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節演〈恰巧〉恢復節期 七千人觀看神對人奇妙帶領

今年五旬節恰巧是6月11日傍晚至6月12日傍晚,611靈糧堂選定在這聖靈降臨的節期,於6月9日至6月12日,首次在教會施恩座上演聖經《路得記》大型音樂劇,以敬拜神的心和讀神話語來恢復神所定的節期。六場公演共7000人進場,觀看由神精心編排的「恰巧」故事。

因路得記出現了兩次「恰巧」,故音樂劇命名為〈恰巧〉。故事由拿俄米在摩押地聽到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予他們開始揭開序幕。昔日拿俄米離棄了猶大地和耶和華神,到外邦摩押地寄居,丈夫以利米勒和兒子先後離世,她生命走到谷底,徬徨無助;但當她願意回轉向神和屬於她的地,在歸回伯利恆之時,就正好遇上大麥收割的日子。拿俄米的人生就開始由苦變甜——摩押女子路得,因著願意跟隨婆婆和耶和華神,她往田間拾取麥穗供養婆婆時,「恰巧」到了公公本族近親的那塊田,遇上愛惜她、向她施恩的波阿斯,從此她由一個外邦寡婦,變成大財主的妻子,且成為大衛家族的先祖,成就神的國。

原來許多的「恰巧」,背後都有神巧妙的安排,讓凡願意跟隨祂的人,脫離困苦進入豐盛。611靈糧堂主任張恩年牧師說,只要我們好像路得聽從拿俄米一樣,跟從聖靈的聲音,神也會帶領我們的一生,進入豐盛之中

由2004年起,611靈糧堂領受要恢復神節期的原有意義,相信神會喜悅並賜下祝福。首個恢復的節期為普珥節,以簡單音樂劇形式表達,帶領弟兄姊妹更深認識神反敗為勝的大能。從2007年開始,先後在大學會堂、荃灣大會堂、馬灣挪亞方舟、馬來西亞吉隆坡、古晉公演不同劇目,包括〈以斯帖記〉、〈你是彼得〉、埃及宰相約瑟的〈大器〉等聖經音樂劇。

(新聞稿由主辦單位提供)

恢復聖殿音樂 為彌賽亞回來作準備

聖殿仍在時,音樂是用來事奉神的重要元素。但隨著聖殿被毀及猶太人被擄,聖殿音樂已遺失了二千年。今天,有人正在努力要恢復聖殿音樂,而一位18世紀的猶太教領袖曾宣稱,這將是彌賽亞回來前最後一步。

聖殿是昔日以色列的心臟,音樂是聖殿的核心。聖殿中的敬拜者是從利未支派中選出的。有說「利未」的意思是「陪伴」,所以他們的音樂能帶人更親近神。利未歌者需在25至30歲接受培訓,並通常在30至50歲時參與聖殿事奉。

拉比兼音樂家大衛.路易斯(David Louis)是聖殿研究所(Temple Institute)的編曲家,他正努力恢復聖殿音樂。他認為昔日聖殿音樂的遺失不是一個錯誤,而是有目的。這樣,聖殿音樂便不會被用作世俗用途了。

「我們已有些工具,只是仍未充分發揮其果效。其中最有能力的工具就是有關誦唱經文的規則,它告訴我們關於聖經的音樂學。」路易斯認為預言將隨著聖殿音樂復現,這過程已開始了。

當他描述聖殿音樂的獨特性時,他說:「聖殿音樂可同時有個人及群體的表達。猶太人是非常個人主義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完整的世界。然而,猶太人同時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在音樂角度來說,這意味著我們能夠融合兩種相反的音樂技巧和編曲,並加上自由的即興創作。

「如果我們想實現這預言,我們應該開始排練。當一班人因著這神聖目的一起奏樂,它就會實現。」至於怎知道這出來的音樂將是真正的聖殿音樂?路易斯不擔心。他相信這樣的配搭就能呈現出聖殿原本的音樂,雖然沒有人能夠預測這音樂是怎樣的。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6年5月31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帶領恢復聖殿音樂的過程。

靈恩運動領袖與教宗會面 確定「耶穌是唯一拯救」

靈恩運動的數位知名領袖與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6月10日在梵蒂岡會面。當中參與的牧者包括:畢邁可(Mike Bickle)、克里斯‧韋羅頓(Kris Vallotton)、祈安(Che Ahn)、Stacey Campbell及其他來自北美和歐洲的新教領袖。

國際禱告殿(IHOPKC)總監畢邁可牧師說,這次會面的目的是與教宗對耶穌和基督教的觀點展開對話。「這次會議持續了幾小時,他們給我們機會提問,這次會議是很親切的。我問教宗對普世宗教的看法,即所有宗教都能通往神,不必通過耶穌才能得救這說法。教宗回應說,他認為耶穌是救贖的唯一途徑。」當畢邁可再次尖銳地問:「耶穌是拯救的唯一途徑嗎?」教宗強烈地表示,基督是世界的救主,並強調他愛耶穌和聖經

對於教宗曾發表具爭議性言論,指「穆斯林及所有宗教的信徒都是神的兒女」,教宗回應說那是指所有人類都是創造主及亞當的兒女,不是「已得救的兒女」。他並以馬太福音五章45節「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作回應。教宗亦不滿一些天主教領袖不尊重或重視新教徒對信仰的看法,他相信與耶穌有密切關係是世界的唯一希望。

