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祈禱會 祝福這城.祝福家庭

11月11日,「祝福這城.祝福家庭」祈禱會於政府總部添馬公園露天劇場舉行,約有200多位弟兄姊妹出席,同心為政府、房屋、家庭、夫妻及親子關係五方面禱告守望。祈禱會由甩石行者及以勒基金主辦,甩石行者執行長陳慧貞牧師主領祈禱會,以勒基金陳歐陽桂芬總幹事(陳太)分享禱告心得。會中亦有禧福協會的天國耆兵表演敬拜舞蹈及讚美操協會(香港)港島東區的夫婦表演讚美操。

陳太鼓勵與會者透過禱告,以神的話語取代城市中一切的問題。「負面的說話說四句就好,之後就要禱告。我們要得著仇敵的城門,不讓牠進入這城市。」她認為,任何國家都需要興起美言者,好像迦瑪列一樣,平息爭議的風波。我們可以認同正直人的禱告,宣告神的話語。她祝福與會者得著聖靈的大能,有足夠的心力禱告,並要成為蒙福的代禱守望者,禱告層面要不斷擴展,香港要成為守望全世界的城市。

陳慧貞牧師帶領與會者為香港房屋問題禱告。她指出香港基層家庭居住劏房的嚴重性,求主賜下智慧給予香港的掌權者,讓他們可以解決房屋問題。與會者同心禱告,祈求主釋放香港的土地,幫助香港建造房屋,地產商及有地的人要顧別人的事,讓市民有安居之所。

大會其後為家庭中的長者、夫妻及親子關係禱告。禧福協會的天國耆兵表演敬拜舞蹈,代表長者也要起來敬拜神,為這城禱告。基督徒的婚姻要彰顯神的臨在,成為在山上的城,香港的見證,讓人看到出路。親子方面,家長要教導孩童認識真理的主,照顧孩子心靈的需要,使他們心中有力量,又求神使恩言充滿家庭。大會以吹角作結束,願天國的管治和家庭價值觀臨到香港。

(記者林暐皓報導)

【Kingdom LIFE】以先知性舞蹈代禱,為這城求平安與醫治

近期香港出現一隊舞者遊走香港不同地點帶領舞蹈敬拜,今期Kingdom Life前往觀塘海濱長廊採訪了這隊的先知性舞者,透過他們優美的舞蹈動作,在日落的襯托下,觀眾都深深感受到神的美榮與同在,不自覺要讚歎:「以舞蹈敬拜我們的神實在太美了!

 進入先知性舞蹈的門

Christine與Sodapop是來自法國的先知性舞蹈代禱者,Bryan透過別人介紹知道這對夫婦對華人有很強烈的代禱負擔。Bryan在一年後參與回家聚集時,從神領受要歡迎中國的代禱者。「那時開始,我就有負擔為Christine與 Sodapop祈禱。幾個月後,我被神感動寫信告訴他們中國對先知性舞蹈的需要,邀請他們來教導舞蹈敬拜。我又透過他人轉贈一張回家聚會的影碟給他們認識中國的先知性舞蹈。」他們很珍惜這封信和影碟,但當時覺得時機未成熟。Bryan的信是其中一封的邀請,但最後確認是時候來中國的信,是一位北京的小朋友寫給他們的,他們非常感動,也看見了中國對先知性舞蹈的渴望。

今年是Christine與 Sodapop第三次來中國。他們每次來香港,Bryan就負責協助舉辦舞蹈工作坊,及幫助他們與不同的人及教會連結合作。「這次的中國之旅,神告訴他們要來10日,除了與機構合作,還前往一些地點跳舞代禱及拍攝。對我來說,我就是他們的代禱者,由寫信開始,我的負擔就是為他們祈禱,並且為他們在香港的事工開路。

興起舞蹈敬拜的大軍

Lily(吳梨玲)是參加Christine與Sodapop的舞蹈工作坊的其中一位先知性舞者。Lily現在是教會的傳道人,她從大學開始學習跳舞,神在那時開闊了她的視野,讓她明白跳舞除了是興趣,也可以與敬拜結合。Lily一直渴望神帶一個牧者教導她學習更多關於舞蹈敬拜,而在機緣巧合下Lily就參與了這對夫婦的工作坊。「在第一次上堂時,我心裡就清楚,神啊,就是這種敬拜了!我們跳舞禱告獻呈的,不但是給神,也是為了盟約及地土去祈禱,將當中人的擔子及憂慮獻呈給神,讓神去釋放他們,讓神的愛及平安重新充滿代禱的對象。在上堂時,我就經歷了這種神的同在及靈裡合一的敬拜。」今年再進深,他們選擇在香港不同地點跳舞,為著城市的需要用心靈去感受,並且用動作去告訴神,這個城市可能受傷,有很多失落及不忿,為著這城去向呼求神,求神的愛與憐憫臨到。

