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華人啟發在港發佈 聚焦內地福音禾場

香港啟發於3月2日假播道會港福堂(港福堂)舉行《華人啟發》發佈會,分享了有關《華人啟發》如何在香港應用,以及在港內地人士的福音需要。當日共有超過100人與會,大會邀請了港福堂主任牧師林誠信牧師、香港福音盛會總幹事陳一華牧師、旺角宣道堂陳淑娟牧師、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北角堂主任及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陳德昌牧師成為主禮嘉賓。

香港啟發總幹事劉恩琪

香港啟發總幹事劉恩琪分享,「香港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越來越多,根據不同的數據顯示,全港有150萬人來自內地,數目非常之大,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推算,2047年可能增至250萬。在這個環境下,我們要把握機遇向他們傳福音。」劉恩琪指出,在港內地人士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職業專才,另一類是基層家庭。疫情時,教會積極回應社會需要,向基層家庭派送物資,建立關係,但物資派送了,關係也建立了,問題是如何收割,讓這些家庭認識耶穌?這也是很多教會所面對的狀況。

陳淑娟牧師一直參與社福工作,探索如何帶領社區的人信主。她一開始使用啟發親子教育課程,教導婦女管教孩子,想不到有80人來參加。由於目的是傳福音,陳接著辦啟發課程,然後再邀請信主的婦女成為組長,負責下一梯次的啟發課程。陳見證短時間內教會舉辧了很多場啟發課程 ,而信主也超過7成。同時,教會也會開辦功課輔班、英文班或興趣班等來吸引孩子參與,然後邀請孩子的母親參與啟發。

港福堂的林明才傳道分享到在港內地人士與香港人福音觀點上的差異,「有別於香港人講求快捷,由於大部分國內人士為無神論者,看重唯物主義,傳福音時要一層層去講解,讓他們明白福音背後的整套理念,而《華人啟發》正好做到這一點,使他們覺得很有共鳴。再加上影片由國內人士擔任主演,且在中國城巿如上海、北京取景,疫情期間他們無法返鄉,分外有親切感。」

(KRT訊)

 

 

香港教會新型態研討會 擴展職場教會網絡

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6月29日舉行「教會新型態之職場教會」研討會,邀請周雪鳯姊妹(Simple教會創辦人)、何耀新弟兄(Marketplace Network for Christ)、蕭烜醫生(香港基督徒醫生網絡召集人)分享,並由陳敏斯教授(伯特利神學院講師暨柏棋城巿轉化中心總監)反思職場神學。

蕭於15年前開設診所,看見耶穌顯明在職場。從別人眼中為人禱告的醫生,變成有團隊、有神同在氛圍的職場教會,蕭相信「有兩、三個人奉耶穌的名聚會,就有耶穌在當中。」有人認為因其身分和專業,傳福音大得便利,蕭反倒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專業,單單作神的兒子,為要看見天父的榮耀。

蕭表示,自己每天學習聆聽病人,早上透過敬拜和禱告,釋放神的同在,帶來工作上的突破。蕭在診所成立小組,與病友同行,放下醫護角色,經歷到病人彼此代禱並得醫治。關於Ekklesia,蕭理解為「耶穌同在和權柄,基於立約的關係,信徒回應呼召,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使命。」他指出,自己仍有教會生活,但平時專注於職場牧養,領受了一套牧養循環:首先醫治病人;然後輔導員邀請病人參與聚會、與病人同行;幫助病人接受門訓,最後病人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服事。

何過去在跨宗派機構「商區福音使團」服事。30年以來,事工在全港13區舉辦福音午餐會,建立超過300個職場小組。何退休後成立基督職場網絡,旨在協助教會和職場建立Ekklesia,認為「興起職場弟兄姊妹,是一條有效的鑰匙。」他期望透過多年來建立的網絡,協助傳統教會轉型,推動教會尋求使命,轉化社會,讓所建立的網絡像網購平台一樣,協助連結供應方和需求方。

