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代禱】土耳其地震逾4千人傷亡 多國派遣救援隊前往災區

2月6日(週一),土耳其南部發生7.8級強烈地震,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局(AFAD)表示,土耳其最少有2921人死亡,連同鄰國敘利亞,兩國共至少4365人死亡。世衛表示,由於仍有很多人被埋瓦礫中,估計死亡人數或超過2萬人。

由於當地天氣寒冷加上落雨落雪,救援行動大受影響。在震中附近的土耳其城市奧斯馬尼耶(Osmaniye),隨着寒冷和雨水的襲來,全市斷電,救援人員難以搜救。

目前美國、歐盟、英國、日本、中國等多國領導人,向土耳其和敘利亞致以慰問,各國紛紛派出救援隊伍及專家前往災區協助救災。

禱告:求主施恩幫助災民與救援隊把所有死傷者救出,也釋放安慰、平安、保護,以及最適合的資源臨到災民中間。願福音的盼望在當中顯明,奉耶穌名禱告,阿門。

(KRT訊)

 

 

家鄉小鎮的復興 -【火煉的使徒】專欄

1980年1月,經過7年的牢獄之災,我終於獲釋,回到了久別的家。母親、妻子和兒子在村外迎接。孩子在我走時僅半歲,現已長高,滿七歲了。我的鄰居田五伯是個剛直的人,但與我家有很大的怨結。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因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抓了田五伯,而我當時是造反司令。田五伯誤以為那是我的命令,於是兩家關係更緊張,水火不容。後來我接受改造的時候,田五伯也會指桑罵槐,大力譏笑。

當得知我馬上就要刑滿釋放了,他非常恐慌,生怕我回去會瘋狂報復他。這事後來傳到我耳中,我自然十分重視。文革時我確實有愧於田五伯,因為當他遭批鬥的時候,我沒有去保護他,而我當時是有此權力的,所以我必須到田五伯家當面認罪,請求他的諒解和饒恕。

1980年農曆正月初一,那天在中國人的眼中如同西方的聖誕節一樣重要。我備上厚禮去見田五伯,當面向他認罪道歉。起初田五伯還懷疑我的誠意,但當他看到我的禮物及我真誠的眼淚之後,他失聲哭了,反過來向我認罪,承認他的不是之處。後來我們就這樣談到了耶穌,田五伯的靈被主叫醒,當場痛哭,表示堅信耶穌,大有信主恨晚之意。他的大兒子、兒媳、三個孫子全都歸向了主。

1980年時,我的故鄉共有八萬人。在眾同工殷勤辛勞的工作下,基督徒增長很快,不是一個一個的信,而是一村一村的信,一批一批的歸主。教會人數急速增長,出現了許多福音村。山坡上,路途上,到處是歌聲,家中、山頭、河邊、樹下都是禱告的祭壇。會眾像燒著的火把,傳到哪裡燒到哪裡。信仰的疆界天天擴大,外邦的範圍逐漸減小,得救的人數天天增加,連男帶女甚多。村裡超過半數人相信耶稣的,就成為福音村。不管國家政策多麼嚴厲,我們一到福音村,就好像到了「解放區」,可以放瞻盡情地歡呼歌唱。

這團火從我的家鄉發起,後來蔓延到整個方城,然後到南陽及河南各地,為之後的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次的復興是普遍的、深入的,各地的教會藉著這次的復興,都被點燃起來了。人們的愛心、熱心、信心倍增,大家都覺得主快回來了,要準備好一切。

除了本鎮教會的工作外,每個禮拜五,我必須到距我家12里路的桃桂帕村去聚會。有一天下起大雨,因會眾都是山裡人,道路變得十分難走,所以應該無人會去聚會。但主給我一個意念:「你領羊群前行,必須作好別人的表率。」我就毅然披上了雨衣,冒大雨而去。那天晚上應是五百人的聚會,因為下雨只有一位弟兄去了,連我共兩人。誰知人少恩典卻不少,我講他聽,我禱告他阿們,聖靈也大大地動工。那位弟兄心裡火熱,於是第二天走遍各家各戶, 傳講昨晚神同在的大能,後來那個禮拜五晚的聚會,就變成風雨無阻的聚會了。

當時我負責的其中一個聚會點有500位信徒,我要求所有信徒不能只是蒙了恩典就萬事大吉,而是要蒙召做主的聖工。我更勸勉、呼召他們作傳道人。他們都是山裡人,不會講道,我便要求他們當中放牛放羊的,對著大山講道,對著牛羊講道;種田的,對著禾苗莊稼講道;放蠶的,把蠶放在山坡上,對著蠶講道,對著樹林講道。沒有對象,就自己演講,講著講著就成為傳道人、宣教士了。

他們就這樣不斷反覆練習,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 這種有趣且富創意的方法非常有效果,在後來的年代,他們個個都成了傳道人。而且這些農民傳道人,不但在家鄉服事,還被打發到全國各地。許多地方的教會都是他們結的福音果子,以及牧養的成果。他們為主,為中國的福音工作做出美好的貢獻。

 

 


張榮亮是中國教會最黑暗時期的福音拓荒者,其創辦的華人歸主教會(前稱方城教會)是中國五大家庭教會之一,他走過如同在爐火中行走的歲月,也見證了中國家庭教會從火中出來的血淚史。本專欄節錄自其自傳——《火煉的使徒》。

 

 

將普世價值等同天國價值是最大的謬誤 -【國度角度】專欄

偷換概念是撒但迷惑人心慣常的手法。啟示錄12章9節提到,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偷換概念,就是把一件事物的本來意義用狡辯的手法換成另外一種看起來也能成立的解釋,混淆是非,轉移對方的注意力,以達到某種目的。

墮入偷換概念的最佳例子與最大悲劇。「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2:16-17)神的吩咐指令是確定的、清的,同時神也賦予亞當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也必須承擔其選擇帶來的後果與責任!

狡猾的蛇是如何偷換概念呢?它將「吩咐命令」偷換成「豈是真說」,將「絕對」偷換成「相對」,將「可以吃」偷換成「豈是不許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將「不可吃,必定死」偷換成「可以吃,不一定死」。當人認賊作父,墮入了鬼魔的迷惑,要付上的代價必然是極為高昂,神人皆雙輸!而以色列民雖有前車可鑒,仍難逃一刧,因而以色列國也以亡國告終,整本舊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神的選民如何一再落入撒但的迷惑而失敗告終的血淚史,新約門徒若不以歷史為教訓,必然會再被歷史狠狠地教訓!

自2014年政治運動至今,社會與教會在其中都實在經歷了極大的衝擊,而教會中無論因政見不同而分裂甚至對立,或因二代間失去互信,或因恐懼絕望而移民他國,都導致信徒大量流失,香港教會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虧損,我們極需安靜下來,回到天父面前求問,並好好作沉澱與反省,求父神賜下智慧,如何從這陰霾中跳脫出來!

其中很值得我們反省的是,你我是否都曾受過以下的思想概念所熏陶?1、西方世界多受基督宗教所影響,甚至以基督教立國,所以現今其所推崇的普世價值,正是建基於聖經的價值觀。2、西方世界所追求的人權、自由、民主、公平、公義的普世價值,正是源於基督教價值觀的延伸。3、西方世界因建基於基督教所產生的普世價值,因而比東方世界更繁榮昌盛。4、教會是社會的良心,有責任是為公義發聲,應該積極支持,並同心去推動這普世價值。5、牧者有責任引導會眾,盡公民的義務,參與國家及社會的政治改革!6、教會若不積極參與推動這普世價值,以推翻不公不義的政權,就等同成為邪惡政權的共犯。

而以上所言的普世價值,又是否與整本聖經及耶穌原先一直所傳講的「天國福音」的概念與價值觀一致,或是仇敵正以其「偷換概念」的慣常手法,一再迷惑新約教會墮入古蛇所預設的陷阱,以破壞神在末世興起天國,以取代世上的國,主要作王掌權的永恆旨意與計劃?實在值得深思,一己愚見,盼望與你分享,一同察驗,一同為香港教會尋得答案與出路!

