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次反墮胎40天守望行動

為維護未出生的生命,及向教會及大眾宣揚反墮胎的信息,「維護生命40天」首次在香港及亞洲區舉行。該運動於2月10日至3月20日這40天內,招聚基督徒、天主教徒及任何重視生命的人為墮胎問題守望。參加者通過禁食禱告,求神制止墮胎情況,並在墮胎中心門外和平守望,以及向社會大眾傳播正確的生命訊息。

 

運動已開展兩周,已經有十多間教會表示支持,並有約30名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加入。行動發起人祖華安(Joe Woodard))每天早上8時至晚上8時,帶領參加者在灣仔修頓中心家庭計劃指導會門外安靜地進行守望。他們禁食禱告,並提供禱告默想資料給參加者閱讀。他們相信當信徒撕裂心腸禱告,加上禁食親近神,可以搖動神的手,醫治這片土地。

 

守望期間,他們不會叫口號,也不會阻礙任何人進入灣仔修頓中心。參加者需要簽署和平約章,承諾不以暴力的方式去回應墮胎問題。公開的靜默守望表達腹中胎兒的無聲呼喚。

 

2月20日,大會在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舉行分享會,與參加者分享外國的經驗。到目前為止,已有32個國家、607個社區參與過這個運動,共拯救了一萬多個胎兒的性命。本次運動聯同全球23國家、273城市一同進行。在會中,「喜樂生命」及「基督徒維護生命聯盟」分享香港的墮胎問題的嚴重性,並鼓勵教會參與回應。

 

「喜樂生命」的發言人分享近期有一些商業機構,雖然沒有宗教背景,卻願意運用他們的專業去提倡社會關注墮胎問題,這已經顯示神正在社會中作工。另一名參加者表示,數年前他們發現很難去推動社會去關注和回應墮胎問題,特別是當中涉及醫療、社會政策和法律的部分,在無可奈何下只好禱告仰望神。2012年,神奇蹟地讓當時每年提供數千宗墮胎手術的港中醫院結業。她相信這次40天的禱告,將同樣帶來超過人所能達到的突破。

 

(記者林暐皓報道)

波蘭教會呼籲信仰回歸猶太根源

二次大戰時,波蘭是最多猶太人葬身集中營的國家,幾十年來國民對歷史污點保持沈默,但奇妙的轉變開始發生,今年1月教會在華沙舉行遊行支持以色列,呼籲信仰回歸猶太根源。

1月10日,數百名來自波蘭各地的基督徒,到達華沙參與「支持以色列大巡遊」。事後主辦單位發現Facebook專頁和YouTube頻道被反猶言論洗版,但沒有被嚇阻,現正準備今年7月再次舉行支持以色列大遊行,將邀請以色列和德國的友好參與。

波蘭牧者Edward Ćwierz對Breaking Israel News表示,十年前沒聽聞有過這類的集會,他對波蘭基督徒與猶太人的關係改善有樂觀的看法。「過去的25年,我們見到很大的改變,尤其是福音派基督徒,他們的信仰正回歸猶太根源。這是一個過程,而效果明顯可見。」

Ćwierz相信神在重建以色列,為彌賽亞的再來作預備,而現今神給波蘭第二次機會與以色列並肩站立。

(2016年2月19日,王妍編譯報道)

 禱告:更多波蘭教會認識神對以色列子民的盟約

「新哭牆」迎合非正統派猶太人禱告需要

以色列政府決定設立新的哭牆,作為非正統派猶太人的禱告區域。

耶路撒冷舊城區的哭牆(Western Wall)是猶太教的重要聖地,長期由正統派拉比管治,保守的禱告規條,例如男女分隔,一直以來遭到改革派和思想開放的猶太人抨擊。為此,自1980年起,他們不斷爭取要用自己的形式在哭牆前禱告。經過多年的商議,以色列政府終允許這項要求,把聖殿山南面的部分牆壁劃分給非正統派猶太人作禱告之用。

新的哭牆名為「Azarat Yisrael」,位於聖殿山南邊山腳的考古公園內。政府亦將會在該處興建廣場,並設獨立入口,讓非正統派猶太人有屬於他們的禱告空間。

正統派猶太拉比當然對此決定十分不滿,但無奈妥協,形容這是邪惡程度較輕的選擇,若然爭執惡化,恐怕會破壞哭牆的聖潔。

(來源:Israel Today,2016年2月9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新的禱告區域成為猶太人蒙福的地方

惠頓前教授與校方達成和解 分道揚鑣

 

《USA Today》報道,較早前在社交網站表示「基督徒與穆斯林所信的是同一位神」之美國基督教學府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前歷史系教授Larycia Hawkins已與校方達成和解,同意離職,但雙方協議內容保密。

延伸閱讀:  主張「基督徒與穆斯林信同一位神」 美基督教大學教授被開除

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引述惠頓學院院長對Hawkins的教學工作和社區服務表示感謝,以及Hawkins對學院的讚賞。

 

Hawkins自去年12月發表有關言論後,已被校方安排休假。Hawkins表示她對自己的言論並無後悔,因她相信基督教與穆斯林都有同一根源,都是信同一位神。

LifeWay Research做了一項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的福音派信徒認為穆斯林與基督教所信的不是同一位神,但仍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相信兩個宗教所信的是同一位神。

(2016年2月9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面對後現代思潮的挑戰,基督教學校持守正確的神觀。

 

 

為香港求平安獻祭和行區祈禱

每年一次的初三教會大巡遊,今年是第三屆,過往人數約七八百人,今年參加巡遊人數超過千人,一切都是出於神的安排和計劃。

一如過往兩年,我們在半年前已向警方申請,起點定於旺角麥花臣場館,我們要預早訂場,亦花上不少費用(過去用長沙灣球場則不用花費),原意是希望在出發巡遊之先可以有四小時,獻上琴與爐新年敬拜讚美祭給我們的主。想不到,在出發前旺角發生了騷亂,促使及催化更多教會弟兄姊妹參加聚會和巡遊,哈利路亞!