陳總結時分享「職場教會之神學反省」,認為時至今日,華人社會甚至全球對神學有很大的變化,由上而下的系統神學到由下而上的處境神學,現今社會以至信徒必須按實際需要應用神學。陳最後補充,基督的行動與實踐(Christo praxis)是做神學的螺旋式流程,要把神學放入處境和實踐,不應單純堅守傳統而一成不變,或全然摒棄,深入探索及神學反省是必然的過程。

 

 

國度1分鐘 (115) 香港開埠初期差會開拓的領域

+按圖放大

香港教會歷史始於鴉片戰爭之後,1842年首位宣教士來港,到1866年聖公會聖士提反堂的建立,這段時間是宣教士在香港尋找發展道路的階段,逐漸形成一條發展香港事工的路線。

認識這段時期的香港教會歷史,能增進我們對香港教會的了解,傳教士在一個半世紀前經歷的這個摸索階段,當中的經驗對後世是很有意義和參考價值的。

支援中國宣教的基地

香港特殊的政治環境為進入中國的宣教士提供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支援中心。一旦內地情況出現危險,宣教士被迫離開,還能在香港得到照應。

差會在香港辦訓練學院以期訓練服務全國的華人宣教師和辦印務等。例如倫敦會的英華書院、聖公會的聖保羅書院。

在1840年代尾,倫敦會向內地宣教直到1856年亞羅船事件,倫敦會宣教士回港避難,因而重新繼續在港宣教事工。

 

海外與國內華人的中介站

早期宣教士從南洋各站帶同華人助理來港開展工作,倫敦會的何福堂、浸信會的郭向和聖公會的羅心源均有海外生活經歷。

浸信會透過鄉里和語言群體的網絡,建立潮州——香港——南洋的網絡。

倫敦會透過香港作為華工出洋港口之便,差派青年基督徒往澳洲和美洲的華人社群宣教。

幾個差會都將香港站視為廣東/華南事工的一個組成部分。

 

放眼鄉村 建立方言聚會

宣教士入鄉村開展宣教工作的原因:鄉村民風純樸,語言統一,亦容易招聚民眾聽福音信息。

美國浸信會差會在港潮語事工:浸信會差會在曼谷已開展潮語事工,宣教士有一定的潮語基礎,宣教士鄰為仁認為當時香港在市區、鄉村和船家很多潮洲人群體,令浸信會差會開展在港潮語事工。

1846年,巴色會與巴勉會派遣4位牧師到達香港宣教,邊學習不同方言,邊到各鄉村佈道,隨後成為崇真會和禮賢會的開山祖,分別專向廣府人和客家人傳道。

 

城市佈道使教會扎根

倫敦會是首個在香港城市建立華人教會的差會。其骨幹成員多是受過差會教育後成為商人和知識份子的人。倫敦會在城市凝聚了一個商業、專業階層的信徒群體,以致教會能在香港城市扎根。

1844年,倫敦會建立下市場堂,除了有教會講道,亦以俗稱「講街書」方式在街上招聚民眾講福音故事。在1860年代,倫敦會已在城市建立三間座堂,受浸人數共119人。在教會發展方面,已在1849年有華人長老,甚至華人教會可以自資差遣宣教師到內地宣教,後來發展為道濟會,也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的前身。

 

教育英才 傳揚福音

對於差會來說,辦學不僅建立與華人社會的接觸點以向學生傳教,還希望透過教育向中國引入西方知識,訓練華人宣教師,為長遠的中國宣教事工作基礎。

1842年,馬禮遜教育協會將學校從澳門遷往香港,純以推動教育事業,傳授西方知識,以「啟蒙」中國人為目標。

1843年,倫敦會把位於馬六甲的英華書院遷到香港,承傳「傳揚基督教」及「溝通中西文化」的辦學旨意,開辦中小學課程,並提供專上教育,華人學費完全由倫敦會支付。

1849年,聖公會創立聖保羅書院,該校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份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

 

醫療服務 接觸鄉民

倫敦會宣教士合信醫生在灣仔建立醫院,藉醫療服務向華人發放福音訊息。

醫院早上提供廣府話聚會,晚上則有潮語聚會。合信醫生主張「以醫院作為向病人傳揚福音的輔助」,赫什伯格醫生亦在下市場堂應診。

資料來源:《香港華人教會之開基》,劉紹麟,中國神學研究院;《香港教會掌故》,李志剛,三聯書店

 

