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領袖聚集「全城轉化起動日」 盼以福音行動轉化城市

香港首次「全城轉化起動日」於3月23、24日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舉行。香港是繼印度清奈(Chennai)後,全亞洲第二個舉辦同類活動的城市。主辦團隊希望藉此活動聚集來自香港教會不同背景的領袖,探討城中最迫切的議題,一同整合經驗並計劃行動,透過福音轉化城市。

.陳敏斯博士

主辦團隊之一,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總監陳敏斯於開幕時致歡迎辭。她有感今天香港不少人對城市的前景感到悲觀,基督徒有為城市求平安的使命。她指出,耶利米書 29章4-7節中,被擄的以色列人有祝福巴比倫的召命。以色列人可以選擇留下來被同化,又或者一心盼望回歸以色列而拒絕和巴比倫人交往,然而神的心意卻是希望他們留下來祝福那地。她說:「今天神放我們在所身處的社區,就是要透過我們祝福身邊的人、祝福城市當城市得到平安,我們也會蒙福。」她期盼與會者察驗神在香港的美妙作為探索如何參與其中並選擇一起行動,取得進展。

起動日特別設有「專題分組會議」,針對城市中迫切的議題,包括佈道、信仰與工作、房屋、公義、職場事工、媒體藝術/創意傳理、心理/情緒健康、貧窮、禱告、社會企業/創新、青少年等各個範疇,讓不同領域的領袖及組織闡述問題、分享成果、彼此學習、組織合作,嘗試為各範疇尋求下一步行動。

.林誠信牧師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林誠信牧師於首天晚上分享教會在兩年前力排眾議,在反對聲中建立兩文三語教會的見證,並呼籲信徒「一同為主發光」。他引用辛班尼(Benny Hinn)承認過往自己的「成功神學」不符合真理教導為例,指出宗教領袖在權力、魅力、財力方面的跌倒,成為讓萬民得救最大的障礙。而這三方面,正是耶穌在馬太福音4章1-11節中受魔鬼試探的內容。林牧師認為信徒不可單打獨鬥,「主內肢體、堂會之間若不彼此相愛,便無法有效實踐傳福音的『大使命』」。他又以歷代志下7章14節和以弗所書 4章4-5節,提醒會眾要在主面前學習謙卑、誠信、簡樸 ;肢體、堂會之間要放下宗派的隔閡與牆垣,持續建立認識、互信的關係。

.馬克比亞(Mac Pier)

紐約市領導中心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馬克比亞(Mac Pier)接着分享,他的家鄉紐約市布朗克斯區原本是個住屋、種族歧視問題嚴重的貧民區,經過眾教會在過去30年間每週聚集禱告,當地犯罪率在5年間下降70%,且當地信主人數在20年間增長了三倍。這事啟發了馬克於2010年在紐約市舉辦了全球首個「全城轉化起動日」,並發展至今。他認為這是神為全地帶來希望的明顯象徵:「神正在全球各大主要城市中激動人心,然而我認為神不單正在香港,也會在中國的主要城市裡同樣地作工。」馬克亦邀請會眾即場分組互相代禱,求主為香港信徒與眾教會賜下啟示與策略。

葡萄藤教會創會牧師暨港福堂主任施力高牧師(John Snelgrove)則以數據剖析今天香港教會正在面對的問題。「香港每週上教會的6%信徒總是忙於在各樣的事上與主內肢體爭拗,在堂會之間築起隔閡的牆,卻沒有時間建立橋樑、接觸和將福音傳給教會外面94%的非信徒。」他又用以弗所書4章1-6節,呼籲信徒藉着禱告、合一,成為宗派隔閡與牆垣之間的「門」,停止無謂的爭端,讓眾堂會互相復和、重新建立關係並帶來轉化。施力高認為這事「人人有責」,每個主內肢體都是組成神國藍圖其中一塊拼圖。分享完畢後,他帶領會眾作出先知性行動,將15塊巨型拼圖拼砌成圖畫,象徵主內肢體之間合一團結,為福音遍傳各盡其份、各司其職。

.牧師施力高(John Snelgrove)

 

