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助人 走進社群 服事生命

不少香港家庭都有飼養狗狗,更會視之為家庭成員,有想過你的狗狗能成為「社工」,參與教會服事,安慰人的生命嗎?主流夢工場基金於3年前開始,透過引入訓練「社工犬」的概念去服事弱勢社群,以及輔助教會和機構為有需要的青少年,以及外展福音工作提供幫助。

人與動物的互動

主流夢工場基金(簡稱CEO),過去主要在國內開展寄養行動,援助殘障孤兒及困境兒童。自2017年起,神帶領他們回港啟動「動人計劃」(HI Partner)——引入嶄新的「動物輔助介入(AAI)」服務,服事本港弱勢社群。創辦人之一Christina(蔡懿慧)分享,「HI」代表「Human-animal Interaction / Intervention」,即「人與動物的相互作用/介入」。「HI」在國外之應用已有數十年歷史,透過「動物」來支援、治療或輔助包括長者、成人、囚友及殘障兒童,不論在學習、復康和改善情緒等方面,都有良好成效。

青少年牆壁塗鴉活動,實習社工犬Belle陪伴大家塗鴉

「當初是一名名叫Pauline的修女啟發我們運用動物助人的概念。她在外國提出監獄犬的概念,培訓囚友成為訓犬師。而神感動我們以此方式去幫助香港有需要的人,我們現正嘗試把這個概念香港的懲教所。同時,我相信香港的隱蔽青年,可藉著成為領犬師,改善溝通及其他問題。」Christina表示,「監獄」不僅代表身體被囚,還有心靈被囚。3年前,因著社會動盪,看見香港社會及整個世代的改變,令年青人衍生許多情緒問題,隱蔽青年數量亦有所上升。Christina感到香港的弱勢群體需要不同方式的支援。

教會的服事犬

CEO董事Catherine指出,「聖經提到人是受神所命去管理海陸空的動物,去愛護和照顧它們,但在基督教內卻不太著重這方面的生活教導。」因著動物在人類手中受了很多傷害,自己曾思考可以為它們做什麼,並為此禱告多年。在2年前,CEO結識了荃灣基督中心堂的牧師,因著大家對人與動物的共處有著相同的想法,牧師亦想讓教會會友更多認識聖經中關於動物管理的生活教導。當他們一遇上就一拍即合,很快就開始一起尋求合作的方向。

2019年底,牧師代表教會收養了實習社工犬「斑點」,來輔助教會服事社群,又組成核心團隊,在CEO的協助下受訓成為領犬員,學習與狗隻建立關係,之後更開始帶著斑點去實習,參與探訪、接觸新朋友和傳福音等外展活動,斑點成為協助牧師結識朋友的「親善大使」,還曾有一位小朋友因著「斑點」而決志信耶穌。

訓練青年領犬員

除了教會,「動人計劃」亦與不同的社福機構合作,透過鼓勵隱蔽兒童及青少年參與成為領犬員,改善社交技能和情緒問題。Catherine提到,「合作機構服事的青少年都很怕與人接觸,會自我隔離,但狗會使他們放下戒心,也為他們提供多一個話題。他們每月會參與一次CEO社工犬課堂。此外,我們也會為青少年提供合適的工作平台。透過我們的計劃,目前已有數位青少年踏出社會工作或回到學校上學,也有1位在我們的機構中實習。」

Catherine贈送《小唐狗斑點》故事書給牧師

推動社工犬服事
Catherine指出,他們對接受訓練成為社工犬的狗隻有一定的要求。「參與服務的狗隻需要有好脾性,喜歡接觸人,不怕陌生人,這些都是治療犬的特點。當然按著不同服務的需要,對狗隻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目前,犬隻訓練還沒有國際標準認受的考試,但也是有路可尋的。CEO參考美國犬業俱樂部(American Kennel Club)的良民犬(Canine Good Citizen)指引,及一些外國訓練服務犬(例如導盲犬)機構的標準,制定社工犬訓練計劃。

Christina和CEO實習社工犬「大熊」合照

鑑於現時疫情有所緩和,CEO計劃於其所在的基督教大廈八福匯中推動與更多機構合作,現時會在每週四下午舉行「動人開放日」活動,歡迎各樓層的機構教會,以及街外有興趣接觸社工犬的人士參與,期望藉著與社工犬的近距離接觸,為參與者提供心靈的安慰,以及幫助更多人認識這個領域的服事。CEO會不定期舉辦Reading Dog 活動,讓小朋友透過對著狗狗講故事,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以及閱讀的信心。

Christina鼓勵,如果對社工犬有興趣或有需要服務的人士,可以申請成為他們的「諸朋狗友會」會員,就能恆常參與他們的活動,與狗狗見面,建立關係,上生命教育課等。而機構中有不同的專業人士,如精神科醫生、社工、職業治療等,如有需要的人士可以登記註冊,參與服務當天便會有專業人士陪伴輔助。

(記者鍾浩然報導)

 

 

【兩代對講】(4) 十一奉獻的看法

+按圖放大

為探討年青人與上一代的想法差異,促進兩代間的理解和溝通,我們透過不同年齡信徒對同一議題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不同世代的心聲得以向信徒群體傳遞。

1. 信徒該如何作十一奉獻?有些人將十一奉獻分作幾份,分別奉獻給教會和其他機構;有些人認為,十一奉獻應該全給所在教會,其他奉獻應該作為另外的支出,對此你有何看法?

