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宣盟網路宣教大會 興起宣教大軍 寫下宣教故事

「全球華人教會要興起,做當初宣教士做的事!讓我們繼續寫下使徒行傳29章宣教的故事!」中華宣教聯盟(簡稱「華宣盟」)11月6日於網上舉辦宣教大會。華宣盟理事長、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表示,過去40年來台灣教會有很大的發展和突破,可以站起來關懷其他的教會。「耶和華萬軍」(簡稱「萬軍」)過去20多年在18個國家,打下很好的宣教根基,去年時機成熟,改組成為華宣盟,希望透過此一平台連結華人眾教會走向宣教工場,讓我們在異文化宣教中不缺席!

華宣盟核心牧者

張說,神往往用苦難,來打開宣教的硬土;因在苦難、動盪不安中,人心才會想到需要神。此外,教會的宣教史與移民也有很大的關係。華人是最大的移民群體,教會應好好把握機會。華宣盟過去在宣教上打下根基,期望未來能從現有的基礎擴大陣地,華人教會一起加入宣教行列,一起寫宣教的故事。

華宣盟副理事長、高雄浸宣武昌教會鄭博仁牧師說,神給台灣教會華人的命定和南島語系的命定。南島語系廣闊,東到復活島,西到西非馬達加斯加島,北到夏威夷群島,南到紐西蘭。台灣原住民其中16個族群,可說是南島語系祖先之一。

漢人從明、清和民國時期陸續遷到台灣。明朝鄭和下西洋,去到許多國家,從外交之旅變成商務之旅,使華人遍布全世界,並在當地建立教會。神使用原住民到南島語系傳福音,他們去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地,發現了原住民宣教的足跡。神安排宣教的最後一棒與華人有關,尤其是伊斯蘭教國家不易傳福音,神就把華人安置在那裡傳福音。台灣華人應與原住民連結起來,結合成為宣教大軍,參與末世的宣教。

華宣盟針灸教會

華宣盟副理事長、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師杜明達表示,在20世紀初,全球基督徒有83%在西方歐美國家,27%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但是經過100年的發展,基督徒的分佈有很大轉變。21世紀,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基督徒佔67%,西方歐美國家佔33%。

杜指出,在兩、三百年前,西方教會差派許多宣教士進到三大洲,尤其進到華人世界。現今看到67%的基督徒,都是因為這些宣教士們離開家鄉和舒適圈,來到三大洲宣教,所撒下的福音種子,讓我們得到福音的好處。「華人教會要起來還福音的債!」杜說,現今有18億的穆斯林、10億的印度教徒未曾聽聞福音。廣大的禾場需要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教會起來,去做當初宣教士所做的事,一起來完成耶穌的大使命。

華宣盟執行長王僕長老說,神在「萬軍」團隊興起普通和軟弱的人,只要我們願意擺上,神就會使用你我。過去「萬軍」在中東、非洲、南島和黑海等地18個國家,建立25個基地,並興起兩百多位宣教士在各地堅守崗位。他們給當地窮苦之人「釣竿」,在非洲透過「綠點計劃」種植桑樹,希望能建立1000間織帳篷教會,目前已有200多間。為興起年輕人,開啟的足球隊事工,目前已有10支足球隊,希望能增加到30支。

中華福音神學院戴繼宗院長表示,聽到華宣盟的宣教工作,他相信早期的宣教士們現今聽到這些見證,心中一定也大受感動。現今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的教會愈發成熟,參與宣教的工作者愈來愈多。這個時代的宣教,不再是過去的「西方到萬方」,而是現在的「各處到各方」。

足球事工興起年青人(截取自直播畫面)

1865年,戴德生著急中國四億人口「奔向一個沒有基督的永恆」,他們沒有聽聞福音;因此他在英國布萊頓海邊,向神禱告:「神啊,請給我們24位樂意幫助且靈巧的工人。」後來,他帶領一批宣教士到中國,開始內地會的工作。現今有7000多個民族,幾十億人口未曾聽聞福音;神也在尋找「樂意」和「靈巧」的人,供他使用。當我們在此聚會,從「感動」到「勇敢的動」,到「趕快的動」,必能帶出實際的行動。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2021線上國家祭壇 在震動中持守那不能震動的

已連續10年舉辦的國家祭壇,今年改為實體與線上同步於11月6日上午6至9點舉辦。全台有超過30個教會聚會點,總計超過300人參與實體聚會;616間教會、近4,000位祭司透過網上參與。2021國家祭壇以「在震動中,持守那不能震動的」為題,主題經文是「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來12:28)

在「感恩」時段中,陳文彬牧師指出,國家祭壇從2012年開始迄今,10年來已帶動台灣築壇獻祭的風氣,過去2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逾2億4700萬人染疫,500萬人死亡。台灣在神的保守下,即便今年5月間疫情升溫,進入三級警戒,有800多人染疫死亡,但3個月後疫情趨緩,出現零確診,社會逐漸恢復正常;今年3、4月台灣鬧乾旱,水庫水位見底,感謝神在梅雨季降下及時雨,解除旱象;今年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大放異彩,拿下2金4銀6銅共12面獎牌;還有強颱風璨樹來襲,靠近台灣時卻轉向,未帶來災害。

在「悔改」時段中,黃瑞成牧師指出,今年天災人禍不斷,缺水旱災,也發生太魯閣號意外、城中城大樓火災等事故。在這樣震動的時刻,我們要靠著主得勝,且得勝有餘,交託一切負面給隨時幫助我們的神:一、各樣帶風向、不正確的消息在網上流竄;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K型經濟興起,原物料價格飛漲,就業市場與實體經濟復甦緩慢;三、青年「躺平」思潮興起。年輕人不婚不養,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四、執政黨跟在野黨在公投案、罷免案上爭鬧不休,加上內憂外患,民心不安。

「在震動中持守不能震動的:安息」信息時段中,王道玥牧師指出,安息就是全然信靠神;安息是神與我們同在;安息就是放下自己;安息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安息是渴慕神的國降臨;安息是順服神。「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賽30:15)

「在震動中持守不能震動的:轉化」信息時段中,蔡善宏傳道指出,神震動一切財富和權柄,從非神價值體系進入合神心意的管理和治理,這就是「轉化」。當聖靈澆灌下來,新的局面開展時,我們不能停留在舊思維,而是要成為新皮袋,才有辦法領受新油新恩膏的澆灌,得著產業。

「在震動中持守不能震動的:回復力」信息時段中,潘劉玉霞牧師說,在震動中持守那不能震動的,第一是要在震動中得著安息。如同耶穌跟門徒搭船遇上風浪,耶穌說「我在船上,你們要安息。」第二、職場中的祭司要捉住祭壇的角。如同今年猶太曆5782年是安息年,今天也是安息日,要在震動中重新得力。

至於震動中神所賜的第三把鑰匙就是「回復力」(Resilience),潘劉玉霞說,她觀察以色列跟這塊土地20多年,以色列本身就是主的見證,「缺雨不缺水」、「缺錢不缺房」、「缺土不缺糧」,以色列經歷5次中東戰役、集體殺戮,仍能在亡國二千年後,於1948年5月14日復國,而且回歸的以色列人都是大屠殺相關當事人。「國豈一日而生?」聖靈親自撫育安慰以色列人,歷代志下7章14節告訴我們,當我們悔改、自卑禱告時,神就要醫治我們的土地,而醫治就是回復,成為物質界恢復的力量。

「興起下一個純全世代的教會」信息時段,韓慧蕙牧師指出,教會年輕人流失的現象令人憂心,18-29歲沒有信仰的年輕人佔了38%;另外,世代年輕人面對挑戰,不同於以往,最大挑戰是「元宇宙」(Metaverse),就是在網路世界製作虛擬實境,生活習性、自我價值被虛擬世界牽動,虛擬和多元取代獨一真神。下一世代年輕人內心不堪一擊,罹患憂鬱、社群恐慌,心理健康堪慮。教會要傳承給下一代的信仰核心,就是要年輕人效法但以理,分別為聖,高舉神的名,突破眼前的黑暗權勢。

