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濫捕坐冤獄 男子奮身救警員脱險境

儘管曾遭法庭錯判入獄,31歲的麥克里(Daylan McLee)仍冒生命危險拯救一名被困警員。

6月21日,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以南約45英里處的尤寧敦(Uniontown),一輛警方巡邏車與另一車輛相撞後起火。麥克里起初以為是輕微地震,當他知道是車禍時,馬上從屋裡跑出去,把警員漢利(Jay Hanley)從燃燒的警車中拉出來 。

警車(左邊)與私家車相撞後起火,警員被困。

麥克里接受訪問時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價值。我們都是神的兒女,我無法眼睜睜看著人被火燒死。不管別人或其他警員對我做過什麼,我只在想,『這個人需要平安回到家人的身邊』。」

漢利腿部嚴重受傷,由直升機送往維珍尼亞州西部的一家醫院接受手術,現正康復中。漢利的妹妹、同事及局長都非常感激麥克里,紛紛致電或透過社交媒體向他道謝。尤寧敦的副警長表揚麥克里的英勇行為時心裡激動:「麥克里實際上表示『我不能讓他死』。我沒有言詞能夠表達對他的感激。」

多年來,麥克里跟警方曾有不少的矛盾。2016年,麥克里接到在酒吧喝酒的妹妹的電話,說那裡正發生打鬥,需要哥哥接她離開。麥克里到場後,在停車場制服了一名持槍男子,把對方的槍拋到一旁後打算離開。此時一名巡警向他開槍。警員聲稱麥克里兩次以槍指向他,因而被捕並判監一年。不過後來閉路電視片段證明了指控失實。麥克里在2018年入稟控訴四名警員濫捕,令他被誣告並入獄,失去了跟他子女和患病的母親相處的時間。

幾個月前,一些便衣警員拔槍向他和人群走近。麥克里指他們當時並沒有表明自己是警員, 於是他逃跑。當意識到他們是警員後,便停下來,並把雙手放在頭後。然而,他仍然被指控拒捕。一名警員更踢他的臉,導致嘴唇裂開。

儘管麥克里經歷了不公義的對待,他仍然選擇了寬恕。他說:「我們需要發揚人性光輝的一面……現今世界的問題是,人們都陷於要如何站起來或報復的思想裡,這不是我自幼所接受的教育。我總是被教導要寬宏大量,你不能因為曾與某人發生過什麼事,而影響你往後每一天的生活。」

麥克里又說:「有些人可能覺得我外表兇悍。我不能憎恨向我開槍的警員,因為他不知道。我不想被稱為英雄,只想做一個正直的人,無論在做什麼、身處何方。我希望那位警員看到這些,並知道我已原諒了他。」

禱告:求神在不公義的世代中光照人心,使人覺醒並對齊神的心意,施行憐憫饒恕。

(來源: Christian Headlines,2020年6月23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6歲男孩自製樹熊杯緣子 為澳洲受災動物籌得巨款

美國麻省一名6歲的小男孩以自己用陶土黏製的樹熊杯緣子,募集了超過29萬美元的捐款,用來幫助受到毀滅性野火傷害的澳洲動物。

募款計劃Owen’s Australian Creature Rescue發起人Owen Colley 1月19日接受America’s News HQ訪問時說,他之所以發起募款活動,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喜歡動物。」

才六歲的小Owen說,他特別喜歡樹熊,「因為牠們在樹上爬。」 Owen的父母Caitlin和Simon Colley說:「Owen想找到一個方法來幫助他深愛的小動物。」

乾旱釀成的火災造成澳洲有史以來最熱和最乾燥的一年。大火已經殺死了十億多隻動物,其中包括數千隻樹熊,還有大量動物被燒傷。Owen的母親說:「像我們所有人一樣,Owen第一次發現大火時感到非常沮喪。我們想給他一個渠道,讓他可以做些事來幫忙。陶製樹熊杯緣子的想法是為了感謝為這項計劃捐款的朋友和家人。 」

來自澳洲的Owen爸爸說:「我們在澳洲的親友已經不得不撤離家園了。這項募款計劃不是我的主意,全部都是Owen自己的想法,他的媽媽也從旁協助,我為他感到驕傲。」

募捐平台的頁面註明歡迎任何數額的捐款,但若捐款50美元以上,將可獲得Owen手工製作的樹熊杯緣子作為感謝禮物。

計劃在1月11日開始,最初的目標是1千美元,後來調整至5千美元。在第一周已獲超過16萬美元捐款,遠遠超乎他們的預期。同時代表Owen需要製作3千多個樹熊杯緣子,使得他和家人不得不在1月19日公告表示,從那午夜起將不能再送贈杯緣子作感謝禮物。

