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家庭祭壇 恢復屬神次序

今年逾越節期間(48-16日),由香港禱告匯主辦的「啟動家庭祭壇運動」於8、10以及12日舉行逾越節晚餐、受苦節以及復活節早晚祭直播,並透過每日的默想禱文,鼓勵香港信徒於這個逾越節,在家中歸回安息,一家同領聖餐,紀念和宣告神的工作,與神的心意對齊,同心跨越困境,進入豐盛。

4月8日逾越節晚餐直播截圖

調整信徒的心

作為「啟動家庭祭壇運動」推動單位之一的禧福協會劉達芳博士,提及,在這個疫情中,神要我們重新校正何謂教會。當沒有了「主日崇拜」,教會到底還剩下什麼?若教會是「聚會地方」以及「一個禮儀」,那麼教會就不存在了。若教會是基督徒的肢體生活以及實踐使命的一個平台,這樣即使沒有主日崇拜,教會也不會受疫情的影響,只要四個信徒(香港)或十個信徒(美國)聚在一起敬拜神,彼此交接禱告,那就是教會了。神要帶進一個基督教的宗教改革,叫我們返回初期教會那種「在家中擘餅,天天存着歡喜誠實的心用飯」的那個光景。

神在埃及地施行十災,是要以色列人及埃及人都脫離勞役,因不只是以色列人被勞役,那些勞役人的,也需要營營役役監督別人去勞役。逾越節之前,在九災中,埃及人忐忑不安,擔心勞工若放假了,會影響他們的盈利;承繼家業的長子若被擊殺,一生的成果如何能保存。在十災中,埃及人足不出戶,為要逃避那些蒼蠅及虱,就好像現今不能旅行、不能豪宴、不敢去追時裝、做美容的日子。神說,你若是我的子民,就不受這些影響,我讓你學習歡喜快樂過一個簡單的生活:苦菜、無酵餅,一家人或是與鄰舍幾家人,一齊享用被殺的羊羔。

神要人回歸家庭

對於慕主先鋒江秀琴牧師在3月30日的分享,劉達芳博士表示非常認同。江秀琴牧師談到,我們的神在審判埃及全地時的威嚴和榮耀,使一個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全地都被敗壞,祂又使祂的百姓完全被分別出來。神在預表,末後的時候,神在審判時,也是那些躲在羔羊寶血立約裡面的百姓是安全的。

世界的王用很多重軛壓制人,使人被金錢和工作奴役,家庭越來越支離破碎。最近她聽到一個姊妹説,他們一家三口10年沒有一起吃過一頓飯。很多家庭都是這樣,沒有空一起吃飯。神做事就是這麼奇妙,現在全世界每個國家都在隔離,餐廳、舞廳、,酒吧等娛樂場所全部關閉,公司停業。神不要我們往來奔跑,祂要我們各歸本地本鄉本家,把我們的家歸向祂,來到衪面前來事奉祂。神的百姓要甦醒過來,明白祂是一位照著祂的計劃策略一直往前進的神。

江又分享,現在基督徒父母沒有時間去養育敬虔的後代,以致孩子——神給我們的產業,今天長大後像個不認識神的人。現在所有學校,興趣班都被關閉,父母不再需要送他們去學這學那。神說,我要你們的家在一起,就像逾越節神要帶領家庭同吃逾越節的烤羊,擘餅,使我成為你們生命的源頭,遮蓋和保護,使滅命的使者越過你們的家,今天這些都要再次變為真實。「我非常寶貴這段時間,真知道神的人,就會好好帶領著自己的妻子兒女來跟神對齊。」

興起家庭祭壇

「啟動家庭祭壇運動」主辦單位分享,逾越節在希伯來文中有「跳過」和「不定他們的罪」的意思。羔羊的血是一個記號。在埃及地,誰將羔羊的血塗在門楣和門框,就不受到審判,主的使者就會越過他們的房屋。這個祝福不單是臨到個人,更是臨到一個家庭,無論是以色列人還是埃及人的家庭,他們都會受到這個審判,但因為這個血的約,使他們能夠越過,不被定罪。香港禱告匯在今年逾越節推動及興起家庭祭壇運動,鼓勵屬神的家庭在七天的逾越節中,一起領聖餐,默想禱告敬拜,彼此激勵,紀念基督為我們捨去的生命,再次經歷神的拯救。

 

七天默想禱告主題

逾越(首個節期):逾越節當晚,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將羔羊的血塗抹在門楣和門框上作為保護的記號。當使者擊殺長子時,會「越過」有記號的房屋。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每年守逾越節,作為永遠的定例。

除酵(認罪悔改):逾越節期間,以色列人會除去家中一切有酵之物。在新約,「除酵」有除去罪的意思,表明神拯救人脫離罪惡,並盼望祂子民能分別為聖,回轉悔改歸向神。

祭物(羔羊):耶穌基督就是逾越節所預表的羔羊,以無罪的代替有罪,使我們得稱為義。今日我們亦能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使神的旨意完全在我們生命彰顯。

晚餐(聖餐):耶穌親自設立聖餐,告訴門徒,他將為人捨身流血,成全與人所立的新約,宣告神與人的關係靠著基督的寶血,得以恢復。

慶典(四杯酒):逾越節晚餐中的四杯葡萄酒,代表出埃及記中的四個應許。成聖之杯,應許:耶和華帶我們離開埃及;審判之杯,應許:耶和華拯救我們脫離為奴生活;救贖之杯,應許:耶和華用大能救贖我們;讚美之杯,應許:耶和華要我們作祂的子民。