(台灣國度復興報魏麒原報導)

 

2021洛桑亞洲宣教大會 合一迎向亞洲復興大時代

「亞宣2021/2022大會──亞洲教會大趨勢」(ASIA 2021/22 CONGRESS—MegaTrends in the Asian Church)於10月11至14日晚間舉行。大會由世界福音聯盟和洛桑運動主辦,共邀請到34個國家、超過1280名領袖出席,並有9種語言同步翻譯。

亞洲宣教大時代需要合一

世界福音聯盟(WEA)前秘書長譚德羅,也是菲律賓救濟和發展服務部 (PHILRADS) 的執行董事,與當地教會攜手合作,為窮人和有需要的人服務。他指出,目前有超過42億人居住在亞洲,占世界人口比例超過60%。其中包括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他們擁有全球37%的人口。如今在上帝的帶領下,雖然亞洲尚有29%的人口未聽聞福音,但是亞洲教會增長很快,亞洲國家宣教運動進入風起雲湧的時期!

譚德羅表示,福音運動在亞洲開始進入強盛階段,亞洲教會理應在合一當中共同服事。他分享了5點幫助亞洲教會合一的策略:1.專注於合一;2.戮力同心;3.建立溝通渠道;4.建立和加強國家聯盟 ;5. 以基督的心為心 。他以尼泊爾的教會、菲律賓DAWN運動(Disciple A Whole Nation,菲律賓每個村莊建立聯合教會的運動),以及「愛新加坡」運動(新加坡全國祈禱日,以體現合一的力量),還有「馬來西亞火牆」(跨越宗派、同心合意尋求神的心意)等為例表示,這些都是在基督的心意中聯合起來,一同團結為國家禱告的運動,讓不同宗派走在一起,教會之間發展出信任和委身的關係。而教會也可以建立和加強全國性的聯會,使教會能在政府當中發出聲音,為國家爭取信仰自由。

藉由建立國家性的聯會,將教會整合在一起,透過政策和一些提案、倡議運動,幫助國家中的少數民族爭取宗教自由。例如過去有很多的宗教信仰偏見可以從而調整,一起向社會擴展。而在發展這些運動和組織時,信徒也當「以基督的心為心」,除去自己的野心、謙卑關注他人需要,「不要想著我們能得到什麼,而是想著我們能給出什麼?」「神能藉著我們的工作帶給別人什麼呢?」從而也能彼此共享職權、一起領禱。

譚德羅指出,今天世界福音派合一的挑戰,不完全是被政治逼迫,也不完全是缺乏錢或物資,而是「缺少在主裡合一」。誠如主耶穌在升天之前,祂在約翰福音17章中的禱告,我們也要「透過我們的合一,讓世界來相信我們是他的子民。」 或許在合一的過程中,我們是「更主動了解對方」,而不是一直期待自己「被人了解」。

從約書亞記看世代與眾支派合一

世界華福中心國際董事會主席馮浩鎏醫師針對亞洲教會的合一,以約書亞記1章分享跨時代的合一信息。雖然在世人眼裡,約書亞要跨越約旦河的時候正值洪水上漲,看起來是最壞的時間點,但是神卻告訴約書亞,如今正是過約旦河最合適的時機。從這段經文可以看見神的全能和掌權,也可以思考人的責任。新冠疫情發生後,雖然亞洲宣教在世人眼裡看起來並不是個好時機,但是我們要如同約書亞一樣,行在信心當中。

摩西過世後,神將領袖的職分轉移到約書亞身上。「你所吩咐我們的,我們都必遵行。」(書1:16)從中可以看見,我們對新的領袖需要有新的委身,當信任他們。最讓人感動的是,百姓們在18節也鼓勵約書亞要剛強壯膽!不僅是神鼓勵約書亞,神也感動百姓的心,一同鼓勵約書亞剛強壯膽!馮表示:「相信在當中也有許多上一輩的人,也鼓勵著約書亞。謙卑的靈在他們中間,帶出合一、彼此順服,願這份謙卑的靈也行在我們當中,讓我們一同跟隨,一起走一條合一的道路。」在香港的合一議題上,他也曾流淚禱告,願彼此能減少評頭論足。基督徒與權柄能有更好的關係。他也看見神正帶領著香港建立和平運動,相信神有祂的時機。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老中青幼齊街舞 世代共融做新事

10月10日,TBC舞團受邀在府前廣場慶典中表演,150位年齡介乎6歲至70歲的素人舞者僅練習兩個月,且要克服疫情期間不能群聚團練的困難。這次表演是他們努力的成果展現,贏得許多觀眾的喝彩!

本身是基督徒的TBC舞團團長黃柏青,受訪時引用以賽亞書43章19節感謝神的帶領。投入推廣街舞運動近30年的黃柏青分享,過去街舞長期被認為是不求上進、沒有前途的少年人才玩的,現在包括建中、北一女以及台大等一流學府的學子都在跳,2024年巴黎奧運更把街舞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並且成為大型慶典的正式表演項目。這除了是台灣社會多元開放的象徵外,更要感謝這位做新事的神一路帶領和成就。

談到為何以「世代融合」作為這次表演的主題,黃柏青提到,他最近幾年無論是在教會還是社會,都不斷聽到「世代共融」、「代間合一」的概念,在他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之後,神也不斷把「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瑪拉基書4章6節)這處經文放在他的心中。而且他從自己開設的舞蹈教室看到愈來愈多中高齡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女一起來學街舞得著靈感。

老中青幼一同在總統府前跳街舞,正是象徵著世代傳承、共融共好的理念。黃柏青說,年輕一代有衝勁、活力及創意,年長一代有生活及生命累積的經驗可以和年輕一代共享。在表演中,年輕舞者表演的難度和技巧會高於孩童及中高齡的團員,但就像交響樂團的協奏曲一樣,有人負責高音、有人負責低音,以及不同的樂器都有其功能,世代融合的街舞要傳達的就是「各盡其職」就可以有精彩的呈現,人生就像一個大舞台,每個人也要學習跟不同的人學習和配搭。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英國教會聯手港人辦「友誼節」 歡迎移居者 促進社區融合

過去半年來,有大量香港人移民英國,中秋前夕,英國教會及居英多年的港人於倫敦南部薩頓區(Sutton)的薩頓貝丁頓公園,舉辦了一場「薩頓友誼節」(Sutton Friendship Festival),讓一群初來英國報到的港人,即使身在異鄉也能感受團圓和相聚的溫暖,幫助他們融入社區,帶動交流,促成融合。

不止港人,連薩頓區不少居民也參與其中(圖片來自主辦方FB)

園區偌大的草坪搭建了許多帳篷,走進公園內,港人會聽見熟悉的粵語。現場有樂隊表演,兒童合唱團頌唱廣東話詩歌,義工老師講述關於中秋的故事,帶著小朋友親手做燈籠,甚至還可以品嘗港式奶茶!活動估計有500人參與,除了將近400位港人外,還吸引不少薩頓區居民參與其中,他們藉此機會認識香港文化。

這次活動由薩頓葡萄園教會(Sutton Vineyard Church)、薩頓基督徒中心(Sutton Christian Centre)、「Sutton香港人」臉書群組等團體共同籌劃。還有約100名來自香港的義工、50多名當地教會義工協力促成這次的友誼節。英國聖公會克羅伊登地區喬納森.克拉克主教(Jonathan Clark)和薩頓市長也受邀出席當天活動。