在2016年2月8日晚上,旺角開始有騷亂,有些警察被參與騷亂的市民圍攻,事件到年初二天亮才平息。年初二早上,我正前往祈禱中心祈禱,行經旺角一些街道,滿目瘡痍,其中一條街道亂石橫飛,甚至有鋪地磚頭及交通路牌被掘起,有些地方及公物被人縱火燒焦,數條街道被封,許多警察仍在戒備。心想,大件事,後來才知道旺角事件。

那時,我正思考為何在我們的初三大巡遊前夕發生這樣的事,跟我們的聚會有何關係?警方封路戒備會不會影響翌日的大巡遊?心裡立時有了答案,這豈不更需要呼籲人一起為旺角、香港祈禱嗎?我們租用旺角麥花臣場館,豈不是為了所發生的事來聚集禱告嗎?

為了這負擔,我跟一班在過去數年同心推動香港復興的教牧聯絡,將原來的琴與爐敬拜讚美祭改為「為城市求平安」,並立即向眾教會、信徒作緊急呼籲,呼籲人來到城市的中心地帶認罪、禱告,尋求主的面。

年初三當日,打從10時許開始,我們有不住的敬拜和禱告,並邀得七山代表一起禱告。我們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我們認罪、禱告、獻上嘴唇的祭;第二,我們用聖餐與地立約,將旺角主權交給萬軍之耶和華我們的神;第三,我們用耶利哥式行區爭戰禱告,由旺角巡遊至尖沙咀鐘樓,每行經油尖旺各點,我們用角聲、歌聲和祈禱聲為各區發聲。

當天我們經歷了兩大神蹟。首先,當日早上,在警方勸告下,我們並不確定能否進行巡遊,但當眾教牧、信徒在麥花臣場館同心跪下認罪禱告,即得到警方協調,可以照原定路線進行,哈利路亞!其次就是天氣,早上曾有一場頗大的雨,但當我們開始獻祭時,天朗氣清。到出隊巡遊時,陽光不猛烈,也沒下雨,剛剛適合兩小時的巡遊,都是天父的眷顧。

在當天早上我們一群代禱者祈禱、讀經,領受了香港有押沙龍的靈,因他的反叛、僭越皇位、淫亂和刀劍,正是旺角的十足寫照;深信神是使用我們這次巡遊和獻祭的禱告,針對旺角所發生的事,並敗壞那惡者在旺角所播下的邪惡種子。阿們。

文◎石建華 新曙光教會主任牧師

2016全球領袖高峰會

「全球領袖高峰會」由美國芝加哥柳溪社區教會主任牧師比爾‧海波斯(Bill Hybels)所發起。他深信唯有啟發、鼓勵和裝備基督徒領袖去建立有能力的教會,才可以贖回和醫治整個社會。今年第21屆的高峰會在接近900個城市舉行,並預計有26萬名領袖被激勵。香港的會議已於一月底在香港灣仔葡萄藤教會舉行,播放多位世界級講員的精彩演說及舉行本地論壇。

領袖在困難和失敗中誕生 真正的領導在於關愛別人

海波斯牧師在首晚的視像演講中分享「領袖的無形資產」。他指出除了一般關於領導力的方法和技巧,最有效率的領袖往往有一些無形特質是不易察覺。第一種無形資產是毅力,就是不間斷的熱情和忍耐。有毅力的人知道前進是艱難的,但卻有信心克服各種障礙。想培養毅力,必須讓自己經歷困難、挑戰極限,並下定決心要完成它。每次越過一個障礙,毅力就會提高;相反,毅力的敵人就是讓自己安舒。另一個提升毅力的方法是接受額外的任務,強迫自己展現毅力。
第二種無形資產是自我醒察,看到自己的童年經歷或價值觀對今天行動的影響。每個人都有盲點,這些都是自己所看不見的,但別人卻看得清楚。要發現盲點,必須請身邊的人給你坦誠的回應,指出你的問題。第三種無形資產是隨機應變,也就是高的學習力。海波斯牧師指出領袖常常要面對不知怎麼辦的情況,但學習力強的人會立即開始想解決辦法。可是,若要學懂隨機應變,就要處於困惑和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強迫自己屢敗屢戰,直到成功為止。因此,資深領袖可以分派下屬處理困難的問題,很快就可以發現誰的學習力高,並培養他成為接班人。
第四種無形資產是自我犧牲的愛。他引用大衛於(撒下23:15-17)的事跡,由他從前帶領四百名烏合之眾,到當時有三名勇士願意為他冒生命的危險,去說明自我犧牲的愛如何建立團隊。領袖要刻意去關心、服事、啟發所領導的人,並且提名為他們禱告。異象不是領導的核心,自我犧牲的愛才是。領袖若有所有的才能,「卻沒有愛」(林前13章),團隊就不會持久。你有真誠的關愛你所領導的人嗎?
最後一種資產,是找到個人和機構「真正看重的意義」,一個能持續激勵你去全力以赴的動力。 若只為模糊的意義或是別人的意義而活,人生就浪費了。當人找到「真正看重的意義」,毅力就會提升,也會著手處理自己的盲點,並且也會隨機應變和為身邊的人自我犧牲,因為那個意義太重要了。

