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努阿圖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總統Baldwin Lonsdale最近簽署一份文件,指出耶路撒冷應該被承認為以色列首都,並炮轟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5月初的投票。

今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用投票否定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主權。

之前一個月,俄羅斯外交部亦發表一項只承認西耶路撒,卻不是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聲明。

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時,雖承諾將大使館設在耶路撒冷,但最近簽署豁免文件,令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繼續設於特拉維夫,延遲遷移計劃。

Baldwin Lonsdal是與以色列有密切關係的福音派基督徒,本身與猶太人和以色列有密切的聯繫。

(來源:猶大通訊社(JNS),2017年6月4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主賜福給瓦努阿圖,全國人民對神有火熱的渴慕。

國度1分鐘(31) – 耶路撒冷回歸50年

+按圖放大+按圖放大

普通話版影片:

耶路撒冷回歸50年

「明年在耶路撒冷。」

猶太人在每年的逾越節及贖罪日會彼此說:「明年在耶路撒冷。」,為表達對重建耶路撒冷和聖殿,恢復祭壇儀式的渴想。

耶路撒冷希伯來字義

耶路撒冷Yerushalayim
由 Ir 和 Shalem 兩個希伯來字組成,意思是「平安之城」。

錫安是否耶路撒冷的別稱

地理位置 聖經地理位置上:錫安是指大衛城,後來範圍延伸至聖殿山。
今天的以色列:錫安山是指位於舊城之南的一座山,不包括大衛城。
文學用語 在聖經裡,錫安比喻為神的居所,或代表耶路撒冷。
(資料來源:http://www.biblestudytools.com/dictionary/jerusalem/
 zion

耶路撒冷近代史

年份 事件
1517-1917 鄂圖曼帝國佔領
1800-1900 俄國及歐洲出現反猶主義,兩地的猶太人陸續遷居至巴勒斯坦地。
1896 猶太復國主義之父赫爾茨出版《猶太國:解決當前猶太人問題的一項嘗試》主張擁有屬於猶太人的國家,否則民族不能長存。
1897 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大會在瑞士巴瑟爾(Basel)召開,同時成立「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
1917

 

鄂圖曼帝國在一次世界大戰大敗,英國攻入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同年11月英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表示英國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
1920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基於《貝爾福宣言》,國際聯盟委任英國托管巴勒斯坦地。
1920-1948 英國托管
1947
  • 英國向聯合國提出終止托管巴勒斯坦的要求。
  • 同年11月,聯合國制定分治方案,主張將巴勒斯坦地分建為猶太國及阿拉伯國,但耶路撒冷由國際社會管治;並預算十年後,由耶路撒冷居民透過公投決定耶路撒冷的未來。
  • 以色列接納決議,但阿拉伯聯盟強烈反對。
1948
  • 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獨立,英國正式結束託管。
  • 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戰,以色列的獨立戰爭開始。
  • 約旦軍隊攻下耶路撒冷東部。
1949
  • 以色列與約旦協議訂立停火線,稱為「綠線」(Green Line)。
  • 西耶路撒冷(55平方公里)屬以色列,東耶路撒冷包括舊城、爭奪焦點-聖殿山、舊城之東、南、北的區域。(70平方公里 )屬約旦。
  • 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為首都,約旦則宣布東耶路撒冷為其第二首都。

green-line-crop

1967 六日戰爭:在埃及威脅下,以色列在6月5日先發制人發動戰爭,其他阿拉伯國也加入。以色列在六日之內戰勝,並成功奪回舊城及其他地區,自此擁有東西耶路撒冷的主權。
1980 以色列政府訂立「耶路撒冷基本法」,正式確認耶路撒冷為「永遠不可分割的首都」。聯合國表示反對。
1988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其首都。

以色列立場:

  1. 猶太人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淵源,早於伊斯蘭教的出現。
  2. 巴勒斯坦自治組織在1964年成立時,當時憲章沒有提到耶路撒冷,到以色列奪回耶路撒冷後,才在1968年的憲章上補加耶路撒冷。
  3. 1948年以色列和約旦在耶路撒冷停火後,雙方軍官在耶路撒冷地圖上用鉛筆畫出不準確的停火線,成為1949年兩國停火協議。

(資料來源:以色列外交部 Israel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

巴勒斯坦立場:

  1. 要求以色列恢復1967年6月前的邊界,退出東耶路撒冷,將要成立的巴勒斯坦國定都在耶路撒冷。
  2. 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的聖城
  3. 在以色列獨立前,穆斯林已世居於耶路撒冷。
  4. 以色列「強佔」耶路撒冷是不合法的。

國際社會立場:

聯合國 反對「耶路撒冷基本法」,不接納以色列在1967年劃出的國家邊界,主張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
歐盟組織 支持聯合國方案
天主教 傾向支持聯合國方案

早於聯合國的分治方案,1948年,教宗庇護十二世呼籲世界各地信眾促使政府支持國際社會管治耶路撒冷的方案,。(資料來源:

H. Eugene Bovis, The Jerusalem Question, Hoover 1971)

反對耶路撒冷分割:

 

2017年十個聯合國成員國反對聯合國分割耶路撒冷的決議:美國、英國、意大利、荷蘭、德國、希臘、烏克蘭、立陶宛、巴拉圭、多哥
standpoint
+按圖放大

 

belongs-to-jews

根據聖經,
耶路撒冷是屬於猶太人的。
讓我們放下政治立場,
按神的心意支持以色列!

雪糕店拒賣相同口味雪糕 支持澳洲同性婚姻合法化

雪糕公司Ben & Jerry’s為爭取澳洲同性婚姻權利,禁止客人購買兩球相同味道的雪糕。

這項禁令在旗下澳洲全部26家Ben & Jerry’s實施,為要推動國會為「婚姻平權」迅速作出回應。該公司在其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說:「想像一下,到本地的雪糕店去購買你喜歡的兩球相同味道的雪糕,但是你被禁止 – 因為Ben & Jerry’s已經禁止了兩球相同味道的雪糕,你一定會憤怒!可是,如果你被告知你不允許嫁給你所愛的人,這憤怒的激烈程度將不算得甚麼。」

Ben & Jerry’s更鼓勵客戶要求與當地立法者,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並在所有商店安裝郵箱,以便人們可以在那裡向他們發信。「使同性婚姻合法!愛有各種口味!」該公司說。

(來源:Fortune.com,2017年5月2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澳洲政府堅持不向群眾壓力妥協。

美國基督教大學引進藝術課程 近十年成為趨勢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視覺資訊飽和的世界。廣告和電影淹沒了人的視覺,並已經成為社會溝通的方式。美國一些基督教學院開始明白畢業生的就業、事工和社交都需要視覺素養和能力。根據美國大學協會的資料顯示,近十年來,超過85所基督教大學增加了新的藝術學位課程。

自2012年以來,至少有10間大學開辦了視覺藝術學位。有些還聘請了新的視覺藝術講師,擴大了工作室,增加畫廊或開設博物館。例如:加州的阿蘇撒太平洋大學,今年秋天開辦新的藝術教育碩士學位。

然而,這不表示這改變會產生宗教色彩濃厚的藝術。這些課程主要讓學生探索自己是誰,自己的信念,他們如何自處於美國多樣化宗教的社會,或任何對他們有意義的事。

以往視覺藝術在基督教校園並未受到好評。基督徒視覺藝術家協會的Cameron Anderson表示,保守的新教學校以前擔心視覺藝術可能會令人腐化,但是這正在改變。「他們在重新思考與文化的關係以及是否參與。」

實際上,視覺藝術培訓在就業市場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平面設計方面。奧羅爾羅伯茨大學每年視覺藝術畢業生大約有一半會找到商業工作,其餘的在教會工作。其藝術副教授Jason Howell認為:「影片有助在網站和會眾中創造美學體驗,讓人們聯合起來。視覺藝術可以幫助推動大使命。當人們質疑信仰,藝術成為提供真實感的途徑。」

(來源:Religion News Service,2017年5月1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更多的藝術人材投入基督的大使命。

六成美基督徒受新紀元影響 少於兩成有聖經世界觀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編按:即因果循環的宇宙規律)」、「努力工作賺取最多,人生才不枉過」、「一件事合乎道德與否在於你的信念」、「若政府放任不管,商家大多不會自行對的事(編按:即支持政府必須實施更大的監管,卻不信任商家會履行責任)」……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聲稱,如果你身為基督徒又認同上述的觀點,你的世界觀已經受新紀元運動、世俗主義、後現代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影響。