香港啟發總幹事楊亦田也為活動得以舉辦感到鼓舞:「我們為主已在這城市中各範疇的作工而歡慶,同時開始同心合意,更進一步將神的國度、復興與屬天轉化推展到香港社會中每個層面。願眾教會繼續同心同行,一起見證神藉各人在這城市中行神蹟奇事。」

(記者潘意韻報道,相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Kingdom LIFE】尋夢甲子園,化不可能成可能

場地單車隊、「夾band」、長者故事記錄、年宵攤位⋯⋯今期kingdom life受訪者束濟良(束Sir)帶領著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的學生完成了一個個追夢行動,神讓所有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束Sir坦言:「與學生一起追夢尋夢,實在太刺激了!」

追夢單車隊

「教書多年,身邊不少同事會覺得奇怪,為何你可以教了20多年到現在,還這麼活躍,不停搞新的活動?其實我也不太明白原因,但是每年中一生入學,我見到新的面孔又會很開心。」束Sir又坦言,現在這一代年青人很有個人特色,不像以前可以用同一套的模式來教導,當我們就著學生的特點發揮他們的強項及優點時,我們收到很多意外驚喜。

最近幾年,束Sir帶領著學生,由交夢想計劃開始,一起追過大大小小的夢,其中之一是誕生了香港學界第一支場地單車隊。單車隊是甲子的其中一個特色,香港場地單車選手李慧詩贏得很多國際獎牌,但香港卻是沒有學界隊的。束Sir與學生經歷了差不多兩年,從無到有,從公路單車發展到場地單車,最終成就一隊場地單車隊。「記得當時學校認為很難為了3個學生而投資10多萬去成立單車隊,於是我自己拿出2000元,買了一輛二手單車組裝,給學生練習。」後來很多神奇事情就發生,傳媒開始爭相報導,就是從一架練習單車開始的。這件事令束Sir意識到與學生一起追夢尋夢,由不可能到可能,是一件非常令人著迷及瘋狂的事情。

.李慧詩曾到學校了解單車隊的訓練狀況,並教授技巧。

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歸

束Sir坦言,在教書生涯中,他也曾迷失方向。「2008年時,我已經教書10多年,當時我覺得自己失去熱情及動力,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有些迷失。我向神祈禱,如果你想我離開甲子,我希望能有兩個印證:一是新地方主動找我;二是新地方能夠用到我過去多年在學校累積的經驗。還有一個條件就是5月1日前落實,不會耽誤學校尋找接替人選。」結果在3月,教育局輔導組提出借調他去教育局兩年d餓申請,並且很快得到校長的批准,5月時事情就落實了。學校的同事均覺得很驚訝校長同意借調。原來以前有很多人申請,從來未有人得到批准的。當2月祈禱到5月成事,神讓束Sir看到所有印證及條件都實現了。而舊校長剛好也在那段時間退休,與束Sir同一時間離開甲子,束Sir很感恩後來神安排了一個全心投入教學的新校長。「頭兩年校長還在適應學校文化,剛好我在教育局,反而以局外人的身份更容易與他溝通。既幫助他更好管理學校,也建立一個很好的互信關係。」兩年之後,束Sir再回到甲子得以繼續離開之前想做的工作。這兩年令束Sir生命得到很大的重整,也認識及結連了很多的商界及社會的關係,令他再回到甲子時更清晰自己的工作方向,放開膽量為學生做更多事情。

結連尋夢的甲子

「神讓我從教育局回來甲子的這8年中,因著學到與別人溝通的技巧及累積的人脈,讓我可以放心地展現自己能力,也在適當時間幫助到其他人。」近年束Sir推行一個「甲子尋夢團」的項目,由學校主動為學生接觸他們想認識的不同行業的機構。在第一年,束Sir找到大約10個機構合作,均是學生感興趣的行業,如婚嫁、美容、設計等。然後第二年是20個,第三年是30個機構的合作。教育局及一些大學覺得很神奇,一間中學竟然能主動找到外面這麼多公司脈絡讓學生參觀,比教育局本身還頻密。「現在回望,都是那份與人溝通的信心和勇氣成就的。所以我經常說,甲子是一個充滿神蹟的地方。現在我們的牧養已經不是停留在過去的團契,學校的福音工作不再是只是以前的生活營,而是學校與教會、外面機構同步合作,令老師能卸下很多工作負擔,學生又可以得益。」最難得的,還是連結了一群有心的人走在一起,讓外面一些追夢的機構單位能夠在未來藉著甲子嘗試很多新的項目,也給予教會空間在學校的試行不同的牧養方式,以致甲子可以成為一個實驗的先鋒,讓其他學校從中吸收最適合自己的學生的教育方法。