克里斯‧韋羅頓6月11日在面書上表示:「今天我有幸與教宗方濟各及其他牧者會面。他是一個偉大的人。我很愛他!」

(來源:Charisma News,2016年6月11日,陳細細編譯報導)

禱告:求神讓天主教及基督教領袖明白真理,穩守信仰。

日本掘出著名宣教士骸骨

18世紀初,意大利宣教士喬瓦尼.巴蒂斯塔(Giovanni Battista Sidotti)偽裝成武士潛入日本宣教,後來殉道,骸骨最近被發現。

喬瓦尼的骸骨由一班建築工人發現,所在地是300年前為基督徒而設的監獄的舊址。不過,他被埋葬的方式與一般人不同,有可能是基督教形式。

這位宣教士對當時日本文化影響很大。他對西方的知識,如地理、語言和全球事務等等,對當時與外地隔絕的日本學者來說是相當珍貴的。然而,因著他拒絕放棄基督教信仰,當地的領導人便攻擊他,並把他關進出名對基督徒施酷刑的監獄

(來源:CBN News,2016年6月3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使用這位宣教士的見證鼓勵更多宣教士敢於為主作見證。

近代詩歌內容研究 多講「恩典」 少講「罪」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網絡ESPN的網絡雜誌FiveThirtyEight所搜集的數據顯示,當今流行的基督教詩歌內容較多是積極正面的。

分析員研究過往五年最受歡迎的基督教詩歌,分析歌詞中提到的對比詞(例如生與死,恩典和罪等),並計算正面與負面詞語的比例。結果,他們發現歌詞中用「恩典」比「罪」多2.5倍,用「生命」比「死亡」多8倍,用「愛」比「恐懼」多7倍。 

研究還發現,相對於19世紀的詩歌,現今的詩歌內容正面積極得多。雖然早期的讚美詩和基督教歌曲整體來說也是積極和樂觀的,但相比現今的詩歌,它們較多提及「罪」、「審判」、「悲傷」和「黑暗」。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6年6月3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使用詩歌帶人認識神及明白真理。

歐洲人權法院否決同性婚姻是人權

歐洲人權法院於6月9日判決一案時表示,歐洲人權公約所提出的人權不包括同性婚姻權,即同性戀人士結婚或建立家庭不是基本人權。

有關案件事緣於2004年一對法國同性伴侶在一市內登記婚姻後,被法國政府檢控官告上法庭,當時同性婚姻在國內仍未合法。在法院宣判有關婚姻無效後,事主告上歐洲人權法院。

判詞表示,歐洲人權法承認的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歐盟會員國不能被強制給予同性戀人士婚姻權。又稱,現時歐洲對同性婚姻議題沒有共識,受歐洲人權公約約束的47國中,只有10國接納同性婚姻。

(2016年6月,王妍編譯報道)

 禱告:為歐洲人權法院的宣判感恩

男人肯悔改系列之:作真兒子 -【國度角度】專欄

前文提過,男人有三個不可缺失的「天職」﹕先學會作「好兒子」,再學會作「好丈夫」,最後要學會作「好爸爸」。女人的「天職」作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亦然。男女這三個「天職」是否稱職,直接影響家庭制度能否健康地被維䕶。這也是天父完美設計的人生成長三部曲,不同階段賦與不同的學習體驗,順序成長、成熟以至能承擔。若每階段都能順序學好,就算家境不一定富裕,也必能在愛中享受一個溫暖歡愉美滿的家庭,叫人欽㵪!

父慈子孝原是堅實的傳統中國文化,令人費解的是,現今教育雖如此普及,社會及家庭的問題卻比任何一個世代來得更複雜辣手,尤以年青的一代,更是重災區。何解?皆因現今社會對男、女的三個「神聖的天職」日漸忽略,没有像謀生專業技能般給予重點培訓,家庭關係血濃於水的觀念日漸淡薄疏離,以至倫常悲劇時有發生。再者,父母望子成龍,不惜代價積極去培養兒女的學業,以增強其競爭力,迷信擁有優厚入息,就能享受富裕的生活及過美滿的人生,結果很可能美夢變成惡夢,後悔莫及!社會棘手的問題,教會又能否成為問題的答案?

耶穌基督 —「好兒子」的最完美榜樣

主耶穌不單在眾子中作長子,更是「好兒子」的完美榜樣!年僅十二歲的主耶穌已經向約瑟及瑪利亞表明祂來世的目的:「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可見小小年紀的祂,心中所想念的事與其他孩子所想望的事截然不同,天父的事及旨意永遠是祂心中的第一優先。然而,祂同時學習順從地上的父母,侍奉在側,直到三十而立之年,才離開父母出來服事。耶穌的智慧及身量也日漸成長、成熟,叫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齊齊增長(路2:52)。試試回想,你十二歲時最上心的又是什麼?