Pixar工作室的鼓勵失敗文化
下一個環節是艾德‧卡特姆(Ed Catmull)的訪問。他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共同創辦人和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總裁。首先,他指出人與人之間是通過「故事」來溝通的,好的故事能夠連繫人的情感,並影響世界。在說故事的過程中越有真實感,越容易觸動人。
他分享工作室中一個「智囊團」的運作,為他們的創作提出回饋。。這種客觀的對話文化防止他們的創作迷失方向。此外,他認為失敗不一定是負面的。人被教導: 失敗代表我們不夠聰明,應該受罰。可是,卡特姆認為失敗是必要的,能讓人學習。當一個群體建立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人更早更快失敗而不受罰,反而有助成長。他特別提到他接手迪士尼動畫的經歷︰一個機構只需要4小時去列出基本原則,但卻要4年去活出成為機構文化。

第二天早上由世界級管理學大師、暢銷作家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演講,挑戰參加者成為卓越的領袖。他首先指出,卓越的領袖都是非常謙卑的,但卻有緊定的意力。他能激勵他人為著一個偉大的使命,而不是領袖本身,全力付出,並產生一種崇高並持久的鬥心。領袖要為團隊注入一個偉大的使命,而不是透過權力、階級去強迫。他綜合多年的研究,發現領導力是「當人可以自由拒絕跟隨,卻仍然選擇跟隨」和「讓人想做必須要做的事的藝術」。
柯林斯說,卓越的領袖大多都是成長出來的,他們跟隨各自「大膽又艱難的目標」去強化他們的領導力。當中他們經歷失敗,卻視之為令他們更強的成長機會。因此,成功的另一面不是失敗,而是成長。同時,領袖要在團隊建立一種「幫助別人成功,才算成功」的文化。以上使命、成長及共同成功就能創造有意義的人生。每個人都需要尋找他熱切心愛的目標,他為此而生的原因及維生辦法,而這三個領域的交匯點將成為個人的力量泉源,那份不能熄滅的熱情令人不會放棄。柯林斯分享,當我們不把人生是看成一局牌,而是很多局牌,就不會輕易放棄。
他又指出,沒有卓越的基層團隊,就沒有卓越的領袖。他們不是關注自己的職業發展,而是關注他們負責的團隊,使他們成為勁旅。有這種以人為先的領袖,下屬就不會讓領袖和團隊失敗。柯林斯在結尾時問︰「人生的重點在於人。領袖要如何讓別人的生命,因你而更好?」

接下來是麗茲‧懷斯曼(Liz Wiseman)談及「新手智慧」,說明學習比經驗重要。她是一位策略執行和領導力顧問,也出版暢銷書。她先邀請參加者回憶大家還是新手的日子,是不斷的學習讓大家支撐過那一段時間。雖然經驗有許多好處,但缺乏經驗卻迫使人加快腳步。
新手的狀態帶來以下益處︰由於新手本身沒有想法,這迫使他們會向外求助。新手通常步步為營,卻會隨時尋求回饋意見。新手因為不知道挑戰有多艱難,反而會更願意嘗試。新手辦事效率高,因為他們拼命想學習。新手能夠見機行事,隨機應變。這些新手的心態能夠為團隊帶來許多的益處。
懷斯曼又用一條橡膠圈去演示領袖如何鼓勵「新手」。當橡膠圈拉得很緊,挑戰難度太大,別人容易放棄。相反如果橡膠圈不緊,沒有挑戰性,也不能激發「新手」進步。當拉扯的力量適當,那個人就會變回一個「新手」,努力求變。然而,到了這個時候,如果對方在掙扎,領袖要去幫助他;相反如果他已經駕輕就熟,領袖要預備給他另一個挑戰。這種安逸與過量的平衡要小心把握。
然而作為一個有經驗的人,如果再次成為「新手」,懷斯曼有以下建議︰當一切順利的時候,丟掉舊的方式;當你知道所有的答案,嘗試問新的問題;當別人說你已經很好,要承認自己還有許多不知道;當工作開始沉悶,是時候和新人合作。成長停滯的跡象都是在一切順利的時候出現,這時要尋回「新手」的心態,找回動力。當人落在什麼都不知道又困乏的光境,也是尋求神的最佳時機。

(記者林暐皓報道)

韓國回家聚集:拆毀圍牆 打破孤兒的靈

一直以來,韓國教會不論在會眾及派出的宣教士數目上,都是亞洲的領頭者。在今次韓國聚集中,韓國牧者不諱道出其成功背後的生命枯竭,分享如何被神破碎,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挪去孤兒的靈。

繼去年10月德國全球聚集後,韓國回家聚集剛於1月19日至22日在南韓斧山舉行,來自列國的家人專程前往與韓國站立,將合一的祝福帶進韓國,再一次見證神在末後的日子使多代復和,重建基督裡的大家庭,就是天國的軍隊。聚集首晚,戴冕恩牧師即指出,合一的基督肢體就是神的聖殿,而分裂的國度將不能站立。如果教會不順服,神的工作就會停下來,但在祂所定日子滿足的時候,人們願意跟隨的心就會突然被興起。神能成就不可能的事,因為祂就是以話語創造萬有的。我們不要只望著自己及教會的境況,而是要仰望神的話。

在破碎中重建

日本家人為韓國帶來見證,闡述神如何在日本成就不可能的事。從2014年在沖繩舉行首次回家聚集至今約兩年間,神透過這列國大家庭,把日本「孤兒的靈」踢走,並在日本彰顯了三大神蹟﹕第一,日本從詛咒之中被釋放出來,日本家人為他們敬拜天王,以及曾逼迫韓國教會認罪,偶像的權勢被粉碎了;第二,日本教會之間的牆被拆下來,不同宗派包括五旬宗、福音派的牧者彼此相愛;第三,日本能參與在神國末後的軍隊中,將復興由東方帶到西方。「這一切在兩年前都是不可能的﹗」

