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無電」的相交 -【家的韻律】

當孩子還年幼的時候,我們常帶他們到一些有同齡孩子的朋友家中,讓我們大人相聚時,孩子們也可一起玩耍。然而,這樣的情況時有出現:我們在朋友家中的客廳剛坐下來,正享用一杯熱烘烘的咖啡,我們的孩子就會來到身邊,一臉失望,在我們耳邊輕聲的問道:「何時可以回家?」其實,他們不過想回家玩平板電腦,或看電視節目。

此後,我就加倍的提醒自己和家人,當我們在別人家中作客,或有朋友到訪,我們是整個家庭跟人團契,不容許有任何電子產品打擾我們的相交 (嬰兒監控器等除外,並無異議)。既然有人花了時間親自與我們見面,他們就要比一切的人或事來得優先,將所有的注意給予在我們面前出現的人身上,就如說聲「請」或「多謝」同樣重要,這實在是表達對他們的尊重。

我們執行「無電子產品令」是有兩個原因的。首先,電子產品多是個人玩意,使用時並不需要與人聯繫。其次,當孩子或成年人知道不能使用電子產品時,心智中的社交和創意那部份便自然活躍起來,相交也變得豐富、滿足。

我們對孩子還有進一步的要求,就是規定當有客人到來時,不以媒體作為談話的內容,這不是禁止的,但我們並不鼓勵。孩子並不擅於總結,即使他們嘗試分享電影中的一個精彩片段,他們不是記著一個簡短空洞的笑話,就是帶出一個冗長的前傳,同樣是無聊之至。當有人來到另一個人的家時,他實在是說: 「我遠道而來,為的是想用我寶貴的時間與你分享,我想認識你,你的想法,你的夢想,你對生命獨有的見地,甚或只是上星期在商店發生過的趣事。」 如果你有什麼精彩的表演、電玩、歌曲等想他們知道,簡單的一句評語如:「你得試試/看看這個,我可以給你那個網址」,那就已經足夠了。

人們常稱讚我們的孩子能夠參與成年人的交談。但事實上,像其他孩子一樣,只要有部智能電話在身旁,他們的手就會自然遊走到那裡,很快進入忘我的狀態。電子產品不是一項選擇,因為孩子需要啟迪,要在心智和情感上與現實世界接觸。當我們成年人有重要的事情要談,我們有時會讓孩子自己玩,但大部份時間,我們會讓孩子留下來,而他們也寧願與我們大人一起交談。 我們常有朋友到來,起初是不習慣孩子在旁的 (更不用說我們有五個!) ,但原來被小孩接待是個獨特的經驗,朋友都享受在我們家中渡過一個晚上。孩子表現的愛和純真,有著非常叫人釋懷的能力,我們願意人們離開我們的家時,感到被愛,得著更新。要有這樣的效果,「無電」的相交生活,就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方法。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活化教會空間 以新方式接觸社區

為了鼓勵教會透過開放及活化現有物業,讓社區各階層能加深與教會的連繫,「建築師規劃師團契」於7月30日舉辦「教會.共享——創新教會空間的探索」講座。本次講座由建築師王緯彬主講,主要探討香港教會空間未來的發展,以及如何活化教會平日閒置空間,建立共享平台。講座有超過一百位教牧及機構同工出席。

教會空間的使用現況

.建築師王緯彬

王緯彬提出,教會社群的空間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傳統教會社群,主要在星期日崇拜使用,可稱為「現有空間」。第二層是「共享空間」,是開放讓社區的居民能夠參與的。第三層是「虛擬空間」,使用流動應用程式建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共享平台。王認為,若教會更多善用第二及第三層的空間,將會更有效地接觸教會四面牆以外的人。他的團隊十多年來曾為不少教會進行設計、裝修或翻新。他們發現,過往大部分教會都購置新地方,但近年較多教會選擇活化現有空間。王引導與會者反思:「我們可以想想,我們在擴堂以外可否選擇活化?除了擁有物業,我們能否共享?」

