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靈奮興大會 乘上聖靈的風 為主興起發光

第26屆培靈奮興大會於11月1-7日舉行,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李思敬牧師一連7晚透過以賽亞書40-66章的內容向香港信徒分享,唯有透過聖靈的風,使我們能如鷹展翅上騰,懂得分辨神的工作,成為興起發光的子民,將神的救恩傳到萬邦。

如鷹展翅

李思敬牧師在首場聚會中以「如鷹展翅」為題向與會者分享。以賽亞書40章27節:「雅各啊,你為何說,我的道路向耶和華隱藏?以色列啊,你為何言,我的冤屈神並不查問?」這兩句可以說亦是我們的心聲。「神在哪裡?」以色列百姓在神不斷透過先知向他們說話後,在27節中仍然不滿地質問。然而在31節,神對他們說,疲乏困倦的,必如鷹展翅上騰。以色列人很清楚,鷹不是靠著自己努力拍打翅膀飛的,而是靠著地面上升的熱氣而在空中滑翔。先知到最後指出,不是靠我們的堅硬、努力和團結,而是因著神的風,神的靈而起飛。當我們知道神的靈如何工作,就能如鷹展翅上騰。

若我們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很理直氣壯的,就會產生衝突和撕裂。使徒行傳記載,福音如何傳到地極?就是因著逼迫臨到,門徒四散,分散的人就到各處傳道。福音如何從亞洲傳到歐洲?保羅和巴拿巴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之後保羅去到哪裡,聖靈就禁止,直到聽到馬其頓的呼聲,他們就順服聖靈,馬上下船。李強調,以賽亞書40章沒有叫我們去改變現實,今天我們懂得留心聖靈的工作,聖靈的風如何吹動,我們就能很輕省地如鷹展翅上騰。

尚為小事

李以「尚為小事」為主題,向與會者分享以賽亞書49章的信息。在第6節,神説以色列的復興尚為小事。意思是指,亡國被擄的百姓能回到耶路撒冷重建是天大的事,不過與另一件事相比,就是小事了,並不是說復興這件事不重要。「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李指出,這一句說話其實就是使徒行傳1章8節中,耶穌臨升天之前的最後吩咐。「光,就是救恩。」唐朝時,景教傳入中國,景就是光的意思。光在聖經中代表救恩,地極是指不認識神的外邦。在路加福音24章,耶穌臨升天之前,說要等候聖靈,傳福音給萬邦,就是指身邊未認識神的外邦人。這件事比起教會復興,孰大孰小,我們分得清楚嗎?

在耶穌的12個門徒中,有奮銳當的西門,主張不釋任何手段將羅馬駐軍趕出耶路撒冷;還有稅吏馬太,是支持帝國統治,為羅馬政府收稅的。然耶穌臨升天之前,使徒還在辯論:「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在這時候嗎?」耶穌說,這是小事,但聖靈降臨,才是大事,不是要去到南極北極,而是向未認識神的外邦人傳福音。在五旬節,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來高聲說,為基督作見證。李強調,神的作為就是如此,都是教會,都是使徒,都是傳福音,不是按著自己的理解指責哪個是假,哪個是真,耶穌不是這樣揀選人的。馬太和西門都是12使徒,復興以色列國是天大的事,然而還有更大的事。神的作為是超過我們的立場政見的。

興起發光

李以「興起發光」為主題向與會者分享時指出,「光」,在以賽亞書58-62章的這幾章聖經中不斷出現。「光」是一個比喻,不是光本身就是神性,不見得光本身一定是好的。神説,我造光,又造暗。詩篇139篇,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躲避你的面。詩人的結論是,原來在祢看來,黑暗與光明都是一樣。以賽亞書的光,是比喻神的子民,他們的生命。神教導我們行在真理中,不是一條走不下去的路。興起發光的比喻,不是説信了耶穌之後,人就會發光,但是身邊的人能看見你真的有所不同。在社會和群體中,作為神的兒女,不是沒有衝突,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神就這樣教導我們,成為光。

李又指出,以賽亞書19章24-25節談及,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在以賽亞年間,這怎麼有可能發生?以色列是小國,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及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與以色列有深仇大恨,怎麼會三國一律稱為神的百姓?

在苦難的試煉中,神有其奇妙的旨意,三國一律都要得福,這是神的主權和拯救。今天我們看到,中東的基督徒不再各自為政,埃及的教會,破天荒為伊拉克的教會禱告;敘利亞有5個教會網絡在國內進行人道救援事工;黎巴嫩收容了150萬難民,其中40萬是學童,當地教會設法為他們提供醫療食物教育等資源。戰爭迫使教會正視穆斯林難民的需要。有黎巴嫩和敘利亞的牧者分享,過去2、3年目睹穆斯林信主人數,比他們過去一生中所見的更多。有些信徒來自伊斯蘭國控制的地區,是兩千年來福音進不到的鄉村,今日他們的人走難出來,信了耶穌。日後他們回去重建家園,就已經是基督徒了。

