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備的呼召 -【荒年中的恩寵-在關鍵時代重讀約瑟故事】專欄

2016年春天,信耶穌的以色列拉比阿睿(Ari Sorko-Ram)來香港主講一個聚會,題目是「禧年的恩寵」。聖經說,禧年是人得到神的恩寵的時候,為奴的獲得自由,欠人錢債的可一筆勾銷。猶太曆的禧年將在那年的10月結束,時不延遲,抓住最後幾個月的機會,我們很想知道怎樣可以經歷神的恩寵,或許懂希伯來文的拉比知道我們從沒聽過的「策略」。

雖然我們的眼神充滿渴求,但阿睿拉比沒有告訴我們引頸翹望的「策略」。一開始,他就說,禧年和聖經節期確實是會讓人蒙福的,但最重要是「事前的預備」,如果我們沒有預備自己迎接禧年,禧年的恩寵就不會出現。沒錯,又是回到生命的課題,神給人應許,不是要人發呆地等候,或有空想的藉口,而是在信心中等候,「並」作出有信心的行動。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預備」就是本書的寫作目的。

有些人奉信「屬靈樂觀主義」,認為只要相信,好的日子必然長久,不用為未來做任何準備。

有些人緊盯著時局的惡化,充滿無能感,認為沒什麼可做,因為壞的事情始終會發生。

有些人因看見了異象,認為已掌握天機,於是大安旨意,等候神在某天為他成就一切,而繼續如常過生活。

但有些人希望認識神在這時代的作為,又願意為無法掌握的未來做自身能力之內的準備,但求忠心過日子,卻不為未來憂心。

這本書是為以上的人而寫的。「預備」本是不應停止的屬靈操練,歷世歷代的天國子民都在他們一生中預備自己,如裝飾整齊的新婦等候耶穌再來。每一個時代都有獨特的呼召,神在作出奇妙的事情前,往往會呼召屬祂的人為此有所預備。約瑟並未預知自己遭患難,就已作了先行者。來到危機四伏的這一年,面對未來,我們有太多的不確定,然而不能作為不去準備的藉口,特別是在這關鍵年代,約瑟的故事實在是適時的提醒。


文@黃少芬

(本文摘錄自作者的同名著作《荒年中的恩寵》,作者保留版權)

證主45周年 中神院長李思敬:領袖勇敢回應使命

福音證主協會「四十五周年感恩崇拜暨事工分享會」以「領導由心,活出召命」為題,於4月17日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舉行。當天,證主的領袖、同工、海內外同行伙伴及支持者濟濟一堂,由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李思敬證道,講題為「領袖的召命」,勉勵教會領袖帶領神所預備的同工團隊勇敢回應神的召命;另外,由福音證主協會總幹事鄧兆柏回顧該會過去45年的發展,以及分享未來的異象和方向;最後,證主董事及同工化身詩班獻唱〈感謝神〉及〈我願為祢去〉,表達對神的感激之情和立志回應呼召的決心。

李思敬:神為領袖早已預備同工

當天李思敬的證道經文是出埃及記四章10至17節,講述神呼召摩西帶以色列人出埃及,但是摩西拒絕,因而觸怒了神。從兩者對話可見,摩西只看到自己是拙口笨吞的人,神卻是在摩西出生以前已預備了能言善辯的哥哥亞倫與他同工。李思敬從原文的文化背景及文學結構深入分析這段對話,指出「要活出召命,領袖必須仰望全知全能的上帝,謙卑回應,不要只看到自己限制,因為祂一定會預備好有能力的人與你同工。」

李思敬說:「摩西與上帝的對話是針鋒相對的。」摩西用了兩次「我」來強調不願意去見法老的決心,然而神亦用了兩次「我」來回答,叫摩西要仰望祂是創造口才的神。當摩西還是表示不願意去時,神發怒了,指祂的計劃中還有「他」(亞倫),摩西只要聽從神的話就能成事。

另外,神是有預備的神,祂讓摩西接受了40年的皇室教育及40年的曠野訓練,而摩西帶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也是40年,神的時間是剛剛好,不多也不少,神一早已讓摩西熟習曠野的生活。再者,神也在摩西出生以前已預備了與他同工的亞倫。因此,領袖蒙召只管仰望神,因為祂已有全盤的計劃。

最後,李思敬勉勵福音證主協會:「要成為昨天的團隊、今天的團隊、將來的團隊,以回應從上帝來的召命。」

集中領袖培訓事工

福音證主協會自1971年成立以來,由早期的基督教教育、守望中華、文字出版和培訓,直到五年前(2011年)開始,把事工集中於「領袖培訓」上,鼓勵以生命影響生命去建立門徒,並致力服侍四類領袖:門徒帶領者、牧人領袖、團隊教練及生命師傅。

總幹事鄧兆柏分享了證主未來五年的事工計劃,包括:聖經教材的編寫、文字出版、電子出版、內地贈書計劃及培訓課程等。他指出:「過去,證主是『進入中國』及『留在中國』進行事工的推動,現在是『夥伴中國』與香港教會同行,將來期望能『踏出中國』與華人教會一齊回應上帝的呼召。」

(特約記者李翠琼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