家庭(傳承):以色列人會在逾越節期間,教導兒女有關神的事。今年因著疫症,人回到各城各家,神呼召人在家中歸回安息,是叫人要興起家庭的祭壇,宣告家庭要事奉我們的主。

自由(不再為奴):神拯救以色列人從奴役他們的罪惡之地中出來。當我們今日轉向神,祂就向仇敵發出極大的重擊,使我們從奴役和仇敵的制肘中得釋放。

盼望(同作後嗣):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不是因為他們是義人,而是神親自履行祂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今日,任何人願意效法亞伯拉罕的信,神都會使他們從奴役的捆綁中得釋放,開出自由的道路。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1分鐘(95)戰勝使你違背神旨意的五個仇敵

+按圖放大

1.    懶惰匪徒

  • 除非我們肯順服採取行動,否則單單明白神的旨意是毫無幫助的。有些人或許很忙,但終究還是因為懶惰,而沒有作出對事情核心產生實質果效的關鍵行動。
  • 許多聖經例子都說明,勇於採取關鍵行動就能成功,迴避則會導致失敗。
  • 有時採取關鍵行動意味著冒險和付代價,懶惰的人會選擇迴避,或者選擇自在式妥協(the comfortable compromise)。讓自己感到安全,舒適和自我滿足,自我安慰自己已經盡了責。
  • 關鍵行動的大原則:緊急情況催生直接行動,而直接行動是懶惰的解藥。我們必須了解自己所做事情的緊急性和重要性,提醒自己從神的眼光看自己和事情的本質。

 

2.    恐懼墓園

  • 恐懼,使許多人把神賜給他們的才華埋藏在地裡(太25:25)。我們每人終有一天要對主所託付的交帳,而那才是我們最應該害怕的,所以我們應當冒一切風險,完成主的托付,好在審判日中不致羞愧。
  • 克服恐懼的惟一辦法:面對它。面對人生未知或危險的境況,人需要勇氣,而勇氣是指面對恐懼的決心。

神興起約書亞成為接續摩西的新領袖,神應許無論他去到哪裡都能興盛,並且對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剛強壯膽」。(書1:7)

 

3.  不信毒害

  • 神做事的法則,是叫我們去做看似不可能的事。仇敵知道,假如讓我們心裡產生不信,就能有效奪走神對我們人生的規劃。不信是我們不能遵行神旨意的死敵。
  • 禁食禱告,能夠幫助我們克服頑固的血氣,驅逐阻擋神大能運行的不信之靈。耶穌亦教導門徒,只要把不信的靈趕走,就沒有什麼能抵擋我們。(太9:25)
  • 我們可能有99%的信心,即使只有1%的憂慮,也是「不信」的表現,徹底去除不信的方法,就是向神百分百的獻身。

 

4.   藉口鎮靜劑

  • 我們把藉口當成鎮靜劑,在不願順服或怠惰時,安慰自己良心,使我們對神的吩咐聽而不聞,無意遵行。
  •  常見的藉口:

我在等候主。

我不想跑在神前面。

只可惜我財力不足。

但我的⋯⋯不足。

我還未準備好。

 

  • 神是否願意在我們一生成就某些事,取決於我們是否信任祂、倚靠祂和順服祂。成功的「我」,根本是成功的「我願意」。
  • 延遲的順服就是不順服。假如我們一等再等,直到什麼事看起來都對的時機才願意行動的話,仇敵會讓我們感覺人生充滿逆境。我們要讓聖靈來判定何時是最適當的時機。
  • 回應呼召就是去立刻跟從耶穌,讓祂去塑造我們,成為祂所喜悅的器皿。

 

 

5.  悖逆巫術

  • 悖逆阻擋神賜福,順服就會蒙福。
  • 神看悖逆和頑梗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神喜悅人聽從衪的話,如聽命勝於獻祭。(撒上15:22-23)
  • 悖逆不僅是神對我們生命計劃的仇敵,更是彰顯出我們內心嚴重問題的徵兆。
  • 在末日,悖逆是所有仇敵工作的核心,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順服,一旦神對我們說話,只有一個適當的回應——即時、毫不猶豫的順服。

 

資料來源:《不枉費此生》,但以理・科倫達(Daniel Kolenda),CfaN出版

 

 

【國度觀點】改變家庭的契機

肺炎疫情持續,致使全港學校停課至4月底。不用上學的日子,孩子全天候逗留在家,不少父母也被迫在家工作,很多家長形容這種狀態為「困獸鬥」。突如其來的疫症打亂了家庭的原有秩序,很多父母都期盼盡快回復正常的日子,但神透過疫情介入了許多人的生活,正是想告訴家庭,改變的時候到了。孩子不是因為無法上學而衍生很多問題,而是問題本來就存在,因著家庭原有功能缺失。神使原本被掩蓋的都顯露,現在是時候面對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恢復神設立家庭的原本功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屬靈導師。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父母應教養孩童走神所喜悅的道路,這是神給予的使命和吩咐。今日很多父母將教育孩子的責任交給了學校或教會,孩子還未到3歲,已經開始上學,學習很多知識。父母與孩子真正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我們的信仰本應是生活化的,當孩子缺少從家庭生活中認識和經驗神,他們的信仰就會變得空洞,走向世界的路。

