。「在這種機緣巧合下,我就帶了他和其他同學回教會。就是這樣,開始了與阿勇的同行,至今有10年了。」

透過這次相遇,李意識到,看見很重要。很多時候人太忙就會看不見,與阿勇的相遇就是神教給他的一個功課。「『你想作我的工,就出去行下吧﹗你在學生群中多些走動,你見到就會做,不用我再提醒你。』這是神在祈禱中對我說的話。當我看見阿勇坐在自修房溫書,就如同摩西看見荊棘著火一樣,怎麼可以不走近去了解?當一走近,就會明白神有工作給我去作。我們不要讓自己趕『死線』,就會看見神的工作。

故事的另一主角阿勇形容,李老師一向有為他們補習,陪他們溫書到很晚。所以,當時阿勇心裡會有疑問,為何這位老師會願意留下來陪他們,因為學校放學之後是沒有人的,很少有老師像他一樣繼續留下。於是阿勇就好奇問他是否有信仰,信的是什麼。是李的生命令他對信仰有了興趣。「李老師不是用一種教化的方式向我傳遞信仰,而是用行動去實踐自己是基督徒的身份,這是最能說服我的。」

師生的同行

進入這間中學的頭兩年,李坦言,自己哭過很多次,對著這班學生,他不知道怎麼教,和同學有很多衝突,很多次他都想過放棄。「剛剛開始做老師時,我不懂怎麼事奉,只是答應了神要陪著祂的羊長大。」之後他就遇到了阿勇,阿勇以前很粗魯和頑皮,會在學校咆哮,惹事打架等,但李認為神就是想將福音帶給這些所謂的壞學生。在他眼中,雖然這群學生不守規矩,很頑皮,但李覺得他們心地善良,只不過不適合坐著讀書而已。「在我的成長經歷裡,我也算是教育制度的失敗者,試過重讀,也是剛好遇到重視我的老師,我才沒有學壞。所以當我在這裡教這些學生時,就想起那些老師。其實對著這些學生是很開心的。別人會說我在幫助他們,其實在服事他們的過程中,我找到從事生命工作的意義。看見他們怎樣認識神,神如何扭轉他們的生命,我深信,這是聖靈自己親自作工。

阿勇憶述當年自己嘗試去變好時,其實很想讀好書,去過一個正常學生的生活。但那些老師對他的印象不好,當阿勇有學習問題請教他們時,其實都不太願意理他。後來遇到李老師,阿勇覺得他很不同。李老師真的願意用心教導他們,即使他們在學校的形象非常差。「當時覺得好開心,自己被人重視,因為從小在家中,因著父母離異,我得不到父親的愛和重視。」而李老師對他的影響非常深,現在阿勇在教會服事,也是立志要將信仰活出來。「現在我主力服事年青人,我不會單單只叫他們去做事,我自己都會落手一起做,與他們同行,這是年青人最需要的。」

神在異夢中的鼓勵

在10年的教學生涯中,李坦言,所受到的衝擊並不少,其中學生的離開對他的打擊最大。在服事的第6年裡,他帶了一群年青人回教會,也信主了,但當找工作或各樣事情受到衝擊時,他們都離開了。那段時間李非常低落和沮喪,他去求問神,我要怎麼做?神回應,你要經歷聖靈。「那一晚,我就跪在神面前祈禱,神啊,求你的靈充滿我,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快要放棄了。而當晚,我就開始發異夢。我平時很少發夢,但這個夢我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夢中,耶穌安慰我鼓勵我,為我披白袍,還對我說,你要繼續教書。我3點醒了,不斷流淚。神,你是真實的,原來不是那些學生會不會留下的問題,而是這是神的呼召問題。神的呼召,我就不走,我要經過流淚谷,神就應許讓我看見結果。

而阿勇的委身,就是神彰顯的結果。李未曾想到會見這一幕,阿勇順服神的呼召,回到這間學校成為福音幹事,後來更去讀神學。「原來神的靈會工作的,在之前我是看不見,唯有繼續等待,是神讓我看見祂一直在作工,令我有動力繼續前行。」阿勇進來學校服事後,他們的關係從師生變成同事,在事工的配搭中,也會產生摩擦。「開始時我都不知如何繼續牧養他。這也是我的一個新學習,以前他們年紀小,會聽你說話,長大了就會有自己的意見。我自己也在學習欣賞這個年青人在神面前有領受,能夠看見我看不到的事情,以新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同行。」

(記者莫嵐報道)

網絡教會 另類神聖社群

崇基神學院於9月13至14日舉辦「第十屆牧養週年研討會2016」,主題為「新.網中人——網絡與牧養」,邀得多名牧者及學者探討網絡牧養的可行性及果效,並分享自身經驗。

9月14日下午場,陳龍斌教授分享到網絡教會可以成為「輔助教會」(parachurch),並不是與教會對立的。在教會人手緊絀的情況下,網上教會能輔助教會提供牧養。此外,網絡是一個匯聚人的好途徑,幫助教會尋找己去的羊或挽回若即若離的羊。當談論到網絡牧養與傳統牧養可如何分工時,陳教授指出網絡可組織一群志同道合者,並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可暢所欲言,例如現時Facebook的專頁或群組。因此,網上教會能發揮「另類教會」(alternative church)之效。

陳教授同時提醒建立個人關係的重要性,不然專頁或群組的會員人數只是數字。他分享個人網絡牧養經驗,例如把會友逐個加為朋友,再與他們發個人信息傾談。那些有回應的,便與他們進一步建立生命的關係,牧養他們。到建立了一定關係,他也會邀請他們來教會。另外,他也分享到如何藉網絡為公義發聲。例如,他曾透過社交網絡接觸到在網絡被欺凌的人,建立群組為他們發聲。最後,他亦指出網絡教會不能全面發揮教會功能。若要發展網絡牧養,很需要有同行者,共在信仰中互相鑑察。

接著,李駿康博士分享到網絡牧養的對象不獨是年青人,也應教長者上網,融入他們。他認為網絡是很好吸引人的工具,進而再面對面牧養。然而網絡牧養亦有其難處,例如一般人不會在網絡公開真正身份,虛實難分;在網絡上「無枉管」,很多人藉此宣揚仇恨;網頁很多時與生意連結。他認為,要有效地做網上牧養,需要認清牧養者與被牧養者是誰。

接著,關瑞文教授指出,媒體正在改變整個世界的結構。社群已不再以面對面定義,社交媒體讓人可以跨時空、跨語言去溝通。但他同時帶出一個問題——沒有「身體」的網上教會是否真的教會?葉菁華教授續從神學角度回應這問題,認為教會是地上的divine community(神聖社群),重要元素包括聖徒相通、聖禮等等。他同意網絡教會具備聖徒相通的元素,但聖禮例如領聖餐方面,會遇到困難,但非不可行。最後,他指出網絡可成為教會的載體,接觸不上教會的人,及牧養不能上教會的人。

(記者陳細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