上一年政府施政報告鼓勵公司及機構更多使用共享空間,市場上亦出現了許多新型共享商務中心。王緯彬指出,共享空間的概念其實出自聖經使徒行傳2章42-47節,當中信徒「凡物公用」,而神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得救的人」英文翻譯為「教會」(church),是初代教會的模式。王說:「當教會平日空置的時候,教會附近的咖啡室卻坐滿了人。當中有不少青少年是身兼數職的斜槓一族(Slash)。他引述《經濟日報》的調查指,超過一半15-34歲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曾做過兼職。「若我們能釋放教會的空間,他們就可以上來坐坐。若香港教會把所有空間釋放出來,足以分給每位香港居民半呎地方。」

如何建構共享空間

要建構「共享空間」,王緯彬引用坊間共享商務中心的例子,向教會作出硬件及軟件兩方面的建議。硬件方面,共享空間必須有高速無線網絡(wifi)及充電插座,讓年青人願意停留。其次,要提供飲料及零食,亦可以擺放一些報章、書籍、文具及影印機等,鼓勵學生來溫習。場地宜使用溫暖柔和的照明,播放音樂,採用時尚的傢具及設計。空間可以劃分為流動工作區、開放茶水區、咖啡機、電話會議室、儲物櫃、圖書館、遊戲室、電競區、兒童房間及音樂室等,按各教會盼望接觸的人群來選擇。他又建議教會外牆可用LED製作顯示板來吸引人。

軟件方面,王認為共享空間的重點在於建立一個社群,讓參加者的知識、才能、時間都共享。他指出坊間共享商務中心的成功原因在於設有社群管理員,聯絡各人並舉辦活動,教會亦可仿效,建立共享社群。透過會員制,讓教會能夠在安全、管理、開放及傳福音之間取得平衡。王又指出,要轉型成為共享空間,教會的異象、事工、禱告及團隊都要配合,才能夠成事。教會現有的各項活動,比如跳舞班、補習班、烹飪班、音樂訓練及電競牧養等都可以在共享空間的形式下更有效地發展。他舉出香港多間教會機構轉型成共享空間的例子,發現他們雖形式及設計各異,但都非常受社區歡迎。

講座期間,王緯彬亦邀請所有與會者參與電子投票,測試各教會對共享空間的意向。結果發現,有25%受訪者的教會已經開設共享空間或正在籌備中,有35%的受訪者表示「很希望教會能有共享空間,會與領袖分享」,另有30%表示「有機會,但阻力會很大」,數字初步反映共享空間或會成為香港教會的一個發展方向。另一方面,王亦正在研究流動應用程式,讓基督徒能在虛擬空間建立群體,甚至共享教會設施。

 

(記者林暐皓報導)

加州山火肆虐需代禱 伯特利教會動員救災

加州北部雷丁市(Redding)附近發生嚴重山火,截至8月4日已導致七人死亡。身處雷丁市的伯特利教會動員參與救災工作,並獲救世軍選為物資分發中心。

卡爾山火(Carr Fire)吞噬了超過15萬畝的土地及超過1千幢建築物,尚有超過4千幢受到威脅,超過1萬名住戶被疏散。3千多名消防員正與火災搏鬥。強風加劇了火災,截至8月4日,只有39%的火勢受到控制。

伯特利教會在網上邀請世界各地的信徒為當地禱告,求神賜下平安、智慧讓消防員及官員能夠控制山火,求神止住風勢及釋放雨水,又叫煙霧消散,不要有閃電,並令火勢完全受控。「神啊,我們請求你來,醫治和超自然地介入這個情況。你是信實的,你有權柄掌控天氣。求你賜下恢復的雨水,保護這地。」

比爾.強生牧師在教會崇拜中安慰在火災中失去家園的人,表示他們會與哀哭的人同哭。他又說:「這幾天外面所發生的是出於仇敵的毀壞,但我們將要聽到賜予生命那一位的聲音。祂是良善的!」他續說:「我覺得我不需要為災難提供答案或解釋,因為神所賜的平安是超越我們能理解的。」