一名韓國牧者隨後分享「孤兒的靈」如何影響韓國教會,指權威性人格一直在韓國人的信念中根深柢固,兒子們在父親面前總是不能站立,而教會愈是努力作工,弟兄姊妹的家庭就愈破碎,無論牧者本身或是會眾的心都變得剛硬。牧者總高高在上,跟會眾保持距離,認為若是太過透明,就會帶來傷害。「這其實是撒旦的謊言﹗」在參與回家聚集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及會眾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於是在神面前悔改,放下一向持守的信念,嘗試以妻子及孩子們的角度去想,甚至因此而痛哭流淚。後來,他更在教會周年慶典上向會眾認罪,請他們原諒自己以往沒有真誠地愛他們。其間一名年長姊妹被聖靈充滿,激動地說出從神而來的話﹕「我等了這一天30年了﹗」自此之後,牧者每天都破碎自己,教會的屬靈氣氛都轉化過來。

兩代復和 廢棄「孤兒的靈」

有韓國女牧者稱,看見神要將新的角色交給新一代領袖,故此自己的心亦開始牽掛著這些年青人。「我想要成為一位神喜悅的母親﹗」她認為,母親要保護孩子,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帶淚的祈禱,因為孩子們最安全就是停留在神的同在中。韓國教會年青一代的領袖接著亦上台分享,表示明白牧者們的成長背景對他們的影響,而在他們的屬靈覆蓋下,不會再感到害怕。「原來最佳的避難所,就是在母腹之中。在那裡,所有傷害都可以被醫治﹗」年青人同心宣告,無論他們犯了什麼錯,也會相信父母仍然疼愛他們。

台灣父老周神助稱,從前他到韓國考察,被其教會的增長速度所震驚,但同時留意到韓國教會之間存在爭勝的氣氛,每間教會都渴望成為「第一」。他承認自己以往亦曾只著眼教會的成功,後來卻從想「做第一」到渴望整個台灣的教會「成為一」。他指出,孤兒心態往往不止存在於年青一代,老一輩同樣受它影響,因為「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現」。神為他去除「孤兒的靈」,並跟他分享策略,指示他要尊榮台灣的「長子」,就是一向被視為弱勢的原住民。過去十年,台灣教會經歷合一,人數增長竟比以往140年都多﹗

從德國而來的恩膏

聚集上的每次敬拜,家人們都更加投入、熱烈。直至第三天下午,台下家人排成隊伍,彼此牽手跳舞,許多領袖、孩子們都上台與舞蹈隊共舞。當中國家人打鼓的時候,有人看見異象,就是韓國像個嬰兒般誕生,象徵耶穌的主權已建立在韓國。有台灣原住民領袖分享她的異象,表示看見成千上萬的天使已預備好,特別是代表德國的天使,要將慕尼黑聚集的恩膏帶來韓國,而天使們更宣告﹕「天上已預備好了,地上預備好了嗎?」

遠道從德國而來的家人隨後上台,宣告要把西德、東德再次統一的恩膏帶來韓國,並送上象徵這恩典的金色種子。他們相信,東、西德的統一全是神的恩典,並不是人做了些什麼。仇敵在德國及韓國做了同樣的事,但神卻有能力拆毀那牆。作為「為父的」國家,德國會為北韓祈禱,叫阻隔韓國的牆都拆下來。今次他們來到斧山,正是聽到神清晰的吩咐,要來見證祂在韓國的工作。全場家人於是發出勝利的呼喊,宣告這一切都要成就。當晚,列國領袖在台上把混和了的鹽沾在舌頭上,表示願意立約在基督裡成為家人,不再被孤兒與分離的心態影響。韓國在新季節中,也要行在神的計劃之中。家人們又同心領受聖餐,表明這家正是基督的身體。

基督身體將要顯現

聚集最後一天,當敬拜進到深處之時,眾家人竭力呼喊,宣告2016年不止是南韓、北韓要被震動,且神正在準備基督的新婦。大會又邀請來自越南的家人站台,接受韓國家人為60、70年代戰事道歉。原來當年韓軍殺害越南人,造成不少傷痛。當下在場韓國人都跪下來,向越南家人認罪。越南家人接受他們的道歉,並宣告一切詛咒都要被折斷,而韓國亦不需再為此承擔恥辱。

神的主權被彰顯,而有祂同在的大家庭,就是一支強大的軍隊。戴冕恩稱,現已不是東方肢體要興起西方的時候,而是一同興起、聯結的時候。基督的身體將要顯現,祂所建立的大家庭將無所懼怕,基至要攻入仇敵的營地。「時間已經不多,我們要聯合起來。」因此,今年11月將會再次在以色列舉行列國的聚集。

(記者陳淑安報道)

ISIS暴行應驗啟示錄 聚焦耶穌 為受困者祈禱

T283 01 isislogog

去年十一月發生的巴黎恐擊震驚全球,伊斯蘭國(ISIS)及恐怖襲擊頓時成為國際焦點。我們每天從新聞及網路接收這些殘暴的新聞後,除了感到痛心和難過外,又可以如何面對?