文@何寶生

 

 

【國度1分鐘】因信仍在說話的拓荒者

「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在說話。」(來114)福音的種子自100多年前由宣教士帶進中國,中國教會雖然走向死蔭幽谷,卻仍在火的試煉下迅速成長,成為活的見證。許多殉道宣教士和信徒,今天雖已歸回安息,但因著他們信心和所信的道,仍然與現今的世代說話,傳承昔日他們所領受的華人呼召與命定。

殉道宣教士撒下的種子

自19世紀中期,中國打開國門以來,許多宣教士奉差遣來華,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這片土地。當時國內複雜的政治形勢,使這些宣教士列強的政治角力中慘遭迫害,甚至殉道。

1900年,中國北方主要省份發生大規模迫害屠殺天主教和新教信徒的義和團運動,成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藉口。當中殉道者共189位,殉道人數最多的差會是由戴德生創立的內地會,達到79位。許多宣教士殉道後,接續他們而來的宣教士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迅速增加。1900年,來華差會61個,1906年67個,13 年後增至130個;1900年,來華傳教士1500人,1905年3445人,1914年增至5400人。

面對迫害,宣教士沒有多作解釋或抗爭,只是不斷地用自己的生命來見證他們所傳的道。例如戴德生拒絕了清政府為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作出的賠償,藉此向中國人民彰顯「基督的柔和謙卑」。

初代的中國信徒領袖

1920-30年代是中國教會復興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民初的戰亂環境底下,神興起新一代的華人教會領袖,對身處革命時代的中國教會產生微妙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國內乃至海外華人教會自立的基礎,其中比較為人所知的是中國三傑:王明道、宋尚節、倪柝聲。

王明道:於1925年初在自己家中開始家庭聚會,他以耶利米先知的使命為己任,認為神要使他成為「堅城、鐵柱、銅墻」。在二十幾年的時間裡,他先後去過全國二十四個省,在三十多個不同宗派中講道。1937年,「基督徒會堂」新堂告竣,成為1920-30年代中國教會自立運動的典范。1949年底,教會例常聚會人數約有七、八百人。1950年5月,中國基督教三自革新運動開展,王明道從信仰立場出發,對運動提出質疑與批評。後因信仰緣故,王明道被判處無期徒刑。1980年1月,王明道共度過長達近23年的牢獄生涯後出獄。

倪柝聲:於1922年開始定期的禱告聚會。1927年底,倪柝聲在上海聚會,後成立「基督徒聚會處」。1937年,他們在全國三十多個城市建立了教會。1938年,他差遣128名使徒出去,到全國各地去傳福音、建立教會。1948年前後,倪柝聲推行「福音移民」的主張,有計劃的派遣信徒,去福音未達之地建立教會。1949年,聚會處信徒人數達七、八萬人。1956年,倪柝聲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1972年有消息傳出,他死於安徽白茅嶺勞改農場,死後留下一張字條,上書:「基督是神的兒子,爲人類贖罪而死,三日復活,這是宇宙間最大的事實。我因信基督而死。——倪柝聲」

宋尚節:於1926年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於回國途中,將所有的證書及榮譽獎章抛入海中,以示其獻身傳道的決心。1928年,他辭去教學工作,開始全職傳道生涯。1930年冬,宋尚節赴湖州參與聚會,並受邀演講。此後湖州各教會、學校和醫院等紛紛邀他前去佈道,由此打開了他遠赴各地巡迴佈道之門。1931年5月,宋尚節應邀參加伯特利佈道團,在三年裡,足跡遍及全國,行程約五萬多里,帶領十萬人歸主。1934年,宋尚節成為自由佈道家,所到之處,點燃屬靈奮興之火,歸信基督者甚眾。1940年,他舊病復發,臥床不起,終於1944年8月在北京德國醫院安息。

教會在逼迫中存活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大量逼迫臨到基督徒。許多信徒被下到監牢、殉道,或送去勞改。1953年,在華宣教士全都遭到驅逐。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國教會經歷最嚴重的逼迫。由於對外門戶全然關閉,國外的宣教機構,無法知道中國基督徒是否還繼續存活。在沒有任何宣教士的協助,福音本應該再一次在中國被連根拔起。

1976年後,中國的大門再次打開,許多外國宣教士感到驚訝,中國教會不但沒有被逼迫撲滅,更在大患難中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冒起。不但如此,神還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異象加給中國信徒,喚醒「宣教的中國」的使命與呼召。

承傳宣教使命的開路者

「福音傳回耶路撒冷」運動誕生於1940年代,由傳道人張谷泉、趙西門、馬可和趙麥加等領受異象,成立了「遍傳福音團」及「西北靈工團」,向中國西北部出發,沿著古絲綢之路而行。他們先後到達新疆,本來計劃繼續向西走直至耶路撒冷,1949年止步於新疆喀什。雖然運動暫時停頓,薪火卻仍相傳。

西北靈工團同工合照

西北靈工團

於1946年成立,由山東張谷泉牧師發動,他們計劃先在哈密建立總站,於新疆各地設教會,分派工人進入西藏,再進入中東的穆斯林國家傳福音。凡加入靈工團的人,必須學習一種生計,收入完全獻入神家,凡物公用。靈工團初時只有六人,後來逐漸發展到百餘人。1951年起,逼迫來臨,喀什的同工首先被捕。1952 年張谷泉等人也被捕。1956年,張谷泉死於獄中。趙西門是西北靈工團的主要同工之一, 於1951年被判刑20年,他於1971年刑滿出獄,時年54歲,隨後被安置在「刑滿釋放就業隊」工作。1991年,喀什法院通知他,冤案平反。當他獲得自由之後,於1993年憑信心離開新疆奔赴中原,在各地佈道,舉辦靈修會, 2001年,趙西門息了世上的勞苦,榮歸天家。

遍傳福音團

西北聖經學院由藏永冕牧師於1941年創立。1942年,學院師生在禱告中看見中國教會欠了各國福音的債。馬可牧師覺得,主為中國信徒保留一條道路,就是要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後於1943年成立「遍傳福音團」。1946年,趙麥加、戴彥中、黃清治等一起被差往青海工作,1948年春,趙麥加獨自一人轉向甘肅,再沿著天山北麓西行。旅途中他以刻製印章賺錢支持事工需要,幾個月後終於到達疏勒。

1949年福音團的幾位同學先後差派去西北,其中趙麥加和何恩證更南下至喀什。遍傳福音團的同工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後,紛紛回到事奉工場,並對當年立下的初衷絲毫不變。趙麥加說:「新疆到耶路撒冷的道路,銅門深鎖。然而我們辦不到的,總希望我們的子女可以繼續承擔。」

 

【國度觀點】退而不休的終生事奉

年長一代的華人吃苦耐勞,工作認真勤勉,這種工作文化在華人教會中亦是一大特色,許多牧者辛勤牧會多年,直到臨近退休,才會考慮尋找合適的接棒人。許多牧者進入退休階段後,因為過去的身分建立在牧會的職事上,退休後對身分的定位感到迷失和恐懼。香港教會應該如何看待牧者退休後的角色轉變?退而不休的觀念又應該如何在基督身體中運作?2022年踏入40週年的錫安教會,在數年前也順利完成主任牧師的交棒,今期國度觀點專訪了創辦牧師趙仲權,談及有關屬靈領袖如何扶助下一代接棒,以及終生事奉,多代同行的關鍵。

(撰文:莫嵐)

香港牧者領袖在任現況

根據教新2019年香港教會普查結果,全港華語堂會共1305間,當中有148間堂會沒有堂主任,有217間表示其堂主任是60歲以上。另外有307間表示其堂主任已有退休的計劃。