薩頓葡萄園教會在網站上寫到,這個節日是對香港文化的慶祝,也是促進當地居民與新移居港人之間的融合。「我們很樂意看到當地所有國籍的家庭相聚,一同享受樂趣和友誼!」作為籌辦者之一的漢娜.邁爾斯(Hannah Miles)牧師表示,港人的到來沒有被英國媒體廣泛報導,「我們想做些事來歡迎港人,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在身處的地區推動,讓民眾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正在積極主動,而非被動地促進這一件事。」

許多參與者在活動中留言(圖片來自主辦方FB)

「我們有實質的做法,可以幫助港人在這裡安頓下來,不僅僅是象徵性的活動」,另一名籌辦者,UKHK組織創始人克里希.坎迪亞宣教士(Krish Kandiah)說。UKHK旨在幫助香港新移民在英國定居,強調這是「教會活出耶穌對普世關懷的好機會」。據悉,目前已達650間英國教會,透過其網站簽署名為《香港就緒》(Hong Kong ready)協議,希望以行動接待香港移民。坎迪亞宣教士也說,友誼節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時刻,有一位參與活動的母親高興地對他說:「看到這麼多香港人聚氣在這裡,我很開心,感覺就像家一樣。」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疫情加速教會轉型 承接屬靈恩膏的時刻已到

在10月1日的「在命定中興起!」(Rise to God’s Destiny)網路復興特會中,大衛會幕禱告中心章啟明長老在會中激勵新加坡教會的弟兄姊妹,持守呼召直到看見命定和復興,成為列國教會的祝福。聚會除了新加坡的弟兄姊妹,還有來自台灣、馬來西亞、杜拜、澳洲、印尼和蒙古等地方的信徒,共1600人參與。

章啟明長老(截取自網絡直播)

特會由新加坡燈塔教會華文聚會和台灣大衛會幕禱告中心合辦。章表示,過去許多人預言「新加坡是亞洲的安提阿」。新加坡是最具使徒性教會的國家和城市,最大的華人教會都集中在新加坡。新加坡教會要從使徒性教會轉為像安提阿教會,成為使徒性中心。《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一書形容,瘟疫像加速器一樣,使所有的東西都快速改變。瘟疫後所有型態都會改變,所有的教會,包括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的教會,都要預備新的季節來到。 

章又指出,神正在形成屬靈的熱帶低氣壓,且在使徒先知願意就位時,我們會看見「屬靈的颱風」在亞洲成形。當以利亞被火車火馬接走時,以利沙撿起以利亞的外衣後,神賜予以利亞能力的就轉到以利沙,也啟動超自然的恩膏。因此,當領導層更換時,代表天門打開了,原來跟隨的戰車兵馬,將等候新的屬靈領袖呼召他們開始運作。無論是葛培理、布永康、王永信或大衛鮑森、趙鏞基牧師陸續過世,他們的恩膏,所留下的「外衣」遍滿全地。我們要撿起他們的「外衣」,就像以利沙撿起以利亞外衣打水一樣,能使水分開,使亞洲有一波波的復興來到。

章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現在是你擴張帳幕、張大幔子、放長繩子、堅固橛子的時刻」。過去教會的高牆倒塌,驕傲的靈轉為謙卑,必須建立合一的禱告祭壇,神正在加速作工,新加坡要成為快齒打糧的新器具。領袖要有安全感和新的眼光,領受並啟動神超自然的能力。

田乘田牧師(擷取自網絡直播)

主持特會的新加坡燈塔教會華文聚會田乘田牧師表示,他相信神要啟動每一個人,願我們能看到新加坡和個人的命定,我們要抓住這恩膏領受能力。他也為眾人禱告,愈是艱苦愈是興起的時候。疫情中,在人覺得沒希望時,神要改變我們,也要興起每間教會,為神行大事。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中秋連假青年榮耀敬拜禱告會 宣告靠主走新路做新事

9月18日是台灣中秋節4天連假第一天,又適逢住棚節前夕,上百位來自北部地區跨宗派教會的年青人齊聚陽明山嶺頭山莊,舉辦「青年榮耀敬拜禱告會」,從白天到入夜敬拜與禱告,尊榮讚美萬軍之耶和華。在聚會的夜晚,青年牧者及信徒領袖,為90後及00後年青人祝福禱告,青年人也牽手彼此祝禱,齊聲宣告:「不叫人小看我年輕,要在言語、行為及愛心上,都成為這世代的榜樣。」

由以撒青年職場教會主責傳道楊紹廷、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恩雨靈糧堂邱蔚傳道、南港靈糧堂盧啟耀傳道,以及士林靈糧堂傅淵儒區牧等跨宗派青年牧者組成的「聯合敬拜禱告團隊」帶領敬拜並勉勵年青人,要成為少年大衛、約書亞及但以理,不單在教會,更要進到所在的職場、家庭和校園成為祝福。

「每個年輕人都要承接呼召和使命,成為神榮耀的器皿。」聚會召集人楊紹廷表示,多年前,他在烏干達遇到慕約翰牧師團隊的核心牧者Dennis,在他的鼓勵下,神把推動「亞洲青年城市禱告運動」的看見及負擔放在他的心中。這場在中秋節及住棚節前夕的青年榮耀敬拜實體禱告聚會所要讚美尊榮的只有一位,就是耶和華。

楊與太太都是擔任設計師的工作。他知道無論是靈命或是專業領域,都需要撒種、澆灌和耕種,這是長期的信心希望工程,特別是對於現時在校園和社會各行各業崛起的90後以及00世代青年,教會要願意花時間、付代價去陪伴、栽培以及成全他們。

楊分享,以他牧養的以撒青年職場教會為例,很多起初來到教會的年青人的生命光景都不是很好,普遍都有很深的自卑感,甚至還有貧窮及欠債的問題,他和師母會鼓勵他們先靜下心來在敬拜及禱告上扎根,為自己貧瘠的心田除草施肥。當靈命成熟之後,他們很多人就開始在職場有上軌道的表現,有的還開始創業。楊也扮演連結資源的角色,讓年青人可以資源共享,相互幫補。楊鼓勵年青人要跟上現今世代求新、求變的步調,但更要心意更新而變化,仔細察驗何為神善良、純全及可喜悅的旨意。而看重敬拜與禱告,就是與神相親、支取從上頭而來的智慧與力量的管道。

黃祈翰則引用約書亞記1章1-12節分享,63年前,一群外籍宣教士在一片荒蕪的陽明山半山腰開拓嶺頭山莊。半世紀下來,無數決志、蒙召和獻身的見證在此發生。隨著時代的更迭,上一個世代逐漸把棒子交到下一個世代的手中。從社會的趨勢來看,1990之後出生的世代,非但已嶄露頭角,甚至開始接棒擔任主管甚至是CEO。而今年的奧運及美國網球公開賽,甚至已經有不滿20歲的00後世代拿到冠軍或是金牌,這都提醒著教會世代傳承以及成全、栽培年青人起來接棒是勢在必行的事。

黃指出,年青人不單是社會的未來,更是教會的希望;摩西和約書亞就是一種使命的傳承及關係的延伸。他上週到長老教會跟年輕牧者分享,一個老牧師抓著他的手說,年輕的世代一定要興起。他以電動車的例子鼓勵年青人,電動車的時代已經要來臨,若你還是堅持要用修化油車的方式生存,你一定會被淘汰。要為主作夢,就要先離開舒適圈。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趙鏞基牧師天國歡送禮拜 張茂松感恩他對台灣教會的影響

