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比父親更多影響孩子信仰

美國有調查指,在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信仰影響最大。不少基督徒在成長過程中曾受家人影響信仰,當中近七成(68%)指母親的信仰影響他們,認為自己有受父親影響者只有約四成半(46%),祖父母輩則不足四成(37%)。

研究機構巴納(Barna Group)在去年進行這項調查發現,基督徒青少年較常表示自己過去一個月曾與母親一同禱告或談論信仰。青少年有較大機會表示母親「鼓勵我上教會」、「和我談及神的饒恕」和「教我關於聖經的事」,當他們需要鼓勵、意見和別人的同理心時,通常會找媽媽。母親們對孩子的信仰建立以及他們的品格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爸爸只在孩子需要金錢、要人幫忙安排事情和尋找運動伙伴這三個方面,才較母親優勝。

巴納的總編輯Roxanne Stone表示,教會對支援母親和鼓勵她們主動影響孩子的信仰生命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但似乎對父親的支援不足,未能協助他們成為孩子屬靈和情緒指引的一部分。「我們在調查期間發現,即使是信仰生活活躍的基督徒,他們也顯然沒有和自己的父親好好享受相聚的時間,關係甚至連近親或遠親也不如。」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9年3月22日,文奴翻譯報導)

禱告:願主幫助為父的信徒作為家中的屬靈榜樣與遮蓋,建立敬虔的下一代。

屬靈活躍的基督徒家庭只佔少數 有必要與家人實踐信仰

根據研究機構巴納(Barna Group)一項最新研究,公開承認主且虔誠的基督徒中,只有兩成半會和家人定期一起祈禱、讀聖經、談論神,並接待其他人。有近三成的基督徒並沒有在家中實踐這些。

這項調查是巴納與Lutheran Hour Ministries 共同進行的。調查透過網上問卷訪問2,347名成年人及青少年,他們承認基督的信仰對他們很重要,並在過去一個月曾參與教會崇拜。調查的目標是研究基督教家庭如何共同實踐信仰,因此獨居的基督徒並未包括在内。

巴納按屬靈紀律、靈性對話及接待客人三類家庭信仰活動界定基督徒家庭的「屬靈活躍度」。屬靈紀律指每一至兩天一起禱告及每星期一起研讀聖經;靈性對話指至少每星期一次談及神或信仰;接待客人指至少每月數次接待家人以外的賓客。同時實踐以上三項的,可界定為「屬靈活躍」的家庭。

結果顯示,只有25%虔誠基督徒的家是「屬靈活躍」的家庭。33%定期有屬靈紀律和屬靈對話,而14%的基督徒家庭只是接待客人。其他28%的基督徒家庭從沒實踐上述三項。

研究指出,「屬靈活躍」的家庭有以下特徵:他們與家人和家族成員共享有意義、有趣和有質素的時間。他們一同遊戲(32%),一起用餐(63%一起吃早餐,75%一起吃晚餐),幾乎每天一起分享感受(59%),又會舉行家庭會議(68%)。他們有「好像家人」的好朋友(91%)。他們會在家中分享關於神的寬恕(76%)、聖經(73%)或信仰傳統(69%),7 成認為家庭成員是屬靈的榜樣(73%)。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 及 Barna Group,2019年3月8日及5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基督徒的家庭都要成為「靈性活躍」的地方。

【Kingdom LIFE】蒙神帶領 尋到生命起源 全職推廣聖經創造科學資源

近年在科學研究上,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聖經的創造論比進化論可靠,然而許多人卻沒有機會去了解這些科學的研究,以至錯失機會認識神。今期Kingdom Life 訪問了「極光製作」的Stephen(黃曉鐘),分享神如何透過他服事的機構與國際知名基督徒科學家合作,將他們與聖經創造論相關的科學研究翻譯成中文,向華人宣揚聖經是真實可靠的信息。Stephen形容:「我很享受現在的工作,是神一步步帶領我進入這方面的服事。」

創造主的呼召

當主流科學普遍否認神的創造,而Stephen又是一個很理性的人,他可以認識神,倒是一種不尋常。Stephen中三四的時候開始思考人生,他覺得如果世界是億萬年前宇宙大爆炸而產生,而自己只是一些細胞隨機演變的產物,人生豈不是一切都無意思?他開始研究不同的宗教,發現好像只有基督教的神比較「合理」。於是,他去聯絡學校的非基督徒社工,獲介紹參加一間教會。Stephen第一次到教會,聽到一位神學生分享見證就信了主。「我信主很早期就已經想服事未信的人。」他對傳福音有負擔,卻面對困惑:「我問牧師一些關於科學和創造的問題他們只會說『你問了很好的問題』,但很多都得不到解答。」

投身社會後,Stephen經營生意,希望在當中傳福音,卻是不容易。他發現人們很想知道關於創造或生命的答案,他雖然不懂,仍然嘗試接觸人,總算獲得了一些經驗。後來,神帶領他到現在工作的機構來探望朋友,他有機會跟負責人傾談,發現自己的經驗和專長能夠幫助他們處理很多問題。負責人邀請他加入成為同工,Stephen當時有點猶豫,擔心護教學的工作會跟未信者產生磨擦。他又問神:「哪有人會看這些資訊而信主?」怎料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個外國人問路,就帶他到酒店。外國人請他喝東西,言談間發現大家都是基督徒,外國人說:「我是看了關於創造的影片信主的!」Stephen覺得很奇妙,自己信主多年,從來未聽過人這樣信主。不久後,他就加入機構成為全職同工。

.Stephen講解支持聖經的科學論證

職場及教會急需創造科學

成為同工的初期,Stephen的工作是將關於創造論資訊上載到事工網站,由於網站的搜尋器優化做得好,令它們很容易被人找到。Stephen認為:「網上充滿著支持無神論和進化論的論述,特別是當這個世代大部分資訊都是反對神的創造時,需要有另一個聲音出現讓人知道。」他在服事和翻譯資料的過程,獲得很多裝備,感謝神帶領他一步步明白多年來思考的問題。「神預備我有這方面的渴慕,現在讓我接觸很有說服力的資訊,我想幫助其他人找到答案。而我在職場的經驗讓我明白不同群體的語言。我雖然不懂,但神一樣樣武器加到我身上。之前的工作使我要學習這些知識很困難,但現在我可以全時間的學習和整合,接受裝備,重返職場接觸人。」他們和一些公司合作,透過創造科學的講座和門訓,接觸未信者。雖然Stephen不是科學家,但當他用這些資料到大學和政府部門中分享時,聽的人都認同資料是可靠的,甚至有新認識的醫生朋友想和他傾談,了解更多。

