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廢除抵制以色列法案

4月19日,蘇丹正式廢除一項實施數十載,抵制以色列的法案,進一步鞏固雙方剛萌芽的邦交關係。

廢除法案的決定由蘇丹最高執政機構主權委員會(Sovereign Council)及內閣成員進行聯合會議通過,被認為是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促成的《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之成果,使蘇丹成為第三個與以色列建立正常化關係的阿拉伯國家。

該項抵制以色列的法案於1958年通過,禁止蘇丹人民與以色列建立外交經貿關係,包括商務往來,與以色列公司或與以色列利益有關的公司進行貿易,直接或簡接入口以色列貨品,違例者將面臨巨額罰款,且最高監禁10年。法案廢除帶來遠超過外交商貿經濟等新機遇,讓蘇丹人民63年以來首次獲准入境以色列,讓長久以來失散的家人得以團聚,現今以色列境內有超過6,000名蘇丹人居住。

蘇丹並非唯一修編反以色列法案的國家,該法案正反映了五、六十年代泛阿拉伯國家政權盛行全面抵制以色列的主張。後來反以色列浪潮稍退,埃及首先於七十年代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及至九十年代的約旦,到最近阿聯酋、巴林、蘇丹、摩洛哥和阿曼等國與以色列建立正常化關係,這次蘇丹取消抵制意義深遠。然而,蘇丹政府重申對兩國解決方案的立場:「對於兩國解決方案框架下建立巴勒斯坦國,蘇丹的立場堅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對蘇丹取消抵制的決議表示支持,但他指出,巴勒斯坦官員發表聲明示意不願來到談判桌,只想接管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的部分地土。

1967年夏天,以色列軍20年內第二次擊退阿拉伯盟軍。「六日戰爭」結束後,以色列放棄所得的領土,包括猶大和撒馬利亞,以換取與鄰近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和平。當時鄰近阿拉伯國家在蘇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舉行第四屆阿拉伯國家聯盟高峰會,商討如何回應以色列伸出的和平之手,結果提出喀土穆議案及其中的「三不政策」:不和解,不承認以色列,不談判。

50年後的今天,「三不政策」逐漸化為贊同:贊同和解,贊同承認以色列,贊同關係正常化。蘇丹自去年巴希爾總統(Omar al-Bashir)下台後,由軍方及國民政府聯合統治,過渡政府致力推動國家開放與和平民主等改革,並鞏固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關係。

禱告:願神祝福以色列與鄰近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中東地區賜下平安。

(來源:Bridges for Peace,2020年4月20日,Asher Chiu編譯報導。)

 

 

印度新冠疫情嚴峻 全球動員提供援助

印度新冠疫情嚴峻, 5月1日錄得超過40萬宗確診,創單日新高,累計超過1千9百萬宗病例,僅次於美國。目前累計死亡人數超過20萬,有專家相信實際數字可能更高。當地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全球40個國家正安排為印度運送醫療援助物資,不少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在當地協助救援。

居於印度新德里的《紐約時報》南亞洲局長Jeffrey Gettleman說:「醫療系統已崩潰,醫院關上閘,醫療氧氣用光了,再沒有可用的呼吸機,藥物也用盡了,很多人迫切希望得到幫助。」孟買的急症室醫生Murtuza Ghiya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的急症病床完全短缺,他呼籲市民待在家中,不要因為恐慌而前來醫院,把餘下的數個床位留給絕對需要的病人。

4月30日,由美國、俄羅斯和英國運送的醫療器材和緊急援助物資抵達印度新德里國際機場,以幫助印度對抗疫情,其中美國政府運送了超過1億美元的醫療物資。此外,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Ned Price透露,美國各州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數千名人民,已動員向印度醫院提供必需品和醫療氧氣相關設備。

基督教人道救援組織撒馬利亞救援會(Samaritan’s Purse)正聯同當地伙伴援助受苦人民,為超過1千個家庭提供食物,並為當地一間醫院提供緊急醫療物資,以接收更多病人。宣明會印度分部準備撥款約1千9百萬美元,為93間醫院提供病床和氧氣機。宣明會印度人道緊急救援部部長Franklin Jones說:「現時疫情越趨嚴峻,印度人民需要全球的力量和幫助,使疫情受控。」

美國第一批緊急醫療援助物資抵達印度首都新德里

宣明會正與政府建立關係網絡,確保有迫切需要的弱勢社群體獲得緊急援助,並努力在社區確保人民快速獲得安全和同等的疫苗接種,同時與地區政府合作,讓政府的支援能惠及更多人民。在援助人民的同時,機構也面對疫情挑戰,他們有100名員工受病毒感染,其中兩名已經離世。另一慈善組織亞洲福音會(Gospel for Asia)執行長John-Paul Dao指出,比起疫症,印度許多的人民更擔心餓死。在一些困乏的地區,人民賴以生存的,是當地教會提供的膳食。然而他表示:「無論當前的危難如何,人們可以在昔在、今在、永在的神裡找到盼望,而我們很感恩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分子,為我們可以觸及的人帶來盼望。」

禱告:求主救助印度人民,宣告祂的同在、平安和醫治大能臨到印度。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CBN News,2021年4月29和30日,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逆境中展翅飛行 孕育未來港人機長

新冠疫情肆虐超過一年,令全球航空業停擺,進入寒冬,現役民航機長Joel Lee(李漢傑)卻逆流而上,創辦展翅飛行學會,最近更有前港龍機師研發的民航機A321飛行模擬器加盟,令親子家庭、學生以及有志成為機師的人士都能加入飛行的行列,在疫情期間也能衝上雲霄。 

港人的模擬飛行中心

去年6月,展翅飛行學會正式開始營運,學會的標誌代表一隻展翅飛翔的鷹,神給Joel以賽亞書40章31節的經文作為鼓勵:「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學會有小型飛機,直升機的模擬飛行操作,近期更有民航客機A321的1比1飛行模擬器加入,是全港唯一一部由港人機師研發的觸屏飛行模擬器,能夠在一個地方得到好幾種不同機型的飛行體驗,這在香港是比較獨特的。

Joel形容,因著神的帶領,才能讓他遇到現在的團隊成員,營運總監Lawrence負責模擬器的硬件製作,更有前港龍機長的加盟,豐富了模擬飛行器的種類,他盼望未來有更多同一心志的基督徒機師能夠加入團隊。

展翅飛行學會標誌

展翅飛行學會面向的對象非常廣泛,一是為個人和家庭提供飛行體驗,讓小朋友和有興趣學飛的人嘗試操控飛機。飛行模擬機能模擬不同地方的場景和天氣。因為疫情關係,staycation(宅度假)成為一種訴求,參與者可以透過飛行模擬器「飛」到不同國家,例如日本、英國、澳洲等,一解不能去旅行的需求。二是學會設有科普教學工作坊,藉著航空科普將數學、英文和工程學,甚至藝術等學科結合起來教導學生。三是,對於認真想學飛行的人,學會亦有專門的課程,讓他們能根據澳洲飛行課程的進程,得到全面的飛行訓練,以致日後去澳洲學飛行就能事半功倍。

傳承飛行的異象

Joel在數年前曾接受本報訪問,談及10多年前他自資到澳洲學習飛行,最終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華人機長。當時他曾談過他的異象是在香港開設飛行學校。Joel回想03年沙士,航空界面對同樣的情況,當時從事航空業相關工作的Joel需要放無薪假,他就趁此機會放下一切,毅然前往澳洲追夢,學習飛行。「踏出去的時候我也不知道將來是否能找到工作,正如先祖亞伯拉罕的信心,願意豁出去,踏出安舒區,自然就會經歷神的帶領。」

直升機模擬飛行器

去年因疫情緣故,Joel同樣需要放無薪假,在收入減少一半的情況下,他反而去思考如何使用自己的金錢去做有永恆價值的事,再次向夢想啟航,開辦飛行學校。「能成為華人機長的人不多,我想傳承自己的飛行經驗,去幫助年青人,或有志學飛行的朋友,尋找夢想的方向。」

現在香港有不少機構和大學都開設課程幫助人準備成為機師,有些中學也有購置飛行模擬機,但Joel認為仍未足夠。我的夢想是將航空專業普及化,航空學成為基本科目,而不是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能讀。每間學校都有飛行模擬機,讓學生能早些在知識,技巧和態度上預備自己成為未來的專業機師,縱然現在是寒冬,我相信未來幾年航空業會逐漸恢復。」

模擬駕駛艙

壓力中經歷神

Joel也分享到,去年他的身體也經歷了一場爭戰。不知是因為壓力憂慮,還是身體本身的問題,去年的這個時間他被診斷患有高血壓。「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打擊。雖然高血壓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飛行,但是要一直吃藥,這是我接受不了的。」在過程中Joel尋求神的醫治,不但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在屬靈上也悔改尋求神。很奇妙地,經過兩個半月的治療,與醫生洽談後,Joel憑信心停藥。從去年停藥至今,他的血壓也在慢慢回復正常。

全港唯一觸屏飛行模擬器

經歷疫情的這段時間,Joel除了經歷經濟和創業的考驗,工作模式的改變也讓他感到不少壓力。每次航班回到香港,機組人員都需要即時檢疫,並且知道結果才能離開,每次都要等待2-3小時。「但有工作就要存著感恩的心,因為去年有航空公司突然倒閉,很多人都失去工作。雖然有時去到一些疲累的時刻,我甚至祈求主調走那些航班。每一天都不容易,需要靠著神的恩典度過。」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1分鐘(119)管理婚姻中的愛情帳戶

+按圖放大

合神心意的夫妻關係,是神對人的祝福。了解愛的語言,建立愛的帳戶,能夠幫助夫妻長久延續親密的關係,這不但能夠祝福夫妻二人,也能使祝福流入家庭,使下一代也能受益蒙福。

愛情銀行Love Bank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一個情感帳戶

+VE存款:讓對方開心,感到愛、被欣賞和肯定

-VE提款:讓對方痛苦,感到傷害、批評和誤解

存款豐厚: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債台高築:任何小錯都可變大罪

 

「存一進百」的智慧

如何存一元,讓對方愛的帳戶收到100元?

