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區禱告殿領袖聚集 兩代齊同行

5月28至30日,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與台灣的禱告殿領袖在墾丁天主教中心聚集,會中兩個世代的領袖合一尋求、禱告與團契,目的在於「非為事工而聚集,乃為天父齊同行。」

主責者之一、高雄廿四小時敬拜禱告中心翁國峰牧師受訪時表示,此聚集起源於多年前在美國的一場「全球禱告領袖高峰會」,該峰會集結了多國的禱告殿領袖,促成亞洲地區禱告殿領袖有機會彼此團契、連結,因而從幾年前開始有一年一次在台灣舉辦的亞洲地區禱告殿領袖聚集。

有位首次參加此聚集的青年領袖在會中分享,從來沒有想到中文的琴與爐禱告可以如此本地化的融入教會年輕族群。此外,每一場聚會中兩代之間都有熱烈的回應與禱告;青年人勇於分享,年長的以聆聽、支持回應。

香港孵化箱事工馬健明牧師在會中分享自己的領受,他相信同行的關係不是關乎來自人的「遮蓋」,因為人是有限的,乃是要一起「對齊」於神。在兩代之間的同行關係中,下一代會藉由上一代的榜樣學習如何對齊。不關乎上一代交付責任給下一代,而是在於進入一起對齊的水流裡。

翁認為,這樣的聚集不是著重方法論,而是齊心找出核心價值,讓亞洲區的禱告殿能用華人的方式將敬拜與禱告持續的深化。他又指出,兩個世代的同行,首要的不是上一代如何將事工交給下一代的「傳承」,而是著重在彼此支持、同心。就如同聖經所述:「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珥二28)下一代看見的異象成就,為要滿足上一代的異夢,相信這是神要在這世代作的事。

(台灣復興報商可瑩報導)

愛爾蘭公投贊成墮胎合法化 維護生命群體:「歷史性的悲劇」

愛爾蘭於5月25日舉行公投,為是否推翻憲法的第八修正案進行表決。參與公投的選民以接近二比一的比例,即超過140萬選民贊成廢除該議案,令墮胎在愛爾蘭邁向合法化。

1983年通過的第八修正案保證未出生的胎兒及母親得享同等的生存權利,同時禁止任何情況下的墮胎。然而,作為世界上最堅定的天主教國家之一,近年愛爾蘭各項社會共識均出現轉變: 2015年成為第一個通過公投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現任總理是公開的同性戀者;民眾更在最近的公投爭取墮胎權。公投前,Facebook及Google封鎖了其網站上來自外國群體關於公投的廣告,令廢除修正案的聲音接近一面倒。

此次廢除第八修正案的運動是由一名牙醫的死引發的。2012年,31歲的牙醫哈拉潘納瓦(Savita Halappanavar)流產並胎死腹中,卻在法律下無法進行墮胎,最後在醫院死於敗血性休克。衛生部調查認為過度嚴格的墮胎法是她的死因。據估計,每年約有3,500名愛爾蘭女性前往英國墮胎,亦有另外2,000人非法取得墮胎藥自行墮胎。公投有結果後,總理回應指,他將致力在未來幾個月內,在議會通過一項新的自由墮胎法。

當地的維護生命群體普遍對公投的結果感到悲傷。「為生命步行」總幹事說:「我們非常難過,許多愛爾蘭人反對愛和生命。」

「愛爾蘭天主教協會」發言人認為,贊成廢除該議案的勢力來自境外支持墮胎的利益集團。愛爾蘭誤將母親的權利與兒童的生命視為對立,改變了同時尊重兩者的立場。

「拯救第八修正案行動」發言人表示:「女人在愛爾蘭比墮胎普及的美國安全得多,墮胎合法化不會令女人得到更多保障。投票結果是個歷史性的悲劇。」

愛爾蘭一群醫生在當地報章上撰文表示:「大多數墮胎都不是以健康為理由,墮胎顛覆醫學的真正目的,而重視救人召命的醫生應該置身事外。」維護生命的醫生John Kehoe亦認為不需要修改憲法才令女性得到保護。