近半年,Stephen到各教會分享,感到非常鼓舞:「我沒有估計我的分享會有這些影響。」一次,有位太太回應:「你解答了我多年的信仰疑惑,我丈夫參加教會多年,這些科學疑問沒人能答,你的分享很能幫助他。」他近月到一個堂會分享,有一對夫婦回應說:「你的信息成為我們生命很大的鼓勵。」Stephen說:「眾人熱烈的回應,讓我確信神要我參與和推動這些事工。聖經是真實可靠的,當我們真心相信神,在尋找的過程自會明白祂是真的,不必懼怕尋找真理。」

.「極光製作」出版大量科學資源書籍及刊物

從自己對生命意義的尋求、對未信者的負擔、進入商界打拼,神一直信實地預備Stephen的生命,整合一切,帶領他進入全職事奉,讓他享受其中。面對這個世代的需要,無神論的盛行,他說:「進化論、宇宙大爆炸、恐龍絕種等論述都在說聖經創造論是假的。然而,其實許多方面都有可靠的科學知識可回應。不少人認為推翻聖經的證據,經深入研究後,被發現原來是支持聖經的,基督徒不必懼怕。」他盼望未來繼續透過各種媒體,宣告聖經是真實可靠的。

 

(記者林暐皓報導)

與神的關係並非儀式 讀經助明白聖經藍圖

漢語聖經協會(漢協)在2018年12月29日於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舉行讀經講座,講題為「火煉後的新生——《以斯拉記》研讀」。漢協總幹事郭罕利博士帶領與會者聚焦以斯拉記回歸子民面對的挑戰,神在當中的作為及給當代信徒的信息。講座後,漢協隨即舉行2019全年讀經計劃起步禮,推動各教會循三條聖經故事主線,有系統地讀經。共有十多位牧者領袖參與起步禮,用砌圖象徵透過讀經,明白聖經整幅的圖畫。

講座中,郭罕利首先綜述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及以斯帖記三卷書的脈絡和時代歷史背景。當時,神所揀選的以色列民被外邦人滅國,被擄到巴比倫,不再活在自己的文化中,聖殿被毀,對神的信仰被挑戰。失落了神子民的身分,使他們當中有些人開始反省信仰、整理經卷,不再倚靠外在的禮儀及神的聖殿作為信仰的根基。郭指出:「當虛假的信仰幻滅,真實的信仰開始誕生。」郭又解釋,在猶太人的舊約中,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是一卷書,有學者相信它們在基督教的時期才被分成兩卷。「兩卷書由兩個作者所寫,引證了神會信實地讓祂的子民回歸。」而當中帶出了三個使命:重建聖殿、建立神的子民及建造城牆。

第一批子民回歸,是因為神激動波斯王居魯士和首領的心,成就了耶利米書24章及29章的預言,不是出於人的安排。回歸的會眾決定先恢復敬拜、與神的關係,之後才開始建殿。他們明白內在的關係比外在建築物更重要。其次,他們也不與信仰有參雜的當地人合作,因為敵人的示好並不可靠。後來,雖然亞達薛西王阻止聖工,神差派先知哈該及撒迦利亞鼓勵他們,至終聖殿得以完工。郭罕利認為:「回歸的會眾見證了,神的工作即使暫時受阻,最終仍成就。」第二批子民在亞達薛西時期回歸,神的恩手幫助以斯拉。然而,他們當中許多人與外族人通婚,背棄了神的約,與「行可憎之事的人」混雜。以斯拉教導人服從神的律法,叫他們因神話語戰兢,離棄外邦女子。郭指出:「當神的話光照我們生命的光境,會叫我們醒悟過來,從而作出改變。」

以斯拉記提醒今天的信徒,作神的聖工要有純全的信仰,才可以向不信的世界作有力的見證。神的話語大有能力,能使君王與人的心覺醒。郭罕利博士指出,首要之事不在於物質、經濟和政治的重建,而是恢復對神正確的敬拜,並要教導和遵行神的話。

 

(記者林暐皓報導)

培靈奮興會2018 信靠耶穌 行出使命門徒人生

一年一度的「港九培靈研經會」於今年8月1至10日舉行,主題是「榮耀的人生」,一連十晚的奮興會由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陳世欽牧師主講「使命門徒的人生」,指出信徒在信仰、生活及使命這三方面應如何結合及落實,行出真正使命門徒的生命。

重思信靠耶穌的意義

在信仰方面,陳世欽牧師指出,第一個重要信仰意義:「信靠耶穌」是一個有要求的選擇。保羅在歌羅西書2章6節說:「你們既然接受耶穌基督就當遵祂而行。」基督徒的信仰是有要求的,要放下自我,接受耶穌,認識耶穌是我們的拯救,認識祂是絕對獨一,是全能的,是有王權的。其次,基督徒的信仰是有規則的。信徒生命要生根於神,然後用祂的話建造,與祂建立堅固的信心與關係,無論生活順逆都要感恩。另外,基督徒的信仰是有考驗的,在信仰的路上要持續分辨及持守真理。

活出不再一樣的生命

在生命方面,陳指出,信靠耶穌的人,就是新造的人,「新」強調的就是要把基督裡不一樣的生命呈現出來。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3節刻意強調「你們已經死了」,就是說信徒要實現不一樣的生命,首先是走出昨天的捆鎖,放棄過去的生活方式,從罪中得著釋放。接著,陳強調信徒的生命當「求」和「思念」上面的事。意思是,得著基督好像得著至寶,天天思念祂,每一個生命的時刻都需要主,這樣的生活就是履行今天的責任。最後,信徒的生命要擁抱明天的盼望。就是仰望耶穌基督的第二次再來,祂將要施行公義的審判,任何的不公、不義都將要過去。這個盼望讓我們在任何困難中抬起頭仰望耶穌,令我們擁有不再一樣的生活。

門徒的使命人生

使命方面,陳指出將信仰、生命、使命結合並落實的重要性,「信靠耶穌基督就是刻意天天走進人群,把聖經信仰的價值觀在與人建立關係當中將耶穌活現出來,而且是帶著使命,讓人在我們身上聽見、看見、感受並信靠耶穌。信仰強調的是關係。關係必須要在現實生活中呈現,所以信仰涵蓋生活每一個層面。要將耶穌基督帶入我們的信仰、婚姻、家庭、職場、社交生活,走進人群、走向世界,完成耶穌基督交托給我們的大使命。這就是一個榮耀神的人生,不單只停留在教會中讚美、敬拜、團契、服侍神。」

