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耶穌安慰的行為藝術 -【文化守望者】專欄

耶穌在世時的教導,軟弱的我們未必經常做到,特別是馬可福音十四章9節吩咐的事情,讀過後就煙消雲散。在這節經文,耶穌「實在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傳福音,也要講述真哪噠香膏澆在祂頭上的事件。一年之始,我要悔改,所以在本文寫一寫這故事,算是遵行這個吩咐了。

馬利亞(約十二)所用的真哪噠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是當時一個工人的一年工資。五至十秒內,一年工資化為烏有,難怪席上有幾個人看見就心痛,我們香港人完全能理解這樣的心情。耶穌,耶穌,你要我們完成大使命,這筆錢可以招募一位全職宣教士啊。假如他每天接觸十個人,其中一人信主,一年就有365人信主,但現在,這瓶香膏導致365人的靈魂仍然失喪。

這女人做了一件「不切實際」的行動,但卻換來耶穌的高度評價,還要我們在普天下傳福音時,也要講述這事。為什麼?

當時,耶穌已向門徒預告祂的死,可是沒一人聽進耳裡,祂的寂寞有誰共鳴?有,有一個女人似乎明白了,並為此付代價,獻上為將來結婚而預備的香膏,澆在她所愛的人頭上,在眾人面前,毫不保留表達對耶穌的愛,沒有任何忌諱。後來,耶穌在孤獨的路上背著十字架時,全城的人都變臉了,此時微風輕輕吹過,頭髮上殘留的香膏氣味還有一點點,卻足以給祂帶來安慰。還有一個人,如此相信祂說的話,並獻上她一切的愛,此情不渝。

藝術就是這樣,與功利無關,看似沒有實際功能,卻有巨大能力,是屬於心靈的力量,而這女人做了一次行為藝術,而且是先知性的,因耶穌說,這香膏是為祂安葬的事。

什麼的事奉才有價值?做在耶穌身上的就有價值,那麼「為耶穌做傻事」又怎樣呢?沒有背後的「愛」,傻事就只是傻事而已,唯有愛,加上情感力量的震撼展示,傻事就昇華至藝術層面。


文@黃少芬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