他們現正努力製作和寄出樹熊杯緣子給捐款者,更於網上發放影片,指導如何製作,讓他人能一起參與製作禮物,或於他們的社區籌款。

禱告:感謝神興起小孩行出憐憫。求主讓我們看見,並在祂的愛裡回應世界的需要。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九)貧窮與預言 -【無限商機】專欄

當我順服神,將所有的都奉獻出去時,一切都改變了。我們安逸的生活隨著我們的存款一同消失了。星期一早晨,我試著向孩子們解釋我們所做的事。「現在我們就要來向我們天上的父親說話,因著祂的慈愛,我們將會得著今天所需用的一切。」我們向神祈求每一樣東西,包括半公斤的奶油、半公斤咖啡、兩條麵包,和四公升牛奶,然後感謝祂在耶穌裡已經供應了我們一切所需。

幾個小時過後,一位鄰居出現在門口。「這件事聽來或許很愚蠢,」她開口說道:「我在市中心看見有人販賣幾條麵包,因為實在很便宜,我一口氣買了10條。不過對我們來說太多了,我在想是否可以送給你們4條?」這件事格外不可思議,因為雅思特與我都沒告訴任何人我們所做的事。那天結束時,我們祈求的每樣東西都超自然地供應了。耶穌又真又活!

1973年1月1日,我口袋裡有一瑞典克朗(相當於約十分錢)。那是我全部財產的總數,卻是神賜給我第一間公司的基礎。主不容許我把我們的狀況告訴任何人。即使我的生意合夥人也毫不知情。一天,他邀請我一同到北方出差。當他去拜訪他的人脈時,我卻徒步艱辛地走了幾個地方。那天真是糟糕透頂的日子。有幾個客戶對於先前的產品服務感到憤怒不滿,實在令人難堪。我的雙腳疼痛、我的頭疼痛,我的胃也疼痛,因為我買不起當天的餐食。我一再地苦於挫敗感的折磨。那天結束時,我精疲力盡。我的銷售總額只有區區700克朗(相當於70美元)。

然而那一天,卻是我朋友在那地區的生意有史以來最風光的一日。他想要好好地慶賀一番,便邀請我當晚和他一起在飯店餐廳用餐。我婉拒了。我必須如此,因為我沒錢。他卻不為所動,極力邀我和他共進晚餐,告訴我他想請客。他興高采烈的心情與我鬱悶消沈的情緒簡直成了強烈的對比。當我們用餐時,自憐的淚水不由得在我裡頭湧上來。

回到房間後,我雙膝跪落向主哭喊。再一次地,神要求我在祂面前降卑自己,我這麼做之後,絕望離開了,喜樂和盼望再度充滿我的心。有時,從生命中細微、毫無意義的細節裡,我們可以發現屬靈的真理,但我們必須謙卑而樂於接受。這兩者我都需要學習。因此我繼續學習,主便繼續教導我,經常利用我的處境來表明一個屬靈真理。祂甚至藉著我的衣服教導我。

由於沒有多餘的錢,我的衣服逐漸開始破損,至終僅存一件完好的西裝。有一日,我的右邊褲管沿著前面的摺縫裂開了,出現了個很大的裂口。我唯一的一件西裝就這樣告吹了。我感到極度悲哀。要是連一套西裝都沒有,我怎能期待自己事業有成,經營自己的公司呢?一股自憐湧上來,我坐在車子裡,盯著沿褲管裂口上露出的一大片蒼白皮肉。隨後我意識到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並不是正確的反應。我為何要為了破裂的褲管而哀哭呢?我馬上抓起衣服碎裂的部分,不顧周遭一切,開始向我天上的父親說話。

隔天,我安排了要拜訪住在北方一位曾奇妙影響我生命的年長女士。她並沒有固定的收入,但偶爾會從她所服事的人收到愛心奉獻。這時我有些擔憂,因為我沒什麼東西能奉獻給她。當我抵達她家門口,她就出來見我。她總是直截了當,毫不浪費時間:「主已經說話了,祂說祂的僕人需要一套西裝。剛納,一套新的西裝多少錢呢?」「嗯,通常大約是700克朗左右,假如妳像我一樣要量身訂做的話。」我回答。「那麼主說你應當要有700克朗,因為祂指示我給你錢買西裝。」

在我生命中頭一遭,我能夠用700克朗買到不只一套西裝,而是兩套。主賜給了我雙倍的祝福!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按此購買《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恩典太美麗,讓恩典繼續飛 -【國度角度】專欄