陳引用使徒行傳1章8節及馬太福音28章「大使命」的經文,指出實踐使命的第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必須與基督有個人生命關係。「我們與基督有沒有個人生命的經歷?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一定要從『認罪悔改』開始,從舊約到新約都是如此——承認生命中的軟弱、罪惡與破口,承認我們與人的關係軟弱和破口,最終承認與愛我們的神之間的軟弱與破口,認罪悔改。」認罪會帶來和好與復興。

第二,必須刻意落實跨文化的差傳,因為神的心意是萬國萬民。陳指出,華人在差傳上不要只留意華人的龐大人口,估計到了2020年,印度人口將超越中國,而世上的75億人口中,有17億是穆斯林,有11億是印度教徒,有3億多是少數民族,這30多億的人口都是福音未得之民。他說,「今天神把世界帶到香港。你看見嗎?」他指出弟兄姊妹即使在香港生活,也有不少跨文化的差傳機會,例如港人喜歡外遊,會否在旅程中關注一下其他族群屬靈情況和需要,或是向本地50萬的外藉家傭(菲傭、泰傭、印傭)傳福音等。

第三,亦要必須謙卑大膽依賴聖靈大能,「耶穌從來沒有讓你靠你自己的力量去傳福音,因為福音和差傳本身就是一場屬靈爭戰,全然不在於我們有多少人才,關鍵在於『當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陳牧師指出「要繼續強調聖靈的能力;至於聖靈能力的彰顯是怎樣的形式,那就在乎聖靈的主權……聖靈能力的彰顯,與我們降服主的主權是成正比的,我們看初期教會的發展便會發現,我們越多放下自己,聖靈越多給我們感動。」在依賴聖靈大能上,定要順從耶穌基督,不可靠自己,將「把自己交在祂手中」,就如彼得,悖聽到耶穌吩咐他下網,即使他理性知道進入「水深之處」根本不可能打到魚,但他順從耶穌基督,因此經歷神的能力,「他(彼得)願意順從,神就使用他。」

最後,在履行使命上,要單純信靠並抓信神的應許。「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1:11)。陳指,每個跟隨耶穌的門徒都確定相信耶穌基督必再來,這也是初期教會走出去的動力。因為祂必再來,就對信仰生活產生了迫切感和肯定感,令弟兄姊妹工作的機會不多,搶救人靈魂的時間也不多,要勇敢向前,把握機會。

 

(記者王麗媚報導,部分內容摘自「港九培靈研經會」網頁)

父母信主 兒女較不易自殺 教會對處理自殺問題的準備不足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療中心進行的一項針對三代家庭、歷時30年的調查顯示,父母有信仰的話,兒女自殺率較低。調查來自112個核心家庭的214名6至18歲兒童及青少年,這些家庭中八成半為白人基督教家庭,發現父母一代越相信信仰的重要性,子女一代自殺的風險越低。而不管子女自己是否信徒,父母的信仰還是會對他們有正面影響。

研究員表示:「但據我們所知,以往並無調查研究父母的信仰狀況對子女的自殺行為是否有影響。但以往的調查顯示,父母的信仰狀況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狀況有正面影響。」

雖然父母的信仰可能有助防止子女自殺,但教會在防止自殺一事上,似乎準備不足。美國組織Lifeway Research去年的調查顯示,在1,000名受訪基督徒中,超過八成認為教會有責任向精神病患者和家屬提供資源和支援,但在有家人親友自殺身亡的會友中,只有4%表示教會領袖在他們的家人親友自殺前知道他們的問題。另外,只有14%會友指教會在過去一年向事工領袖提供培訓或資源,協助他們識別有自殺風險的人。另一項對1,000名牧者進行的調查中,六成半受訪者從不、甚少或每年只有一次在講道中提及精神病問題。

(來源:Daily MailChristianity Today,2018年8月8日及3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願主使用教會作平安之子,關心自殺邊緣的人。

美國一成人「愛耶穌不愛教會」 教會需提供必須存在的理由

近年青少年及大專信徒流失問題備受關注,在美國也有類似情況。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去年3月發表調查報告,指出除離教者以外,還有一群「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

調查於2016年4月至11月期間,訪問全美50個州1281名18歲以上成人,結果發現這些「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除了不去教會以外,思路基本上與一般去教會的信徒大同小異。組織綜合數據,得出這個群體佔全美總人口約十分之一,並且人數較2004年有所上升。

「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大部分(80%)介乎33至70歲之間。他們在過去半年間不曾去教會,但信念誠摯,接近九成(89%)承認耶穌對他們的生命依然重要。事實上,這群人的信仰觀比一般人傳統,甚至可以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信徒相媲美:90%相信「只有一位神」(教會的信徒:90%)、94%認同「神是全知、全能,創造天地萬物,管理宇宙萬有的主」(教會的信徒:85%)、95%非常同意「神無所不在」(教會的信徒:95%)。

儘管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不願上教會,他們對宗教的看法依然非常正面。他們不相信「宗教大多有害無益」(71%),比例與教會的信徒相若。相反,他們反對「所有宗教教導大抵相同」的程度(55%),比教會的信徒低(68%),卻與主流無信仰人士(51%)相近。數據反映「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缺乏教會權威提供嚴格的宗教認同,令他們較開放地接受其他宗教主張,並願意尋找和辨認這些主張之間的共通點。

然而這些「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中,大部份都將靈性問題個人化,只有18%表示「自己會不時與朋友討論信仰」。論到「傳福音的大使命」,結果更令人注目,只有28%強烈同意他們有傳教的責任。結論是,雖然他們會討論屬靈話題,但很少勸導人歸向主。他們也用非傳統方式積極實踐自己的信仰:83%維持活躍的禱告生活,與教會的信徒相若;但只有26%會閱讀聖經,閱讀屬靈書籍亦只佔9%。

與教會的信徒(24%)不同,「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從不加入教會群體或參與退修。數據反映這群人普遍放棄宗教權威提供的資源,令他們通過更多非正式和個人主導的靈修方式尋求經歷神,例如親近自然(32%)、冥想(20%)、瑜珈(10%)、默想(15%)和獨處(15%)。