創辦全世界最大教會,擁有80萬會眾的韓國汝矣島純福音教會創辦人趙鏞基牧師天國歡送禮拜,於18日上午8點(韓國時間)在他一生摯愛的教會大聖殿舉行,並透過YouTube全球直播。趙鏞基於9月14日安息主懷,享壽85歲。天國歡送禮拜行禮如儀,邀請趙鏞基摯友韓國遠東廣播理事長金章煥牧師證道,會中還播放趙鏞基一生在全世界佈道宣教的影片追思,世界各國領袖及友人致哀,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李永勳介紹趙鏞基生平,家屬致謝詞,隨後轉往梧山里祈禱院舉行安葬禮拜,安葬於梧山里崔子實紀念祈禱院禱告山墓園。

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視趙鏞基是「恩師」和生命導師,過去他不僅帶隊參與訪韓聖會,更與趙鏞基近身接觸和學習。張日前接受採訪,分享趙鏞基對於他個人生命,乃至台灣教會的影響。

張敬佩趙鏞基始終如一地親近神,前兩年趙鏞基來台灣曾說,自己依舊每天清晨4點起床,晨更結束後,6點到教會辦公室。趙鏞基與聖靈的關係密切,「認識聖靈比太太還要多」。「我們這批跟隨趙牧師20多年的徒弟們也有樣學樣,要與聖靈保持密切的關係,學習跟聖靈交通和講話。」趙鏞基非常平易近人,每次訪韓聖會,他都單獨宴請台灣牧者,個別談話,按手禱告祝福,跟台灣牧者建立親切的關係。

趙鏞基是一個講道的人,他教導說,會眾已經知道自己是罪人才會進到教會,傳道人不需要再告訴會眾他是罪人,而是告訴他們怎麼倚靠神的幫助,解決生命的苦難及難關。於是張改變傳講的信息,從十字架的信息,進入復活的信息。十字架信息是受苦的信息,從十字架的耶穌來看,就是受苦、清貧、背十字架;復活的信息就是凱旋,靠著耶穌得勝。十字架是信仰的過程,不是信仰目的,目的在於凱旋。耶穌沒有停在十字架上,祂已經復活升天,坐在寶座上。耶穌教導我們用寶座的角度和眼光看我們的信仰,看我們的苦難,看人生所有的挫折。

張談起台灣教會歷史,台灣早期教會70-80人就到頂了。1974年學園傳道會在韓國辦特會,剛好在汝矣島純福音教會旁邊,讓參加的台灣牧者見識到居然有教會會眾可以達到一萬人。從1976年開始,戴義勳牧師就組團拜訪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也帶領台灣教會進入復興運動。

這一波因訪韓聖會帶來的教會復興運動,張有感而發說,當年他只有26歲左右,卻已經看到自己在教會服事40-50年,退休時會眾只有70人的光景,毫無盼望。去到韓國,才知道原來教會可以不一樣,這對他那個年代的傳道人有很大的衝擊,教會突破也帶來信心的突破。

以前教會氛圍保守,「只有初代教會需要神蹟,現代教會不需要神蹟」的論調甚囂塵上。張說,沒牧養過教會,沒面對過會眾生死離別的人,才會有這種觀點,因為負責任的傳道人,在於幫助會眾度過難關,帶領弟兄姊妹經驗凡事都能的神,病得醫治,困難得化解。早期他也經歷禱告「按一個死一個」的窘境,後來經歷信心的突破,開始帶領會眾在禱告中,經歷職場、家庭、親子關係突破的神蹟。記得有一次主日崇拜,他為病人禱告,然後神責備他,「為什麼不問會眾病好了沒有?」那時20多歲的他站在台上,很沒有信心地問台下會眾:「剛才禱告,誰病得醫治?」一位50多歲的媽媽舉手說,原本星期一要開刀的手上的脂肪瘤禱告後不見了!這帶給他極大的震憾,信心也獲得突破,之後教會的神蹟奇事就不斷發生。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Church can help運動 救助2,800位弱勢童免挨餓

「教會愛幫協會」推動的Church can help運動,跨越淡水河,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合作,捐贈600萬元物資給新北市5個行政區,使2,800位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免於挨餓。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張明文一行人於10日抵台北真道教會,感謝「教會愛幫協會」創辦人廖文華牧師及所有捐助物資的機構。

「我在禱告中看到新北市的需要,很希望把我們先前幫助萬華的經驗,帶進新北的家庭。」廖表示,Church can help在萬華疫情重災區,致贈萬華區600位警消人員價值400萬元的防疫裝備;捐贈物資給萬華周邊的和平醫院和中興醫院共1,800位醫護人員;向萬華區16間國小、國中、高中共1,035位低收入家庭孩子每人贈送一份禮物盒,內有2,000元全聯禮券及暑期優良讀物;資助近20間位於萬華區長期投入遊民關懷、弱勢族群、兒童、獨居老人的中小型教會。

張明文局長代表新北市長侯友宜表達謝意,「疫情造成經濟與教育極大的衝擊,感謝真道教會結合這麼多資源,捐獻600萬物資給5個區,對學生提供了很大幫助。新北市將繼續跟真道教會合作,協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沛德國際教育機構的柯沛寧執行長也表示,「幫助學生們度過這個危機後,未來孩子會知道當他們有需要,教會能提供他們實質的幫助,也能帶給他們溫暖。」

對於發起運動的初衷,廖表示,在疫情當中,最弱勢的兒少首當其衝,因家庭經濟因素挨餓。其次疫情也衝擊弱勢兒少的心理狀況,加上居住家庭空間窄小,衍生恐懼、憂鬱及各樣的心理疾病,需要外界伸出援手。廖希望喚起更多的教會及機構起來幫助弱勢孩子。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從上行之詩看生命重整 後疫情生活中的心意而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進入新格局和新常態生活,面對「後疫情生活」,信徒應如何重整自己的生命?環球聖經公會於8月7日透過線上舉辦「從上行之詩看生命重整」聖經講座,由區應毓博士主講,教導如何從聖經話語中經歷勝過環境的信心。

區應毓博士(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院長)指出,詩篇120-134篇被稱為上行之詩,也是朝聖者之詩。舊約時期,朝聖者每年都會有3次上耶路撒冷守節,他們來自各地,一邊走一邊唱詩。朝聖者來到耶路撒冷的聖殿沿階而上時,祭司每上一階唱一首詩歌,所以上行之詩也被稱為登階之詩。

區指出3個層面的生命重整:信心的重整、事奉的重組、家庭的重建。一、重整信心(詩121):詩人確信耶和華是以色列的幫助,祂能在所行的路上保守祂所愛的百姓。其中提到的「群山」也代表眾神、諸靈的意義。群山的神明帶給人恐懼感,心靈沒有安寧、惶恐不安。「看環境、疫情、經濟,內心會有恐懼。詩篇的上行之詩卻提醒,不需要恐懼外在環境,因為耶和華是極大的幫助和倚靠。」3-4節中談到的「打盹」,隱喻莫不關心、冷漠、輕忽和麻木不仁的意思,迦南的神明有時會打盹睡覺(王上18:27),但創造天地的耶和華卻不眠不休地看顧和保護祂的百姓。「保護」在詩篇121篇中出現了6次之多,耶和華的保護可以直接回應朝聖者的禱告,也可以藉著環境保守祂的兒女。聖經啟示,絕處會逢生,當百姓願意回轉歸向真神、向祂求告的時候,必定有神的引導。

二、重組事奉:願耶路撒冷平安、弟兄和睦同居。朝聖者目睹耶路撒冷的榮美後,就願耶路撒冷平安昌盛(參詩122)。詩篇133篇則提到詩人用膏油和黑門甘露形容弟兄和睦同居的美與善。區指出,今後疫情生活,許多教會開始安排線上實體同步,「求主使我們能渴慕回到神的家,一同在聖殿專心敬拜神。」我們的屬靈生命不能單靠一個人追求主,而是需要與弟兄姊妹一同成長。固然一個人獨自可以敬拜神,但不要忘記神設立地方教會,就是使我們能集體尋求祂。綜合詩篇122篇得出一個結論:「教會需要建造成一座聯絡整齊的榮美聖城,而且合一見證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家庭重建:詩篇127和128篇談到神祝福家庭、敬畏耶和華便為有福。詩人在詩篇127篇中確認家庭興旺需要倚靠耶和華,而且神的祝福彰顯在後代子孫;128篇則談到敬畏耶和華就會經歷蒙福的人生,重整對神的信心,也重整個人、家庭、教會的心。