美國「維護生命聖職人員」總監Frank Pavone神父接受Life News訪問時認為:「今天一些支持墮胎者的歡樂的淚水預表著愛爾蘭各城各鄉的悲痛,母親會因為墮胎而流淚。」

另一方面,美國踏出維護生命的一小步。特朗普政府動議修改《公共衛生服務法》第十章,禁止計劃生育機構運用政府資助進行墮胎,轉介母親到其他墮胎服務機構或與墮胎服務機構共用職員及設施。

(來源:CBNChristian News WireLife NewsChristian HeadlinesBreak Point,2018年5月25日,Vasco Lam 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求神向普世教會啟示每條生命的重要性,遠超過個人及女性的權利。

伊拉克新領袖承諾包容各族各派 包括基督徒

伊拉克5月中舉行國會大選,由什葉派領袖薩德爾(Muqtada al-Sadr)意外勝出。當地加色丁禮天主教巴比倫宗主教區宗主教薩科(Louis Raphael I Sako)曾致電祝賀薩德爾,並希望新政府能致力促進全體伊拉克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據薩科描述,薩德爾感謝薩科的賀電,且承諾「支持基督徒」。

即使伊拉克基督徒只能在國會爭奪5席,選舉結果已反映重大轉變。梵這5席中其中4位當選人皆來自加色丁禮天主教會,而當地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黨「亞述民主運動」(Assyrian Democratic Movement)並未取得任何議席。這5位候任議員分別來自伊拉克基督教徒組成的「巴比倫旅」、加色丁敘利亞亞述黨(Chaldean Syriac Assyrian Council)、加色丁聯盟(Chaldean coalition)和亞述拉菲丹聯盟(Assyrian Rafidain coalition)。

雖然沒有任何獨立候選人在選舉中取得絕對優勢,但由薩德爾率領的共產黨「政治聯盟」共奪得議會329個席位中的54席,排名第一。曾於1980年代兩伊戰爭中對戰伊拉克的民兵領袖,伊拉克前交通部長阿米里(Hadi al-Amiri)領導的「法塔赫聯盟」(Fatah Coalition)以47個議席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現任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領導的「勝利聯盟」,共取得42個席位,表現遜於預期。

然而薩德爾本人未有參與選舉,且明言不會出任總理,意味他將扮演「造王者」的角色。薩德爾屬意阿巴迪繼續出任總理。阿巴迪是溫和什葉派,曾於去年率領伊拉克軍隊擊潰伊斯蘭國,被指對解放尼尼微省而言具重要角色。為了組建新政府內閣,薩德爾、阿米里、阿巴迪已進行會談,阿巴迪於會後指,這次會面顯示新政府「將具包容性,不會將任何人排除在外。」

薩德爾曾於5月21日發Twitter帖文:「我是穆克塔達。我是什葉派、遜尼派、基督徒、賽伯伊人、雅茲迪教徒、伊斯蘭教徒、通情達理的人、阿拉伯人、庫爾德人、亞述人、土庫曼人、加色丁禮天主教徒和沙巴克人。我是伊拉克人。不要指望我與任何派別結盟或對立,以增添新仇舊恨並導致我們滅亡。我們正在走向全面的伊拉克聯盟。」

(來源:Christian News Headlines,2018年5月24日,潘意韻編譯報導)