組織網站總編輯Roxanne Stone指,屬靈領袖不應將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與離教者混淆,因為他們對靈性的探求和接受程度皆與離教者或非信徒大相逕庭。「這群人依然緊守基督教信仰,他們依然愛主、相信經上的話語和基督教信仰中的大部分信條,但他們對教會失去了信心。縱然這群人中有不少曾遭受教會傷害,組織卻從過往研究中得知,這並非他們不去教會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他們自覺在教會以外找到神、教會與他們個人沒有關係。這些不去教會的信徒發出的關鍵訊息是,教會必須提供一些獨特的信仰元素,讓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只在教會中才能得到,無法靠一己之力獲得,這才是教會必須存在的理由。」

(來源:Barna Group,2017年3月30日及4月6日,潘意韻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 教會領袖有為父的心,願意了解和回應「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的需要,按照聖經真理提供更適切貼地的引導。

電影《想更認識你》 見證上帝愛與寬恕

電影《想更認識你》改編自MercyMe樂團雙白金暢銷基督教歌曲《I Can Only Imagine》的創作背景故事。主音巴特(傑麥可芬利飾)在嚴父亞瑟(丹尼斯奎德 飾)的高壓教育下成長,無論他如何討好父親,亞瑟的心就像一道高牆,擋在他們父子之間,不讓巴特輕易接近。他傷心難過,也曾逃避,但音樂與信仰改變了他:音樂讓他有勇氣面對一切,而信仰讓他了解父親到過世前都說不出口的愛。電影提醒我們把握時間,讓苦難化為靈感,讓傷害被愛治療。

4月11日,影音使團於奧海城the sky戲院舉辦電影《想更認識你》的教牧友好試映,過百位教牧、長執及友好到場觀影。影音使團總幹事袁文輝先生表示:「很多時候,我們的父母未能像天父一樣愛我們,因著人的軟弱,每個家庭有不同的問題,導致我們覺得父母的愛是扭曲了,失落了,取而代之是很多的傷痕,仇恨出現。《想更認識你》正正帶出福音能夠改變人,能夠改變令人絕望的關係。」電影將於5月24日在香港上映,影音使團鼓勵教會、機構、信徒團體參與包場計劃,祝福身邊的親友及眾社群!

全球趨勢調查:重視「靈性生活」多於「宗教信仰」

據全球第三大研究機構Ipsos最新一份「Global Trends」調查指,歐洲受訪者普遍著重「靈性生活」多於「宗教信仰」,且有逾8成中國籍受訪者「嚮往生活更具靈性深度」。

「Global Trends」調查乃全球最大型的同類調查,繼2014年後,最近一次於2016年底進行,以問卷形式訪問來自23個國家,共超過18,000名市民,內容涵蓋科技應用、個人健康、環境保護、展望將來等主題。

論及宗教實踐,逾8成來自中國(84%)、印尼(84%)、南非(84%)和祕魯(80%)的受訪者均不約而同認為自己「嚮往生活更具靈性深度」。

除此以外,超過九成(93%)印尼籍受訪者同意「我的宗教信仰對我十分重要」。不少來自南非(88%)、印度(78%)和土耳其(77%)的受訪者也認同此觀點。調查更將此項數據與2014年的結果進行比對,發現認同宗教信仰重要性的人數上升,並且超過半數(53%)。

值得留意的是,數據顯示大部分歐美國家受訪者重視「靈性生活」多於「宗教信仰」,反觀非洲、亞洲國家,重視「宗教信仰」的人數仍佔較多數。總體而言,著重「靈性生活」多於「宗教信仰」已成為全球趨勢。

(來源:Evangelical FocusIpsos Global Trends網站,2017年5月2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指引各人將信仰融入生活,無論在教會內外均身體力行活出真理教導。

歐洲青少年現信仰危機

最近,一份由英國一所大學發表的報告顯示,歐洲多國的大部分16至29歲年輕人宣稱自己「沒有宗教信仰」。研究負責人、宗教信仰與社會學教授Stephen Bullivant更告訴《英國衛報》:「在20至30年內,主流教會將會萎縮,但是留下來的少數人將會是熱心投入的。」

研究收集歐洲多國16至29歲的年輕人數據,並比較2014—2016年期間數據的差異,結果綜合在《歐洲青少年與宗教報告》中。

研究發現,捷克有最低的青少年基督徒比例(9%),曾經禱告的比例亦最低(20%)。跟鄰國波蘭和奧地利形成鮮明對比,這兩國大部分受訪者宣認自己是基督徒(波蘭83%,奧地利52%)。兩個國家均擁有悠久的傳統天主教背景。

Bullivant教授表示:「相鄰的國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卻有截然不同宗教信仰數據。年輕人宣認或信奉宗教的比例逐漸減少。」

在宗教信仰認同方面,捷克(91%)、愛沙尼亞(81%)、瑞典(75%)、荷蘭(72%)和英國(70%)絕大多數受訪者宣稱自己「沒有宗教信仰」。相反,波蘭(83%)、立陶宛(75%)、奧地利(52%)、斯洛文尼亞(59%)、愛爾蘭(59%)和葡萄牙(57%)的受訪者則大多數宣稱自己是基督徒。

一些國家如俄羅斯、瑞士和西班牙,約有一半的年輕人對基督教信仰毫無興趣,而另一半則有參與基督教信仰團體。有研究發現,許多自認為基督徒的人是名義上的基督徒,對信仰沒有很深的委身。

在禱告程度方面,捷克、愛沙尼亞、瑞典、荷蘭、英國、法國和比利時超過6成的受訪者從未試過禱告。

Bullivant教授總結道:「歐洲的新宗教主流是沒有宗教信仰。」《英國衛報》的標題亦指出:「歐洲正逐漸去基督教化。」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18年3月22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委身的基督跟隨者興起,再次挑旺歐洲的復興。

六成美國Z世代基督徒稱:「在教會以外找到神」

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發表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美國13至18歲青少年中,自稱無神論者人數(13%)比成人(6%)多一倍。報告並且指出,妨礙這些青少年信主的最大障礙,是他們認為「信仰欠缺理據」和「教會生活不重要」。

報告中受訪的Z世代青少年和青壯年,都比成年人更傾向於認為「罪惡、苦難的存在」是他們信心的難關。這顯示今天的青少年和歷史上其他無數的青少年一樣,掙扎於為「罪惡、苦難與慈愛的神並存」尋找具說服力的理據。

接近四成(37%)受訪者認為要「肯定知道神是否真實」是不可能的事。他們缺乏信心,與廣泛文化大力鼓吹相對主義有關。不分老幼,調查中超過一半受訪者都同意「許多宗教都可導人進入永生;沒有『獨一真正的宗教』。」Z世代傾向覺得,其他人認為真實的事,對自身而言不一定真確,而他們比成人更難同意「一個人真誠相信的事物可以是錯誤的」。

