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孕育關係的管道(下) -【羊回家】專欄

溝通需要傳遞與接收雙方無誤才會帶來期待的美好果效。當人接收到與個人無關的部份,或是沒有接收到該接收的部份,就會產生負面效果(如苦毒)。又或因著過去的傷害、原生家庭的影響等,會令人選擇負面導向,專注於批評論斷。當人沒有渠道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溝通不良,會對他人感到失望,最後不想再與人溝通。例如一個孩子的聲音不被聆聽,會覺得自己不被接納,他會發展另一種策略去尋找自己的重要性。

父母應教導孩子學習尊榮別人,若果所說的話讓別人覺得被貶損,便不要說。凡我們所說的都是要別人得尊榮,得造就。「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他的、必喫他所結的果子。」(箴18:21)我們說的是造就人的好話,別人便得造就;若我們說的是貶抑的話,別人便得虧損,這是溝通的門戶是否能打開的要訣。

大部分人遇到問題時會認為是對方的錯,堅持自己的想法,毫不退讓;某些自卑的人會覺得所有事情都是自己的錯,對方都是對的。唯有雙方能作出適當的調整,才能為溝通開啟有利的基礎。

之前我們提及話語是帶著能力的,會影響一個人的靈與魂。有一次太太在小組分享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很蠢、很無用。我覺得很費解,因為我從來不會那樣說她。後來聖靈告訴我:「其實很多時候,你對她所作的不滿意,或是有時她做事情不夠快、不夠好時,你會搶回來處理,這等於告訴她是個無用的人。」從那時候開始,我學習不要再隨意推翻她的想法或論斷她所作的事。

我們可以選擇口出恩言傳遞祝福,或口出惡言而發放咒詛。反過來說,別人所說的話我們也可以選擇接收與否。記得我家老三出生的時候,一邊的髖關節活動比較不靈活,醫生建議可能要做手術。開始時我們很擔心,後來經過諮詢一些醫生朋友,以及禱告以後,我們決定不再覆診(這個決定需要父母自己領受),但會持續觀察,同時放下憂慮。結果,這個孩子今年已經10歲,不僅活動沒有問題,更是家中四個孩子最擅長體育的一個。

謙卑是溝通與建立關係之基要,倚靠神的智慧,每個人都是能言者(出4:11-12)。因著個人的獨特性,需要的「愛的言語」也不盡相同,除了話語的肯定,有人需要有質量的時間,另一些人則喜愛有心思的禮物,或是為對方服務,而有人喜愛身體接觸。無論如何,只要我們願意花時間和心思,定必找到溝通的門徑。因為現今世代邪惡,我們不要隨便聽別人,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12:2)。


馮小滿,註冊職業治療師,本專欄圍繞家庭的不同層面,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家庭為主題,目的是讓人學習在家庭生活中應用神的話,真正享受神的愛。

 

 

溝通——孕育關係的管道(上)-【羊回家】專欄

溝通,包括傳遞訊息的人以及接收訊息的人。表達的人若能準確地發出其訊息,而接收的人能準確地接收訊息,那就是一個良好的溝通。溝通技巧包括語言及非語言,所以我們每天在做什麼,也是一種表達。例如現今很多人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他們在告訴別人「我不在乎你」,以為自己不會影響別人,其實只是有很多人在迴避他們。一天我在家中看書,聖靈提醒我,「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們會想什麼呢?」孩子可能會覺得爸爸寧願看書也不跟我們玩遊戲,爸爸的書比我們更重要,我們也許是沒有價值的。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做的是好事(Good),但在神眼中有些事是更重要的(Best),所以我們需要省察自己,我們的生活如何,人家都看在眼裡。

今天為什麼很多孩子不願跟家長說話,因為家長只想孩子接收自己的想法,而沒有去學習聆聽孩子。當我們說話的時候,其實是在確立自己的想法,並認識和肯定自己。如果父母從小沒有聽他們說話,使他們缺乏表達的空間,減少練習溝通的機會,便會對自己缺乏認識,也因為覺得自己所說的沒有重要性,更會造成自我形象低落。

