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 正視學童情緒

近期社會發生多宗學童跳樓自殺事件,而且年齡越趨年輕化,引起社會各界的巨大迴響及憂慮。學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似乎日趨嚴重,為了回應社會對學童的關注,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於2月26日舉辦了「救救孩子——認識青少年抑鬱及自殺防治」專題講座,由專業精神科醫生廖廣申分享青少年抑鬱症和自殺的成因與治療方法,期望幫助更多青少年走出自殺的陰鬱,重獲生命的盼望。

青少年抑鬱及自殺成因

廖廣申醫生指出,很多人嘗試去歸納青少年自殺的原因,會歸咎於社會制度或學業等單一因素,但其實有很多因素影響青少年的自殺行為。首先要考慮的是青少年的個人問題,包括過分完美主義,不能接受改變等。其次,是父母及家庭因素,有些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很多家庭的負面對待,傷痛沒有適當處理。而有些父母,則太過被動去遷就孩子,令孩子的生命在溫室環境下,欠缺推動力。另外,就是學校及教育的因素。現在孩子學業壓力太大及教育制度不理想,令家長非常擔心孩子將來的出路,對孩子催逼過緊。所有這些都是會令青少年壓力過大,以致出現抑鬱的情況。

當青少年出現抑鬱,會失去自信及思想悲觀,再嚴重些就會可能因明明與自己無關的事而內疚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有時身邊人不經意說了類似的說話,都會無形中灌輸了他們沒有價值的想法。最後,抑鬱最嚴重的境況就是絕望,唯一會想到的就是死。廖醫生團隊曾在香港的中學做過調查,大概有10%的青少年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數字驚人。今時今日,媒體報道了幾十宗自殺死亡個案,很多人覺得很擔心,覺得情況很嚴峻。但廖醫生指出,其實有很多的自殺個案是媒體沒有報道的,有些人是自殺被救回,有些人還在浮浮沈沈,生命處於最低處。我們不單單去幫助最需要,或者最明顯的那群青少年,有很多人是隱形,而且就在我們身邊,沒有被留意到。

媒體的影響及家長的回應

廖醫生又指出,現時值得注意的是,媒體的影響及家長如何回應。很多媒體在報道自殺新聞時,很詳細的講述當事人的自殺經過,甚至畫出圖畫。例如,兩年前發生的一連串自殺個案,非常值得我們關注。一個屋邨上午有人跳樓,接著下午及第二日都出現其他跳樓個案,自殺行為是會傳染及潛移默化的。如青少年身邊有同學跳樓,不經意間可能會影響他,尤其當他覺得自己和自殺者背景相似,感到自己和他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看見同學離開了世界,很多人會懷念追思這個同學,就會錯誤認為自殺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選擇。

所以,我們要思考,如何避免這些不健康想法及文化對青少年產生影響。究竟我們是否從小給孩子灌輸,無論怎樣都不能拿走自己的生命,這永遠是錯的,絕對不能做的?有時我們要反思自己是否講得清楚及強調。如果有一宗自殺新聞出現,家長應該學習如何回應孩子的困惑,不應該避而不談,這是父母的最好機會去做生命教育,讓孩子意識到生命好寶貴,是不能回頭的,這才是正確的回應態度。

如何對待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

廖醫生提出,有自殺傾向的人是有跡可尋的,例如會問很多關於生死的問題。而我們關心青少年,其實可以主動問他們,你是否想過不做人了呢?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問,是否會提醒了他自殺的想法?但研究發現,主動發問反而會減少自殺風險。原因是當別人嘗試去問,他就會發現原來不是只有自己這樣想,就會主動講出心聲。如果不問,他們反而會害怕嚇到別人,因為不知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直接問,很多時候他們會誠實講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大部分人產生自殺的衝動,通常都是一兩日之間的事。例如,警察多數都可以勸那些想跳樓自殺的人下來。如果企圖自殺者在想跳樓的那一刻被勸下來,再有適當的輔導介入,很多都會成功康復。很多自殺成功的人都是很可惜的,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和關心,他們以為自己的問題很難解決,在那個最難的關口未能過去。廖醫生說,他見過很多自殺未遂被救回的人,康復之後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正常人,甚至會覺得當時的自己很愚蠢。

如果我們想幫助這些青少年,需要足夠的時間及信任,在舒適的環境中讓他們慢慢講,令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包容與接納,不要太快判斷及給答案,他們才會講出自己想法。因為他們現在可能很亂很矛盾,只想到死,我們嘗試去給他們一個選擇,勸他先好好想想,讓他冷靜下來,提醒他有些問題未解決,給他一些挑戰,希望他暫時擱置自殺想法。如果他答應你,通常都會做到守諾言。因為大部分自殺的人都是矛盾的,所以令他冷靜想一想,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我們需要令想自殺的人保持一個動力和信心自己去找答案,繼續行下去。

培育孩子的正確心態

父母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要自己去努力,從小讓他看見,讀不讀書應該是自己決定和選擇,理想狀態應該是孩子比家長更緊張自己的事情。雖然這樣的教育過程很難而漫長,但當孩子繼續成長,讀到大學、博士,其實都是要靠父母小時候的教育,如他們沒有自我追求及自律,就會很容易放棄,因為他們完全不覺得是自己的責任。讓孩子懂得自己想要的,就要努力追求,這樣才是成功的教育。當然這些教育及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父母鍥而不捨及互相配合,從小持之以恆的灌輸,運用父母的權柄去教育及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真正順服。聖經裡有提到,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做人,而不是長大才慢慢改變。如果小時候只注重學業特長的學習,而不是品格的發展,正正就是沒有給予他們最需要的培育。