神一直將舞蹈敬拜及守望社區的負擔放在Lily心中。「神給我的負擔很具體,就是靈性舞蹈治療,興起一隊香港的舞蹈敬拜隊。」Lily曾嘗試大膽在教會的敬拜中跳舞獻呈。她形容,舞蹈敬拜是很真實的,當舞者專注在神裡,會眾是會感受到神的力量及恩典。「當我在教會敬拜中跳舞,弟兄姊妹都感受到整個氣氛很濃烈,感受到神的同在,知道那種能力不是來自我本人,而是聖靈帶著我獻這個祭。試過幾次之後,有些弟兄姊妹都表示想參與,有種渴望想更加親密及盡情地敬拜主。」Lily感覺到神在她的教會開啟弟兄姊妹,讓他們有謙卑的心去領受。而最近教會在設計新堂址時,神讓Lily大膽向牧師提議,明年是開啟敬拜舞蹈的時候,而神更令她在堂委面前蒙恩寵,很快通過開啟舞蹈敬拜的提議。「未來我們教會的新堂址將有一塊很大的全身鏡,預備教會興起一隊舞蹈敬拜的軍隊,去為香港敬拜守望。」

心靈舞蹈帶來的醫治

另一位先知性舞者Rebecca(吳詠娟)本身從事營商宣教,她在兩年前就從網上認識了Christine與 Sodapop。去年,當她在一間機構的服事中就與他們相遇了,就開始跟隨他們學習先知性舞蹈。Rebecca經歷了在個人中被主醫治釋放,神對她說,透過跳舞敬拜,個人與神是有連結的,也可以為別人帶來醫治釋放更新。今年Christine與 Sodapop更邀請Rebecca參加戶外舞蹈敬拜。「當我們為自己,為別人,為香港跳舞時,其實在求主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神想我們看見的;開我們的耳朵,聽聽聖靈的聲音,讓我們明白可以怎樣為香港跳舞及守望。在舞蹈中,我們體會到不但將自己與神結連,同時也將這個地土與神結連。」

Rebecca主要從事營商宣教的諮詢及培訓。而神從呼召她營商宣教到現在她所開展的項目,大部份都是與跳舞有關。在教導舞蹈時,Rebecca看到職場中的人心較為硬和冷漠,因著工作或者生活的壓力,人有很多壓制。「當我思考怎樣將靈舞帶入職場,我就想到將它轉作『心靈舞蹈』。」現在,開始陸續有人邀請Rebecca去他們的工作場所開班教心靈舞蹈。「雖然在心靈舞蹈中我不能直接講耶穌,但我會講愛,期望將人的心與耶穌結連,以致他們在當中自己去經歷。有些人在上完堂後回應,原來這樣跳舞能夠經歷醫治。他們感到很奇怪,為何來之前很不開心,跳完舞,除了人放鬆了,還覺得整個人更新了。他們自然就會問原因。當他們主動問,我就可以分享福音及耶穌。」

(記者莫嵐報道)

發展不是硬道理 聖經土地觀才是真祝福

「土地、居住與生活研討會2018」於2月9-10日舉行,主題為「吾『慌』無地!?──土地開發的信仰反思」,當中由香港中文大學王福義博士及中國神學研究院李耀坤博士分享的「開發地土X天父世界」講座,探討了香港土地供應、保育政策及聖經土地神學等問題,並勉勵教會進入社區服務寄居者。

資本主義土地觀

根據香港規劃處「香港土地用途2016」資料,香港75.7%為未建設土地,當中的41.7%為郊野公園,34.3%為未被使用的土地,包括棕地、私人土地、私人康樂土地、墳地、採礦區、禁區及軍事區等。其中棕地和私人土地各有超過1,000公頃。而根據2016年香港審計處的「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結果,當中住屋開支佔總開支的34.3%,住私人房屋的住屋開支達到40.5%,而飲食開支則退居第二。