(記者莫嵐報道)

[國度觀點] 天主教徒或成為未來最大宣教禾場 — 挑戰與危機

「向基督徒傳福音」本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說話,但徒有虛名的基督徒的存在,使它成為當前的一個大使命。人口和社會處境因素可能導致天主教徒將成為下一波宣教運動的最大禾場,挑戰巨大,危機也不能輕看,新教與天主教的關係將受到考驗。

3月15-19日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全球「洛桑運動」(The Lausanne Movement),以「向每個基督徒傳福音」為主題。今次會議討論向掛名基督徒傳福音和進行門徒訓練的策略。45名與會者來自不同背景,有神學家、宣教學家、宣教士和社會學家,分別來自北美、歐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

洛桑全球分析雜誌總編輯班寧特(David Benett)撰文,為「掛名基督徒」作以下定義:只有虛名或徒有形式,與真實身分有別。他們可能是在基督徒家庭裡出生及成長,或是在基督教社群一員,又或是經過某類型的宗教形式而成為基督徒,然而信仰對他們生命只有很微小的影響。只有基督徒的表面身分,在生活上卻從沒有活出這身分,言行也不反映基督教信仰。他們甚至沒有悔改與重生的經歷,因此也沒有屬靈的成長,沒有結出聖靈的果子。掛名基督徒在任何宗派和堂會裡都能找到,不論是福音派、東正教或天主教。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自稱為「基督徒」,人數有25億,包括真的基督徒和掛名基督徒。2018年全球人口突破74億人,而根據天主教官方數據(2014年報告),天主教人口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7.77%,接近13億人。換句話說,天主教人口總數接近穆斯林人口總數。穆斯林國家的未得之民人數龐大,就這方面說,穆斯林是最大的宣教目標群體。然而,由於限制宣教活動和社會封閉,進入穆斯林群體異常困難,這塊福音硬土還需更多的靈雨澆灌,才會廣泛地出現茂盛生機。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大部分的天主教徒生活在宗教自由國家,包括歐美、拉丁美洲和一些宣教歷史悠久的亞洲、非洲地區。雖然其中的「掛名天主教徒」人數無法準確估計,但因為所在地區有高度的宗教自由,可以想像假如洛桑運動一呼百應,「掛名天主教徒」的宣教活動可以出現急速發展,這樣的話,天主教徒可能成為下一波宣教運動的最大禾場。

宗教改革五百年後,新教與天主教的復和已邁進一大步,還需要注意的是,「掛名天主教徒」的宣教活動很可能影響兩方的關係。有悔改重生經驗的基督徒應否加入或留在天主教體系?新教似乎還沒對此有清晰的立場,對此進行探索和討論就不能避免了。今次會議在梵蒂崗所在地區——羅馬——舉行,看來有點意思。

用愛接待60位以色列師生 Homestay連結更深

2018年是以色列建國70週年,士林靈糧堂與康寧大學合作,於今年3月安排30多個Homestay家庭,接待來自以色列60位師生。教會同工及弟兄姊妹在3月24-25日,陪伴以色列的師生參觀淡水等名勝、逛夜市、玩傳統遊戲等。負責跨文化宣教的士林靈糧堂黃慕仁牧師說:「來訪的以色列學生有信仰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如同以賽亞書19章所寫的『三國一律』,讓人大開眼界。」黃慕仁又說,前年是教會第一次與康寧大學合辦,接待20多位學生,今年特別安排30多個Homestay家庭接待,更深與以色列學生連結。

從事以色列與台灣連結事工的林榮恩弟兄說,康寧大學邀以色列學生來台灣學術交流,今年是第3次了,本次來訪的Leo Baeck教育中心是猶太人學校,拿撒勒浸信會學校雖是基督教學校,但師生大都是阿拉伯裔猶太人,所以團員中有信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及未信教者,而且猶太跟阿拉伯學生同時出訪台灣,也讓以色列官方大為驚訝,他盼望台以學術交流活動能持續辦下去。