巴納與Summit Ministries合作,在今年3月對1,456名每月「起碼上教會一次」和「認為信仰非常重要」的美國成年基督徒進行網上調查,以了解他們的世界觀。研究發現,美國信徒深受上述四種思潮或意識形態影響:61%信徒的世界觀植根於新紀元運動,包括32%強烈認同善惡果報、28%強烈認同「所有人都向同一位神或靈體禱告,不論他們如何稱呼這位神或靈體」和27%深受「物我齊一是意義和目標之源」;54%信徒對後現代主義理念有共鳴,包括相信合乎道德與否受個人信仰影響、認同「無人確知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及「冒犯人和傷害別人感受的信仰是不對的」;36%接受與馬克思主義有關的思想,包括「政府而非個人應按需要盡量控制所有資源以確保人人公平享用」、「私有財產滋長貪婪和嫉妒」;以及29%人相信以世俗主義為基礎的思想,包括努力工作賺盡一切,再享受生命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所在、「人的生命只有獲社會認同才有價值」及「信念要經科學驗證才是真確」。

根據巴納定義,合乎聖經的世界觀應為:相信世上有絕對的道德價值,聖經所教導的一切原則均完全正確,撒旦是真實存在的個體或力量而非僅為一種象徵,人不能單靠善心或功德進天國,耶穌在世的日子沒有犯罪,以及神是全知全能的創造者,今天仍掌管祂所創造的宇宙。據巴納兩年前進行的調查,只有17%美國信徒的世界觀符合聖經的看法。

(來源:Barna Group,2017年5月9日,文奴編譯報道)

禱告:願聖靈激勵我們多讀聖經,多親近祂,更明白祂的心意,不受世界影響。

考古文物證明「巴別塔」存在

一位古巴比倫歷史專家表示,最近才公諸於世的一塊公元前6世紀的巴比倫石版,為聖經的巴別塔提供歷史證據。

該石版在一百年前已經出土,但一直為私人收藏,到最近才進行研究。倫敦大學的安德魯.喬治博士(Dr. Andrew George)翻譯石版上的古老文字,證明石版上刻畫的是巴比倫神廟的塔型建築物,樓高七層,具有美索不達米亞風格。在塔旁邊的人是美索不達米亞最著名的統治者尼布甲尼撒王二世。文字詳細描述了巴比倫國王建造該塔的事實:「我為了建造這座建築而動員了從地中海到波斯灣,居住在遙遠的地方的人民。」喬治博士認為:「聖經中眾多語言的說法跟石版提及眾多人民建造塔樓的描述吻合(創十一7)。」

考古學家普遍認為神塔的遺址在巴比倫古城,就是巴基斯坦以南約80英里,稱為阿爾卡斯爾的地方。在公元前612年,尼布甲尼撒二世重建該城市,並定為首都。

喬治博士對媒體表示,他是歷史學者,不是用宗教角度看此事,但相信該文物所顯示的是真實的建築物,而該圖畫的靈感來自聖經。他又認為科學與聖經之間沒有矛盾,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鴻溝在考古的領域裡開始逐漸消失。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7年5月8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讓考古發現繼續證明聖經的真實。

法國新總統馬克龍 反對巴勒斯坦單方面宣布建國

法國共和前進黨的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以64%的票數贏得了總統選舉。在大選前,他重申了以前的聲明,反對巴勒斯坦單方面宣布建國,並承諾支持兩國解決方案。

馬克龍表示:「我捍衛兩國方案的原則,這是法國的承諾。現在承認巴勒斯坦單方面宣布建立,將會破壞穩定和損害法國與以色列的關係。」

馬克龍先前提到抵制以色列是「深深地反猶太人」,指出反以色列國主義直接等同於反猶太主義。

世界猶太人議會議長Ronald S. Lauder相信,馬克龍將努力支持以色列面對國際舞台上的敵人。法國駐以色列大使Helene Le Gal表示,96.3%在特拉維夫、內塔尼亞、海法、阿什杜德、埃拉特和貝爾謝娃等地投票的法國以色列人都支持馬克龍。她認為馬克龍將對以色列非常友好。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和法國都面臨激進伊斯蘭恐襲威脅,我相信長期盟友將繼續深化關係,並期待與馬克龍抓住兩國共同面臨的機遇。」