(記者莫嵐報道)

【Kingdom LIFE】三代領袖對談 擁抱年青人 裝備適應力

(左起﹕黃元山(論壇主持)、鄭慕智、陳君洋、楊建霞)


近年,香港社會出現嚴重的、代與代之間的撕裂,即使是各年齡層的領袖,彼此之間都缺乏溝通,甚至只著意帶領同輩,跟上一代或下一代離得更遠。在2月份舉行的「全球領袖高峰會2017」,除轉播多位世界知名領袖的演講外,更舉辦了一場貼近社會現況的本地論壇,以「不同季節的領袖」為題,邀請了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領袖彼此對話,分享其領袖歷程及領導思維。

領袖要懂「授權」、「同理心」

80年代末出生的「良師香港」(Teach4HK)創辦人及CEO陳君洋,在學業生涯上可說是「大贏家」,以會考十優的成績入讀中文大學環球商業課程,更從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畢業,卻因為眼見教育不平等,創辦Teach4HK,招募及培訓具熱誠、才幹的大學畢業生,一年全時間投入以基層為主的學校參與教學服務。身為青年領袖,每天接觸及領導不同的年青項目老師,陳君洋體會到授權(empowerment)及同理心(empathy)對領袖的重要性。「你必須做錯了才能學習。」他強調,授權需要有信任,容許對方有錯誤,同時聆聽他們的不同意見。另外,要嘗試從對方的角度去設想,了解前線工作的實質困難。「即使我的機構員工只是比我年輕兩、三年,我也有時候不明白他們的想法。然而,同理心就是領袖最重要的質素,沒有同理心就不能獲得尊重。」

核心價值團結組織

另一位講員、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總幹事楊建霞坦言,自己比陳君洋多約十年社會經驗,回看自己作為領袖的旅程,是神一直在栽培及帶領。她在機構中提倡文化更新,跟同事重新討論機構的異象、使命、價值,得出四個核心,就是基督信仰、透明度、信任及合一精神。「如果這四個核心抓不緊,再做什麼服務都只是表面功夫、包裝。」她指出,YWCA董事會強調跨代的領導,部分成員為約三十多歲的青年。

信靠神帶領人生路

第三位資歷較深的講員鄭慕智博士,在本港作執業律師超過三十年,曾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及擔任多個政府公職。當年他學業成績不佳,幾經波折才入讀香港大學首屆新開設的法律學系,藉律師這個專業服侍社會大眾。他以兩段經文勉勵與會者,並說明多年來的心路歷程。馬太福音二十26-28﹕「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鄭指出,基督徒每天要學習順從天父旨意,虛心服侍人。另一段經文是「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2)不論什麼行業、年齡的基督徒,都應該讓神的旨意在自己身上活出來,顯出與非信徒的分別。基督徒擁有最大的恩典,正是有天父同行。若工作是天父給予的,祂必定會賦予足夠能力應付。

三代領袖看香港青年

論壇上提到當今年青人因社會環境而缺乏機會,鄭慕智卻認為今日年青人創業成功例子比他年青時更多,而服務社會機會仍然存在。「當你想投身服務社會,總會找到機會,而我也鼓勵年青人不要太專注於一個範疇,必須多方面地均衡發展。」陳君洋則表示,香港年青人確實對社會、政治環境感到迷茫。然而他相信,社會雖然缺乏空間,但每個人仍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去改變社會。「不過,給年青人希望是十分重要的。世界不斷改變,不可以用上一代的『獅子山精神』去衡量下一代。」

楊建霞認為,自己年輕時物質生活不充裕,必須先「搵食」,生活安穩之後才可以追求夢想,而現今年青人大部份不缺乏基本生活需要,因而期望的東西亦不同。陳君洋則指,今日年青人即使有一定收入,卻因土地問題而無法有安定居所,難以成家立室。另外,香港社會亦缺乏「失敗文化」,年青人若生命中走錯路,就不會再有機會。「年青人關心社會的心,我們有責任去珍惜,並且幫他們用於正確地方。」總括而言,在不斷變化的世代中,三位講者都認為,年青人必須終身學習,裝備自己適應任何困難與挑戰。

(記者陳淑安報道)

台灣興起禁食禱告運動 40天守護婚姻家庭

由台灣基督教聯盟主辦、台灣禱告網絡協辦的「為國禱告‧守護家園——禁食禱告40天」,將於3月7日起至4月15日展開,訂於3月19日在全台各地同步舉行禱告會,4月15日舉行大規模的全台禁食禱告聚會。

負責籌劃禁食禱告40天內容的台北城市之光教會主任牧師李家忠受訪表示,現今台灣面臨許多困境,愈來愈多違背神心意的現象及政策正在發生。「禱告」是神量給眾教會和基督徒屬天的權柄,特別是3月24日司法院大法官要召開憲法法庭進行同性婚姻釋憲,其結果將對立法院已一讀通過的民法972條修改和同婚法制化的後續能否二、三讀,有決定性的影響。教會和基督徒不僅要採取公民行動來為捍衛「傳統一夫一妻的家庭」,更要合一起來禁食禱告,先為著自己的不足和不潔悔改禱告,盼人心先與神的心意對齊,讓神掌權。