面對來訪的以色列學生,黃慕仁說,大部分來訪的學生都不是基督徒,所以要以尊重的態度,不能直接對他們傳福音,而是用愛與關懷,跟他們做朋友。因著過去諸多的苦難及打壓,猶太人有很好的民族性,很敞開心接納友誼和愛,譬如我們搭機去以色列參訪,接機的導遊總不忘稱讚遊客「非常勇敢」,不怕炸彈及各樣負面的媒體報導,因為遊客到以色列消費、買東西,就是幫助以色列的經濟,及祝福他們。

「能參與祝福以色列建國70週年,教會的弟兄姊妹都覺得好開心。同時,透過接待以色列學生,也讓年輕人更有國際觀,更懂得尊重以色列人的信仰及文化。」黃慕仁說,就屬靈的意義而言,把福音傳回以色列是教會的異象,而透過Homestay及接待以色列學生,讓台灣年輕人及家長更有國際觀,學習尊重來訪學生的信仰、飲食的忌諱,讓他們能從心裡感受到「基督徒愛我」。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韓國回家聚集2018 南北韓分裂滿70年 差派韓國進入使命

2018年的全球回家聚集於3月21至23日在韓國濟州舉行,約有2,200位牧者領袖及信徒出席。戴冕恩牧師提及在2015年德國聚集時,領受到神會給聯合國70年時間。「70年」是個重要時刻,昔日猶太人被擄70年便得釋放。神要向世界指示什麼才是真正的「聯合國」— 祂要興起基督的身體,在地上行出祂的旨意。2018年是南北韓分裂滿70年,現在是時候對北韓說,「容我百姓去!」

北韓的情況是這次聚集的關注。四位多年前從北韓逃走的難民分享他們昔日的慘痛經歷。今天,在北韓仍有很多人在受苦,有被賣為奴,有死在監中,有很多人饑餓至死。戴冕恩指出世人認出我們是耶穌門徒不是靠著神蹟奇事,乃是我們彼此相愛。神在考驗我們的心,若我們打開心接待北韓的難民,祂也要打開北韓的邊境。彌賽亞猶太牧者亞設.因崔特指出為北韓代禱的三個關鍵。第一,不是「為」他們禱告,而是切身在他們的處境中禱告。第二,在希伯來原文,摩西不是叫法老「容我百姓去」(let my people go),而是「差我百姓出去」(send them forth),如使徒被「差派」去執行使命一樣。所以,我們不單是呼求神釋放北韓,而是差派他們進入使命。第三,南北韓合一將釋放出韓國的命定。

亞設又解釋在猶太傳統中「婚約」(betrothal)的意義。跟現今「訂婚」很不同,在昔日猶太文化中,當一名女子與一名男子進入婚約的一刻,雖然未真正一起,在法律上已成為他的妻子。今天,我們就像與主訂下婚約的新婦,在等候新郎耶穌回來迎娶。進入婚約不單意味著更深的聖潔及委身,更是預備與祂一同作王掌權。一位日本牧者代表日本教會向韓國教會提出婚約,以表示盼望兩國教會能進入更深的盟約關係,韓國教會牧者深受感動接受邀請。

最後一場時,歐洲代表把昔日分隔東西歐的柏林圍場的一片送給韓國教會代表,預表南北韓的阻隔也要倒下。聚會尾段,全場一起以韓式禱告呼求神釋放北韓進入命定。

[su_youtube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0Ag_iNAr90&index=13&list=PLeBjvbC2NTH-ke1OTRweFwEggKB3bsOVf%3Ft%3D54m00s” height=”340″]

(記者陳細細報導)

懷念葛培理生命禮讚感恩會暨多媒體紀念展 記者招待會

影音使團將於4月舉辦「世紀傳奇的傳承」葛培理牧師多媒體紀念展,透過美國實地拍攝葛培理牧師成長及佈道足跡,全球搜羅超過50件珍品,以及播放獲葛培理佈道協會授權的葛培理牧師生平中文版的影片,向一代偉人致敬。為向公眾介紹多媒體紀念展詳情,以及介紹由「懷念葛培理牧師感恩會」籌委會舉辦,將於4月14日舉行的「生命禮讚」懷念葛培理牧師感恩會,影音使團於3月27日舉辦記者會,向傳媒講述有關詳情,出席的嘉賓包括:感恩會籌委會主席李志剛牧師、籌委會成員陳樹安博士、籌委會總幹事陳一華牧師、影音使團總幹事袁文輝先生以及創世電視總監葉家寶先生等嘉賓。