綜合上述的3個重整層面,區提醒信徒,最重要的是心意更新而變化,時時刻刻察驗何為神純全、善良、可喜悅的旨意(羅12:2),才能在後疫情生活中確實活出主的旨意。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商可瑩報導)

 

 

2021年MC2門徒推動大會 門徒應連結於神的異象

為激勵受新冠肺炎衝擊的教會不要放棄,菲律賓CCF(Christ’s Commission Fellowship)教會於7月24-25日舉辦線上MC2推動大會,CCF主任牧師陳彼得(Peter Tan-chi)勉勵與會者尊主為大,靠著聖靈的大能及恩典,為主做工,傳揚耶穌基督,成為忠心又良善的工人。

MC2的意思是「倍增教會社群」(Multiply Church and Community),由菲律賓CCF教會引進,於1984年開始教會植堂運動,迄今在菲律賓有7萬多名會友,植堂遍佈北美、澳洲、中東和亞洲各地。

聚會由菲律賓CCF「基督大使命」教會主辦,中華差傳、桃園揚名基督教會、新竹聖教會、桃園葡萄樹教會、桃園讀經會、台北宣道會、新城家職場教會、造橋教會及大台北同工聯禱會等教會機構協辦,共有300多位牧者同工參與。講員包括陳彼得牧師、馬來西亞領導天際線教會主任牧師凌昌文(Philip Lyn)、諾姆‧葛思樂國際事工主席大衛‧葛思樂牧師(David Geisler)及麥道衛事工創始人麥道衛牧師(Josh Mcdowell)。

陳彼得期許與會者,在大流行病期間,積極專注於看見神的手所帶來的機會,渴慕看到神仍在做工。以弗所書2章8-10節是關於「神的心」的經文,神的拯救,不是出於人的行為,而是從神來,本乎恩。在救恩之後,神的計劃依舊持續,神說我們是祂的工作,神預備我們,為要完成祂對你我安排的奇妙計劃。

「然而因著人有自己的異象,沒意識到神異象的重要性,對神的異象漠不關心。」陳彼得說。更糟的是,以人為中心的錯誤異象,往往帶來危害,譬如希特勒、史達林的偉大異象,帶來難以抹滅的災難。因此,異象必須從神而來,才有永恆的價值,人必須明白神的異象,個人生命的異象與神的異象連合,以完成神的計劃,生命才得到真正的滿足。

「僅只一生,稍緃即逝。」P陳彼得說,CCF已成為全球運動,成千上萬的男女委身其中,因為這是關乎神的異象,盼望透過門訓大會激勵平信徒,訓練平信徒,所有人一同作工,完成神的異象,成為神眼中忠心又良善的僕人,人生沒有任何遺憾。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泰雅爾族聖靈復興運動 邁入50禧年 再次呼求聖靈澆灌

7月7日是泰雅爾族聖靈復興運動邁入50禧年的日子,主責單位田埔教會舉辦了線上直播禱告會,徐正義牧師(田埔長老教會)邀請曾參與49年前聖靈復興運動的一位姊妹分享見證,呼籲弟兄姊妹以渴慕聖靈的心來到神面前,認罪悔改,尋求神的面,靠著聖靈,才得以進入與神同行的聖潔生活。

一位49年前參與聖靈復興運動的姊妹作見證。(擷取自直播畫面)

回顧49年前田埔教會的聖靈復興運動,曾參與其中的一位姊妹分享,當時教會光景悽慘,不知怎麼走下去。教會4位參加靈修會的姊妹就聚集在一起禱告尋求,突然聖靈從天上降下,感覺一股熱流,生命也被震動,神就光照她們看見自己的軟弱、罪惡及不足,4人就從中午到夜晚,一直認罪悔改禱告。弟兄姊妹見狀也加入其中,之後神蹟奇事不斷。於是聖靈復興的火逐一傳遞到其他教會及社區。因此,她相信主要預備我們的心,等候祂再來,用祂的愛澆灌我們,恢復對祂的敬拜讚美。原民合一團隊為49年前聖靈澆灌泰雅爾族群獻上感恩,呼求神的憐憫,尋求不同教派和教會的合一,聖靈再次澆灌台灣這塊土地。

台北父老團隊為泰雅聖靈復興禱告。(擷取自直播畫面)

研究泰雅爾聖靈復興運動20多年的林鴻信老師(台灣神學院教授、基督教研究智庫發起人),以「泰雅靈風吹起」為題短講。林研究1972年7月7日田埔教會4位婦女禱告所帶起聖靈在泰雅爾教會的工作,最重要是婦女們「悔改歸向神」,才會帶下聖靈復興的工作。林分享了兩點看見:一、撕裂心腸而不是撕裂衣服。「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因為祂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珥2:13)先知約珥提醒,在聖靈作工前,要撕裂心腸,而不是表面的撕裂衣服,真心實意悔改歸向神。撕裂心腸是指在我們裡面的真實痛苦,在敞開心胸的痛苦當中,聖靈會作工,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二、願意被主使用的心。林從過去22年對泰雅爾聖靈復興的研究中發現,山上原住民長輩最大的遺憾是,「我們還沒有準備好,聖靈就來了。」經歷泰雅爾聖靈復興的耆老,大半沒受過教育,難以發揮影響力。長輩心中的困擾其實就是「沒有準備好同工」,可以延續復興所帶來的教導、訓練、管理及牧養的同工。

如同先知以賽亞聽見主的呼召,「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以賽亞回答:「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6:8)我們不僅要撕裂心腸,更深層認罪悔改歸向神,而且甘心樂意成為被主使用的器皿,當聖靈再降臨,我們就成為預備好承接聖靈工作,被神使用。會中陳見岳牧師以台語禱告,呼求聖靈再次造訪;周神助牧師則用國語祝福:「感謝神,讓台灣可以在全球40天禁食禱告,承接第一天的第一棒,從直播禱告會的敬拜、讚美及禱告,感受到神榮耀的同在,相信神要透過世界各地華人同心合意一起守望禱告。不論弟兄姊妹在那一個國家,未來39天讓我們不間斷禱告,直到看見神做榮耀的工作。」

本次線上直播禱告會,吸引了2,600多人觀看和參與,在原民牧者們迫切的祈求、禱告,以及最後的號角聲、呼求聖靈充滿的詩歌中畫下句點。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迎向418新季節 點燃亞洲復興之火

「新的季節即將來到!」如今許多人談論著的「418」預言來自路加福音4章18節:「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預言指出,將有一波聖靈大澆灌臨到許多人身上,神復興的季節即將臨到全球,有數億以上的靈魂等待收割!

