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拯救藍圖:外邦人令猶太人歸主

已成立逾200年的基督徒關懷猶太人使團的香港分會(CMJ HK)於2月13日假香港城市大學田家炳演講廳舉辦「直到主來:猶太人歸主與教會復興」講座,由夏達華研道中心總幹事黃德光傳道、以色列CMJ歷史傳承中心總監艾亞倫牧師(Rev Aaron Eime)和以色列CMJ負責人Garth Gilmour博士分享,從考古、希伯來文學及猶太歷史角度剖析聖經羅馬書11章12-15節,提醒會眾作為外邦人信徒的最終目標,是將神的福音傳回以色列。

黃德光傳道透過展示位於希臘、羅馬及耶路撒冷等地的歷史古蹟照片,引導會眾再思使徒保羅的生平。保羅明白許多神的計劃與奧秘,其中有些甚至無法用言語表述(哥林多後書12:7-8)。「例如按着神的時間,若司提反不是在保羅蒙召前殉道,保羅便不會深切反省自己,甚至自稱是『罪人中的罪魁』(提摩太前書1:15)。」講座的中心經文(羅馬書11:12-15)正是由使徒保羅所寫,保羅的生平和洞見,或者有助我們了解神拯救世人的策略 —— 讓外邦人和猶太人一同歸主經歷復興。

艾亞倫牧師以2月舉辦的南韓冬季奧運會作引言,指出保羅在羅馬書亦以運動為喻:「他們(猶太人)失腳是要他們(外邦人)跌倒嗎?斷乎不是!」(羅馬書11:11)這節經文加入了賽跑的意境,可以想像有人在賽跑時跌倒後,不會就此停下,但會繼續跌跌撞撞地緩緩前進。艾亞倫接着解釋:「神仍在工作,猶太人並未被棄絕(羅馬書11:1),只是他們跌倒了,便走得比較慢。」猶太人失腳跌倒,使外邦人從猶太人手上傳承了聖經律法、宗教傳統和神的祝福,艾亞倫提議會眾也不要放棄這場信心賽跑,好讓福音最終能有機會再次由外邦人傳到猶太人中間。

Garth Gilmour博士再次引用羅馬書11:11,解釋保羅當時書寫的歷史背景。當時尼祿王將所有猶太人趕離羅馬,羅馬教會變成了只有外邦人的教會。於是羅馬教會的人們便遇到試探,以為神已放棄了猶太人,教會不再需要猶太人。所以保羅需要記下這節經文以正視聽。因著猶太人的過犯,救恩反而臨到外邦人,為要激動猶太人發奮。「若他們(猶太人)被丟棄,天下(外邦人)就得與神和好;他們(猶太人)被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嗎?」(羅馬書11:15)這節經文明確反映保羅並未放棄猶太人,而且他看見神對這個世界的救贖計劃包括猶太人在內,當猶太人得着救恩(「被收納」),對全世界而言正好代表着「死而復生」——因為福音遍傳「先是猶太人」,然後才到外邦人。Dr. Gilmour向會眾呼籲,「若大家想看到自己的國家,甚至全世界復興,便應向神呼求拯救猶太人。我希望看到這一天來到。」事實上這事已經正在發生:他觀察到自1948年以色列復國後,世界各地猶太人信主人數急劇增長,以色列境內在1948年只有4個猶太基督徒團契,今天這個數字已經增至265個。

(記者潘意韻報道)

以色列電影《一個新靈》題材敏感 見證耶穌 但惹猶太人批評

一套關於耶穌基督信仰的電影《一個新靈》(A New Spirit),在以色列各大電影院上映,最受歡迎的新聞節目也花了13分鐘介紹該電影。但因為該片牽涉對耶穌的信仰,就遭到特別多的批評。

導演Doron Eran表示:「人們說電影很精彩,但對猶太人卻是很大問題。他們會說我是基督徒,背棄了猶太人的身分。當我跟他們說耶穌也是猶太人,他們不喜歡。」

故事記述當地貧窮小鎮幫派成員達姆卡尼(Yacov Damkani)的真人故事。他在70年代逃亡到美國,接受了耶穌作救主,其後回到以色列的街頭傳福音直到今天,特別是向極端正統猶太人傳福音。

