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與米芝蓮大廚合作 開餐廳專招待窮人

意大利米芝蓮星級主廚博圖拉(Massimo Bottura)計劃2018年在巴黎和拿坡里開設新的餐廳,卻不歡迎有錢人來吃飯。餐廳提供免費餐點,用的是超市賣剩的菜,而且只服務窮人。

博圖拉最富聲望的餐廳開在意大利北部的摩德納(Modena),每個客人需付約250歐元,但他在米蘭的餐廳(Refettorio Ambrosiano)則餵飽了無家可歸的人,目前他計劃將這實驗性質的慈善工作再加以擴展。

Refettorio餐廳位於米蘭市郊的一座舊戲院,搜集從商店剩下的食材,按照博圖拉和其他知名主廚的食譜,煮成免費餐點。「我從不認為這些食材是無用的,我總認為麵包碎屑、過熟的蕃茄、變黑的香蕉還是有可用之處,正可以顯示出我們的創意。」博圖拉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如此表示。

博圖拉的計劃從2015年開始,他重新利用米蘭世博會餐館剩餘的食物,而在教會機構「安布羅希亞納明愛會」(Caritas Ambrosiana)的支持下,如今已成為永久的計劃。與一般傳統慈善廚房不同的是,來此用餐的客人不需要大排長龍,每個人都可以坐下來接受款待。「因此我稱它是餐廳,而不是慈善廚房。」博圖拉說。

雖然每天用餐的人數僅限96位,但博圖拉和明愛會表示,此舉可以幫助那些人重新恢復自信,並可以過正常的生活。「數字無法定義成功,你如何伸出援手是很重要的,然而你的幫助能在他們生命中產生什麼樣的激勵,這才更為重要。」明愛會負責人葛芮堤(Luciano Gualzetti)說。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每年全世界有大約三分之一,即13億噸的糧食遭浪費或遺棄。

(取材自Charisma News,2018年1月2日,Sylvia編譯報道)

禱告:為這項計劃能滿足更多有需要的窮人禱告。

我們是「和他同食同喝的人」-【好食有道】專欄

使徒行傳十章記載,外邦人哥尼流得使者的指示,邀請彼得到他家裡,要聽他講神的吩咐。經過五旬節聖靈澆灌之福,彼得出口成「道」,一口氣講述拿撒勒人耶穌的事跡:在神的同在中做了什麼,後來被人掛在木頭上殺了,第三日,神叫他復活,顯給神所揀選要為他作見證的人看。彼得又說,他自己就是其中一人,就是在耶穌從死裡復活後,「和他同吃同喝的人」。耶穌團隊十分親密,耶穌在世傳道的日子,常常和門徒一起吃喝,在祂復活後,又有同吃同喝的美好時光。(路加福音二十四章就有耶穌在門徒面前吃燒魚的記載。)

這些被神揀選的耶穌見證人,有一段與復活的耶穌同吃同喝的經歷,「同吃同喝」與「作見證」有沒有關係呢?為什麼使徒行傳作者刻意描寫他們是和耶穌同吃同喝的人呢?幻影是不吃不喝的,人心目中的靈體也不會,只有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才會。門徒和耶穌同吃同喝,見證耶穌真的從死裡復活了,身體真的復活了。門徒要作的見證,不是抽象的復活觀念,不是什麼主義或形而上的神學,而是與復活了的基督相交的真實經驗,又是十分親密的。

吃喝是人與人之間共同進行的一種日常活動,也反映彼此的關係。吃喝是否就只有物質、滿足生理需要和感官享受,就在乎人對這吃喝經驗的理解去到怎樣的深度。和復活的耶穌同吃同喝,這經歷既是神蹟性的,又是日常性的。復活後的四十天,耶穌似乎再沒有在公眾面前,顯出水變酒、瞎子得看見等那種震撼性的神蹟,門徒卻是在日常的吃喝中,見證一件更偉大的神蹟――神叫耶穌從死裡復活,住在人當中。

神創造大自然的規律,但有些時候,也會用超自然的能力介入這世界,震驚人的封閉的思想,以致得認識神。但人若只是單單追求特殊的超自然經驗,而輕忽了神在日常中與人相遇的經驗,便會走向極端。充滿萬有的神也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羅倫斯弟兄在修士院的廚房裡,洗洗擦擦的勞動時刻中,都能經驗到神的臨在,因他裡面有專心一志的尋求。

最後又回到「好食有道」這個專欄的寫作目的,飲食是世俗的事,抑或是屬靈的事?真在乎你的神是否在日常生活中也與你同在的一位,再沒有聖俗之分,只因一切都歸耶和華為聖,即恢復以神為中心的世界和生活。本專欄到今期完結了,祝福「和主同食同喝」的讀者享受基督裡的豐盛,在地如在天!