上一代

下一代

如果我穩定參與一家教會,我認為十一奉獻是全數給教會的,要使神的家有糧,這是聖經說的,也是我一直的做法。對其他事工機構的支持,我會在十一奉獻以外作。

而對於一些比較漂泊,沒有固定在一家教會的信徒而言,並不代表他們不需要作十一奉獻,他們可以奉獻給一些有感動支持的事工和宣教士。

 

我會把十分一全數奉獻給教會,因為教會的運作上有需要。此外,我會按感動來看是否要支持其他機構,還是教會的其他需要,我會問神該如何回應
我認為兩個做法都可以,個人傾向十一奉獻不限於教會,而是給所有神國的事工。神吩咐以色列民當納十分一,供應給專心會幕的事的利未人,我認為只要是支持神的事工就可以。

奉獻心態比數目重要,十分一只是最少的數目,是先預留的部分,在這之上可按能力和感動更多奉獻。

 

我認為十一奉獻是支持神的家,包括其他機構和事工。我也會看教會有那些不同的事工,如果堂會本身已經有社區服事或支持其他事工機構,把十一奉獻全給堂會就是在支持神的家。
我認為十一奉獻是給所在的教會,因為這是我對這個家的委身和負擔。聖經提到,猶太人所奉獻的,十分一是基本,加上慈惠和守節期等捐獻,其實可以達到23-24%。

十一奉獻是一個初熟的果子,以至我們得著屬神的智慧去運用其餘的十分九。例如我們請別人吃飯,與人結連,可以是一個平安祭的奉獻。

我認為神的家不單單指教會,而是神的創造,而奉獻的精神是要幫助神所看顧、有需要的人,如何分配是按感動和看到的需要,因此我不會將十一奉獻全給教會,會把一部分奉獻支持其他機構和自己有負擔的事工。

 

2. 有些教會為鼓勵信徒作十一奉獻,會公開刊登十一奉獻名單,並且會提醒或要求未能作十一奉獻的會友加以解釋,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上一代

下一代

十一奉獻是個人對神的回應和交代,其實即使刊登出來,也無從得知所作的奉獻是否收入的十分之一,而這樣又會否因披露了大家的收入而引起肢體間的比較呢?奉獻是要甘心樂意,不應以太多人為的做法來強迫。 我認為奉獻應出於想歸給神的心,而不是應付規條。我是一個自由工作者,收入不太穩定。神透過一次經歷讓我體會奉獻是一個恩典的流動。當時神感動我奉獻500元給一個機構,這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但神跟我說:「你怎麼知道之後不會有更多的500元?」我沒有立即回應,不久之後有人奉獻500元給我,我就明白神要我學習的功課,我便把那500元全數奉獻,之後有一段時間,我仍然沒有收入,但突然間又收到別人給我的奉獻。
曾經聽一位聖經老師說過,民數記裡記載十二支派的奉獻,每個支派的名字和數目都清楚列明,例如牛羊的數目,彷彿是一張收據,記錄了我們對神的回應和作的本分。

我們的教會也有刊登奉獻者的名字,然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與神的關係,捐得甘心樂意,是神所喜悅和賜福的,所以不要作難,按著神給我們的恩典去給。

我明白教會有經濟上的需要,但要有智慧地去管理收支和鼓勵信徒作奉獻。教會應首先關顧弟兄姊妹的生命,當他們的心被觸動,就會願意付出更多。就個人經驗而言,剛畢業初入職場的弟兄姊妹,因著要償還學費貸款、給家用和進修等負擔,要奉獻收入的十分一實在很困難。
我個人不會採取公開刊登這方法,因為這涉及私隱問題,也有機會讓弟兄姊妹落入陷阱,把某些奉獻數目多的人看成特殊階層,是教會的支柱,理應有權力,甚至看少奉獻較少的肢體。

至於對十一奉獻的提醒,我們一般會在講道時教導,還有在信徒申請受洗時鼓勵他們。

我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太理想,教會應該是幫助信徒明白奉獻背後的意義,讓他們甘願付出,而不是從上而下施壓,規定信徒一定要向教會作十一奉獻。他們可以按感動支持其他事工,又或許他們突然遇到經濟困難,未能作十一奉獻。

受訪對象:Victor、Sarah、Patrick、泉牧師、阿詩、Kelly

 

 

【國度觀點】 打開封閉心靈的橋樑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不少城市經歷封城,許多人被迫與親人、朋友隔離。英國約克大學和林肯大學共同研究發現,超過90%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寵物幫助他們度過封城期,而96%的受訪者說,寵物幫助他們保持活躍和身心健康。