伯特利教會積極投入資源和志願工作,他們的物資中心提供食物、家居用品、應急及其他救災物資,亦提供情緒及靈性的關懷予受災人士。他們又成立「伯特利社區支援」網上群組,推動社區互助救援,有超過2千人加入。

(來源:Charisma NewsChristian Headlines,2018年7月29日至8月4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宣告山火要止住,神的良善透過教會彰顯。

【Kingdom LIFE】非一般家庭醫生 連繫神國身體 醫治病人心靈

如何能在地如在天的活出天國文化?如何在職場上活出基督的樣式?一位家庭科醫生,又如何透過他的專業,為病人甚至及其家人帶來重新得健康的身體和人生,更與不同機構連結為社區帶來祝福轉化?今期受訪者蕭烜醫生(Albert Siu)為大家訴說他的經驗。

踏進這間位於北角的醫務所的接待處,最引人注意的是擺放著一張叫做「仁愛關懷卡」的綠色單張。任何人都可以填寫此卡,接受醫生或姑娘為自己或親友代禱。診症室內的環境亦令人十分舒服,光線柔和而充足,牆上桌上都有放置一些金句經文的擺設,跟一般令人感覺冰冷的診症室完全不一樣。

與教會連結的診所

蕭醫生以往在瑪麗醫院工作,2005年才轉為執業私家醫生,算起來在私營醫生的工作經驗已有十二個年頭。一般人常常將家庭醫學跟普通科混淆,其實家庭醫學的理念及方向是注重身心社靈,即是不單止病人身體,也包括心理、社交關係與心靈健康。家庭醫生經過訓練,從教育正確的生活概念入手,幫助病人改善生活習慣,從而活得更健康,而不是只單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003年沙士期間,蕭醫生仍在瑪麗醫院受訓,當時醫療界甚至整個城市也面對很大的衝擊。當時他在醫院跟一班弟兄姊妹祈禱,也會跟重災區醫院的弟兄姊妹連繫。他同時觀察到,私營普通科醫生的處境很孤單,受到任何衝擊或者危難都得不到足夠支援。他們為這些事祈禱,神就感動他們要去到社區表達愛及全人關懷,並連結其他私營的基督徒醫生。從那時開始,就慢慢醞釀一種新模式,將有神同在的家庭醫學帶進到社區。

2005年10月,蕭醫生與一些教會合作,開設了北角醫務中心,後來更在葵涌區增加了一個服務點。展開服務初期,蕭醫生得到自己教會的傳道牧者幫助,藉著醫療及教會連結社區。他坦言,最初的幾年只是學習怎樣運作,例如怎樣去管理一間診所、管理藥房、怎樣聘請人、怎樣訓練同事、怎樣跟進病人,都是一些重要的基礎。當時傳道牧者會跟他一起在診所禱告,分享領受怎樣去為病人看病,怎樣幫助跟進病人。慢慢地,神開始再打開一些門,連繫到其他地區教會。

用心聆聽 醫治心靈

醫務所的名字Agape Clinic,標誌是一個心形像聽筒內有十字架,意思就像用聽筒細心聆聽神的聲音和感動,從而去服侍病人。由於醫務所的基督信仰形像在社區裡很明顯,於是逐漸可以連結到不同的教會,開始展開不同的服事,例如舉辦健康講座,為街坊的健康檢查,甚至乎舉行健康嘉年華等等。如此服侍三年,商區福音使團亦邀請蕭醫生去分享三次聚會,都是跟情緒健康的主題有關。「這是神的新帶領,就是要關注人們的情緒。那時香港人嚴重的情緒問題已開始浮現, 每4.5人就有一個人需要情緒輔導。」蕭醫生又發現,自己服侍有情緒困擾的病人時,能夠耐心聆聽,也不會覺得累或辛苦,反而越服侍越有力,便知道這是神的恩賜,更清晰看到神給他的服侍方向,於是開始發展婚姻輔導及家庭治療。他表示,家庭治療是有時更是指跨代的服侍,例如小朋友的情緒問題可能來自父母的問題,最終會發現父母也是受到上一輩祖父母的影響。