一切都是恩典,除了恩典,還是恩典!世人都犯了罪,罪的工價就是死,唯一能救我們脫離死亡的梏桎,只有藉耶穌十字架赦罪的救恩。 然而「蒙恩」的人雖然很多,但「忘恩」的人更多,十個被潔淨的大痳瘋,懂得回來感恩的只有一個 (路 17:17) 。知恩的人已少,施恩的人更少。耶穌作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欠了王一千萬兩銀子債的僕人,蒙恩得免其債,但轉瞬即反掐住只欠他十兩銀子的同伴的喉嚨,同伴俯伏央求,他不單不肯,且把他下在監裡,迫他還債。人心竟可忘恩負義,冷酷無情至此,實在令人心寒。其實,耶穌想讓我們明白,這豈不也是你我的寫照?但好戲卻仍在後頭,王得知此事,就痛罵這惡奴才,並命他必須還清原先所欠的債,原先的喜劇,卻變為悲劇,真是情何以堪!(太18:23-35)

這故事寓意頗深,反映出人性的醜陋,「蒙恩」卻不一定會「施恩」。先蒙恩,後施恩,看似自然,事實卻非必然。神家教會中,若人人都因蒙恩而懂得知恩、知恩而懂得感恩,感恩而懂得報恩,報恩而樂於施恩,教會就應當早已變成天堂,又豈會有如此多的傷害及分裂?事實反而是與天父原意相違。你我雖是蒙恩得救的罪人,但往往不懂得知恩、更不是從感恩、報恩、施恩這方向而行,反之,往往當被冒犯、傷害而掐住對方的喉嚨,咬住對方死口不放,蒙恩卻不肯施恩。這比喻告訴我們一個驚人的事實:蒙恩得免罪債的人,若不學會施恩,也有機會從恩典中墜落,結果失掉神的恩 ,至終將喜劇變成萬劫不復的悲劇收場。 朋友,請你緊記,不管喜劇或悲劇收場,其主動權卻是緊握在你我手裡的啊。

聖經中我最喜愛的人物就是大衛,因為他是合神心意的人。大衛是一個深蒙神恩寵的人,更是一個懂得感恩、報恩、施恩的人。掃羅王因心生嫉妒而追殺他,他卻一次又一次放過掃羅,掃羅及約拿單死後,大衛竟命人尋訪掃羅家是否仍有剩下餘種,他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且要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他 ( 撒下9:1-3)。結果大衛恩待約拿單的兒子,瘸腿的米非波切,並賜他如王子一樣的位份,一生與王同枱用飯,還將屬掃羅的一切田地全數歸還。讀經至此,我不禁熱淚盈眶,感動不已,世間能有多少這樣心腸的人?

三千多年後,一位曾是非洲奴隸船的船長,黑奴手下的奴隸、廢除黑奴法案啟迪者的約翰–牛頓牧師 (John Newton),根據以上大衛向神感恩的經文,寫下了一首數百年來,感人肺腑,帶領無數罪人回轉歸向神,膾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奇異恩典》。當他晚年回顧一生時,寫下了他的名句:我不是我應該是的,我不是我喜歡是的,我不是我希望是的,但我已不是從前的我,藉著神的恩典,我成了我今天這個人。當他82歲臨離世前,親手寫下了自己的墓誌鉻:約翰牛頓,神職人員,曾是個不信、放蕩者,是非洲奴隸的奴隸;藉著救主耶穌基督豐盛憐憫的保守、赦免,並被派定去傳揚他所曾長期致力毀壞的信仰。

約翰本來一生為黒奴帶來了最大的悲劇,但藉神「奇異恩典」,最大的悲劇卻被轉化成為最感動人心的喜劇,神也正在藉此「奇妙恩典」,去改寫你人生的劇本,你願意將劇本交給祂嗎?


文@何寶生

恩典神學的謬誤 – 將神的恩變作廉價恩典?-【國度角度】專欄

當神宣告自己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的神, 摩西仍侍立在神面前。但當神宣告:「神萬不已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摩西就急忙俯伏於地,向神下拜。 (出34:5-8)你什麼時候會將頭俯伏於地,向神下拜?唯有當你「看見」神的神聖與威嚴,並同時「看見」人自己的敗壞與軟弱,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不配之情油然而發,向神俯伏跪拜,乃是最自然真摯的反應,當彼得「看見」主的神聖及「看見」自己的小信與無知的時候,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路 5:8)