Eran亦因著達姆卡尼而認識耶穌,才知道耶穌是個徹頭徹尾的猶太人。「以前以為耶穌是基督徒,卻不知道他是猶太人。」

雖然面對批評,但Eran積極地計劃未來,深深相信電影是改變人最有效的媒介,認為以色列需要多十套關於耶穌的電影。「只要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就有機會從完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這件事。」他認為只要引起人反思就足夠。

(來源:茂滋以色列報告,2018年2月號,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禱告更多猶太人認識耶穌是猶太人,也是彌賽亞。

國度1分鐘(47) – 普珥節 Purim

+按圖放大

 

普珥節

紀念反敗為勝的歷史

猶太曆:亞達月14日

西曆2018年:3月1日(猶太人在2月28日傍晚開始)

為什麼叫「普珥節」?

「普珥」的希伯來語源於古波斯語,意思是「抽籤」。

以斯帖記記載,哈曼為以抽籤方式決定屠殺猶太人的日子(亞達月13日)。

為什麼慶祝?

猶太人為紀念主前4世紀猶太人被擄到波斯的時期,遭遇滅族的威脅,但神藉以斯帖拯救他們。故事記載在以斯帖記。

速讀反敗為勝的歷史

  • 波斯亞哈隨魯王立以斯帖為王后。
  • 以斯帖的養父末底改以信仰為理由,拒絕向大臣哈曼下拜,因而激怒哈曼。
  • 哈曼設計要在亞達月13日屠殺所有猶太人。
  • 各地的猶太人禁食禱告。
  • 末底改要求以斯帖向王求情。
  • 末底改設宴款待亞哈隨魯王和哈曼,其間向王奏告哈曼的陰謀。
  • 亞哈隨魯王下令將哈曼掛在木架上,那是原本為末底改而做的行刑工具。
  • 亞達月13日,猶太人殺死那些謀害他們的敵人。
  • 亞達月14日,猶太人設宴歡樂,互送禮物。

今日猶太人如何慶祝?

  1. 在普珥節前夕和當天誦讀以斯帖記
  2. 施予金錢給貧窮人
  3. 送食物、禮物給至少一人
  4. 宴樂喜慶

有趣小知識

  • 以斯帖記是唯一的聖經經卷沒有出現神的名字。
  • 以斯帖是波斯文的名字,哈大沙(斯2:7)才是希伯來文的名字。
  • 末底改是聖經中首位稱為「猶太人」的,之前的猶太人是稱為以色列人或希伯來人。
  • 猶太人認為,亞哈隨魯立用上四年時間尋找王后人選,在選上以斯帖前,有1400名佳麗已落選。
  • 在充滿歡樂的普珥節一天前,敬虔的猶太人會禁食,紀念以斯帖的禁食。

資料來源:www.chabad.org

神永恆的愛火不滅 教會應以進攻姿態 推進神國度

以色列迦密山會(Kehilat HaCarmel)創辦人Karen Davis於2月初來港舉辦「敬拜聚會暨新書發佈會」,會中她帶領香港本地敬拜者以希伯來語、英語及華語唱出以色列詩歌,帶領會眾進入以色列式的熱情敬拜,並分享信息鼓勵香港信徒要保持心中祭壇之火永不熄滅,並向神發出得勝的呼喊,以進攻姿態推進神的國度。

用愛融化猶太人的心

Karen生於美國的猶太人家庭,她是一位藝術家及模特兒,雖然從小認識神,生命卻從來沒有經歷過神。她曾嘗試用各種方法、宗教尋求真理,但全部都沒有答案。直到她遇見一位單身卻充滿喜樂的姊妹,她為Karen禱告,又帶她參與藝術家團契,最後Karen在她的鼓勵下祈禱邀請耶穌進入自己的生命,向神認罪並請求饒恕。Karen說:「二千年來,許多傷害猶太人的事都是由西方基督徒策動的,更是奉耶穌的名攻擊我們。作為一個猶太人,基督徒應該是敵人,耶穌的名字也是猶太人的禁忌。可是,當我接受主那天起,啟示的靈穿透了我心上的帕子,讓我認識耶穌,成為一個猶太人信徒。」因此, Karen邀請香港的弟兄姊妹加入「用愛去融化猶太人的心」的行列。「許多猶太人在神的國度以外,神在這個時候把我們帶進祂的國度,就像以斯帖,我們要把握『現今的機會』為猶太人代禱。」