溝通不良也會導致孩童缺乏管教。一個孩子開始時做什麼事情皆是「自由發揮」,需要父母去教導他們什麼是應該做的,漸漸建立界線(Boundary)。當這個界線愈來愈清晰,便能夠真正自由地作出決定,明白相對要承擔的後果是什麼。若缺乏指引,人會變得愈來愈自我中心,缺少同理心,長大後會變得反叛。一個人真正享有自由的同時,必先知道其責任在那裡。舉個例子,今天學生們的書包都很重,家長們怕孩子太辛苦,所以為孩子們背負這個重擔。在地鐵裡,很多家長、甚至是長者,站著為小孩背書包,但是小孩卻坐著玩手機。這是一個多麼悲哀的圖畫!表面上是很「愛護」自己的孩子,但實際上是我們在教導孩子不需要尊重父母,他們亦只在看自己的需要。

此外,父母對孩子過多、過快的照顧,會奪走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建立獨立生活的能力。作為父母,應樹立榜樣(身教),以及教導他們走當行的路(言教),他們的行為便不容易走差。可悲的是,今天看到很多聰明的孩子,受著父母的壓迫,或不合理的期待,使他們產生不必要的壓力,甚至引發精神病。因為溝通不良,他們自然會另覓途徑去滿足自己。我們要小心,當我們不去管教自己的孩子,其他人會!這些包括傳媒、朋輩、網絡資訊等,然而這些東西從那裡來呢?如果是一些屬世的價值觀,孩子會接收很多被扭曲的想法,他們的生命會漸漸地被侵蝕。你願意你的孩子隨意地接收這些資訊嗎?


馮小滿,註冊職業治療師,本專欄圍繞家庭的不同層面,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家庭為主題,目的是讓人學習在家庭生活中應用神的話,真正享受神的愛。

 

 

做個討神喜悅的職場達人 從一雙願意聽的耳朵開始

迦南會北部大專團契於2月23日舉辦「討神喜悅的職場達人──基督徒如何化解工作上的衝突」講座,邀請正道神學院董事朱正中長老主講。曾擔任可口可樂公司亞洲副總裁的他以自身職場經歷出發,向與會者分享,如今無論是在家庭、職場、教會中,最缺乏的就是「一雙願意聽的耳朵」,進而彼此能「協同合作」,並透過神的教導來化解衝突,使自己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人。

朱正中分享,在東方華人文化中,仍有許多人會把反饋視為是一種批判。其實,反饋的目的絕非批評,而是「學習從別人的回應中找到成長改進的機會」,透過溝通與達成共識,將衝突的負面效應轉化為正面的成長動力。如同聖靈來到世上的工作,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出自己的軟弱,並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在發生衝突時,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坐在一起談論事情,不要把耳朵關起來,否則衝突是無法解決的。」無論在家庭、職場、教會,因為缺乏「一雙願意聽的耳朵」,不聽,導致衝突無法化解,最終形成了分割式的社會狀態。「很多時候,衝突的表面是事情,但其實回到衝突的根本,往往是基於『人』。當衝突沒有即時解決,久而久之感受就會漸漸發酵,甚至節外生枝,以致最終產生複雜且難解決的爆炸性衝突。」

怎麼樣才能以雙贏的局面解決衝突問題呢?朱正中說,「協同合作」的方式才是真正雙贏的解決方法,最重要的條件是彼此一同討論思想,找到第三個解決方法,在不犧牲的情況下,滿足雙方的需要。「協同合作」也是將衝突化為健康衝突、利人利己的最佳方案,當然在彼此溝通時,也必須做到尊重他人的差異、理解對方感受、雙贏思維、聚焦於「問題」本身、有自信表達想法,才能將共識定位目標,努力讓公司更卓越。

朱正中又分享,自己經常很早到公司,就會到員工位子上禱告,幾個月後公司辦事變得越來越好,深信這就是基督徒進入職場的目的。「無論在任何環境,衝突都是避免不了的,但神託付我們最大的使命,就是能夠作光作鹽,把人帶到祂的面前!所以,我們透過神的教導來化解衝突,並使自己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人。」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讓夢帶領你更親近耶穌 -【夢教室】專欄

每個人認識耶穌的故事都是獨特的,天父帶著我們進行精彩的冒險,使我們更多地認識祂是誰。一切的夢都是叫人更親近耶穌。無論你是誰,有怎樣的過去,我們與耶穌更深的親密關係都包括以下的共同點:

耶穌是門

耶穌是通往神的唯一門戶。關於夢、異象、預言服事、神蹟或任何超自然現象,唯一安全的起點就是耶穌。一切都從與耶穌的關係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在祂身上,我們所有的屬靈活動都會引導我們與祂建立更深的關係。

神會說話

我們所服事的神是一位說話的神。祂稱自己為「道」,所以我們自然可以認為神喜歡說話!神是關係的神。祂不是在尋找機器或奴隸,而是尋找朋友(約15:15)。

降服和改變

當神介入我們的生命時,祂不會讓我們毫無改變。我們透過聖靈經歷到超自然的活動,是為了使我們更像耶穌。當我們聽到祂的聲音時,唯一恰當的回應就是降服於祂的旨意並改變我們的生活,以便我們與祂的啟示對齊。我們不是被迫或像奴僕而做,而是作為關心祂的心意並明白到祂是生命嚮導的回應。祂對於如何生活的想法將比我們的好得多,所以我們跟隨祂。

通過夢與神建立親密關係

「神說一次、兩次,世人卻不理會。人躺在床上沉睡的時候,神就用夢和夜間的異象,開通他們的耳朵,將當受的教訓印在他們心上。」(約33:14-16)神如何透過夢說話?我們是否可以透過夢聽到祂的聲音,親近祂?

在創世記15章中,神與亞伯拉罕立約,並預言以色列會下到埃及。為了將這些事情傳達給亞伯拉罕,祂用了一個夢。第12節說,當神對他說話時,亞伯拉罕「沉沉睡了」。亞伯拉罕是我們信心之父,是聖經中第一個稱為神的朋友的人,在關鍵時刻,神用夢與他說話。創世記是起初的書,是神與人的關係最初的記錄。

創世記中的美麗故事中,夢發揮了重要作用:亞比米勒夢見亞伯拉罕(創20);在別是巴,神在晚上向以撒顯現(這可能是一個夢;創26:23-25);雅各在伯特利做了一個夢,他看到神,並得到了與他列祖同樣的應許(創28:11-22)。

當神告訴他如何增加有紋的、有點的、有花斑的羊群時,雅各在夢中獲得了財富策略(創31:10-13);在夢中,拉班被警告不要傷害雅各(創31:24);約瑟發了兩個夢,在獄中至少解釋了兩個夢,並解釋了法老的兩個夢(創37:5-10, 40:5-19, 41:1-36)。

有趣的是,神賜給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應許,是我們信心的基礎,是神在聖經中經常引用的應許,都是在夢中賜給他們的。夢不是神說話唯一的方式,但即使快速看一下創世記,也會發現那是祂說話的重要方式。

回應神的夢

既然神選擇用夢與我們交談,該如何回應呢?如果我們做以下三件關鍵的事情,我們將開始在夜晚認出祂的聲音:

  1. 按照聖經的觀點看待夢;
  2. 重視夢;
  3. 期待神用夢與我們說話。

我們會因此發現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找到的東西。我們與神的親密度會增加;會越來越認識祂,我們會發現,夢是祂吸引我們更接近祂的方法之一。


文@莊.多馬,國際溪水事工總幹事(John E. Thomas, Stream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教導預言服事、解夢和神的國度。)

厭煩 -【愛有道】專欄

「討厭,又來了,不想再聽啦!」當媽媽在孩子耳邊不斷嘮叨著,提點他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有時話還沒講完,孩子已面露不悅神色,或唯唯諾諾裝作回應,耳朶早已「關機」,心思亦已飄散。

孩子對父母的教導叮嚀厭煩,有時不是父母說的不對,反而是因為說的正中要害,防衛的機制自動產生對抗能量,逃避指責。少年孩子正在爭取自主權,情願嘗挫敗的苦,也不願做個事事由父母掌控的「木偶」。

父母提點孩子,得掌握時機,不要在孩子趕著出門,身體精神疲倦,或心情欠佳時給他訓話。也要避免長篇大論,借題發揮和言不及義,重要的提醒最好是精簡具體,並表達你的關心。當孩子主動找你傾談,先聽聽他的感覺,他會更期待你的回應。