 

香港教會為動盪時刻 同心迫切禱告

針對目前香港社會的困境和需要,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和天主教香港教區推動9月6日在全港分區舉行祈禱會,以「為香港祈禱:撕裂得復和、受傷得醫治、困境求出路」為主題,讓全港基督徒,不分宗派,同心為香港向神呼求。

香港宣道會區聯會總幹事范國光牧師在8月時提出「在這城動盪時候的祈求 」,求主保守我們拒絕黑暗、暴力、絕望和仇恨,賜下勇氣及智慧,讓我們對幽暗勢力說不,對絕望說不,對傷害人的暴力說不,對假冒為善說不,對不尊重、不能反映民意的領袖和制度說不。求主保守我們在撕裂、絕望和仇恨、誤解和偏見的處境下,作和平之子,為憂傷和絕望的人,帶來安慰的信息和實際的關心。

香港611靈糧堂張恩年牧師也在8月30日發表「只要祝福」的話,為香港求平安切切禱告。「面對社會的困局,求主賜下智慧,好讓我們懂得一一小心分辨接收到的媒體報導;避免與人爭論,節制自己的情緒和憤怒,另一方面要多多傳遞包容和體諒、信心和盼望的信息;按著主耶穌真理的教導,口中常存正面積極的言語;不要咒詛,只要祝福。作為新約時代的基督跟隨者,信徒皆祭司,我們要勇於承擔祭司利未人的位份,站在世人和父神之間,代人認罪,向祂求恩典,潔淨這片飽受罪惡沾染的地土,不要讓香港日趨衰微而失卻命定。我們要加緊祈求耶路撒冷的平安復臨香江,好讓我們早早進入『亞洲復興基地』的命定,成為祝福全地的城市。」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穿梭歷史看領導」研討會 平衡靈性與人性,擁抱多元改變視野

早期的華人信徒如何身兼數職,既是牧師,又是商人和高官,牧養教會的同時,在社會發揮影響力?11月18日,由福音證主協會、宣道會屯門堂及領導力培訓學院合辦的「穿梭歷史看領導」研討會與會眾透過歷史探討今日教會及信徒如何在社區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領導力。

從華人牧者歷史看領導力

.陳智衡博士

陳智衡博士從19世紀中香港第一位華人牧師何福堂,以及區鳳墀、黃述芳、彭樂三等華人牧師牧養教會、建立醫院、學校,鄉議局,在商界,政府發揮影響力,甚至積極參與禁鴉片運動等事跡,總結香港早期華人教會領袖在社會中發揮的領導力。這群華人牧者不但在教會,也在社會中發揮信仰影響力,關心有需要的人,愛自己的鄰舍,連結整個社區,處理事宜情理兼備,公正清廉,因此贏取眾人信任。不論在教會、地區組織還是政府,因為信仰和這樣的情操,令很多人願意跟隨,彼此配搭和合作。

呂慶雄博士主要從3個方面就早期教會歷史對今日的教會作出反思。19世紀中後期,當西方傳教士將工作移交華人時,當時的牧者是因應社會的需要而開展各種社區工作。現在香港教會「聖俗二分」的問題頗為嚴重,我們上一代(20世紀初)的教導,受基要主義影響很大,認為賺錢不屬靈。甚或基督徒賺錢多了也有罪疚感。其實做一個會賺錢的基督徒,懂投資的牧師也可以貢獻很大。 另一方面,今日教會要進入社區,了解社區。那段時間的教會,門是打開的,他們與鄰舍建立關係,得到社區信任。而今日我們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基督徒進入社區,需要在靈性和人性間取得平衡。讀經祈禱是很重要,但耶穌同時很強調行道。從耶穌的生平,我們可以看到耶穌的人性,過平凡人一樣的生活。取得平衡的意思,就是一起生活,了解鄰舍需要。