影音使團於1月23及24日舉辦兩場 「中東亂局!誰主明天?生命反思大會」,由吳宗文牧師主講,從聖經及歷史角度探討相關問題,並由以勒基金總幹事陳歐陽桂芬女士分享代禱的方向及帶領祈禱。

啟示錄第5印呈現

T283 01 ISIS Photo 1吳宗文談到伊斯蘭國擁有多年歷史,但從正式宣布「立國」至今不足2年,卻已成功引起全球關注。伊斯蘭國的殘暴程度為歷史罕見,有報道指就連阿爾蓋達也因此而跟他們劃清界線。

他表示,伊斯蘭國的興起與末世有關。以西結書、但以理書及啟示錄所說的獸,代表敵基督的出現,有解經家指這是暫時存在的情況,也就是指伊斯蘭國的出現。他又解釋,今天由於影片資訊的發達,啟示錄二十章4節所指的第5印已在世人眼前呈現:「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英文聖經的用字是「beheaded」(斬首),正好與伊斯蘭國把基督徒斬首的事件非常吻合。但信徒需以信心面對,因為接下來的第6印是羔羊的憤怒,基督耶穌因着殉道者、受苦者而發出憤怒,前所未見的災禍和混亂將會出現。

在9‧11恐襲後的一個祈禱會上,主席的一句話令吳宗文印象難忘:「今天我們在這裡証明了一件事,就是愛比仇恨更有力量。」信徒可以支持相關宣教事工,或在安全情況下參與短宣,並當以儆醒禱告的心,為困苦者禱告守望,留心觀看歷史的發展,以信心等候神的作為。他指出,昔日有絲綢之路,今天則有一帶一路,神在中國與中東必有其心意。今天的猶太人仍等待他們的彌賽亞,穆斯林仍等待他們的未後聖者,若福音要重返耶路撒冷,華人可成為福音使者的角色,為福音鋪平道路。

禱告焦點是耶穌而非仇敵

T283 01 ISIS Photo 2陳歐陽桂芬鼓勵會眾,在接收殘暴的新聞後,若把焦點放在艱難上,便看不到耶穌,我們要學習以簡單的祈禱,邀請並相信耶穌將會介入事情,「聖靈叫世人(包括非信徒)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我們不懂如何為困境中的人祈禱時,聖靈卻可以叫人認識神。」她教導會眾以「數手指」來控制內心的負面感覺,就是以5隻手指為限,當消極的說話跑出來時,讓自己數着手指只說4句,到第5句必須回歸神那裡,提醒自己以正面的、神的話語來祈禱。

她從四個方面帶領會眾代禱,首先是祈求耶穌就近恐襲的受害者,讓困境中的人看到神的盼望。為無辜被殺和受辱的信徒祈禱時,可祈求主親自就近這群陷於困苦中的信徒,又求聖靈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給他們。她以詩篇十章作禱讀宣告,「惡人為何輕慢神,心裡說:你必不追究?其實你已經觀看;因為奸惡毒害,你都看見了,為要以手施行報應……為要給孤兒和受欺壓的人伸冤,使強橫的人不再威嚇他們。」第二,她帶領會眾為殉道者家屬禱告,以十字架上的犧牲作為禱告的重心,求主安慰、醫治並堅固家屬的心,又求主興起中東基督徒為殉道者家屬代禱。耶穌不是受害者,乃是得勝者,因為祂內心沒有仇恨或灰心,只有平安和信心。

第三,為中東的教會代禱,祈求教會把焦點集中在神的話語上,而並非被環境所掌控。她帶領會眾為教會爭戰,宣告敵基督的靈要離開中東眾教會,求神把箭射出,使仇敵四散,求神伸手把中東眾教會從大水中拉上來。第四,為全球響起「救命之聲」而代禱。經濟動盪、世紀病毒及恐怖主義等等的問題,好像遇難的人發出的救命呼聲,信徒當祈求主伸出施恩的手來幫助。同樣地,每逢看到負面新聞時,我們可隨時隨地用簡單的一句話來祈禱,宣告耶穌的能力介入問題,而並非只關注仇敵的工作。

(記者陶恩然報道)

T283 01 ISIS Photo3
曾探訪伊拉克難民營的Yvette博士(中)及其女兒Jacqueline(左)出席聚會分享探訪難民營的經歷,會眾一起舉手為他們祈禱。

(相關訪問可參看本報第276期P.8)

[國度觀點]神學教育改革需有國度觀的復原

神學教育諮詢會議「塑造新一代傳道人的神學教育」1月中旬在香港舉行,中港台逾百位神學教育工作者赴會,會議不但檢討過去,更提出未來的路線。因應現代華人社會的急劇改變,教內的改革呼聲不絕於耳,議題包括教會發展、敬拜、青少年工作等,神學教育的目標是栽培未來領袖帶領以上事工,故此神學教育的改革能為一切改革建立穩固根基。

任何的改革都必須仍然環繞著恆久不變的使命,既然教會在地上有彰顯神國的使命,隨著國度觀在近代神學界中逐漸受到注視,那麼未來的神學教育必須有國度觀的復原,以致所有的改革都不會離開這重要軸心而各自發展,否則神學教育只會被社會需要一直牽著轉圈子。

神學教育迫切需要改革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人材培育成果未能配合教會發展和需要,二是教會與社會出現嚴重脫節,因此教會未能回應社會需要;後者往往是前者的背後因素,因為會眾也是社會的群眾,他們的需要也反映社會的現況,與時代脫節的事工在教內也就不能產生良好效果。所以神學教育改革實際上是回應時代的需要,真理不變,但如何適切地表達、應用和實踐,則是改革的內容。

社會不斷改變,而未來才圓滿實現的神國卻有永恆性的,沒有國度觀的神學教育,在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中,只會是繞著世界而轉。國度觀在神學教育上的復原,不是單指增加一兩個闡述國度觀的聖經或神學科目,不可或缺的是培育有國度視野的神學生,以致未來的牧者眼中不只有自己的堂會,更有牧養城市、國家、全地的心志。國度超越堂會和宗派,國度原則適用於個人生活和社會上所有層面,以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系統,而實踐需要理論基礎和策略,因此各類學科與國度神學的整合也很重要。