馬克龍的對手馬琳勒龐曾為法國在大屠殺期間捕捉法國猶太人的責任開脫。她又表示,她將在法國禁止屠殺動物,影響猶太人按宗教規例(Kosher)的屠宰活動。勒龐還呼籲法國猶太人放棄穿著傳統服飾,作為她禁止公開信仰表達和打擊激進伊斯蘭教的計劃的一部分,同時表示打算禁止國民擁有非歐盟國家雙重國籍,令持有以色列公民身份的法國猶太人感到困擾。

宗教領袖對特定總統候選人的公開認可在法國被認為是罕見的。然而這次選舉中,法國首席拉比Haim Korsia聯同穆斯林和基督教領袖,給選民發公開信,呼籲投票支持馬克龍。

(來源:猶大通訊社(JNS),2017年5月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馬克龍按神的心意支持以色列及猶太人。

美研究:牧者缺乏影響力

今時今日,美國牧者雖不至於令人討厭,但也不為人所重視。美國研究機構巴納(Barna Group)發現,當地成年人中,對牧者評價非常正面和負面的人,各佔約四分之一;另外,有四分之一人認為,牧者對他們所處城市或地區的影響力不甚了了。

佩柏戴恩大學委託巴納於2015年進行研究,並於今年發表名為《The State of Pastors》的報告。該研究訪問了900名基督教資深牧者,並在網上訪問過千名來自50個州分的成年人,結果發現,許多牧者感到自己在社會、社區,甚至教會內都欠缺影響力,在政治和公義等議題上,國民對牧者的信任程度正在下跌。

不過,雖然較多國民認為牧者在美國的影響力不大,但仍有近五分之一受訪者認為牧者有龐大的影響力。研究又發現,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神職人員起碼在某程度上對社會有利,如果要受訪者評價一位有私交的牧者,近三分之二人會給予非常正面的評價。近半受訪者承認,親身接觸教會領袖的經驗,比傳媒描繪的神職人員印象較佳。美國國民仍然渴望教會能在人際關係、種族和解與社區服務需求等議題上給予指引。

(來源:Barna Group,2017年3月16日,Ronald Cheung編譯報道)

禱告:各教會的牧者都能在社區裡發揮有如光和鹽的影響力。

南非農場舉行歷年最大型禱告會 尋求國家轉化

4月22日,估計近二百萬人(其中170萬透過網絡渠道)參加南非一個農場舉行的禱告會,主題是「時候到了」,召集人是著名的農夫傳道人、《像土豆的信心》作者安格斯.布坎(Angus Buchan)。

布坎眼見國內的屬靈和社會政治衰落,於是在南非的Bloemfontein以北的農場舉行,當地歷史上最大型的禱告聚會。人群從各地湧至,分別坐公車、踏單車、乘直昇機、乘私人飛機而來。由於人數眾多,聚會延遲一個半小時才開始。雖然沒有電視直播、廣告和新聞報導,但是全國各地的基督徒都從社交媒體中留意聚會最新情況。

人數眾多
參加人數眾多

布坎說:「我們厭倦了人們操縱法律。我們要呼籲耶和華為我們所愛的南非帶來正義,和平和希望。」

聚會中布坎禱告說:「我祈求南非會成為按字面接受神話語的國家。我們拒絕不道德、婚前性行為、色情和吸毒、種族歧視、謀殺和強姦。」他又說:「我們請求主恢復家庭、婚姻和親子關係。我們尊重老人、窮人、富人及所有的人。我們說唯有耶穌基督是神,是拯救。我們不會服侍其他的神。請原諒我們妥協國家,家庭和未來。從今天開始,我們承諾不惜一切代價為真理和正義站立。神說了,我們相信,那就解決了!」

(來源:ASSIST News,2017年4月2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南非在社會各層面上出現轉化。

俄羅斯僅承認「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實質支持分割耶路撒冷

俄羅斯外交部在耶路撒冷統一五十周年時發表聲明,宣布認同「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而「東耶路撒冷」則為未來巴勒斯坦國首都。

該聲名刊登在俄羅斯外交部網站上。聲明首先提出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近三年來沒有進行政治談判,當地局勢一直在惡化。之後表示,莫斯科重申支持「兩國解決方案」,認為是符合與俄羅斯友好關係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的利益,以及該地區和國際社會其他國家利益。莫斯科重申支持聯合國的解決以巴問題的原則。