作主的見證

在信息的應用部分,李強調,今日香港的環境好像越來越惡劣,但作為神的僕人,不是看環境,而是看神在作什麼。雖有不少人計劃移民離開香港,然而神可以叫「分散的人就往各處傳道」。一切都是神的作為,或許神認為國外的華人教會需要生力軍,就揀選他們去了,教會一定會有新人起來,教會定會得著更新,神或能令兩地的教會都能復興。

今日香港教會不是在危機之中,而是要見證神的同在,聖靈的工作。關鍵是我們是否願意祈禱不要照我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我們是神所尊為寶的暗器。神將我們藏在他手蔭之下,是要興起發光,成就外邦人得救恩。讓我們按照聖經看待與你立場不同的人,他們都是神所看重,耶穌所揀選拯救的。神認識和愛我們,每一個信徒都是神今天放在這裡,是要按著他最好的心意來使用的。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1分鐘 (109) 迎向新舊季節的過渡

+按圖放大

 

過渡(Transition是我們內心為適應外部變化而漸進改變的過程。

過渡的3個特點:

•     在人們成功地從舊方式轉變為新方式之前,過渡不會發生。

•     過渡需要你有取勝的決心,成功的渴望,以及充分發揮潛力的衝動。

•     過渡就是放棄過去的事物,使自己適應當前的事物。

 

 

聖靈的分賜

在過渡時期,透過聖靈的分賜,使我們能獲得聖靈的能力,恩賜,恩膏或洗禮。

(來6:1-3

•     在過渡中,我們需要新的恩典、智慧或能力來進入新季節,以致我們能得著重生和重建的能力,以不再被過去束縛的方式前進。

•     在過渡中,除了聖靈的分賜,我們還需要他人的傳授,讓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經驗,知識和智慧中學習。

「因為我切切地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羅1:11)

 

聖靈分賜的四個條件

. 認識自己的需要和屬靈的缺乏

我們必須認識到自己屬靈生命中的不足。我們可能已經接受良好的訓練來從事講道,教導或管理教會的工作,但是這與醫病趕鬼,使死人復活,傳福音的恩膏,以致將人帶到耶穌面前的能力並不相同。我們無法獨自作工影響神國。這些恩賜只能通過聖靈的分賜,恩膏和恩典來實現。

二. 渴望改變自己的屬靈狀況

我們必須容讓聖靈提升我們裡面深層的渴望,以致成為得勝的信徒,而不是活在失敗中。

「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拜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他的大痲瘋立刻就潔淨了。」(太8:2-3)

. 渴望過榮耀神的生活

我們不尋求屬靈上的良好感覺,鼓吹屬靈驕傲的經歷。相反,我們要尋求的能力和恩賜,與擺在我們面前的使命相稱,就是彰顯福音的大能,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

. 尊榮和承繼上一代

為了邁向下一階段,我們應從歷史中學習,並經由繼承上一代來繼續推進我們的使命。當我們尊榮神的過去的工作以及屬神的領袖時,神將會釋放我們的夢想和異象。

 

為未來作預備

一. 準備行動:設立特定目標

•  在你設定目標之前,祈禱尋求方向。

唯有神能引導我們進入未來的。在設定目標時,求神給我們異象,然後求神賦予我們制定目標以實現異象的能力。

「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19:21)

•     過程可能會變,但目標保持不變。

當我們設定目標時,求問神對我們生命的旨意,然後相信並跟隨神的帶領。無論我們是否理解,在所做的每件事和所到之處都聆聽神的聲音,因為神能使我們走在正軌。(箴3:5)

. 為別人的反對作預備

當我們邁向那超越所有計劃,以及最瘋狂的想像力的未來做準備時,我們要面對兩個挑戰:反對者以及失敗。

如果你下定決心要大膽思考,就會遇到反對者。沒有人比摩西和保羅遭受更大的反對。他們是聖經上那些最有遠見,並以神的目標為導向的偉大人物。

失敗會教給你一些成功可能永遠不能教你的事情,而對成功的渴望應該大於對失敗的恐懼。失敗能教會你如何信靠神,使你堅韌。

 

. 努力提升屬靈生命

無論我們處於什麼層次,若我們還沒有達到神希望我們到達的位置,我們都無法滿足。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超越人們對我們的看法,不要讓任何人和事情控制我們的未來,因為我們是神的兒女。

資料來源:Guy Peh, “Transition-Triumph or Tragedy”, Reconciliation Ministries, 2016

 

 

【國度觀點】 過渡中的帶路者

因著香港近期的政治新舉動和法例頒佈,香港再次掀起了移民的浪潮,不少教會都面對著領袖要移民離港的局面。無論去與留,我們都能感受到這是一個轉變的時節。回想過去九七回歸前,亦出現了大規模的移民潮,而當時的教會經歷了一次大更新,不少機構和領袖亦在此過渡時刻冒起,領受新的異象,與香港對齊進入新的階段。

在新舊交替的過渡階段,我們需要擁抱迎向未知的決心和勇氣,作出與過去不同的改變和調整,否則守舊不願改變,最終也會面臨失敗的結局。當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地,本來走40天就能進入應許之地的路程,因著他們的頑梗和小信,結果在曠野中繞行了40年,以致一整代的以色列人,除了約書亞和迦勒,都未能過渡到應許之地。曠野就成為了他們的終點站,而不是過渡地帶。