全球化發展導致反基督教的勢力更加團結,教會面對末世的挑戰,合一已成為其中一個重要議題。但沒有家的概念,就沒有合一的可能,而國度就是屬靈的家的宏大描述。有國度視野的基督教會,不會因信仰表達的差異而分裂,因此神學教育改革若有國度觀的復原,這將產生持久的合一果效。

正統猶太教徒讀以賽亞書 經歷耶穌救恩

在前蘇聯出生的猶太人Neriyah Arabov接受「God Reports」網站的訪問,分享他的神蹟見證。

Neriyah因其猶太人的身分、外表和生活習慣,自小受到同學的排斥。在他17歲時舉家移民以色列,自此不再被人歧視。他加入以色列自衞隊並認識了一位俄羅斯人,從他身上聽聞了耶穌就是彌賽亞這個令他震驚的信息。他形容自己是正統猶太教徒,「我會到會堂去、穿猶太人服飾及跟隨猶太教的禱告,但心底並不真的相信有神。」

為了向他的俄羅斯朋友證明耶穌並非彌賽亞,他開始勤讀聖經。但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卻讓他清楚知道,彌賽亞就是耶穌。後來他與會堂的拉比分享他的領受,拉比把事情通知他的家人,親戚們的壓力開始出現。他向神祈求避開家庭爭執,不久他便有機會到美國修讀聖經課程。

Neriyah在2001年被診斷患上腎病,他的哥哥在多年前也因腎病離世。他不斷為病情祈禱,神蹟終於發生了!一位不認識Neriyah的50歲女士Cynthia Barnett,領受感動要向他捐出一個腎臟。手術後,他更把新生女兒取名為Cynthia。六年後他的腎臟失去功能,需要再次洗腎,但他仍為擁有六年的健康而感恩,並堅持他的彌賽亞猶太人福音工作。去年一位韓國牧師表示願意捐出腎臟,但當時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進行手術。他表示,7月便會知道能否再次進行手術。

(2016年1月15日,陳芝華編譯報道)

禱告:Neriyah得醫治,更多的正統猶太教徒得聞福音

德國第二大宗派批准牧師主持「同性婚禮」

德國第二大宗派「萊茵福音教會」(Evangelical Church in the Rhineland)投票贊成牧師可主持「同性婚禮」,並視之為正統婚禮。該宗派宣佈相關決定的時間,剛好與全球聖公宗宣布制裁美聖公會的時間相若。

在投票會議上,有主教清楚指出新規定與聖經對同性戀的教導不符。新措施生效後,該會的牧者仍然有權拒絕主持「同性婚禮」。

報道指,該教會自1975年起流失會眾達100萬,情況與美國教會相似,即認受同性戀的教會持續流失會眾,持守聖經真理的教會則有所增長。

(來源:Charisma,2016年1月21日,陳芝華編譯報道)

禱告:萊茵福音教會悔改,回歸聖經真理

 

 

廿一世紀聖樂事奉 羅炳良﹕聖詩助教會更長進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教育部「聖樂促進組」於一月中舉辦「昌明聖詩,繼往開來﹕任重道遠的廿一世紀的教牧與聖樂家」講座,邀得前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及音樂系教授羅炳良博士主講,百多人出席,思考音樂人、牧者、作詞人在聖樂事奉上的職責。

羅首先指出,成年人唱聖詩由,是將真理、心中相信的神學唱出來,而對兒童來說,詩歌是他們成長的養料。我們每次唱詩的時候,是信條的宣告。「我們希望可以瞥視永恆的光,驚愕之餘,在失樂園,亦即這個世界,流露欣羨讚嘆感恩,這是詞人應有的態度及功夫。亦要選擇有先知悟性的詩詞,這是牧者的工作。然後再配合有為父心懷的教牧,去編織天上的異象,成為弟兄姊妹的人生目的及意義,而『編織』則是音樂人的責任。」

他指,聖詩在流行及傳統的風格之爭,只不過是旋律與變奏之分而已,用於不同的場合之上,配合歌詞來編排樂章,牽動會眾的思緒,那是音樂人的工作。在填詞方面,有關於應以詩詞還是散文入詞的爭論,而羅則認為散文一語道破意思,沒有想像空間,而詩詞是濃縮了的語言、美化的文字,在解碼過程中可以有更多默想的機會。如果詩詞當中有象徵,可以將概念轉化,破解人生的奧秘。美化的文字,亦可以給予人主觀的感受。

「詞人要明白先知及教牧的角色,熟悉聖詩學、詩學,以及具備教牧神學、文化神學之基本能力,並認識崇拜學。」詞人應令信徒「不做小孩子」,能欣賞神按自己形象創造人的創意。教牧則要具有分析聖詩的能力,除教牧學之外,亦要有深厚的崇拜學,因為他們要選擇聖詩,也要牧養教會,包括司敬拜、聖樂的群體,同時要建立禮拜事奉。至於音樂人,亦應懂得分析聖詩、以音繪畫,並具作曲配器的基本能力。音樂人或是聖樂牧師的責任是務求活化聖詩,給予意義,道成「肉身」進入文化。

羅以多首聖詩為例,探討廿一世紀教會音樂牧師領導的音樂事奉內涵,包括﹕以歌詞及樂章編排繪畫詩歌的畫意;以語句重複的口號、神學的闡述建立詩歌的「格」及「情」;選擇內容成熟的詩歌來鼓勵弟兄姊妹用心唱、梳理教牧目標,並幫助會眾成為成熟長進的身體。他鼓勵教牧重視聖樂的服侍,甚至考慮聘請「音樂牧師」。「如果現在你的教會不唱聖詩、不作聖詩,十年後你的教會有何長進呢?」