「很多時身體上的毛病是關乎當事人情緒心理以及人際關係的問題。」蕭醫生說,不少病人初時是因身體毛病來求醫,而他會從這切入點去關心病人,明白他們的心,後來對方願意打開心窗,關係就慢慢建立起來。他分享了一個個案,有一位在地盤工作的男士腰痛前來求醫,過程中發現他同時患有抑鬱症,每天要服最少十款藥物,卻仍不能為他減輕痛楚。該名男士漸漸覺得生活上受到限制,失去自信、失眠,與家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差。有一天,當他正乘搭渡輪時,他忽然興起跳海自殺的念頭。就在此時,一位公立醫院的基督徒醫生打電話給他,表示受神感動要打電話給他,問他正在幹什麼。他覺得很驚訝,卻不敢說出自己正要自殺,只說壓力很大且不開心。那位醫生於是轉介了他的個案給蕭醫生。蕭醫生發現,對方其實是很渴望得到醫治及恢復信心,於是鼓勵他讀聖經及祈禱,好像每天服藥一樣,並且有信心他會慢慢減少服藥的數量。他照著去做,漸漸地能夠睡得好,腰痛也減少了,跟家人的關係也恢復了。後來,他的妻子及兒子到蕭醫生處看病,結果最後一家人都信主了。

神國要crossover

就這樣,蕭醫生學習關心社區與基層,明白神想在社區要做的工作,並學習與神一起動工,而他只做自己該做的部分。他直言,雖然自己很想幫助每一個病人,但有時未必有適合的機會。因此,他有兩個原則,第一個是連繫,第二個是彈性。他凡事會彈性處理,若有從神而來的感動,就立即回應,否則會跟病人先保持聯繫,稍後再跟進。這個也關乎與神的聯繫,順服神的感動與帶領怎樣去處理及關心病人,與神一起動工。縱然工作忙碌,但他仍緊守進行安息日,以保持工作家庭的平衡。在這方面,蕭醫生也得到神的供應,給他合適的醫生拍檔一起同行。

「神國內是要有不同crossover的連結,不要固步自封,不要單獨地去做,要與神國裡其他不同領域的人連結一起去做,要認識彼此、關心彼此、以對方的心及需要為先、彼此同行守望,學習怎樣回應神的愛及祂的同在,學習回應神此時此刻的感動,立即行動。」蕭醫生相信,這條路並不孤單,只求神賜下同行者一起同心同行。「要跟隨聖靈當下的帶動,在那個文化之下想我們做什麼。福音是簡單的,不要將它複雜化形式化,我們自己就是福音去到人群當中。」他現時最大的夢想就是以家庭醫生的身分去祝福其他家庭,恢復每個家庭的屬天關係與樣式,並且連結屬天家人去做神想做的事。「要在職場上見到神的國,跨越不同領域、界限、宗派,聯合一起活出天國文化。」

(特約記者張綺薇報道)

 

教會普查分區研究 走進社區 活出使命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出版之《2014香港教會普查》為教會發展策略提供參考,而最近教新更將結果整理及分析成分區研究報告,於月初舉行之「走進社區的堂會──教會普查分區研究(2016年版)」交流會中,向教牧及機構同工分享。教新總幹事胡志偉牧師相信,透過認識所屬區域的特點,可協助堂會制定適切的使命對策,接觸社區。

尋問社區服事界線

教新執行幹事梁國全提出,教會是使命群體,要與外面世界連結。這不單是教牧或宣教士的責任,而是所有基督徒的職責。「教會須要尋問自己在社區的服事界線在哪裡。」他建議當堂會審視與社區的關係時,可以從以下6條問題開始:一、會眾對現時外展事工有何看法;二、外展事工是否太多或重覆;三、社區有何需要;四、有沒有機構可合作;五、如何鼓勵會眾參與;六、如何使每一個人都有份。他指出,一間教會只須半年,就足以走遍所座落的整個區域。「我們要在現實中尋找理想,好像耶穌在人群中動了慈心。」唯有「落區」印證,對社區的理解才會具體和「不離地」。