神造亞當夏娃以後,交給人類的第一個工作是為動物命名。「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牠的名字。」(創2:19)「命名」(naming)動物的重要,猶如父親為兒女命名一樣,反映了神創造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心意。自從人類敗壞墮落以後,就使罪玷污了整個世界,土地受到詛咒,動物的習性也被改變,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亦遭到破壞。

長久以來,歐洲人都認為,人比其他動物高級,因為神按照祂的樣子造人,動物不具理性、沒有靈魂,存在就只是為了被人類取用。1822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理查・馬丁(Richard Martin)提出世界上第一個保護動物法案——《殘忍對待牛隻法案》(俗稱「馬丁法案」)。他還以此法案成功起訴一名虐待驢子的男子。此後,人們愛護動物的意識才漸被喚醒,成為世界公認的道德準則。

近年,一些服事在囚人士或隱蔽青年的事工開始引入動物輔助治療,尤其是經過訓練的導盲犬,狗醫生等。封閉心靈、與世界斷絕連結的人士,因著狗狗的無聲陪伴以及聆聽,重新打開心,恢復與人的聯繫,受傷的靈魂得到安慰甚至醫治。今天生活節奏急促的都市人,對一切事物都失去耐心,這種單純的陪伴就越發顯得彌足珍貴,而且正正是人最需要的,對付孤獨的良方。從人身上未能得到的陪伴和愛,卻在過去被視為「低人一等」的動物身上得到滿足,可謂是對人類的諷刺,也是提醒,今天我們有多願意停下來,認真聆聽別人的心聲,關心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呢?

另一方面,照顧動物也成為一個橋樑,幫助人走出自我世界。今期封面報導中提及某機構透過訓練一些隱蔽已久的青年人成為領犬員,幫助他們重新投入社會。狗狗的真誠和單純的回應,令他們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夠為它們帶來快樂和感謝,也是從另一個側面讓他們得以體驗何謂「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屬靈原則。

願這種人與動物之間的互動關係能成為一座延伸的橋樑,促進人類群體之間的和諧與共融,這也是神創造的心意之一,對吧?

 

 

2021洛桑亞洲宣教大會 合一迎向亞洲復興大時代

「亞宣2021/2022大會──亞洲教會大趨勢」(ASIA 2021/22 CONGRESS—MegaTrends in the Asian Church)於10月11至14日晚間舉行。大會由世界福音聯盟和洛桑運動主辦,共邀請到34個國家、超過1280名領袖出席,並有9種語言同步翻譯。

亞洲宣教大時代需要合一

世界福音聯盟(WEA)前秘書長譚德羅,也是菲律賓救濟和發展服務部 (PHILRADS) 的執行董事,與當地教會攜手合作,為窮人和有需要的人服務。他指出,目前有超過42億人居住在亞洲,占世界人口比例超過60%。其中包括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他們擁有全球37%的人口。如今在上帝的帶領下,雖然亞洲尚有29%的人口未聽聞福音,但是亞洲教會增長很快,亞洲國家宣教運動進入風起雲湧的時期!

譚德羅表示,福音運動在亞洲開始進入強盛階段,亞洲教會理應在合一當中共同服事。他分享了5點幫助亞洲教會合一的策略:1.專注於合一;2.戮力同心;3.建立溝通渠道;4.建立和加強國家聯盟 ;5. 以基督的心為心 。他以尼泊爾的教會、菲律賓DAWN運動(Disciple A Whole Nation,菲律賓每個村莊建立聯合教會的運動),以及「愛新加坡」運動(新加坡全國祈禱日,以體現合一的力量),還有「馬來西亞火牆」(跨越宗派、同心合意尋求神的心意)等為例表示,這些都是在基督的心意中聯合起來,一同團結為國家禱告的運動,讓不同宗派走在一起,教會之間發展出信任和委身的關係。而教會也可以建立和加強全國性的聯會,使教會能在政府當中發出聲音,為國家爭取信仰自由。

藉由建立國家性的聯會,將教會整合在一起,透過政策和一些提案、倡議運動,幫助國家中的少數民族爭取宗教自由。例如過去有很多的宗教信仰偏見可以從而調整,一起向社會擴展。而在發展這些運動和組織時,信徒也當「以基督的心為心」,除去自己的野心、謙卑關注他人需要,「不要想著我們能得到什麼,而是想著我們能給出什麼?」「神能藉著我們的工作帶給別人什麼呢?」從而也能彼此共享職權、一起領禱。

譚德羅指出,今天世界福音派合一的挑戰,不完全是被政治逼迫,也不完全是缺乏錢或物資,而是「缺少在主裡合一」。誠如主耶穌在升天之前,祂在約翰福音17章中的禱告,我們也要「透過我們的合一,讓世界來相信我們是他的子民。」 或許在合一的過程中,我們是「更主動了解對方」,而不是一直期待自己「被人了解」。

從約書亞記看世代與眾支派合一

世界華福中心國際董事會主席馮浩鎏醫師針對亞洲教會的合一,以約書亞記1章分享跨時代的合一信息。雖然在世人眼裡,約書亞要跨越約旦河的時候正值洪水上漲,看起來是最壞的時間點,但是神卻告訴約書亞,如今正是過約旦河最合適的時機。從這段經文可以看見神的全能和掌權,也可以思考人的責任。新冠疫情發生後,雖然亞洲宣教在世人眼裡看起來並不是個好時機,但是我們要如同約書亞一樣,行在信心當中。