  • 了解對方愛的語言
  • 「投其所好」,而非「給己所要」
  • 了解對方心裡感覺,才能做有智慧的存款

我們若要改變對方,就要建立兩人之間的感情。沒有感情的話,對方是不願意改變的,你越強迫對方改變,對方越不願意改變。

 

五種愛的語言

  • 珍惜的相處
  • 精心的禮物
  • 服務的行動
  • 身體的接觸
  • 肯定的言語
如果你不知道配偶愛的語言是什麼,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檢驗方法:仔細聽聽對方對你最常抱怨的是什麼。

 

當差異與衝突出現

  • 人的大腦分為三大部分:腦幹(Brain Stem),掌管呼吸、睡眠和心跳等生理機能;情感的腦(Limbic System),掌管情緒和人際關係等;理性的腦(Cerebral Cortex),掌管邏輯思考,理性分析等。
  • 情緒的腦,只認得是敵人,還是朋友。
  • 當愛情銀行的存款豐厚時,情緒的腦會把配偶解釋為朋友;當存款不夠和衝突很多時,會把配偶解釋成敵人。
  • 對待敵人,就是鬥爭、逃亡;對待朋友,就是親近,建立關係。
  • 衝突是危機,是危險也是機會,不可避免和壓抑,懂得處理衝突,可以幫助夫妻了解彼此,通往親密。

 

「愛情帳戶」的4個管理要訣

1. 管理帳戶是雙方的責任 ,不能一方負責存款,另一方負責花錢。

2. 有收入必然有支出,只會存錢卻從不花錢的關係索然無味 我們不用當守財奴,偶爾也能花錢享受,對伴侶「任性」一下;更不必擔心會消耗存款而避免一切衝突。

3. 「存款」主要源於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小事 一個不經意的擁抱,或散步時主動牽起對方的手,這些小動作日積月累,可以為「愛情帳戶」累積可觀的財富。

4. 定期做「財務報表」,找出理財漏洞 有時消耗存款的兇手並不那麼顯眼,當你感覺餘額不足時,與你的另一半面對面談一談。

參考資料:《親密之旅》,黃維仁,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

 

 

海灣國家首次共度猶太人大屠殺紀念日

4月8日, 海灣國家的猶太人社群有史以來首次與穆斯林一起紀念猶太人大屠殺,標誌著區內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關係日漸緊密。

巴林和杜拜的猶太社群參與了「黃色蠟燭計劃」,一個全球共同紀念大屠殺死難者的悼念活動,每個社群燃點一支黃色蠟燭,悼念一名在大屠殺遇害的猶太人。

海灣猶太社區協會(AGJC)舉辦網上紀念活動,聚集猶太人和穆斯林。期間兩名穆斯林青年──巴林的Fetama al Harbi和阿聯酋的Thoufeek Zakriya分享他們於2020年底跟隨阿聯酋組織Sharaka到訪耶路撒冷大屠殺紀念中心(Yad Vashem)的經歷,以及他們對大屠殺的了解。

去年,以色列與阿聯酋和巴林簽訂歷史性和平協議,為各國關係正常化舖路,而當地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關係已獲改善。除了參與海灣猶太社區協會舉辦的紀念活動,巴林猶太組織十誡之家(The House Of Ten Commandments)和阿聯酋猶太議會(Jewish Council of the Emirates)分別在當地舉辦紀念活動。

十誡之家在巴林猶太會堂舉行網上悼念儀式。組織發言人表示:「這是我們在巴林猶太社區首度就大屠殺舉行悼念儀式,實在令人鼓舞。」悼念活動由出生於猶太家庭的前巴林駐美大使諾努(Houda Nonoo)發起。出席嘉賓包括耶路撒冷公共事務中心負責人哥爾德(Dore Gold),他曾任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和外交部長,2020年哥爾德到訪巴林,曾與諾努會面。悼念儀式以El Malei Rachamim禱文和燃點蠟蠋作結。

巴林猶太社群舉行網上悼念儀式,燃點黃色蠟燭

杜拜的紀念活動聚集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以色列人代表及社交媒體領袖進行網絡研討會,他們聆聽大屠殺倖存者鼓舞人心的故事。與會者包括致力促進以色列年青人與世界各地聯繫的組織Israel-is創始人兼執行長Eyal Biram和以色列阿拉伯基督教徒、Together-Vouch for Each Other的執行長Yoseeph Haddad。

阿聯酋駐以色列大使館在推特貼文悼念大屠殺遇難者,「在紀念大屠殺遇難者的日子,阿聯酋申明,我們立國的人文價值持續堅定,愛、共存和寬容是人類爭取和平的基本所需。」

禱告:願主繼續祝福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中東地區進入合一,成為列國的祝福。

(來源:Israel HayomAll Arab News,2021年4月8和10日,Asher Chiu和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國度1分鐘(118)聖靈運動的三個階段

+按圖放大

 

1860年後

 

源於聖潔運動,靈恩運動持續發展,特別在衛理公會漸次形成風氣。19世紀末,英國長期舉行追求靈命進深的凱西大會(Keswick Convention)。
1887 宣道會創立人宣信博士提出「四重福音」,開始有人追求醫治恩賜,使身體和靈魂都得到醫治。
1901 美國德薩斯州的伯特利聖經學院(College of Bethel),其創始人查理·巴罕(C.F. Parham)為一名女學生按手禱告後說方言。巴罕於1901年起教導靈浸和方言,並帶領有五旬宗信仰特色的「使徒信心運動」。 第一階段
1906 黑人牧師威廉•西摩(W.J. Scymour)在洛杉磯的亞蘇撒街(Azusa Street)租屋牧會,聖靈強而有力地澆灌聚會信徒,連續3年半每日12小時不間斷地聚會,多人悔改得救,領受方言,經歷神蹟醫治及海外宣教的異象。
1914 美國神召會於阿肯色州溫泉鎮正式成立。
1939 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首屆歐洲靈恩派教會會議。
1947 第1屆世界五旬宗會議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深具影響力的雜誌《五旬節》出版,由英國及愛爾蘭神召會的計東納牧師主編。
1948 加拿大興起「春雨運動」(Latter Rain Movement),在一次聚會中,多人領受醫治恩赐,一位有口吃毛病的人突然流利說出預言;美國出現醫治運動,例如羅拔士(Oral Roberts),舉辦了許多大型醫治聚會。
1952 撒加林(Demos Shakarian)創立國際全備福音商人團契,透過地方分會活動和機構刊物,分享和宣傳靈浸的經歷,事工至今已發展至140個國家和地區。
1953 羅拔士(Oral Roberts)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開創電視福音事工,為電視佈道事工的先河。
1960 加州聖公會聖馬可堂牧師班納德(Dennis Bennett)經歷靈浸後,在講壇上公開宣講自己的經歷,他的教會共有70多位會友得到靈浸經歷,他的經歷被喻為靈恩運動的起點。

 

第二階段
1967 天主教靈恩運動掀開序幕,一群大學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舉行退修會,經歷說方言等靈恩經歷後,將靈恩運動帶到天主教內。
1980年代初 溫約翰(John Wimber)在加州安那翰(Anaheim)帶領「基督徒葡萄園運動」,開始神蹟醫治和權能佈道,基督徒葡萄園團契人數很快增至5000千人,並在美加等地建立超過300間葡萄園教會。 第三階段
1988 魏格納(Peter Wagner),葡萄園運動推動者之一,其著作《聖靈第三波》,將近代靈恩運動劃分為三波。
1993 加拿大多倫多機場葡萄園教會將「多倫多祝福」帶到英國後,迅速在世界各地展開。
1995 從90年代中開始,人數以千計的「超級大教會」(mega-church)湧現。

第一階段——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 Movement1901-1910

誕生於美國德薩斯州的伯特利聖經學院,以亞蘇撒街復興(Azusa  Street)為運動拓展的標誌,吸引全球傳媒關注,無數人從世界各地湧來,並把「五旬節運動」的信息帶到全世界,最後建立了五旬節聖潔會及神召會。
香港

1910-1920年期間,受美國五旬節運動影響,一批西教士來港建立教會,包括神召會及五旬節聖潔會等。香港因其身分和地理位置,成為五旬節運動傳入華南地區的重要口岸。

第二階段聖靈運動 1950-60年代

這次運動不再限於主流教會以外發生,而是在主要宗派內出現,並且在天主教中顯出強勁的影響力。當時,靈恩運動慢慢變成教會的合一運動,藉著靈恩的經歷使不同宗派的人連結起來。
香港