根據政府統計處8月11日公布最新本港人口統計,在移民潮下,本港淨遷移數字自2019年底起錄得負數,離港人數持續上升。2021年年中至2022年年中的離港人次再創高峰,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最高離港人次,達11.3萬。教新總幹事梁國全傳道指出,移民潮影響了教會原訂的領袖傳承計劃,有教會堂主任和接棒者均選擇離港,最後催化堂會興起第二線領袖,他鼓勵教會要支持年輕同工或女教牧擔任要職。

根據以上數字推測,未來數年,在全港1,305間教會中,將有40%的教會面臨交棒考慮,同時有11%的教會需要尋找合適的牧者領袖。如何選擇和興起合適的接棒人,將是香港教會未來的一大重要議題與挑戰。

聖經中關於服事人員供職的論述

對於利未人的服事原則和職能,聖經中並沒有提到退休的概念,而是按照工作要求,體力和經驗,轉換不同的服事崗位。

民數記8章23-26節,「從二十五歲以外,他們要前來任職,辦會幕的事。到了五十歲要停工退任,不再辦事,只要在會幕裡,和他們的弟兄一同伺候,謹守所吩咐的,不再辦事了。」

利未人滿五十歲後,便要停止處理與會幕有關的體力勞動,退下來的利未人仍然擁有參與社群的角色,並且可以留在會幕幫助新一代的利未人,承擔看守會幕的工作。

聖經中亦指出,長者生命中所累積的智慧能夠扶持和幫助下一代興起。長者能夠站立在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繼續服事神國,年長的世代有使命,亦有能力去傳承下一代,使神國的工作能夠延續和擴張。

詩篇71篇18節:「神啊,我到年老發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等我將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將你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 


華人牧長扶助新生代接棒

被神膏立和認出

Caleb牧師

大約5、6年前,趙仲權牧師正式將錫安教會主任牧師的職分交給兒子趙士敬(Caleb)牧師,以及屬靈下一代張適慧(Rebecca)牧師接任。

關於教會交棒的過程,趙仲權指出,神已經預備了教會,在祂所設立的時間裡,認出這些被選召的人。因此,他們首先被神任命,而不是被人按立的。當時整間教會分別出3天來禁食禱告,然後有三位先知向即將接棒的牧者發預言,教會亦有一個長老團向他們釋放屬靈的祝福,然後由大家認可的使徒戴冕恩牧師啟動按立禮。「因為教會建立在使徒性和預言的根基之上,先知和使徒為將來的季節按立領袖,然後我看見神的恩膏臨到他們。因此,別人不只是認出Caleb和Rebecca是我們的兒女,而是神在這時刻揀選和按立的牧者。在他們周圍的所有人都認出他們。這些都是被膏立的特質。」

「交棒不是時刻,而是一個旅程;交棒不是儀式,而是一個生活方式;交棒不是選擇,而是末世神必然的心意;交棒不是交棒,是一起同跑。」

尊榮神所設立的權柄

交棒成就後,教會父老亦尊榮接棒的下一代在地方教會帶領的角色。戴冕恩牧師亦說,雖然他在列國中有服事,但是在地方教會中,他尊榮Caleb和Rebecca帶領的角色,也祝福他們承接一切過去父老所擁有的。「不是因為他們是教會領袖的兒女,而是在靈裡認出,他們是有這一份。」

在Caleb還小的時候,神就跟趙仲權牧師的太太May說,你在撫養將來的神國將領。May常常在外面如此介紹Caleb:「這是我的牧師,他不只是我兒子。」她現在最喜歡的牧師就是自己的兒子Caleb,她不但自己會用心去聽Caleb的講道,還會向其他人推介他的講道。

曉林牧師

錫安教會曉林牧師說:「媽媽May從內心深處欣賞自己的下一代,這是很多父母不一定有的胸懷。」曉林也坦言,在教會交棒的初期,她亦經歷生命的轉化,以致能夠順服神在教會設立的權柄,同時看到父老對下一代的尊榮。「我跟上一代比較熟,交棒以後,我還是習慣去找趙爸。『爸爸,這件事情我有這個想法。』他說:『不,現在你去問Caleb牧師。』」

「趙仲權牧師沒有越過已經設立的權柄,但是我不習慣,我還要禱告連結。這迫使我必須攻破自己對Caleb的不熟悉,必須認出他是我的牧師。本來我服他是因為他是牧師的兒子,但現在他是我的牧師。這是我裡面的轉化,而這個轉化需要長輩的榜樣,當他這麼謙卑去服事下一代,我就要問我自己,我的牧師到底是誰。」


終生事奉  永不言退

趙仲權牧師交棒後,亦進入新層次的服侍,成為列國的父親

兩代同行 彼此成全

關於牧者退休與身分定位,趙仲權又指出,家庭是永遠不會退休的,只是不同代的人站立的位置有所不同。父母會一直陪著孩子,幾代人同行往前走。因此,錫安教會沒有退休的觀點,上一代非常保護下一代,知道在一個成熟的,下一代可以顯在人前的時候,上一代會成全神在這個時刻所做的。而且教會不只是他們兩代領袖的同行,而是整個家集體的同行。

有一段時間,趙仲權牧師在列國中有太多服事,有時候回來教會參與崇拜就靜靜的坐在後面,結束後就開心的與大家擁抱。

在服事同跑的道路上,趙仲權牧師曾對兒子Caleb說過,遇到高牆,我會盡全力把你們扛過去,你們就繼續向前跑,爸爸累了,可以留在這邊。當時Caleb如何回應,不,爸爸,我會招聚孩子們,一起把你抬過來,一起同跑。

「有父有子的同跑,就成全了瑪拉基書4章6節,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這是神國的必然,如果沒有這個成全,就沒有辦法向前走。」

趙仲權牧師在崇拜結束後,開心的與大家擁抱

天上的爸爸仍在說話

趙仲權牧師有三位屬靈爸爸,即使他們已經不在地上,他仍然常常提起他們。「因為為父為母不是看得見的,而是靈裡認人,我是有父親的,哪怕他是在永恆之中做父親。」可以說,這三位爸爸到現在都還沒有退休,還在說話,因著兒子的緣故,他們依然在向我們這個世代說話,在為趙仲權牧師禱告。曉林分享,「如果教會有這樣的文化就很安全,因為我們都在永恆裡面,我們要像耶穌,帶很多兒子進入榮耀。」

很多事奉神的人,覺得他們的上一代走了就是不能再見了,如果我們仍然看我們的屬靈父親還與我們同在,這是其中一條鑰匙,彰顯出幾代同行的恩膏,破除領袖交棒後對於自己身分和定位的恐懼,以及被棄絕的咒詛。

貝博志牧師(Bob Birch)

趙仲權牧師的屬靈父親之一,貝博志牧師(Bob Birch)的最後10年,是為了趙仲權和戴冕恩這兩個兒子而活的。在他彌留之際,雖不知道趙仲權在哪裡,他對太太說:「Gideon(趙仲權)會來看我。」他那時在重症病房已經不吃不喝8天了。不久後,趙仲權果然從馬來西亞趕回來了。昏迷中的父親聽到久盼的兒子的聲音,竟然抽動起來!