摩西過世後,神將領袖的職分轉移到約書亞身上。「你所吩咐我們的,我們都必遵行。」(書1:16)從中可以看見,我們對新的領袖需要有新的委身,當信任他們。最讓人感動的是,百姓們在18節也鼓勵約書亞要剛強壯膽!不僅是神鼓勵約書亞,神也感動百姓的心,一同鼓勵約書亞剛強壯膽!馮表示:「相信在當中也有許多上一輩的人,也鼓勵著約書亞。謙卑的靈在他們中間,帶出合一、彼此順服,願這份謙卑的靈也行在我們當中,讓我們一同跟隨,一起走一條合一的道路。」在香港的合一議題上,他也曾流淚禱告,願彼此能減少評頭論足。基督徒與權柄能有更好的關係。他也看見神正帶領著香港建立和平運動,相信神有祂的時機。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老中青幼齊街舞 世代共融做新事

10月10日,TBC舞團受邀在府前廣場慶典中表演,150位年齡介乎6歲至70歲的素人舞者僅練習兩個月,且要克服疫情期間不能群聚團練的困難。這次表演是他們努力的成果展現,贏得許多觀眾的喝彩!

本身是基督徒的TBC舞團團長黃柏青,受訪時引用以賽亞書43章19節感謝神的帶領。投入推廣街舞運動近30年的黃柏青分享,過去街舞長期被認為是不求上進、沒有前途的少年人才玩的,現在包括建中、北一女以及台大等一流學府的學子都在跳,2024年巴黎奧運更把街舞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並且成為大型慶典的正式表演項目。這除了是台灣社會多元開放的象徵外,更要感謝這位做新事的神一路帶領和成就。

談到為何以「世代融合」作為這次表演的主題,黃柏青提到,他最近幾年無論是在教會還是社會,都不斷聽到「世代共融」、「代間合一」的概念,在他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之後,神也不斷把「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瑪拉基書4章6節)這處經文放在他的心中。而且他從自己開設的舞蹈教室看到愈來愈多中高齡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女一起來學街舞得著靈感。

老中青幼一同在總統府前跳街舞,正是象徵著世代傳承、共融共好的理念。黃柏青說,年輕一代有衝勁、活力及創意,年長一代有生活及生命累積的經驗可以和年輕一代共享。在表演中,年輕舞者表演的難度和技巧會高於孩童及中高齡的團員,但就像交響樂團的協奏曲一樣,有人負責高音、有人負責低音,以及不同的樂器都有其功能,世代融合的街舞要傳達的就是「各盡其職」就可以有精彩的呈現,人生就像一個大舞台,每個人也要學習跟不同的人學習和配搭。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十字路口上的哥林多-【出發進行】專欄

哥林多古城中的巨型阿波羅神廟支柱

除了古奧林匹克聖地,其實在古希臘,也有不少地方舉辦類似的運動會,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哥林多古城。

哥林多城中的建築很多都帶有複雜結構,除了地面建築外,更有很多地下設施

在聖經中被譯為「哥林多」的科林斯古城,真真正正位於「十字路口」上:從陸路出發,科林斯地峽連接希臘本土和伯羅奔尼撒半島,控制著兩地之間的貿易路線;從海路出發,科林斯西面是科林斯灣,東面是薩羅尼科斯灣,分隔了愛琴海和地中海,科林斯在兩邊均建有海港,兩灣之間的客旅與貨物往來,就由一條叫做「Diolkos」的鋪石道連接。經過多年的努力,哥林多在19世紀開通了連接兩邊海岸的人工運河,兩邊鑿出近乎垂直,高84公尺的岩牆,船隻行駛經過時甚為壯觀。

哥林多古城外的一所天主教修道院
哥林多運河Corinth Canal建於1893年,其實早於公元前6世紀,當地已有開鑿運河的構思,希望將哥林多灣和撒羅尼克兩個海灣連接起來,而運河工程一直到19世紀才開展,兩邊垂直的岩壁高84公尺

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已經有人生活,也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哥林多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與斯巴達聯合對抗雅典,也成為了雅典和底比斯等強權的最強大競爭者之一。哥林多後來在羅馬統治下被重建,吸引不少的猶太人來此做生意定居,並建立會堂。

哥林多古城裡的博物館,陳列著由考古發掘的石像和藝術品

使徒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時,離開雅典就來到哥林多(事實上兩者交通方便,距離也近),遇見了亞居拉和百基拉兩夫婦,彼此同工。保羅前後3次到訪哥林多,共住了一年零六個月(徒18:11),是第二次旅程中停留最久的地方。保羅所見到的哥林多,既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大都會,也是一個道德淪喪的城市——廟妓流連於衛城上的神廟中。愛神維納斯廟中更有多達一千個廟妓,而城中也建有大市集和阿波羅神廟。在城中心,考古發現古代公堂的位置(Bema,希臘語的意思是「講壇」或「法庭」),這裡很可能就是保羅與猶太人辯論真理,甚至被告上羅馬方伯迦流時辯解的地方了。