接近一半(46%)受訪Z世代青少年表示他們「需要事實確據來支持信仰」,而且認為科學和聖經相輔相成的青少年和青壯年(28%和25%)明顯比較年長者(81%)少。這顯示他們對科學和聖經之間的關係感到不安。

有趣的是,受訪的無神論者中,Z世代在較少程度上認為「基督徒的偽善」是他們「信心上的明顯障礙」,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有過與基督徒或教會接觸的不愉快經歷。

逾半受訪Z世代認為教會生活「不太重要」(27%)或「完全不重要」(27%),只有兩成人(20%)表示教會生活對他們「非常重要」,是調查中最不受歡迎的選項。甚至連有參與教會生活的Z時代青少年,對教會有消極觀感。這些教會青少年中,接近一半(49%)表示「教會似乎拒絕大部分科學教導我們有關世界的事」,近四成人認為「教會過分保護青少年」(38%),或「教會裡的人都是虛偽的」(36%)。此外,超過兩成人表示「教會不是表達疑惑的安全環境」(27%),或者聲稱他們在教會接觸的教導「相當膚淺」(24%)

認為教會生活不重要的受訪青少年中,逾六成信徒表示自己「在其他地方找到了神」(61%),而相約比例的非基督徒也說「教會與我無關」(64%)。雖然非基督徒不上教會的理由不無道理,但當連基督徒青年也認為上教會不重要,這便至少是一個指標,顯示有些教會未能幫助青少年與神建立翻轉生命的關係。

(來源:Barna Group,2018年1月24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賜眾教會智慧和新的策略,引導青少年正確地認識真理,與神同行。

調查發現:美國兩成千禧世代猶太人 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

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10月調查發現,美國千禧世代的猶太人(1984年至1999年間出生)當中,21%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28%認為他是拉比或精神領袖,但不是神。另外,42%受訪者會慶祝聖誕節。

巴納網上訪問了600位千禧世代猶太人。該調查是由基督教組織Jews for Jesus所委託,但收集數據、分析和撰寫報告由巴納全權負責。

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一個人可以加入其他信仰的一部分,但仍然是猶太人,三分之一的千禧世代猶太人感到「神渴望與我們建立個人關係」。

根據題為《千禧世代猶太人:塑造美國年輕猶太人的信念和行為》的報告,這群人比其他世代更有可能認為自己是「屬靈的」,也對信仰和靈性的興趣更大。

在史丹福大學教導猶太研究的阿里·凱爾曼教授對某些結果感到驚訝,他接受採訪時說:「這些看起來不像我認識的猶太人。我不願意抹殺這發現,也許這些是我們以前從未了解的猶太人。我們知道宗教正在改變,我們知道身份正在改變,所以為什麼我們期望不同的世代看起來要完全一樣?」

凱爾曼教授承認巴納集團的信譽。他說:「大多數資助美國猶太人的研究也帶著議程,而我在這個界別的經驗令我知道資助這項研究的人沒有干涉。」

Jews for Jesus通訊主任Susan Perlman表示,他們覺得這項調查「非常有希望」。她說:「這是一個屬靈的世代,願意考究耶穌是否彌賽亞的問題。我們所要求的只是一個開放的心靈,去接觸聖經、文化和不同的可能性。」

(來源:CBN,2017年11月1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激動教會將福音傳與猶太人。

【Kingdom LIFE】閱讀‧職場

屬靈書籍則能讓我們藉著他人的經驗、思考、研究,將信仰更具體地與不同範疇進行對話。一年一度的基督教聯合書展於10月20至28日舉行,如果你還未有心水書籍採購清單,不妨考慮透過閱讀整合工作與信仰,讀一些以「職場」為題的書。今期Kingdom Life為大家介紹三本以不同角度講述「信仰在職場」的書籍,分別有震撼人心的真人真事經驗分享、從神學角度探討工作的意義,以及實戰轉化職場的屬靈原則。

超自然的營商旅程

krt324-15a書名﹕《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作者﹕
剛納‧歐森(J. Gunnar Olson)

出版社﹕國度事奉中心

售價﹕港幣88元

商界是一個充滿理性計算的領域,如何在當中過超凡的信心生活?《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就是一名基督徒企業家與神緊密同行的故事。作者剛納‧歐森運用天國的屬靈原則,一步步跟隨神的旨意,創辦並經營一家高科技塑料薄膜製造公司,更成立國際基督徒商會,推動商界復興運動。無論經營生意以至個人及家庭的每個抉擇,剛納對神都絕對信靠、順服,因而經歷到一個又一個的神蹟。他的生命就是一個超自然的奇妙旅程。

剛納14歲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從一名小小的銷售員開始做起,29歲便成為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為了進一步在每日的商務中經歷神,他毅然放棄既有的成就,憑信心進入與神冒險的歷程,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公司。他在書中回憶道,當他準備要創業時,神竟然不斷吩咐他將自己的財產捐獻出去,直到最後更要求他把所有都給出。剛納憑信心順服,直至口袋裡只剩下一瑞典克朗﹗從起初創立公司,到每次遇上難題,他都完全仰賴神奇妙的供應、幫助、帶領,見證神在職場中運行的大能。

讀剛納的故事,不但能激發你的信心,驅使你有勇氣活出神給你的命定,更會教導你如何在生活中應用豐富的神國屬靈原則。怎樣的奉獻方蒙神所悅納?別人與自己的領受之間有衝突時該如何抉擇?何謂與神之間訂立盟約關係?這些問題,你都可以從剛納的真實經歷之中找到啟發。

工作,是祝福還是懲罰?

krt324-15b

書名﹕《工作—從束縛到自由》

作者﹕
韋特寧頓(Ben Witherington III)

出版社﹕基道

售價﹕港幣88元

相信不少人都會視工作為一件苦事,一些基督徒更有可能會引用創世記,指工作是亞當犯罪的結果,是一種懲罰,並不是神原本對人類的心意。《工作—從束縛到自由》的作者韋特寧頓卻指,人類犯罪的後果並不是工作本身,而只是工作的「辛勞」。神本身是一位會工作的神,祂親自示範不同工作,也賜予能力給人與祂一起同工。而更重要的是,人們可以為神的國度而工作,能為榮耀神而工作。從這樣的神學觀出發,作者進一步帶領讀者思考工作與召命的關係,探討工作倫理等問題。