418預言實現的季節

「418」預言與宣告來自今年4月17日,美國堪薩斯市的IHOPKC(國際禱告殿,簡稱IHOP)的領受。IHOP創辦人畢邁可牧師(Mike Bickle)表示,今年4月9日,他邀請先知克里斯牧師(Chris Reed)到IHOP講道。當克里斯下飛機時,他聽到關於英國菲臘親王去世的新聞,想起2019年時神啟示他:「當英國菲臘親王逝世時,將是418最後實現的季節。」克里斯想著為何是今天?以及418的涵義,於是他便問畢邁可:「418對你有什麼重要意義嗎?」

畢邁可聽了以後非常訝異,告訴了克里斯「418」的重要性。早在1920年,先知甘保羅(Paul Cain)的母親甘安娜獲得聖靈啟示:「妳將生一個兒子,取名保羅,他會像使徒保羅一樣為主做見證。」接著安娜經歷5次流產,直到1929年,她順利懷孕8個月,但醫生卻發現她,同時罹患了心臟病、乳癌和子宮腫瘤等重大疾病,可能無法平安生下孩子。安娜回家後悲痛呼求:「主啊!祢不是應許我,要賜我一個兒子保羅嗎?」某一天晚上,天使造訪安娜,並告訴她:「這病不至於死!」當下她的疾病完全得醫治,之後腹中的孩子甘保羅也平安出生,後來安娜健康地活到105歲。

安娜離世前告訴甘保羅,神有一個將影響全世界重大的啟示要告訴他。有一天,甘保羅邀請畢邁可一起陪伴已昏迷兩個多月的安娜,病床上的安娜突然清醒過來,告訴甘保羅:「這重大的啟示,就是路加福音4章18節。」之後安娜便安息主懷。過世的日期正巧是4月18日下午4時18分。

畢邁可獲得印證後便向世界宣告:「現在是展開418大復興與大收割的新季節,路加福音4章18節的恩膏與安娜心碎得醫治恩膏都將臨到,親愛的家人,你願意領受主耶穌執行418的恩膏嗎?我們一起同心禱告,進入末後418的新季節!」

近期克里斯在一次重要的預言服事聚會中,領受了聖靈啟示——國際禱告殿大學(IHOPU)中文部主任紀思(Nicole)牧師於4月9日同時戰勝末期癌症與新冠肺炎,是「418新季節」初熟的果子。克里斯當時說道:「我們當中是否有人在4月9日那一天或前後得著醫治。我領受到這一天是被印記的。」台下有人大喊「Nicole!」。克里斯繼續說道:「聽見主說,這是一個神蹟奇事,證明了最後418將來到。這是一個徵兆,我們基督的肢體達到了一個里程碑的歷史時刻,神蹟醫治將要以極快的速度倍增,我們將看見這些醫治成就!」

訓練末世的華人先鋒

紀思於6月27日的線上答疑會中,闡述關於IHOPU從成立到開啟末後異象的歷史:「IHOPU成立中文先鋒學校,訓練先鋒部隊,傳遞亞洲大復興的聖靈火炬,而聖靈的烈火將從亞洲燃燒至全世界。早在38年前,神就將這個異象啟示放在IHOP之中。」

38年前,先知鮑勃瓊斯(Bob Jones)便預言了在中國的稻田裡面,人人會拿著一台不插電的小電視敬拜神,當時任何人聽到這個預言都覺得他瘋了。然而現今這個世代,我們可以看見神宣告的話語都在發生!神不斷實現著IHOP與亞洲的連結。

「在疫情還沒有發生以前,神便感動IHOPU要將課程轉成數位化,讓一切教學、敬拜、禱告等運動都能線上進行,並透過中文翻譯,讓亞洲的同學也能參與在課堂之中。沒想到才剛上線就遇上疫情,也因此可以讓許多渴慕神話語的同學,能夠藉著線上課程與IHOPU的教導相連,訓練同學成為末世時代的華人先鋒,與神的心意相連。」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先知性藝術水流 經已流到華人

近年,先知性敬拜和藝術在華人信徒群體中興起,使神的信息以多元化的渠道向信徒彰顯。本報訪問了兩位華人繪畫藝術家,暢談關於先知性藝術對城市的影響,以及神如何帶領華人發展先知性藝術。

圖像主導的世代

黃綺琪,中國畫藝術家,其作品曾參與多個國際藝術展覽。黃在訪問中談及,現時香港社會越來越清楚藝術的作用和感染力,藝術能即時向人傳遞信息。現在是一個由圖像主導的世代,例如Instagram每時每刻都有大量圖像出現,所以藝術很重要,讓信息能馬上傳遞,而不用經過太多處理,人很快就明白圖像表達的信息。例如圖像中顯示人的姿態及商品的擺放方式等,都在投射一個特定的信息。這其實是透過顏色、佈置等方面的藝術語言去說話。因此,每個人都有能力去理解圖像,藝術是一門共通的語言。

很多教會過去認為讀藝術,就等於學設計和做裝飾,覺得藝術與所相信的神並沒有太大關係,只會想到讓讀藝術的年青人設計海報,小冊子和畫圖等,但現在多了教會關注先知性,就會認識到先知性藝術是透過視覺語言去傳遞信息,是神說話的載體。

華人進入先知性水流

畫家段曉真老師,過去曾創作一系列表達天國啟示和天父心意的畫作,廣受教會和信徒群體認可。她在受訪時表示,近年神正在向華人開啟先知啓示性領域。過去比較多在西方教會中發現這種先知性的表達,現在這個水流已經流到華人,這是神作到華人身上的一件新事。祂藉著先知性藝術,使我們的生命能夠突破理性思維模式,走進父神心意的軌道,與祂的心意對齊。

聖靈是我們的老師

段從2013年開始舉辦先見繪畫訓練,她發現在華人中存在一個問題,他們普遍認為,我不是專業畫家,我心裡有圖像異象,但是我表達不出來。「我曾在馬來西亞、台灣、廣州、新加坡等地開班,都遇到同樣問題。我會說,你們放心,在聖靈的水流中,祂會教導我們,因為聖靈在一切事上作我們的老師。」段指出,我們應向神禱告,我不會,但是祢能教我如何表達和呈現。

段強調,學員要在短短兩個小時內領受和表達,是一個非常挑戰的嘗試。剛開始大家很緊張,但是經歷了第一次之後,學員很驚訝,越畫越經歷從來沒有的滿足。「每堂課中我都會解釋,真正的老師是聖靈,我只是解釋聖靈的工作。經過這樣的訓練,我們對神的認知和信心也會大大提升。很多人經歷過後,都覺得不能停止畫畫,我很高興看到現在很多人畫出有恩膏的作品。」

在先見繪畫訓練中,段首先讓學員在敬拜中預備自己的心,歡迎聖靈的介入。「每次的先見繪畫,必須先敬拜神。在神同在的氛圍裡,我們很容易進入屬天的軌道,看到天上的異象,讓聖靈打開我們的屬靈五官,就是看、聽、聞、説、心思和意念。神藉著敬拜讓我們先突破,然後領受下載,再在繪畫中呈現神的心意,以及我們自己藉著色彩圖像所釋放的情感表達。」

藝術帶來醫治

段見證神藉著繪畫帶來更新和醫治。她過去曾認識一位姊妹,在先知性繪畫課堂中領受耶穌帶著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走到她面前。她就想起有位好朋友正在懷孕,但醫生測試出她的胎兒不正常,他們夫婦很傷心,因為結婚後等候很久才有這個孩子。她還沒畫完就急不可待拍照發給朋友。她的朋友很感動,後來也來參與先知性繪畫課堂。再過幾個月,段再次回到他們當中,這個朋友也來了,還抱著一個非常健康開心的孩子。她說,這就是當初她懷孕時的孩子。神用繪畫給我們帶來醫治,化咒詛為祝福。

羔羊的婚宴

先知性藝術遍地開花

段又分享自己在先知性藝術方面的生命歷程。「我常常等候神,記錄下祂對我說的話,我知道祂藉著繪畫培養我這麼多年,祂一定要用這個才幹來表達祂自己的榮耀。」而另一方面,她又有點信心不足,很多時候不太明白畫出來的東西是真的在向眾人說話,傳達神的信息嗎?