禱告:求主幫助這些政壇領袖效法以斯帖,善用自己的議員職分保障當地基督徒安全。

二千猶太人登聖殿山破紀錄 「猶太人的心正轉向聖殿山」

本年耶路撒冷日(5月13日),猶太人紀念1967年六日戰爭統一耶路撒冷,二千零八十名猶太人登上了聖殿山遊覽,創第二聖殿以來單日最多猶太人登山的記錄。

鼓勵登上聖殿山的組織Yera’eh統計每天猶太人登山的人數:2009年共有5,658人;而2017年共有25,628人,創歷史新高。其代表Elisha Sanderman告訴Breaking Israel News:「2,080名猶太人在5月13日登山,這人數破了歷史記錄!去年今日只有900多人登山,所以我們本來預期今年有1,500人。在聖殿山上看到如此多的猶太人,真的讓人回想起到聖殿過節的歡樂日子。」他又說:「猶太人的心正轉向聖殿山!」

聖殿組織總部發言人Assaf Fried認為那是全球歷史進程的一部分。他受訪時表示:「昨天是自第二聖殿以來最多猶太人登山的一天。這個趨勢正在快速增長。」他又說,「以往猶太人在山上感受到威脅,穆斯林會大聲咒罵,但現在他們不能這樣做。在耶路撒冷日,有許多家庭帶同孩童前來遊覽。以前猶太教拉比會反對跟隨者登山,但最近開始有拉比鼓勵此事。」

猶太人須在警察護送下進入聖殿山範圍。他們不得攜帶任何物品,附近也沒有足夠設施存放物品。他們只能匆匆遊覽,在聖殿山停留數分鐘;不得祈禱或進行儀式,全程被警察監視,與穆斯林區隔開。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8年5月14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祝福猶太人得到真正敬拜的啟示,現在就是在聖靈和真理中敬拜神的時候。

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帕特森 因多年來對女性不當評論被免職

美南浸信聯會屬下西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帕特森(Paige Patterson)由於他過往對女性的評論被免職。

上月,一條2000年的聲帶被曝光,當中帕特森說,他不會建議被丈夫虐待的太太離婚,然後講述他曾告訴一個受虐待的太太在晚上在床邊禱告,並且「盡可能地順從丈夫」,繼續與他同住。

幾段講道錄音也被曝光,其中一段裡,帕特森對一名少女的身體作評論;另一段裡,他批評女修士不夠努力使自己外型出眾。《華盛頓郵報》亦報道帕特森在2003年指示一名聲稱被強姦的女士不要報警,反而鼓勵她原諒施襲者。該女士是神學院學生,其後曾被停學。

網絡對受虐待婦女的評論的回應很快,超過3200名美南浸信會婦女5月初在網上聯署,要求受託人對帕特森採取行動。聯署指出:「美南浸信會公約不能允許聖經的領導觀點被濫用,以致領袖可以抱持不符合聖經的權柄、女性和性別觀點而繼續領導。」受「#MeToo」反性騷擾和反性侵運動影響,不少美南浸信會婦女更使用「#ChurchToo」(教會也一樣)主題標籤,表達憤怒和指責。

經過13小時的會議,神學院的受託人董事會於5月22日發表聲明,感謝帕特森過去的貢獻及服事,表示他已退休並獲得賠償,並沒有提及導致他被撤職的任何不當評論或行為。

帕特森在任內堅決反擊女性主義和女性運動,並致力在婚姻、家庭、性別及女性的角色上恢復聖經字面主義。1998年,帕特森當選為宗派主席,他幫助推動了一項反對任命婦女的決議,又修正了宗派信仰聲明,稱「妻子應該親切地服從丈夫的僕人領導。」

美南浸信會牧者之一J.D. Greear評論指:「教會有責任保護被虐者,並為脆弱者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這一點毫無懸念。虐待絕對不能被容忍、大事化小,隱藏或『內部處理」。領導者若視而不見就是共犯,必須追究其責任。」

其後,帕特森發電郵給神學院學生和工作人員回應說:「我們當然受到傷害,但我們沒有妥協,我們仍然有我們的見證。」他並沒有就事件作出道歉。

曾與帕特森共事的Chris Thompson牧師則認為,追溯他18年前的言論來懲罰他是不公平的。

(來源:Religion News Service,2018年5月23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 女性在教會中得到保護,與男性享有相同的服事機會。