當然很多時候,當神的季節改變時,祂會為我們設立過渡的階段,這是神的憐憫和恩典,讓我們有緩衝時間和空間,得以調整自己,來迎接新季節的來到。因為神知道我們的軟弱,當面臨困難,寧願停留在安舒區,而不願放心信靠神的帶領。關鍵是我們是否敏銳神的帶領,神正將我們放在一個過渡的階段,而不是終點站,為的是要走向新的領域。若是一個過渡階段,那麼一切的挑戰和困難,終究會過去,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時機,讓自己乘著聖靈的風而上升。

神亦在不同季節轉換的期間,興起屬靈的領袖,他們能嗅出季節轉換的氣味,分辨聖靈的風的走向,以致能夠以屬神的異象和目標為導向,帶領其他人進入新的階段。例如在第一聖殿被毀後與第二聖殿被建立之間,神興起了3位領袖來帶領以色列人成就被擄70年後重歸耶路撒冷的應許。所羅巴伯帶領百姓重建聖殿;以斯拉帶領百姓重建祭壇;尼希米帶領百姓重修城牆,從而使以色列迎來了一次的復興時期,進入第二聖殿的新時期。

在現今的香港,疫情終究會過去,但我們身處的環境已經改變,對此,我們看清楚前進的方向了嗎?我們的決定是在回應恐懼,還是奔向新季節的盼望?在再一次迎向新季節的當下,神定會為著未來祂手中計劃而興起新皮袋和新形態的事工,願你我能興起,成為迎接這個轉化季節的領路人。

 

明光社週年研討會 逆境中重建關係 復原心靈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11月6日舉行「逆境.重建.復原」週年研討會。大會邀請了余達心牧師、何志滌牧師、李耀基醫生、郭志英博士及雷競業教授與會眾一起探討如何在逆境中用正面及積極的態度面對人和事,期盼牧者、長執,以及不同年齡層的信徒,可以在逆境中重建關係,復原心靈。

大會在研討會早上時段發佈名為「香港基督徒心理狀態、信仰生命及社會參與」的研究結果。是項研究由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與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合作,主要探索信徒心理健康、社會參與及靈命三者之間的關係。調查以量性研究方法,於2020年6至9月採取網上問卷形式進行。研究對象多為五高人士,即年歲高、信主年日高、學歷高、教會參與頻率高和教會服事頻率高。在1,002位的受訪者中,77%為31-60歲;72%具大學或以上程度;24%信主11-20年,31%信主21-30年,26%信主31-40年;73%經常參與教會活動。

研究中心從調查中得出以下結果:受訪者愈發參與自己政治立場一致的行動,愈發自我感覺良好。當受訪者有既定的政治取態,在積極參與符合自己立場的行動時,他們的同情關懷(情緒)會增加,然後會感到與神與人有更好的連繫,愈發感到來自家人、重要他人及朋友等社會支援,抑鬱焦慮壓力會進而下降,生活滿意度提高。因此,社會要達致真正的復和,除了各方都應避免新刺激外,最重要的不是單單關懷對方,表示同情,而是要懂得易地而處,即是個人認知方面,並不會受到政治取態或是政治參與度影響。易地而處同樣會影響社會的支援,抑鬱焦慮壓力和生活滿意度等方面,所以懂得易地而處非常重要。

隨後,中國神學研究院榮休院長余達心牧師和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何志滌以「重建牧者心」為題分享。余認為,這場衝擊對教會或許是一種祝福,讓教會領悟到不能再因循地守在安全的四面圍牆內,繼續如常運作,而是需要檢視教會屬靈的實況,重建牧者的心。如以基督的心為心,以服事為本的領導,孕育信徒的人格生命;坦誠透明地與信徒分享掙扎、得勝與挫敗的經驗,以致教牧能與信徒同行天路。

何指出,牧者的使命理應是「餵養」(講道與教導)、「帶領」(異象與使命)、「保護」(牧養與醫治)信徒,而後兩者很多時候容易出現問題,尤其近代興起大型教會(mega church),教會容易變成一間「機構」,主任牧師亦成為了教會的「總裁」。人與人要交心愈來愈困難,信任的程度也相對降低。加上對社會事件的回應,以及疫情帶來的疏離,教會和牧者應該怎樣面對?牧者面對世界的轉變不能故步自封,不能把自己關在象牙塔內,對社會事件不聞不問。「重建牧者心」必須要以神的眼光看世界,回歸「以基督的心為心」的胸懷。

精神科醫生李耀基醫生提出,「從創傷到復原」的過程中,我們要學習如何從正面處理壓力引起的情緒問題,以及建立抗疫力,了解我們情緒變化的「三角地帶」:核心情緒(core emotions),壓抑性情緒(inhibitory emotions)以及不良防禦機制(maladaptive defense),作出適當宣洩及處理。

就「如何修補破裂關係」,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董事會委員及家庭治療臨床督導郭志英博士指出,教會在修補社會中的破裂關係,有其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幫助修補破裂關係的教牧同工及專業助人者,也需要具備平靜安穩、同理心、明晰、耐性、持平、一致和關聯等特質,以幫助社會修補破裂。