(記者陳淑安報道)

學者:反以色列與反猶太人相同

Israel National News網站報道,以色列新聞專欄作家Manfred Gerstenfeld博士出版最新著作《The War of a Million Cuts》,並舉行了研討會,討論國際間的反以色列運動。該書指反以色列、反猶太教及反猶太人三者原是相同的,其核心意思均認為猶大人是絕對邪惡。

作者談到,絕對邪惡的意思在過去幾十年起了變化。羅馬天主教認為,猶太人殺害耶穌是最邪惡和難以接受的罪。納粹視猶太人為近似人類的動物,情況如不少穆斯林視猶太人是猿和豬那樣。他又指,有40%的歐洲人認為以色列對待巴勒斯坦就如納粹的種族滅絕主義那樣。他曾就此問題向以色列政府高層反映,但他們卻有意迴避。因此,他寫成新書揭示問題,並認為唯一的應對方法,是成立與自衛隊及情報局聯繫的公關宣傳組織,估計所需資金每年高達2.5億,一般民間組織難以承擔,因此必須由政府負責,可惜現時政府內並未有專人處理問題。

Gerstenfeld指以色列政府不但不理解國際間對以色列的種種攻擊,也沒有從經驗中學習如何應對反以色列運動。不少人仍然相信「杯葛、抵制與制裁以色列運動」(BDS)是以色列要面對的最大問題,但他認為真正的問題是國際輿論把以色列「納粹化」(Nazification)。

(2016年1月6日,陳芝華編譯報道)

禱告:以色列政府正視相關問題

近一萬西歐猶太人去年回歸 創歷史新高

「Behold Israel」網站報道,2015年從西歐國家回歸以色列的猶太裔人數創新高,反映歐洲的反猶主義的趨勢上升

數字顯示,有9,880人於去年回歸以色列,其中8,000人來自法國,逾800人來自英國,其餘有來自意大利及比利時。Jewish Agency for Israel主席Natan Sharansky表示,不少來自歐洲的以色列新移民感到歐洲不再是他們的家,歐洲各國應該正視問題。與此同時,以色列成為歐洲猶太人的首個移民地點,反映以色列的生活及價值觀備受認同。

(2016年1月16日,陳芝華編譯報道)

禱告:西歐政府正視反猶主義趨勢上升

全球基督徒受迫害情況 持續惡化

+按圖放大

去年1月,美國敞開之門(Open Doors USA)預言,儘管2014年基督徒面臨近代史上最嚴重的迫害,但最嚴重的迫害還在後頭。如今該機構發佈的世界觀察名單(World Watch List)證實上述預言,2015年世界各地基督徒遭到的迫害有增無減。基督徒仍是全球最受逼迫的信仰族群之一,包括遭下獄、刑囚、斬首、強姦、強占房屋與財產,甚至殺害。

世界觀察名單列舉全球前50個針對基督徒的最危險國家。伊斯蘭教極端主義依舊是基督徒不斷受迫害的背後主要因素,上述50國就有35國存在此因素。尤其是中東和非洲下撒哈拉,這種迫害已形同種族屠殺。

「基督徒受到的排擠、歧視和暴力,史無前例且不斷擴散、強化。」美國敞開之門總裁庫利(David Curry)說:「渴望待在祖國的基督徒被迫逃亡。今年的世界觀察名單顯示,迫害不只是基督徒遇到的問題,且是全球的問題。」全年有7,000多名基督徒因信仰相關因素遇害,比之前一年增加近3,000人(這還不包括北韓、若干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人數)。另有2,400多間教堂遭攻擊或破壞,數量也增加超過兩倍。

2015年,中東的衝突與迫害持續造成1,250萬人變成難民。上百萬難民從非洲和中東湧向歐洲。曾是敘利亞最大基督教城市的阿勒波(Aleppo),基督徒人數從40萬下降到6萬人。

東北非國家厄利垂亞(Eritrea)與巴基斯坦則是名次躍進最多的兩國,分別是第三名和第六名。利比亞首次進入前十名,這十國依次是:北韓、伊拉克、厄利垂亞、阿富汗、敘利亞、巴基斯坦、索馬利亞、蘇丹、伊朗和利比亞。尼日和巴基斯坦則是2015年以暴力對待基督徒最嚴重的國家,其他國家尚包括伊拉克、敘利亞、緬甸、中非、埃及、墨西哥、蘇丹和印度。中亞各國的信仰自由則強烈惡化,尤其是塔吉克(從45名升到31名)和亞塞拜然(從46名升到34名)。

媒體常只報導暴力迫害的消息,但非暴力式迫害也持續攀升,包括被家人排斥、喪失工作,甚至被社區拒絕。

(取材自MNN Online,2016年1月9日,台灣國度復興報Asenath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拯救受迫害的基督徒,並堅固他們的信心

十年後以色列人口接近一千萬

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CBS)2015年12月底公佈的人口數據,以色列踏入2016年時有8,462,000名公民,75%以色列人(6,335,000)是猶太人,21%(1,757,000)是阿拉伯人,另外4%是「其他」(包括非阿拉伯裔的基督徒或沒有宗教分類的人)。

據估計,到2025年,以色列將有980萬居民,而到2035年該數字將達到1,140萬。

人口數據顯示,以色列在2015年有176,700名嬰兒出生,74%是猶太人,32%是阿拉伯人。2015年只有44,000名以色列人去世,入境事務處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有2.8萬人移民到以色列,當中25%來自法國,24%來自烏克蘭,而來自俄羅斯的有23%。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2016年1月)