文@黃少芬

 

童年的味道記憶 -【好食有道】專欄

馬西莫.波圖拉(Masimmo Bottura)是國際享負盛名的意大利廚師,他揉合傳統與現代手法,神乎其技,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新派意大利菜。在《主廚的餐桌》訪問節目中,他憶述童年往事,每當被三個哥哥欺負時,便會躲到廚房的工作桌下面,而祖母就會用手中的麵棍趕走可惡的哥哥們。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波圖拉享受著桌上麵粉的氣味,還偷偷地抓一把祖母剛剛親手做好的意大利餃子。他表示,這就是自己在廚藝上受啟蒙的源頭,而他畢生所做的,不過是透過食物烹調將人們帶到他兒時的記憶去,特別是那個躲在工作桌下面的快樂時刻。

波圖拉的故事再次印證童年的感官經驗對終生志趣往往帶來極深遠的影響。味道的記憶可以深深存於腦海裡,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吃盡山珍海錯,但還是要重遇上童年故鄉的味道,才有一種厚實的幸福感。在這地球上,我沒聽聞過有一個民族在移居他方後,會自願地完全改變口味,不再思念家鄉菜。

我跟自己年齡相仿的朋友吃飯時,一旦發現餐廳有鮮茄紅衫魚,就會莫名地高興起來,不約而同點了這家庭菜,很多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我記不起消失的經過,昔日香港家家戶戶都愛煮鮮茄紅衫魚,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少出現在尋常百姓家。

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只有清淡的飲食。在飄流歲月中出生的一代,沒吃過埃及的肉鍋,童年的味道大概就只有被形容為「如同攙蜜的薄餅」(出十六31)和「好像新油」(民十一8)的嗎哪。曠野日子完結了,但有嗎哪給封存在金罐裡,連帶著味道的集體回憶。後來聖殿被毁,約櫃消失了,嗎哪卻停留在記憶之中,呼喚心靈的回歸。

有些猶太教拉比認為,彌賽亞來到時,那罐嗎哪會重現。但啟示錄二章17節只預告,有隱藏的嗎哪賜給得勝者。那是什麼?詩篇一零五篇40節說,神「用天上的糧食叫他們飽足」,在基督裡的完全滿足就是給得勝者的賞賜。曠野時代的嗎哪,以色列人嚐過了,而我們在基督裡的,那隱藏嗎哪似乎就是天上家鄉的味道回憶


文@黃少芬

「平菜難求」的天水圍 -【好食有道】專欄

我有兩位行公義、好憐憫的基督徒朋友,都是住在天水圍的,每次相聚,從她們口中便會認識多一點有關天水圍的事情,有好的,也有壞的。

小英姊妹喜愛田園生活,幾年來都是半職工作,其餘時間不是進修神學,便是到農地做無償的流汗工作。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她吃到自己親手種植的有機蔬菜,並且有餘,收成送給家人朋友。有機蔬菜價錢較高,中產人士才有購買力,如果只是生產有機蔬菜,供應菜市場,雖然也是為世界做出好事,但貧窮人卻不能受惠,對少英來說,還是美中不足。後來她在自己所居住的天水圍,認識了理念相近的「天姿作園」,於是投入更多時間服侍自己的社區。

天姿作園」是「關注草根生活聯盟」在2003年創辦的社區經濟計劃,目標是以合作社形式提倡勞動有價、以物易物。一群基層婦女在照顧家庭以外的時間參與農務,並獲得以工作時間計算的「時分劵」,以此換取生活所需。農作物也在天秀墟出售,價格低於區外的超市,聽聞菜葉類每天很快就給搶購一空。這麼受歡迎,天水圍「平菜難求」是價格吸引以外的另一個因素。

另一個行公義、好憐憫的朋友黃姊妹,熱愛烹飪美食,常常在家設宴招待親朋戚友,所以特別關注天水圍菜市場的變化。她抱怨天水圍的食材越來越貴。天水圍沒有食環署的公眾街市,區內的食材價格一直高於其他地區。在天耀街市關閉後,便少一個可以買平菜的地方,而領展街市裝修後,高級食材比例大增,有長腳蟹、白松露等。有些居民會去元朗、屯門買菜。我住在什麼都不缺的油尖區,難以想像跨區買菜的生活。最近天水圍有居民組織呼籲爭取區內建設政府中央街市,不讓大集團壟斷。其實天水圍買不到平菜的問題,多年前已被政黨提出。爭取興建一個公眾街市,竟像搞革命一樣的艱辛!