中國神學研究院天恩諾佑教席教授雷競業提到,在「逆境下的重建與復和」,實在要放下騎馬奔走的心態——不再以計謀,以一己之力嘗試強行扭轉歷史,或是自我建造一個牢不可破的安全個人空間——「平靜安穩」不是要坐以待斃,而是不以勝負得失為生命中心,以跟隨上主的心意為我們的滿足。

(新聞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疫情擊垮三萬間中小企 教會連結機構伸出援手

馬來西亞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爆發,原本在7月解禁的「行動管制令(MCO)」,不到三個月又於11月再次恢復到「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MCO)」。據馬來西亞公司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疫情使馬來西亞近三萬家中小企業倒閉,失業率更創30年新高。

沙巴州是馬來西亞疫情最嚴竣的州屬,截至11月10日,馬來西亞疫情確診人數已達41,181人。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中文大會黃建平牧師受訪時表示,僅是沙巴州就有將近2萬人確診新冠肺炎。他坦言,當地除了隔離中心人數暴增,確實也有許多人失業的現象,情況不樂觀。

疫情提醒教會「社區關懷」

黃相信神在疫情中給予馬來西亞教會最好的提醒,就是要「社區關懷」。過去教會較多全心全意地在牧養自己的弟兄姊妹,即便社區事工能做的也非常有限。但是,眼看疫情下人們真實面對生活艱困時,教會不能再等對方把需要帶到我們面前才給予幫助,而是要主動向他們伸出援手。

教會慰問關心社區中有需要的人(圖由受訪者提供)

他分享,巴色會在這段時間以不同方式幫助有需要的人,第一波疫情時透過奉獻經費支持相關機構,間接幫助有需要的人;到第二波疫情爆發時,教會選擇主動走到第一線,到各個有需要的地方派送物資,並結合網路在社團發起不同的救助金及嗎哪包等,教會弟兄姊妹也參與其中,將這份關心和愛一同傳遞出去。「我們把床鋪和地舖送到隔離中心。」黃說,雖然到了隔離中心只能在門口把物資放下,無法進入隔離中心與患者及醫護人員見面,但有醫護人員特別打電話給他們道謝,表達深刻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

虛實結合資源找到有需要的人

黃表示,這段時間,教會一直在摸索還能用什麼方式找到角落中等待幫助的人。許多人面臨失業、公司倒閉,巴色會與其他宗派教會,及多個社團平台合作,把資源及援助金以不同方式分配,讓有需要的人只要藉著身分證號碼、名字和地址等就能獲取資源。黃又提及,,社團會安排一個「小組長」帶著成功獲取援助金的家庭到便利店購買指定商品,確保他們不是拿到錢後就隨意花費,而是真的把資源使用在「刀口」上。

當地教會將資源送到醫院及隔離中心,並向醫護人員致敬(圖由受訪者提供)

今年疫情讓教會真的「走出去」關懷社區。雖然許多作法與以往不同,但卻讓教會看到「他人到底需要什麼」,而不是「我想要給他什麼」。黃說,這次疫情讓教會關閉,卻帶給教會與社會有了更多連結的機會。他透露大馬巴色會正在為明年打造「夢想中心」計劃,專注以實體方式關懷社區,進而把神救贖的福音帶入看不見盼望的地方。

黃呼籲,在疫情下,馬來西亞教會一定要善用網路散播信仰信息;在實體生活上更應該盡能力伸出援手幫助每一個有需要的人。他也邀請所有海外弟兄姊妹為馬來西亞的疫情禱告,特別在大馬實施CMCO期間,不少規定帶有雙重標準,許多人對疫情失去了警惕性,以致疫情沒辦法被完全歇止。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新常態中等候神 – 【逆境中的恩典】專欄

曾經有一次,在我帶領尋求神的營會中,有一位義工分享,她知道要順服和倚靠神,但等候讓她感到不安 ,她總慣於行動,抓緊自己的生命「軚盤」,就感到較為安全。對於尋求神,她坦言說:「我又愛又恨!」

人的天性都喜歡靠自己,學習全然倚靠神是一件難事,做點事比等候容易得多。偏偏全球困景連連,複雜度超越我們的經驗和智慧,更甚成為新常態。好一個納米般微少的肺炎病毒,就將我們的自救習慣弱化。或許,這正是神用大聲公提醒我們,靠自己已是舊常態,等候神才是新常態。信心是信徒終生修讀的核心科,是從很多艱難和等候的功課交織下練成的。

多少時候,我們眼見處境不利,總慣於即時出手。即或等候神,只能等一會,感到神好像放了假,就自行啟動自救模式了。神的姍姍來遲,背後總是要試煉我們的信心,願意等侯的,就能親身經歷祂於沙漠開江河的神蹟。

大衛最懂得這個原則,他大半生都努力地等候神,即或面對生死,他都願意去等,不敢擅自主張和行動。在等候期間,即使面對迫在眉睫的戰爭,神不說話,他就不出手。他被掃羅追殺10年,即或神將掃羅交在他手中兩次,甚或應許他會接管以色列國,取代掃羅,但神沒有批准之時,他也不敢傷害掃羅。結果神多次為大衛爭戰,國民看得出大衛是被神揀選和恩膏的,到了時候,神就讓他登上王位。