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猶太人的教育被公認為最成功的教育理念。有一則關於猶太人的小故事:猶太人的孩子剛學會走路,父母就把蜜塗在猶太法典或者聖經上,讓孩子去舔,讓小孩從小把甜蜜和他們認為最有智慧的書卷聯繫在一起。猶太人的教育理念認為,學習不但是有用的,而且是給人生帶來甜蜜和快樂的。今日香港的教育令學習變成孩子的沉重負擔,在不能上學的日子,學習模式被迫改變的當下,父母不妨與孩子一起探討一些更有趣的學習方式,卸下原本加添在孩子身上的學業負擔,重新發覺學習的樂趣。

建立重視家庭的核心價值。神非常重視家庭,並期望透過屬神的家庭興起,生養敬虔的後代來向世界彰顯祂的榮耀。猶太人亦十分著重家庭生活,無論多繁忙,一家人總會在安息日晚上一起往會堂祈禱並回家享用晚餐。在安息日,父母們都會放下所有工作,與孩子們一同享受安息日。透過言傳身教,讓孩子明白,守護家庭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讓神的愛,兩代之間的關係能在家庭中得著堅固。今日因著隔離,家庭共處一室的時間大大增加,是時候換個角度去更新我們的家庭相處模式,切勿浪費了這個疫情帶來的契機呢!

 

 

影音使團與香港緬甸商會合作 同心抗炎 派發口罩

為與市民一同抗疫,影音使團創世電視特別舉辦一連串「萬眾同心齊抗炎」派發口罩活動,3月27日與香港緬甸商會合作,於影音使團「天恩館」向市民派發口罩。影音使團於未來亦會加強製作健康資訊節目,與市民一同關注健康訊息。

影音使團總幹事袁文輝先生與香港緬甸商會創會主席汪振富先生分別介紹了活動的合作理念,並帶領眾嘉賓向市民送上口罩。「萬眾同心齊抗炎」活動希望市民除了獲得抗疫口罩外,更可領受來自神的安慰,於面對疫情蔓延的困境時,可以獲得心靈上及全人的保護。

是次活動派發的口罩由香港緬甸商會捐助,本著人道立場及希望於疫境時宣揚基督教的愛與關懷,香港緬甸商會還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在幫助香港社會的同時,亦希望喚醒社會大眾關注全球疫情,各自於自身崗位上作出貢獻,聯手抗疫。商會及香港與緬甸的成員與不同合作及支持伙伴分批捐贈了數以萬計的口罩及呼吸醫療等設備,亦大力支持不同社福、醫療及學術等機構推行綠色防疫及教育的工作,包括贈予超過20,000個口罩給香港,及透過意大利、西班牙與伊朗駐港總領事館,捐贈予當地民眾;商會亦直接在緬甸捐贈了一些呼吸醫療設備及物資,與全球民眾一同「萬眾同心齊抗炎」!

另外,影音使團亦特別與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合作,免費提供人生問題及信仰輔導工作的「人生熱線」電話輔導服務,有需要的朋友可致電「人生熱線」電話:8100 8012求助及分享。

(新聞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法國防疫物資告急 巴黎華人牧者發出代禱

4月4日,法國境內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過去兩天暴增61%至6507死,確診或疑似病例增44%至82165宗,成為第五個通報病例超過中國的國家。法國的華人教會牧者對外發出緊急代禱信,籲請主內弟兄姊妹為法國所需的醫療資源代禱,讓這些身處前線的醫護人員得到支援。

「雖然疫情並不等於數字,但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場艱辛的奮戰與苦難。」發出代禱呼籲的是自2009年起在巴黎華人教會中牧會的柯志仁傳道。柯說,日前他和方艙醫院輪值的L.J.醫生禱告時,了解一些目前醫護人員極迫切的代禱事項:第一,大部分的家庭醫生沒有口罩等防疫資源,已經停止診所直接看診,使用視訊問診。少數能直接看診的醫生,即使安排錯開問診病患,工作量仍然過量,自身身體精神耗損過大。第二,巴黎附近的方艙醫院,醫護人員與來檢測的病患使用同一個進出口,出入時仍然有感染的危險。第三,儘管醫院有收到一些教會所捐贈的防疫物資,口罩、防護衣等,但數量十分有限。

柯亦提到,法國人一般都會先看家庭醫生,而不會直接去醫院。而家庭醫生都缺乏口罩,因此幾乎大部分的家庭醫生都停止直接在診所問診,政府也鼓勵線上視訊(包括互助保險也開始支持線上視訊),比較安全。他所認識的一位華人醫生是主內姊妹,因為有購買到口罩,仍然在診所看診,但由於心理壓力大,因此非常疲憊。

柯說,他們還是可以申請外出購買日常用品,一般的商店都仍然營業,但口罩目前是買不到的。他指出,中國疫情開始發生時,華人教會弟兄姊妹都有參與奉獻,對武漢寄送防疫物資,之後當法國疫情爆發時,也有購買口罩、防護服支援法國這裡的醫院,但仍極為有限。法國華人教牧同工原本就有微信群,以及各種教會間的社群,彼此聯絡代禱及支援;法國地區的華人教會都很謹慎防疫,目前已改成線上聚會,也邀請大家為法國疫情禱告。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疫情肆虐 教會持續在西門町商圈傳福音