眾水不能熄滅神的愛火

Karen 的丈夫David Davis 在8個月前離世歸主,這8個月也是Karen生命裡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在得知David患上癌症那天起,Karen就很害怕會失去她的丈夫。聖靈卻提醒她:「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西 3:3)」,於是她明白到她不會失去任何東西,漸漸從恐懼步向自由。雖然她停止了所有公開的服事來照顧丈夫,但她學會了在何時何地都敬拜神,不一定需要音樂。她明白到當人獻祭的時候,神的火焰就會降下。「過去兩年,我在火中被鍛煉,神以祂的烈火來回應!」她強調,眾水不能熄滅神火熱的愛火,無論你經歷多少憂傷、流過多少眼淚,神永恆的愛火,是不能被撲滅的!末後的日子,許多人的愛心冷淡,但神在此刻正在呼召人守護心中的火,令祭壇之火永不熄滅。

透過敬拜爭戰彰顯神的得勝

Karen以自己牧養的迦密山教會為例,呼籲香港教會要發出神的光輝。她指出,以色列四境都有邪惡的力量,在迦密山以北25里的地方就有一個獲伊朗資助的恐怖組織,為要摧毀以色列。在超過十年的時間裡,Karen與她的丈夫都抓住神在彌迦書7章14-15節的應許,「在迦密的樹林牧放出埃及地的羊群」。神亦信實地在山上顯出了神蹟奇事。她鼓勵與會者,「要宣告神的應許和得勝,憑信心不憑眼見,透過先知性敬拜,讓神的話語破開黑暗」。她深信,敬拜是在敵人面前擺設筵席,信徒不必妥協、認輸或自憐,因為我們在基督裡一無所缺,常被神的榮耀充滿。而教會要向天上執政的、掌權的彰顯神百般的智慧。「我們要採取進攻姿態,在神裡面作得勝者,推進神的國!」經歷生命中的失望,國家環境的挑戰,Karen更加堅定地發出信心的宣告。

(記者林暐皓報道)

特朗普宣稱大使館遷移耶路撒冷 捷克、菲律賓考慮效法

美國總統特朗普推翻了數十年來處理以巴衝突的政策,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並有計劃將大使館遷移至耶路撒冷。以色列對此表示喜悅,總理內塔尼亞胡稱那是以色列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特朗普於12月6日宣佈,美國多任總統二十年暫緩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但都不能為以巴締造持久的和平,是時候使用新的方針處理衝突。在承認耶路撒冷的同時,美國亦開始籌備將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然而,特朗普表示仍然支持以巴和談,也第一次親口認同只要雙方同意,美國願意支持「兩國方案」。

內塔尼亞胡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的視頻中說:「猶太復國主義的歷史中重要的時刻包括:貝爾福宣言、國家的成立、耶路撒冷的解放和特朗普的宣言。我對特朗普說:『總統,我的朋友,你將創造歷史。』」

內塔尼亞胡向特朗普強調,聖殿山的現狀將得到保持。內塔尼亞胡將前往巴黎和布魯塞爾,尋求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立場的支持。他預定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歐盟外交部長和歐盟成員國28國外長。歐盟的政策強調耶路撒冷應該同時是以色列和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

以色列外交部表示:「堅持否定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就是否定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給予巴勒斯坦人脫離現實的期望,令和平更難達到。總統特朗普踏出了勇敢和正義的一步,說出真相,推動和平的進程。」

傳媒廣泛報道特朗普的聲明後,巴勒斯坦地多處有示威行動,反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在迦薩的警民衝突中,兩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軍擊斃。

特朗普發出聲明後,捷克則承認1967年以前的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但是要跟地區合作夥伴談判之後,才會考慮將其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然而,捷克認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國和未來的巴勒斯坦國的未來首都。