教新同工劉梓濠首先講解中西區。該區堂會歷史久遠,500人以上堂會比例較多。因人口老化,中西區未來人口會減少,但教會的人口老化問題將比其所在地區更嚴重。至2024年,中西區的總撫養比率為全港第2高,在職人士壓力將更大。雖然中西區入息為全港最高,但貧富差距卻是全港第2高,草根階層容易被忽視,然而區堂會在社關、扶貧及新來港事工方面亦有相當進展。

建立長期同行關係

其後,香港西區潮語浸信會(西潮浸)堂主任蔡宗正牧師分享他們的社區服事。從過往經驗中,他們歸納出3個重點:一、要去到社區當中;二、要建立長期關係;三、目標要清晰,就是傳福音。首先,他們與堅尼地城一間有名的酒家建立長期的同行關係,甚至連一般人認為不可能信主的廚房部員工也有突破。另外,他們也有採訪安老院。「我們不是想這些老人家做會友,而是想他們信主,這是人生最後一站最重要的。」西潮浸亦到展能中心舉辦活動,後來也舉辦了「平安夜福音晚宴」,邀請他們到堂會中,結果多人決志信主。最後,由於西潮浸在港大附近,他們最近開放場地讓內地生上廣東話班,找機會與他們分享福音。蔡指出,西潮浸參與的嘉年華中,最多人排隊的攤位竟然是傳福音的攤位,所以教會要去,不要再等待。

教新同工接著解說深水埗區的社區數據。深水埗的堂會在商住兩用樓宇的比率為全港最高。過去5年崇拜人數跌幅較大,女性會眾佔會眾64%,為全港第2高。會眾的年齡分佈比社區人口年輕。住戶入息為全港最低,貧富差距較細。未來5年將會有至少3萬人入住該區新建成的公屋。該區堂會積極服事社區,但崇拜人數並無明顯改善。

教會應設立社區幹事

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主任鄧達强牧師表示,他們在最近十多年才想到要做社區工作。「教會不要困在四面牆內,要真正走入社區。」當時,基道堂設立了社區部,與禧福協會一同展開在順寧道街市的事工,另外一位姊妹也在所住屋邨建立了聚會點,開拓無牆教會。鄧建議:「教會應設立社區幹事職位。」基道堂社區幹事陳志慈指,教會曾與社區飯堂、安老院及託管中心合作,他們亦與區內學校開辦家長事工及學生小組,在周末為區內兒童辦英文班。陳舉出幾項有效走進社區的方法,包括在祈禱會動員,邀請會眾繪畫社區地圖,舉辦節日活動,又以祝福行動去到社區當中。她強調,祈禱求問神很重要,又要持續穩定地接觸人,並要安排跟進。

(左起:劉梓濠、梁國全、蔡宗正、鄧達强、胡志偉)
(左起:劉梓濠、梁國全、蔡宗正、鄧達强、胡志偉)

禱告等候神開門

在問答環節上,有與會者問到怎樣可以打破堂會觀。蔡牧師回應說:「不要大聲疾呼,要禱告及嘗試實行。」教會起初可能不習慣,但嘗試一兩次之後,執事和會眾漸漸習慣和改變,牧師也要多宣傳所做的社區工作。弟兄姊妹若有心志,但教牧不支持或資源不足時,要禱告等候神的帶領和開門。很多社區工作不須要太多花費或人手,弟兄姊妹可嘗試帶頭,等待教會遮蓋。另外有人問及若教會沒有地區工作的專業,憑什麼做社區工作。鄧則回應說,教會要做的是建立長期的社區關係網,向「和睦之城」的目標進發,這須要有定時定點的委身。胡志偉牧師表示,教會可以從人群、地區、興趣、工業及族裔等分類去發現社區的服事對象。面對傳福音和社區需要的拉鋸,蔡牧師認為:「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有神的拯救。」

教新已完成18區分區研究報告及網上電子版,協助各區教會制定合適的社區策略。

(記者林暐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