李家忠牧師說,這四十天禁食禱告的理念是「全心悔改,全民得救;健康家庭,健全社會;轉變思維」。他提醒,現在高中的教材中,有很多關於兩性教育的內容是被扭曲的,這對下一代的感情及婚姻觀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加上立法院推動同婚法制化,更對傳統婚姻家庭良善價值造成衝擊,這些都需要教會和基督徒以禱告和行動來守望,尋求轉化的契機。

40天的禱告期間以「週」為單位,一週七天每天邀請不同職業類別的弟兄姊妹認領守望,在所在的職場禁食禱告、築壇獻祭。全台各城市地區教會將於3月19日在各地同步舉行禱告會,邀請在地的弟兄姊妹齊聚禱告;4月15日則是大規模的全台禁食禱告聚會。相關細節仍在研議中,會擇期公佈。

(台灣基督論壇報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

美童軍實施跨性別政策 基督徒提供另類選擇

美國童軍總會自從決定接受同性戀領袖和跨性別會員後,一些宗教團體已經謹慎地表達他們與童軍的關係,而另類童軍的市場似乎正在增長。傳媒報道,多人轉投Trail Life的基督教童軍編隊,視之為另類選擇。

基督教背景Trail Life USA網站,則因為堅持性別是先天的立場而獲得大量關注。Trail Life首席執行官Mark Hancock表示:「我們得到了巨大的回響,很多人說他們會離開童軍,也有很多其他人說童軍離棄了他們。」Trail Life目前擁有約26,000名會員。其網站的流量激增和數以千計在其Facebook專頁的新Like,顯示這個數字即將大增。Hancock在Trail Life網站上發聲明說:「我們不想讓男孩在心理、靈裡和身體上被美國童軍總會的信息所傷害和迷惑。我們不希望男孩或女孩在不再能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的環境中被迫妥協。」

(來源:Religion News Service,2017年2月19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美國童軍總會恢復傳統精神,撤回有關政策。

第26屆亞太兒少領袖特會 吳獻章:年輕人要分別為聖

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吳獻章,2月7日在第26屆亞太兒少領袖特會,藉以斯拉記傳講「影響力的秘訣」信息,期勉與會30歲以下的年輕人,學習經歷神、倚靠神,不跟從主流文化,改掉壞習慣,成為分別為聖的少數人,人生下半場才能為神所用,成為打造神國度、轉化台灣的精兵。

對於以斯拉事蹟,吳指出,約翰衛斯理曾說:「神不用一百個奉獻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要用一個百分之百奉獻的人。」而以斯拉就是這樣的代表人物,在波斯帝國摧毀巴比倫帝國後,以斯拉帶領被擄的以色列百姓歸回,重建聖殿;看到以色列人與異族通婚得罪神,以斯拉就撕裂衣服,俯伏在神殿前禱告認罪,因他一人的禱告,也帶動以色列眾民認罪悔改。

「君王是否倚靠神,決定了國家興衰。」吳指出,在聖約時代的脈絡中,大衛雖在曠野牧羊,卻因緊緊跟從神,被神揀選取代掃羅,膏為以色列王;而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王,雖然富有、建造聖殿,卻因遠離神,娶了1,000名妻妾,不僅造成他直嘆「虛空的虛空」,以色列也分裂為南北國,南北國的王也因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造成北國被亞述所滅,南國三次被巴比倫擄去,最後亡國。

吳提醒學員,「溫水煮死青蛙」,苦難如同燙水般是對人的警醒,遇上苦難不能放棄,仍得緊緊跟隨神。同樣地被擄到外邦的以色列人,也面臨苦難的處境,不僅被當成次等公民,且長期處在慾望、拜偶像的巴比倫環境,難免被世俗化,遠離了神。吳說,現在30歲以下的世代,如同當年以色列被擄歸回的人,會面臨許多挑戰,要打更大的屬靈爭戰,所以要把握人生上半場緊握住神。

因此,吳建議學員要廣泛涉獵歷史,譬如今年是1517年馬丁路德改教500週年,就要去了解過去改教的影響,且從歷史脈動中,瞭解到背後是神掌權,如神透過耶利米發預言,被擄的以色列人70年後歸回,預言果然成就。教會應多關心神的國度,愈合一愈能討神的喜歡。成功神學是行不通的,因為事奉路上會有苦難,想走遠就要有打不死的決心,學習摩西、國父孫中山先生,永不放棄,「含著淚水看天的人,往往會看到彩虹。」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報道)

台灣同性婚姻法爭議 16牧者見總統表立場

為化解同婚修法爭議引發的社會高度對立,台灣總統蔡英文2月18日分別邀請正反方代表進總統府座談,反對同婚修法的16名基督教各宗派牧者代表及前立委雷倩,與蔡英文會談三個半小時,與會的台灣基督教聯盟理事長楊寧亞牧師受訪時表示,同婚修法核心問題不是修《民法》或立專法,而是家庭婚姻問題,因為支持或反對同婚者,心中最大渴望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主流化(Family First)」。會中,蔡英文允諾由副總統陳建仁建立正反雙方討論溝通平台的機制。

座談過程中,楊牧師表示,與會的十六名牧者,包括基督教各宗派,每位牧者都充分表達對家庭婚姻的關切,表達全台教會反對破壞婚姻家庭制度,以及所衍生的性解放、不當性平教材入侵教園的憂慮,因為婚姻家庭問題,超過性別、年齡、黨派、藍綠、國藉,沒有漫罵、控訴。