太太經常對丈夫數算著奶奶、親戚的是是非非,孩子們的功課和行為問題,本意是希望抒發自己的鬱悶情緒,尋求一點安慰鼓勵,卻換來一句:「好煩呀!讓我安靜一下好嗎?」

一次又一次,他請求原諒,承諾會改掉壞習慣,可是婚前婚後故我依然,這刻又聽到他說:「請再相信我一次吧!」妻子對丈夫那薄弱的信心已瀕臨崩潰,狠狠也回應:「不要再講了!」

厭煩的情緒可以阻隔兩個人的親密關係,令大家漸行漸遠。若意識到對方有厭煩的情緒,先不要以牙還牙,回敬一句:「我真的惹你討厭嗎?哪我以後就不再跟你說話了!」比較合宜的回應是給大家一條退路:「我們稍後再談吧!」

安靜下來想想,或找個可信賴的朋友談談,一則是處理自己情緒,二則是整理一下糾結之因及解結之法,不要讓厭煩蠶食彼此的關係。


文@徐惠儀

暫停的空間 -【愛有道】專欄

這個一人一手機的年代,大家連走路、吃飯,甚至上洗手間都在盯著手機,分秒必爭地接收訊息,並即時回應。

消息的傳遞加速,決定也更有效率,與此同時,謠言、是非、錯誤的訊息也是不經篩選,沒有核實就廣泛傳開。群組中不同意見的人公開毫無保留地舌戰,不論親疏,隨時因為忍受不住被言語攻擊的傷害或意見不合而離開群組。

線上的關係,建立簡單,聚散容易,彷彿不留痕跡。然而,沒有充分的思考及溝通而作出的回應或決定,會較輕易改變初衷。例如一個團體的活動,初時大家熱烈表示可以參與,活動日臨近之時,又紛紛以不同理由退出,令負責人感到挫敗無奈。

至於具爭議性的話題,線上的討論無論是以文字表達抑或是語音傳輸,片言隻語總是不夠詳盡細緻,誤讀誤解難免。一人引起話題,多人同時回應,有時變成混戰,想調停的人也可能遭到攻擊,問題沒有結論,群組已受重創。

在線上維持良好的溝通,先要明白及接納這種聯繫方式的限制,不要視之為唯一的溝通渠道,不要以為有群組就可以不需要打一通電話,不用面對面說話。有時候,先在群組初議,再電話跟進,會聽到另一些沒有表達的意見。並且要留意那些沈默的人,他們沒有示意,不等如沒有意見。

在意見紛紜之時,請注意不要火上加油,最好暫停一下,給自己和群組成員一點思考沈澱的空間,來回看看大家的對話,想像一下彼此的異同,當中有誤會盲點嗎?有過激的情緒嗎?有需要個別聯絡去澄清問題嗎?如果你是群組管理者,更要有智慧暫停大家的爭執,讓大家冷靜一下。


文@徐惠儀

反應與回應 -【愛有道】專欄

思考與身手敏捷的人反應快,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像佔有效率的優勢,予人競爭力強的感覺。相對來說,喜歡深思熟慮才回應的人,會予人猶豫不決,甚至後知後覺的印象。兩者除了性格氣質不同,前者或較多是年輕人,而後者或許是人生閱歷較豐富。

有人喜歡與反應快,滿有活力的年輕人共事;亦有人認為他們太虛浮,不夠踏實,當遇上重大事故,憑直覺反應,沒有確實的理據,容易判斷錯誤。至於按兵不動,細察形勢才作出回應的穩重派,應變與應急欠衝勁,還事後孔明,作出「早知如此」的解說,叫人難以信服。

請勿誤會我在批評反應快與回應慢都不適合與人共事,反而健康的團體或機構,應該能同時容納這兩類人。當領導的,更需要廣納不同類型的意見,才作出更合宜的決策。有時候,領導本身是個成熟穩重型,思前想後,沒法突破框框,他需要沒有思想包袱的年輕人給予天馬行空的點子。而年輕衝動的領導,則需要聽取感覺拖後腿的諫言,停駐看清形勢,再踏出平穩的一步。