「這是一個傳福音的機會!每週都有街訪,直至疫情延燒,我們仍堅持做好防疫全副武裝,來陪伴西門町每一個商家度過疫情最艱難的時期。」4月2日,「西門町愛之屋的家」教會王婷牧師受訪時表示,感謝神,弟兄姊妹都沒有退縮,人數雖然不多,但每個人經過數十年的操練就像精兵一樣,每週都受差派去街訪、陪伴及禱告。

對「西門町愛之屋的家」教會來說,教會每週主日後的街訪已成為他們的文化。王說,疫情爆發至今,弟兄姊妹仍委身教會服事,每一週主日後的街訪,他們隨時預備好,進到一家家的商店去探訪、傳福音及禱告。

對西門町商圈來說,首先最大的衝擊是「房租」。王表示,西門町商圈主要客源是觀光客,前一段時間觀光客因政治因素減少許多,如今疫情肆虐更使商圈沒有人潮,很多商家勢必面臨關店或暫時歇業的困境。例如,有一位姊妹在西門町開店,還好在這疫情期間,她的房東願意減少3萬元店租,可是她的店租本來就高達20多萬元,所以對她來說仍是有壓力。然而不是每一個房東都願意共渡時艱,減少租金,因為在地商圈的競爭相當大。疫情發生至今,已有數十間店倒閉,許多老闆、員工都不知道何去何從,相當無奈。

雖是如此,王從福音使命的眼光來看,認為這是一個傳福音的契機。此次疫情彷彿是全球暫停鍵,身為基督徒不能只為疫情停止而禱告,還要把握每一分鐘傳福音的機會。她說,以前他們都會一家一家拜訪,因為商家生意很好,很多商家通常拿了他們的文宣,就無暇理會弟兄姊妹。這次疫情的關係,他們就比較多時間與弟兄姊妹聊天,有人來他們都相當歡迎,甚至有機會與他們分享福音和見證,也聽聽他們的心聲與壓力,並且為他們身體健康、生意等作安慰的禱告。

王分享,她感受到過去的耕耘、鬆土和撒種已有了萌芽,許多商家給予的回應是,「謝謝你們數十年來的陪伴,疫情發生時沒有人願意來,你們還是願意來為我們禱告,感到很溫暖,也很感動!」這些對她、對弟兄姊妹都很激勵,他們也會送出簡單的防疫包,內有禱告手冊、防疫滿福寶、酒精等。

對西門町商圈來說,第二衝擊的是「營業額」。王說,過去每間商家每天可能平均有3-4萬元的收入,但如今一家店每天有3,000元收入就很多了。因此,教會弟兄姊妹有時候出去街訪都會買一點東西,幫忙店家「開市」,讓他們可以生意好一些,至少每天都有一點收入。

王也分享「小華」在西門町的見證,雖然面對疫情持續,小華還是對她說,「牧師,我相信有主的美意!」她會持續為這裡的每個店家禱告,也會思考如何讓實體店面進到社群、網站來經營,讓原本被動的經營成為主動的行銷,無論如何,她相信什麼樣的結果都可以為主作見證。

每年5月的「西門町遇見愛」福音活動,今年可能無法如期辦成。王說,活動預計延到9月,但可以延長更多探訪、一對一的時間,週末是弟兄姊妹的街訪,週間她會持續跟進關懷,對於較敞開的慕道友,則進一步帶領他們認識耶穌、了解神的話、學習如何禱告等。

王呼籲眾教會為西門町商圈禱告,在這艱難時刻,不要有任何疫情個案發生,也為教會每週的街訪,以及接下來4月12日復活節活動禱告,預計將發送700份禮物給所有店家,盼透過福音小卡、禱告及禮物向他們傳耶穌復活的好消息。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劉以琳報導)

 

 

疫情肆虐,是天災還是人禍,是刑罰還是管教? -【國度角度】專欄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Dr. Luciana Borio曾於2018年的亞特蘭大演說中指出:「全球大流行威脅,是美國公共衛生安全的首要,我們認為這已非國界能阻擋。」但她在發表這場演說後的隔天,她的部門就被白宮裁撤了。疾病控制和預控中心(CDC)去年的預算被裁15% ,只剩70億美元,僅佔國防經費預算的1%。為何一個全世界最偉大,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被微不足道的小小王冠病毒冲擊至潰不成軍?防護口罩、採檢試劑、防護衣、呼吸機、醫護人員……要什麼缺什麼,全美疫情最嚴峻的紐約州向聯邦政府急求3萬部呼吸機,而聯邦政府只能配送400部,無怪州長古莫怒不可遏,大聲疾呼:「是否要讓餘下的2萬6千人坐著等死 ! 」這是天災還是人禍,是狂傲還是誤判?

英美兩國原本是疫症較遲感染的國家,但疫病如今卻全國擴散,一發不可收拾,美國更成為世界第一,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真是情何以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天父藉此其實要教導世人什麼功課?

疫情肆虐,國家領導力及人民素質都一同備受考驗。當世界各國元首在慌忙不定,進退失據之際,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疫情初期曾被批評毫無作為,但卻演活了國際領袖在危機處理中該有的風範:處變不驚、冷靜、嚴謹、沉穩,且身先士卒,自動作採檢及自我隔離,她沒有浮誇的口號,卻有驚人的執行力,且進退有道的領導作風,在各國領導中,獨樹一幟,贏得世人激賞!