天水圍啊,願你平安,其上的居民,願你們的生活所需得到照顧!


文@黃少芬

從異端到主流的飲食之道 -【好食有道】專欄

有些異端因為本質上的錯謬,永遠都是異端,但有些異端卻會最後成為主流,當初只是不被主流所接納,才被視為異端。幾十年前,坎貝爾博士(Dr. T. Colin Campbell)就已提出素食為主的飲食才是健康的王道,雖然今日被廣泛接納,但與當時美國社會的營養學觀念不相同,忠言就被視為異端學說。

坎貝爾博士在2006年出版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The China Study),被稱為震驚營養學世界的著作。他引用調查數據,證明肉類為主的飲食習慣與慢性疾病、癌症有關,所以現代人應該減少吃肉,不吃加工食品,日常餐飲以蔬果為主。我們不是常常聽見這種說法嗎?有何特別呢?原來在坎貝爾博士踏足營養研究的時期,美國還沒有這種觀念,健康飲食是吃肉,吃雞蛋,喝牛奶,注重蛋白質的吸收。他將肉食與疾病扯上關係,甚至提出健康飲食習慣才是最有威力對抗疾病的方法,當時這是奇怪的講法。

為什麼他的研究與中國有關呢?70年代初,周恩來總理患癌病後,發動了一項規模龐大的全國健康調查,動用65萬工作人員在全國各地搜集資料,坎貝爾博士看出這調查結果為癌病與環境、生活習慣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後來獲得學界和撥款支持,就在中國廣泛地區展開深入的研究,最後將結論出版成書,名為《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他在書上指出,今天健康資訊雖然很多,飲食與健康的研究也做了很多,但只有很少的人真正知道如何能促進健康,連醫生也不能告訴你,為什麼?因為真的科學被埋沒在一大堆無關重要、偽科學資訊和食品工業的議程之下。換句話說,噪音太大,將需要聆聽的聲音淹沒了。我們如何得知真相?

我不是科學家,如何判斷什麼說法值得相信?為什麼我會相信坎貝爾博士,而不是其他人?我們通常會看這個人是不是健康,有沒有患癌病,才決定要不要相信他講的一套。但患病的因素很複雜,百分之二至三的癌病個案與基因有關。基本上,我會用常理和知識判斷,但較為重要的,也看這個人是不是可信任的。他提倡的言論與自身的利益有什麼關係?什麼驅動他這樣做?有沒有為他的言論付代價?即是要問,他對自己的言論忠誠嗎?這跟買有機蔬果一樣,認人不認證,與其信任一個缺乏監管力的認證,不如信任生產者的品格。對於素食為本的飲食方式,我支持,也願意身體力行。


文@黃少芬

思維比飲食法更重要 -【好食有道】專欄

你有一個心願,可能是改變飲食習慣,促進健康,或者單一明確目標例如消脂。於是你到書店想找一本健康飲食指南,橫掃健康主題書櫃時,定會眼花撩亂,接著進入迷失狀態,選擇太多,卻不知從何入手。坊間流行的健康飲食法層出不窮,即使每月試一個方法,十年八載也未能試完,新的說法只會接踵而至,永不休止。

健康飲食當然有些基本原則,我認為這離不開天然無污染的「真食物」,「真食物」是指在天然原本狀態的食物,沒經加工。真食物也有千千萬萬,吃什麼才好?我一直在尋尋覓覓,但自從看了「葉博士」(Dr. Leaf)的書,我才有頓悟,最重要的其實是我們的思維,而聖經老早就給予了智慧之言。