此聲明發出後,俄羅斯成為第一個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國家,但沒計劃遷移大使館到耶路撒冷。目前在耶路撒冷只有一個大使館 – 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大使館(ICEJ)。根據1948年聯合國的分割計劃,七個國家和梵蒂岡都在耶路撒冷設立巴勒斯坦的大使館,卻沒有在西耶路撒冷建立以色列大使館。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7年4月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列國按聖經根據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

雅加達基督徒省長敗選 褻瀆可蘭經判罰入獄2年

雅加達省長、華裔基督徒鍾萬學,欲尋求連任,但敗給穆斯林候選人。在大選前,他被控褻瀆可蘭經,而落敗後的第二日,檢察當局嘗試撤銷了檢控,但不獲法院接納。檢方曾建議鍾萬學緩刑2年,但法庭裁定褻瀆罪成,判罰入獄2年。代表鍾萬學的律師表示會上訴。

去年11月,鍾萬學在演講中表示,可蘭經沒有禁止穆斯林投票給非穆斯林候選人,節錄說話經刻意剪接後,上載到網站,以此指控他褻瀆可蘭經。印尼最大的伊斯蘭組織領導人本月初表示,褻瀆指控是「完全為了操控選舉」。

自鍾萬學被控褻瀆罪以來,穆斯林候選人Anies Baswedan獲得越來越多穆斯林支持,鍾萬學在最後一輪的投票中輸給了Baswedan。

鍾萬學敢言果斷,憑著廉潔形象,於2014年出任雅各達省長,是印尼歷史上首次有華人及基督徒出任如此高階官職。他上任後,推動一連串改革,相信也因此觸怒利益受損的有勢力人士,結果穆斯林群眾被煽動上街抗議鍾萬學褻瀆可蘭經。雅加達媒體認為今次是歷年來最兩極化的選舉,而國際媒體視之為測試印尼當局對宗教的寬容程度。

(來源:雅加達郵報,2017年4月21日及5月9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願神在印尼政府中興起公義的官員,讓鍾萬學獲得公平的審訊。

西非牧師發現706卡鑽石 無私奉獻給國家

今年5月香港將舉行全球第十大鑽石的拍賣,而最近一名西非牧師徒手發掘出一顆僅比它輕20卡的巨鑽,卻無私奉獻給國家,希望能解決貧窮問題。

西非塞拉利昂(Sierra Leone)東部的Emmanuel Momoh牧師在礦山工作時,發掘出一顆706卡(克拉)的鑽石。美國鑽石專家Paul Zimnisky認為該鑽石可能會排在全球「第十至第十五大鑽石之列」,但肯定是塞拉利昂歷年來發現的第二大鑽石。

t313_03-sierra-2
.可能是全球第十至第十五大的鑽石

 

Momoh本身也是持有效政府許可證的自僱礦工,在科諾地區的非正規採礦區發掘鑽石。一般鑽石由大型商業採礦公司開採大量的金伯利岩礦石,並用先進的設備進行處理,而使用基本的工具或雙手篩選泥土而開採到這樣大的鑽石非常不尋常。

雖然Momoh有權獲得鑽石的未來銷售收益,但他選擇交給政府,希望收益有助於推動這個貧困國家的發展。他說:「我相信政府可以做更多的工作,特別是在國家面臨經濟挑戰的時候。」他看見自己的地區在接近30年的停電日子後,道路建設和電力供應開始改善。

政府發聲明感謝Momoh沒有將鑽石走私出境,這是當地常見的罪行。該鑽石被鎖在首都中央銀行金庫,等待官方估值,以及證明並未資助暴力衝突。然後,將以透明的投標程序在塞拉利昂出售。塞拉利昂總統鼓勵國民以牧師為榜樣,他說:「這是神的禮物,如果任何人試圖做一些犯罪行為,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7年3月1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神所賜的財富被用作改善人民生活。

大使命中心光榮結束

美國華人宣教機構「大使命中心」於4月初宣佈,將於本年6月30日正式結束該機構事工。

大使命中心在聲明電郵中表示,機構近年主要同工都先後身體欠安,需要較長期休息。董事會成員積極尋覓接班人,可惜至今仍未有合適人選;於是禱告尋求神的旨意,並多次開會,討論大使命中心的前景。最後,深覺大使命中心在過去24年中在口傳、文字、開荒宣教及宣教教育方面,對華人教會已經發生了應有的作用。因此,決定大使命中心的事工將於今年6月30日「光榮結束」,但4月至6月事工仍照常運作,本年度所安排的短宣仍會按計劃進行,並且交棒。