有消息指,菲律賓總統杜特爾亦向以色列表示,希望將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

(來源:以色列時報,2017年12月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願列國都來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為中東求平安。

調查發現:美國兩成千禧世代猶太人 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

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10月調查發現,美國千禧世代的猶太人(1984年至1999年間出生)當中,21%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28%認為他是拉比或精神領袖,但不是神。另外,42%受訪者會慶祝聖誕節。

巴納網上訪問了600位千禧世代猶太人。該調查是由基督教組織Jews for Jesus所委託,但收集數據、分析和撰寫報告由巴納全權負責。

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一個人可以加入其他信仰的一部分,但仍然是猶太人,三分之一的千禧世代猶太人感到「神渴望與我們建立個人關係」。

根據題為《千禧世代猶太人:塑造美國年輕猶太人的信念和行為》的報告,這群人比其他世代更有可能認為自己是「屬靈的」,也對信仰和靈性的興趣更大。

在史丹福大學教導猶太研究的阿里·凱爾曼教授對某些結果感到驚訝,他接受採訪時說:「這些看起來不像我認識的猶太人。我不願意抹殺這發現,也許這些是我們以前從未了解的猶太人。我們知道宗教正在改變,我們知道身份正在改變,所以為什麼我們期望不同的世代看起來要完全一樣?」

凱爾曼教授承認巴納集團的信譽。他說:「大多數資助美國猶太人的研究也帶著議程,而我在這個界別的經驗令我知道資助這項研究的人沒有干涉。」

Jews for Jesus通訊主任Susan Perlman表示,他們覺得這項調查「非常有希望」。她說:「這是一個屬靈的世代,願意考究耶穌是否彌賽亞的問題。我們所要求的只是一個開放的心靈,去接觸聖經、文化和不同的可能性。」

(來源:CBN,2017年11月1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激動教會將福音傳與猶太人。

國度1分鐘(40) – 「一個新人」的奧秘 One New Man

+按圖放大

「一個新人」的奧秘 One New Man

聖經出處:

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弗二14-18)

誤解:

普遍誤解:一個新人 = 只是指得救的個人(基督徒)

根據經文前文後理:一個新人 = 外邦人(弗二11)與猶太人的合而為「一」

如何獲得「新人」身分

猶太人 藉著救主耶穌

  • 廢掉冤仇
  • 促使和睦
  • 與神和好
成為一個新人
外邦人

新人的3重身分

個人層次 基督身體層次 國家層次
在耶穌主權下成為

「新人」

在耶穌的帶領下

與其他新人成為

「基督的身體」

在耶穌的王權下

列國合成為

屬靈的共同體

羅馬書十章10-13節: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猶太人和希臘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以弗所書四章16節:

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適,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以弗所書二章11-15節:

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新約應許我們藉悔改和信耶穌而進入天國,成為新造的人。

每個新造的人都需要與耶穌建立個人關係,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有新生的樣式。

新造的人仍然維持各自本身的個人、家庭、社會及民族身分。

基督是我們的頭,每個新造的人都是基督身體的一員,需要在基督的帶領下互相扶持、確認彼此的呼召,並運用恩賜彼此配搭。 因耶穌是以色列的王,所有服在耶穌王權下的國家都因耶穌的關係而合成為一個屬靈的共同體,可以理解為「以色列聯邦」。

「以色列聯邦」是指屬靈的關係,並非世上的政治關係,核心意義是共同尊崇基督為王。

加入屬靈的共同體的列國仍保持各自獨立身分,不是要成為以色列國。

阿睿拉比(Ari Sorko-Ram):

以色列和外邦國家在神的計劃中各有獨特的角色和責任,重要的是,各自都按照神的計劃來完成自己的命定。

(資料來源:阿睿拉比(Ari Sorko-Ram)的教學資料)

[國度觀點] 以色列回歸條件苛刻 攔阻彌賽亞猶太人回歸

以色列人口調查中央部門最近發表報告,顯示2016年移居以色列人數較前一年下跌7%。過去數年,歐洲出現反猶主義,導致從歐洲回歸的人數明顯增加,現時恐襲疑雲未消,但歐洲的回歸潮似乎已去,2016年從法國回歸的人數錄得36%的跌幅。