Dr. Caroline Leaf是美國一位心智腦神經科學家,自80年代起研究心思和大腦結構的聯繫。美國的科學家多的是,但很多受進化論影響,而Dr. Leaf卻是熱愛引述聖經的科學家,她發現存在於我們腦裡的思想是「真實的東西」,並非純粹抽象概念,日想夜想,久而久之那些思想會改變腦部結構,可以是朝向好的方向,但也可以相反。所以每天選擇思想什麼,腦部結構就發生相關的變化,結果影響全人身心靈。將行為歸咎於生理問題,例如腦部結構出現問題,故此人不應為行為負責任,這種論說在美國很流行,但Dr. Leaf卻引用研究力證,人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思考,所以應為自己的行為和人生負責任。她喜歡在演講時引這經文:「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5)

她的著作《Think and Eat Yourself Smart》針對大腦與健康飲食的關係。她首先批評追求便捷、效率、生產力的文化,導致食物供應系統出現畸形發展:十億人口饑荒,每天卻有海量食物浪費;但同時其他人口進食摧毀健康的加工食品,我們明知不好,卻偏偏要吃不好的東西,為什麼?這位腦神經科學家就開始解釋,我們吃什麼,主要是受到心思的影響,正確的思考就會有健康的飲食生活。可是現代的飲食集團(食品公司、超市、快餐店等)透過各種方式和資訊塑造「方便文化」,用以取代我們的思考,吃什麼不吃什麼,不知不覺間受到操控。因此只有改變思想,我們才能重建健康生活,真正能為神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益處。

她建議的第一步如戒毒一樣,人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她直言,今天很多基督徒悲觀地認為世界是墮落了,毫無盼望,置身道外,但真相是基督已更新一切,而神給我們的責任是看守祂所造的大地。你願意踏上這一步嗎?


文@黃少芬

福爾摩斯飲食研究 -【好食有道】專欄

怎樣閱讀一本書?方式可以很多,可以很有趣味,可以稍稍遠離一下書的中心思想,跑到外圍注視本來看為微不足道的事件。這非無聊,也非低級趣味,只要用心去讀,用腦思考,花時間追蹤,一個細節也可以讓讀者對世界、歷史、文化有更大的發現。

福爾摩斯是偵探小說的經典,作者在情節中暗藏線索,讓讀者與福爾摩斯一同破案。日本的福爾摩斯迷関矢悦子,卻將焦點放在故事中出現過的食物上,引伸至歷史文化的研究,最後將成果出版成書–《福爾摩斯的飲食與生活研究》,帶讀者「跟著小說情節破解英國餐桌文化及日常線索」。無論是火腿蛋、小型蘇打水製造瓶等,都可以是線索,追尋的目標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飲食文化。例如在《銀色馬》中,從晚餐的咖喱羊肉(加入鴉片)找到破案的重大線索(魔鬼在細節),但作者的更大興趣是英國人吃咖哩的歷史,她在書中引用古籍,將十八世紀的咖喱羊肉食譜呈現給今日的讀者。日本人對工作的認真和專注令人佩服。

最近我帶人查經,特別點出經文中的細節,看似平凡沒特別意思的一個地名、一個動作、一個詞語,可能隱藏重大意思,一旦發現了,如同抓住一把鎖匙,打開更廣闊的天地,對經文有更深的認識

今年4月的逾越節,大家有沒有吃逾越節餐呢?如有,應該會提到出埃及記十二章以色列漏夜逃出埃及的故事吧。9節說,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要烤羊,不能生吃,這點我們大概明白;但耶和華又吩咐,不能用水煮,到底水煮與火烤有何不同?味道當然不同,但煮食方式與出埃及事件有何關連?真的這麼重要嗎?既然命令清晰下達,一點不含糊,可能隱含特別意思吧。聯合神學院舊約教授Thomas B. Dozeman在釋經書《出埃及記》(Exodus)裡的見解可能有助我們找出線索。

他指,聖經中向神所獻的祭通常是火祭,用烤的方式才產生馨香的氣味去到耶和華面前,而聞香氣表示祂的悅納。用煮的方法處理祭物則有三種情況:一是祭司承接聖職禮(出二十九31),二是贖罪祭(利六28),三是拿細耳人還俗禮(民六19),三種情況都涉及參與者本身的有所改變。但逾越節是「耶和華的逾越節」,是祂對付邪惡的時刻,不涉及人自身任何的改變

讀者們可以自行思考是否同意他的觀點,但我想說的是,當我們以敬畏的好奇心研讀、查考、思想、默想經文,這樣的查經就會成為有趣的探索,而在過程中所獲得的會更深刻。心理學家也指出,學習過程若有難度,又付出努力,學習成果比舒適的學習更大,滿足感也更大。不然,那個福爾摩斯迷怎會在飲食研究上展示巨大的熱情?