在昔日公堂位置上,置有紀念石牌
在貫通哥林多古城的Diolkos鋪石道中,考古發現古代城中的公堂位置,是羅馬行政首長在城裡公開審理案件的地方。據使徒行傳18章記述,保羅在哥林多城停留時,被猶太人帶到哥林多的公堂,向方伯迦流(Gallio)告狀。

 

由哥林多古城望到城外山上的衛城

波波Sir,大學社科系老師,尤愛鑽研世界歷史地理。「出発(發)進行」是一日本漢語,意思是指在列車出發時,車長發出的「指差喚呼」。香港人酷愛旅行,在疫情反覆,不能外出的日子,讓我們以相片帶動眼睛旅行,透過遊歷七教會,以信仰反思生命。

 

 

中國的臥談會-【回家的旅程】專欄

中國的回家旅程,是從13個人的關鍵少數聚集開始。戴冕恩、趙仲權牧師在香港幾位父老的陪同下前往武漢,有兩天半的時間,他們與中國領袖在一起。戴冕恩回憶當時的聚集:

當我想專心聽別人說話時,我習慣的坐姿就是舒適地滑進椅子裡!我們會面交談,一個接一個,一場接一場,我渴望聽到他們的心聲,所以不斷請他們分享。沒想到,我們第一次很隨意的聚會方式震驚了中國領袖。第2天晚上,弟兄們實在受不了了,他們一直聊到凌晨3點,發了一頓牢騷,覺得這樣的聚會毫無意義。 第二天,主對我說:「今天早晨敬拜後,洗他們的腳。」我問主爲什麼祂只說:「你洗他們的腳。」 

弟兄們本來要發表一夜深談的「誠實話」就在他們發言之前,還好我及時順服主,分享了主給的感動,結果所有人都哭了!「你是西方人,你不會洗我們的腳!」但是我們洗了他們的腳,靈界裡突然發生了變化。 人心被神的愛融化了,那天靈裡有重大的突破,大家心心相印!

2006年10月這次聚會,正如前面戴冕恩所回憶的,父老們並不是要做什麼事工,而是要真正認識這群家人,聆聽他們分享心中的渴望。很多人帶著筆記本,要領受海外名講員的新鮮信息,居然沒有記下什麼。況且戴冕恩還斜靠在沙發上!過去在電視上,台上見到的大講員,現在在自己眼前斜臥在沙發上,這真要習慣一陣子呢!他們還要大家「敞開心,分享心」,這可是從來沒有聽過的!這個聚集很不正式,不只是座談會,而是「臥談」會!但3天過後,他們漸漸明白這正是中國需要的:不是更多知識的傳遞和灌輸,而是更多親密的相交和關係。原來天父這次差遣來的,不是兩位能說的老師,而是兩位能聽的父親。漸漸地,大家從心裡稱他們爲「趙爸」和「戴爸」。

過去來中國的國際講員大多就是來講道和培訓,但是趙仲權與戴冕恩兩位父親帶著神的託付,一次次進入中國,不是辦特會,不是當講員,而是願意花很多時間與中國的屬靈兒女相交,同行和聆聽,尋求神的心意,分享從加拿大開始的家人同行旅程。他們雖是父親,但看自己還是「代父」的角色。一方面,是天父的代父,這些孩子是他們的榮耀和喜樂,但至終是屬於天父的產業。另一方面,是當地父老出現之前的代父。他們極其尊重當地的權柄,看重當地父老站在位上。其實每次去一個地方,他們關注的不是人多人少,而是有沒有父老出現。當一個地方的父老被認出來,並願意站出來,那地就有盼望了,因為孤兒的靈必會出去。他們感受到,時候到了,需要呼喚出中國的父親。


始於1995年萬國守望者團隊於加拿大的聚集,後因華人信徒的加入,促成了2010年香港全球華人回家聚集,從此回家聚集成為了一個席捲全球的信徒運動,為了聚集同心合意的信徒走上回到天父家的旅程。本專欄節錄自同名書籍《回家的旅程》,透過作者曉林的親身經歷,向讀者展示這個旅程中的幕後故事及神的計劃。

 

「福音到會」傳萬家:黃瑞君 -【巾幗戰士】專欄

黃瑞君(黃姐)牧師,過去是香港伯特利教會慈光堂主任牧師,以及天梯使團義務總幹事。黃姐18歲就決心服事中國,後來被神呼召進入教會服事,中間經歷許多聖靈的工作,因著順服神而屢次突破生命的難關,直到50歲的時候,神親自啟示,要將香港託付給她,使用她興起了18區的「福音遍傳運動」。