國際董事會決定,於本年6月在美國舉行感恩聚會,6月底事工結束後,將以三至六個月的時間作善後處理。而加拿大大使命中心將繼續推動已開始的羅姆人事工至本年12月31日,日後的羅姆人事工將交由另一機構繼續推動。

大使命中心於1993年在美國成立,創辦人王永信牧師盼望藉著他參與洛桑運動及主後二千福音遍傳運動在非華人中所建立的網絡,引介華人教會進入普世宣教。近年新開拓的東歐羅姆人事工,喚起普世華人教會的關注;美、加、香港,甚至東歐的華人教會和機構都已積極投入,並且願意承接,繼續與羅姆信徒同行。

(資訊由有關機構提供)

2035年新生人口預測:穆斯林超越基督徒 英國有逾1700座清真寺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表報告指,雖然目前基督徒人口最多,佔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一,新生嬰兒人數亦最多。但不出20年,基督徒新生嬰兒人數將會少於穆斯林。而60年內,伊斯蘭教就會成為人口最多的最大宗教。

該中心在本月5日發表題為《全球宗教面貌變遷》的人口研究報告,指出在2015年,全球有23億基督徒和18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人口31%和24%。出生率方面,2010-2015年基督徒新生嬰兒人數為2.23億,佔新生嬰兒總數33%;同時期,新生穆斯林嬰兒人數緊隨其後,佔31%。這個情況到2030-2035年間就會逆轉,屆時全球基督徒人數雖然仍較穆斯林多,但穆斯林新生嬰兒人數將達到2.25億,較基督徒新生嬰兒多100萬,超越後者成為世界上最多新生嬰兒的宗教群體。到2075年,穆斯林總人口更會超過基督徒,成為全球最大信仰群體。

總括來說,研究預料全球基督徒人口在未來數十年會繼續增長,但遠不急穆斯林的增長速度,主要是由於人口老化,死亡率高企所致。

英基督教信仰凋零 伊斯蘭教發展蓬勃

皮尤研究中心報告內容與另一智庫組織Gatestone Institute於本月2日發表的英國基督教現況報告互相呼應。該報告指,自2001年以來,倫敦各基督宗派共有500所教堂變成私人住宅,有些則改為清真寺。同期,清真寺迅速增長,如今倫敦有423座清真寺。英國穆斯林人口近半為25歲以下,但基督徒人口有四分之一超過65歲。

除了穆斯林增加,英國的伊斯蘭教亦深受極端主義影響,全國1700多座清真寺中,6%受極端原教旨主義派系瓦哈比派控制,45%屬另一原教旨主義派系德奧班派。伊斯蘭教文化和模式亦開始影響各生活層面:倫敦有100個伊斯蘭法庭;大學某些集會和宗教聚會,會將男女分開,或要求女性從另一門口進入會場;有人發起請願,要求容許清真寺一天三次用擴音器呼召穆斯林禱告。

Gatestone Institute歸咎多元文化主義助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並稱「擁有423座新清真寺的倫敦斯坦,是建基於可悲的英格蘭基督教廢墟之上」。「倫敦斯坦」(Londonistan)是西方國家和傳媒於上世紀末為倫敦改的別號,反映當地深受伊斯蘭教影響,以及穆斯林人口快速增長。

(來源:皮尤研究中心Gatestone Institute網站,2017年4月5日及2日,Ronald Cheung編譯報道)

禱告:願主感動全球基督徒為祂作工,收割祂的禾場,並重新興旺英國和其他基督教國家的教會。

非洲面臨二戰後最嚴重饑荒

聯合國表示,世界正面臨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人道危機。在南蘇丹、索馬里、尼日利亞東北部和也門的衝突地區,有二千多萬人面臨饑荒的危險。

南蘇丹自2013年爆發內戰,至今導致數萬人死亡,二百多萬人流離失所。2016年7月衝突再次爆發,援助團體被阻止接觸受戰爭蹂躪地區的人民。這些地區現在已經宣布饑荒。聯合國表示,約有十萬南蘇丹人已經持續饑餓,還有一百萬人正處於饑荒的邊緣。