李耀坤博士就香港的住屋實況及資本主義土地觀指出,「香港人不是為『口』奔波,而是為『樓』奔波。」香港是全球最難負責住屋的城市,樓價與入息比率達19.4%。大部分人認為住屋是人生重要的保障及投資,願意跨代參與置業。社會文化把能否置業作為衡量個人成就的標準。他又形容,這是一種形成中的階級矛盾:社會高度獎勵擁有財富的人,將更重的軛放在貧窮人身上。他解釋,在資本主義土地觀之下,土地是個人生命的延伸,是具有排他性的勞動成果。因此,土地與人的關係由共生共存,變成只剩下擁有權。土地變成可交易的商品,只是眾多資本的其中一項,用作最大化經濟效益。土地的市場價值決定一切,只有能負擔的人才可以在當中生活,人與土地之間的感情沒有價值

截然不同的聖經土地觀

關於聖經的土地觀,王福義博士指出,土地是神創造的,並交給世人管理(詩115:16),但神並非放手不理土地(創6:12)。神對土地使用有要求,不容人玷污,不容忍不公平,也要求給予土地安息,人才會受保障。王說:「在香港,人對土地為所欲為,不理會土地能否承擔。大自然不單是人賺錢的工具,土地也是承托著人的生存環境。大地是神所創造的,人不應該破壞。」

李則提出三點信仰土地觀。首先,土地是立約的禮物,不是私有財產。「地不可以賣斷,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25:23) 人不能在土地上為所欲為,神對土地有規範。神的子民只是土地的管家,當人擁有土地時,應想起神的恩典,而不是自己的豐功偉績。第二,土地要安息 (利 25:2-7)神為所有受造物預備了休息,並要求每7年土地要守安息年,出產要給僕人、寄居和走獸享用。李說:「累積財富,要『賺到盡』,只會帶來奴役壓榨。神要求子民有另一種對待生產的態度,要與其他人分享神的供應、平安和福樂。」最後,土地代表實踐立約責任(利25:24-28)神要求至近的親屬,要贖回弟兄因際遇不佳所賣的產業。聖經中「贖回」和「親屬」來自同一個字根,原文是神作以色列的救贖者。神的子民要學習作鄰舍的救贖者,推廣一個關愛的社會文化。

資本主義土地觀認為,經濟發展就是必然、要賺到盡、土地只是商品。信仰的價值觀卻認為,人只是土地的管家,土地也要休息,而且要看顧客旅寄居。

最後,兩位講員鼓勵信徒應該反思,為何置業是成功指標。當樓價是一個重軛,參與在其中就是進入了一個不易察覺的現代奴隸制度。在教會方面,應考慮如何服務社區中的客旅寄居者,成為「至近的親屬」的代贖者,而不是由執事會決定教會用途。李舉例說:「星期一至五,丟空的教會物業有否發揮作用?假如今日你的堂會在社區消失,居民會覺得若有所失還是慶幸?」社會方面,宜反省多年的發展政策是否真的能祝福土地?我們要一味追求繁華,還是一片祝福生命的沃土?

(記者林暐皓報道)

[國度觀點] 善待香港的寄居者

居者無其屋是香港的嚴重民生問題。房屋是為居住需要而設,當目的扭曲,而成為投機者的生財之路,生活空間就不斷被壓縮,陷入居者無其屋的苦況。當大眾感到不公義,社會怎能和諧呢?當人感到自身利益被侵奪,就容易將矛頭指向其他人,結果造成更大的分裂。

社會有些言論認為,新移民人數不斷增加,而這些「外來者」正搶奪公屋資源,那原本是屬於港人的福利。雖然新來港人士居住公屋的比例很大,但戶主其實是港人,新來港住戶來港是為與家人團聚,自然會與港人家人同住。「新移民搶奪公屋」不是事實,因為公屋編配政策規定,雖然新來港人士可以申請公屋,但到輪候編號到分配階段時,輪候家庭必須最少一半家庭成員居港滿七年,才有資格分配公屋,否則申請會被凍結。「新移民搶奪公屋」只是一種偏見。住滿七年,還被視為外來者,這則是一種主觀看法。

聖經有善待寄居者的觀念。來港未滿七年的新移民不算是有永久居留權的港人,從這方面看,最初的七年內,他們是「寄居者」。對寄居者的善待,即對新移民的善待,不該包括偏見、歧視、惡言,反之卻要關注他們的需要,幫助他們適應和融入新的環境。港人也是新移民的後代,應當「知道寄居者的心情」(出23:9,《和合本修訂版》)。