立志成為道彈

1989年,香港教會經歷巨大震動,當時黃姐大膽向教會執事會提交了一個宣教訓練計劃——訓練和差派50位弟兄姊妹進入中國服事。執事會以「諸事體大,從長計議」為由回應黃姐。誰知道,第二個月,教會執事會的9個執事有7個決定移民,計劃就被擱置。之後兩年裡,黃姐前後多次前往美國一教會群體教導及訓練,亦因此往該教會在中美洲建立的福音站,與一群來自中國的年青人會面。黃姐帶領他們認識主,亦被他們的故事深深感動,在回程的飛機上就寫下一個10年進修計劃書奉獻給主,立志裝備自己成為「道彈」(真道的飛彈),用10年時間讀通舊約新約,進入中國服事。

重拾帶領的身分

誰知道,回到香港,第一天回到慈光群體中,當時她是慈光的義務傳道。一位領袖一見到她就問:「你願意回來帶領慈光堂嗎?」他想黃姐回去為此事祈禱。「我當時覺得一定不是回來慈光的,所以我回答他,回去禱告一個月。」第二天,黃姐打開聖經,靈修祈禱,按著次序去讀以西結書3章。「那天我讀這章經文,覺得信息有些不同。其中一句『你奉差遣不是往那說話深奧、言語難懂的民那裡去,乃是往以色列家去。』是直指著我!」黃姐明白這是神的心意,為著不能去美國讀書,黃姐哭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裡,主帶領我處理了很多創傷,有一天,在與主的對話中,我問神,為何你造我是一個女性,不造我是一個男性呢?因為很多華人教會覺得女性做帶領不對。主說,打開你的聖經,看加拉太書3章28節:『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黃姐驚訝以前從來沒有留意「或男或女」這4個字,原來在天父爸爸眼中,沒有分男或女,也從來沒有講過男人才有領導恩賜。「我很震驚,如果神不是給錯恩賜,寫錯聖經,那就是我自己搞錯了,教會傳統搞錯了!」

福音到會異象

1997年,黃姐被邀請去內地作培訓,那裡的年輕人99%是農民,只有小學學歷,每年只有40天可以學習。「我在那裡做了一個決定,我要回來10年,教導他們如何佈道植堂。」1998年8月某一天,黃姐為著12月去作訓練的事禱告。忽然之間,主對她說話:「我沒有將中國託付給你,我將香港託付給你。」「當時我腦中骨牌般出現很多過去的景象。信主早期,每次崇拜完,我就會隔著天台的鐵絲網,看萬家燈火,心想,主啊,如果福音可以送到人的家裡就好了。7年後,我去秀茂坪一間小學開荒,第一次去視察時,站在小學天台上看著整個東九區,又說了一句話:「主啊,今次是萬千廣廈,如果福音可以到會就好了。神透過我的口連焦點也說出,福音到會。原來神真的將香港託付給我。」

集體聆聽順服主

1998年9月中,黃姐與教會領袖一起開會尋求主,慈光可以為祂作什麼?與會同工、長執在集體聆聽中領受要在香港所有球場搞嘉年華會。「我就暗地裡祈禱,如果這事出於你,我需要有一個人出來與我(揹鑊)共同承擔。」黃姐與長執同工們分析,如果慈光要完成這件事,五年後慈光可能會「乾塘」,因人力和資源大量輸出所致。當時全場寂靜,然後有位長老自言自語,整個下午神明明這麼說的,如果我們順服神,那麼慈光存在的意義可能就是要回應主的這個心意,如此慈光完成任務要結束就結束吧! 全體歡呼!

遍傳改變教會

1999年,慈光開始做18區福音遍傳工作。黃姐分享,福音遍傳運動,是神國氛圍的彰顯,是一個使徒性的運動,改變了香港教會許多牧者領袖的眼光,去憐憫貧窮人,接觸社區。當時慈光將最精銳火熱的100個人送出去,在18區奔走5年,後來更加入了慈光強勁的長者走禱隊。「在遍傳運動中,平均與10個人分享福音,就有7個人信耶穌。教會實行總動員去支援遍傳,兒童區的孩子也去長洲宿營遍傳福音三天。有一個10歲兒童對著一個家族講道,20多個大人中有10多人信耶穌,很奇妙!後來,九龍城和油尖旺區每個小區都有遍傳工作。遍傳產生什麼效應呢?!就是教會群體影響社區,社區影響政府部門,部門影響社會福利政策,讓教會能夠租用政府公共屋邨的地方,重回社區服事。


在世界舞台上,有不少女性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聖經也記載了女士師底波拉率領希伯來人成功反擊迦南王耶賓的軍隊,她有勇有謀,又有公義慈愛。在現今華人教會裡,也有很多出色的女性屬靈領袖,本專欄由國度復興報編輯部撰寫,透過她們的生命故事,述說巾幗戰士的特質,激發女性回應時代的任命。

 

 

女子同時罹患血癌及新冠肺炎 家人動員祈禱奇蹟痊癒

來自巴西,51歲的Geane Prado 在去年8月證實患上血癌,需要接受化療及骨髓移植。在接受第二輪化療時,醫生發現她染上了新冠肺炎。神賜Geane堅固的信心,家人動員禱告,最終靠主戰勝病患。