耶穌來到這世上,並非馬上就去開工,而是首先去學會如何作「好兒子」,及後父神才提升祂去學習作教會的「好丈夫」。不懂得作好兒子就很難成為好爸爸,而耶穌為了學習從一顆「愛父的心」到「愛妻(教會)的心」,過程歷盡無數的拒絕、凌辱、唾罵、逼迫、患難、追殺,經歷極大撕裂與痛苦。這讓我聯想到,浪漫的愛情,只是為滿足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真愛而投射出來虛幻的麻醉劑,然而「真愛」卻絕不浪漫。耶穌心靈深處每次經歷掙扎與破碎,都隱含極大的痛苦。神將祂推向極限,以至祂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阿爸父救祂免於死亡的痛苦。祂雖為兒子,父卻沒有寬容祂,而祂卻因苦難學會了順從父旨意而得以完全,成為我們得救的根源及「真兒子」的最佳榜樣(來5:7-9)。

我們都擁有神兒女的名份,也以身為天父寶貝兒女而深感榮幸,但你是否願意忍受苦難的煎熬,以受苦的心志學效耶穌基督順服的榜樣,成為一個「真兒子」? 我會義無反顧地說﹕「我願意」,因我深知這是通往成為「好丈夫」和「好父親」的必經之路。


文@何寶生

童年的味道記憶 -【好食有道】專欄

馬西莫.波圖拉(Masimmo Bottura)是國際享負盛名的意大利廚師,他揉合傳統與現代手法,神乎其技,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新派意大利菜。在《主廚的餐桌》訪問節目中,他憶述童年往事,每當被三個哥哥欺負時,便會躲到廚房的工作桌下面,而祖母就會用手中的麵棍趕走可惡的哥哥們。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波圖拉享受著桌上麵粉的氣味,還偷偷地抓一把祖母剛剛親手做好的意大利餃子。他表示,這就是自己在廚藝上受啟蒙的源頭,而他畢生所做的,不過是透過食物烹調將人們帶到他兒時的記憶去,特別是那個躲在工作桌下面的快樂時刻。

波圖拉的故事再次印證童年的感官經驗對終生志趣往往帶來極深遠的影響。味道的記憶可以深深存於腦海裡,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吃盡山珍海錯,但還是要重遇上童年故鄉的味道,才有一種厚實的幸福感。在這地球上,我沒聽聞過有一個民族在移居他方後,會自願地完全改變口味,不再思念家鄉菜。

我跟自己年齡相仿的朋友吃飯時,一旦發現餐廳有鮮茄紅衫魚,就會莫名地高興起來,不約而同點了這家庭菜,很多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我記不起消失的經過,昔日香港家家戶戶都愛煮鮮茄紅衫魚,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少出現在尋常百姓家。

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只有清淡的飲食。在飄流歲月中出生的一代,沒吃過埃及的肉鍋,童年的味道大概就只有被形容為「如同攙蜜的薄餅」(出十六31)和「好像新油」(民十一8)的嗎哪。曠野日子完結了,但有嗎哪給封存在金罐裡,連帶著味道的集體回憶。後來聖殿被毁,約櫃消失了,嗎哪卻停留在記憶之中,呼喚心靈的回歸。

有些猶太教拉比認為,彌賽亞來到時,那罐嗎哪會重現。但啟示錄二章17節只預告,有隱藏的嗎哪賜給得勝者。那是什麼?詩篇一零五篇40節說,神「用天上的糧食叫他們飽足」,在基督裡的完全滿足就是給得勝者的賞賜。曠野時代的嗎哪,以色列人嚐過了,而我們在基督裡的,那隱藏嗎哪似乎就是天上家鄉的味道回憶


文@黃少芬

最抓狂的小事 -【愛有道】專欄

電影〈Wild Tales〉(台灣譯作「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一齣定位為喜劇的阿根廷電影,內容由六個小故事組成,尋常的生活場景,不尋常的巧合,莫名的情緒,眨眼間演變成難以收拾的殘局。令觀眾在狂笑中,隱隱觸動自己的生命經驗深處,也曾遇過類似的事情。

談婚論嫁的情侶,看見情人與異性言談甚歡,氣上心頭,把定婚戒還給對方;乖乖囡因為不能外出與朋友約會,痛罵媽媽一頓,還把最心愛的擺設摔碎了。義結金蘭的好姊妹,在生日慶祝會上,無意把對方的小秘密公告,歡樂宴變成絕交宴。更常見的,在擁擠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兩個乘客忽然大吵起來,甚至動武,只為一方無意輕輕推撞了對方,或觸碰了他身邊的女伴。

小事一樁何以會觸發一場人際大戰?有人歸究於生活太緊張,大家都受著太高的壓力,一旦有個破口,自然把內在的不安宣洩出來。也有人說這是個自我膨漲的時代,一丁點令「我」不舒暢的事,都不會忍受,誰擋「我」路,誰就遭殃。

還有一個不易覺察到的原因,其實這個外表強悍的「我」,內裏卻是不堪一擊,軟弱的「我」缺乏安全感,對自己沒有信心,會給別人比下去,怕被遺棄,怕失去權威……於是為自已建立無形的防衛,有時還以和藹可親的外表裝飾著,可是某時某人誤闖了防線,就是最小的事,也可能啟動了「我」的保安系統,令「我」抓狂,無法自控。