然而,善待寄居者的聖經觀念並不充許「文化入侵」。在舊約時代,寄居者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必須順從以色列的信仰和文化。寄居者來自外邦,都可能有拜異教的背境,若果他們來以色列寄居時,散播異教文化,或是違反摩西律法,那就會影響以色列的屬靈光景。神對以色列有特別的命定,要她成為世界的光。以色列人善待寄居者的同時,也藉著神的話語和行出神的話語,領寄居者也進入他們的命定。可惜後來以色列君王因容讓外邦異教文化入侵,導致亡國。

神對香港也有特別的命定,香港教會不僅要善待新移民,也得藉著神的話語和行出神的話語,領他們進入他們的命定——神安置他們在香港的心意。

國度1分鐘(45) – 神國度的七根柱子——慕約翰對神國架構的宏觀視野

+按圖放大

神國度的七根柱子

慕約翰對神國架構的宏觀視野

慕約翰(John Mulinde)牧師以「七根柱子」顯示神國的架構,每條柱子代表屬靈爭戰的一個領域,而信徒必須興起,預備自己去勝過所有領域,才能在主的日子來到時向神交帳。

神國度的七根柱子

個人層面 神的旨意 信徒必須遵行父神的旨意,否則無法進天國。
神的命定 信徒有從神領受的使命,各有不同,這也就是神的命定。
神的內住 信徒有聖靈的內住,時刻都能尋求聖靈的同在。
社會及國家層面 神同在的充滿 信徒可以將神的同在帶到社會,影響所在之處的氛圍。
社會層面 信徒有從神而來的權柄,治理社會各層面。
門訓列國 信徒有門訓列國的使命,從「宗教信仰、家庭、經濟、政府治理、社會價值觀」五個層面改變列國。
世界終局 主的日子 信徒必須忠心等候主的日子,知道有一天會向神交帳。主的日子來到時,神的國度才會完全彰顯,全世界將成為我主基督的國。

內容主要取材自〈神國度的七根柱子〉,《好消息》雜誌,2017年11月,11-14頁

慕約翰是什麼人?

國籍 土生土長的烏干達人
事工 1990年創立「世界號角宣教事工」,總部位於烏干達坎帕拉(Kampala),異象來自約珥書二章1節:「你們要在錫安吹角,在我聖山吹出大聲」。
使命 呼召列國興起,喚醒神的子民成為聖潔,預備主的再來,進入神的命定,完成神的心意。
生平大事 在80年代,烏干達陷入愛滋病危機時,他領受異象在全國建立合一的禱告網絡,以致能對抗空中執政掌權者的邪惡勢力。其後,因教會的順服和合一,烏干達經歷大復興,基督徒人口升至90%以上,神蹟奇事在各地發生,愛滋病人口從34%驟降至6%。
核心信息 建立禱告祭壇是土地得醫治的策略。

禱告祭壇首先從個人開始,然後是家庭、城市,擴大至國家、列國,最後建立禱告網覆蓋全世界。

人要自潔歸向神,才能有屬靈權柄對抗邪惡勢力,並治理大地。

慕約翰的名言

「當控制一群人或一處地區的黑暗勢力崩潰或衰弱時,復興就會出現,這時候人們向聖靈開放,聖靈就會來掌權,將神國和神的旨意更強力地彰顯出來。」

[國度觀點] 從寄居者心態看待住屋需要

在缺乏良好經濟因素的支持下,香港樓價不斷創新高,中層市民也難以置業。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本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連升15個月,最近達336.1點,半年以來累積升幅為9%,15個月以來則接近兩成半,而房租也跟著樓價破頂。在自由經濟政策主導的社會,房地產已成為短速致富的投機貨品,而住屋問題則成為每代香港人的沉重包袱,即使教育水平大大提昇,社會階層流動性大大增強,也難以終止貧富懸殊的惡化。

薪金追不上樓價是本港政府必須優先處理的社會問題,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多次主動表示「必須立刻正視」問題,也提出對策。她早前表示成立由非官方專業人士領導的專責小組,其後經過社會辯論,與各界人士商討如何開發新的土地,並定出土地發展的長遠政策。地少人多一直以來是限制本港發展的困境,填海也不能在短時期內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況且,本港樓價瘋狂上升,也不是純粹土地供應不足的原因,如果房地產投機繼續熾熱,無論土地供應增加多少,樓價只會繼續因投機炒買活動而不受約束地上升,脫離大眾市民的購買能力。