Geane進醫院後病情急速惡化,醫生第二次診斷之後,她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給神。在醫生為她插管之前,Geane給家人寫了告別信,然後寄給一位朋友,囑咐朋友在她死後送出。 在其中一封信裡,她給孩子寫下:「無論遇到什麼景況,你們都不要分離,總要團結,為彼此而活。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屬靈生命,教養你們的孩子敬畏神,要剛強,繼續成為品格良好、美善和有愛心的孩子。  我無法以話語來表達,我多麼為你們感到驕傲。永遠不要離棄你們的父親,要愛他、照顧他。 」

在插管之後,Geane病情持續惡化,出現肺栓塞、心臟驟停、腎衰竭和細菌性肺炎等狀況,並持續高燒不退,醫生告訴Geane的家人,她只能存活48小時。她的兒女獲悉此消息後,發起大規模的連鎖禱告。他們與朋友在醫院門口禱告,並透過社交網絡呼籲別人代禱。來自巴西各地的人紛紛加入這次信心的行動,他們在禱告時都加上鼓勵Geane的話:「起來,Geane。」

神垂聽了他們的呼求,應允他們的禱告,Geane的高燒很快就消退了,病況也逐漸好轉。醫生形容這是「 一個奇蹟」。「醫生說,我的家人可以為我準備後事,因為藥物已沒有作用了,但是神站在我們身邊。一位醫生對我的女兒說:『你的母親已經勝過了。』我仍然活著,真的是極大的奇蹟。」

在昏迷期間,Geane有超自然的經歷。「我站在病床的另一邊,看到自己的心臟驟停,醫生在搶救我……事後我記得有一位醫生對我說:『堅持,不要放棄。』而神希望我留在這裡。 」治療近40天後,Geane康復出院,新冠肺炎治愈之外,醫生發現她體內已再沒有癌細胞。「我不知道神要我做什麼,但不論祂要什麼,我都會去做。神讓我活下去,為要高舉祂的名。 」

在戰勝癌症和新冠肺炎的過程中,Geane學會了信靠神。她總結說:「我學會活在當下,作不斷進步的人,不要心懷積怨,不要留下未解決的事,要活好每一天,為神活好每一天 。」

禱告:感謝神施行神蹟拯救,願神的子民堅定信靠,以生命見證傳揚祂的奇妙和美善。

(來源:God Reports,2021年10月6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美國南加州佈道會領六千人歸主

南加州豐收佈道事工(SoCal Harvest)於10月3日在加州安那翰(Anaheim)天使球場舉行大型佈道會。當晚場內擠滿4萬參與者,另有世界各地共20萬人透過網上參與,共6千人決志跟隨耶穌,將生命獻予基督。

佈道會去年因新冠疫情而取消,今年的主題為「你真正在尋找什麼?」當晚由南加州豐收佈道事工發起人之一,豐收基督徒團契(Harvest Christian Fellowship)主任牧師Greg Laurie牧師分享信息,還有For King & Country、Phil Wickham、Kirk Franklin 和 Tori Kelly 等音樂演出。全國600多家電台在 超過100個臉書專頁上直播,並有來自南加州170多家教會的義工參與協助。

Laurie在社交平台貼文寫道:「為到神在天使球場所做的一切而歡慶,球場內擠滿了敬拜神的人,4萬人在場內,20萬人在線上,最重要的是,6千人在現場和在線上決志信主!願榮耀歸予神!感謝大家的禱告!」Laurie在接受訪問時強調,只有福音能改變人心。「因著疫情,人們都隔離了很長時間,人人都受到影響。人們的情緒低落,吸毒、酗酒、離婚率都上升了。耶穌說:『當你看到這些事情開始發生,抬頭看看,你的救贖即將臨到。』」

Laurie還指出,現今世上有許多人都感到孤單,唯有在基督裡能填滿這孤單的感覺。而佈道會的信息,是他對最近一個關於年輕人的民意調查的回應。「我最近讀到《今日美國》(USA Today)進行的民意調查,問年輕人最想要什麼,絕大多數受訪者的回應是想變得富有和成名。我認為透過社交媒體,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某方面的名氣。然而如果有錢有名氣就能令你滿足,為甚麼會有這麼多悲哀的有錢人和名人呢?我給人們的信息是,答案不在於社交媒體上有更多的追隨者,也不在於財富和名氣。答案在耶穌裡,你受造是要來認識神,你真正要尋找的是基督。」

Laurie在佈道會上分享信息後,邀請與會者決志時說:「你是神所看顧何所愛的,你的生活可以有意義。無論你犯了什麼罪,如果你祈求神饒恕,神都會寬恕你。」從大會收集的回應中,有參與者寫道:「從沒想過今晚我會在這個球場上。我一直認為神是我無法理解的,但是今晚,我是用心,而不是用耳朵來聆聽,一切都變得清晰了。我的生命需要耶穌,不是明天,不是五分鐘後,而是『現在』!」

禱告:感謝神在各地賜下大收割,求神天天賜下新鮮嗎哪,讓初信者靈命健康成長。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Christian PostSoCal Harvest網站,2021年10月6和9日,Joshua Chung和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蘇丹沒收哈馬斯財產  遵從《亞伯拉罕協議》