禱告:為海外猶太人回歸祈禱

以土即將簽新和約 結束多年敵對

以色列財經媒體《環球報》(Globes)引述土耳其報紙《自由報》(Huriyet)報道,以色列與土耳其即將簽署和約,一旦簽署,兩國將再度交換大使。

以土關係2010年惡化,當時土耳其人參與一支船隊,想突破以色列在迦薩走廊設置的法律封鎖線。另幾艘船固然和平地回應以色列海軍對那支船隊的攔截,但在馬爾馬拉號(Mavi Marmara)船上的活躍份子卻暴烈反抗,導致九名土耳其人死在以色列突擊員手裡。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立下和解的三個條件:
(1)以色列為馬爾馬拉號船事件道歉;
(2)賠償遇害者家屬;
(3)以色列結束在迦薩走廊設置封鎖線。
2013年3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利亞胡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敦促下,已完成第一個條件,另兩個條件則自那時起,一直在進行中。

該協議也會包括從以色列出口天然氣到土耳其的生效日期,這有助於以色列與能源探勘公司開發以色列最大的利維坦石油礦區(Leviathan)。隨著土俄關係惡化,土耳其也正在尋找替代能源。

(取材自Breaking Israel News,2016年1月,台灣國度復興報Icula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祝福以土關係和睦

 

全球聖公宗制裁美聖公會 原因:同性婚姻立場偏離信仰

全球聖公宗於1月14日舉行會議,由38名大主教參與,會後發表聲明,指美國聖公會(Episcopal Church)去年單方面通過偏離信仰及聖經教導的婚姻立場,決定實施制裁措施,並限制會內事務的參與權,但仍然期望彼此尋求合一。

坎特伯里大主教強調,美聖公會單方面改變婚姻的定義,故決定暫停它的參與權三年,在跨宗教事務上不再具有代表聖公宗的地位,不能委任代表參加內部委員會,不能參與教義及體制事務的決策。美聖公會主教Michael Curry回應表示,在基督裡彼此是一家人,「這決定會為教會內的同性戀信徒帶來更大的傷害……,我們向他們開放,是為了給他們帶來希望。今次這決定會在他們的傷口上灑鹽。」去年美聖公會宣佈承認婚姻不再限於一男一女,個別主教也早已自行決定是否承認及主持同性婚禮。

另一方面,烏干達大主教則提出要求美聖公會必須為其婚姻立場悔改,否則不該允許他們參加聖公宗的會議及活動。他的建議遭否決,引致他於1月12日的聚會舉行期間離場。聖公宗首席主教表示,他們將成立工作小組,讓雙方保持溝通。

(來源:WORLD News Service,2016年1月19日,陳芝華編譯報道)

禱告:教會為不合聖經的婚姻立場悔改

為何饒恕要「七十個七次」? -【請教拉比】專欄

為何饒恕要「七十個七次」?

拉比回答:

在馬太福音十八章22節,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這節經文是講寬恕,然而寬恕常被人誤解,許多人原諒別人,是為使別人有所改變。彼得問,饒恕人幾多次呢?彼得的預設答案是七次,意味著只給予七次的恩典,如果他繼續犯罪,將不再饒恕他。

耶穌回答卻是「七十個七次」,即是490次,難以想像一個人可以對同一個人犯同樣的罪行饒恕490次。這使我們明白寬恕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們的行為,而是我們不要因著他們的行為而受捆綁。

如果我們不原諒,我們則背負著那些冒犯或傷害我們人的罪孽,如此把自己鎖在同樣的監獄裡,因為我們緊握他們罪孽的鑰匙(或把柄)。當我們饒恕,我們釋放他們並將手中的鑰匙交給神,讓祂按著自己的公義審判。


T270 05 Rabbi_capped

文@Ari Sorko-Ram (作者是以色列彌賽亞猶太人運動的重要領袖,也是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精於教導聖經)

古巴教會遭空前掃蕩 個案一年增十倍

據「國際無聲者之友」(Christian Solidarity Worldwide,簡稱CSW)報道,古巴教會遭到「空前」的鎮壓。去年,古巴違反宗教自由的案例(2,300宗)比前年(220宗)增加10倍。

CSW指出,主要原因是政府對教會有敵意,2,000家神召會教會被宣布為非法,另100間教堂被關閉或拆除。該報道並指控宗教局「不單只監聽、阻礙及限制宗教團體的活動」。

2015年宗教局「持續否認授權進行一連串宗教活動,且與其他政府部門合作,發佈罰款、威脅沒收數十間教會及宗教組織」。

政府特務同時部署「殘酷且公開的策略」,限制宗教自由。「國安特務不斷以暴力拖走主日崇拜的婦女,且任意拘留她們直到崇拜結束」。

「這策略同時用在宗教領袖身上,政府視他們為問題」。該報道說:「四年來,第一次有一位教會領袖因舉行未經政府許可的宗教儀式,因而遭判刑且服刑半年。」

CSW分析,古巴政府正試圖「藉由鎮壓任何正在或能夠興起社會及政治改革的團體,以抿除可能導致社會動亂的因素」,古巴政府已在進行有限的經濟改革。

「儘管允諾改革,但古巴政府仍決意繼續箝制公民社會,包括教會。」CSW執行長湯瑪斯(Mervyn Thomas)說:「我們讚揚古巴宗教團體的勇氣,公開譴責政府暴力、呼籲維護宗教信仰自由。我們敦促國際社會支持古巴教會,讓古巴政府為違反人權的事提出解釋。」

(取材自CBN,2016年1月,台灣國度復興報Sophia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保護古巴教會及信徒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