談到工作,許多人會落入兩種極端,就是懶惰或是工作狂。作者從聖經的教導分別找出兩者的問題所在,指出基督徒面對工作時的應有態度,鼓勵信徒成為結果子、忠心的僕人。更進一步,作者從事奉的角度看工作,以建立那將臨國度去理解現今基督徒工作的意義,透過工作轉化世界的文化,呈現出尊崇基督的生命。最後,作者分析了工作、休息、玩耍三者之間的平衡。

轉化職場從轉化思想開始

krt324-15c

書名﹕《轉化—改變世界由職場開始》

作者﹕艾德‧史福索(Ed Silvoso)

出版社﹕天恩

售價﹕港幣128元

我們的神是行神蹟奇事的神,今時今日,許多非比尋常的事仍在世界各地發生,彰顯著神的榮耀與全能。同樣地,許多屬神的兒女正在職場中回應神的呼召,積極地參與到轉化學校、公司、監獄、城市、甚至整個國家的運動中。這群人遍布各行各業,許多人已經明白他們被呼召承負重任,要在世上建立神的國度。他們相信自己是神設立的牧者,並將工作轉變成服事眾人的管道。

《轉化—改變世界由職場開始》的作者艾德‧史福索認為,這些真實的、發生在現時現地的轉化,是出於對神的單一發現:神熱情的關懷,不僅對世人,也對職場、城市和列國。艾德‧史福索又談到,這個轉化運動必須具備五項決定性的蛻變思想架構,亦是組建這本書主幹的關鍵。這些思想架構一旦被接納,將開啟我們的眼光,得見屬靈的豐盛全景,並揭示廣大榮耀的能力之源,致使我們迫不及待與之連接,轉化我們自己、家庭、工作、城市以至全世界。

 

(文﹕莫嵐、陳淑安)

國度1分鐘(39) – 聖經如何看進化論

+按圖放大

聖經如何看進化論

偽科學在僅一個多世紀內 改變人類的自我形象

進化論的起源

進化論始於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他在書上歸納出對動物世界的觀察,認為所有生物都是從很少數,或甚至由一種微生物演化而來,人類和其他生物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進化論的影響

進化論比人類歷史上的許多理論,對人類社會、科學及宗教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進化論最普及的國家

323mid_country
(資料來源:Public Acceptance of Evolution,“Science”,2006年8月11日)

佔據科學領域

美國的98%科學家相信進化論

(資料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 2014年的調查結果)

進化論2大基本主張

進化論基本主張 聖經如何說
1 所有生物都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從原始進化到高級。 創世記一章說,神創造天地萬物。在第五日,祂創造所有活物,各按其類,在第六日才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人並非從原始生物進化而來。
2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者在自然的選擇下被淘汰,而較能適應環境的生物繁殖更多的後代,將優秀的基因傳給下一代,在漫長的變異過程中形成新的物種。 詩篇一O四篇說,所有生物都是神用智慧所造的,牠們仰望神按時給牠們食物,存活在乎神的恩典,而不是靠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

進化論對真理的否定

  • 否定神是天地萬物和人類的創造主,
    否定歸回神是人類的歸宿,
    否定基督救贖的需要。
  • 否定人類是按神的形象受造,人類與其他生物在本質上沒有分別的主張,嚴重扭曲人的自我形象。
  • 否定神對所有生物都有「看著是好的」的心意,只有強者才有生存的機會。

為什麼進化論是偽科學?

1 進化論只是「假設」,並不是獲得科學方法驗證的理論,根本不是客觀的科學。
2 進化論主張的生物變異,從來沒有考古學家找到歷史物證,在人類歷史裡也從來沒有人見過,亦只有極其少可觀察的事實。
3 進化論是對生物起源的推測假設,在本質上是哲學或宗教,而不是科學。

合乎聖經的自我形象

  1. 人是按神的形象受造,因此:
  2. 我們與神能建立獨特的親密關係
  3. 我們能分享神的屬性,過聖潔生活,也有道德責任
  4. 我們能代表神管治大地,在世上有獨特的使命

[國度觀點] 進化論以偽科學滿足宗教需要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改變社會的學說,但能夠在一個半世紀之內就深入地改變西方思想,被社會的頂尖知識分子奉為經典,並且廣泛地滲入不同學科領域,就大概只有進化論。

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時至今日,進化論的觀念不時反映在科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社會學、藝術的理論上,這披著科學外袍的宗教塑造二十世紀的不可知論社會,將懷疑信仰的種子撒播在其後的幾個世代,更將人與動物在本質上等同,偷走神所賜予的獨特身分,當人不知道自己的本位,就不會知道人生的方向,這也就偷走了人的命定。

最近伯明翰紐曼大學發表調查結果,指少於一成的英國人接受創造論,其實其他有悠久基督教歷史的西方國家也有相似現象。早於2006年就有科學媒體的調查報告指,全球有十個國家逾七成人口接受進化論,其中九個是基督徒人口為主的西方國家,加上日本,全部都是知識分子為社會創新力量的國家。事實上,皮尤研究中心有數據顯示,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傾向接受進化論。這解釋為何進化論能夠塑造社會的思想形態。

雖然進化論以科學包裝,但卻是從沒經過科學實驗證實的一種「假設」,而有關生命起源的說法,根本無法用科學方法證實,它不是真正的科學。人是誰?人從哪裡來?這些是宗教性或哲學性的問題,進化論對生命起源作出假設,根本就是宗教或哲學。宗教必然有超自然的概念,但進化論對生命的解說除去超自然的因素,所以更精確的說,它是人的哲學。

知識分子為什麼擁抱偽科學?人都有探求生命意義的需要,就要為「人是誰」和「從哪裡來」找出答案,但這不可能是科學能提出的答案。科學去到最深的一層,就會涉及宗教,可是與宗教分離的科學一直存在著生命的不確定性,要抺走不確定性,就需要製造一個論說,假設就是一個方法,進化論為滿足人類的宗教需要而生。

建基於不實假設的一切論說,即使如煙花的耀眼,卻是在沙土上建造的屋子,有一日將會倒塌。

學童身心靈健康 父母擔關鍵角色

近年學童自殺頻生,中小學生的心理狀態開始受到社會關注,其中家庭對孩子情緒發展的影響,更值得各界深入了解。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6月底舉行的「代代失傳?父母對子女身心靈的影響」週年研討會上,公佈一項名為「子女對父母參與的觀感及子女自尊感的關係」之研究結果。調查反映近四分一香港中學生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而父母兩者在教養孩子的角色上,對兒子或女兒分別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高自尊有助防止自殺