為了讓我們學習等候,神往往興起環境和人事,都是超級的功課,讓我們感到無能為力。等候的期間,我們可以做什麼?大衛的方法是傾心吐意——表達思緒和感受,無論正面或負面,因為神喜悅和重視我們心靈誠實。我曾經聘用一名社工,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容易讓人有壓迫和被操控的感覺。每當我嘗試介入,總遇上她強烈的反彈和防衛,反應非常情緒化,令我感到十分辛苦和受氣。我就尋求主,有一晚,我告訴主我受夠了,我強烈要求主當晚給我答案,不然我不睡覺。怎料主簡單地回覆了我一句話:「是你求的,你不是想學習愛嗎?」我聽罷呆了一會,我那時確實在求主讓我和團隊學習祂的愛,我才明白這位社工是神對我禱告的回應。從等候中明辨神的心意,我也得到祕訣來學習這個功課。

等候看來是被動和消極的,其實它代表著強而有力地搖動神的手,激烈地宣告我們是因為相信而等候神。我們幾時停下自己的手來禱告,就等同認可(authorize)這位創天造地的神來為我們工作,結果往往是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屬靈的人,都能夠等候,甚至有神同在的印證。因為他們經歷了等候的功課,就知道神是包底的神,不會誤事,明白等候神的不至於羞愧。


賴淑芬博士,豐收慈善基金總幹事,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顧問,致力推動關懷中港貧窮人。本專欄藉著經文與見證,清晰指出主是掌管政權、經濟、困境和生死的大主宰。有信德的人自能於種種困局中經歷神的恩典和大能更多資訊請瀏覽領袖生命事工網http://leadersbedoing.net

 

 

(26) 寫下你的異象,讓它變得清晰 – 【狂野的夢】專欄

主對先知哈巴谷說:「將這默示明明地寫在版上,使讀的人容易讀。」(哈2:2)有夢想是一回事;寫出異象,讓它變得清晰,並開始朝著它奔跑則是另外一件事。請寫下你的異象,把它擺在你面前,經常閱讀和想像它,這會讓你更專注和更有動力地朝著你的夢想前進。

明白你的夢想和異象要如何共同運作很重要。夢想是你為之奮鬥的目標。異象是看到你如何從現在身處的地方到神要你去的地方。雖然我們看見的有限,知道的也有限(林前13:9),但我們能調校自己的心去看神給我們看的一切。我們也可以默想所看到的,相信神會使我們更明白,並在我們需要知道的時候給我們更多啟示。在祂的智慧中,神知道如果祂給了我們一個超自然異象及其中每個細節,包括每場小衝突和戰鬥,那麼我們在未開始前就會暈倒了。

神的道高過我們的道(賽55:8-9)。祂通常只給我們看結果來激勵我們開始旅程。如若我們把祂的異象擺在面前時,祂會幫助我們沿著通往命定的道路前進,即使撒但從門後出現並呼叫我們調頭。當我們信靠祂會在約定的時間帶來異象,我們將走過神聖的門檻,建立屬天的連結。

把神的異象擺在你面前

如何使異象變得清晰呢?以下有8種經過時間考驗的策略,可以讓你的異象更清晰,以及使你的想法、意志、情感和精神保持活力:

  1. 寫出來 請寫下你的異象,然後把它貼在任何你能貼的地方。把你的異象貼在鏡子上,這樣當你刷牙的時候,它就會出現在你面前;把它貼在雪櫃上,這樣當你去喝冷飲的時候,便會提醒你;把它貼在你的汽車儀錶板上,這樣當你轉動鑰匙點火時,你就能看到它。
  2. 創建一個異象板 異象板很有趣——可使你的異象清晰,和常常擺在你面前。你可以收集一些雜誌,或者從網上列印一些圖片,這些圖片代表了神對你生命的狂野夢想。把它們貼在海報板上,放在你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讓它提醒你,神在你心裡所放的夢想。
  3. 設置電子提醒 我已經在電腦螢幕保護程式中設置了我的異象和目標,使它們在螢幕上不斷浮動,所以當我休息回來時,我的異象就與我對話。你也可以在你的智能手機上設置一個提醒,提示你再次重溫你的異象,這些提醒可以幫助你創造一種壓迫感,激發一致的行動。
  4. 想一想你的異象 請花些時間思考你的異象——神放在你心裡的夢想。思想一下神對你說了什麼?在處理細節時也要顧及全局,現在便想大一點。試想一下異象的可能性,而不是異象的不可能性。
  5. 談論你的異象 你應該不斷地和你的團隊成員談論你的異象。有時最初的反對者可能成為你最大的啦啦隊,一旦他們抓住了異象和看到你頑強的決心。
  6. 記錄你的異象 記錄神向你展示的異象——一個狂野的夢想在你面前展開,寫下你的挫折和所學到的教訓,並懷著感恩的心寫下獲得的成功。
  7. 的異象合而為一 請根據你的異象來決定行動:包括吃飯、睡覺,和呼吸。通過你的行動表明你對異象的承諾。耶穌是如此堅定地要看到世界得救,以至於他死在十字架上。你永遠都不需要如此犧牲自己,但你可能要在某程度上向自己死,才能看到你的夢想成真。
  8. 為異象禱告 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為祈禱是每一個成功人生的基礎。為你的異象祈禱,而且是不斷地為它禱告,日日夜夜地為它禱告。當你與神親密同行,祂會在事情未發生之先就向你揭示下一步行動。