使徒性與先知性復興的 3 個目標 -【復興以色列】專欄

關於使徒性和先知性的話題如今引發了很多的爭議,特別是當這些話題和耶路撒冷的彌賽亞餘民有關聯時。這個話題為什麼如此重要?以弗所書裡提到3個「先知和使徒」工作的關聯點。

第一個關聯是建立「Ecclesia」教會的根基, 使其成為神的靈之居所。以弗所書 2章20節:「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這裡說的不是地方性的教會,而是全球的教會「Ecclesia」。牧師一般專注在本地的教會,而使徒傾向於普世的教會。

第二個關聯點是神預定了讓外邦人和猶太人通過對耶穌的信心而和好的計劃。以弗所書 3章5-6節:「這奧祕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像如今藉著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以色列和國際教會的合作是神國度的中心,並且也應成為從古至今先知和使徒所立的所有根基的一部分。

第三個關聯點是耶穌升天後賜到地上的屬靈權柄,五重職事裝備的事工。以弗所書 4章11-12節:「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屬靈的權柄是與耶穌升天連在一起的。耶穌高升,超乎一切力量和規則之上。祂賜下權柄給教會如給自己的身體(以弗所書 1:20-23)。祂通過祂的名、祂的靈以及五重職事的運作賜下屬靈的權柄(以弗所書 4:7-11)。「使徒和先知」與「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並列出現,清楚地表明他們的身份必須持續存在並發生作用,絕沒有消失或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以上 3 個關聯點,我們能總結出以下這 3 點某種程度上驚人的原則或事實:

  1. 教會(Ecclesia),所有第一世紀最初的信仰群體都接受及順服先知和使徒的屬靈遮蓋。
  2. 以色列,所有最初的信仰群體都是連接並對齊聖經上的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
  3. 國度,在耶穌再臨前國際教會(Ecclesia)中運作的屬靈權柄會成為耶穌再臨後千禧國度中的執政權柄(馬太福音 19:28,路加福音 19:17)。

這 3 個目標—教會(Ecclesia)、以色列和國度是先知和使徒復興的主要原因。它們是如此的重要,同時觸發了很多的屬靈爭戰,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3個目標,以致我們能在這個時代更好地與神對齊。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特拉維夫「提昆國際事工網路(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與聖父「永恆的旨意」對齊 -【國度角度】專欄

唯有完全對齊,才能全然擁有。一切的對齊之中,重中之重乃是先與三一神對齊。

經上記著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那麼天父永恆的旨意是什麼?答案就在主禱文中:天地都要對齊,天國完全降臨於地,天父的旨意全然在地上被執行 (太6:19)。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從首先授權予亞當,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創1:28) ;到授權末後的亞當——天父的獨生子基督耶穌,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基督的國,衪要作王,直到永遠 (啟11:15)。從神的子民戰勝所有惡族建立的色列國,到神的兒女戰勝敵基督黑暗國度,建立愛子光明的國度,天父永恆的旨意、計劃與目標只有一個,在這條主軸上始終如一,從來都沒有改變。

末世教會面對最大的挑戰是:有神學卻無學神,有知識卻無樣式,有假象卻無形象,這樣的人很多,但真正認識神且活出父神的樣式的人卻少之又少。天父藉淚眼先知耶利米,豈不早早提醒神的子民:「我的百姓愚頑,不認識我,他們是愚昧無知的兒女,有智慧行惡,沒有知識行善(耶4:22 )」。天父藉以賽亞更指出:「其中看守的牧人是瞎眼,都沒有知識偏行己路,各從各方求自己的利益(賽 56:8-11)」。何解,因為仇敵只要成功迷惑神的兒女,分裂基督的教會,使之偏離天父永恆旨意的主軸「天地完全對齊」,則教會越是大發熱心,越有「主見」,其結果必然是偏離主軸越來越遠。