趙仲權緊握貝牧師的手說:「貝牧師,你是這個世代的西緬,主應許你,在回天家前會看到末世的復興。我相信現在這個復興的嬰孩即將出生了。如果你同意就握我的手。」昏迷中的他,竟然握了趙仲權的手兩次。趙仲權知道他靈裡完全清醒。


香港的新皮袋

在過去幾年,五旬節聖潔會的幾間堂會都經歷交棒,而且接任人都是比較年青的牧者,其中擁有112年歷史的香港五旬節聖潔會筲箕灣堂,於今年8月1日正式完成主任牧者的交棒,服事了教會33年的簡劍發牧師,退下前線,正式任命教會漁民第三代,青年傳道胡凱澄(阿澄),成為教會的主任傳道。當時簡劍發牧師與教會的核心領袖團隊,一同透過集體聆聽向神尋求啟示,最後經過多方面的印證,以及考察,認定阿澄為下任接棒候選人。2018年,阿澄還是二十多歲的年青人,經過4年多的預備,她成為教會主任牧者。

 

 

約旦政府公佈6年計劃 基督受洗地建造聖經村

約旦政府最近公佈一項新計劃,期望開發耶穌受洗之地「約旦河外伯大尼」(Bethany Beyond the Jordan)地區,供基督徒遊覽和敬拜。

位於約旦首都安曼以西約50公里的約旦河外伯大尼,被認為是約翰福音所記載施洗約翰為耶穌施洗的地方。該址於201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約旦政府計劃以6年時間,耗資1億美元,在遺址附近建造一個旅遊城市。

政府新成立的基金會主席Sam Murad表示:「我們希望讓朝聖者有機會在那裡度過美好時光,同時保存其靈性及作為世界遺產地的條件。我們決定以聖經村為主題,期望重現2000年前的生活體驗。」發展計劃獲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Abdullah II)批准,以保存該址及其歷史。

據路透社報導,20世紀中期的考古學家已在該址挖出教堂和洗禮池,洞穴的遺蹟亦顯示該地早於四世紀時已是基督教朝聖之地。Murad說:「我們將提供阿拉伯式帳篷,並負責一切衞生服務,期望打造原始真實的感覺,配合主題的同時,能以合理的價格為朝聖者提供住宿,讓他們在這神聖的地方度過靈性時光。」

開發項目概念圖(由Kamel O. Mahadin 教授繪製)

洗禮地的外圍將興建餐館、紀念品商店、步行徑和植物公園等現代景點。建築師Kamel Mahadi表示:「我們將採用質樸的石頭和卵石的建築設計,以保留此地的原始性,並確保2000年前的神聖和靈性不受發展所破壞。」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於2023年完成,而整個項目預計於2029年竣工,屆時將是耶穌在約旦河受洗2000周年。

發展計劃包括准許九個宗教組織在該區興建接待朝聖者的地方,其中浸信會世界聯盟(Baptist World Alliance)將主責在約旦河外伯大尼興建浸信會前哨站。

禱告:願神帶領人們到耶穌受洗之地,更深認識和敬拜祂,尊祂為王。

(來源:CBN News,12月14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道上教會海福德牧師安息主懷 比爾強生尊榮與感謝其服事

美國加州道上教會(The Church On The Way)創會牧師,人稱傑克牧師(Pastor Jack),傑克.海福德(Jack Hayford)18日安息主懷,享壽88歲。

透過聖經教導寫作歌曲創作和廣播事工海福德的影響力遍及全球。他是一位多產且暢銷的作者共撰寫和合著五十多本書創作了五百多首讚美詩,其中包括世界著名且被廣泛頌唱的敬拜歌曲〈敬拜主〉(Majesty)。 

海福德於1934625日在洛杉磯出生,1歲半時患小兒麻痺症,他的父母本不是基督徒,但因兒子的病禱告求醫治,結果病得痊癒,父母便在長灘(Long Beach)的四方福音會接受主。海福德16歲奉獻自己全時間事奉主,進入洛杉磯的國際四方布道燈塔聖經學院受造就。1956海福德畢業後往印弟安納州開荒建立教會;1960年到洛杉磯總會事奉;1965年加入國際四方布道燈塔聖經學院擔任學生主任;1969年,他受邀往Van Nuys擔任第一四方福音教會的暫代牧師,教會當時只有18人。六個月後,他聽見主叫他留下︰「你不能想得太小,不然你擋住我的道。」海福德把教會叫作「道上教會」,因為教會位處通衢大道,也因教會重視敬拜及教導神的道。從此之後,教會迅速增長。1997年,海福德創立了君司大學(The King’s University),並擔任校長。 

道上教會發表關於海福德牧師辭世的聲明「傑克牧師的服事,為世代之間、社會經濟階層和種族之間的鴻溝搭建了橋梁。他是倡議復和的領導者,在分裂之中帶來和好也帶領人們與天父和好,數以萬計的人因著傑克牧師的服事而歸向主。傑克牧師的謙卑和對主的敏銳不僅在講台上,更是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教導我們要倚靠神的話,敏銳於聖靈,全然敬拜主,在神所安放我們的群體中服事有數不盡的生命在這位領袖的門訓下被改變。」 

對於海福德離世,不少領袖均緬懷他的貢獻四方教會運動現任主席Randy Remington表示:「傑克牧師是一位神國大使,他的影響力超越宗派、世代,以及全球疆界。傑克牧師對於聖靈充滿的敬拜、火熱代禱和聖經宣講的熱情,活現於他的個人生活之中。成千上萬的牧者在他的學校和特會中獲得鼓勵、啟發,以及終身事奉的原則。他的書籍、歌曲和教導將繼續激勵和引導將來的世代。」

伯特利教會(Bethel Church)比爾強生牧師(Bill Johnson)在社交媒體上載與海福德的合照,並寫道:「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父親在加州凡奈斯(Van Nuys)的第一四方教堂參加特會的時刻。傑克.海福德是那教會的牧師,他教導關於敬拜的優先次序影響了我父親因此我看了錄像後來也參與了特會並深受影響。我記得在傑克的以西結書講道系列最後講到內院和外院的服事時,我低下了頭,祈禱說:『主啊,我把我的餘生交給你來教我這一件事。這對我的影響就是如此深遠,我知道這是我活著的原因,也是伯特利存在的原因。」 

(來源CBN News,202318日,Amy Fong編譯報導。) 

除夕繽紛嘉年華 自閉症家庭與社區共融

由努力試課程訓練中心主辦,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贊助的「繽紛嘉年華」,於12月31日下午12點半-3點半,在油尖旺多元文化活動中心舉行。嘉年華共有12個攤位遊戲,讓參加者體驗努力試訓練自閉症小朋友的項目,例如訓練小肌肉,專注力,聽指令等,同時提供很多不同難度,以及多元化的親子遊戲和活動,讓一家大細都能享受歡樂時光。

主辦單位表示,在收回來的問卷中,超過9成人覺得今天活動有助增進彼此關係,尤其在香港現時的社會氛圍下,舉辦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嘉年華除了有攤位遊戲,還有電影播放,以及音樂表演,在即將進入新年的時刻,很多人認為這個活動向低收入家庭贈送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很多參與的小朋友都非常開心。活動亦得到多間教會及機構支持,超過30名義工積極參與服事。

是次嘉年華得到商界資助,主要推廣努力試為有需要家庭提供的專業訓練,提高社區對自閉症兒童需要的認知,增加社區對自閉症限制的認識,以及在年底為有需要的家庭帶來一份歡樂。

(記者何雲深報導)

 

 

考古發現2200 年前銀幣 為光明節歷史提供實證

以色列文物管理局(IAA)於12月13日宣佈,考古學家在死海附近發現一批2200 年歷史的銀幣,是首次發現關於光明節猶太人受塞琉古王朝安提阿古四世伊比法尼(Antiochus IV Epiphanes)迫害而逃往猶太沙漠的考古實證。

今年5月,考古學家在 Darageh溪流自然保護區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一個保存完好的小木盒,裡面裝有15枚由埃及國王托勒密六世(Ptolemy VI)鑄造的銀幣,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70年,即塞琉古國王安提阿古四世伊比法尼頒佈嚴厲措施,限制猶太人信仰和敬拜自由之前。以色列文物管理局發表聲明,這些銀幣可能由一名逃亡的猶太人藏於洞中,打算在起義後取回。當局推斷銀幣的主人在戰鬥中陣亡,因此再也沒有回到洞中取回寶藏。