在末日臨近的生態環境中,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是何等的重要。特別在疫情肆虐,政客如「群魔亂舞」的荒誕政情中,國家擁有管治能力優良,願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秀醫療團隊,以及強而有力的工業生產隊伍是何等重要。疫情如照妖鏡,不單反映了國情,也反映了真情,更反映了人情,良君良政 、良治良民,又是何等難求!除了天國,夫復何求?

瘟疫如今是普世性的,無一國能獨善其身,這也是在末世中父神命定必需有的陣痛之一,旨在提醒世人,主回來的日子已越來越近,如挪亞洪水的日子一樣。神也在觀看列國的應對,疫情反映世情與國情:是獨善其身,還是通力合作?是後知後覺,還是先知先覺?是早有預備,還是手足無措?中國曾輸在起跑線,卻有望贏在終點站,當中韓、日支援送暧,國人感受至深,不單化解了怨仇,更在患難中見真情,相信與屬靈的筷子盟约不無關連。

冠狀病毒的普世蔓延,是對世界的一記暮鼓晨鐘,對教會更是當頭棒喝!面對末世,我們的心態是否如聰明的童女,雖然睡了,但已作出最好的預備,最壞的打算!神現今是管教多於刑罰, 總意是叫世人謙卑回轉:你若擇下王冠、我就擇下病毒,一己之言,請大家一同察驗!

文@何寶生

 

 

與以色列連結的宣教基礎(下)- 【選民系列】專欄

根據大使命,福音適用於每個族群。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1:16)。基里沙(Glaser)解釋「先是猶太人」的意思是,猶太人應被視為傳福音的優先對象。他建議要贏取世界,必先贏得神的選民。在救恩方面,不管猶太人或外邦人,神只有一種拯救方式,就是藉著祂的兒子耶穌。

任何相信耶穌是唯一拯救的教會都應努力向猶太人傳福音。神召會視以色列的恢復為末世的標誌,在其1927年會章的《信仰聲言》中表達了對「以色列民族救贖」的期望。早期五旬宗信徒威廉·麥克阿瑟(William MacArthur)認為首先要把福音傳給猶太人。現代彌賽亞猶太信徒認為,向猶太人傳福音是個使命。選民事工(Chosen People Ministries)將保羅「先是猶太人」的說法解釋為:「第一步是與神所揀選的人接觸,『先是』一詞清楚表明,在時間、地點和等級上,猶太人民是傳福音的優先對象。」

神並不偏待人,祂對所有民族的愛是相等的,然而卻有次序,就是以色列在各民族中是有位置的。彌賽亞猶太領袖阿睿·高獅(Ari Sorko-Ram)解釋說,以色列並不比任何其他國家好,但在神救贖和神國建立的計劃中卻有其目的和地位,是與其他國家不同的。保羅說:「若他們被丟棄,天下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嗎?」(羅11:15)。小華達·凱撒(Walter C. Kaiser Jr.)解釋說:「保羅更藉此指出猶太人被『收納』,不單帶下那說不盡的屬靈祝福,同時亦是萬物結局的開始,歷史的最終一幕須要由猶太人肩負。」

洛桑運動曾承諾向猶太人傳福音,並於1980年開始了向猶太人佈道的諮詢會議。它說:「猶太人福音化直接說明了基督在救恩中的獨特性,即使現在對這信息有文化上的抗拒。」在以色列和海外猶太人中,這種抗拒來自猶太教正統派和超正統派,稱為反宣教士運動,它把基督教視為破壞猶太人的外國宗教。該運動試圖阻止猶太人接受耶穌為彌賽亞,並騷擾彌賽亞猶太信徒。

從法律上講,以色列所有猶太人都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大多數猶太人屬於猶太教,但當猶太人認耶穌為彌賽亞,那麼就不再視為猶太人了。以色列最高法院於1989年根據1950年的《回歸法》,否定了彌賽亞猶太信徒自動成為公民的身份。在信仰上歸依耶穌不僅是宗教問題,而且是跟社會和國家決裂,被視為數典忘祖。

儘管受到歧視,彌賽亞猶太信徒的見證仍然比外邦基督徒有效得多。華人基督徒應該與彌賽亞會眾保持聯繫,支持他們的福音工作,因為他們比外邦信徒更了解文化上的禁忌,並且精通希伯來語。為了在宣教上與以色列建立聯繫,華人基督徒應該與當地的彌賽亞會眾合作,在他們的指導和監督下祈禱,服侍和傳福音。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失聰及失明人士專用新約譯本 將接觸5千萬未聞福音之民

聖經翻譯機構威克理夫協會(Wycliffe Associates)為失聰及失明人士專設新約聖經譯本,譯本於去年完成,在2月底於奧蘭多奉獻禮中發佈。

這譯本以SUN (Symbolic Universal Notation)符號系統編寫,把經文的字句符號化,「為數百萬難以與世界有效溝通的失聰及失明人士提供了走往基督的通道。」

SUN系統由曾於協會參與義務工作的華裔美國人Emily Wang開發,她得知全球有超過60萬人是同時失聰和失明,加上受普通話符號的啟發,開發了這個具有通用符號語言的系統,能以視覺和觸覺來閱覽。

SUN程式主任Lori Jenkins接受《基督教郵報》(The Christian Post)訪問時表示:「基本上,我們所做的是把新約全書拆解成每一章每一節經文的主要概念,再就每個概念創建不同的符號。」譯本由4百名美國在線義工花了一年半時間完成,其翻譯文本為《解鎖直譯聖經》(Unlocked Literal Bible)。