研討會上,有份參與調查的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招雋寧簡介研究結果時表示,自尊感是防止自殺的保護因素,因為高自尊感的人對外界事物較易接納,更容易發揮影響力、有成功感,而低自尊的人則較傾向覺得自己無價值、失敗,甚至會負累他人。研究結果顯示,香港學生隨著年級上升,自我評價降低,每四個中學生之中,就有一個覺得自己像個失敗者。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招雋寧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招雋寧

招指出,父子、父女、母子、母女是四種不同的關係,父母二者分別在親子關係中的參與,在孩子眼中會有不同的觀感,且對孩子的自尊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無論對男生或女生來說,母愛都是影響其自尊感的首要因素,亦即母親有否向孩子表達愛護、覺得孩子獨一無二、與孩子見面時特別開心,是影響兒子或女兒自尊感的首要因素。然而,就影響自尊感的第二、三因素而言,男生與女生則各有不同。影響女生自尊感的第二因素是母親花時間投入建立關係,即母親抽空陪伴、談天、關心,第三因素才是父愛,而父親是否花時間投入建立關係對女生的自尊感並不直接相關。影響男生自尊感的第二因素則是父愛,第三因素是父親花時間投入建立關係,而母親是否花時間投入建立關係,對男生的自尊感並不直接相關。

在實際情況中,近七成受訪男生感到父親付出建立關係,而近八成受訪女生感到媽媽付出建立關係。另外,子女對父母參與的觀感,會隨著父母下班回家時間延遲而略跌。調查又顯示,受訪中小學生眼中的家庭關係大致良好,然而若家庭關係中出現彼此憎恨,甚至有打鬥的發生,孩子的自尊感會傾向負面。

同性別家長影響不可取替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回應調查結果指,母愛對孩子提升感固然重要,但在建立兒子的自尊感上,父親有不可代替的角色。父親花時間和精神來幫助兒子、抽空談天、陪伴,可以特別建立兒子對自己的評價。而對兒子來說,母親同樣花時間,卻難以取代父親所能發揮的正面影響。同樣地,對女兒來說,母親能發揮的正面影響,是父親所取代不了的。陳特別指出,有些父親不主動參與親子關係,原因是母親太過「攬實」兒子,養成兒子過度依附母親而疏遠父親。母親應該懂得適時放手,讓兒子與父親有單獨相處、玩耍的時刻,以助建立自尊感。

陳又強調,負面說話拆毀性的能量很強,特別是同性別父母的負面表達,破壞自尊感的力度更大。正面表達如「表示接納、喜歡、愛護、關注」,要遠比表達「失望、拒絕、冷漠、否定」為多,子女的自尊感才會更強。他鼓勵父母抽時間陪伴子女,同時注意在家與子女相處時的質素。

伯特利神學院教牧輔導教授屈偉豪
伯特利神學院教牧輔導教授屈偉豪

研討會同時邀得伯特利神學院教牧輔導教授屈偉豪分享「父母如何有智慧地參與子女的生活圈」。他談到父母如何與發育中的異性孩子相處時表示,許多父親面對發育中的女兒時感覺尷尬,因而拒絕女兒親近自己,有可能對女兒的自尊感造成傷害,也有可能令她們更早性開放。其實只要自己心裡正直,同時向女兒提供健康的性教育,教導女兒要立界線,父女之間仍然可以保持親近。至於母親面對發育中的兒子,必須教導他們有正確而清晰的男女身體界線,以免他們受網絡上錯誤的性觀念影響。

給予孩子犯錯空間

除了建立自尊感,相信基督徒父母同樣重視如何幫助子女實踐信仰。研討會上,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歐醒華牧師分享「父母如何與子女一同實踐信仰」時表示,基督徒撫養子女本身都是信仰實踐,而父母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及世界觀。與子女一同實踐信仰,就是一同去體驗信仰的真實,也是一同去考驗自己所信。「如果你常常將子女放在保護罩中,他們是不會體會到信仰的。」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歐醒華牧師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歐醒華牧師

歐牧師稱,父母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榜樣非常重要,千萬不要強迫子女學像自己,只可自己默默守著信仰,等待子女自發實踐信仰。與子女相處時,要真誠坦白分享,不可只以父母自居,要有認錯的勇氣。同時,父母要看重自己的靈程成長,要追求持續在信仰上突破自己,不是只要求孩子去突破、去成長。當孩子踏入反叛期時,做父母的必須沉得住氣,給予孩子空間「犯錯」,以致他們有空間成長。「沒有自由抉擇的機會,就沒有學習承擔的機會﹗」他強調,對年青人必須有信任。

歐牧師建議基督徒父母實行家庭崇拜,並且需於子女還小的時候就養成這個習慣。在家庭崇拜中,可以為身邊事物祈禱,例如新聞時事或是家族成員的需要,讓孩子透過禱告經歷信仰的真實。他又鼓勵整個家庭進行活動,特別是一起事奉,如參與短宣,從中體驗信仰。

(記者陳淑安報道)

2035年新生人口預測:穆斯林超越基督徒 英國有逾1700座清真寺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表報告指,雖然目前基督徒人口最多,佔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一,新生嬰兒人數亦最多。但不出20年,基督徒新生嬰兒人數將會少於穆斯林。而60年內,伊斯蘭教就會成為人口最多的最大宗教。

該中心在本月5日發表題為《全球宗教面貌變遷》的人口研究報告,指出在2015年,全球有23億基督徒和18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人口31%和24%。出生率方面,2010-2015年基督徒新生嬰兒人數為2.23億,佔新生嬰兒總數33%;同時期,新生穆斯林嬰兒人數緊隨其後,佔31%。這個情況到2030-2035年間就會逆轉,屆時全球基督徒人數雖然仍較穆斯林多,但穆斯林新生嬰兒人數將達到2.25億,較基督徒新生嬰兒多100萬,超越後者成為世界上最多新生嬰兒的宗教群體。到2075年,穆斯林總人口更會超過基督徒,成為全球最大信仰群體。

總括來說,研究預料全球基督徒人口在未來數十年會繼續增長,但遠不急穆斯林的增長速度,主要是由於人口老化,死亡率高企所致。

英基督教信仰凋零 伊斯蘭教發展蓬勃

皮尤研究中心報告內容與另一智庫組織Gatestone Institute於本月2日發表的英國基督教現況報告互相呼應。該報告指,自2001年以來,倫敦各基督宗派共有500所教堂變成私人住宅,有些則改為清真寺。同期,清真寺迅速增長,如今倫敦有423座清真寺。英國穆斯林人口近半為25歲以下,但基督徒人口有四分之一超過65歲。