文@黃少芬

為什麼你認為黑蒜有益? -【好食有道】專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時候不是因為勇者無懼,而是你收到有關老虎的正面訊息,說牠其實良善可愛,並不害人。於是你對老虎的認識給改變了,或至少產生疑問,不再能肯定老虎的真性情。我們喝汽水、吃高糖高脂的邪惡美食,不是不知道這些對身體不好,但照樣吃喝,可能因為被灌輸了其他的觀點,未能作出一點也不疑惑的判斷。

對食物營養的認知,我們都深受媒體的影響。為什麼你認為黑蒜有益?我每次問那些熱愛黑蒜的朋友,沒有人能回答,他們能列舉益處,但我的提問是關於「如何獲得」這些知識,又「為何值得相信?」在媒體世界生活,必須保持清醒,注意媒體資訊如何影響自己認識這世界的一切。你可能對廣告設防,認為自己不會容易相信食品商的甜言蜜語,但權威學者的研究報告呢?

網上充斥著世界各地研究組織發表的營養與健康研究報告,但花時間閱讀時,你可能更困惑,客觀的實驗為何會有不同的結果,甚至結論相反?人類臨床實驗確實有些複雜,然而實驗方式並不完全客觀,不同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結果,人為操控是可以改變結論的。研究組織應不應接收美國大型食品公司的資助,在學術界一直有爭論,但在爭論之前,食品商的大量撥款資助已是事實

紐約大學營養、食物研究及公共衛生系教授Marion Nestle表示,她檢閱眾多研究,發現一看資助資料,就幾乎可以推算到研究結果,食物研究的結果通常都符合資助者利益。比方說,有學者查閱研究長期喝用汽水和肥胖症之間關係的報告,發現獨立研究幾乎都肯定兩者有關連,而有食品商資助的研究卻沒得出這樣的結論。但她說,不是食品商用錢換取結果,而是接受資助的研究員在設計研究方式時,往往批判性較低

現今的食物議題不只是環境生態、營養健康、食物安全的問題,也是公義的問題。西方社會注重大公無私的道德操守,較為意識到利益衝突問題。反觀華人在這方面的意識比較薄弱,包括華人教會,下意識裡認為好的關係自然帶來益處,在「愛」中互惠互利,似乎很有道理,而漠視了公眾利益的考慮。當然在沒有危害公眾利益下,給別人恩惠,互惠互利,實在是很美好的事情,而且更多的給予恩惠,更多的祝福呢!是否與公眾利益有衝突,是否出於自利的私心,才是反思重點,若是,就有問題呢。


文@黃少芬

天生我才必有用,包括大麻? -【好食有道】專欄

最近在網上讀到一篇文章,題目是「太陽之下萬物都有其目的,包括大麻」。大麻?小朋友都知道,吸食大麻即是吸毒,會嚴重傷害身體和精神健康,很多國家立法禁止種植和買賣。這樣禍害人類的植物有什麼價值呢?

大麻被公認為毒品,但近年其藥用價值受到重視,現時美國有二十多州可合法使用在治療目的上。文章作者Steve Rabey就這方面提及福音派基督徒的掙扎,從憂慮大麻合法化到接納萬物都有存在的目的,更明白大麻和信仰之間可以沒有衝突。神既然創造了大麻,又在創世記一章說祂所造的都是好的,而基督又命令我們醫治病人,因此結論是應該支持大麻的治療應用。

有些父母看見患癲癇症的孩子獲得大麻治療而康復,就熱心地在自己家鄉協助推動修改法例,科羅拉多州在2000年成為第一個合法化的州,之後短短十多年,合法化的運動在23州和華盛頓DC取得成功。大麻應用在治療上,本身沒有太大的爭議,但福音派基督徒憂慮這會帶來毒品法放寬,而歷史證明這憂慮不是沒道理的,現在美國有四州已容許大麻作為日常享用目的(設有年齡限制),而調查指近六成美國人支持日常享用合法化;悲觀者更認為,離全國合法化的日子不遠了。

神確實創造了大麻,它自有其價值,但不表示對人類有食用價值,價值可以有多方面的衡量。況且人類犯罪,使地受到咒詛,自然界受到我們可能並不了解的影響,這麼說,事情就更複雜了。但無論自然界發生什麼的變化,人被託付了管家的職分,如何使用才是重要