對於不當性平教材入侵校園,牧者們也建議善用家長資源,尤其學校性別委員會家長席次應佔三分之一。至於3月24日大法官對同婚釋憲案開庭,蔡公開宣示不能影響大法官立場,但對於立法院審議的同婚修法,楊牧師表示,牧師表達審議過程「沒有程序正義」,公聽會只辦二場太草率。

「不是民法跟專法的辯論,問題核心是家庭婚姻。」楊牧師強調,牧師不是法律專家,但不管修《民法》或立專法,只要破壞到婚姻家庭制度,牧師們就很焦慮,因為目前國家很多社會問題,追根究底依舊是婚姻家庭出了問題;不管同婚修法正反方支持者,其最深層的焦慮與渴望,都是渴望幸福美滿的家庭,反對同婚的家長與牧師是這樣,挺同婚法案者同樣也是渴望幸福美滿的家庭。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道)

【Kingdom LIFE】Go Kids 放下恐懼 釋放孩子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孩子是神賜給父母的屬靈產業基督徒父母都希望按著神的心意去養育下一代無奈在香港現時社會的教育氛圍下孩子失去快樂的童年父母失去神所賜予的教導能力來自聖士提芬會的Esther Chu決定向「贏在起跑線」的教養方法說不為兒子開設自家學堂而因著她的堅持神開始祝福這個事工更多家庭被召聚一起決心為孩子一個營造自由快樂的成長空間

自家學堂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Esther本身在聖士提芬會負責青少年事工,幫助那些有毒癮、情緒或家庭問題的青少年走回正軌。Esther發現這些青少年每個都有特別的才華,只不過現時香港的教育方法未必適合他們。於是Esther會用創意的方法去教導他們,例如用Rap「饒舌」的方法教中文等等。後來Esther有了小朋友,才發現香港的填鴨式教學從幼稚園已開始,如果想拒絕這種教育,就要讀學費高昂且位置偏僻的學校。我發現自己工作的地方所有幼稚園可以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做而且我也有教學經驗於是我有一個想法不如自己教小朋友吧!當時機構裡有4個同工的小朋友是同齡的,4個媽媽決定開始「不上幼稚園」的自家學堂。

Go Kids要成為世上的光

在自家學堂的兩年裡,Esther大兒子的「上學時間」過得快樂又充實。他最喜歡媽媽的「教學」,這令到Esther也覺得好快樂,因為她擁有的第一個「粉絲」就是自己的兒子。「兩年後我的小兒子出世了我希望自家學堂能延續下去於是我開始了一個類似play group的社群就改名叫『Go Kids』意思是希望所有小朋友都能自由快樂地成長勇敢向著自己的夢想奔跑

而同一時間,Esther開設了「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的臉書專頁,開始撰寫有關兒童教育的文章,目的是讓更多人知道,0-6歲小朋友應該多玩多探索,而不是去參加很多興趣班,過早讀書識字其實對他們的成長並沒有好處。這個專頁一出現就大受關注,Esther歸因於現時的教育氛圍對小朋友及家長均造成巨大壓力。Esther記得有一次寫文章談到,不理解香港為何需要3、4個人才能照顧好1個小朋友,現時很多人失去作為父母應有的能力。之後這篇文章在網上產生很大的迴響,有人贊同也有人批評,接近10萬人看過這篇文章。「那一刻我心裡覺得好忐忑。我反問自己在做什麼?其實我可以正常照顧自己的小朋友,而不需要受到那麽多人注意。」但那天Esther靜下來祈禱時,神就對她說,Go Kids可以作光,去照亮那些未找到出路的父母。之後我就明白這是神的心意也是我應該去做的而不是去在意別人的評論所以我沒有刻意去開始Go Kids而是人很自然地渴慕這個地方我知道這是神的意思讓這件事發生也是我的榮耀.

敢於與眾不同

Esther認為,對於「不讀幼稚園」這個決定,香港父母最難突破的是自身的恐懼,懼怕別人的看法,懼怕教育失敗。而對Esther來說,當初20多年前決定來聖士提芬會服事青少年,剛開始時甚至沒有「人工」,身邊很多人質疑她的決定甚至認為她根本不是在工作,但都因著抓住神的呼召而繼續堅持。「當我經歷過這種反對之後,對於今日我怎麼教養小朋友,別人的看法對我影響已經不大了。」而很多香港的父母,除了考慮小朋友的前途之外,還有就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因此在教養小朋友的過程中隱藏了很多的恐懼。我覺得這是一個難關香港父母要經過的他們需要找到自己的信念而堅持去行。

追隨呼召實現夢想

關於夢想,Esther相信神對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呼召,每個人一生都要去尋找那條屬於自己的道路,而夢想是令人有熱情並且渴慕快跑追尋的。當然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有時可能需要人退後一步,甚至放下一些堅持。Esther在中學時有很多夢想,例如想做護士、社工、演藝、老師和作家等等。但中學畢業後Esther成為了一名導遊,之後因著聽見神的呼召,辭去做了4年的導遊工作而全時間在聖士提芬會服事青少年。

「青少年的服務工作我已經做了20多年,在我的生命裡發生了很多奇妙的事情!雖然我不是護士,我可以藉著神的能力醫治人的心靈;我不是社工,但所做的工作比社工還廣泛;我不是教師,但我教一班別人不看好的孩子去尋找夢想。今年我出版了《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這本書,而最近我們完成了《追龍》這套話劇……如果我當初不是跟從神的呼召去事奉我一定完成不了這麼多事情我為神的呼召放下穩定的工作神就幫助我實現了所有的夢想還擁有很好的家庭兩個兒子同心事奉的丈夫一切的豐盛都是從神而來而且超過我當初所想所求