目前,威克理夫協會已印刷了供失聰人士閱讀的SUN譯本新約全書,並為失聰及失明人士提供3D版本。協會認為,SUN可以幫助約5千6百萬曾經無法接觸福音的人。

系統的開發提供了接受教育的途徑,據協會估計,全球約有7千萬人先天失聰,當中大約8成的人無法使用他們當地的手語溝通,而世界上只有2成的失聰人士有機會接受教育。

要閱讀SUN譯本,需要先學習1百個核心符號,並了解這些符號如何配搭運作以傳達特定信息。協會認為SUN比凸字更容易學習,凸字往往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掌握」,而SUN是基於概念,不受「單詞或字母系統」限制。

Jenkins說:「我們正在教導失聰人士基本的目視閱讀,他們在三至五天內便能學會,當中不少在三天內就可以開始閱讀馬可福音第一章。」

SUN譯本已在9個不同的國家進行測試,並開始推廣至其他16個國家。協會原定在2020年推廣至40個國家,但計劃目前受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影響。

據報導,其他組織正尋求擴大SUN譯本的用途,以幫助自閉症兒童或在獨立溝通上有困難的人士。

威克理夫協會正製作舊約全書之SUN譯本,翻譯過程需要創作更多符號以表達舊約聖經的概念,數目大約是新約的兩倍。

宣教新聞網站Missions Box報導指,SUN新約聖經譯本「嘗試把聖經帶給不懂手語的失聰及失明人士,是現時唯一的途徑」。

Jenkins表示:「SUN系統是神所成就的奇蹟,其影響世界之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我們不知道這系統還會帶來什麼,它正打開不同的門,改變人們的生活。」

禱告:感謝神賜下智慧開發符號語言系統。願主使用,開啟更多溝通與傳遞福音的可能。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20年3月23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復興的季節臨到 新一代宣教士興起

20世紀初期,大多數的基督徒居住在西方。一個多世紀後,現在逾三分之一的基督徒來自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前往全球各地的宣教士人數也在增長。

今年2 月,巴西有14萬人齊集「差遣事工」特會,承諾委身於大使命。 另有三百萬人在網上觀看,承諾把耶穌基督的福音傳到萬國。

國際青年使命團(Youth With a Mission)的Andy Byrd說:「我們宣告,現在就是收割的時候,是復興的季節,地上每個國家都要被觸動 。」

在地球的另一端,面對強烈逼迫的中國基督徒每天24小時舉行秘密禱告會,為列國呼求。在一次禱告會上,一位中國地下教會運動領袖求告神說:「主啊,中國的基督徒人數正在增加,我們該怎麼做?我們該作什麼工?我們應該如何擴張你的國度?主啊,求祢把祢的使命放進我們每個人心裡。」

北非阿爾及利亞牧師Youssef Qurahman接受CBN訪問時表示:「神已經給我們這個異象,就是在2025年之前差派1千名宣教士。我確實相信,有一天會有穆斯林歸主者成為宣教士,到美國接觸那裡的穆斯林 。」

這正是西方宣教士先驅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戴德生(Hudson Taylor)和大衛·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等人的呼聲。他們努力宣教數十年,終看到努力耕耘的成果。

今天,新一代的宣教士回應著同一呼召。不同之處是他們來自東南亞、蒙古的偏遠地區和中東沙漠地區。

美國維真大學神學院的 Corne Bekker博士說:「現時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宣教士人數確實是減少了,但這並不表示整體宣教士數目在減少。儘管美國仍然是差派宣教士的第一大國,但目前在全球服侍的宣教士中,有半數以上是來自亞洲、非洲和南美洲。

Bekker說,曾經是宣教禾場的地區成了策動宣教的力量。其中包括烏克蘭人、歐亞使團(Mission Eurasia)總幹事Sergey Rakhuba ,他正在培訓數百名年輕人成為新一代傳福音的使者。

Rakhuba表示:「前蘇聯國家的未來不在克里姆林宮執政者手裡,也不在烏克蘭、摩爾多瓦或白俄羅斯總統官邸裡,而是掌握在年輕的基督徒手中。他們有著更新的心意、異象與渴想,正在將福音帶進當代社會,為永恆的國度發揮影響力。」

在過去幾年,使團差派了數十支俄羅斯宣教隊前往蒙古,為數千名兒童舉行營會,當中許多從未聽聞基督的名字。共產主義垮台後不久,蒙古全國只有10名基督徒。 約26年過後,已有約6萬名信徒。

17歲的Elena表示,她年少時已領受宣教的呼召,這是她第三次到蒙古。「9歲的時候,我讀了一本關於外國宣教士的書。從那時起,我就渴望與人們分享神的愛。」

非洲是一處充滿宣教熱忱的地方。Grace Bible Church的主任牧師Mosa Son說:「我們的歷史是別人來向我們傳講基督,但我們意識到歷史在改變。數十名宣教士現在把福音再度帶返西方。」

同時,儘管面對嚴重的逼迫,中國、菲律賓、南韓和其他國籍的基督徒仍秘密地在穆斯林世界一些最危險的地方服侍。

宣教運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遵行耶穌託付的大使命,去使萬民成為主的門徒。

Bekker補充說:「某程度上我們真的回到使徒行傳中早期的異象,聖靈澆灌各族、各方、各國,他們被差派到地極宣講基督的福音。」

禱告:求主繼續喚醒信徒,警醒尋求神此刻的心意,投入復興浪潮,為主收割靈魂。

(來源:CBN News,2020年3月10日, 林國祥編譯報導。)