若我們單單高舉恩典,將神的恩變成放縱情慾機會,聖經警告這些偷進神家的敗類,刑罰是他們必然的結局。(猶 1:4-5)  保羅說:「我不廢掉神的恩,但藉神的恩,如今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活出基督。」 (加2:20-21)救恩是免費的,救贖卻是重價的;恩典是白白的,恩寵的代價是高昂的。廉價的恩典多強調神的恩典,少講代價;多講權利,少講責任;多講恩寵,少講作門徒必需捨己背十架;多多接受基督的恩典,卻少提要活出基督的生命,這是誤導及濫用神的恩。

而二極化鐘擺與失衡,是仇敵慣用的詭計與策略:要麼單單高舉律法,否定了恩典而終日落在控告與定罪之中;要麼單單高舉恩典,否定了律法的規範而落在放縱與墮落之中!仇敵的目的是要引誘我們掉進失衡偏差之陷阱中。其實每種神學的反省,都自然經過不成熟甚至鐘擺的過程,這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我們千萬要在此儆醒,切勿因此而上了魔鬼的當,中了撒旦的詭計,因而各走極端,甚至彼此攻撃,給仇敵大得分裂教會、羞辱神的機會!因在基督裡,我們必然是邁向合一,唯有落在撒旦裡必然走向分裂。若真的不幸發生了這樣的事,彼此產生了爭拗嫌隙,必須馬上放下彼此一切的執拗,先一同謙卑來到主面前和好,尋求聖靈引導、介入與光照,以堵住着仇敵的破口,墮魔鬼分裂教會的鬼胎。

保羅能坦然地說,我是罪人中的罪魁。乃因他經歷了主格外豐盛的恩典,使他生發出格外的信心和愛心,因而宣告:「我蒙了憐憫,為的是要彰顯神的忍耐,給所有後來的罪人作榜樣及鼓勵。」(提前1:14-16)我們原本就一無所有,你不能去給予自己原本沒有的東西。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主厚賜我們豐盛的恩典,好讓我們有能力去分享及回報這超然的大愛,其目的是讓我們能愛主更深,像主更多,為主更瘋,待主更狂!

大家是否同意,並能夠得出結論,豐盛的恩典不是讓你繼續去犯罪的許可証,乃是讓你得以勝過罪惡的力量。豐盛的恩典,應是生命更新轉化的「動力」而非「阻力」?


文@何寶生

面對腦退化症 輕鬆相信神憐憫

台北靈糧堂及喜樂家族基金會執行長潘秀霞牧師於1月6日來港舉辦「與失智共舞」座談會,分享多年來照顧患腦退化症母親的經歷,並如何在神的恩典之中,以愛和尊重善待患病的母親。

潘秀霞牧師發現,失智症並不可怕,而是因無知而錯誤的對待才可怕。她聽說過一些人以為失智症是精神病,把患者關在家裡,且嫌棄她。「你不可以羞辱她,要誇張地鼓勵她。如果身為家人都嫌棄和不尊重她,誰會去珍惜她?」她鼓勵病人的照顧者要放鬆,因為「放輕鬆就有智慧,緊張只會憂慮」。她一路走來的秘訣就是相信「神的憐憫永不斷絕」。每天早上,她都會播放詩歌給自己和母親聽。當家人能夠用愛說出四個「道」:道歉、道愛、道謝和道別,就會經歷神的恩典。

面對正在冒起的早發性失智症,台灣失智症協會開始建立「瑞智學堂」,提供早發性失智家庭多元服務。他們希望建立一個友善安全的環境,符合年輕病患對空間的需要,也讓不同的家庭互相扶持。潘牧師發現香港的教會及社會上對失智症仍然缺乏支援,建議我們仿傚台灣友善社區的概念。

(記者林暐皓報道)

【Kingdom LIFE】「與失智共舞」—— 記憶褪色,愛卻永存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 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7326

不知你有否看過9月上映的幸運是我這部電影?無家可歸的青年與舉目無親的獨居婦人在機緣巧合下發展出一段仿如親人的關懷各自溫暖對方的孤寂,而這位獨居婦人是一名腦退化症患者其實腦退化症並非老年人獨有但現時社會對這個病依然缺乏認識近期由台北靈糧堂潘秀霞牧師撰寫的「與失智共舞」以誠懇及樸直的文字記述了照顧患腦退化症母親所經歷的無助失望以及跌碰,如何的恩典之中,以愛和尊重對待患病的母親雙方都更深經歷了神的愛與同在生命得著釋放。