抓狂發飈之後,不要錯過發現真我的機會,懇求那位深知我們軟弱的上帝,給我們重塑這個破碎的自我,學會分辨無心之失與惡意的攻擊,能以智慧與理性回應突如其來的挑釁。


文@徐惠儀

建立個人禱告敬拜祭壇(四) -【藝術•敬拜•宣教】專欄

愛你的鄰舍

這是一位愛慕神話語的敬虔姊妹,她想祝福一對往外國宣教的宣教士夫婦,於是來跟我學習設計旌旗,主題為「宣教的心」。她說,禱告時領受路加福音二章14節﹕「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她看見從高天之上,打開的天門,發出閃爍耀目的金光,照遍全地,明亮如白晝,祝福地上神所愛的人,得到平安。她又看見神差遣光明的使者,將福音、光明、溫暖和愛帶到黑暗冰冷的角落,帶領失喪絕望的靈魂,走出黑暗,進入奇妙光明。於是,她設計的旌旗由兩層組成,一層是聖潔的白色,而底層是金色。白色代表神的真光驅走黑暗,金色代表神的榮光。

在潔白的旌旗中間有顆心,外面的心代表天父的心,裡面的心代表宣教士的心,喻意與神同心同行,以基督的心為心,學效基督的樣式。彩虹七色代表神的應許和印證;最上端的天藍色喻意神的同在;黑色代表人所犯的罪,以及在宣教路上所遇到的種種挑戰及攻擊,亦代表靠主得勝,光明所到之處,黑暗便要退去,罪及污穢無所隱藏;最末端的紅色代表聖靈的烈火,也喻意宣教的路,不是孤單的。宣教士不但跟隨聖靈的帶領,與神同行,還有代禱團隊熱切禱告的承托、呼求、守望和爭戰,禱告祭壇上的火,永不熄滅。白色的十字架代表一切皆以耶穌的十架為中心,傳揚基督的福音和愛。

最後,她高舉旌旗宣告耶和華尼西,將一切榮耀頌讚歸於全能的天父,並且祝福神所差遣的宣教士,成為榮耀主名的神蹟器皿,阿們。


文@Esther Praise,文化宣教士(FB: Art, Worship, Mission )

國度1分鐘(8) – 「回家」.里程

+按圖放大

普通話版:

「回家」旅程核心價值

  1.  天父的呼喚
    天父期待所有屬祂的兒女們都回家。我們是被呼召來在同一條路上追著祂,所以這是一群家人被呼喚來到轉向的路上(瑪四6)。
  2.  一個從未經歷過的旅程
    這並不是一個聚會、一堆活動,甚或許多事工,而是一個旅程、一個追著祂的榮耀而跑的旅程。
  3.  遵主啟示前行
    沒有前設的一起來敬拜天父,等候祂,與祂的心對齊,也彼此對齊,好讓我們能聽到聖靈向我們所說一致的話。

(節錄內容擷取自 asiagathering.hk 網站)

異象

「回家是從中國人開始,但不會止於中國人。突然間亞洲的國家會加入,突然列國會加入,以撒和以實瑪利的後裔也會加入。我相信這將是我們在末後的日子將會看到和見證的其中一個景象。」

戴冕恩(David Demian)

「回家」旅程背景

1995年萬國守望者團隊(Watchmen for the Nations)在加拿大惠斯勒(Whistler)舉行第一次「加拿大聚集」,其後在1996年7月,1998年11月及1999年的7月再舉行聚集。神引導他們在不同族群中建立和好和合一。

2001年7月,神向戴冕恩牧師啟示:祂已經預備了不懼怕逼迫和死亡的華人,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末日命定的釋放中,將扮演非常特別的角色。

2001年11月,戴冕恩牧師因周神助牧師相邀到了台灣,在聚會中分享華人的命定。華人立約同行,和好與合一的旅程啟動。

「回家」聚集重要里程

 

2010年
5月
香港 「華人同心攜手回家」聚集

  • 神呼召華人回到天父家裡
  • 為拜偶像及高舉人的智慧與計畫的罪來悔改
  • 台灣家人宣告消除心靈的台灣海峽
  • 香港與台灣為未有適切地服侍內地向中國內地教會認罪
  • 宣告華人被揀選成為列國的祝福,更祝福掌權者在公義中與神同行
  • 以撒的後裔歡迎以實瑪利的後裔返回阿伯拉罕的家裡
  • 華人牧者宣告全球華人進入神的末世的藍圖,得著智慧和啟示的靈。
2010年
6月
加拿大 以色列「19」聚集
2011年
6月
香港 「同心同道」聚集

  • 神帶領全球華人進入全新的季節:放下自己的時間表,依從祂的時間表,無條件地降服在神面前
  • 阿拉伯裔基督徒代表以實瑪利的後裔,為弟弟以撒的後裔(以色列)和耶路撒冷求平安
  • 華人帶領萬人立約,承諾與所有家人同行
  • 非洲的家人願意為中國人打開非洲的門
2011年
11月
加拿大
溫哥華
「11-11」聚集

  • 德國的周邊國家與德國復和。
  • 馬來西亞為予要成為一匹「西行去中亞世界的馬匹」的異象,願意為主被破碎
  • 神要在聖靈與新婦之間釋放一種成熟的同步
  • 末後華人要修直返回耶路撒冷的大道,並有復興的高速列車駛向耶路撒冷。祂要從中國釋放屬靈的軍隊進入中東世界及共產國家
  • 為中東禱告,應驗以賽亞書十九章的預言,釋放祝福給全球
2012年
8月
香港 「神國降臨」聚集