烏干達政府表示,每天有大約3,000名難民從鄰國南蘇丹來,該國正處於「爆破點」。今年的難民人數可能會攀升至100多萬人。

索馬里出現旱災,約60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救助兒童會在索馬里邦特蘭地區的員工發現,兒童嚴重營養不良病例大幅增加。他們收到了有關兒童和家庭的多天沒有食物的報告,有人用紙皮餵飼他們的牲畜。

在尼日利亞,博科聖地的叛亂已經使200多萬人流離失所,造成約700萬人嚴重糧食不足。聯合國說,今年約有45萬尼日利亞兒童面臨嚴重營養不良的危機,其中有9萬人死亡。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7年3月2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差派更多基督徒用各種方法參與救災及代禱。

古巴教會正蓬勃發展

古巴長老會牧師喬.多巴基(Joel Dopica)領導32個新教宗派,擔任獲得官方承認的古巴教會理事會主席的職務。他說:「所有教會都在增長,不僅會友人數,而是在社會領導和行動力上。」他指出,古巴政府正在允許教會提供曾經被壟斷的社會服務,包括愛滋病預防、可持續農業、可再生能源、藥物分發和救災。

理事會估計,全國各地有約25,000個福音派和其他新教徒的敬拜場所,顯示教會蓬勃發展。神召會近年增長最顯著,在90年代初,他們有大約1萬個會友,目前升至12萬。約有10萬古巴人自稱是浸信會會友,4萬人屬於衛理公會。古巴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受過天主教洗禮。

正如CBN在2015年知悉,古巴政府不允許教會或其他宗教團體建造敬拜場所或其他建築物。這無意中引發了古巴信徒的家庭教會倍增發展。

2016年,「國際無聲者之友」聲稱,古巴政府已經宣布2000間神召會教堂是非法的,正在取締其中1400間。神召會普世宣教總理事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總裁大衛.埃利斯(David Ellis)告訴記者,他們沒有收到教會被取締的報告。然而,「國際無聲者之友」發言人說,他們的說法可能因受到政府壓力所致。

(來源:CBN,2017年3月2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 古巴教會的復興進一步帶來國家轉化。

同運將發展重心轉移耶路撒冷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色列今年的同性戀驕傲大遊行將在耶路撒冷舉行,以往每年的主要遊行都是在特拉維夫舉行。

特拉維夫擁有龐大的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群體,該市對同性戀持開放寬容的態度。但耶路撒冷的同性戀組織JOH力推今年在耶路撒冷舉行同性戀驕傲大遊行。JOH代表告訴以色列媒體:「我們希望將重心轉移到耶路撒冷,將這座城市變為主要的平台。這是很關鍵的一步,我們暫時不會對外公佈,以免遭到阻撓。」

但這決定尚未與耶路撒冷市長巴卡特進行協商。為避免冒犯當地的極端正統猶太教派群體,巴卡特去年並未參加該市的遊行。

2015年7月耶路撒冷舉行一年一度同性戀遊行時突發襲擊事件,導致人員傷亡。但那次事件也增強了同性戀遊行的影響力,次年遊行規模因此更大。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2017年3月26日)

禱告:同性戀遊行被禁止在耶路撒冷舉行。

巴基斯坦重申保留褻瀆法

有關巴基斯坦修改惡名昭彰的褻瀆法的傳聞,該國財政部長Ishaq Dar駁斥及否認,強調國家建基於伊斯蘭教。

據香港國際無聲者之友的資料,巴基斯坦的褻瀆法於1860年由英國引入,1986年進行最新一次修訂,加入死刑,用以針對誹謗先知穆罕默德的罪犯。「這一轉變為基督徒及其他少數群體蒙上了一股恐懼的陰霾。因為該法律一直被盲目地利用來針對他們以致他們受苦。」

自1990年代起,已有幾十名基督徒因褻瀆法被判處死刑,許多判刑最終因為證據不足而在上訴至最高法院時被推翻。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其實早已承認,大部份的褻瀆案都是有不良動機的錯誤指控,指控的證據也相當脆弱。

(來源:香港國際無聲者之友通訊,2017年2月17日)