1966年起,英國女宣教士潘靈卓(Jackie Pullinger)以九龍城寨為根據地,向低下層傳福音和實行祈禱治病,後發展為聖士提反會(St. Stephen Society),又稱為幸福營。

 

包德寧(Dennis Balcombe)牧師於1969年蒙召,從美國遠赴香港建立香港基督教復興教會,服事華人,他後來建立「復興華人國際事工」致力服事中國教會。

第三階段——葡萄園運動 Vineyard Movement1980年代

主要由溫約翰(John Wimber)在加州安那翰(Anaheim)帶領的「基督徒葡萄園團契」發展起來,主要推動者為美國福樂神學院的魏格納(Peter Wagner),以及加拿大的精神科醫生韋約翰(John White),強調靈恩傳統,重視祈禱醫治、神蹟奇事,影響遍及全球。
香港

1990年3月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的「香港權能•更新•佈道大會」,邀請了溫約翰和韋約翰作聚會講員。

1991年8月,香港國際全備福音商人團契在香港會議中心舉行了為期3天的「只要信•不要怕」權能佈道大會。

90年代有不少教會和機構在廟街一帶積極活動,舉辦神蹟醫治與宣講並行的權能佈道。

資料來源:《快速解讀  近代靈恩運動》,黃彼得,中信出版;《近代靈恩運動》,張慕皚,建道神學院出版;靈恩運動,維基百科網站

 

 

全民皆兵的時代 興起新形態傳福音運動

過去一年,雖然疫情使教會聚會停止,不少佈道隊卻在城中各處,以不同方式,積極進行佈道工作,並且碩果累累。本報採訪了永恆音樂事工(Eternity Music Ministry,簡稱EMM的劉港源弟兄,以及推動天天傳福音運動的柳鎮平牧師,分享他們領受傳福音的異象與策略,激勵香港信徒積極投入傳福音運動。

全民皆兵的佈道

劉港源弟兄一直熱心傳福音,渴望看見靈魂得救。在多年的服事中,劉與他的機構曾在本地學校和海外教會舉辦多場大型音樂佈道會,然而他卻感覺工作的果效不大,教會的增長十分緩慢。例如EMM曾前往一間海外教會佈道,有1500人參與聚會,卻只有30位新朋友。他指出,巡迴音樂佈道隊的服事果效只是過眼雲煙,若教會的弟兄姊妹沒有起來在當地委身傳福音,基本上福音遍傳的可能性很低。

 劉在空閒時間中,亦會親身參與不同佈道團體的活動,學習新的佈道方式。有一次,他跟其他教會出隊佈道,一日之內便有過百人信主,有時比起舉辦一場佈道會的果效更大。劉分享:「我重拾40多年前那一顆單純外出佈道的心。」

劉港源弟兄參與街頭佈道

因著近年於佈道會信主人數不斷下降,EMM的佈道策略也有所改變。以往他們只有佈道聚會,現在在佈道會之前會加插培靈會,去預備弟兄姊妹的心,動員他們帶新朋友來參與佈道會,信主的人數也有所增加。他曾到訪美國波特蘭一間教會的佈道會,會友約100人,帶了21個新朋友參與聚會,其中有20人信主了。

文化及訓練重點

劉又分享,若果我們想福音遍傳,我們需要文化更新,讓傳福音成為主流文化和生活的一部份。例如現在大家都喜愛聽韓文歌,不聽韓文歌的人都是很怪很脫節的,於是人人便一窩蜂去聽韓文歌。他說,教會過去做了許多宗教活動,卻沒有讓人看見生命的活潑。傳福音是與神關係的流露,不是宗教活動,是值得並需要我們去傳承的。

劉一直期望能建立有屬神的健康形象、愛神愛人、服務社群的年輕人音樂佈道隊,進入樂壇,成為年青人的榜樣去效法跟隨。如同1995年成立的第一支音樂佈道隊Infinity,再到2007年的Eternity Girls憑著《回家》一曲登上TVB勁歌挑戰站,成為史上第一首於TVB電視平台播放的福音歌曲。現在他打算建立一支10-20歲的年青音樂佈道隊,為新世代樹立榜樣。

因此,劉希望推出「音樂全備工作坊」課程,培訓音樂人材,完成宣教大使命。他指出,「全備」是一種與神緊密同行的心態。他引用十二使徒的處境,他們在耶穌升天之後,沒有任何的神學訓練,各人只能倚靠聖靈。福音遍傳不只需要各樣的知識和技巧,還需要神所賜的屬靈智慧及聖靈充滿,去追求與神同行。

天天傳揚神救恩

柳鎮平牧師84歲高齡仍天天參與佈道

現年84歲的柳鎮平牧師,現在仍會與佈道隊出去進行街頭佈道。他笑稱自己為「老青年」,不認老,仍然願意盡力傳福音。2010年,當他讀到詩篇96篇 2節:「天天傳揚衪的救恩」,領受了天天傳福音的異象。很多人覺得佈道有困難,但他愈做愈健康和精神,他笑指,既然人需要天天食飯,所以日日傳福音也是可行的。2017年,他又領受要用音響進行街頭佈道,之後傳福音的習慣便一直維持至今,沒有停止。2020年,他更出隊達350次,以行動見證天天傳福音是靠著耶穌的大能。

 

 

柳鎮平牧師及其佈道隊 1

柳不但個人外出佈道,還發動教會投入傳福音運動,直到今天,他在全港興起了40多隊佈道隊,每天在不同地點進行街頭佈道。他指出,教會需要多多鼓勵信徒出去傳福音,不然便容易喪志。他曾見證一位姊妹信主超過37年,不懂傳福音,但去年參與街頭佈隊中,便帶領起過1千人信耶穌。因著香港人生活節奏繁忙,街頭佈道講求效率和把握機會,柳及其隊團會使用1分鐘佈道方法,在一分鐘內講解福音然後邀請人決志,去收割那些神已經預備好的莊稼。有些隊員甚至在過馬路的短短路程中,就已經能帶領人歸主。

疫情期間,有不少信徒提議是否要暫停傳福音,但柳卻認為,即使只可以兩個人出去,仍然要繼續佈道活動。他指出,最近兩年佈道隊出去傳福音的果效比以往都要好,因此他呼籲香港教會,不要懼怕疫情,這是神給予我們的機會。他也鼓勵未試過街頭佈道的信徒,耶穌回來的日子近了,要想盡辦法傳福音。如果全港教會,每間教會有10隊佈道隊,1個月內福音便傳遍香港,而且我們還可以讓好消息傳開,推動全球華人的傳福音及宣教運動,幫助福音在列國中擴展。

(記者鍾浩然報導)

 

 

沙漠中的串流江河 中東推自選門訓節目

基督教衛星廣播網絡SAT-7於2月在中東首推基督教「隨選節目」服務。成長於戰亂時代的執行長Rita El-Mounayer表示:「過往在戰亂期間,觀看電視是我們唯一的慰藉,也是社區的共同活動。」

作為媒體先驅,1996年SAT-7於亞拉伯地區引入基督教衛星頻道,以土耳其語及波斯語廣播;2007年推出兒童專屬頻道;2017年為敍利亞難民製作教育電視;現在更推出應用程式,人民可透過手機觀看直播節目以及部份昔日製作。El-Mounayer表示:「現今亞拉伯青年喜歡獨處,我們必須尋求接觸他們的途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指出,中東地區的一半人口為24歲以下,而據調查顯示,接近七成的青少年主要以智能裝置觀看串流平台節目。

媒體巨擘Showtime、Netflix、Amazon、蘋果和Starz陸續進軍中東巿場,串流媒體用戶由2014年的一成人口增長至2019年的三成,預期到2025年將超越有線電視用戶人數。SAT-7的觀看人數亦錄得16%增長。

早於疫情前,敍利亞、伊朗、也門等地爆發武裝衝突,超過1500萬孩童無法上學。去年貝魯特大爆炸亦炸毀了120所學校,導致5.5萬名學童失學。SAT-7兒童頻道觀看人數增加了七成,數字近億,其教育電視觀看人的增長。此外, Heart4Iran則錄得決志人數增長逾10倍,在抗疫隔離的首4個月,透過網絡決志人數達1.2萬人。

SAT-7節目總監George Makeen表示:「19世紀宣教士以建立學校和醫院為首要工作,現在科技、社交媒體和衛星電視的力量遠遠超越界限,能接觸無數孩童。」歷史系教授暨作家Febe Armanios說:「從手寫信、傳呼機,到手機訊息,隨選節目將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新世代用家,尤其具穆斯林背景的人民,特別關注私隱和網絡安全。SAT-7資訊及廣播總監Antoine Karam指出:「很多限制區域的VPN科技已趨成熟,為了進一步保護用家,我們減低索取個人資料。用家毋須註冊便可觀看節目內容,若要使用整個平台的服務則只需提供名字、電郵及年齡組別,而系統亦已內置SSL認證技術。

El-Mounayer 說:「SAT-7不會採用商業模式來釣觀眾胃口,製作除具高清質素外,更重要是具教育意義,重點是提供門訓和建立教會。中東最嚴重問題不在於戰爭或貧窮,而是無望。節目由中東基督徒親自製作,為要給人民帶來盼望的信息。」