銀幣藏於Darageh溪流自然保護區的一個洞穴內

負責研究該批銀幣的專家Eitan Klein 博士表示:「這是獨特的發現,證明了猶太沙漠洞穴曾為猶太人反抗活動的舞台,或早期馬卡比起義者的逃難所。這表明人們真的在逃亡,就如次經所記載那樣。」馬加比一書2章29至39節記載馬加比起義的背景,「這時有許多好義的、追求公理的人,也都下到曠野去,就是他們,和他們的兒子、妻子、牲畜,因為大難已經臨到他們。有人去報告王的官吏,和大衛城耶路撒冷內的軍隊,說:『那些背叛王命的人已經下到曠野的藏身處去了。』於是有許多人去追捕他們,趕上他們,就在他們對面安營,要在安息日向他們開戰……就這樣,敵軍在安息日攻擊他們,使他們與妻子、兒女和牲畜一同死亡,人數多達一千。」

以色列建設和房屋部部長Zeev Elkin表示:「這是令人感動的發現,恰好在光明節之前,別具象徵意義,同時也提醒了我們開展文化遺產的重要。」光明節是猶太人慶祝起義得勝,奪回聖殿,以及聖殿燈油神蹟供應的節日。而約翰福音10章22至23節記載耶穌慶祝修殿節,又稱光明節。「在耶路撒冷有修殿節,是冬天的時候。耶穌在殿裡所羅門的廊下行走。」


新發現的銀幣和木盒將於莫迪因市的哈斯摩尼博物館展出,適逢光明節假期,Elkin鼓勵以色列民前來參觀。

禱告:願神考古發現讓人看見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一直看顧和保護相信祂的人,在黑暗中引領祂的子民得勝。

(來源:Times of IsraelCBN News,2022年12月13 和15日,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法國巴黎多族裔教會 各族各民合一敬拜

法國巴黎克雷泰伊(Créteil)市的馬丁路德金教會(Martin Luther King Church)擁抱多元與合一,吸引不同種族背景的人到來認識神。

教會創會牧師Ivan Carluer表示:「我不需要建立一座教堂,卻必須建立一個讓人感到被愛、被聖靈和神的力量改變生命的地方。」Carluer從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無條件的愛的信息中獲得啟發。「要按人們的本相愛他們,不要企圖改變他們成為自己的模樣。只要單單愛他們,讓他們認識神,他們的生命就會改變。」

Ivan Carluer牧師

像馬丁路德金一樣,Carluer也有一個夢想,就是創造一個空間,讓不同種族背景的人可以走在一起,反映出巴黎的多樣性。「當神呼召我時,祂要我在巴黎地區服事。我來到這裡,知道巴黎有半數以上的新生嬰兒是混血兒,我很高興。」Carluer的夢想現已成真,他笑着說:「我們教會現在有兩成黑人,一成白人,一成亞洲人,其餘六成是不能被定義的,就是耶穌的顔色!」跨越種族界限分享愛的信息是一股合一的力量,能帶來積極改變。會眾Tiffany受訪時表示:「我認為這就是這教會最不尋常,卻最觸動人的地方。在這裡,大家都是混血的,代表著不同的文化。」經常來到教會的 Daniel說:「我真的很喜歡這裡的接待方式,我真的感受到愛 。」

馬丁路德金教會是法國最大的福音派教會之一。法國現時約有2500間福音派教會,每間教會平均約有100名會眾。17年前,馬丁路德金教會成立時只有20人,如今有超過3000人。在最近一次聚會中,76名來自不同行業和種族背景的人接受洗禮,公開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 Carluer表示,他們從來沒見過有這麼多的人來到耶穌面前。「神在法國作工,是前所未有的。疫情期間,參與線上崇拜的聚會人數大幅上升,除了固定的會眾,我們看到很多非信徒在觀看。」

11月的一次聚會中,76名來自不同行業和種族背景的人接受洗禮

由於人數增長,教會需要一個更大的聚會地方。2021年9月,教會在巴黎東南郊區建立新的聚會點。因著教會在社區的影響力,地方政府非常樂意為教會提供300多萬美元建設資金。教會現在逢周六、日於可容納1000人的禮堂舉行崇拜,其餘時間教會禮堂開放予社區租用。「有公司在這裡舉辦時裝表演、汽車展和音樂會,也有其他宗教團體成員在這裡舉辦活動。」Carluer認為這是一個讓那些一般不被 「教堂建築」吸引的人能接觸福音的模式。「我希望看到所有猶太人、穆斯林、無神論者、政治家、藝術家等都被神得著,被祂的聖靈轉化,並彼此相愛,像馬丁路德金那樣。」

禱告:願神繼續在法國和全地作工,叫各國各族各民各方的人都歸於祂。

(來源: CBN News,2022年11月25 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第二十五屆歐洲祈禱早餐會 黑暗中持守愛與盼望

第二十五屆歐洲祈禱早餐會於12月7日假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大樓舉行,約480名政客和基督徒領袖出席。

今年的祈禱早餐會以俄烏戰爭為標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副秘書長Mircea Geoana發言時引用詩篇 100 篇,指出神的愛永遠長存,無論歷經好與壞,和平與戰爭,自由與壓迫。「在戰爭時期,最難看見光。然而就在那時候,我們必須倚靠內心的指南針來引導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我們必須走在一起,同心支取信仰的力量。歷史告訴我們,希望可以實現,這也是我親身的經歷,就讓我們禱告這會再一次發生。」

會中一位烏克蘭人與一位俄羅斯牧師相擁,帶來有力的見證,顯明只有神的愛能在人們散佈不信任和仇恨,甚至在死亡之中帶來復和。

禱告:願賜平安與盼望的神,保護扶持每個在戰爭和困苦中的人,興起信徒見證神愛的大能,帶來醫治與復和。

(來源: Evangelical FocusNATO網頁,2022年12月12 和7日,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耶路撒冷西牆設巨型燈臺 紀念光明節得勝

隨著光明節臨近,耶路撒冷西牆廣場12日早上放置了巨型燈臺。

光明節是慶祝猶太人戰勝希臘人的節日,今年光明節將從12月18 日黃昏開始,即猶太曆基斯流月24日。巨型燈臺高和闊逾2 米,以鑄銅製成,重約一噸,製作耗時約7個月。

在為期八天的光明節期間,每天下午 4時半在西牆廣場會舉行特別的燃點蠟燭儀式,屆時拉比和以色列民眾將齊集參與,儀式每年均吸引成千上萬人湧到該區體驗。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gW65FgvTI[/embedyt]

(來源: All Israel News,2022年12月13 日,Amy Fong編譯報導。)

第14屆基督精兵獎 劉達芳博士獲終身事奉獎

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第十四屆基督精兵獎暨30周年崇拜於2022年12月2日晚上六時假盈峯全人發展中心禮堂順利舉行。當晚大會向服事年期達50週年的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博士頒發壓軸獎項 ——「終身事奉獎」,以表揚她事奉的委身和努力。

成為一個寬大的人

劉達芳博士在會中致辭時分享,香港教會需要恢復和堅持彼此欣賞和鼓勵的文化。她指出,神是寬大的神,所以該隱殺了人,神給他活路;神寬容人,在我們犯罪後給我們時間悔改。正如羅馬書2章4-6節所說,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神不與我們敵對。神既然是寬大的神,同樣喜歡我們作寬大的人。憐憫別人的,神也憐憫對他。

劉達芳博士在會中致辭

劉又分享,事奉50年的一個重要秘訣是作一個寬大的人。明白人人都是軟弱的,都會犯錯,所以我們今天希望彼此提醒,以慈悲為懷,盡量放別人一馬。這段時間在基督教圈子中出現網上欺凌,叫人說話很小心,不然就變成眾矢之的。「我們需要改變這個文化,彼此鼓勵欣賞,一個寬大的人容易饒恕,盡量去體諒別人的處境,幫人找理由饒恕他七十個七次。如果我們寬大,就不會這麼快下判斷,給別人悔改的時間,讓他再次證明自己對神的愛。寬大的人容易與人相處,雖然滿身是箭,但將箭拔出來,再親近別人的時候,就好像冬天的棉衣一樣,讓人很舒服。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擇善固執 服事貧窮人