 

歐洲教會抗疫期間藉網上聚集禱告 關懷鄰舍分享主愛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數千萬歐洲人正面對抗疫管制措施。學校停課、商戶暫停營業,數十萬歐洲人面臨失業危機。

來自歐洲各地的牧者和信徒, 分享他們如何藉著網絡科技服事弟兄姊妹。來自法國里昂一所教會的Tim Kyle在推特發文表示:「我們每天透過Skype電話,與會友為小鎮禱告,也提供主日YouTube直播。」捷克的James Araucaria說,布拉格的福音派會眾透過視訊會議交流,其他地區的朋友也能同時加入。

希臘的Nico Spies提到,多數新教教會建議「必要時待在家中」。一所教會鼓勵信徒於晚上7點至9點,全家聚集禱告,透過「預言和見證」彼此鼓勵。教會領袖說:「鄰居們可能需要代禱。接下來的幾週,不要讓孩子獨自在家看手機,父母應該尋求如何將我們真實的神帶入家庭中。」

在德國的Evi Rodemann則分享:「有些人會瘋狂囤積採購,政客藉機攻擊對手,但多數民眾願意關切現況及身邊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在街道或住宅區分發傳單,協助長者和獨居者購物,我在他們身上見到願意付出的心。」

Rodemann續說:「雖然要待在家中,教會仍期待保持聯繫。一名受新冠肺炎輕度感染的牧師,在隔離檢疫期間,提議整理一份線上主日崇拜教會清單,得到廣大的回應,幾個小時內已收集到200多個教會的直播平台連結。」Rodemann認為,基督徒變得更有創造力,並且試著學習使用不同的方式。「疫情可能會影響教會未來的奉獻收入,但也存在更多嘗試及樂趣。在危機四伏的此刻,關鍵是『不要散播恐懼,而是單單尋求止息恐懼的神』。」

居於荷蘭的Jetteke Noordzij分享,她走到長者的家,給他們送上象徵希望,並表明耶穌已戰勝死亡的水仙花,同時向長者們表示樂意幫忙買東西。此舉令一位猶太老人非常感動,他是大屠殺倖存者,現時的管制措施勾起他當年的記憶和感受。他說:「在集中營裡的下一步,往往是再也回不來了。」Noordzij禱告希望他能尋得彌賽亞,並願疫情危機使歐洲與全世界成為福音禾場。

英國的Edith Vilamajó說,目前許多人批評政府,無論我們個人觀點如何,我們此時應該禱告,與身邊的人分享基督的愛,求告神復興祂的子民。「基督徒的禱告是大有能力的。讓我們祈求有團結、尊重和相互理解,並為執政者、醫護人員與軟弱的人禱告,祈求能如詩篇91篇所述,得到神庇護。」

禱告:願主興起祂的子民活出主愛與關懷,於所在之處釋放主的同在、醫治與平安。

(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虛擬合唱團」同心獻唱 為疫境帶來盼望

150年前《我心靈得安寧》(It Is Well)在災禍中寫成,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歌手組成「虛擬合唱團」同心演譯,給無數美國人民帶來盼望。

位於美國的音樂製作室Ten Two Six Music Group於3月26日發佈合唱影片,片中31位納士維(Nashville)工作室的歌手同唱司百褔(Horatio Spafford)在1873年於4個女兒遇船難身亡後寫下的歌。

每位歌手以手機各自拍攝自己的部分,之後由製作人、金鴿獎(Dove Award)得主David Wise編製,他曾與歌手Lady Antebellum、Dolly Parton、Steve Green和Sandy Patti等合作,並有多首編曲作品由基督教音樂公司Word Music和Lifeway Music發行。

合唱影片在網上廣為流傳。截至4月6日,共327萬人觀看,分別有230萬人在Facebook觀看,97萬人在Youtube觀看。製作室透露,歌手的目標是「錄下集體的聲音,在這充滿挑戰的時刻,傳遞盼望與鼓勵的訊息──一切安好。」

有人觀看後於Facebook留言說:「美妙的歌聲,美麗的靈魂,在這時刻我們的靈與指望都被提升了,讚美神!我心靈得安寧!!!」。另有留言表示:「感謝你們每一個與我們分享從神而來的美妙歌聲,這為我帶來了鼓勵和快樂。」

根據American Songwriter雜誌的資料,司百福是一名美國律師、物業投資者及教會長老。1873年,他打算帶家人到歐洲休假,但因要處理公司業務,他讓妻子安娜和四個女兒先出發,自己隨後會合。妻子和女兒所乘坐的船與另一艘船相撞沉沒,只有妻子安娜存活下來。她傳電報給司百褔,說:「僅我生還」。

司百福隨即乘船前往,在航行至女兒遇難喪生的海域時,他受感動寫下聖詩It is Well with My Soul的歌詞。「有別於其他在憂傷感觸中寫成的歌,這詩歌沒有把重點放在所逝去和失落的,而著重表達何處能覓得盼望。痛失四個女兒,司百福想必心碎,但他把心轉向神的信實及耶穌基督的救贖之工。詩歌並沒有掩蓋或淡化悲痛,而是在傷痛中宣告神的同在,並祂的同在比一切更大。」