  • 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代表西方教會將象徵神國領導權柄的鑰匙」交給華人教會代表。
  • 西方教會為過去向華人傳講不純全及有所添加的福音認罪。
  • 中國大陸的青年尊榮上一代,兒女輩請求父老輩遮蓋。
  • 華人在末世的命定是宣告彌賽亞第二次降臨。
  • 馬來西亞宣告必不容讓中國、香港、台灣單獨前行。
  • 韓國、日本、印度、菲律賓、越南、蒙古的代表宣告一同走入命定。
  • 大陸的父老們宣告:現在是神命定中國進入宣教的時候。
2013年
7月
香港 「聖潔行伍」聚集

  • 昔日八國聯軍入侵中華的國家屬靈代表,同心向華人認罪並尋求饒恕。
  • 華人領袖為祖先曾殺害西方宣教士認罪。
  • 華人尊榮韓國家人,多年來為華人禱告、來華宣教和培訓等貢獻。
  • 南韓領袖宣告南韓和日本為北韓祈禱,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
2013年
9月
以色列 「午夜呼聲禱告之旅」
2013年
10月
馬來西亞 「預備道路」聚集
2013年
11月
台灣
高雄
「興起發光」聚集
2014年
5月
台灣 「台灣興起 進入命定」 聚集
2014年
6月
馬來西亞 「初熟果子」全國聚集
2014年
7月
日本
沖繩
日本沖繩回家聚集

  • 宣告日本進入命定的時候到了:二戰在1945年結束,日本要在70年循環期結束前在神面前歸正
  • 日本家人為他們敬拜天王認罪,粉碎偶像的權勢
  • 日本教會之間的牆被拆下來,不同宗派的牧者彼此相愛
  • 戴冕恩牧師分享:神要從仇敵手中奪回日本,到時候全世界就知道祂是神,並且列國將形成軍隊與神的旨意對齊
  • 日本牧者表示,吹襲日本的颱風都是來自沖繩,沖繩舉行的「回家」,形成復興風暴,吹襲整個日本
2014年
10月
馬來西亞 「新季節」聚集
2014年
11月
以色列 「822」全球聚集

  • 猶太裔信徒和阿拉伯裔信徒雙方彼此認罪復和。
  • 外邦基督徒要與猶太信徒合一。
  • 彌賽亞猶太信徒為自身的驕傲向外邦信徒認罪。
  • 宣告以色列的神也是列國的神,彼此相連,一起得見神的國降臨。
2015年
5月
日本
神戶
日本神戶回家聚集

  • 日本牧者在屬靈上代表國家,就當年侵略行為向亞洲人民認罪。
  • 屬靈上宣告廢棄120年前的不平等「馬關條約」。
  • 日本與德國更破除70年前邪惡軸心的結盟,兩國建立聖潔新約關係,未來要服侍世界,成為全地的祝福。
  • 戴冕恩宣告日本將成為最後的賽跑手,把福音帶回耶路撒冷。
  • 日本人要領受「父親的心」,打破所有家庭中的分裂、分離。
2015年
7月
香港 「亞洲回家」聚集

  • 天父在亞洲建立更大的盟約家庭。
  • 亞洲基督的身體接納日本的家人進入這屬靈的大家庭。
  • 越南、中國、韓國、日本的領袖圍成一個圈,以筷子同吃一碗飯,立約成為筷子盟約大家庭。同心宣告,這是亞洲新的一天!我們是一個身體,一個家庭,一個國度,尊榮同一位君王!
2015年
8月
加拿大 「在祂同在中」聚集
2015年
9月
新加坡 「回轉向天父」聚集

  • 新加坡領袖帶領當地會聚認罪,承認自己過往著重追求名聲、卓越,只靠自己的能力、方法去做事,卻沒有用心聆聽神的聲音。
2015年
9月
馬來西亞 回家聚集
2015年
10月
德國
慕尼黑
全球聚集

  • 年青人尊榮上一代,踢走「孤兒的靈」。
  • 1972年曾發生以色列運動員被殺事件的奧林匹克運動場,歷史的傷痕要被醫治,以色列及德國要從新立約彼此相愛、合一。
2015年
11月
台灣
新竹
「靈風吹起」聚集
2016年
1月
韓國
釜山
韓國回家聚集

  • 天父要來結束無父的世代,權威性人格一直在韓國人的信念中根深柢固
  • 德國將西德、東德統一的恩膏帶來韓國:為北韓祈禱,叫阻隔韓國的牆都拆下來
  • 越南的家人接受韓國家人為60、70年代戰事道歉
  • 兩岸四地及海外華人與原住民領袖代表亦一同立約,委身建立一個父神所要的國度合一大家庭
2016年
7月
香港 「華夏回家」聚集

 

香港「華夏回家」聚集 (7月13-16日)

「2016年1月初,一群來自大中華各族群及海外華人領袖,在香港的「挪亞方舟」聚集,一同為著華人的命定尋求主。在兩天的敬拜、禱告、分享和尋求中,天父再次向我們發出呼召:在2016年的7月13至16日,香港要再次成為孕育天父心意的母腹,讓華人包括海外的、國內的、台灣的、澳門的,及不同的族群,加上列國的家人,再一次一同「回家」,回到天父的同在及心意中,讓祂對我們說話。」

報名參加

(節錄內容擷取自asiagathering.hk網站)

資料來源:
《神國歷奇》- 戴冕恩
《國度復興報》、
asiagathering.hk
Watchmen for the Nations
malaysiagathering.org 