禱告:求主興起各種媒體,傳播救恩的好信息,神的名在中東被高舉。

(來源:Christianity Today,2021年3月18日,Asher Chiu編譯報導。)

 

 

瑪拿西之子印度慶祝逾越節 期盼回歸應許之地

居於印度東北部曼尼普爾邦(Manipur)的「瑪拿西之子」(Bnei Menashe)族群從3月23日起開始預備慶祝逾越節,其中包括位於Churachandpur鎮的「回歸以色列希伯來中心」(Shavei Israel Hebrew Center)製作無酵餅。

這個瑪拿西族群的人數大約一萬人,被認為是聖經中北國以色列十個失落的支派之一的後裔。他們的祖先是約瑟的長子瑪拿西,生於埃及,由約瑟與埃及妻子亞西納所生(參創世記41章50-51節)。這支派以勇猛見稱,他們的勇士包括基甸和耶弗他。瑪拿西支派在2700多年前遭亞述帝國放逐到各地,他們的祖先在中亞及遠東地區流浪了數個世紀,後來往東走到中國,再進到印度東北部靠近孟加拉與緬甸邊境的地區定居下來。在放逐流浪期間,瑪拿西之子遵循著祖先傳下來的猶太教義,守安息日、遵守潔食,以及慶祝猶太節期。他們仍懷抱著一個夢想,就是總有一天要回到祖先的土地──以色列。

「回歸以色列」的創辦人兼主席Michael Freund說:「逾越節象徵著猶太人民的救贖,這是一個讓瑪拿西支派深感共鳴的節日。在偏遠的印度東北地區,數千名瑪拿西之子會在逾越節前夕舉行傳統的逾越節家宴,象徵他們世代傳承下來,要回到以色列應許之地的盼望。」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直到上個世紀,瑪拿西之子仍保有猶太教的信仰,並在慶祝逾越節時遵循傳統儀式,包括過節期間將家中任何帶酵的麵包除掉,以及奉上象徵犧牲的羊骨。此外,每個村的祭司會朗誦一系列古老的祈禱文,如〈米利暗的讚頌〉(Miriam’s Song) ,這首詩歌呼應聖經中出埃及記的記載,描述他們的祖先如何從埃及人的奴役中解放出來,並且穿越紅海,在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的引導下來到錫安。

瑪拿西之子族群在印度製作無酵餅慶祝逾越節

Freund表示,在過去20年,他們的組織已經帶領4000多名瑪拿西之子回到以色列。目前仍有6500名待在印度的後裔,期望經過27個世紀的飄流,他們明年能夠在猶太故土慶祝逾越節。

禱告:願主帶領散居的以色列民回歸故土,見證神的信實和慈愛。

(來源:JNS,2021年3月25日,基督教論壇報陳貞元編譯報導。)

 

 

國度1分鐘(117)全方位領袖的關鍵價值

全方位領袖能夠透過向上的貢獻和順服,向下的領導和帶領,以及橫向影響他們的同儕,活出天國的領袖文化,執掌神的權柄,治理大地。

+按圖放大

 

價值一

興起領袖帶領團隊

  • 善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
  • 合理安排成員位置,打造合一的團隊
  • 授權團隊發揮才幹,渴望看見團隊成功
  • 傾聽團隊成員的心聲,明白他們的狀態

 

價值二

每一階層都需要領袖,發揮以下功能:

  • 領受和維持願景
  • 果斷為事情決策
  • 減少和調解衝突
  • 產生一致的工作步伐,以至減省日常工作
  • 鼓舞士氣,因為士氣可定義為「對領袖的信心」
  • 提高產能,因應環境變化而將計劃付諸行動

 

價值三

每個層級的領袖訓練,都是進入更高層級領導的預備

  • 領導是從你現在的位置開始,而不是從你想要的職位開始
  • 能在小事忠心,才能承擔大責任
  • 你現有層級的表現,是晉升到下一層級的履歷表
  • 如果你能帶領好義工,幾乎可以領導所有人

 

價值四

好的中階領袖創造更好的高階領袖

  • 每當增加一個好領袖,你就得到一個更好的團隊
  • 每當增加一個好領袖,組織裡的所有領袖都會變得更好
  • 中階好領袖能增加他們主管的價值
  • 中階好領袖能讓高階領袖專注在原本的重點
  • 中階好領袖能刺激高階領袖持續成長
  • 中階好領袖給予組織未來

 

價值五

全方位領袖擁有的普遍特質

  • 適應性——快速適應變化
  • 識別能力——了解真正的問題
  • 洞察力——從他們的有利位置看得更遠
  • 溝通——連結組織的所有階層
  • 安全感——發掘自己的身分,而不是職位
  • 服事性——不管代價如何都去做
  • 足智多謀——以有創意的方法來讓事情有所改變
  • 成熟度——把團隊看得比自己重要
  • 忍耐度——在長期奮戰之下仍保持一致的品格與職能
  • 可靠度——在重要的事情上是可靠的

 

 

今天的工作者                   明天的領袖

實踐現有的想法                                            創造新的想法

發覺並定義問題                                            解決問題

滿足於現有的團員                                        吸引精明的人

在現有架構下工作                                        嘗試冒險

珍視一致性                                                    珍視並發現機會

 

參考資料:《360° 全方位領導》,約翰· 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英柏爾出版

多元藝術宣教 釋放民族敬拜

「天國在人間——民族敬拜(藝術宣教)研討會」於320-21日由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部主辦,是香港首次舉辦民族敬拜研討會,大會盼望藉此召聚有志者一同思考和探索藝術宣教的各樣可能性。民族敬拜學(Ethnodoxology)一詞,來自希臘文ethno(族群)和doxology(榮耀或讚美), 致力研究不同地方群體如何用其獨特且多元的藝術表達去認識和敬拜神,為藝術宣教事工提供神學和可持續發展的依據。

藝術與神的宣教使命

貝絲·阿戈特

達拉斯國際大學卓越世界藝術中心副主任,貝絲·阿戈特(Beth Argot)博士以「藝術與神的宣教使命(Missio Dei)」為題分享信息。Missio Dei(神的宣教使命)是指神讓來自各個國家、語言和文化的人重新與祂建立正確的關係。約翰·派博(John Piper)曾說,「宣教不是教會的最終目標,敬拜才是。宣教的存在是因為敬拜的不存在。」而參與「神的宣教使命」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藝術使人與神連結。

首先,藝術是一個認識和經歷神的方法。藝術是神設立的,為要用在敬拜中。神展示了在敬拜中祂給予藝術的價值。祂指引會幕和後來聖殿建造的每一個細節,其中不僅包括實用的部分,還包括僅僅為了美觀的藝術。耶穌的服事也充滿戲劇元素,例如咒詛無花果樹,用手指在泥土上寫字,給門徒洗腳等。在出埃及記15章中,以色列人慶祝在紅海戰勝埃及人,他們唱歌、跳舞和演奏樂器。神本身就是最終的藝術家——創造者。神按照祂的形象造人,我們就成了有創造力的人,能夠創造藝術,以及反映神的創造形象。

其次,藝術也是一種交流和敬拜的途徑。阿戈特指出,本土藝術有著我們外人觀察不到的深層意義並深深植根於文化中,是一個民族群體以心靈誠實敬拜的有力媒介。藝術可以激發人的右腦,讓我們的大腦與心複雜地聯繫在一起,以便更深和更充分的認識和經歷神。然而在當代西方文化的影響下,我們已經成為一個高度知識化,以理性為基礎的信仰群體,導致我們忽視了信仰的情感面。

神創造人有身體、靈性和情感,使人不僅在頭腦上,而以更多方式認識神。藝術是進入認識和聆聽神的情感的鑰匙,可以激發大腦不同部分,最終與理性部分相連,形成對神更強、更完整的認識。

藝術也提供了一種治癒世界破碎的方法。創傷直接影響一個人聽到福音及回應神的能力。人與神接觸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文字、電影、音樂和聽道等,這些東西會進入頭腦,傳遞到心靈,引起心靈的轉化,這個頭腦與心靈交融的過程也稱為融合。如果人有創傷,這個過程就被阻斷,創傷使頭腦與心靈脫離,也使人在情感上脫離神,讓人失去尋求神的理由和願望。

當人在思想上不能回應時,藝術能夠引導受創傷者進入和表達他們的痛苦,通過動作、舞蹈、音樂和視覺藝術等,連接大腦的認知區域和情感區域,在曾經分離的地方創造融合。通過哀歌和其他活動向神表達自己的痛苦,並在痛苦中遇到慈愛的天父。

薩哈族的敬拜

羅賓·哈里斯

全球民族敬拜學網絡創辦人及總幹事,羅賓·哈里斯(Robin Harris)博士分享了她如何透過服事薩哈族領悟民族敬拜的重要性。90年代末,哈里斯和家人在全球最寒冷的城市——西伯利亞的雅庫茨克服事。他們計劃建立一個雙文化教會,有俄羅斯人,也有名為薩哈(sakha)的少數民族。在開始時,他們用盡所知道的方法,福音還是很難在哈薩人中迅速傳開,因為他們不願採用在蘇聯時期壓迫和邊緣化他們的俄羅斯人的敬拜形式。