個人簡介Esther Chu於聖士提芬會負責青少年輔導工作為了兩愛兒不需追逐起跑線過簡單快樂童年而決定開始自家學堂更成立關懷家庭的社群Go Kids並出版著作《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

(記者莫嵐報道)

以色列教育部長: 聖經乃學校最重要的科目

以色列教育部長Bennett在9月中強調,聖經和猶太信仰是孩子在學校裡學到的最重要的主題。

Bennett是虔誠的猶太人,曾領導一場運動去迫使猶太宗教學校開辦核心科目如數學和科學,如果他們想獲得政府資助。這項訴求在幾個月前被迫放棄,因為在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聯盟裡,極端正統派的各個政黨施加壓力大加反對。

Bennett解釋說,他希望看到虔誠的孩子學習核心課程,絕不意味著削弱聖經研究的重要性。他說:「學習猶太教,達至卓越水平,在我看來比數學和科學更為重要。即使以色列是一個高科技的超級大國,又將知識和創新輸出給世界,我們必須(也)是屬靈的超級大國,將屬靈知識出口到全世界。

他提醒以色列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成為列國之光」。「因為訓誨出於錫安,神的話從耶路撒冷而來。」「僅僅是個開創(startup)的國家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成為聖經的人。」

在本學年開始的兩個星期前,內塔尼亞胡同樣號召全以色列的青年學生學習聖經。他告誡說:「學習聖經,這是我們為甚麼在這裡,及為甚麼我們回到這裡,以及我們為什麼住在這裡的基礎。」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2016年9月)

禱告:猶太人熟讀聖經及認出耶穌是神的兒子

[國度觀點] 沒有異象 教育就放肆

教育改革是香港當今面對的重大議題之一,而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語文政策、學制及考試制度等上,卻甚少從教育精神及本質出發,重塑全人教育的模式。基督教在本港教育工作上貢獻良多,然而沒有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根本與其他教育無異,都是不能引領人進入基督裡的豐盛生命。美國「Worldview Matters」總監奧化文(Christian Overman)提出基督教教育走向二元化的危機(有關新聞見本報P.3),直指這世俗化的趨勢導致基督教教育失去本身的意義。

奧化文指出,基督教教育是培育人成為敬拜神的人,所有科目都應具有聖經觀念,而不是將基督教變成一個獨立科目,與其他科目沒有聯繫。教育本來是培育思維、品格,但在競爭劇烈的社會,提升謀生機會及就業率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基督教教育本應有更崇高的目標,但失去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缺欠聖經觀念,學生不能在倫理、科學、商業、藝術等各範疇中認識聖經原則,也無法從聖經角度理解人、社會和世界的一切。即使他們成為基督徒,但因為發展了二元化思維,當他們進入社會,也是以世俗的方式發展工作,建立家庭,以及參與社會事務,只有在教會參與信仰活動時,才回到屬靈的思考方式。這就是奧化文所提出的二元化危機。

當信仰不是人生的全部,而只是一個科目或一個宗教活動,信仰就不是真實的信仰。基督教教育的改革應優先處理整合的問題,以聖經價值為本,提供整合信仰和知識的全人教育。在香港開埠的早期歷史,大量西方宣教士來港投入教育工作,開辦學校,惠及貧苦大眾。今天有基督教背景的學校遍佈全港各校區,不少更是名校。如果這些學校真正將教育基督化,轉化社會就指日可待。

 

 

學者提出危機 基督教教育走向二元論

美國「Worldview Matters」總監奧化文(Christian Overman)認為,基督徒失去了文化領域,是因為失去了校園,而有些基督教學校更失去了基督教的獨特性。他認為影響國家要由兒童心智教育開始。

奧化文在他新出版的電子書《教育失落的意義》中清楚地闡明教育出了什麼問題,並給予教導4至18歲學生的基督徒教師和校長,主日學老師和其他教會事奉人員一個有系統、有目標且可重複的解決方案。

他提出,在聯邦政府接管學校教育之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基督徒的努力。這不單是在營運學校上,而是因為它是建基於基督徒對神、生命、世界和人性的構想。當中主要構想就是「基督是一切的主」,不單是「宗教」科目的主,更是一切包括生物學、數學,甚至物理學的主。

當政府接管教育,一些基督徒警告說學校將成為無神論的灌輸中心。奧化文並不完全同意,相反他認為教育變得「世俗」並被要求中立。神由知識的中心變為周邊。教育專家並不是灌輸「神不存在」的理念,而是祂不再重要。雖然這不是無神論,卻衍生了更陰險的二元論,正如有人把它稱為「實用無神論」。

奧化文說:「支持二元論的人,不會把神的話連繫到周一至周五的生活。他會認為『信仰』是個人私事,而工作場所是公共和世俗的。」

的確,這種二元論往往在所謂的「基督教教育」中是很明顯的。在許多學校,基督教教育,只是教學上加上一點基督教色彩:在一個安全的、基督教的環境學習,加上聖經班和崇拜。雖然聖經班也是重要的,但並不足以使教育真正基督化。

理察.約翰紐豪斯(Richard John Neuhaus)在他的文章〈基督教大學的11項綱領〉中說:「基督化不應該是一間學校的標籤。相反,它是教育起點、終點和沿途的指引。」