「開始時沒有人明白畫出來有什麼用,我曾經想過放棄,但神沒有放棄我,祂不斷給我異象。我有點懷疑,但我還是順服神。我畫出來的作品,例如《猶大獅子》和《羔羊的婚宴》等,經過很多年,才讓更多人明白。」在這10年當中,神讓段看到先知性繪畫遍地開花,結果累累,看到好多被神興起的先知性畫家,雖不是專業的,但是有愛神的心,而且表達很成熟,甚至超過專業畫家。因為這是屬靈的領域,是屬神的創意彰顯,和地上有很大區別。「這是神給我的印證,創作更多先知性繪畫,讓畫說話,讓我們清楚藉著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來明白神的心意。」

(記者莫嵐報導)

 

 

2021鷹獅行動進入命定線上特會 擊退負面思想 醫治內心傷痛 得著神國的豐盛

全球基督徒禱告院「2021鷹獅行動進入命定」線上特會於6月25-27日舉行,張哈拿牧師和彭秀慧牧師等傳講信息,26日晚間聚會線上參與人數逼近千人。張在26日上午的信息中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會無法實體聚集,但聖靈是不受時空限制的,網上聚會中神的同在一樣強大。過去一年多,為列國守望禱告時,她看見仇敵在疫情嚴峻時見縫插針;神的兒女在黑暗籠罩的時刻,更要把自己當作活祭獻給神。當我們親近主和順服主,就得著能力與智慧,敏銳於聖靈的光照,敵擋仇敵無處不在的攻擊。

擊退內心負面思想

過去一年多,仇敵撒但不斷在教會界及基督徒中散播負面的意念:牧師不想面對羊群、弟兄姊妹不想禱告和讀經。「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耶17:7)張提醒,禍福關鍵全在乎是否倚靠耶和華,神的兒女若終日陷在負面氛圍裡,不去對付生命的軟弱,仇敵就會不斷打擊你。

張分享,要成為神可使用的器皿,不僅要趕走負面思想,更要醫治釋放個人內心所受到情感的傷害,饒恕傷害你的人。很多人內心創傷之所以沒有處理,張認為,我們將「過去的創傷合理化」,不遵行神的話語把傷害交託神,也沒有饒恕。這樣的內心傷痛不但不會消失,反倒深埋內心,導致火熱逐漸變冷淡,莫名情緒反覆浮現,容易冒犯別人,這就是內心傷害沒處理的表徵。當內心纏累沒有破除和完全卸下交給主,是很難結出聖靈的果子,為主所用。

「啟動屬靈的武器就是神的道,不再停留在受傷的裡面。」張說,在耶穌基督裡不僅有豐盛的生命,且耶穌也勝過陰間和死亡權勢,基督徒不用害怕死亡,因為在基督裡的豐盛生命有突破和成長的能力。基督徒要用口宣告神的話語,丟棄一切的軟弱、謊言、欺騙,擊退仇敵。我們要來到神面前悔改認罪,遠離惡行,放下內心的不饒恕,用行動去除神看為惡的一切事,堵住生命的破口,不給魔鬼留地步。

今世與末世一線之間

「平安都在耶穌基督的右手中,耶穌的寶血勝過一切!」張於26日晚上聚會中指出,今世與末世只是一線之隔,今生是短暫的,天上的家才是永恆。神的兒女要用敬畏的心跟隨主,用神的話語為自己永生建造好根基,不要只想到今生的益處,過著富裕的生活。眼睛不要只注視世界紛擾的環境,這樣只會抱怨連連,不要放棄你的神,堅持到底,超越今生,仰望天上的家和永生的盼望。

「放下一切忙碌,跟神傾心吐意吧!」張說,神的兒女忙碌於今世各樣的事務,卻沒有時間跟神交心,來到神的寶座前傾心吐意。因著跟神親密時間越來越短,屬靈力量逐漸消耗殆盡,不再倚靠神,而是倚靠自己,進入危機。我們要學習耶穌,當祂服事人群後總會離開,去到曠野和山上安靜等候,跟天父交通,支取屬靈的力量。

張又向會眾發出挑戰,「你有沒有想過得著耶穌基督裡永遠的豐盛?」永生的豐盛會帶給生命成長、突破及能力,然而要跟隨耶穌就得捨己,捨棄今生的財富,把財寶積在天上,光明國度必償還你百倍的豐盛。她勉勵教會領袖及宣教士持守神所賜的異象,即使遇上一時的打擊及挫折,也要為主剛強,堅持到底與耶穌同行,天使天軍必為你們爭戰。

末日的景象是稗子跟麥子、惡人跟義人一起並存,然而當耶和華日子到了,耶和華榮耀的大光要來照耀被黑暗遮蓋的大地(賽60:1-3)。我們要以堅固的信心,勇敢面對眼前瘟疫的艱難,不要害怕,因為神與我們同在,在我們裡面有不能震動的國,黑暗災難會繼續下去,但神祝福的榮耀會越來越明亮,神的兒女要渴慕真理,更多浸泡在神的話語裡面,成為義人。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疫情下16族50原住民青年 用母語手牽手大合唱

疫情嚴峻下,神召會台北神愛教會所屬的「愛德斯工作室」,招聚16族50位原住民年青人,錄製「2021『手牽手』16族50人大合唱」MV,於6月24日首播。台北神愛教會丸山陽子(Yoko)牧師說,盼望這支MV為原住民孩子加油,也能成為這地的祝福,安慰在嚴峻疫情下苦悶的民心。

50位原住民青年,代表16族穿上傳統服裝入鏡,還用各自族語獻唱。獻唱的50位原住民青年包括歌手璽恩、Tank呂建中在內。Yoko說,50位青年都是自己用手機或器材錄製,品質參差不齊,感謝有專業的「歐讚」音樂團隊協助製作,讓作品質感超優,也令人驚訝原住民孩子的音樂天份。

原住民孩子一起參與合唱(擷取自YouTube網站)

「一切都是為了原住民孩子宣教!」Yoko說,台北神愛教會關懷原住民孩子,5年前開了「愛德斯工作室」,因為很多原住民孩子有音樂才能,卻不一定找得到工作,所以成立這間音樂公司幫助他們安排演藝工作,回饋原住民。

說起拍攝這支MV的緣由,Yoko說,教會成立了「神愛原住民孩子平台」,向年青原住民宣教,擔心「神愛」宗教意味太濃,刻意不用漢字,改用羅馬字,因為很多原住民孩子有長老教會背景,卻對宗教很畏懼。在疫情嚴峻時,原住民的感受容易被一般人忽略。因此,她想拍攝MV為原住民做點事,展現原住民唱歌的天賦,用音樂鼓勵處在疫情風暴底下的原住民青年,「手牽手」一同度過疫情。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教會青年大串連 直播快閃為台禱告

台灣疫情嚴峻之際,一群年輕牧者與寇紹恩牧師(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師)和李協聰牧師(台北101教會)發起「Apostle 29 使徒行動」,自6月7日至8月7日為期2個月,每晚9點開始,鼓勵教會牧者透過社交媒體,帶領青年一起線上禱告10分鐘,用RPG快閃禱告行動為台灣代求,與聖靈一起寫下使徒行傳29章的故事。發起單位期望有100間教會,超過3,000位青年一起參與禱告行動。

黃祈翰、陳嘉華牧師夫婦在線上帶領RPG快閃禱告,為台灣疫情禱告。(擷取自臉書粉絲專頁)

6月7日第一場RPG快閃禱告行動由平鎮浸信會黃祈翰、陳嘉華牧師夫婦,在臉書「Apostle 29 使徒行動」粉絲專頁起跑,為台灣疫情禱告。

看見全國青年RPG快閃禱告,推動復興禱告小組RPG禱告運動的周神助牧師於6月8日網上發文,自願報名參與。他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要報名參加青年快閃RPG禱告運動。看到一群年輕的牧者跟寇紹恩牧師和李協聰牧師一起發起全國青年RPG快閃禱告運動,非常興奮。作為以學生事工起家的資深牧者,我開始返老還童,願意與年輕人忘年之交,忘年快閃,同心恆切禱告,書寫使徒行傳29章……父所應許的聖靈澆灌下來是全年齡的復興,包括少年人、老年人、僕人、使女,讓我們全年齡快閃、慢閃都參與RPG復興禱告運動!」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疫情下的台灣教會 推動線上洗禮