雅庫特人(薩哈人)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當他們開始,透過適切文化的藝術和應用民族敬拜學,他們看到了明顯的果效。現在當地已有教會完全用薩哈語敬拜和薩哈族牧師,甚至薩哈共和國教會聯盟的領袖也是薩哈人,他堅信應該在民眾中運用民族敬拜學。

贖回藝術與敬拜

潘凱玲傳道

建道神學院潘凱玲傳道以不同民族的音樂為例,帶領會眾認識民族藝術與敬拜的融合與互動。例如非裔美國人,他們唱歌很少看譜,也不用看歌詞,自然的擺動就成為他們的心跳。他們的歌有很多重複,對他們來說,重複是不同心情和心態的表達。他們的歌和信仰是緊扣的,在一個為奴的處境中,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唱這些歌。這些歌提醒他們,神與他們同在,音樂成為神與他們同行的方式。

中國文化與大自然非常相關,潘提到小敏的迦南詩選。小敏是來自農村的作家,沒有怎麼讀過書,卻寫出很多有共鳴,讓人感受到神同在的歌。《一首天上的歌》通過河的景象,讓人想到連結生命的泉源和河流。河對中國人很重要,我們看到中國畫以山水為主,或者中國人稱自己為黃河兒女。神擺放了很多很寶貝的東西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應如何發掘這些寶貝,使它們重新與神連結,將本來屬於神的東西贖回,凡物都歸回神,這是民族敬拜學很重要的工作。

民族音樂與教會詩歌

黎嘉讓牧師

前房角石協會副總幹事黎嘉讓牧師分享到民族音樂在教會詩歌創作上的貢獻。華人教會很自然地承襲了美國教會所使用的詩歌,其中大多數的傳統聖詩集是來自19世紀美國福音運動。到80年代,聖靈第3波運動,有John Wimber興起敬拜短歌的熱潮,近年有澳洲Hillsong的敬拜。香港的敬拜詩歌創作亦大多數採用現代歐美流行歌的形式,至於採用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元素則相對較少。他認為民族音樂在詩歌創作方面還有很多還未開發的豐富元素,不要輕看民族的歌,覺得非常簡單,反而它們受歡迎程度更大。有句說話:「大樂必易。」意思是很多最高最大的音樂都是平易近人的。

(記者莫嵐報導)

 

美國《平等法案》投票辯論 「神的旨意無關國會」

2月2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就《平等法案》(Equality Act)投票,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納德勒(Jerrold Nadler)在辯論期間指責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眾議員斯圖本(Greg Steube)提及神並引用聖經,認為神的旨意與國會無關。

共和黨眾議員Greg Steube指法案違背神的標準

當日斯圖本引述申命記22章5節表示:「這節經文並不關乎服飾,而是人自行決定性別取向。個人服飾不會得罪神,但利用個人衣著外表或舉止有違神所賦與的性別時便得罪神了,因為不論男女,神創造人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文化中存在的性別混亂明顯違背神美好的設計。當一個國家的法規不再反映神的標準時,這國家就等於悖逆神,將承受無可避免的惡果,我想我們已經看到這惡果了。而這法案完全違背聖經的話。」

納德勒回應說:「斯圖本先生,任何宗教傳統描述有關神的旨意都與本國會無關。」斯圖本對於納德勒的言論表示強烈反對,指著牆上「我們信靠神」(In God We Trust)的格言表示:「你可以選擇反對甚至不相信神,但一個以基督信仰立國的國家稱國會容不下信仰,我全面反對。」

民主黨眾議員Jerrold Nadler認為法案將為數百萬LGBTQ國民提供明確的保護

《平等法案》最終以224對206票通過,其中三名共和黨員投贊成票。法案將送到參議院辯論和投票,須取得60票贊成方獲得通過。該法案原意擴大LGBTQ (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性向疑惑者)等性小眾的公民權利,有言論指將損及宗教自由和未出生胎兒的權利。該法案試圖把性取向及性別認同列入民權法案類別遭受極大爭議。從保守派婦女到激進左派女權份子都堅決反對保障性別認同,因為此舉破壞了女子運動項目及一些性別分隔場所,如防止家暴庇護所,性侵危機中心等。《平等法案》禁用1993年前總統克林頓《恢復宗教自由法》對宗教的豁免條款。

猶太價值聯盟(The Coalition for Jewish Values)主席Pesach Lerner拉比發聲明表示,納德勒已忘記了國家憲法。「立國的父老們要求國會應避免任何對行使宗教自由的損害,意思是必須敏銳於宗教傳統解讀神的旨意,國會必須保存基本道德原則,如和平、生命、個人自由和義務。」副主席Yoel Schonfeld拉比指出,「納德勒揭開了該法案的假面具,正在踐踏宗教自由和言論自由,在《平等法案》下,於公共場所讀聖經是偏差行為,將有可能被控歧視。毫無疑問,這是容讓人任意攻擊他人寶貴的信仰和信念。」

禱告:求主憐憫,帶來翻轉,讓美國重新歸回神的秩序。

(來源:Christian PostCBN News,2021年3月2和3日,Asher Chiu綜合編譯報導。)

 

 

從秩序更替中 更深認識神主權

第五屆環球華人釋經培靈會於31-5日透過現場聚會及網上直播形式舉行。在午堂的聚會中,來自美國的謝挺博士以「顛簸人生論約伯」為題分享信息。在全球經歷超過一年的疫情肆虐,許多人失去工作家庭,人生被翻轉,謝指出義人受苦與世界秩序和反秩序大有關係,她從秩序角度,帶領信徒重新思考有關人生苦難的議題。

秩序的崩潰

聖經形容約伯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人。我們從約伯記1章3節看到秩序的人生:神給約伯一個完美的家庭和家產,作為敬畏神的祝福。這是道德和屬靈的秩序,但是我們看到這個傳統的秩序人生很快就被撒但的挑戰打破。

撒但挑戰神,約伯敬畏神是有緣故的。我們應當反思,當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是否常常求神的祝福。申命記28章講到,當以色列人背約,就要承受背約的咒詛;當以色列人守約,就要蒙福,這是非常清楚的傳統神學。在約伯記中,這個神學秩序被翻轉,義人遭遇嚴重的苦難。

當秩序崩潰時,我們要重新定義神掌權。神讓人活在秩序與混亂共存的世界,是要人極力去尋求屬神的秩序。當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我們會想到神失控了。然而當神掌權,不是要拿走十字架,而是藉著十字架來成就祂的救恩。今天當我們在各種各樣災難中,能否用這種方式重新定義神掌權。

反常中抗議

當約伯失去一切,他出於信而向神發出抗議。他相信應有的屬靈秩序,是敬畏神的人不應該得到咒詛的後果。約伯相信神是公義的,但是他所經歷的是不公義的事,他向神抗議,為何違反這個道德秩序。

約伯與神的關係是親密的,他可以坦誠向神表達,這是我們經歷反常中神給我們的權利。抗議顯出約伯的信心,因為他相信神在,才會和神對話,相信神是公義的,才會向神表達他經歷的不公義,他也相信神會聽人的抗議,並會行動。當我們個人向神表達抗議,這是神允許的,也是神悅納的。抗議的靈性就是坦誠向神說話,挑戰傳統神學,在抗議中顯信心。

絕地尋生機

經歷失去家庭家產,三友的攻擊和親友隔離,在人生最低谷中,約伯找到了自己所確認的:「我知道我的救贖主(者)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伯19:25)救贖者,在舊約中是一個人最近的親屬,他有不同的責任和義務,例如贖親屬的土地,娶親屬的妻子,為被殺的親屬伸冤等。約伯表達,他希望有一個中保在他和神之間,為他發聲。歷代以來神學家的詮釋,認為這救贖者是神自己。祂一方面好像是在逼迫約伯,但祂仍然是約伯的救贖者。只有神是在末了仍然會在地上,是活著的。約伯相信,他會在身體以外看到神,這是約伯的盼望。

約伯記19章教導我們如何在絕地尋生機。我們可以來到神面前求信心。約伯在經歷苦難和反秩序中,最想就是見神的面。後來這個願望實現了,「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

對基督徒來說,即使在疫情中去世,仍然有盼望能見到神的面,我們相信復活的大能,是沒有最終的死亡。不管今生有多麼大的苦難和想像不到的絕境,但總是有盼望的,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會去哪裡,有一天會親眼見到神。

 

顛覆的質問

約伯記38章是整卷書的高峰,約伯的經歷讓我們看到這旅程是從平常進入偏離平常,再進入更新平常的狀況。當神顯現的時候,神沒有回答約伯的問題,神在質問約伯。

在神的言辭中,神掌權並不代表祂會將混亂拿走,但神會為混亂和苦難立界限。神使約伯從狹窄的創造論中,進入更寬廣的奇妙世界。因著這個開拓的視野,約伯的世界觀被改變。約伯經歷神的確在掌權,是全知全在全能的神。人和所有受造物都是為了神的喜悅,整個神的創造以神為中心。約伯的「我」,本來是很大的,神發問後,他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不敢再質問神。神的質問顛覆了約伯的人觀、神觀和創造觀。

反秩序是一個過程,偏離平常不是永久性的,當神顯現時,才能帶人進入更新平常。當人處於反秩序當中,是會感到迷惘痛苦,但也是有盼望的,神終有一天會介入,正如約伯的經歷一樣。在反秩序中,我們不是要放大自己的苦難,而是經歷神的偉大,如此生命就能經歷神的翻轉,從苦難中走出來。