兩代復和 轉化香港 從門訓開始

自前年雨傘運動後,年青人與上一代之間裂痕日深,彼此間溝通現很深的鴻溝,即使在教會中亦不例外。到底如何扭轉這個撕裂的情況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上月底舉行「轉化城市﹕從跟年青人對話開始」座談會,由高宏國際顧問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馬文藻博士主持,邀得幾名青年領袖對話,共同尋求兩代復和的途徑。

讓年青人當決策者

本身是年青人,同時是神學生的曾琪欣表示,長輩或許會擔心年青人的前途,不贊成他們所走的路,但年青人其實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並且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少教會更會將年青人與成年人的崇拜分開,故此兩個群體間缺乏交流。「年青人在教會總是沒有Say,很難分享他們的心。」其實年青人最希望別人明白他,聆聽他們的聲音。

同是年青人的「啟發新世代系列」主持麥濬思形容,青年人是「正在尋找身份價值的人」,他們若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就要盡其能力作回應。他認為教會上一代是「不可能」不愛年青人的,問題在於愛與溝通的方式。他指,自雨傘運動之後,不少教會上一代都意識到,要換個方式與年青人溝通,故他對情況感到樂觀。他建議教會多邀請年青人參與決策的部份,聆聽他們的聲音。「當年青人接收到一個信息,知道自己是『可以』做的,便會用心去愛教會。」

與年青人一起關心公義

突破機構影音及數碼媒體經理蔡廉明觀察到,兩代的價值觀非常不同,而年青一代對教會的看法及要求,與長執、牧者的想法不同,差距十分大。一般教會注重聚會、個人成長、傳福音等,但年青人重視信仰與社會議題的關係,有時候教會並不能回應他們的訴求。「議題可以很多,包括政治、性別等,一些敏感的話題,大家都不願意誠懇地去溝通,或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對他認為問題頗為嚴重,而且在全球的華人教會都普遍存在。

他曾參加在香港葡萄藤教會參加「亞洲公義特會」,發現出席者當中有不少年青人。他建議教會多留意類此的聚會,帶年青人去參加,擴闊視野,了解神的國度在發生什麼事情,國際正在關注些什麼,看看遠方的需要,藉此讓年青人看見福音的大能。「這些關心公義的工作,開拓了新的宣教途徑。」

花時間在年青人身上

全港校園轉化運動「4C」召集人吳文麗對教會中兩代之間的關係存有盼望,並看見有上一代的心開始轉向年青人,且有年青人學會尊榮上一代。她認同,教會對某些社會議題確實沒有回應,但卻不一定要不斷只往這些問題上鑽,可以嘗試尋求一些兩代共同擁抱的使命。

「年青人是很有熱情的一群,卻會感到十分無力,因為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上一代必須作年青人的保護,不是要告訴他們怎樣做,而是在他們走錯路時,與他們一起承擔後果。「有些所謂『廢青』的行為,例如沒有生產力、沒動力,背後是什麼原因呢?」她認為,年青人總是被家長、牧者、老師批評,所以才會做任何事都失去動力。

「其實每一代之間都會有代溝。」她強調,牧養年青人最重要的是付出愛、時間,並有「睇好他們」的心。「『大使命』不單指傳福音,還需要做『門訓』,而『門訓』就是關係,就是要花時間在年青人身上。」香港教會善於舉辦活動,執行力也非常強,但花時間在生命上卻相對較弱。

座談會上,有身為上一代的參加者坦言,他們即使心底愛護年青人,卻會害怕與其溝通,是因為年青人的說話太直接,有時甚至言詞缺乏尊重。聚會結束前,曾琪欣站出來,代表年青人尊榮上一代,感激他們為下一代所做的一切,並為沒有體諒上一代而道歉。「我相信香港教會未來一定有盼望,當神的愛臨到,不再需要分上一代、下一代。」馬文藻亦代表上一代,為言語上傷害年青人而道歉。

(記者陳淑安報道)

[國度觀點] 聖經的文學價值應受肯定

最近有內地網民抗議北京語文課本選用聖經內容,擔心學童被宗教洗腦,言論在網絡世界激起千尺浪,引發教育與宗教應否分離的爭論。但也有人認為不必要反對課本節錄聖經內容,因為聖經本身確實是文學作品,能提昇語文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八條規定,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反對課本採用聖經內容者,以此規定為理據,認為有關做法違反國家法例。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作出回應時表示,十多年前編寫該課本時,決定加入西方神話故事,故採用聖經內容;但在2015年年底修訂課本時,已經決定刪除有關內容,所以不會出現在今年秋季開始使用的修訂課本上。

據了解,《北京語文課改教材第13冊》(七年級課本)選用的聖經內容,為創世記一章記載神在六日內創造大地,以及二章中有關第七日為聖日(特別的日子),編選在標題為〈上帝創造宇宙〉的部分。課本有採用中國神話如「女媧造人」,而西方神話則選用創世記經文,目的讓學生認識中西方的神話傳說,擴闊視野。雖然課本採用宗教文獻,卻不帶有宗教目的,而是促進文化的認識,因此並不違反國家法例,反對者的論據顯然站不住腳。