整全的基督教教育是帶著基督化的目標、願景、教育學,和明白我們所教導的是誰。加爾文說,人本質上是敬拜者,所以教育是為了教導人如何敬拜神,而基督化教育應該教人們如何在生活的每一個領域中敬拜神。

克里斯汀在他的《失落的學習意義》電子書中(免費下載),正確地指出二元論的內在問題。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解決方案。

(來源:Break Point,2016年9月6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基督教辦學團體教導學生成為敬拜者

心太軟 -【愛有道】專欄

「心太軟」是一款甜品,看來是巧克力蛋糕,但用小匙敲開,就流出暖暖的巧克力溶液,喜愛吃的人會有甜入心的感覺,不愛甜點的只能淺嘗,多吃會嫌太膩。

現今父母對孩子的寵愛真有點像濃濃的「心太軟」,孩子歡喜接受,父母卻是無法硬起心腸,總覺得自己愛得不足,做得不夠好。

單單觀察每年開學的日子,暑假結束,之前為考試與學位折騰,理應是歡歡喜喜上學,父母卻是忐忑不安。上幼稚園的怕他不適應,整天哭著找媽媽,不懂上廁所,想像會發生什麼意外;升小學的,怕他在學校迷路,交不到朋友,聽不懂老師授課,漏寫家課冊;升中學的,升大學的,同樣怕他丟三落四,恨不得陪孩子上學去。

當大眾都在議論和關心學生壓力大,呼籲大家給孩子多點空間,不要太緊張課業之際,有些父母以為要更多噓寒問暖,替孩子做更多的事,例如替他檢查書包功課,聯絡老師要求更多關心自己的孩子,替他搜集專題的資料,謝絕應酬活動待在家中陪伴孩子溫習。

這對幼兒或許仍有點效用,至於少年孩子,可會弄巧成拙,令孩子感到煩擾抗拒。若是孩子對父母的好意照單全收,你也不必以為是成功的徵兆,他仍享受著你貼身的照顧,不懂掙取自主獨立,是不願意長大,還是被你的溺愛窒礙了他的成熟發展呢!

「心太軟」的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只是不要讓愛過度湧流,把孩子的潛能淹沒。當孩子面對學習的挑戰時,鼓勵他試試去迎戰,相信你的愛已為他打好最堅固的信心根基,就是在他受到挫敗時,你不會嘲諷責難他,當他成功的時候,你會為他喝采。


文@徐惠儀

信仰啟蒙 -【愛有道】專欄

新手父母最緊張孩子的教育。只要是標籤了有教育性的玩具,那怕只是玩一陣子,也會給孩子購買;跑到老遠去參加遊玩小組(play group),大人和孩子都感覺疲累,卻憧憬著未來投考心儀的幼稚園而力撐;孩子腳步仍未穩定,也未懂得上廁所,已經開始入學。

我們都重視幼兒教育,可是現行的教育制度令父母的焦點轉移,看重的是入學年紀與學校名氣,這些現實的風氣與價值觀,給父母帶來無奈與壓力。

另一邊廂,教會對培育下一代也亟欲推進,以期信仰能代代傳承。然而教會的資源所限,幼兒的栽培課程,大多由願意投身事奉的弟兄姊妹負責,中間或有專業的幼教老師,卻也只是少數。當然,父母也不會對這班有愛心的導師們諸多要求或挑剔,因為大家對一星期參加一次的教會聚會不抱太高的期望,大多是放下孩子,自己可以安心參加崇拜就可以。

父母其實不應把培育孩子信仰的責任委托給教會,敬拜不只是星期日的生活環節,家庭才是孩子學習敬拜的中心,本於信仰價值觀的家教才是孩子信仰的重要基石。

不過,教會的兒童栽培是給孩子學習集體敬拜相交的場所,父母也不要置身事外,尤其是襁褓的幼兒,父母的陪伴與教導是最合適的,因為一星期才見一面的導師跟天天上學都遇上的幼教老師實在不一樣,幼兒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熟識的人事物會讓他們更安心,情緒更穩定。就是上了學的兒童,父母或不想自己教導孩子,也可以作其他班級的導師,易子而教令你對孩子的需要認識更多,也更開放表達信仰。

愛子的父母,請不要推卻作孩子信仰啟蒙導師的責任。


文@徐惠儀

「信二代」去或留 父母角色最關鍵

根據調查,香港教會年青人流失問題嚴重,當中不少是第二代信徒。是什麼令自小認識信仰的他們離開教會?教會又應如何回應這個難題?就此,教會更新運動早前舉辦「教會信二代的去或留」交流會,請來學者分享加拿大華人教會的狀況,以此作為參考,並討論香港的現象與出路。

教會宜給予群體與空間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助理教授王健安早前曾訪問一批年齡界乎18至34歲的加拿大本地出生的華人基督徒,了解他們在教會中的信仰經驗,及其選擇去或留的原因。他以四大變數去分析影響信二代返教會與否的因素,包括導師及領袖;歸屬感及群體;爭議性議題,例如對科學、同性戀的看法;生活的轉移。

「所有留在教會並為信仰大發熱心的信二代,在生命中都曾經歷導師指引。」王指,如果導師能夠什麼都不做,只是聆聽年青人的需要,對他們來說已是很大的接納、同情及改變。至於領袖,受訪者反映華人教會的領導很容易令年青人反感,因他們總是將下一代看成是附從者。更有領袖為了維護自己利益,不願培養年青領袖,甚至有「假冒為善」的問題。事實上,加拿大有不少華人教會都沒有主任牧師,皆因兩代之間溝通有極大困難。能令年青人留在教會的領袖,都是有犧牲精神,有同理心及願意聆聽的。「他們渴求的,並不止是從領袖而來的鼓勵,而是對方再行先一步,以身作則一同行動。」