屬靈秩序的更新

約伯記42章是約伯對神言辭的回應。當神顯現,他才心服口服的承認,神萬事都能做。認知的改變是幫助我們靈性的改變,約伯仍然不知道為何受苦,但是他已經不需要答案,靈命的更新最主要還是要經歷神,經歷對神新的認識。在基督徒的信仰中,我們會對神和屬靈秩序有疑惑,但如果我們相信在神有新秩序和一切答案,我們可以把問題放在一邊,活在這種不明但是又信靠的張力當中。

約伯記最後提到,約伯在還未死就讓女兒在弟兄中得產業,這是一種更新和行義。這是約伯遇見神之後,從家裡開始一個新世界,領受新的祝福,在家中為女兒行義。在新約中,這種更新秩序更加明顯:心靈貧乏的人有福了;凡為我犧牲生命,必得著生命;人子是安息日的主;五旬節聖靈降臨到所有人身上……而最大的秩序更新,就是耶穌的十字架,無罪的代替有罪的。耶穌帶出更新的屬靈秩序。

在這個反秩序的旅程中,神也邀請我們進入信仰動態的生活,去思想秩序和反秩序與神的關係,我們如何在信仰上調整自己更認識神,靈性不斷成長。信仰是持續更新的過程;信仰需要常常親眼見神;信仰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稱頌神。

(記者何雲深報導)

 

 

國度1分鐘 (116) 人心中的七大渴慕

+按圖放大

我們靈裡的渴慕,乃是神所放的,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渴慕反映出神的性情,並引導我們尋求祂。神將我們設計為渴望尋求單單從祂而來的滿足,是神智慧計劃的縮影。

神享受與我們同在

․ 主帶著忌邪之心,以一對一的方式享受與我們一起。這是我們受造的目的,神以此來安排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

․ 神對我們不吝付出的情感,滿足了我們被需要的渴望。我們的成功單單取決於耶穌對我們的重視和滿足。因祂以我們為樂,我們的心就會被點燃和得滿足。

錯誤的渴慕:有人要,才有價值

․由於人對神的認識不夠,不明白何為有價值,以為我們最終的價值,取決於我們的貢獻。我們的價值不在於行為,而是來自渴望我們的神。

 

嚮往驚奇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對新鮮事物的渴慕,人類一直在尋找那「萬物背後的力量」,這促使我們去探索和思考,也將我們導向神。

․ 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人心未曾想到的(林前2:9)。我們最深的想像,也無法理解在永恆裡讓我們震驚的豐富——神自己的榮美。

錯誤的渴慕:娛樂中的虛假驚喜

․ 當人不是活在對神的嚮往中,就會變得靈裡消極,容易被錢財、藥物、酒精和不道德的行為等替代品誘惑。當我們看見耶穌的榮美,就能將名利和享樂的追求都棄於一旁。

 

追求美麗

․ 神是真實之美的源頭。神所擁有的美麗,透過祂的救贖分賜給祂的百姓,藉著耶穌轉移到人身上。

․ 當一個人擁有神內在的榮美,生命的能力就會被釋放,他們要從自己所加諸的捆綁中得到自由。

錯誤的渴慕:對外在美麗的迷戀

․ 我們渴望變得美麗又有吸引力,這正是神智慧與性格的表現。然而仇敵卻扭曲了這種渴慕,使人以不屬神的方式看待美麗,養成對外貌不健康和毀滅性的迷戀。

 

領導與掌權

․神賜給我們與祂一同掌權的地位,被贖者要與耶穌同坐寶座,這個啟示解答了我們想要成功的呼求。

․將來的國度對領袖的獎賞有不一樣的標準。耶穌說,在今生作一個甘心樂意並且謙卑的工人,在永世必得到權柄。(太25:21)

錯誤的渴慕:自我抬舉之心

許多人不能抗拒自我抬舉的試探,奪取自以為理當得到的權柄和領導地位,然而他在神國裡能得著的將是在後的。(太20:16)

 

全心全意的付出

․ 神堅持我們對祂要全心全意,為了使我們能經歷最豐盛的生命。當我們將屬世的珍寶丟在塵土裡,我們會在祂那裡得著珍寶。(伯22:23-26)

․ 當全心全意付出的渴望因為積極尋求神而得滿足,我們的靈就能與神對齊。我們可以自由的作自己,不被三心二意的生活所限制,有更大的度量去愛人,也更容易遵守神的命令。

錯誤的渴慕:三心二意的生活方式

三心二意的信徒夾在神與罪中之樂中間,生命充滿屬靈的矛盾,即使有穩定的教會生活,卻是活在靈命停滯,理想幻滅的惡性循環中。

 

親密關係

․ 與耶穌親密的關係是雙向的關係,神渴望與我們分享祂心中所想的事,將祂的心意向我們顯明,因為祂信任我們,並邀請我們進入祂啟示的奧秘領域。

․ 神渴望我們將所有隱藏或私密的事向祂敞開。神與我們走過生命中所有的過犯,並以我們不配得的榮耀待我們。

錯誤的渴慕:令人羞恥的不聖潔親密

․ 仇敵利用人渴慕親密,引誘我們陷入許多假冒的親密而導致羞愧。當人處於破碎的光景中,會以不聖潔的方式來滿足這個渴望。親密的意義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使人們能彼此分享內心的最深處。

 

成就深遠的影響

․ 當我們和基督同作後嗣掌權,我們就能配合祂對這個世界的計劃中,神國因著我們完全委身而向前推進。

․ 神在尋找一群想要留下深遠影響的人,不只求有好的工作,或追求個人幸福,而是渴望與祂同工。

錯誤的渴慕:野心或驕傲的混淆

有些人將這種渴望與野心或驕傲混淆,花時間去追求自我肯定,或是稍縱即逝的名聲,而不是行事順服神而對他人生命產生深遠影響。

 

資料來源:人心中的七種渴慕, 畢邁可與底波拉・海伯,慕主先鋒傳播事工。

 

 

鏟除病灶 連根拔除 -【國度角度】專欄

我絕對相信神現今仍施行神蹟,祂一發令,我馬上全然得醫治;即或不然,我也相信神能透過醫生的手來醫治我!但相信神蹟醫治,相比相信神藉做手術的醫治,哪一種信心更大?在我心中,當然是相信神蹟醫治的信心更大!但這次信心的考驗與經歷所帶出的功課,讓我對何謂真信心,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當家人們知道我要面對整個膀胱切除的大手術,都心疼我,關心我,更為我發起大大小小的禱告會,靈裡也有很多不同的領受。我真的深深被感動,深覺被愛網與禱告重重包圍,非常給力,從心裡一沉變成充滿從上頭而來出人意外的平安!經歷多次癌病與手術,感恩每次家人們都會為我逼切禱告,我非常寶貴每位家人為我禱告的領受。當面對不同領受帶來抉擇上的困惑時,我向天父求,關乎我生命及生死的事,求父親自向我說話,好使客觀的事實與我主觀的領受相互印證,讓我能更貼近父神的心意,按父的旨意而行,這是我的祈求,也是我的心願。

不久前的某天早上,當我祈禱的時候,突然心中響起一句話:我要鏟除病灶,連根拔除!我心中回應:「那太好了!求天父施行神蹟,將膀胱裡面所有的癌細胞完全剷除,片甲不留。」但我彷彿聽到聖靈說:「若我要移除你整個膀胱,以剷除整個病灶,你願意嗎?你能相信我嗎?」我愕然了。這當然不是我祈禱的方向,更不是我的意願,於是聖靈讓我想起經上記着說:「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太5:29 )嘩!這問題太震撼了,聖靈反問我,神蹟醫治和切除膀胱,那一個抉擇要求更大的信心?我無言了!從前讀到這段經文,我曾問天父,真的要這麼認真嗎?若然,教會可能充滿殘疾人了,萬萬沒有想到,今天這抉擇臨到我,我真心向天父說:「若這是你的美意,求你賜我力量及無偽的信心,從容面對!」

聖靈再提醒我,神吩咐掃羅要將亞瑪力人滅絕淨盡,掃羅及百姓因心有不捨,竟違神命,沒有將亞瑪力人滅絕淨盡。可悲的是,掃羅自作聰明而違反神命,結果因姑息養奸,至終竟死在一個亞瑪力少年人的手中,真是情何以堪!這慘痛的教訓,代價又豈是我們能承擔?我彷彿聽見聖靈說,鏟除病灶,連根拔除,這次是從你的身體開始,下一波卻會是從我自己的身體(教會)開始!我激動地說,主阿!願你最美好的旨意成就!