追夢操練:宣讀聖經

一旦神給了你一個異象,花點時間在神的話語中尋找能給你確據的經文,使你能朝著它奔跑。在聖經中尋找憑信心走出去的英雄故事;在箴言中尋找在旅途中提供智慧的諺語。當你與世界、肉體和魔鬼鬥爭時,找那些能啟迪你的應許,讓你看到那些能使你夢想成真的經文,然後每天宣讀它們。


珍妮弗李克萊Jennifer Leclaire)是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覺醒禱告殿」總監;「新族類復興網絡」權威領袖;AWAKENINGTV.COM聯合創始人;目前已出版超過25本著作。本專欄文章節錄自其著作《狂野的夢》。

 

 

再愛一次的信心 -【羊回家】專欄

作為基督的新婦,我們該如何預備自己來迎接主耶穌的再來呢?一對準夫婦的心情,當然是期待和充滿幸福的感覺。但隨著年紀漸長,經歷人生的不如意,叫我們起初的熱情漸漸冷卻。人生在世難免會有灰心失意,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重燃這份起初的愛,期盼著主耶穌的再來。

失落

今天為什麼很多人活在懼怕中呢?因為未能享受足夠的愛。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爸爸給予保護,媽媽則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換言之是理性和感性上的全方位滿足。孩子的成長獲得足夠的愛,便能應付外間的種種挑戰;反之因為缺乏安全感,他們會表現得畏首畏尾。一個健康的家像一台發電機,得以讓家人在當中充電。但是今天有很多失衡的家庭,不但不能為孩子們充電,甚至把他們僅餘的電也花光了。例如父母不和,常常使孩子捲入他們的事情,孩子當然無能為力,且要花心力去協調他們二人。

一個人在家裡得不著愛,便去找愛的替身。例如青少年早早便談戀愛,雖然他們未必明白真正的愛是怎麼一回事,但心裡總渴望有人在身旁,提供「溫暖」與「保護」。但是這可能只是感覺,而非真正的滿足,甚至只是性關係,最終帶來不同方面與程度的傷害。

尋回

那麼我們要如何奪回那起初的愛呢?是要尋回從神而來的那一份信心,以神為我們的平安與喜樂。在今天瀰漫著競爭、壓力與焦慮的社會中,能夠找到平安與喜樂實非易事。我們學習把事情交托給神,以信心等待事情的發展,那就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11:1),相信神會為我們安排最好的。人際關係的矛盾與衝突是因著不合理的期望及焦點的錯放,而造成很多的張力。能夠明白各人的強項並彼此配搭,便能讓整個家的功能發揮得更好。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傳4:9),很多事情兩個人一起討論會有更多智慧,並且能互相扶持,更有力去跑這條人生的路。而當家裡有開放的溝通,埋怨的聲音顯然會減少很多。

愛的重拾

我們需要神給予啟示,讓我們「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是什麼攔阻我們去愛,使我們無法向前。求神打開我們的心扉,讓祂的愛進入我們的生命,使我們重新有力量去愛,互相認罪,彼此代求。當罪除去了,聖靈便能在我們的生命作工。如果我們不願意放下一些冤仇、過節和不饒恕等,便難以建立關係。我們能放下,才有空間往前走,放下失望與不饒恕,才有空間、力量去修復關係。

今天我們家中可能還有很多問題與混亂,但當我們倚靠神,神的靈會運行在我們當中,所有的秩序便會重新建立起來,使我們能再愛一次,進入豐盛的人生。


馮小滿,註冊職業治療師,本專欄圍繞家庭的不同層面,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家庭為主題,目的是讓人學習在家庭生活中應用神的話,真正享受神的愛。

 

 

斯里蘭卡復活節爆炸受害者仍等待調查結果

2019年復活節斯里蘭卡遭爆炸襲擊,250多人喪生,數百人受傷。18個月過後,受害者仍未看到公義彰顯。

為受迫害基督徒發聲的組織「敞開的門(英國及愛爾蘭分部)」指出,在警方緩慢的調查過程中,受害者仍活在襲擊的影響中。受襲的錫安教堂正在修復,會眾現正於臨時禮堂聚會。

錫安教堂正在修復,會眾現於臨時禮堂聚會。

敞開的門發言人Tala Dela Cruz表示:「這事件依然令人痛心。錫安教會失去了31位肢體,他們的家庭失去了母親、丈夫、孩子和兄弟姐妹,66位傷者仍在接受手術和物理治療,其中有兩人癱瘓。另外,很多人在聖安東尼教堂、聖塞巴斯蒂安教堂和三間酒店的爆炸中喪生和受傷,這些襲擊帶來許多痛苦,我們仍然在為受害者及家屬禱告,祈求醫治臨到,公義彰顯。」