大會場刊刊登了劉達芳博士關於此次獲獎所撰寫的文章——《事奉50年來:擇善固執》。劉在文中提及,自己自小就很有主見,小學老師在成績表說,「聰明伶俐、可造之才也,惟主觀頗強,盼能擇善而固執之。」在劉21歲時,神藉著約伯記22章24-30節,呼召她放下對生物的興趣與研究,拒絕國家衛生局讀生物博士的四年奬學金,以祂為珍寶。後來神的愛指向香港的貧窮人,劉在25歲的時候,離開在美國的家人,隻身回到香港,努力去接近工廠勞工。當時的製衣廠和電子廠的工作都單調無聊、充滿剝削與欺凌,最重要的是人的尊嚴被踐踏。「在那惡劣的環境中,空氣污染,機器聲震耳欲聾,但讚美的詩歌,從內心裊裊升起,因為神的愛,一次又一次充滿我。」

母親的影響

劉達芳博士對基層的委身,開始時不是出於神學的理解,乃是出於感情上的牽動,媽媽的榜樣叫她明白體貼的愛、肯定的愛、珍惜的愛是如何的。

小時候,劉家裡請了兩個鐘點傭人,幾天來一次做家務,一個洗衣,一個燙衣。洗衣的那位常被丈夫打。每次她向媽哭訴,媽總是陪她哭。後來她在留產所生孩子,媽在門外陪著;她在產房哭喊,媽在外面落淚。燙衣服的那位有四個孩子,每次她來幫忙,媽總是先忙好一陣子,準備吃的給孩子們。來了之後,傭人燙衣服,媽就給她看孩子。教會有信徒住在徙置區,雖然媽有嚴重膝痛,還是走上七層樓去探望他們。「今天我固執於基層福音,可以說是她給我的屬靈遺產,是她種下『人人都尊貴』的價值觀,是她影響我去愛受傷的貧窮人。她沒有講什麼基層福音神學和理念,卻是活出神愛的福音來。」

父親的遺傳

1970-80年代,香港比較少教會關心基層,劉為基層的需要吶喊,很少人理睬,也引來不少誤會及批評。劉任職工業福音團契時,有牧者寫信給在美國的爸爸(劉翼凌先生)告狀:你女兒加入了左派組織了。在中神的時候,劉帶學生到廟街派單張,有牧者毀謗,扭曲劉帶神學生看脫衣舞。「我要擇善固執,因此要求自己不懼怕和不在乎人的誤會與排斥。這特性是父親的遺傳及培養出來的,他生於清朝,小學時論革命,大學時參與非基督教運動。爸爸沒有教我要賢良淑德,他教我忠於自己的召命,不要為討好別人而妥協。我成為一個死不悔改的理想主義者,是拜父親的基因及教養所賜。」

蘇恩佩的鼓勵

劉於大學三年班的時候訪港,見到新建的20層公屋把人像雞塞在菜市場的籠內一樣。在七層的徒置區,兒童被迫入黑社會,過上賣白粉的日子。大窩口的山邊,「道友」漫山都是,這一切叫劉非常震撼。及至劉讀神學的時候,看到蘇恩佩的文章描寫教會漠視這一切,只顧享受屬靈的盛宴。看罷,劉開始每天晚上夢到香港貧窮人的情況,在夢中哭醒。這些感情的牽動,最終帶動她回香港做基層工作。

在外地延展基層工作

劉分享,現今香港基層工作略有規模,是時候開展外地的基層事工,把神在香港施的恩惠,繁殖在世界各地。禧福所舉辦的短宣包括禱告宣教團、服侍窮人團,事工拓展團,務要推動更多華人長期出去做跨文化的事奉。事主五十年,喜見後輩出現,無論在禧福同工同學中,或是眾教會機構中,有好些清心愛主的,他們在內在生命的操練,或是超自然能力的彰顯,都緊密與聖靈同工。他們又因愛神的心熾熱,委身貧窮人,不怕艱難,不輕易言敗,向著標杆直跑。

(KRT訊)

 

中央化與去中央化之爭論 -【國度角度】專欄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這名言乃出自阿克頓1887年的著作《自由與權力》。歷史已經一再証明其真確性,所以也被奉為無容置疑的金科玉律。為了制衡絕對的權力 ( 獨裁者)所帶來絕對腐化之惡果,因而產生了三權分立 (立法、司法、行政)相互制衡的民主政體。這在世人而言,當然有其正當性與合理性,但若從聖經的亮光及所啟示的天國觀來看,我們當信奉的是屬世的金科玉律,還是屬天的真理?為免我們不至因誤判而與天國的法則背道而馳,越行越遠,對聖經一貫啟示的深度認識尤為重要!

根據詩篇2篇及啟示錄17章12-14節給天國子民有關末世的預言及啟示:世上的萬民、君王、臣宰,將聯合起來一同敵擋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基督耶穌 (詩2:1-2),而世上的君王將同心合意將他們的權柄高度集中起來,給予那獸 (Super Power) ,好與羔羊 (受膏君基督)決一死戰,至終羔羊必勝過他們,因為羔羊才是真正的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同着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也必得勝 。(啟17:12-14)主竟願將自己完整的身體擘開 (捨了),分賜給我們(林前11:24),至終為要贖回一個父與子及新婦,完全對齊合一的家、身體與教會。主餐只是一個儀式,還是表明一個盟約、信念與行動?教會去中央化,會否正與此心願背道而馳?值得牧者信徒深思!

當法利賽人指控抹黑耶穌是靠鬼王趕鬼的時候,耶穌直斥其非及邏輯謬誤。(太12:24-30)可見天父的兒女,天國的子民若要戰勝魔鬼黑暗國度,就必須效法基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捨己」精神,至使主的身體、教會及新婦都與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天國受膏君基督耶穌完完全全地高度對齊合一,因為主說,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啟示錄更清楚告訴我們:當七號吹響之時: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啟 11:15)保羅曾經與主背道而馳,大大逼迫及分裂教會,但當他被聖靈更新以後,卻語重心長地囑咐教會,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且應許說,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 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近日有一種新思維正方興未艾——由中央化到去中央化(From Centralize to Decentralize),並且討論之風已經吹向教會群體,尤其是在疫情其間,教會聚會由實體轉向虛擬,更加劇了這種張力。究竟對齊與對立,集中與分散,熟優熟劣?教會當如何小心慎地選擇一條合乎聖經,又適切現實環境需要的更新路向,以致不因誤判而全軍覆沒?正確的認知與選擇,此刻顯得更為重要!

文@何寶生

 

 

神國降臨(四)全球戰爭與審判 – 【復興以色列】專欄

千禧年的和平國度將在末後的哈米吉多頓戰爭之後到來。所有國家都會攻擊以色列,那些軍隊將被摧毀。我希望我們能夠「略過」全球戰爭,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全球戰爭在全球和平以先;在全地攻打耶路撒冷的戰爭中,彌賽亞將帶領天軍介入,然後在地上建立祂的和平國度。

當我們看到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首都所引起的爭議,我們就明白,最後一場大戰的時間越來越近了。世界迅速朝著對耶路撒冷發起全球性的聯合攻擊這方向發展。當那日,耶穌作為以色列的王和天軍的元帥介入其中,來拯救祂的城市,然後從祂的首都耶路撒冷建立祂的國度。彌賽亞榮耀降臨之前的大戰也是審判的時刻。神審判列國的方法之一,是按著他們對耶路撒冷的回應而定。我們希望為每個國家盡可能減少參與敵對以色列的戰爭而祈禱。

在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人恨惡神,想要攻擊神,反抗神的權柄。在每一個國家,也有人愛神,順服祂的計劃。聖經將針對耶路撒冷的戰爭描述為對耶穌本人的攻擊(亞 12:9,14:3-4;啟 17:14,19:19)。因此,在末後的外邦列國中會有兩批人,一批人會恨耶穌和耶路撒冷;另一批會愛耶穌和耶路撒冷。