我明白及相信天父給我的提醒,於是我昂首向撒但宣告:2004年你已經奪走我一個腎,如今再奪走我的膀胱,這些都可以失去,但卻無人能奪走我愛天父的心。只要天父留着我的命,手術後我必一如既往,竭盡所能,鞠躬盡瘁,去完成天父給我的託付及使命,至終得着天父為我存留,那天國永恆的獎賞。

文@何寶生

 

 

逼迫讓阿爾及利亞信徒回歸初代教會 在家裡敬拜擘餅

阿爾及利亞的基督徒在靜候政府回應他們重啟被查封之敬拜場所的同時,在家裡和戶外繼續聚集。

2019年,阿爾及利亞政府關閉了13個社區的教會,包括位於提茲烏祖市(Tizi-Ouzou),全國最大的基督教會。該教會牧師及阿爾及利亞新教教會(Eglise Protestante d’Algérie)總幹事Salah Chalah接受訪問時談及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基督徒對未來的盼望。「我們的國家跟世上所有的國家一樣,正面臨新冠疫情引發的社會經濟危機。我們愛我們的國家,不住地為國家各方面繁榮昌盛禱告。對信徒而言,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我們從2019年10月被剝奪了自由敬拜神的權利。然而,讓我們感到鼓舞的是,基督徒仍舊聚集,以小群形式在室內同領聖餐。就像初代教會一樣,信徒都在家裡或戶外崇拜,包括在我位於提茲烏祖市的家中聚會。聖靈持續不斷觸摸人心,有新人信主,在河裡、海裡或屋內受洗,這讓我們感到鼓舞。」

Chalah表示,儘管處境艱難,他們仍心存平安。「我們堅信所有的事都叫我們得益處,因此我們動員了更多的代禱,信徒之間也進一步團結起來。」Chalah還指出,被查封的教堂至今還未解封,他們就此給總統寫了三封信,但迄無回應,他呼籲全球的基督徒繼續為他們禱告。

禱告:願聖靈繼續在阿爾及利亞動工,信徒合一為國家守望代求,活出神的道。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21年2月17日,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扎根教會DNA 尋求轉化 到處建立小教會

疫情不斷打亂了全球的格局,更打亂了教會的常態,令更多教會在全新的環境中尋求轉型和更新,來自信義會蒙恩堂的周輝牧師在多年前已經帶領教會走過轉型的道路,最近他還出版了新書《到處都是小教會》,分享他教會轉型及建立小教會的經驗,鼓勵信徒植根教會DNA,突破框架,發揮才能,建立教會。

牧師被門訓

周輝牧師

早在多年前,周輝牧師已經在尋求教會轉型,他坦言,當時自己的心不是很純正,覺得轉型就能變成大教會。他們看了一本書,上了一個課程,就開始做,結果不到2年,教會出現了很多問題,甚至同工也被調職。就在那時,周認識了一位牧師,並接受她的門徒訓練。「當時是我第一次學習何謂『埋身』(近身)門訓。在過程中,我曾被她責罵,但在責罵的背後我看到很多愛。她需要牧養一間頗大的教會,卻仍然來關心我。」現在,周的教會將主日學和查經班等都拿走,只做門徒訓練。弟兄姊妹為門徒上完基本訓練後,就會按著門徒的進度和需要,慢慢進入「量身定製」的訓練歷程。

帶頭改變

在教會轉型過程中,周分享,最大的阻力是自己這個牧師。「我有太多框架,如果我不能先突破,他們也不能突破。」關於做門訓,最初周很抗拒,心態是弟兄姊妹做就好,自己很忙,需要講道,教主日學等,而弟兄姊妹也不敢質疑。「但是作為牧師一天不做,他們也不懂如何去做;自己不先轉變,教會也不能轉變。」

蒙恩堂的教會異象和主題

過去主日崇拜,周會穿牧師袍,自己也感覺很好。第一次選擇不穿袍,以及走下講壇,周直言,他緊張到心都快要跳出來。「當時我手還摸著講壇,弟兄姊妹不知道我很緊張,因為我要離開這個很保護我的地方。」周發現,原來轉變是很難的,而且很多時候不是傳統的阻力,而是自己是否願意踏出這一步。

長輩的支持

很多人認為,教會轉型會失去一群長者,但周沒有這個感受。當時他希望教堂更有活力,想將原本的傳統木長凳換走,第一時間是擔心長者是否願意。「於是我一個個去問長者的意見,發現他們原來不如我們想像般守舊。很多長者都説,轉吧,我不捨得,不過教會需要進步。」第一次在崇拜中加入敬拜讚美,當時感覺很吵。有一次崇拜之後有位老人家對周説,敬拜很吵,不過你們繼續吧,教會需要。「想起他們我就很感動。我們的長老,今年100歲,如果不是因為疫情,每個禮拜他都會坐在後面參加崇拜,他從過去的禮儀崇拜到今天唱讚美詩歌,我肯定他有9成的歌不會唱,但他願意每個星期回來支持我們。他們裡面是有掙扎,因為這些改變與他們人生走過的路不同,不過他們想祝福下一代,所以心懷很闊。」

這幅瓷磚畫是由蒙恩堂的長老所繪的

萬事起頭難

華人是很心急的,做了一件事,希望兩年之後就有很大的改變。但實際上教會轉型的最初一兩年,沒有任何實質的改變可以見到。「第一年,我花了9個月訓練的第一個小組分成兩個小組,多了兩個組對整個教會來說是沒有分別的。然而2、3年過去後,出現幾代門徒的改變,大家才能感覺教會的不同。要熬過這個時間,就要放下自己的企圖心。」周又指出,作為牧師,當然想教會增長變大,但牧養是他們的責任,變大是神的恩典。

小教會的誕生

在教會轉型後,周發現教會不是繼續增大,其次開始看到弟兄姊妹並未得到最好發揮,於是尋求是否有更多發展平台。「在教會60週年時,我們進行集體聆聽,領受到做小教會。」周開始時不懂何謂小教會,甚至去美國觀摩其他教會模式,但他發現別人做到的,他們在香港未必能做到,這幾年發現,他要學的不是模式,是好好扎根自己的DNA。「雖然是小教會,但我們不要將目光放在數字上,而是放在教會建立時的DNA上。如果教會的其中一個DNA是『愛耶穌』,即使教會人數很少,然而它是一間愛耶穌,願意帶門徒的教會就可以了。」

最近2、3年,教會差派弟兄姊妹出去建立小教會,並且釋放小教會成員不需要星期日回來參與崇拜,他們認為,好的基督徒不是看是否在主日出現,是否有十一奉獻等,而是看他們是否愛耶穌及懂得訓練下一代。

植根教會DNA

「在最初轉型階段,我的老師就提過我,不要做太多表面的東西。」很多同工一進入轉型,就說要改崇拜,改制度,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人不轉變,改變其他表面的東西只會引起大家緊張,不會長久。

 我們很懂得抄,哪裡有成功模式,我們就會去抄,無論是香港還是外國的經驗,然而我們很少看到自己的DNA,或者花時間於教會的DNA中扎根。」周認為,教會是可以百花齊放的,小教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很容易一窩蜂去學,有些人學到了外殻,但做不到生命,很快一有風浪來,就會轉。

門訓的傳承

心平(左),心平的門徒(中)與周輝牧師(右)

周的其中一名門徒心平分享,一開始她聽到牧師説要門訓自己,她是極度緊張的。雖然她過去在小組中不斷成長,但從來不懂如何與神建立關係,以及聆聽神聲音。然而在門訓中,心平學習如何親近神和祝福下一代。「門訓讓我看見身教很重要,我會和牧師一起去服事和工作,看他如何活出生命。」

後來心平在禱告中聽到神吩咐她去為別人做門訓。但當她去做近身門訓,門徒出現各種情況,令她自我質疑。「但當她們有微小的改變,就覺得一切都值得。牧養不是一朝一夕,一個人的生命改變是用年來計算的。我本身也是很急的人,很想很快看到改變,門訓讓我看到,我是牧養生命,不是一件事情。」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1分鐘 (115) 香港開埠初期差會開拓的領域

+按圖放大

香港教會歷史始於鴉片戰爭之後,1842年首位宣教士來港,到1866年聖公會聖士提反堂的建立,這段時間是宣教士在香港尋找發展道路的階段,逐漸形成一條發展香港事工的路線。

認識這段時期的香港教會歷史,能增進我們對香港教會的了解,傳教士在一個半世紀前經歷的這個摸索階段,當中的經驗對後世是很有意義和參考價值的。

支援中國宣教的基地

香港特殊的政治環境為進入中國的宣教士提供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支援中心。一旦內地情況出現危險,宣教士被迫離開,還能在香港得到照應。

差會在香港辦訓練學院以期訓練服務全國的華人宣教師和辦印務等。例如倫敦會的英華書院、聖公會的聖保羅書院。

在1840年代尾,倫敦會向內地宣教直到1856年亞羅船事件,倫敦會宣教士回港避難,因而重新繼續在港宣教事工。

 

海外與國內華人的中介站

早期宣教士從南洋各站帶同華人助理來港開展工作,倫敦會的何福堂、浸信會的郭向和聖公會的羅心源均有海外生活經歷。

浸信會透過鄉里和語言群體的網絡,建立潮州——香港——南洋的網絡。

倫敦會透過香港作為華工出洋港口之便,差派青年基督徒往澳洲和美洲的華人社群宣教。

幾個差會都將香港站視為廣東/華南事工的一個組成部分。

 

放眼鄉村 建立方言聚會

宣教士入鄉村開展宣教工作的原因:鄉村民風純樸,語言統一,亦容易招聚民眾聽福音信息。

美國浸信會差會在港潮語事工:浸信會差會在曼谷已開展潮語事工,宣教士有一定的潮語基礎,宣教士鄰為仁認為當時香港在市區、鄉村和船家很多潮洲人群體,令浸信會差會開展在港潮語事工。