仇敵如何引誘迷惑我們離開這條天地對齊的主軸?主特別提醒我們:一個人不能事奉二個主,又事奉主又事奉瑪門財利。在一切所求所需之上,至為重要的是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太6:24-33)。在人一切的夢想、理想、野心及貪心之上,首先必定要與天父心中永恆的「天國大業」的目標「對齊綁定」,你先關心天父的事,天父也必關心供應你世上一切所需要。但要切記,神不是要來滿足你的「想要」乃是要滿足你的「需要」。約翰提醒我們,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因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約一2:15-20)。

末世仇敵引誘教會進入最大的困局就是迷惑與分裂;末世聖靈引導教會進入最大的破局就是對齊與合一。父神啟示了一個奧秘,等到日期滿足之時,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弗1:9-10)。我們不再是散兵游勇去打游擊戰,乃是與神對齊合一的天國大軍去打整體戰。聖靈正在恢復基督身體各樣恩賜、職事及功能,使各盡其職,完全合一,彼此擁有,唯有同心合意與主完全對齊的教會,才能得著屬天的恩膏、權柄與能力,並手握天國的鑰匙,去攻破黑暗國度中陰間的權柄,拯救那些被囚的靈魂出監牢、被壓制的得自由,叫被捆綁的得釋放。


文@何寶生

這個夢是關於我的嗎? -【夢教室】專欄

未被解釋的夢是沒有意義的。即使夢境再美好,除非我們理解它並作出回應,才會帶出神所計劃的影響。

首先,要學習分辨夢是關於誰的。一個人在夢中出現並不代表該夢與他有關。作夢者在扮演什麼角色?在大多數的夢中,作夢者扮演夢的焦點,參與者或旁觀者。

夢的焦點

當作夢者是夢的焦點時,夢就是作夢者通過自己的眼睛來看,及經歷這個夢,就像自己拍攝的電影。如果作夢者是一切行動的中心,這是一個「內在的夢」。作夢者與其他的夢境元素互動,他們的行為對於夢境的情節至關重要。如果作夢者不是夢的一部分,夢境的情節就會完全崩潰。

夢的參與者

假如作夢者是夢的一部分,並與夢中的其他元素互動,但對情節並不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把作夢者抽離夢境,情節並不會分崩離析,只會留下一些空白。在這類的夢中,各人(至少兩個,有時更多)都在做一些事情。也許那夢是關於一群人騎自行車上山,不同的車手都遇到問題,而作夢者只是這群人中的一員。這是一個「參與型的夢」的經典例子。

當作夢者是一個群體的一部分,夢不是專門給作夢者。這是關於作夢者所身處的群體。這個群體是他們的家庭嗎?若是,夢的解釋將適用於他們的家庭。如果這個群體是教會的人,這可能是關於他們的教會發生的事情。如果他們的同事是夢的一部分,這可能是關於他們的職場。這稱為「外在的夢」。夢是關於一個群體,而不是直接關於作夢者。然而,夢中存在的問題會按作夢者的參與程度影響他。

夢的旁觀者

當作夢者只是在觀察這個夢,他們對夢的情節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有時候,他們覺得自己在夢中像「鬼魂」,沒有人看到或聽到他們的聲音。這是另一種「外在的夢」。夢不是關於作夢者,而是關於他們正在觀察的個人或群體。行動的重點是誰?誰的行為會影響夢的發展?那個人才是關鍵。夢的信息是給他們的。

神在做什麼?