末後將有全球性的災難,是來自神懇切的警告,因為審判時間近了。神如此愛我們,以至於祂會做任何事情,去阻止我們免受永恆的懲罰。在每一個末後的號角聲中,都有災難、審判和先知性啟示,第七號包含天國奧秘的最後一部分(啟 10:7)。「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 11:15第七號描述了這世界的政權被天上的神國接管。詩篇 145 篇 13 節說神的國是永遠的,祂政權是存到萬代的。

神國不僅僅是這個世界系統的政府或社會改變,它主要是心和靈的改變。耶穌的第一次來臨是帶著受苦僕人的身份,祂的第二次來臨將帶著得勝君王的身份。在猶太人的思想中,聖經中有兩組關於彌賽亞的預言:「約瑟之子」和「大衛之子」,受苦的僕人和得勝的君王。在此基礎上,猶太教相信有多個彌賽亞。

我們認識的真理:不是兩個彌賽亞,而是同一個彌賽亞的兩次降臨。許多人錯過了耶穌作為受苦僕人的彌賽亞角色,因為他們正在尋找得勝的君王;有些人如果不是在尋找一個得勝的君王,就有可能誤解耶穌的再來。

這兩個角色也可以在耶穌(Yeshua)這個名字的含義中找到。耶穌的意思是「耶和華拯救」,耶穌來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捆綁。耶穌也是約書亞(Joshua) ( 希伯來文Yehoshua, יהושע 的簡稱)。約書亞是一位偉大的軍事指揮官,他征服了應許之地。耶穌也以約書亞的形象回歸、得勝;不僅奪取迦南地,而是奪回整個地球。「因為,耶和華是審判我們的;耶和華是給我們設律法的;耶和華是我們的王;祂必拯救我們。」(賽33:22)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一位以色列彌賽亞信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並在「復興全球 (Tikkun Global)」及耶路撒冷「Ahavat Yeshua教會」擔任監督。著作包括《與神對齊》、《所有權柄》、《盟約關係》等。FB事工專頁「復興以色列」

 

 

由梵蒂岡到香港 -【出發進行】專欄

「出發進行」由土耳其七教會起行,一年過去,今期我們來到了梵蒂岡。

外表平凡無奇的西斯汀小堂

梵蒂岡作為天主教教廷所在地,是「全世界最小的國家」,地位卻一點都不少,名勝古跡,如聖伯多祿廣場、聖伯多祿大殿、梵蒂岡博物館等,多不勝數。不過當中最印象深刻的,可以說是西斯汀小堂(Sacellum Sixtinum)。

西斯汀小堂裡面的《創世記》和《最後的審判》壁畫,絕對驚人!

西斯汀小堂緊鄰聖伯多祿大殿,面積當然比之為小(其實規模都是宏偉的),外表平平無奇,但其作用卻無比重要:每逢教宗出缺時,紅衣主教們就會齊集於西斯汀小堂,一同選舉出新任教宗。教堂也以擁有米高安哲羅所繪的《創世記》穹頂畫,以及巨形的《最後的審判》壁畫而聞名。

手持米開朗基羅人皮的巴多羅買

《創世記》穹頂畫以創世記中開天闢地到洪水方舟的九個場景為題,其中最著名的可是《創造亞當》中,畫出神與阿當「手指指」的一幕,引來爭議,更帶出一代藝術的革命。而教堂的祭壇畫《最後的審判》壁畫,規模其實不亞於前者,故事一樣豐富。米高安哲羅的靈感除了是馬可福音中最後審判的描述,也有參照但丁的敘事詩《神曲》中的地獄篇來創作——人人必有一死,且死後有審判。據聞在畫中間,施行審判的耶穌右腳下方,坐在雲端上的使徒聖巴多羅買手中,拿着一張殉道者被割下之人皮,正是米高安哲羅自己。

創世記中的阿當

誰會想到,2022年,邀請米高安哲羅為西斯延教堂繪畫壁畫的時任教皇保祿三世的藏品,遠洋過海,從意大利的那不靳斯,送到香港藝術館,於剛完成的「走進巴洛克」展覽中展出,讓市民近距離欣賞。原畫作是在教堂內牆的壁畫,現場只能遠遠觀看;今次帶來的是由巴洛克時期大師維努斯蒂(Venusti)的臨摹作品,讓大家可以近距離看到畫作的細緻部份,畫中細節的確比原物更多!

香港藝術館有幸舉辦「走進巴洛克」展覽,展出維努斯蒂(Venusti)的臨摹作品

是次展覽也展出很多經典畫作,例如瓦卡洛(Vaccaro)所畫的《大衛戰勝歌利亞》,將大衛舉起歌利亞巨大頭臚的一幕,像拍照那樣凝結在畫報上,彷彿親歷奇景一樣。

斯托姆(Stomer)所畫的《以馬忤斯的晚餐》

另外還有斯托姆(Stomer)所畫的《以馬忤斯的晚餐》——按路加福音24章的理解,信徒通常聚焦在耶穌與失落的門徒同行,教訓他們,卻未被認出的故事。但細心的作者,將焦點放在耶穌被強行留下來,與門徒吃飯的那一刻——晚飯預備好了,耶穌祝謝了,大家驚訝地發現,那個被強留下來的陌生人,竟然就是耶穌——那個小小的燭光,點明了暗暗的房間,也點明了門徒失落的心。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從開埠以來就擁有了這個身份,比如國際交流會,博物展覽燈,香港早於19世紀已有舉辦,香港只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保持與世界接軌,就可以了。

 


波波Sir,大學社科系老師,尤愛鑽研世界歷史地理。「出発(發)進行」是一日本漢語,意思是指在列車出發時,車長發出的「指差喚呼」。香港人酷愛旅行,在疫情反覆,不能外出的日子,讓我們以相片帶動眼睛旅行,透過遊歷各地教會及歷史遺跡,以信仰反思生命。

 

 

中國教會的普珥節 -【火煉的使徒】專欄

1976年1月,我因反革命政治罪名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被送到河南省西華縣五二農場勞動改造,那年我剛滿25歲。勞改隊生活條件惡劣,病痛沒有醫藥治療,農活又重又累,整天餓著肚子工作。犯人在改造中就算會病死,也不許保外就醫,於是犯人的墳墓成爲另一道「風景」。

當時我得了腸炎,病得非常重,每天至少拉肚子七、八次,獄中也不給藥治療。這樣持續了三個月之久,以致我四肢無力,骨瘦如柴,心想自己十之八九要葬在這裡了,心裡非常絕望。我的病愈來愈嚴重,幹活遠遠被甩在後面。一天,主管我的張隊長親切地對我說:「張榮亮,我也信你的主。這是我妻子聽說你的病情之後,給你買的幾種藥,以後你有難處就找我,但不要告訴別人,請幫我保密。」我接過藥,激動得淚水不住流。張隊長的妻子是一位虔誠的門徒,不斷來幫助我,送藥送食,不久後我的病就痊癒了。

1977年春季的某一天,獄警叫我們其中一些犯人去蘋果園拉樹枝到打穀場,他們把我一人留在千畝的蘋果園,因為獄警知道我的品格為人,對我很放心。我向主禱告:「主啊,三年半我的膝蓋沒有挨過地,禱告只能是默想,從不敢出聲。今天, 我要盡情向你歡呼。」我感到多麼新鮮和親切,那種感覺真是太好了。在看守所時,政府知道基督徒跪地就是禱告,所以跪下來是不得了的事。即使晚上也不能跪,都有人監視。我當時就跪在蘋果園中,迫切求主幫我換環境,從勞改院搬到院外居住,一個人一間房子,無人監視,可以唱詩禱告讀經。

禱告後,當天晚上神就給我一個異象:獄警帶我去養豬場,但是沒有拿鑰匙,門無法打開。我醒了,深知是我禱告不夠,因爲禱告就是鑰匙。第二天我便禁食禱告說:「主啊,可憐我,我已三年半沒有跪下禱告了,我多想能有個地方跪下敬拜祢!」主聽見我的禱告。那天晚上10點,大院內的人都睡了,劉隊長進到大院,將我叫醒,輕聲告訴我說:「你明天搬出去餵豬,但要保密。」那天晚上我再沒有闔眼,深知主是聽禱告的主。