除了穆斯林增加,英國的伊斯蘭教亦深受極端主義影響,全國1700多座清真寺中,6%受極端原教旨主義派系瓦哈比派控制,45%屬另一原教旨主義派系德奧班派。伊斯蘭教文化和模式亦開始影響各生活層面:倫敦有100個伊斯蘭法庭;大學某些集會和宗教聚會,會將男女分開,或要求女性從另一門口進入會場;有人發起請願,要求容許清真寺一天三次用擴音器呼召穆斯林禱告。

Gatestone Institute歸咎多元文化主義助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並稱「擁有423座新清真寺的倫敦斯坦,是建基於可悲的英格蘭基督教廢墟之上」。「倫敦斯坦」(Londonistan)是西方國家和傳媒於上世紀末為倫敦改的別號,反映當地深受伊斯蘭教影響,以及穆斯林人口快速增長。

(來源:皮尤研究中心Gatestone Institute網站,2017年4月5日及2日,Ronald Cheung編譯報道)

禱告:願主感動全球基督徒為祂作工,收割祂的禾場,並重新興旺英國和其他基督教國家的教會。

研究發現 千禧世代離開教會 主因是父母離婚

不少人認為千禧世代因為教會對性別議題、科學及政治等等的立場而離開教會和基督教信仰。然而,大家卻忽略了「離婚」這個因素,教會沒有照顧「我們之中最脆弱和無辜的成員」。

公共宗教研究學院(Public Religion Research Institute)最近的研究發現:只有21%在單親家庭長大的美國人會「每周參與一次宗教活動」,比起在有完整家庭中長大的34%為少。而對於繼續持守信仰的人當中,孩童時期父母是否離異也有影響。約3成(31%)在單親家庭長大而持守信仰的美國人會「每周參與一次宗教活動」,比起在完整家庭中長大而持守信仰的43%為少。

大學教授安得魯.路特(Andrew Root)曾出書談及離婚對孩童的屬靈影響:「教會對離婚父母的子女的需要沒有足夠關注,所以這些兒童不再相信教會可以幫助他們。當80年代離婚率攀升時,許多神職人員包括基督教牧者不再談及離婚,以免觸動正在掙扎的會眾。可是,正因他們的沉默,他們同時也沒有安慰這些孩童。」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6年10月19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為千禧世代的心靈禱告

[國度觀點] 沒有異象 教育就放肆

教育改革是香港當今面對的重大議題之一,而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語文政策、學制及考試制度等上,卻甚少從教育精神及本質出發,重塑全人教育的模式。基督教在本港教育工作上貢獻良多,然而沒有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根本與其他教育無異,都是不能引領人進入基督裡的豐盛生命。美國「Worldview Matters」總監奧化文(Christian Overman)提出基督教教育走向二元化的危機(有關新聞見本報P.3),直指這世俗化的趨勢導致基督教教育失去本身的意義。

奧化文指出,基督教教育是培育人成為敬拜神的人,所有科目都應具有聖經觀念,而不是將基督教變成一個獨立科目,與其他科目沒有聯繫。教育本來是培育思維、品格,但在競爭劇烈的社會,提升謀生機會及就業率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基督教教育本應有更崇高的目標,但失去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缺欠聖經觀念,學生不能在倫理、科學、商業、藝術等各範疇中認識聖經原則,也無法從聖經角度理解人、社會和世界的一切。即使他們成為基督徒,但因為發展了二元化思維,當他們進入社會,也是以世俗的方式發展工作,建立家庭,以及參與社會事務,只有在教會參與信仰活動時,才回到屬靈的思考方式。這就是奧化文所提出的二元化危機。

當信仰不是人生的全部,而只是一個科目或一個宗教活動,信仰就不是真實的信仰。基督教教育的改革應優先處理整合的問題,以聖經價值為本,提供整合信仰和知識的全人教育。在香港開埠的早期歷史,大量西方宣教士來港投入教育工作,開辦學校,惠及貧苦大眾。今天有基督教背景的學校遍佈全港各校區,不少更是名校。如果這些學校真正將教育基督化,轉化社會就指日可待。

 

 

學者提出危機 基督教教育走向二元論

美國「Worldview Matters」總監奧化文(Christian Overman)認為,基督徒失去了文化領域,是因為失去了校園,而有些基督教學校更失去了基督教的獨特性。他認為影響國家要由兒童心智教育開始。

奧化文在他新出版的電子書《教育失落的意義》中清楚地闡明教育出了什麼問題,並給予教導4至18歲學生的基督徒教師和校長,主日學老師和其他教會事奉人員一個有系統、有目標且可重複的解決方案。

他提出,在聯邦政府接管學校教育之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基督徒的努力。這不單是在營運學校上,而是因為它是建基於基督徒對神、生命、世界和人性的構想。當中主要構想就是「基督是一切的主」,不單是「宗教」科目的主,更是一切包括生物學、數學,甚至物理學的主。

當政府接管教育,一些基督徒警告說學校將成為無神論的灌輸中心。奧化文並不完全同意,相反他認為教育變得「世俗」並被要求中立。神由知識的中心變為周邊。教育專家並不是灌輸「神不存在」的理念,而是祂不再重要。雖然這不是無神論,卻衍生了更陰險的二元論,正如有人把它稱為「實用無神論」。

奧化文說:「支持二元論的人,不會把神的話連繫到周一至周五的生活。他會認為『信仰』是個人私事,而工作場所是公共和世俗的。」

的確,這種二元論往往在所謂的「基督教教育」中是很明顯的。在許多學校,基督教教育,只是教學上加上一點基督教色彩:在一個安全的、基督教的環境學習,加上聖經班和崇拜。雖然聖經班也是重要的,但並不足以使教育真正基督化。

理察.約翰紐豪斯(Richard John Neuhaus)在他的文章〈基督教大學的11項綱領〉中說:「基督化不應該是一間學校的標籤。相反,它是教育起點、終點和沿途的指引。」

整全的基督教教育是帶著基督化的目標、願景、教育學,和明白我們所教導的是誰。加爾文說,人本質上是敬拜者,所以教育是為了教導人如何敬拜神,而基督化教育應該教人們如何在生活的每一個領域中敬拜神。

克里斯汀在他的《失落的學習意義》電子書中(免費下載),正確地指出二元論的內在問題。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解決方案。

(來源:Break Point,2016年9月6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基督教辦學團體教導學生成為敬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