及早認識 及時治療

「腦退化症」,即「認知障礙症」,佔「失智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據估計,在香港65歲以上的長者中100人便約有58人患有腦退化症80歲以上更有近2成至3成人患上不同程度的腦退化症。可見,這種病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並不陌生,但所知卻仍然有限。很多人以為腦退化症只是單純的老化現象,忽略對患者的照顧,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在「與失智共舞」這本書中,作者的母親在確診前,其實已出現不少跡象,例如妄想有人要害她,重複購買相同的東西,情緒不穩定,在熟悉的地方迷路等等。由於對腦退化症的無知,作者直到母親反鎖自己在家並且神志不清時,才驚覺她患病的事實。這時候,她的母親已被確診腦退化症中期,不能獨自生活了。

根據研究顯示,腦退化症在症狀出現的25年前就已經開始潛伏科學家認為若能在發病25年前就偵測到腦退化症及早治療成功的機率將會大大提升因此,處於20、30歲的年青人,現在就需要去了解及預防腦退化症,不只是為照顧別人,也是為了自己未來健康著想。

 

愛的聆聽帶來醫治與釋放

要照顧好一名腦退化症患者,其實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作者的母親在病中的情緒與想法變幻無常,並且因為缺乏安全感,把作者的先生及女兒當成假想的敵人對待,將所有積蓄帶在身上從不離開視線等等,都讓作者一家在照顧上倍感疲乏及無助。不過,因為一件偶然的事件,讓他們看見了神的恩典與醫治的能力。

作者母親常常因著同樣的話題及抱怨對象,一整天叨唸不止,不斷重複。作者聽多了以後,由於無法辨識媽媽說話真假,以為只要有她在旁邊陪伴就足夠了,於是都以「嗯、是」等隨便回應。例如媽媽經常講到外公外婆欠她一頭牛的故事。神透過一位姊妹去提醒她,應該正視媽媽的問題。因著聖靈的感動,作者心裡湧現出對媽媽很深的憐憫,體會到媽媽的心被無形的繩索捆綁。幾天之後,當媽媽又提起牛的故事,作者很認真地邀請媽媽將牛的故事講給神聽。媽媽乾脆的同意了,作者便帶領著媽媽一齊祈禱。在禱告過程中每當媽媽講完一段作者就跟著重複一遍,並詢問媽媽是否正確那時媽媽的眼淚就流下來了與之前憤怒的樣子完全不同那天的祈禱持續了3個多小時作者看見了神的工作媽媽「與神相遇」了!從第二日開始,媽媽再也沒有提過那頭牛,也再沒有說起任何一件她向神傾吐的往事!

因著作者願意用愛回應媽媽,神就讓她看見媽媽內心的傷口,讓她可以透過神的能力,解開媽媽心中的死結,使她獲得了解脫和新生。

 

我要住在你心裡

照顧患病的媽媽除了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及愛之外,作者也看見神如何祝福整個家庭,看見兒女學習謙卑服事的態度。作者媽媽對女兒有敵意,女兒反而學習不去計較,轉而投其所好,為阿嬤買喜歡的食物,為她打扮搽指甲油來討她歡心。而兒子雖然以前從來未跟長輩同住過,但卻比父母更懂與阿嬤相處,安排日常事情。兒子時常抱著阿嬤說「阿嬤我愛你。」還要求阿嬤回答同樣的話然後再跟阿嬤說「阿嬤我要住在您心內。」同樣也要求阿嬤回答同樣的話

從神而來的愛改變了這個家庭。兒子每天用愛的擁抱及話語與阿嬤互動,每一天用實際行動尊榮她,影響到作者及先生還有女兒都跟著這麼做。經過幾年的相處,也改變這位80多歲老人的心。作者母親願意打破過去的傳統,輕易地對家人說出愛了。這是一段令人辛勞卻令人歡喜的過程,同時也是一段磨合與修復的心靈之旅。

腦退化症是不可違逆的,不會有康復的一天,患者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地消失。而作者在與母親相處的這段日子裡,用神的愛解開她的心,彌補過去錯失的相處時光,甚至是「化詛咒為祝福」,使這段有限的時光變得無限的珍貴。正如作者自己所講﹕「我深信一個人心裡面如果真的有很深的愛神就會給他很多正確的方式去愛他人

brain3

「與失智共舞」
認識失智症分享會暨新書簽名會

日期:1月6日(五)
教牧同工聚會

時間:下午2:30 – 4:30
地點:國度事奉中心(九龍灣啟祥道22號開達大廈7A)
公開聚會
時間:下午7:30-9:30
地點:禧福協會(九龍佐敦道23-27號新寶廣場16樓)

查詢:kingdomminenquiry@gmail.com/ 2235 5223
主辦:國度事奉中心 禧福協會 以琳書房

報名:立即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