還有就是堅持真理,擁抱多元。現在我們的思考過於單元,常常只用一種途徑去回應。我們要堅持的是信仰的真理,而做事方式可以按照處境去調整,神會興起不同人用不同方式回應教會和社會的需要。有些人認為教會說話離地,但有些時候是應該「離地」,若果不「離地」怎會有盼望?現在很多時事分析的結果都是令人灰心的,「離地」的好處是放下包袱,發揮創意。當時19世紀末那群牧者沒有太多傳統和歷史包袱,以致可以大膽做很多有創意的社區工作。我們既要離地,又要貼地,要有人性進入社區,又需要好的靈性面對現實不失盼望,才能面對今日的處境。

不平凡的影響力

在隨後的互動演習小組中,呂慶雄博士與會眾一起探討基督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不平凡的影響力。聖經中有很多重要的人是連名字都沒有的。例如向法老推薦約瑟解夢的酒政(創41:9-13)。救起在河中漂流的摩西的法老女兒(出2:5-6)。餵養先知以利亞的窮寡婦;及時改變行程的東方博士;無私奉獻五餅二魚的小孩以及把福音帶到非洲的太監。原來無名的小人物,或者你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如果神使用,那分別就非常大。

.呂慶雄博士

基督徒要在平凡生活中活出不平凡,呂慶雄認為首先應該從以下3方面去改變我們的視野:第一、改變視野——看時機。很多時候,神的時間表與我們的時間表不同,神似乎不回應我們的禱告。傳道書3章11節:「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意思就是神會按著最美好的時間讓你得到應有的滿足。例如亞伯拉罕未看到天上繁星的後裔便離世。大衛被膏立為王,仍要逃避掃羅追殺。耶穌面對逼迫,神時間未到,敵人不能傷害他。我們今日很多時候太心急,用自己的角度去看,然後覺得不可能。神是按照祂的心意去成就一切,而不是我們自己的計算。當我們放下自己的時間表,很多不可能都會被挪走。

第二,改變視野——看別人。馬太福音10章42節提到,就是給小子一杯涼水,也能得賞賜。當我們說要發揮影響力,不要只看自己現時的崗位和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多想想我們現在可以做什麼。從身邊微小的事物開始,看看是否有需要你關心的人。第三,改變視野——看自己。路加福音16章10-12節提醒我們是否在已有的事上忠心。在神要求你作出重大調整之前,你是否把握現在的機會,在現在的環境中活出不一樣的生命。羅馬書12章3節提到,要看自己合乎中道。「合乎中道」原文的其中一個解釋是神智清醒,即是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身份,是神所造的,是耶穌寶血買贖的,活著就有意義和價值。

最後,呂慶雄以希伯來書11章32-34節作總結,彼此勉勵。「從軟弱中變為剛強」,是神給我們的福音。今日的社會很透明,要找出我們的軟弱不難,重要的是有主在我們裡面,我們就不一樣。今日人人看社會都覺得沒有希望很軟弱,但神掌管歷史,這就是我們信念,以致我們的視野不一樣,而或許就是這個信念能夠改變我們的社會。

 

(記者何雲深報導)

[國度觀點] 以新歌釋放神的啟示

近期香港社會在政制、民主及公共財政等議題上爭論不斷,年青一代對個人的身分認同感到迷茫,對這片土地的未來展望普遍悲觀。教會本應是山上的城(太5:14),向整個地區提供盼望,卻常在各個社會議題上進退失據,流於口誅筆伐,心志無法相同,更遑論作出有影響力的行動,因此教會近年在社會上逐漸失去話語權。聖經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甚至可譯作滅亡(箴29:18)。香港的教會如何在仇敵的破壞面前拒絕被動,照著預言打那美好的仗(提前1:18)?

神賦予每個兒女使命,按照神的心意治理全地(創1:28、太 28:19-20),而先知性及使徒性恩賜現正逐漸在普世教會被恢復。神釋放教會作為天國議會(Ekklesia)的啟示(希12:23),教會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捆綁,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釋放(太16:19)。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過去曾多次宣告,華人將在未來10年會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族群,香港是釋放突破和開啟亞洲的門戶。時候到了,香港教會要將這些在靈裡看見、神在永恆已經成就的計劃釋放到地上,並作出使徒性的行動見證神的作為。