對於基督徒,聖經是真理,並非神話傳說,故此從「神話」課文中被刪除,也不用感到惋惜。但另一方面,可以從文學角度來看,聖經被公認為文學瑰寶,有其優秀的文學價值,被選用在語文課本上,合情合理。事實上,上述提到的語文課本所節錄的創世記內容,引用自《世界文學名著選錄》,聖經內容被選用在語文課本,因其獨特的文學價值,而非宗教性。聖經用詞優美,蘊含各種文學創作的典範,當為文學作品閱讀,並不會侵犯聖經權威,卻讓人的心靈得到美的滋潤。

琴與爐144小時獻祭 全地歡迎耶穌回來

哈利路亞事奉中心、國際城市教會、孵化箱事工,以及守望這城廿四七核心團隊於5月25至31日合辦了「琴與爐144小時獻祭」,由不同教會及機構的敬拜團隊輪班晝夜不息地向主獻上敬拜和禱告,為香港守望。當中有國際禱告殿大學(IHOPU)先鋒音樂學院音樂訓練院長Terri Terry教導敬拜工作坊,孵化箱事工創辦人馬健明牧師分享如何深深愛神,及IHOPU中文先鋒事奉學校主任Nicole Tsai深入探討敬拜的啟示。

建立會幕目的是讓神與人同住

Nicole指出,啟示錄廿一章提到聖城耶路撒冷從天而降,神的帳幕在人間,這顯示了天上是有聖城及帳幕的實體。神呼召摩西照祂指示建造會幕(出廿五8),因此,地上的帳幕是天上帳幕的複製品。神叫摩西建會幕的目的是使祂「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啟示錄也提到「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啟廿一3)。可見,在地上複製會幕的最終目的是讓神可以與人同住。

其實,這是神自創世而來的心願。起初神創造天地時,人與神之間能毫無攔阻地交流,但因著亞當的失職,人與神便分隔了。對我們思愛成病的神巴不得現在便回來與我們同住,可是因著祂的聖潔,及人還未預備好,祂仍然未能回來。不然,祂聖潔的火便會把我們燒掉。

24/7敬拜是因祂配得

從啟示錄4至5章可看到,圍繞天上寶座的是晝夜不息的敬拜。摩西時代是天上會幕的結構性複製,大衛時代更恢復了敬拜的層面。大衛為神獻上的,是「誇張揮霍」的敬拜——288位歌者和4000位樂手晝夜不息地敬拜神,單單因為祂是配得的

阿摩司書九章11節提到,神要在末後恢復大衛的帳幕。大衛帳幕與摩西帳幕最大的分別是,前者有晝夜不息的敬拜,仿照天上的樣式。詩篇也提到神是以「讚美為寶座」的(詩廿二3),當我們分別為聖敬拜神,神便臨到我們當中。因此,敬拜是神親自設立的,目的是讓神與我們同在。

敬拜讚美的聲音要遍滿全地

Nicole分享到對神在亞洲興起禱告運動的看法時指出,十年前很少聽到「禱告殿」,但現在到處都聽到「禱告殿」被建立。明顯地,這是神要在全地做的事,為的是要實現瑪拉基書一章11節:「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神揀選以色列作祭司的國度,使用他們設會幕,建聖殿,但因著以色列的失職,神便興起外邦人作祭司,在全地以敬拜讚美為祭獻給他。以賽亞書也提到「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賽五十六7)。這是末世一個重要的徵兆,當敬拜讚美的聲音在全地響起,歡迎祂的人遍滿全地,耶穌才會回來。

IHOPKC成立前16年,便領受預言說這禱告運動最大的連結即將在亞洲。因此,IHOPKC於2013年成立首屆中文先鋒事奉學校裝備華人,更於今年開辦為華人而設的音樂學院,旨在興起華人敬拜者,代禱者作末後先知性的呼聲。

詳情:www.ihopkc.org/fsmchinese

(記者陳細細報道)

同運要求《冰雪奇緣》有同性戀女主角

最近同運活躍分子積極展開遊說行動,要求迪士尼在《冰雪奇緣》續集加入同性戀元素,希望女主角愛莎有女朋友。

「給愛莎一個女友」運動最近多了一位重要的支持者,就是《冰雪奇緣》愛莎的配音艾狄娜·曼素(Idina Menzel)。她表示:「我覺得非常好!」

「在我的成長階段,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公主與另一個公主相戀。」運動發起人Alexis Isabel Moncada為MTV撰文說,「娛樂界給我們與野獸相戀的女孩、愛上人類的妖怪,又有愛蜜蜂的女人。但我們從來沒有看到同性戀關係的純真。」

迪士尼未對此作出正式回應,但基督教組織中的一些重要人士已表述意見。前同性戀者Janey Boynes在面書上說:「多元性別組織要為《冰雪奇緣》的愛莎一個女友,這是他們向兒童灌輸其觀念的一種手法。我呼籲家長們為你們所相信的站出來。你可以要求、發聲、關注,甚至發起『給愛莎一個男友』。你的聲音是有用的!」

(來源:Charisma,2016年5月23日,陳淑安編譯報道)

 禱告:「給愛莎一個女友」運動不能成功

西非多哥希望獲承認以色列後裔身分

西非國家多哥(Togo)的國王阿爾(Ayi)要求以色列正式承認他的人民是以色列失散了的支派。

當被問及他是如何發現自己的猶太血統,阿爾說:「多哥的老師告知我們是猶太人。在多哥成為共和國前,它被稱為『西非的猶太王國』。我們的開國始祖在2000多年前從以色列來。」他並說,他的人民很早就一直守猶太習俗,包括猶太飲食規條,出生後第八日行割禮,守安息日。