以色列自1948年復國後,至今有320萬人回歸,逾四成是在1990年之後,這時期的回歸原因多與原居住地的反猶主義、政治壓迫和經濟問題有關。而居住在相較富裕和安舒的國家的猶太人,回歸動力較弱,所以今天全球流散猶太人中,佔最大的比例是美國猶太人。

但有一類猶太人心繫以色列地,相信回歸是神聖的呼召,卻往往遭拒絕,有家歸不得。他門就是彌賽亞猶太人,即信耶穌的猶太人。以色列政府和猶太教都認為,信耶穌等於改變宗教,而宗教不能與民族身份分開,因此信耶穌的猶太人就不再是猶太人,不能符合以色列回歸法對猶太人身份的定義。在申請移民手續中,他們須要重申宗教信仰,更會被要求回答是否信耶穌。內政部經常拒絕彌賽亞猶太人的移民申請,而上訴只會費財費力。

近年有開明的猶太人組織倡議修改回歸法,容許對猶太人身份的定義有更大的彈性,因為猶太人身份在現代社會變得複雜,現今法律的定義,或猶太教的定義,都不能有助確認猶太人的真正身份。一個不上會堂崇拜,不遵守宗教規條,價值觀受其他文化影響力的世俗化猶太人,仍然可以因母親是猶太人這事實,而被確認為猶太人,從而獲得回歸資格。的而且確,人口調查證實,世俗化猶太人佔以色列猶太人總人口的四成。

以西結書預言,神必將以色列子民帶回以色列地,包括信耶穌和未信耶穌的猶太人,但彌賽亞猶太人在以色列有為主作先鋒的使命,我們要為他們的回歸禱告,除去攔阻的機制和因素,也要為他們承擔作光作鹽的身份禱告,求主施恩加力。

國度1分鐘(31) – 耶路撒冷回歸50年

+按圖放大+按圖放大

普通話版影片:

耶路撒冷回歸50年

「明年在耶路撒冷。」

猶太人在每年的逾越節及贖罪日會彼此說:「明年在耶路撒冷。」,為表達對重建耶路撒冷和聖殿,恢復祭壇儀式的渴想。

耶路撒冷希伯來字義

耶路撒冷Yerushalayim
由 Ir 和 Shalem 兩個希伯來字組成,意思是「平安之城」。

錫安是否耶路撒冷的別稱

地理位置 聖經地理位置上:錫安是指大衛城,後來範圍延伸至聖殿山。
今天的以色列:錫安山是指位於舊城之南的一座山,不包括大衛城。
文學用語 在聖經裡,錫安比喻為神的居所,或代表耶路撒冷。
(資料來源:http://www.biblestudytools.com/dictionary/jerusalem/
 zion

耶路撒冷近代史

年份 事件
1517-1917 鄂圖曼帝國佔領
1800-1900 俄國及歐洲出現反猶主義,兩地的猶太人陸續遷居至巴勒斯坦地。
1896 猶太復國主義之父赫爾茨出版《猶太國:解決當前猶太人問題的一項嘗試》主張擁有屬於猶太人的國家,否則民族不能長存。
1897 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大會在瑞士巴瑟爾(Basel)召開,同時成立「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
1917

 

鄂圖曼帝國在一次世界大戰大敗,英國攻入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同年11月英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表示英國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
1920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基於《貝爾福宣言》,國際聯盟委任英國托管巴勒斯坦地。
1920-1948 英國托管
1947
  • 英國向聯合國提出終止托管巴勒斯坦的要求。
  • 同年11月,聯合國制定分治方案,主張將巴勒斯坦地分建為猶太國及阿拉伯國,但耶路撒冷由國際社會管治;並預算十年後,由耶路撒冷居民透過公投決定耶路撒冷的未來。
  • 以色列接納決議,但阿拉伯聯盟強烈反對。
1948
  • 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獨立,英國正式結束託管。
  • 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戰,以色列的獨立戰爭開始。
  • 約旦軍隊攻下耶路撒冷東部。
1949
  • 以色列與約旦協議訂立停火線,稱為「綠線」(Green Line)。
  • 西耶路撒冷(55平方公里)屬以色列,東耶路撒冷包括舊城、爭奪焦點-聖殿山、舊城之東、南、北的區域。(70平方公里 )屬約旦。
  • 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為首都,約旦則宣布東耶路撒冷為其第二首都。