唱新歌,是其中一種新穎又有效的釋放神啟示的方式。新歌是從神領受天上的啟示,然後透過聲音釋放出來,不一定需要完整的歌詞或旋律。新歌超越人的理性,改變氛圍,讓聽見的人倚靠神(詩40:3),認同祂在香港的奇妙新工作(詩98:1)。讓我們學習拿起這屬靈武器在香港釋放神的判決:除滅魔鬼的作為、挪移空中魔鬼的座位、設立神的旨意,改變屬靈氛圍、恢復國家命定。因此我們可以唱新歌來頒令,香港的命定是一個將敬拜的香氣呈獻給神的港口。教會要同心投入末後敬拜禱告運動,興起本地的聲音,不單單倚賴外國的歌曲及模式。

香港是中國的門戶,要將神國度的豐富和啟示引進中國。神既然把我們設立於這個時代,我們必定能夠尋見神對此地更高的心意,並以敬拜和禱告帶著合一集體的權柄轉化香港。讓充滿藝術文化的香港,以創意的方式付諸行動,讓我們乘著這一浪華人的復興而上,彰顯神的國度。

[國度觀點] 共建青年多元牧養平台

近年,香港教會青少年流失率高企,教會不斷老化,青年牧者亦大量流失,使教會青黃不接。另外,青少年外展處處碰壁,即使花費大量資源投入佈道事工,福音卻無法落地生根。不少教會看見牧養下一代的迫切需要,然而礙於資源不足,缺乏專職牧養青少年的牧者。很多青年牧者除了牧養固定的青少年群體,還同時兼顧門訓、講道、外展、探訪、行政等,長期的單打獨鬥和身心靈透支,實在倍感乏力,服事熱情也逐漸被消磨。面對內憂外患,教會該如何面對?

在使徒時代,聖靈降在門徒身上,使信主人數不斷增加。後來,不同團隊更被差派去開展和堅固各處會堂門徒,形成「網絡牧養」的模式。「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我們都是神的執事,藉着我們,你們信了;這不過是照着主給各人的恩賜去做罷了。我(保羅)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使它生長。」(林前3:6)保羅和亞波羅按著神給他們的恩賜,事工分別著重於傳福音和幫助信徒生命成長,彼此相輔相成來牧養信徒。神給各堂會、牧者的恩賜都與眾不同,各人應各盡其職,發揮神所賜的信心及恩賜,使神的工作藉著他們得以成就,建立基督的身體。

現今面對新世代多元文化的展現,香港教會必須認知多元牧養的需求。基於不同群體的需要,香港教會發展出不同光譜的堂會,創建多元平台去接觸、牧養、門訓新一代,這可算是香港教會的特色。多元牧養提供不同平台,讓年青人被建立服侍,與牧者同心同行,更讓牧養帶來更大的果效。東區有兩間堂會,每週一齊舉行青少年崇拜,結束後分堂小組牧養。在資源和人手短缺下共享資源,兩堂的牧者互相搭配,青年領袖也合一服侍,人數更持續增長。由此可見,資源共享是未來中小型教會的出路之一,除聯合崇拜外,聯合青少年營會、外展活動等,可讓不同堂會各司其職,彼此建立下一代,創建多元牧養的模式,已達致更高的牧養成效。


文@胡裕勇

教會普查分區研究 走進社區 活出使命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出版之《2014香港教會普查》為教會發展策略提供參考,而最近教新更將結果整理及分析成分區研究報告,於月初舉行之「走進社區的堂會──教會普查分區研究(2016年版)」交流會中,向教牧及機構同工分享。教新總幹事胡志偉牧師相信,透過認識所屬區域的特點,可協助堂會制定適切的使命對策,接觸社區。

尋問社區服事界線

教新執行幹事梁國全提出,教會是使命群體,要與外面世界連結。這不單是教牧或宣教士的責任,而是所有基督徒的職責。「教會須要尋問自己在社區的服事界線在哪裡。」他建議當堂會審視與社區的關係時,可以從以下6條問題開始:一、會眾對現時外展事工有何看法;二、外展事工是否太多或重覆;三、社區有何需要;四、有沒有機構可合作;五、如何鼓勵會眾參與;六、如何使每一個人都有份。他指出,一間教會只須半年,就足以走遍所座落的整個區域。「我們要在現實中尋找理想,好像耶穌在人群中動了慈心。」唯有「落區」印證,對社區的理解才會具體和「不離地」。