對於外界對他的猶太根源有懷疑,阿爾則說:「誰懷疑的要去讀猶太律法,那裡記載失落的支派越過了River Sambation(流傳10個支派被流放的「安息日河」)。在末後的日子,世界上所有的猶太人將被發現,並回歸以色列。」

以色列宗教事務部長與他會面,並且首席拉比將會對他聲稱是以色列的後裔展開調查。

(來源:Israel Today,2016年5月16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帶世界各地的以色列後裔回歸以色列

24/7禱告 打開北非福音之門

在北非,信徒擁有聖經便有可能面臨監禁,但持續的禱告讓聖經能繼續運送至北非。

在北非一個國家,法例禁止基督教印刷品的傳播,但英國信徒霍利最近運入了超過30本聖經和供牧者用的培訓材料。她說:「當地現時教會迅速增長,人們很快信主,他們需要盡快得到聖經,及培訓牧師和教會領袖的材料。」機場工作人員檢查了每個人的行李,唯獨沒有檢查霍利的。不但如此,把材料帶回教會的人需經過20個檢查站,卻沒有被搜出這些物品。

霍利說,他們相信這是禱告的果效。這個國家的信徒持續舉行7天24小時的禱告會。當地信徒相信這是讓他們經歷神蹟的原因。這24/7禱告會始於2003年,當時只打算維持一星期,後來代禱者決定繼續下去。從那時起,他們開始看到很多人認識耶穌,並且能夠大量運入聖經和培訓材料。

(來源:CBN,2016年5月11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保護聖經及培訓材料能順利運送福音封閉的國家。

埃及或會放寬教會興建禁制

埃及在奧斯曼帝國時期所立的法例,令當地基督徒幾乎沒可能獲許可興建新教堂。無數的基督徒,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並沒有崇拜的教堂,因而被逼在帳棚內聚會。但埃及議會現正準備討論提出法例,令興建新教堂更易獲批准

伊斯蘭法禁止興建任何基督教新教堂,這反映在1895年奧斯曼帝國所通過的一連串法例,要求基督徒建教堂前先要獲取伊斯蘭教士的准許。1934年,副內政大臣al-Ezabi Pasha頒布新的法令,列出額外10個條件,符合者才獲批准建新教堂。條件包括獲取所在地區的穆斯林鄰居同意,不准在已有教堂存在的村落、市鎮、地區、城市興建新的教堂。這些條件仍然生效。

埃及傳媒報道表示,草擬中的新法將容許不同教堂的領袖向地方官員遞交建堂申請,並會在60天內被批准。如果官員拒絕一項申請,官方需列明拒絕的原因,而教會代表有權向行政法院提出上訴。議案亦可能令未獲授權建造的教堂合法化,但必須證明興建日期至少是五年前。

埃及總統法塔赫·塞西上任後對基督徒採取溫和態度,政府已開始在新城市給埃及教會批出土地,興建敬拜場所。

(來源:Barnabas Fund,2016年5月26日,陳淑安編譯報道)

 禱告:埃及的教會越來越興旺

研究顯示: 以色列穆斯林比基督徒及猶太人更虔誠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中東地區的穆斯林、猶太人、基督徒及德魯茲對信仰的委身程度。結果顯示在以色列的穆斯林比猶太教徒及基督徒更虔誠,但卻不及鄰近國家的穆斯林。

研究指出,以色列有68%的穆斯林認為信仰是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比只有30%的猶太人,57%的基督徒,和49%的德魯茲有此想法。

然而,在巴勒斯坦和約旦的穆斯林比在以色列的穆斯林更委身於信仰。在巴勒斯坦和約旦有85%的穆斯林表示信仰是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在摩洛哥,這數字更高達89%,而黎巴嫩是周邊唯一少於59%的國家。

研究準則是基於伊斯蘭教的一些重要規條。在以色列只有過半數的穆斯林表示有每天5次禱告,而鄰國則有63%的穆斯林。另外,在以色列只有83%的穆斯林表示有守齋戒月,摩洛哥則有96%。

此外,以色列有97%的穆斯林相信除阿拉外沒有別神,及承認穆罕默德是先知,在周邊國家高達100%的穆斯林確定這信念。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6年5月19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提升基督徒和猶太人對神的渴慕

科學家試圖製造 半人半動物胚胎

一班美國科學家正試圖製造半人半動物的胚胎。這些胚胎,被稱為嵌合體,是用來製造動物樣本去研究疾病如何發生,有可能幫助到一些病人。

一名加州大學的繁殖生物學家說:「我們研究嵌合體胚胎不是因為想製造怪物,而是為醫學目的。」有一次,他試圖製造可以移植到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要讓胚胎成長為一個器官,他要把嵌合體胚胎放進成年豬的子宮。

另一邊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決定停止資助這實驗,並且探究所涉及的道德問題。一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物倫理學家說:「其中一個引起關注的問題是,人們認為人類DNA是神聖的,植入其他動物體內違反自然,甚至是一種扮演神的行為。」

(來源:Religion Today,2016年5月20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掌管這研究,不要破壞神所創造的自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