禱告:巴基斯坦政府修訂褻瀆法,防止被利用作宗教迫害。

孟加拉地下教會急速增長 基督徒人口遠過於官方數據

基督教正在孟加拉,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擴張。當地信徒認為基督徒至少佔人口的10%。

國際基督徒自由協會(Christian Freedom International)最近訪問孟加拉數十位土著基督徒牧師,街頭傳教士及新基督教徒。他們說基督徒的增長速度已引起穆斯林多數人關注,迫害亦在增加。當地信徒的普遍共識是,該國的基督徒至少佔人口的10%,並且每天都在增長。一些土著宣教士甚至認為,孟加拉將在他們有生之年成為一個基督教國家。如果10%的數字是正確的,在這個穆斯林佔多數人口的國家中,至少有15,600,000個基督徒。

根據官方估計,在超過1.56億人口中,基督徒不到1%。報告只計算「傳統的基督徒」,即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和參加政府批准的教會的人,不計算從伊斯蘭教改信基督教的人。

在東北部山區部落的60歲街頭牧師Khaleque說:「在過去的一年,超過20,000名穆斯林已經成為基督徒。」他面臨許多困難,被毆打幾次,並必須賄賂警方,以繼續他的工作。

在Bhadai村莊牧養25個信徒的牧師Rafiqul在成為基督徒後不久,在村裡與朋友分享福音。兩個穆斯林領袖發現了,就打他,用繩索綁在附近的清真寺前。他的兒子贖回他,但為了使他回轉差點打死他們的父親,奪取他所有的財產,並任他死去,但他忍耐了。除了牧養教會,他每天冒著生命危險宣教。

Rafiqul說許多穆斯林正在改信,大部分是在農村地區。Bhadai村莊有超過700名穆斯林在過去兩年中信主。他說:「每天都有更多的人改信。雖然受迫害,我們還是傳講福音。」

牧師Rashid於Bahgobannagar村莊牧養一間36名信徒的教會,他說:「在我的地區,從1991年到現在已經有6000多人信主。」牧師Rashid說他是IS的暗殺目標:「我當然害怕,但是當我想到我的靈命時,我不害怕。無論如何我們繼續講道。」

32歲的Lovelu-Sadik Lebio在閱讀福音單張後成為基督徒。單張的標題是「絕望中的盼望」,並包括了聖經經文。他改信後,家人拒絕他,妻子離開他,他失去了他的工作。他說:「對於他們,我已經死了。」後來他成為牧師和街頭宣教士。他在West Doiljur村莊的家庭教會在有52個信徒,還牧養另外三個較小的家庭教會。

22歲的Babul,在2013聖誕節改信基督教後,他的生活受到威脅。他被他的家人拒絕了。他隱藏在叢林中八個月後,一些基督徒的改信者幫助了他。他現在是一個「街頭宣教士」,並冒險分享福音。他被毆打了許多次,但把它視為榮譽的徽章。Babul說:「年輕人正在改信。他們特別對基督感興趣,但他們會考慮信主的代價,因為他們必須離開一切。」

改信者Bakar說:「伊斯蘭教沒有慈悲,沒有慈愛,沒有愛。它沒有提供任何東西。基督給予永生的保證,祂給予希望。」

(來源:Christian Freedom,2017年3月9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 孟加拉的信徒剛強壯膽,教會大大興旺。

《耶穌傳》已有1,500種語言版本

電影《耶穌傳》的出現源於學園傳道會創辦人白立德(Bill Bright)的異象,後來由創世紀計劃(The Genesis Project)負責製作不同語言的版本。至今,第1,500種語言的電影版本已經完成。

最新的版本語言為大安薩納語(Daasanach),是居住在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蘇丹部分地區的一個族裔群體的語言。

健力士世界紀錄顯示,《耶穌傳》是歷史上最多人看過的電影。自1979年以來,電影已在超過230個國家播放過,佈道次數有75億次。對世界上許多偏遠地區的人,《耶穌傳》是他們看過的第一部電影。以他們的語言看到耶穌的生命、死亡和復活的故事,帶來強大的影響,超過4.9億人在看完《耶穌傳》後決志。

《耶穌傳》正在推展865任務,希望在2025年前接觸世界上剩餘的865個語言群體。他們各有50,000人以上,共有大約3.23億人沒有聽過耶穌的福音。

(來源:Assist News,2017年3月3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 《耶穌傳》有效地使萬民認識耶穌,作主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