1846年,巴色會與巴勉會派遣4位牧師到達香港宣教,邊學習不同方言,邊到各鄉村佈道,隨後成為崇真會和禮賢會的開山祖,分別專向廣府人和客家人傳道。

 

城市佈道使教會扎根

倫敦會是首個在香港城市建立華人教會的差會。其骨幹成員多是受過差會教育後成為商人和知識份子的人。倫敦會在城市凝聚了一個商業、專業階層的信徒群體,以致教會能在香港城市扎根。

1844年,倫敦會建立下市場堂,除了有教會講道,亦以俗稱「講街書」方式在街上招聚民眾講福音故事。在1860年代,倫敦會已在城市建立三間座堂,受浸人數共119人。在教會發展方面,已在1849年有華人長老,甚至華人教會可以自資差遣宣教師到內地宣教,後來發展為道濟會,也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的前身。

 

教育英才 傳揚福音

對於差會來說,辦學不僅建立與華人社會的接觸點以向學生傳教,還希望透過教育向中國引入西方知識,訓練華人宣教師,為長遠的中國宣教事工作基礎。

1842年,馬禮遜教育協會將學校從澳門遷往香港,純以推動教育事業,傳授西方知識,以「啟蒙」中國人為目標。

1843年,倫敦會把位於馬六甲的英華書院遷到香港,承傳「傳揚基督教」及「溝通中西文化」的辦學旨意,開辦中小學課程,並提供專上教育,華人學費完全由倫敦會支付。

1849年,聖公會創立聖保羅書院,該校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份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

 

醫療服務 接觸鄉民

倫敦會宣教士合信醫生在灣仔建立醫院,藉醫療服務向華人發放福音訊息。

醫院早上提供廣府話聚會,晚上則有潮語聚會。合信醫生主張「以醫院作為向病人傳揚福音的輔助」,赫什伯格醫生亦在下市場堂應診。

資料來源:《香港華人教會之開基》,劉紹麟,中國神學研究院;《香港教會掌故》,李志剛,三聯書店

 

 

緬甸軍事政變 恐加深宗教和種族迫害

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宣佈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並組建國家領導委員會,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 就任主席,有軍方背景的原副總統明穗(Myint Swe)擔任代理總統,引發全國反軍方政變抗議示威浪潮。

敞開的門(Open Doors)在地夥伴Lwin(化名)表示:「軍事統治可能意味著最主要的宗教獲得強化的權力。我們預料軍政府將再次對教會施加限制,縱然不確定限制的範圍如何。」在緬甸,佛教民族主義很強,不斷有迫害基督徒和其他少數宗教人士和種族的事發生。過去曾有數百萬名羅興亞人(Rohingyas)、穆斯林和基督徒因暴力威脅被迫逃往鄰國孟加拉。

緬甸軍方在黎明發動一連串攻擊行動,拘禁了領導人昂山素姬以及其他重要政治人物。除了軍事電視台外,各電視頻道均被封鎖,全國銀行也因手機服務中斷而關閉。緬甸敞開的門同工指出:「隨著軍方掌權和拘禁國家領導人,所有的傳播媒介、電話和互聯網絡全被切斷。我們在境內的聯繫都被切斷了,但我們正盡最大努力,關注緬甸現在的局勢。」Lwin擔心軍方接管將損害財務支援管道。「軍方過去曾使當地貨幣貶值,這情況可能再度發生。如此將使國家的經濟暴跌,銀行關閉則使國外的財務支援無法進來。」

世界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差傳會(WIRI)創辦人兼秘書長魯瑪夫博士受訪時表示,他們有23位負責前線通訊的同工及教育的老師因持有對講機等通訊設備被逮捕。昂山素姬以往力挺克欽邦(Kachin)、克倫族(Karen)和撣族(Shan)等少數民族不受軍隊攻打,並口頭允諾他們可以將物資送到山區,現今軍隊進到邊境,他們必須繞行印度邊境才能把物資送到緬北山區。

敞開之門全球守望名單分析員Julia Bicknell說:「我們正處於關乎緬甸未來的關鍵時刻,當前的危機讓該國的宗教和少數民族最為擔憂,其中包括基督徒,我們需要確保他們沒有被遺忘。」

禱告:求神掌管緬甸政治局勢,祂的慈愛、憐憫、平安、公義臨到緬甸。

(來源:Assist News基督教論壇報,2021年2月4和10日,台灣國度復興報Icula,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新年是神對華人的祝福

農曆新年是中國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雖然今年因疫情關係,親朋戚友之間未能走動拜年,但新年仍然是家庭團圓和互相祝福的重要日子。來自美國的復興華人國際事工及香港基督教復興教會創辦人包德寧(Dennis Balcombe)牧師,來港宣教已經超過四十年,對他們一家三代人來說,早已融入華人文化,一年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新年,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傳福音,傳揚神的愛的好時機。

喜愛新年的宣教士家庭

包德寧牧師於1969年蒙召從美國遠赴香港建立教會,服事華人。復興華人國際事工致力服事中國教會,透過策略性地與各地教會和機構建立伙伴關係,共同推動「中國宣教 宣教中國」,為要興起末世的宣教大軍,幫助中國教會完成屬天呼召。

劉沙崙牧師對敬拜充滿熱情

出生於香港的宣教士二代,同樣蒙召要祝福中國的包德寧牧師女兒——劉沙崙牧師談及,她的爸爸很特別,一般宣教士會送自己的孩子去讀國際學校,或者在家教育,而且家裡注重保留本國文化,但爸爸是要拿走這些文化。劉沙崙3歲開始就入讀本地幼稚園,從來沒有讀過國際學校。爸爸在家中有一個規矩——只講中文。爸爸從來沒有和她講過英文,媽媽開始來港時中文不太好會講英文,劉沙崙上學學中文,媽媽也會跟著她一起學,到了弟弟出生,家裡就完全只講中文了。

 

一家人也從來不慶祝感恩節,聖誕節也是很忙碌的事奉,反而很注重過中國新年。與中國人一樣,除夕夜全家人會一起吃團年飯,新年期間很多弟兄姊妹會來家中探訪拜年。過年,爸爸也一定會派利是。劉沙崙笑言:「我的孩子也是靠這些利是存錢的。總之新年是很開心的日子,爸爸也很喜歡行花市,常常叫我們陪他一起去。」

中國文化與神的淵源

包德寧牧師一開始接受訪問就笑説:「『駛乜』講英文,我們是中國人。我一踏足香港,我就是中國人,我永遠都不會回去,很多人走,我也不會走。」

他談到中國文化與神有很深的淵源。中國的新年與逾越節非常相似,除夕夜中國人吃團年飯,而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的一晚會一同吃逾越節晚餐;中國人會在門口貼紅色的對聯和揮春,而以色列人則會在門框門楣塗血。這是神對中國的一般啟示,其實早期的中國人是認識神的。古代中國的祭壇會用羊牛作為祭物,甚至皇帝所寫的詩與聖經也有相似之處。古代學者,也有談到老天,天賜等,中國農村叫老天爺,這是中國人初期對神的認識。

中國人有信佛和拜偶像的習慣。漢代之後,佛教才傳到中國,但很早之前中國人是一神論的。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其實中國人是有根的,這個根是一神論,就是相信神和禱告,而不是拜偶像的。中國人是神的兒女,中國也叫神州,這個地方是神統管的地方。

包又分享,農曆新年,如果教會懂得傳福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過去他去探訪中國的農村,家家戶戶都貼紅色對聯。包問他們為何要這麼做?他們只知道是為了不讓不吉祥的東西進來,以及能夠保護他們,於是包能自然地與他們分享福音。他也說:派利是也是一個很好的行動,可以去祝福人和傳福音。例如大廈的保安,他通常會給200元,他們收到後都很開心,因為他們的工資也不高。有時他會在利是中放福音單張,或者會送一些聖經書籍。

祝福別人的好時機

今年新年亦在疫情中度過,關於社區和基層家庭的關懷,劉沙崙牧師談到,教會的關懷睦鄰中心,最近推出了食物銀行計劃(FOOD BANK),正在服事接近100個家庭。因為疫情令很多家庭失業,關懷的需要很大。中心透過每星期向他們派發食物,讓他們接觸福音,令很多婦女信主,慢慢地他們家中的孩子和丈夫也開始信主。而且很多婦女不只接受幫助,她們也想做義工出一分力。

同工也分享,神真的看顧貧窮人,當他們決定要做食物銀行後,供應就多到不夠地方擺放。除了柴米油鹽之類的生活物資,甚至每個星期都有從果欄送來一車車的水果。他們現在也收到50萬個口罩的捐贈。「這個新年我們會再派多些物資給那些有需要的家庭。」

包德寧亦提到,香港的教會重視商人或有錢人,而疏忽了基層人士的需要。香港是一個富裕的城市,亦是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方之一。教會覺得香港物價很貴,所以總希望多一些有錢人來奉獻教會,但是他們不是這麼容易聽福音。反而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我們應該轉向基層的人。而基督徒應該要委身香港,因為這是我們的城市。

最後包德寧牧師向香港教會和中國信徒拜年及祝福: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靈命豐盛,在未來一年愛失喪的靈魂,去傳福音,將你的祝福帶給他們,然後神會更大祝福你們。

(記者莫嵐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