1977年搬出去後,我自由多了。白天在豬場養豬,夜間可以下鄉傳道。那時我接觸到西華縣農村傳道人。他騎著破爛的自行車,隔幾天就來養豬場找我。他白天通知信徒,晚上便帶我去聚會講道,講完道再把我送回來。參加聚會的一般都是本村信徒,人數並不是很多,大約有二、三十人。那時一般都是晚上9點開始聚會,除了講道外,大家還在一起唱歌,都不願散去。你唱一首,我唱一首,在那個不自由的情況下,能夠在一起團契,就是個難得的機會,大家非常珍惜。聚會時,聖靈一動工,常常到黎明時分才停。

1974年,四人幫江青被人問道:「中國還有多少基督徒?」那時江青果斷地回答:「再過兩年,我就會把中國的基督教送進歷史博物館去。」中國信徒聽到這話,無不震驚懼怕,全國信徒不約而同禁食哭泣,似乎有生存不下去、活不成的感覺。家家戶戶關門祈求,不分白天黑夜。每個人都覺得,再過兩年到1976年,不是基督徒全死去,就是有神的大能作為出現。

1976年是死亡與中國教會擦肩而過的一年,也是教會化險為夷的一年。正當中國的文革向深處發展,中國教會進入被整治、消滅、剷除的關鍵時刻,四人幫被推翻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就此終止。江青被判死刑,後來在保外就醫時懸樑上吊,中國信徒沒被關進博物館。這與哈曼要釘死人,結果自己反被釘在自己所造的木架上,沒什麼兩樣。

中國教會躲過了死亡一劫,哭著走過死亡的一夜。 這天是中國教會的普珥節,如同猶大人脫離仇敵得平安,轉憂為喜,轉悲為樂的吉日。中國教會何嘗不是轉憂為喜、轉悲為樂、轉哭為笑、轉死為活呢?這就是中國教會的見證!我們「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張榮亮是中國教會最黑暗時期的福音拓荒者,其創辦的華人歸主教會(前稱方城教會)是中國五大家庭教會之一,他走過如同在爐火中行走的歲月,也見證了中國家庭教會從火中出來的血淚史。本專欄節錄自其自傳——《火煉的使徒》。

 

 

第14屆基督精兵獎 97位同工董事獲獎 打破紀錄

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第十四屆基督精兵獎暨30周年崇拜於2022年12月2日晚上六時假盈峯全人發展中心禮堂順利舉行。 當晚有97位來自18間福音機構的同工和董事獲得大會頒發的各個獎項,打破以往各屆的人數紀錄。今年大會亦增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忠心事奉獎,以肯定各同工在機構服事的忠心。

三十年忠心事奉獎得獎者

 

劉達芳博士獲頒終身事奉獎(Michael Chan 攝)

當晚大會亦頒發「生命事奉獎」與各機構提名的董事,以肯定各人長期的服事委身,得獎人包括關啟文博士、李煥華牧師、梁名遠弟兄、羅錦庭傳道、林均堂弟兄、李炳光牧師、胡平凡長老,以及曾錫華牧師。當晚大會更向服事年期達50週年的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博士頒發壓軸獎項 ——「終身事奉獎」,以表揚她在禧福協會事奉的努力。

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主席蔡志森致辭

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主席蔡志森以「作個無愧於大時代的小尖兵」為題,指出過去幾年香港經歷巨變,在人心不安、社會不穩的大時代,勉勵眾機構同工奮力繼續前行,甚至成為弟兄姊妹、以及身邊未信的市民的鼓勵,成為暗夜裡的一點燭光、波濤之中的一艘救生筏 。當晚大會亦邀請了李炳光牧師上台分享,勵勉在場百多位各基督教機構的同工、董事們。在聚會結束時,全場一起唱「要忠心」,並為各基督精兵獎得主禱告。

(KRT訊)

 

 

 

世界盃揭幕戰獲勝 厄瓜多爾球員榮歸於神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於11月20日揭幕,厄瓜多爾於當晚的小組賽以2比0擊敗主辦國卡塔爾。在隊長華倫西亞(Enner Valencia)兩次入球後,全隊球員圍圈跪地指向天慶祝,有傳媒報導指他們此舉是要把入球獻予已故隊友,2013年在卡塔爾逝世的前鋒賓尼迪斯(Christian Benítez),亦有報導指球員把入球和榮耀歸給神。

厄瓜多爾國家隊左後衛艾斯杜賓拿(Pervis Estupiñán)在最近的一次訪問中提到,他們在每次比賽前後都一起禱告。「這是我們向神尋求幫助和獻上感恩的方式。我們都是信徒,而我們知道,我們得以在這裡,除了是因著努力,以及在比賽中全力以赴,更是因著祂的帶領。」在是次比賽之前,中場球員格魯埃索(Carlos Gruezo)於社交媒體分享了一段他們幾個隊員在酒店房內一起禱告的影片,並寫道:「一個新的故事在今天展開了,而帶領著我們的腳步的是神。離了祢,我們就不能做什麼,我們把一切榮耀和尊榮歸給祢。」貼文吸引逾4.6萬網民讚好。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lLWSLJvyvb/?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禱告:願神的眾兒女興起發光,於所在領域倚靠和見證主,讓世界看見神的榮耀。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22年11月23日,Amy Fong編譯報導。)

台灣2022九合一選舉  當選基督徒公開感謝神

2022年九合一選舉當中,台北第六選區(大安、文山)於11月26日公佈結果,前兩高票分別是國民黨李柏毅、社民黨苗博雅,第三則為無黨籍曾獻瑩,以21,888票當選,得票率7.68%。此次台北第六選區,共有27名候選人,為本屆台北市席次和參選人最多的選區。曾獻瑩首次參選市議員能有如此成績,令不少人感到驚訝。

曾獻瑩夫婦

晚上8時多,曾獻瑩在妻子陪伴下,於服務處宣布當選。曾獻瑩特準備一束花獻給太太,接著夫婦並肩向眾人深深鞠躬。「感恩神,感謝所有支持我的選民。」曾獻瑩發表感言,特別感謝選區鄉親,願意把票投給一個政治素人,並感謝許多教會牧者的遮蓋和祝福。

宣布當選後,曾獻瑩接受採訪時分享,此次參選過程中,教會的遮蓋差派,以及弟兄姊妹同心禱告,對他十分重要;有些主內家人雖對政治參與較為陌生,仍用禱告和行動,出錢出力表達支持。等待開票的過程中,有父老牧者前來陪伴、一起禱告,求神成就祂的榮耀。如今當選市議員,挑戰也正開始,在錯綜複雜的政治圈,如何讓自己維持初衷?曾獻瑩毫不猶豫表示,「一定要跟教會保持密切連結,以禱告作為基礎,推動實務的理念。」

謝國樑跪地感謝神

此次九合一選舉,基督徒參與度明顯增加。國民黨籍基隆市長候選人謝國樑得票數超過9萬,於11月26日晚自行宣布當選基隆市長,在採訪中向神跪謝。 謝國樑語帶哽咽的說,選舉真的準備了很久的時間,現在這一場選戰終於有好的結果,首先要感謝神,因為他覺得在這個過程中,祂給自己最大的支撐,是最重要的一個依靠,所以在這邊還是要誠懇的感謝。他又分享:「在最近3年,我碰到很多低谷和困難,甚至一度覺得自己不能撐下去,但是今天能站在這裡,而且未來自己有機會以市長的身份來服務大家,我感謝神和我的信仰。如果今天有任何掌聲和榮耀,希望能夠歸給祂。」他又指出,未來會以神的僕人的心態去做好自己工作,以及該盡的義務。

(KRT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