聖經說,人在世是寄居者,沒有人有土地的永遠擁有權,在永恆的時間表上,置業安居不過是暫時的,土地是受託管之物,住屋需要的滿足亦是神的恩惠。一方面,基督徒知道人生在買樓以外有更高的使命,工作不完全為買樓,買樓不是人生目標。另一方面,無論是買樓或賣樓,是業主或租戶,都應從寄居者心態看待房地產,知道自己有受託的身分,而房屋是為產生有益於人的價值的工具。投機不是建基於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甚至含有貪婪的本質,剝削勞動者的居住需要,因此炒樓風氣不應鼓吹,也不應追隨,寧可將資金投放在產生價值和意義的經濟活動上。除此之外,基督徒可以祈求神的智慧,就土地發展政策提出跟這世界不一樣的意見。

抓緊時機為香港禱告 慕約翰:讀經和讚美是轉化基礎

來自非洲的慕約翰牧師和蘇比牧師多年來一直帶領列國進入轉化與復興。十一月初,他們來到香港生命頌浸信會,主講「抓緊時機禱告特會」,跟香港家人分享贖回地土、讀經、讚美和愛慕神等禱告基礎,為大家帶來深層的轉化。

 

宣告香港地土的權柄

牧者會中,蘇比牧師談及人與地土的關係,鼓勵我們為香港禱告。首先,他提到神用塵土做人,也從塵埃中提拔人,人是從塵土而出。其次,地土可以出產,也會因人而受咒詛,更會見證人的不義和滅亡。再者,地土會開口、能聽、也能吐出其上的居民。他列舉了六項玷污地土的罪:性罪行、流無辜人血(如墮胎)、拜偶像、毀約(婚姻、生意)、不公義和苦待寄居者等。因此,他鼓勵人為香港認罪,謙卑自己,求神醫治地土。神的子民要宣告地土的權柄及能力,且叫地記錄,開口出產發旺,吞下一切黑暗勢力的攻擊。

 

不應擔心神如何做到

下午時段,香港的牧者團隊擁抱兩位非洲牧者,宣告大家是家人,感謝他們的付出,尊榮他們為亞洲的擺上。慕約翰牧師接著分享到讀經與滿足神心意的關係。他說:「『想知道、明白、能夠滿足』是人回應神的心意的三個層次。」當神向人啟示祂的計劃,祂同時會頒下要完成這些事的規則。若人不滿足神的準則,神就不會做祂的部分。「我們的錯誤就是思考神怎做到祂的部分,而我們的期望太少。」我們會以過去的軟弱和失敗來衡量神,以致不信和疑惑掌管我們。這好比神告訴亞伯拉罕,他將祝福萬國,但他卻只看到自己沒有兒子。「我們不應該擔心神的部分,我們的責任是:『若那是神的旨意,我全心相信』。」沒有信,就不能討神的喜悅。(來 11:6)

 

大量讀經 讓聖靈印證神的心意

很多人想知道神的心意,想尋求預言或異夢的恩賜。然而,他提醒我們,人沒有權要求得著恩賜。聖靈的印證卻是應許,可以向神求。真理的靈不是憑己意說話的,祂不會離開神的話(約 16:13)。因此讀經的深度會決定聖靈向我們啟示多少。他說:「若心中不是充滿神的話,怎樣印證神的心意?」他對很多服事主的人既不禱告,又不讀經感到詫異。神帶領約書亞得著應許之地的要求是「晝夜思想神的律法」。「今天仇敵只要來偷走晝夜思想神話語的能力,信徒就失去被聖靈帶領的能力和作為神兒女的權柄。」他鼓勵大家撥出有品質的讀經時間,被神的話充滿,直至湧流出來。不要根據世界的觀念解讀和引用聖經,也不要依賴釋經書,因為那些都是「人的意見」,不一定符合神的標準。他認為神的話不是「零食」,應把神的話語大量地裝進我們裡面,讓聖經解釋自己。蘇比牧師亦接著分享,求神釋放一份超自然的渴慕在大家當中。