當日的連環爆炸震驚全球,也激發斯里蘭卡不同種族和宗教團體的憤恨。該國當局譴責當地激進組織National Thowheed Jamath (NTJ),但後來伊斯蘭國對襲擊承認責任。今年4月,科倫坡大主教Malcolm Ranjith於襲擊周年紀念日上表示,雖然斯里蘭卡的教會「於屬靈層面原諒了」施襲者,但他們仍需付上法律的責任。

當地新聞今年6月報導,警方當時正拘留200名爆炸案嫌疑犯,並稱快將完成調查。目前已有數名嫌疑犯獲釋,政府稱缺乏涉案證據。此舉引起大主教批評,他在10月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涉嫌襲擊的人士被釋放了,這令人難過和遺憾。那些身心受創的人正等待公義伸張,但不幸的是,調查並沒有循應有的方向進行。」10月4日,遇難者家屬在科倫坡北面的聖塞巴斯蒂安教堂前抗議,要求一個公正和徹底的調查,為遇難者伸張公義。

禱告:求主掌管調查過程,讓掩藏的顯露,為受屈的伸冤。

(來源:Assist News Service,2020年10月25日,Ida Kwok 編譯報導。)

 

 

首位唐氏綜合症三項鐵人 「神的天使圍繞我」

來自佛羅里達州橙郡美特蘭(Maitland)的Chris Nikic於11月7日成為首位完成三項鐵人賽的唐氏綜合症運動員,同時獲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

21 歲的Chris在指導員Dan Grieb陪伴下,在巴拿馬市海灘先後完成游泳3.9公里,騎單車180公里及長跑42公里,最後在大會指定時限17小時前,以16小時46分9秒完成賽事。Chris在社交媒體貼文寫道:「神差派天使圍繞我」,並指出「一切都是為了引起關注和共融。關注唐氏綜合症和殘障奧運會,接納所有唐氏綜合症患者,讓我們融入你們。」Chris正為推動關注唐氏綜合症和殘障奧運會籌款,他表示:「我達成了自己的目標,現在希望能夠幫助其他像我一樣的人。」

Chris在指導員陪伴下,在大會指定時限前完成賽事。

鐵人組織在社交平台上祝賀Chris,「你衝破了障礙,證明了凡事都有可能,為全球許多的人創造了無比的機會!」健力士世界紀錄的總編輯Criag Glenday表示,「歡迎Chris加入健力士世界紀錄的行列,我們期待看到這位傑出的年輕人更多的成就。」

在訓練的過程,Chris和父親Nik訂立了1%改善原則,追求每一天都改善1%,爭取變得更好、更快和更強。Nik說,對於Chris而言,這比賽不僅僅是一個終點線和勝利的慶祝,而是讓他距離共融、正常和有領導力的生活近了一步。Chris在社交媒體寫道:「是時候為2021年定一個更大的新目標了,堅持每天都有1%的改進。」

禱告:願神的兒女每天倚靠聖靈突破限制,見證祂是使凡事都可能的神。

(來源:CBN News,2020年11月11日,Amy Fong編譯報導。)

 

新西蘭贊成安樂死法案 反對休閒用大麻合法化

新西蘭10月17日舉行大選,同時就安樂死合法化和休閒使用大麻合法化進行公投,初步結果顯示,選民支持安樂死合法化,不贊成休閒使用大麻合法化。

新西蘭選舉委員會於10月30日公佈點算約83%的選票結果,65%選民支持安樂死合法化,34%反對。休閒用大麻合法化的贊成和反對票數非常接近,46%選民投贊成票,53%反對。公投結果計劃於2021年11月6日生效。

反對黨國家黨保守派國會議員Nick Smith對大麻法案的初步結果表示歡迎。「這是常識的勝利,研究表明服用大麻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降低動力和學習成績,更會增加服用者在道路上和工作場所死亡的機會。新西蘭人下了正確的結論,大麻作休閒用途合法化將使其正常化,人民將更容易取得,更多使用,並造成更多傷害。」

綠黨自由派議員Chlöe Swarbrick表示,他們早已預料票數會很接近,需要等待特別票點算的結果。「我們從開始就說,這將取決於選民的投票率。我們的特別票數量已創下了紀錄,因此我對結果仍然保持樂觀。新西蘭對國家的藥物法律一直有成熟且持續不斷發展的對話,我們在過去三年在這議題上做了不少的工作。」

是此公投的安樂死措施是關於有可能在六個月內死亡的成年末期病患者。投票結果使新西蘭成為全球第七個通過輔助死亡合法化的國家。其他容許某種形式安樂死的國家包括荷蘭、盧森堡、加拿大、比利時和哥倫比亞。

新西蘭衞生部將負責協助申請者結束自己的生命。申請者的決定必須獲得兩名醫生同意和簽署,若其中一位醫生表示不確定,將諮詢精神病學家。據《衞報》報導,精神病患者或因高齡而身體機能衰退之人士並不合乎申請資格,而僅以「高齡」或殘疾為由提出申請的人也不合資格。