green-line-crop

1967 六日戰爭:在埃及威脅下,以色列在6月5日先發制人發動戰爭,其他阿拉伯國也加入。以色列在六日之內戰勝,並成功奪回舊城及其他地區,自此擁有東西耶路撒冷的主權。
1980 以色列政府訂立「耶路撒冷基本法」,正式確認耶路撒冷為「永遠不可分割的首都」。聯合國表示反對。
1988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其首都。

以色列立場:

  1. 猶太人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淵源,早於伊斯蘭教的出現。
  2. 巴勒斯坦自治組織在1964年成立時,當時憲章沒有提到耶路撒冷,到以色列奪回耶路撒冷後,才在1968年的憲章上補加耶路撒冷。
  3. 1948年以色列和約旦在耶路撒冷停火後,雙方軍官在耶路撒冷地圖上用鉛筆畫出不準確的停火線,成為1949年兩國停火協議。

(資料來源:以色列外交部 Israel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

巴勒斯坦立場:

  1. 要求以色列恢復1967年6月前的邊界,退出東耶路撒冷,將要成立的巴勒斯坦國定都在耶路撒冷。
  2. 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的聖城
  3. 在以色列獨立前,穆斯林已世居於耶路撒冷。
  4. 以色列「強佔」耶路撒冷是不合法的。

國際社會立場:

聯合國 反對「耶路撒冷基本法」,不接納以色列在1967年劃出的國家邊界,主張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
歐盟組織 支持聯合國方案
天主教 傾向支持聯合國方案

早於聯合國的分治方案,1948年,教宗庇護十二世呼籲世界各地信眾促使政府支持國際社會管治耶路撒冷的方案,。(資料來源:

H. Eugene Bovis, The Jerusalem Question, Hoover 1971)

反對耶路撒冷分割:

 

2017年十個聯合國成員國反對聯合國分割耶路撒冷的決議:美國、英國、意大利、荷蘭、德國、希臘、烏克蘭、立陶宛、巴拉圭、多哥
standpoint
+按圖放大

 

belongs-to-jews

根據聖經,
耶路撒冷是屬於猶太人的。
讓我們放下政治立場,
按神的心意支持以色列!

以航假期十周年分享會 剖釋猶太人信耶穌障礙

以航假期十年來帶領近五千人踏足聖地。為慶祝成立十周年,以航假期於12月19日在黃埔宣道小學舉行感恩分享會,邀請資深導遊王清儀女士及猶太人牧師撒母耳分享。撒母耳指出以色列的重要及猶太人接受耶穌的四大障礙,值得大家反思。

撒母耳提到亞伯拉罕的約,是無條件的。在以色列亡國以先,神已經應許說:「我必從各國收取你們,從列邦聚集你們,引導你們歸回本地。」(結 36:24)因此現在以色列復國,猶太人歸回就是亞伯拉罕之約的實現。撒母耳邀請大家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詩 122:6),又要安慰以色列的子民(賽 40:1-2),因為兩者都是神要求其他人為以色列做的。

以色列現在有一萬五千至二萬名彌賽亞信徒,但普遍的猶太人仍未接受耶穌基督是彌賽亞,撒母耳認為他們面對四大障礙。第一個障礙是猶太人與教會的歷史。猶太人歷史上多次受苦,不少更是出於基督教名義。他們會問,若耶穌是彌賽亞,和平在哪裡?其次,猶太人很難接受一個「受苦的彌賽亞」。聖經中的拉比、門徒和施洗約翰都認為彌賽亞要作王,將猶太人從羅馬統治中解救出來。猶太教拉比認為彌賽亞會在聖殿被毀前來到,但現在聖殿已被毀,令他們很疑惑。撒母耳指出:「受苦的彌賽亞已在舊約出現,要以舊約解答猶太人的疑問。」創世記提到,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創 49:10)細羅就是彌賽亞的另一個稱呼。以賽亞書53章也提到彌賽亞會受苦,成為完美的祭物。