 9月下旬,有消息指蘇丹政府沒收了恐怖組織哈馬斯在當地的物業和資產,包括酒店、房地產、公司股份、農田和一家電視台,總值約 12 億美元。

哈馬斯現在迦沙一帶駐軍,仍然是以色列的大患。蘇丹前總統巴希爾在位期間,蘇丹曾被哈馬斯用作轉運武器、儲存資金和成員匿藏的地方,蘇丹此次決定令哈馬斯頓失財務資助。以色列軍事情報局前局長Yossi Kupperwasser表示:「蘇丹過去是哈馬斯主要的經濟活動中心,是該組織主要的收入來源。由恐怖主義國家贊助者,搖身一變成為西方國家盟友,蘇丹正在釋放重要的信息,嘗試擺脫以往作為哈馬斯活動中心和經濟活動樞紐的形象,此舉將對哈馬斯的財政能力造成重大打擊。」

蘇丹此舉同時也象徵當地政府立場改轅易轍。蘇丹一度是穆斯林激進份子匯聚的地方,並曾向拉登提供庇護。2019年,蘇丹人民推翻獨裁總統巴希爾後,國家自始改變。去年,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從支援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剔除蘇丹,並為蘇丹和以色列協商和約鋪路。在蘇丹沒收哈馬斯資產的決定上,Kupperwasser認為《亞伯拉罕協議》發揮重要作用。「當蘇丹開始著手參與《亞伯拉罕協議》,早就知道要付上什麼代價,美以兩國向蘇丹傳遞一個信息,就是不能一方面加入《亞伯拉罕協議》,另一方面卻繼續支援哈馬斯。」

哈馬斯發言人卡西姆(Hazem Qassem)否認該組織在蘇丹有任何資產和物業,並聲稱與蘇丹政府關係良好。哈馬斯政治高級官員馬佐克(Moussa Abu Marzouk)譴責蘇丹在耍手段,他在推特貼文表示:「在蘇丹發生的是人民和哈姆杜克(Hamdok)政府軍方之間的衝突,企圖贏得美國支持……是以運動之名中傷的低劣手段。」

另一方面,巴勒斯坦政府要求蘇丹將從哈馬斯沒收的資產交給巴勒斯坦,原因是這些款項是以巴勒斯坦人民之名募集的,理應歸還給他們。巴勒斯坦公民事務部長侯賽因(Hussein al-Sheikh)在推特貼文說:「我們希望,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及政府的姊妹國蘇丹,將從哈馬斯沒收的動產和不動產交給巴勒斯坦國及政府。巴勒斯坦人民需要這筆錢,尤其是我們在加沙被圍困的人民。」

禱告:求主掌管以色列與中東國家之間的關係,化解衝突,祝福列國。

(來源:CBN NewsAll Arab News,2021年10月4和9月27日,Asher Chiu和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美國十八世紀黑人教會遺址出土

考古學家在10月7日公佈,美國維珍尼亞州發現本國其中一個最古老黑人教會的遺址。

這個位於威廉斯堡的遺跡,相信是有245年歷史的第一浸信會的首個永久會址。遺址面積約16乘20英尺,是由磚塊堆砌而成的地基,所在的土層可上溯至十九世紀初。

考古監督Jack Gary期望更深入了解建築遺址

根據稅務紀錄,第一浸信會早於1818年已在該處敬拜,當年的教會建築名為浸信會聚會所(Baptist Meeting House)。教堂其後被龍捲風吹倒,會眾於1856年在原建築之上再以磚塊興建教堂。會址用地在1956年被殖民威廉斯堡基金會(Colonial Williamsburg Foundation)收購,該基金會出資為教會買下另一塊地(即該會現址)興建教堂。教會原址則被填平,後來用作停車場。

第一浸信會始於1776年,當年法例禁止非裔美國人聚會,黑奴和自由身黑人只好秘密在露天地方聚會。他們在威廉斯堡種植場的林木中開闢一片土地,周圍以木柱環繞遮擋,並以樹枝搭蓋頂部,成為聚會地點,在其中唱歌禱告。教會其後遷往威廉斯堡以外另一個鄉郊地點聚會,之後才在今次發現的遺址所在地興建會址。第一浸信會牧師Reginald F. Davis表示,該會的早期歷史一直是他們群體身分的一部分:「如今親眼看到遺址出土,看到原地基的磚塊和我們先祖敬拜之處的輪廓,令歷史活現眼前,也使我們該部分的身分變得實在。」

教會於1856年興建的教堂,後被Colonial Williamsburg基金會收購

發掘遺址的行動由去年9月開始,考古人員在教堂遺址又發現最少25個人類墓穴的證據。負責考古工作的殖民威廉斯堡基金會考古監督Jack Gary認為,今次的發現只是開始:「我們如今可以更深入了解這個建築物的遺址:這幢教堂是否單一建築物?附近還有些什麼?教堂的外貌是怎樣的?用途是什麼?」

禱告:感謝神讓後代能從歷史中認識先賢對神的尊崇,接上先祖傳承的產業。

(來源:Christianity Today,2021年10月7日,文奴編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