「神的拯救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台灣的三級防疫警戒令楊梅靈糧堂推動的幸福小組喊停,楊梅靈糧堂主任牧師湯簡如把幸福小組轉為線上聚會,同時從6月初開始為福音朋友舉行「線上洗禮」,計劃將為百人施洗。

湯於6月17日受訪表示,在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時刻,確診者說不定明天就「離世」,這是生死決定的時刻,多拯救一個靈魂就多一個,因為難保轉瞬間「主耶穌就來了」。當日,於教會的每月婦女聚會中就有4位姊妹受洗,受洗儀式如同正式洗禮儀式,只不過受洗姊妹是在家中,穿著白色受洗袍,預備一盆水,然後對著鏡頭,在上線觀禮的小組組員和家人面前,由牧師施洗,再由家人或自己把水澆在頭上,完成受洗儀式。

說起為何推動線上百人洗禮,湯說,現時楊梅靈糧堂跟其他教會都停止實體聚會,教會今年上半年共推動19個「幸福小組」,接觸280位福音朋友,因原本計劃的8次聚會已完成5-6次,全部喊停很可惜,於是把「幸福小組」剩下的內容轉線上,同時思想「線上洗禮」的可行性。

「耶穌的拯救是超自然的,超越時間和空間。」湯說,雖然疫情如此嚴重,但神的道穿越時空,神的教會依舊要繼續傳福音,完成大使命。使徒行傳中,耶穌被接升天後,被聖靈澆灌的門徒憑藉神的大能,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得醫治。當2、3個人同心合意奉主的名聚集,主就在我們中間,所以「線上洗禮」的參與者雖然身處不同的空間,在線上聚集時,靠著聖靈的大能,受洗是符合聖經真理,不只在台灣,最近還要在線上為泰國、美國慕道友施洗,這全是聖靈的作為。

報名「線上洗禮」的福音朋友要先完成聖經真理課程、受洗約談和受洗課程,明白聖經真理和受洗的意義才能受洗。教會把包括受洗袍、聖經在內的防疫受洗包,寄送到受洗者家裡,等到約定的聚會時間上線參加洗禮。「從6月初迄今已在線上為11位弟兄姊妹施洗,未來還要為23人施洗,盼望到月底能在線上為百人施洗。」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網路宣教共享影音材料 幫助教會度過嚴峻疫情

「KUA GLOBAL跨越」網路事工成立一年多,負責運作的台灣城市引力協會(CITY to CITY Taiwan,簡稱CTC Taiwan)執行長黃偉南牧師說,「KUA GLOBAL跨越」不只透過網路宣教,更會推出影音共享計劃,幫助偏鄉中小型教會傳道人把心力花在牧養關懷會友,以及社區傳福音。

黃偉南牧師推動影音共享計劃(CTC Taiwan提供)

CTC Taiwan屬於 「Redeemer CITY to CITY 都市植堂全球事工」網絡一員,異象是在亞太地區華人教會間,推動以福音為中心的「恩典•城市」植堂運動。關於開辦「KUA GLOBAL跨越」事工的起心動念,黃偉南說,一開始只是在去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為台北101教會及心欣城市教會兩間教會弟兄姊妹預備,共用線上崇拜、小組聚會等平台資源。線上平台啟用後,牧者團隊在禱告中就清楚領受,神的心意是KUA GLOBAL不只是為滿足教會的需要,更要透過無遠弗屆的網絡,向許多沒聽過福音的華人傳福音,或是幫助持續受疫情封鎖地區的華人,重新與神連結。

「KUA GLOBAL平台不是要取代Local church,而是幫助處在疫情境況中的弟兄姊妹經歷神!」黃偉南說,突破過去教會建造的思維,KUA GLOBAL經過一年多的運作,呈現截然不同的「教會」樣貌,不僅有廣東話、閩南語、華語等多種語言播放,且在每週線上主日中,牧者都會發出呼召,同步有線上陪談室,陪伴新朋友決志禱告。每週都有來自世界各地10多位男女信主,累積下來,過去一年多信主的人數很可觀。世界各地弟兄姊妹信主後,KUA GLOBAL就會建議他們委身在地國家的教會,接受牧養及裝備。

KUA GLOBAL目前已建立10個線上小組,每個小組10多人,每個小組分屬4個不同城市,小組帶領人通常是傳道人或教會同工。黃偉南說,與既有教會牧養思維不同,KUA GLOBAL小組的成員可能來自台灣、東京、上海、吉隆坡,或是帶領人在美國紐約,帶領歐洲、美洲不同時區的成員。小組利用臉書、Zoom、Line各種不同社群溝通平台聚會,聚會時間不受限制,等於一天24小時都有不同小組在聚會。

台灣疫情5月中旬轉趨嚴峻,團隊於5月底發出「CTC Taiwan can help」影音共享計劃,願意免費提供詩歌敬拜、信息及兒童主日學素材給受疫情影響的華人教會及機構自由使用。現時全球已有23個城市64個教會及機構申請共享計劃,服事逾6,000人。

KUA GLOBAL的敬拜讚美(CTC Taiwan提供)

黃偉南指出,教會暫停實體聚會,對於在偏鄉植堂不到半年的牧者,就遇上人力短缺,也無網路直播設備及技術等問題,於是有部分參加植堂訓練的傳道人希望使用KUA GLOBAL平台的敬拜、講道及兒童主日學影音材料。因此,團隊認為既然是共享,就開放給其他資源缺乏的教會申請使用,畢竟台灣4,000多間教會,有半數以上是100人以下的小型教會。

兒童主日學(CTC Taiwan提供)

CTC Taiwan只是幫助者,黃偉南說,目的是想減輕開拓教會的傳道人壓力,不用分心為線上聚會或錄製信息忙碌,把心力更多放在關懷弟兄姊妹及福音事工上面。而有些國外教會機構申請影音材料共享,是打算用這些華語材料開設華語團契和華語兒童主日學,讓孩子在國外同樣也能接受華文教育。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台灣醫護沒時間用餐 教會送餐飲加油打氣

台灣疫情爆發,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忙到沒有時間用餐,甚至訂餐都被拒。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和青庭行動協會合作,發起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送餐的「資源前線」行動,在五月底前獲得不少回應。繼上週送餐到台大醫院,6月2日送到萬芳醫院後,他們預計會再分送萬華醫院、土城長庚醫院、馬偕醫院、耕莘醫院、雙和醫院和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每間醫院將會獲派發一萬元的餐食或咖啡和乾糧,特別的是,他們還在餐盒或咖啡杯上,貼上為醫護人員加油鼓勵的留言。

談到這項行動的起源,台北靈糧堂社青區牧謝涵羽傳道受訪時表示,他在關心會友的過程中,發現作為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會友,提到這段時間忙到沒有時間用餐的情況,因此牧區開始發起這項行動,希望給予醫護人員實際的幫助。

謝又分享,他們原本設定這項階段性行動持續到5月底止。沒想到5月底前,募到的經費可以送餐祝福8家醫院。其中有一筆奉獻指定送到萬華醫院,因為沒有人送餐到萬華;也有弟兄姊妹想支持部立雙和醫院,剛好先前發生雙和醫院發生確診者攻擊護理人員事件,可以給他們加油打氣。

雖然奉獻或參與的志工,不一定都是基督徒,但是彼此都建立了很好的關係,也讓更多人知道教會在疫情爆發後,也有實際的關懷行動。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