禱告:求神在疫情期間使用詩歌,讓人心得堅固,更深經歷衪的慈愛信實。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20年3月27日,Joshua Chung編譯報導。)

 

韓國回家線上聚集 為南北韓教會合一禱告 帶下復興

原定在3月26日於韓國舉行的「回家聚集」,因新冠肺炎疫情緣故,南韓政府要求取消所有聚集,改由線上直播的方式與列國家人一同聚集。超過3小時的線上聚會,根據主辦單位統計,全球約有147個國家、超過12萬人參與。

同心建立會幕
戴冕恩(David Demian,萬國守望者負責人)牧師於開場時歡迎來自各國的家人,能夠在疫情期間透過網路彼此連結,也看見耶穌基督的新婦要在這個時間點聚集在一起,一起求告祂,祂就把列國賜給我們成為產業。

戴冕恩牧師與Ruth師母一起歡迎列國的家人。圖取自網路擷圖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復興以色列事工)牧師團隊中的Sarah Singerman分享,3月26日是尼散月的頭一日,也是一年的開始,相信這是一個會幕要被建立起來的時刻。「百姓成為會幕當中不同的部分,雖然有各種不同形狀,但都要被凝聚起來一同建造會幕、一起成為同一個基督肢體。」如同在出埃及記40章所說,正月初一日要建造會幕,且神的榮耀要降臨在會幕之上。

北韓姊妹經歷

北韓的Heyona姊妹分享見證。圖取自網路擷圖

接著一位來自北韓的Heyona姊妹分享自己的經歷:曾在18歲的時候被人口販子傷害,也曾經歷牢獄生活,被虐待,甚至因而懷孕墮胎。經過這一切的患難終於抵達南韓,現在她是一位出版了兩本書的作者,且持續為北韓的人權而奮鬥。現在,幾乎有25萬的婦女被人口販子帶到中國;甚至有很多嬰孩被墮胎。即便猶太的大屠殺已經結束,北韓的大屠殺卻正在進行當中。

然而,就在她有機會遇到回家聚集的這些基督肢體,就在戴冕恩牧師以及其他列國的家人中才真正經歷到真實的愛,明白什麼是家庭,從前鮮少聽到父母說我愛妳,但現在她在列國家人關係中不斷經歷彼此相愛的甘甜。

南韓的Abigail牧師回應,起初認識Heyona姊妹,並知道她曾經歷的故事,心中極其心疼與難過,也因著列國家人的關係,現在她們是屬靈母女的關係,Heyona不再需要自己孤軍奮戰、獨自面對人生,也因著這樣列國家人的關係彼此相屬。

饒恕的力量
約翰‧亞諾特牧師(John Arnott,創立多倫多機場基督徒團契)分享「饒恕的力量」。他說,現今的時代已經進入全球性的苦難,甚至不明白未來會如何。這使他思想到幾年前服事約120位伊朗的弟兄姊妹,他們都曾在牢獄中受逼迫。

天父不希望苦毒危害我們,所以給我們力量去饒恕。當耶穌的門徒彼得問祂要饒恕幾次才夠,耶穌回答:70個7次(參太十八21-35)。並且,經文沒有在此結束,耶穌不只是說要饒恕人,還提醒: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天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因此,「不饒恕」會攔阻神的恩典與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饒恕的對象,因此他當時邀請在場的伊朗朋友在主面前靜默,接著每個人開始經歷主的安慰、醫治,決定選擇饒恕那些曾經苦待他們的人。接著喜樂的靈臨到他們,他們開始能夠更自由、全心的敬拜。饒恕不代表重新信任,而是將自己的重擔放下,「苦毒的根生出來的時候,會使很多的事情被玷汙。」(參來12:15)

合一帶來復興
祈安牧師(Steven Springer,豐收磐石教會)分享「認同性的饒恕」。他的父親出生在北韓的一個基督徒家中;祖母是在1907年平壤大復興中信主,常常為著全家得救禱告,祈安的父親原本是一位老師,後來就成為牧師。祈安父親後在美國的一間韓國教會牧會,但後來經歷許多的分裂。成長的背景告訴他,應該要為著南、北韓的合一禱告,而他也領受先知性的話語關於韓國,就是「教會要先合一,接著才有國家的合一。」

祈安牧師。圖取自網路擷圖

若是教會之間沒有禱告、沒有合一,就無法經歷復興。祈安牧師以自己教會為例他,當他們教會集體的為國禱告、謙卑認罪時,也進行一個先知性的行動─將當日所收的奉獻,全數奉獻給另一間教會。他鼓勵其他教會也可以這麼做,集體為國禱告、認罪禱告後,就將所收的奉獻用來祝福另一個宗派的教會。

瑞克·萊汀斯(Rick Ridings,SUCCAT HALLEL耶路撒冷24小時敬拜禱告創辦人)牧師引用路加福音十章22節邀請與會者默想經文。他同時也分享,曾於2019年領受到神會拿著篩籃,也要開始震動列國,雖有一個接著另一個震動,但神提醒,祂是掌權的主,所有的震動、混亂都是暫時的,而神的國度卻是永恆的。瑞克·萊汀斯牧師提醒,在四月中,韓國會有一個選舉,神也要透過這選舉來成就祂的旨意,因此百姓不要著重在選舉本身,而是要定睛在神的同在。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商可瑩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