第二天下午,慕約翰牧師亦談到讚美的重要性。他帶領大家讀詩篇34篇,當中可見讚美敬拜是大衛的生活方式。我們也要不停讚美神,直到變得自然。「當我們在生活細節上感謝神,就會發現越來越多值得感謝的事。」他提及自己過往曾經歷一些非常惱人的事,事後一個姊妹跟他說:「感謝主,你還活著!」聖靈之後亦提醒他:「你已經生氣了大半天,你浪費了多少時間不去敬拜神?」這次經歷令他有很大反省。

 

不容忍邪惡氛圍

論到口中的話,他更進一步提到,我們不要容忍身邊的邪惡氛圍。當身邊有人發怨言時,停止他們都是尊榮神。耶穌也曾和彼得說:撒旦退去吧,使他停止散播負面氛圍。我們要超越禮貌的考慮,建立好的氛圍。雅各書提到舌頭能點起大火,是非常危險的身體部分。要將舌頭降服在耶穌的權下,所出的是為讚美,教導等善工。「說謊的嘴唇,為耶和華所憎惡」(箴言12:22)也提到說謊的嚴重性,甚至說謊的人是不能進入新天新地的。(啟21:8)因此我們的舌頭必須降服。當人願意透過不住讚美高舉神,又降服於神的心意,才可以保持神的同在,這些都是禱告突破的關鍵。

蘇比接著提到神對人的愛。當神在創世記1:26 中按祂們的形象做人,是出於愛。祂使人有靈魂,使人與神相似。當神創造了天地,希望與人分享這份愛,所以創造了人。因此,人和神的心中都有一個空洞,唯有對方才可以滿足。他說:「神享受你,比你想像中更多!祂很掛念我們,也渴望與人親近。可是,神卻不會強迫我們愛祂。」他引述抹大拉的馬利亞的例子,她是第一個知道耶穌復活的人,說明在愛中會得到極大的啟示。最後他為大家禱告,求神給我們更大的愛去愛祂。

(記者林暐皓報道)

無地方,如何做文化工作? -【文化守望者】專欄

文化工作是什麼?最簡單的說法是運用創意和能力,將自然界的物質,造成有價值的東西,而高價值的東西不只滿足身心需要,更是對人是有意義的。最近在課堂上,有學員聽了,就問我:「在網上發表內容,沒用上什麼物質,這不算為文化工作嗎?」

在我們的想像中,網絡世界好像是與物質世界分離的虛擬空間,所以容易有錯覺,以為網絡真的是免費的世界,不用花成本,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因為不需要使用工具器材。看來很美好,只要接通網絡,按按鍵盤,貼出有意義的內容,就可以改變世界。但我們忽略了建造虛擬世界的物質基礎,包括接通互聯網的電腦或手機、路由器、伺服器、網路電纜等等,我們眼睛未必看見所有基礎設施,但沒有它,就沒有讓電子信息傳播天下的虛擬世界。人類始終不能脫離神所創造的物質界,而能發展自己的文化。

城市文化發展更不能脫離一種屬物質的自然界資源– – — 土地。有土地,人群才能聚合,有聚合,才有創造和傳承文化的可能。上星期,我去了兩個教內的聚會,參加者和講員不約而同談論土地問題。第一個聚會提到教會得土地的屬靈權柄,第二個聚會提到經濟資源公平分配的問題,不同圈子的信徒都急於尋找土地問題的解決方案。不僅是文化工作,天國的偉大事業也涉及土地的使用,土地問題同樣會大大阻礙發展。今年下半年,香港政治及民生議題突然聚焦在土地問題上,又有教牧朋友開始鑽研土地神學,也許神憐憫我們香港人的時間到了!

在聖經裡,神的應許很多時候與土地有關,畢竟人有管治大地的使命和權柄。在樓價失控的香港,我們不是完全沒有地方,而是地方不夠用,但即使地方小,若然好好運用,也能創造價值。耶穌施行五餅二魚神蹟,不只是預告救贖計劃,也說出好管家會經歷倍增資源的能力,手上的少少資源,在神的祝福下可以有倍增的結果,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資源有多少,而是有沒有善用,有沒有拿出來祝福別人。倍增神蹟之後,還要用籃子好好拾起零碎,雖然神可以供應豐富資源,但好管家要懂得珍惜,在小事上忠心,主人才給他管理大事,若珍惜微小的資源,主人才放心交給他更多的資源。沒有人完全沒有地,你所站之處,就是你管治的範圍。我相信土地政策需要改變,讓人人安居樂業,但個人的責任和態度,卻是今天可以做好的事情。


文@黃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