自由派行動黨議員David Seymour表示:「這是新西蘭全國的勝利,我們成為了一個更仁愛和人道的社會。在法治的保護下,成千上萬,面對極為痛苦的死亡的新西蘭人將有權自主自己的身體,可以享有選擇和尊嚴。」

新西蘭天主教主教團倫理學家John Kleinsma認為這次公投置弱勢人群於險徑,安樂死這選擇將為許多病患者及家屬,醫護人員以及宗教工作者帶來負擔和壓力。

禱告:求主憐憫人心的驕傲和自我,開啟人心中的眼睛,看見並承認祂是生命的主。

(來源:CBN News, 2020年10月30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美國兩州就墮胎權進行公投 結果相異

11月3日,美國兩個州份於本月初就墮胎權分別進行公投,兩州結果相異。

路易斯安納州以62%支持票數通過由民主共和兩黨共同提出的修正案,聲明州内憲法並不具有任何承認墮胎權利的條文,並將於憲法條文加上「為保護人類生命,憲法任何字句不可用作或視作支持保障墮胎權或申請墮胎援助資金」。雖然此修正案並無完全禁止墮胎之效,卻能防止法官為進一步擴大墮胎權而修訂州內反墮胎政策。

當地反墮胎組織Louisiana Right to Life的執行董事 Benjamin Clapper 感謝民眾投票,使修正案得以通過,防止司法機關内自由派法官濫用裁決權,越過州内憲法迫使州政府無條件容許墮胎。他表示,濫權情況已藉違反個人權利之名在其他13個州份出現,期盼有一天甚具爭議的「羅訴韋德案」裁決能被推翻,讓州政府能更好履行保護所有人民之責任,包括尚未出生的嬰孩。

科羅拉多州於同日就115提案進行公投,提案禁止懷孕22週以上的婦女墮胎,任何醫生為懷胎22週的孕婦進行人工流產將被控行為失當及停牌3年,而為保孕婦生命的緊急終止懷孕手術則排除在外。縱然提案的支持度達2008年以來類似提案的新高,但仍以59%反對遭否決。科州是其中一個首先通過墮胎合法的州分,亦是美國僅有對墮胎不設限的7個州分之一,不少美國和世界各地尋求墮胎的婦女前往該地。當地支持墮胎的群體更以「墮胎天堂」自居,認為是次提案遭否決是所有曾在居住地被禁止墮胎的人的勝利。他們宣稱墮胎純屬醫療需要,要人們穿州過省尋求醫療協助並不合理。

值得留意的是,反對提案的陣營為此公投耗費近900萬美元,而支持陣營僅耗費約50萬美元。支持陣營指對方在此議題上散佈恐慌,企圖誤導群衆此為嚴苛的墮胎禁令,實際上提案並非完全禁絕墮胎,而是旨在設立合理的墮胎政策。

反墮胎組織對公投結果表示失望,但對限令將來獲通過仍保持樂觀。Coalition to Help Moms and Save Babies的 Nicole Hunt形容是次公投為「兩黨歷來在科州提出墮胎限令的最大努力」,並指「票數顯示科州現正朝向正確的方向,邁向合理的墮胎政策。」據科州衛生署數字顯示,過去數年當地有200至300宗懷胎22週以上人工流產。

禱告:願主賜人屬靈的分辨力,認清仇敵的作為,除去不合神心意的籌算。

(來源:Christianity Headlines,2020年11月4和5日,Eason Pun綜合編譯報導。)

 

聯合國決議以色列聖殿山改用穆斯林名稱

聯合國大會於11月4日通過議決,耶路撒冷的聖殿山將改用穆斯林名稱al-Haram al-Sharif(意為「崇高聖所」)。評論家指出,議決顯示聯合國委員會反對以色列的立場。

聯合國大會所通過的議決表示,安理會「對最近巴勒斯坦領土,包括東耶路撒冷,以及耶路撒冷各個聖地,包括『崇高聖所』被佔領所引起的緊張局勢和暴力行為表示嚴重關切。」議決有提到耶路撒冷城對「三大一神宗教的重要」(意即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以及「聖地的特殊意義」。

然而,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吉拉德·埃爾丹(Gilad Erdan) 抨擊該議決「完全無視猶太人與聖殿山之間的關聯,此舉是對猶太人的羞辱。聯合國嘗試改寫歷史,但猶太人與耶路撒冷城之間幾千年來的連結是不能改變的,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如今我們與耶路撒冷的連結比過往更堅固。越來越多的國家把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

以色列、美國、澳洲、加拿大、危地馬拉、匈牙利、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和諾魯等國家均反對議決,另有16個國家投棄權票。埃爾丹表示:「在這裡通過的任何議決都不能改變猶太人與我們信仰最神聖的地方──聖殿山之間的永恆連結。多年來,巴勒斯坦人一直倡議只使用穆斯林名字Haram al-Sharif,並故意排除猶太名字Har Habayit。」

聖殿山是猶太人第一和第二聖殿所立之地,如今是穆斯林稱為兩大聖地──圓頂清真寺及阿克薩清真寺的所在處。

禱告:求神復和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關係,啟示祂末後的計劃。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20年11月5,Joshua Chung編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