另外第三個障礙,也是最大的,就是他們不能理解神的道如何成為肉身。撒母耳說:「神的話成為人,不是新約的概念!」舊約中每一次神的使者與人相遇,都是稱為遇到「神的話」。最後一個障礙是「蒙恩得救」。猶太人要爬「公義的梯」,才可得神的喜悅。他們會問:「為何你什麼都不用做,神竟然要為你做事?」撒母耳說:「沒有人能夠做到神的公義標準。反倒因神赦免我,我願意走在神的路上。」

(記者林暐皓報道)

歐洲猶太人憂恐襲 七成不打算新年守節

根據近期的網上調查結果顯示,70%的歐洲猶太人因擔心恐怖襲擊,將不會在猶太新年和贖罪日上猶太會堂守節。

這次調查是由歐洲猶太人協會(EJA)和歐洲的猶太教中心進行,一共訪問了78位猶太社區領袖和拉比,代表宗教和社會層面的意見。遍及歐洲700個主要城市的受訪者表示,反猶太主義加劇會攔阻他們在猶太新年(10月2日)及贖罪日(10月12日)參與崇拜。

法國是擁有世界上最大猶太人群體的國家之一,也是歐洲穆斯林人口最大的地方。2013至2014年間,在法國發生的反猶事件增加了一倍,並持續加增。加劇的恐怖主義導致居法猶太人在過去幾年間突破性地移民到以色列。

EJA的領導人表示:「猶太社區所面臨的挑戰在近幾個月增加了一倍,由穆斯林難民和移民推動,針對個人、機構及社群的反猶活動加增。另外,隨著難民危機,右派極端份子策劃的活動也顯著加劇。」他續催促歐盟在學校課程納入停止反猶太主義的教導。「反恐措施能拯救生命,但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若不能有效地從教育方面除去反猶主義,這問題將會持續。」

(來源:CBN,2016年9月21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攔阻反猶主義活動發生。

伊朗地下電影提及《安妮日記》

一部講述在迦薩被槍殺的巴勒斯坦少女的電影,近日在伊朗舉行秘密首映。電影裡提及大屠殺時期被害的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Anne Frank),而伊朗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一直否認大屠殺一事。

影片名為《安妮.弗蘭克:過去和現在》,講述八個年輕巴勒斯坦婦女追尋安妮的故事,當中還採用了暢銷書《安妮日記》裡的內容。電影只播放給有興趣的教師和學生。為保護觀賞者,首映秘密舉行。導演說:「我們談到藝術能對現今世界帶來影響。」他希望這部電影能接觸到伊朗廣泛的觀眾,並督促觀眾告訴其他人有關大屠殺的歷史。

今年年初,哈梅內伊發表了一段短片回應大屠殺,說:「就算這確實是真的,我們也不知道它是如何發生。」今年大屠殺紀念日前兩星期,伊朗開始了一項以否認大屠殺為主題的繪畫比賽。

(來源:Bridges for Peace,2016年8月19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使用這影片為公義發聲。

開封五名猶太女人回歸以色列

開封的猶太社區有幾百年歷史,來自此地的五名猶太人後裔於2月29日啟程前往以色列,完成移民的第一階段。以色列新聞報道,說高藝宸、岳婷、李靜、李圓、李程錦將住在Midreshet Nishmat,在Jeanie Schottenstein中心的女性高級妥拉研究所學習律法,準備皈依猶太教。她們一直在研讀希伯來文,在出發前學習猶太教。

一般認為開封的猶太社區在第八或第九世紀由伊拉克或波斯的商人創立,明朝時可能已有五千人,但由於同化和通婚已減少到不到一千。協助她們移居的Shavei Israel主席Michael Freund說,餘下的成員都有意重新連接到他們的根源。「他們仍識別為猶太人的後裔,即使他們當中一些人與猶太教無關。」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面書,2016年3月)

 禱告:為她們能適應以色列生活,及信主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