大麻(marijuana)有高量的精神活性物質四氫大麻酚(THC),令人產生興奮和迷幻感覺,肯定不是好的食物,但它的親戚hemp含有極為微量的THC,卻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但因被譯為大麻,有時候使人費解,為何市場買到大麻產品呢?涼茶鋪售賣的火麻仁,潤燥滑腸,活血通淋,主要材料就是這種大麻的種籽。我曾經在香港的國貨超市買過麻仁(hemp seed),嘗試發芽但不成功,相信在包裝前經過特別處理,確保種籽不能發芽。美國在上世紀30年代立法禁止大麻種植時,也一併將同屬麻科的hemp列為禁品,至今仍然只有進口,卻不可在國內種植,所以進口的種籽必須被除去發芽的能力。

另外西方流行的大麻籽油(hemp seed oil),營養價值十分高,世衛指其所含的Omega 6和Omega 3比例最為平衡,豐富的必需胺基酸能修復人體免疫能力,其他功效也多,不能盡錄。有人聲稱,連續幾天將大麻籽油塗在皮膚上,發現皺紋明顯平復。如果你想一試,要有心理準備,它的保質期很短,氣味並不可人。


文@黃少芬

黃豆陰謀論:美國用基改黃豆就能攻下中國 -【好食有道】專欄

很多人預計,不出二十年的時間,中國的經濟實力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可是今天中國卻不能在糧食上自給自足,這「破口」的存在,或會導致最終敗給美國 — 這是黃豆陰謀論的推測。

今年2月底,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目前中國糧食生產量約6,214.5億公斤,但消費量達6,400億公斤,即有200億公斤的缺口。原因不是農作物失收,而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內地農業生產成本也高,與進口糧食價格相比之下,內地農產品缺乏競爭力。補救方法是進口糧食,2015年度糧食進口量創歷史高位,值得注意的是,黃豆的比率高達七成。中國在短短的六七十年間,從全球最大的黃豆生產國變成最大的黃豆進口國,現時全球六成的黃豆都是供應給中國的。黃豆危機觸動中國人的神經,陰謀論也應運而生。

黃豆陰謀論是什麼呢?黃豆原產於中國,18世紀引入美國種植,兩個世紀後,因著基因科技的應用成果,美國成為黃豆生產的第一大國,逾九成的產量是基改黃豆。有陰謀論就指,美國生產基改黃豆,目的是透過出口到中國,危害中國人的健康。美國卻不會自取其害,為什麼?因為美國人跟中國人不同,儘管黃豆是潮流健康食品,也未作為日常主糧,美國黃豆的主要用途是製造動物飼料和工業用途的黃豆油。除美國外,中國內地的主要黃豆進口國家還有阿根廷、巴西,兩個都是基改黃豆的種植大國,也被美國財雄勢大的種子基因改造企業所控制

信不信由你,我沒有答案。基本上我反對基改食物,基因改造觀念含有人類以創造主之態控制生命繁殖的意識,而不少研究也顯示基改食物對人體健康構成危機。基改黃豆也攻陷香港,今天不容易吃到豆味香濃的豆腐,但還有一線希望,加拿大還在生產非基改黃豆,所以本港一些黃豆成品廠家會在包裝上表明原材料是加拿大黃豆,以示高品質。但壞消息是,加拿大近年成為基改農作品增長最高的第二大國家。

內地對黃豆進口的高度依賴,引起國民的危機感,也產生壓力要求放寬基因種植的限制。雖然內地容許進口基改食品,但政府一直以來對國內基改食品生產採取嚴密防守,現時只對棉花和木瓜種植鬆綁。若然對基改黃豆種植開綠燈,中國不但會失去堅持生產非基改黃豆的名望,還導致難以估計的健康危機。很不幸,有內地傳媒指,政府已將基改的研究和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只是還未到完全落實的階段。

黃豆大戰不只是中美經濟戰,也關乎中國人的未來 — 國民健康及對生命的創造觀念。喜愛豆腐花的代禱者,這是為非基因黃豆爭戰的時刻啊!