此外,能否讓下一代找到能同心同行的群體,亦非常關鍵的。上一代心目中的群體是華人,而下一代的群體卻是社區的鄰舍。「他們認同多元,但是以福音為中心。」同時,兩代之間的屬靈觀完全不同。對於一些議題,例如對同性戀的看法,因為教會未有好好把握作屬靈教導的角色,導致兩代之間存在分歧。「教會的教導沙啞,退讓給公眾的論壇,而且對這些事情都表現虛假、敵對。」而對科學的反思,也是影響年青人會否繼續留在教會的因素。王認為,每個人都總會有曾經對神懷疑的時候,問題在於教會是否有空間讓年青人討論,接納他們所面對的衝擊。

生活轉移方面,年青人會因升學、就職而在信仰生活上作出改變。有人因為忙於工作賺錢而不再上教會,也有人因搬離父母而改變返教會的習慣,亦有人因戀情破裂而影響教會生活。

 

建立兼容世代差異堂會文化

王就訪問所得作出八項建議,包括﹕

  1. 強調以福音為中心的講道及教導,解決信仰、職業或召命、身份、社群、文化和價值觀
  2. 實施激進但以聖經為基礎,接受冒險並鼓勵終身奉獻的門徒塑造的原則和做法
  3. 建立非正式的導師理念,而且是倡導反向指導及相向交持的
  4. 實施高中生過渡進入大學的準備計劃
  5. 營造安全和尊重的環境,讓疑問及問題可以不被別人論斷而表達
  6. 重新想像屬靈的儀式,如敬拜模式,既合乎聖經原則,又能迎合新一代文化
  7. 再思及重置領導實踐,以致可以使權力距離收窄、分佈決策權、鼓勵領導學徒的設立
  8. 活出一套注重以下特徵的社群規格,就是忠誠、講真話、說真理、好客接納及感恩。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指出,本港教會的年青人有四分一是信二代。他提出堂會牧養信二代的策略,首先必須建立兼容世代差異的堂會文化。他引述《論盡基督徒》一書指,年青一代覺得教會過度保護、信仰經驗膚淺、對科學欠缺理性、對同性戀過度論斷、信仰過度排斥,並對疑惑者極不友善。教會應反省自身是否有以上文化,並提供適切時代與文化的聖經教導,打造空間讓信二代有一手信仰經歷。

 

教會不能代替父親教養子女

胡強調,教會必須裝備信二代父母教育下一代,因家庭內部的信仰承傳是信二代去留的關鍵。父母要重新被肯定靈性教導的職責,而教會的角色是提供平台與資源,裝備父母,並非代替父母教導兒童。教會要促進家庭成員建立信仰與價值,幫助父母建立家庭祭壇及聚會。他又認為,教會不應盲目追求只適用於大型堂會的「分齡牧養」,鼓勵中小型堂會要走「跨代牧養」的模式。

恩光書院校長、前突破總幹事梁永泰回應時指,信二代的問題不止是教會問題,同時亦是家庭、社會的問題。「今天的孩子不是聽你說,而是要看見你做,如果不能『落地』,他們便會反對你。」他認為永恆是神的價值介入於現在,信仰必須與生活、學科結合,進入不同領域之中,包括職場、公共空間,如此才能令年青人星期一至五在教會以外都看見信仰的真實。

(記者袁依寧報道)

[國度觀點] 信二代的流失與出路

信二代是指父母是基督徒,又自小在教會長大的第二代信徒。擁有這良好背景,卻會出現流失情況,責任誰屬?正如人際關係出現問題一樣,不會只是單方面有問題。父母和教會對信二代應有教導、關懷和保護的責任,流失問題引起尷尬,甚至難以啟齒,到最近教會界卻開始關注這潛在多年的隱憂。

在教會成長的信二代,理應不缺真理的教導、生命的牧養、事奉的機會。他們的流失意味著屬靈的餵養太過豐富,令他們吃不消,還是有別的缺乏,是教會沒去發現的呢?他們只能在別處得到這缺乏的補足,或是以放棄的態度對這缺乏表達不能公開說出來的不滿呢?

信二代與其他信徒的主要分別,在於他們為自己認真地作出決志之前,有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是不在自己的自由選擇下參加教會生活的,而當中或會有壓抑、反抗情緒,若沒有疏導機會,累積下來,隨時會變成計時炸彈。父母和教會當然希望信二代承受到最好的福氣,即使沒有真實信仰,還是認為繼續參加教會生活是蒙福的事情,因為屬靈的餵養就在教會裡,而不是在電影院、購物商場、娛樂場所。

教會確實有引領人歸向神的功能,但神所悅納的是在自由下作出真誠的決定。信二代甘心樂意參加教會活動,當然是好事,但若然心裡有不願就範的情緒,就應加以了解,並忍耐和接納。教會生活除屬靈餵養外,作為一個團體,也有明顯守則和潛規則,沒有真實信仰的信二代容易將之視為律法和教條,被要求必須服從。不是發自內心的服從,只會帶來壓抑和反抗,真心的了解比冰冷的宗教更為重要。