舉個簡單的家庭互動例子,中年的爸爸為轉換工作而躊躇,更害怕影響家人的安穩生活;初出茅廬的兒子卻為著實追逐夢想,不願安守於一份朝九晩五的工作。兩父子坐下來交談,爸爸苦勸孩子三思,不要頻頻轉工;孩子卻請爸爸明白他的夢想是推動他向前,他需要尋找有意義的工作,而不僅為了糊口。

交流過後,大家的選擇或許有所調整,又或沒有改變,但大家都會對彼此多一分諒解,不會只是批評論斷,找對方的不是之處,堅持個人的觀點,硬要對方順從。


文@徐惠儀

撕裂與縫補 -【愛有道】專欄

撕裂的關係需要縫補,這句話說來理所當然,但做來卻是不然。

一方伸出「橄欖枝」,嘗試接觸溝通,另一方卻以為是陰謀陷阱,拒絕回應。或表示必須先道歉才表示有誠意,提出一連串的捆綁式的條件,直踩對方的底線。縫補還未開始,關係進一步撕裂。

一方怒氣怨憤仍未平復,另一方卻希望快速解決彼此的誤會糾結。找個第三者扮演「和平使者」,作仲裁中介,盡力勸說,請雙方各退步。若第三者是個長輩,雙方都給予面子,暫時壓抑著內心的不滿,握手言和。這種快速的縫補不過是口不對心的偽裝,裂痕埋藏心底而已。

雙方能平心靜氣坐下來傾談,各抒己見,也聽聽對方的感受想法,這可以是縫補撕裂關係的「起始點」,「終點」仍不能太早設定。不要一廂情願地以為大家會「和好如初」,回到未發生裂痕的從前。修補後的關係是雙方都須要改變的關係,只有更新的關係才可以持續發展,若不能以新的觀點與態度與對方相處,再度撕裂的痛楚將會更大。

陷在撕裂關係之中的人,感到痛苦迷惘,會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從積極面看事實,關係的破裂事出有因,醞釀已久,愈清楚呈現的問題,愈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隱藏在地毯下的問題,反而是更難處理的問題。

現今社會鬧哄哄的議題是政治影響人心的撕裂,小市民深感無奈,似乎無從參與,難以改變。然而小社會亦是大社會的縮影,家庭、朋友、公司、機構的小圈子每天都同樣發生關係撕裂的情況,且更是貼身的難處,能夠學會面對,經驗修補的過程,減少人際的緊張或傷害,漸次地會影響到社會的和平氛圍。


文@徐惠儀

[國度觀點] 香港教會老齡化 改變從聆聽開始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前後,在社交媒體上出現很多針對教會問題的討論,前瞻總是從反思開始。歷史上沒有一個時期,教會是沒有問題的,出現問題並非不正常,但問題若持續下去而沒有解決,便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漸漸演變成危機。教會當前面對的危機,其中之一是領導層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會眾整體上老齡化,日漸失去活力。

根據2014年教會普查數據,香港的15-24歲信徒人口佔會眾總人口的12.8%,略高於香港相同年齡階層佔總人口比率11.5%,香港本身也是正邁向高齡社會。普查也反映教會對青少年事工的關注,最大的關注是導師不足,其次是青少年信徒流失。雖然對青少年流失現象有反思,並提出一些因素,但普查的目標對象只是教會,所得的資料和數據來自教會,即是說,研究範圍限於教會。若然深入剖析青少年流失現象,研究範圍便應該擴大至社會層面,題目可包括探討香港青少年對教會、基督教、甚至是宗教的觀念。

然而社會研究的成本很高,教會未必有資金投放在大規模的研究項目上。正如處理人際關係一樣,化解問題始於聆聽,教會領袖可以親身進入社區,透過觀察、交談、訪談、記錄等,聆聽青少年的心聲,這是今天就可以起動的工作。從教會領袖角度看青少年流失問題的聚會已有很多,但給予青少年表達心聲的渠道相對較少。我們是被差遣到世界去,「去」是耶穌給教會的大使命的「特質」,與其坐著反思問題,不如動身進入人群中,用心聆聽,真誠回應。生命影響生命,不是在研討會裡發生的,而是在人與人的真實接觸中,這才是道成肉身的見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