文@黃少芬

加爾文的美食主義 -【好食有道】專欄

雖然福音派教會不是改革宗的支流,但追溯歷史源頭,信仰的啟蒙確是離不開16世紀宗教改革的影響。聽聞現時本港有些教會正密鑼緊鼓籌備明年(2017)宗教改革五百周年慶祝,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將抨擊教會弊端的「95條論綱」釘在威登堡教堂門外,隨即掀動一場激動人心但又充滿血腥的革命。五百年過去了,有了時間的距離,才會更清楚看出真相。明年的慶祝活動相信會反思當年宗教改革家的神學,或帶來新的詮釋,而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加爾文對教會藝術的「真」觀點,除此之外,便是他對飲飲食食的看法。

加爾文面容嚴肅,經常禁食閉門寫作,加上英國清教徒深受他的神學影響,總的來說,給人的印象是一位生活刻板、毫無情趣的神學家。但他在《基督教要義》裡,對基督徒的享樂卻提出過聖經教導。他認為神為人類創造食物,不僅是滿足身體需要,也是為了給我們觀感和味道的歡悅。身為神學家,當然少不了聖經的根據,他以詩篇一零四篇15節支持他的論點:「又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所以我們不應只重視食物的實用價值,更要懂得享受,這才是屬靈啊。因為所有美物的受造目的是為引導我們認識它們的創造主,對祂產生感恩之情

美國著名長老會牧師凱勒(Tim Keller)曾在其著作中引用加爾文的觀點,提醒人要欣賞受造世界,不要只重視事物的功用價值,有時候要停止工作,全心敬拜讚美神,享受勞碌得來的美物(包括美食),否則不能經驗到生活的意義。可惜西方文化信奉實用主義,追求效率,不會欣賞日常的美好事情。其實,華人教會文化也一樣,太重視效率和功能,在安息日,崇拜過後有一連串的工作會議,學習和服侍都集中在這一天進行,忙得不可開交。這些活動本身不是不好,但若然繁忙使我們錯失了享受神的機會,那就仍然遠離我們受造目的。猶太人在這方面比我們聰明,安息日提早下班,與家人朋友享受豐富晚餐,心裡懷著感恩之情度過愉快的一天


文@黃少芬

自煮時代來了 -【好食有道】專欄

網上有數之不盡的蛋糕教學資訊,攪拌麵粉,打鮮奶油,不再是又大又難的事了。還記得以前曾經流行一時的即做蛋糕粉(instant cake mix)嗎?我最近得聞它的一個有趣故事。

美國食品廠在40年代研製出即做蛋糕粉,所有材料已預先混合,消費者只要加水進去,就能輕輕鬆鬆做出蛋糕來。初期銷售情況很好,但50年代中期出現滯銷,通用磨坊公司於是請來心理學家Ernest Dichter找出問題。最後發現原因是過程太過簡單,蛋糕的確做成了,但消費者感受不到自己是在進行烘焙;即是說,參與度太低,無法帶來滿足感。Dichter建議增加一項工序:加入新鮮雞蛋,讓消費者感到自己真像個蛋糕師傅。結果銷量大增。

幾十年來,香港的電視台一直有烹飪節目,都是在下午的婦女節目時段。現今烹飪節目形式層出不窮,並且全日不同時段都有,反映自煮時代的熱潮。雖然物質豐富了,但人們已不再只滿足於味覺的享受,更想「快樂地參與」煮食的過程。有人便說,這可能是工業化造成人與物質之間的關係疏遠,而最後產生的反彈現象。用錢買蛋糕吃,怎能及得上自己親自烘培蛋糕那麼有意思呢!自己親手做出來的,即使不是一流,但在自己眼中就是偉大作品。

這種參與創作過程的熱情,社會層面的集體表達有「創客文化」(台灣稱之為自造者文化)(maker movement),中國內地和台灣的政府大力推行,加上補貼,因此兩地的起步早於香港,規模也較大。我們小時候,媽媽在家裡用縫紉機造衣服,而創客文化將之推向高科技層面,昔日媽媽車縫衣服,今日創客使用高科技儀器創造機械人。自己需要的東西,親自設計,親自動手,就是創客精神。

教會向來有高度參與的文化,在這方面走在時代的尖端,人人皆祭司,個個要事奉。但只有「做」,不一定是有滿足感的參與,因為過程可能沒涉及創意,只是因循去做。你可能會說,我們是要服侍人,不是求個人滿足感,我同意,我也不是提倡有自利動機的事奉。我想說的是神創造人的特質,如果我們在事奉中壓抑了神給我們的創造力 — 我們所分享到神的一種屬性,我們就在彰顯神的豐盛上有所欠缺了。
文@黃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