教新同工劉梓濠首先講解中西區。該區堂會歷史久遠,500人以上堂會比例較多。因人口老化,中西區未來人口會減少,但教會的人口老化問題將比其所在地區更嚴重。至2024年,中西區的總撫養比率為全港第2高,在職人士壓力將更大。雖然中西區入息為全港最高,但貧富差距卻是全港第2高,草根階層容易被忽視,然而區堂會在社關、扶貧及新來港事工方面亦有相當進展。

建立長期同行關係

其後,香港西區潮語浸信會(西潮浸)堂主任蔡宗正牧師分享他們的社區服事。從過往經驗中,他們歸納出3個重點:一、要去到社區當中;二、要建立長期關係;三、目標要清晰,就是傳福音。首先,他們與堅尼地城一間有名的酒家建立長期的同行關係,甚至連一般人認為不可能信主的廚房部員工也有突破。另外,他們也有採訪安老院。「我們不是想這些老人家做會友,而是想他們信主,這是人生最後一站最重要的。」西潮浸亦到展能中心舉辦活動,後來也舉辦了「平安夜福音晚宴」,邀請他們到堂會中,結果多人決志信主。最後,由於西潮浸在港大附近,他們最近開放場地讓內地生上廣東話班,找機會與他們分享福音。蔡指出,西潮浸參與的嘉年華中,最多人排隊的攤位竟然是傳福音的攤位,所以教會要去,不要再等待。

教新同工接著解說深水埗區的社區數據。深水埗的堂會在商住兩用樓宇的比率為全港最高。過去5年崇拜人數跌幅較大,女性會眾佔會眾64%,為全港第2高。會眾的年齡分佈比社區人口年輕。住戶入息為全港最低,貧富差距較細。未來5年將會有至少3萬人入住該區新建成的公屋。該區堂會積極服事社區,但崇拜人數並無明顯改善。

教會應設立社區幹事

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主任鄧達强牧師表示,他們在最近十多年才想到要做社區工作。「教會不要困在四面牆內,要真正走入社區。」當時,基道堂設立了社區部,與禧福協會一同展開在順寧道街市的事工,另外一位姊妹也在所住屋邨建立了聚會點,開拓無牆教會。鄧建議:「教會應設立社區幹事職位。」基道堂社區幹事陳志慈指,教會曾與社區飯堂、安老院及託管中心合作,他們亦與區內學校開辦家長事工及學生小組,在周末為區內兒童辦英文班。陳舉出幾項有效走進社區的方法,包括在祈禱會動員,邀請會眾繪畫社區地圖,舉辦節日活動,又以祝福行動去到社區當中。她強調,祈禱求問神很重要,又要持續穩定地接觸人,並要安排跟進。

(左起:劉梓濠、梁國全、蔡宗正、鄧達强、胡志偉)
(左起:劉梓濠、梁國全、蔡宗正、鄧達强、胡志偉)

禱告等候神開門

在問答環節上,有與會者問到怎樣可以打破堂會觀。蔡牧師回應說:「不要大聲疾呼,要禱告及嘗試實行。」教會起初可能不習慣,但嘗試一兩次之後,執事和會眾漸漸習慣和改變,牧師也要多宣傳所做的社區工作。弟兄姊妹若有心志,但教牧不支持或資源不足時,要禱告等候神的帶領和開門。很多社區工作不須要太多花費或人手,弟兄姊妹可嘗試帶頭,等待教會遮蓋。另外有人問及若教會沒有地區工作的專業,憑什麼做社區工作。鄧則回應說,教會要做的是建立長期的社區關係網,向「和睦之城」的目標進發,這須要有定時定點的委身。胡志偉牧師表示,教會可以從人群、地區、興趣、工業及族裔等分類去發現社區的服事對象。面對傳福音和社區需要的拉鋸,蔡牧師認為:「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有神的拯救。」

教新已完成18區分區研究報告及網上電子版,協助各區教會制定合適的社區策略。

(記者林暐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