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視對方為神所創造的獨特個體;肯定對方內心有一股成長的力量,能夠進步和成長的;珍惜和重視人進步和成長的價值。因生命是神所創造的,所以尊重乃是與生俱來,不需要爭取。人人需懂得尊重人,也當尊重自己。
群體中需要建立尊重文化,不單對他人,也對自己,而尊重他人也反影出尊重自己,因對待別人的態度也會反射到自己身上。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自己。重視他人的價值,他人亦重視彼此的關係。
聆聽:在生活節奏急促的今天,人難以靜下心來聆聽別人的分享。但是聆聽是溝通中重要的一環,可以打開空間,讓對方感到尊重和接納,在安全的環境下敞開自己的心,分享生命中的經歷。
我們聽別人的話,往往只能聽到冰山一角,難以聽到對方最心底的心聲。人的內心世界有如冰山,有多個層次,由底至頂分別是靈性、渴望、期待、觀點、感覺及行為,而浮在水面上的只是外顯的行為。當我們初次與沉溺者接觸,很大機會面對當事人的抗拒或冷漠回應。我們需要明白他們行為背後的掙扎,協助他們表達出「冰山」下的感覺、觀點及渴望。受傷的人往往是孤單的人,特別需要被聆聽、了解和明白,如果有人可以與他們同行,有助他們改變沉溺行為。
合宜的身體接觸:這是愛的通用語言,但中華文化較為保守,較少有這種表達。有科學研究表明,所有溫血動物一生下來就有被觸摸的需要,如這需求被剝奪,會喪失慾望,導致生長遲緩、智力下降,容易產生不正常行為。
在原始信仰系統中,早已認為我們的雙手和身體本身就具有療癒性,接觸能引起心靈之間連接能量的作用,亦往往反映人們內心深處潛意識中怎樣看待彼此的關係,對方在自己生命中佔據的分量。同性之間可作合宜的握手、拍肩、擁抱,這是鞏固和增進關係的表達之一。
欣賞:「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弗4:29)按聖經教導,污言穢語是指有消極影響的話,例如自貶、論斷、拆毀,這些說話一句都不可出口。對人有積極影響、能造就人的話,例如欣賞、肯定、祝福,可以叫聽見的人得益處。正向心理學者表示,親密關係中出現正向與負向語言的比例,至少要達到5比1以上。可惜在中國文化的家庭、公司組織或團體中,大部分缺少欣賞,多數是負面的批評。然而,一句批評的話足以抵銷五句欣賞的話。
欣賞和肯定的切入點有三項:1、不只肯定行為的結果,也肯定行為的過程,例如:「過程中你好努力。」2、不只肯定行為的本身,也肯定行為的意圖,例如:「你真的很有心。」(3)賦予行為新的意義或價值,找到它們的正向功能,例如:你給受助者在冷漠人間一點溫情。
「栽種生命樹」專欄介紹:詩篇1篇將人的生命比喻為一棵樹,壞的根會結出壞果子,好的根會結出好果子,就是神所祝福的生命。本專欄資料由基督教巴拿巴愛心服務團提供,透過一系列的專題文章,剖析生命樹的根、果子以及沈溺行為之間的影響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