福音派與天主教有別,不認為只有在教會組織裡才有「救恩」。信二代的父母可以在家裡有屬靈的培育,教會也可特別設計另類的活動針對信二代的需要,而不用對沒有真實信仰經歷的信二代施予壓力,迫使他們披上敬虔的外衣參與教會生活。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可四26-27)信二代如何走過成長之路,我們並不完全能明白,這是他們的成長,但家長和教會可以成為陪伴和引導的人,忠於神所託付的責任,而發芽漸長則是神的工作,人若勉強而行,只會是拔苗助長。

ACTs2Gather 勉勵年青人為別人而活

 

十多個年青人網絡、機構及組織共同建立了ACTs2Gather平台,讓年輕人一同聚集,踏入讓神國在香港彰顯的旅程。首次聚集於8月中舉行,邀請了新加坡神之心教會創辦人陳少豪牧師及台灣FIGHT.K教會創辦人張蒙恩牧師來港分享。

陳少豪牧師提醒年青人不要過一個無意義的生活,也不要為錯誤的目的而活。他曾經見過許多難民每天的生活就是排隊領取救濟食物,因為由隊尾排到拿到食物需要一整天。他說,很多住在城市的人也一樣,為了生活過著不斷重覆的生活,卻沒有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或是為了錯誤的目的而活,雖然生活很忙碌,卻沒有活出命定。他勉勵年青人要將「最好的」獻給神,來建立神的國度。

「今天最大的悲劇是已經得救的人沒有為其他人(Others)做任何事」陳牧師說。他提及一百多年前愛爾蘭女王號的沉船事件。當時船上有一百多名救世軍青年領袖,他們都穿上了救生衣,但到最後他們全部都沒有生還。原來他們和其他人一起掉到水中的時候,他們游到其他人身邊,問他們是否已經信主得救,若還沒有,就脫下自己的救生衣給他們。他們願意這樣做,是因救世軍的領袖卜維廉生前寫給他們最後一封信只寫了「其他人(Others)」一詞。於是他們就在水中為其他人,也為耶穌而死。陳牧師呼召願意為其他人而活的一代,現場大部份人都回應。

第二天早上的領袖同工會,陳牧師提出神的心意是重建多代的根基,而非一代取替一代。多代同行並不代表下一代要取代上一代,而是有多代的領袖一起合作的景象。他說在神之心教會,年輕人很快就要門訓比自己小一兩歲的下一任領袖,而被訓練的門徒也要訓練他的門徒。他們的教會因著多代同行,現在已經有第5代的領袖,這些領袖只有十多歲,就負責教會整個影音團隊。

台灣的張蒙恩牧師之後接捧分享。他勉勵信徒要「多結果子」,天父就會因此得榮耀。他指出教會不能吸引人是因為我們有沒有呈現出人們所期待的果子,這些果子除了是性格的果子,更要有生活豐盛的果子。他相信上帝的法則適用於任何領域。然而,不要靠自己的努力來多結果子,因為這是世界的方式。神揀選一些別人看來沒有能力的人來彰顯神的榮耀,足以使有智慧的和強壯的羞愧。

跟坊間不一樣,張蒙恩牧師叫大家不要追夢,而是要幫助別人成功。當大家憑自己的努力奮鬥,就沒法彼此相愛。夢想是天父放在各人裡面的,是美好的。然而,天父希望我們成就別人的夢想,在別人的事上忠心。張蒙恩也提醒父母,不要批判下一代的夢想,那是他現在的自我形象。否定幼稚的夢想就是否定孩子,令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當父母接納孩子的夢想,就是參與在天父的計劃當中,以孩子的未來來看他的今天。

ACTs2Gather平台將繼續招聚年青人和牧者,建立香港年輕信徒的復興平台。

(記者林暐皓報道)

讓孩子遇見神 異象:孩子在患難中呼求耶穌 -【藝術•敬拜•宣教】專欄

當我在密室禱告時,神的靈讓我「看見」一個異象:「洶湧澎湃的巨浪正鋪天蓋地衝向一個毫無反抗能力的孩童,他立即跪在磐石上呼求耶穌的名,『救我脫離凶惡!』忽然間,一陣陣彩虹色彩的靈風飄至,巨浪瞬間就像水牆一樣的凝固。雖然依舊波滔洶湧,但孩童並沒有受到傷害。」「讓孩子遇見神」這個異象,是給這世代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啓示。

根據香港幼兒發展指標,香港三至四歲幼兒的入學率較一眾OECD國家為高。家長為了催谷年幼子女能「贏在起跑線上」,為子女編排各種學習班,期望取得優良的學業成績,以及擁有課外活動證書和獎項。據報,德國和台灣已立法禁止學前的學科教育,目的是避免幼兒的大腦變成電腦硬碟,失去思考和創作能力。英國教育專家指出,六歲以下的幼兒應該透過遊戲活動發展社交技巧和學習控制情緒。香港教育重知識而忽略了感情、情緒和品格的培育,出現失衡情況。當今藝術教育及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透過藝術教育可達到健全的人格,並促進心智的成長。但「贏在起跑線」的教育如同兇惡的海嘯,要淹沒這一代的兒童!

身為基督徒的老師和家長,怎樣為這世代的孩童禱告?怎樣將心愛的兒女釋放到神的手中,效法亞伯拉罕將獨生子以撒獻為「燔祭」給神?怎樣憑信心相信神為兒女的人生預定豐盛的計劃?


文@Esther Praise

(作者為文化宣教士,FB: Art, Worship, 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