大多數的夢是「內在的夢」。神在告訴我們關於我們的事。祂在幫助我們克服障礙,改變我們的思想,鼓勵我們進步,給我們未來的希望或糾正我們的方向。然而,有時候祂會告訴我們其他人或團體正在發生的事情。請緊記:每當神向我們展示某人或某事時,祂是在邀請我們禱告,「外在的夢」總是為了激發代禱。

繼續做夢,並求問耶穌正在做什麼、在說什麼、祂給你這些夢是什麼意思。通過這樣的學習,提升你的能力,必定可以令你與耶穌的關係進深,使你在神面前得蒙喜悅。(提後 2:15)


文@莊.多馬,國際溪水事工總幹事(John E. Thomas, Stream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教導預言服事、解夢和神的國度。)
譯@盧輝

611「網絡會議」首移師大馬遇變天 教會領受「榮耀教會」恩膏

5月17-19日,香港611靈糧堂為分堂及門徒教會主辦的「網絡會議」(下稱『網絡』),首次從香港移師至吉隆坡,恰巧遇上馬來西亞執政黨執政61年來,第1次變天的關鍵時刻,會議向來自15個國家地區、57間教會,共超過480位教牧同工、領袖及弟兄姊妹,傳遞了「榮耀教會」的異象和恩膏。

主任牧師張恩年及其團隊,透過解釋瑪拉基書,指出當年以色列人背棄了利未之約﹑列祖之約和夫妻盟約,導致咒詛重重。其根源在於當代的祭司藐視神,容許百姓以殘疾和瘸腿的牲畜為祭獻給神,自己也如此行,大大羞辱神,神因此沉默了四百年。張恩年帶領全場牧者同工,檢視自己的生命,並向神認罪,承認沒有把神的榮耀和能力活出來,求神改變,重新委身跟從神,求神復興教會。

他指出,耶穌要建立的是榮耀的教會,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弗1:22)。「榮耀教會」有三個特點:其一、教會要作萬有之首,帶領萬有歸向神,順服神。其二、一個新人:外邦人和猶太人成為基督的身體,好像夫妻的合一。其三、基督的新婦: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使教會成為榮耀的教會。他又強調,當牧者的心轉向神,神接著就差遣以利亞,使兩代的心互相轉向,家庭就會轉化。今日很多神的僕人都流失下一代,兩代不和,遍地就出現咒詛;而打破咒詛的方式就是兩代復和。他們呼籲眾教會要一起來打這場仗。

見證:鐵漢子變柔情父親 兩代復和觸動人心

GA611靈糧堂副主任牧師邢志中,今天是一位柔情的父親,很難想像,他過去對女兒很暴怒,甚至以為打者愛也。Hanna是家中的長女,自小是一個活躍、善於表達的孩子,但因為爸爸很嚴厲,對她期望又很高,她在家會封閉自己,不跟父母分享。她不能穿短褲、沒袖子的衣服,如果沒達到要求,爸爸就會怒打她。

邢分享他的成長背景,他是家中長子,爸爸來自中國北方,當過軍人,脾氣暴躁,嚴格認真,對他的功課有高要求。但小時好玩,常惹爸爸生氣,也常被毒打,不單身體疼痛,心裡也充滿恐慌。但男人有淚不輕流,他不斷用意志力壓制情緒,以為這樣可以好過一點,沒想到變成感情阻塞,不懂得表達感覺。他坦誠自己不懂表達愛,他越想愛女兒就越著急和衝動,甚至用手打她,以為這就是愛,卻不知傷害了女兒。2004年,他和夫妻一家五口到香港母堂安息3個月。當時,牧師為他們做深度醫治釋放,讓他開始感受到天父的大愛。

Hanna又分享,父親節時,他們一家在餐廳慶祝,媽媽建議要向爸爸感恩。她只能說一兩句話,就開始哭泣,爸爸當時就擁抱她,兩父女擁在一起痛哭,神的醫治就臨到他們。她又感恩有媽媽作她和爸爸的橋梁,常鼓勵她跟爸爸分享,也教導她傾聽爸爸的心。

2014年,邢牧師在一個特會中被神醫治了他的創傷。講員要大家寫一封信給爸爸,於是他就寫了內心的話,這封信讓他大得醫治。回到家後,他為自己給女兒帶來的傷害道歉,求女兒原諒,彼此擁抱哭泣,父女的關係終於在愛中修復了。

(新聞稿由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