葛培理牧師於美國時間2月22日離世,他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在185個國家舉行佈道會,佈道會總人數8,400萬人,曾經踏足417個地方,以衛星轉播向2.15億人佈道。葛培理牧師更曾經於1956年、1975年和1990年三度親臨香港舉行大型佈道會,而1975年佈道會入場人次超過二十萬,1990年更吸引超過三十二萬人到大球場,成為香港人重要的集體回憶。此外,葛培理牧師亦開創以媒體佈道的先河,透過電視及收音機傳道,並創辦福音派報章《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及撰寫過多本著作。據估計,到2008年為止,逾2億的人通過廣播和電視節目的渠道聽過葛培理牧師的佈道。

「世紀傳奇的傳承」葛培理牧師多媒體紀念展,將於4月4日至4月30日,逢星期一至六開放予公眾參觀,並設有導賞服務,向公眾講解葛培理牧師的事跡,公眾可致電熱線電話:2209 6280預約及查詢。「生命禮讚」懷念葛培理牧師感恩會則於4月14日(六)於九龍城浸信會舉行,公眾可致電電話:2783 3350查詢詳情。

 

40天為台禁食禱告延續 寇紹恩:繼續禱告,火不熄、手不下垂

「祭壇的火不熄滅、禱告的手不下垂。」「禱告群組—— Pray for Taiwan」已召聚近4萬位弟兄姊妹為台禱告,主辦單位決定延續這40天禁食禱告的烈火,呼籲弟兄姊妹加入群組繼續為台禱告。主辦單位成員寇紹恩(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師)於4月2日受訪時表示,未來禱告內容將繼續更新,讓禱告群組成為合一禱告連結的地方,用禱告來經歷神。

由多位牧者發起的為期40天為台禁食禱告,從3月1日開始到4月9日結束,禱告的六大方向包括:一、修補教會、國家破口;二、超越危機;三、降下春雨,如約珥書中神的應許,當百姓禁食禱告,就降下春雨秋雨,神的靈就澆灌凡有血氣的;四、扭轉台灣歷史;五、進入台灣命定;六、祝福列國。

禁食禱告發起人之一的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表示,看到40天禁食禱告期間,神正在台灣作奇妙的工作,因此這個禱告運動會繼續推動下去,未來他會把每天錄的「守望者的禱告」聲音檔內容,轉成文字提供給大家禱告。對於40天禁食禱告的看見,寇紹恩說,「過去40天,我們一起經歷了人不能做的,但靠著禱告,神作奇妙工作,事就成了。」神要做的事情一定會做成,而且超過我們所求所想。因為40天之前沒人想做這件事,但神突然把這樣的感動放在我們當中,如今的禱告群組,人數將近4萬人,起初每天有超過1,000人加入,在沒有到各地巡迴傳遞訊息的情況下,相信這是神自己招聚弟兄姊妹。

「為台禱告屆滿40天後,會再持續下去!」寇牧師說,這是主辦單位的眾多牧者一起禱告後的決定,「祭壇的火不熄滅,禱告的手不下垂」。因為我們獻上的是馨香的祭、禱告的祭,祭壇上的火不可讓它熄滅;也如同出埃及記十七章所描述的,約書亞在山下與亞瑪力人爭戰,在山上的摩西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摩西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因此,當教會同工在前線屬靈爭戰時,我們都要成為扶助摩西雙手的亞倫和戶珥,讓摩西禱告的手不下垂。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陳恩藩牧師:社交媒體「消耗他的心靈」

暢銷書Crazy Love作者、美國知名牧者陳恩藩(Francis Chan)表示,大眾在社交媒體上的回應會「消耗他的心靈」,為了自己的屬靈生命健康,已盡量避免使用社交媒體。

陳牧師提出社交媒體的危險:「我們生活在一個所有人都很快發言的時代,聖經的教導卻完全相反。社交媒體充斥著話語,它們的目標似乎是盡可能大聲說出有震撼力的東西,引起人的注意。這不是聖經教導我們應該做的。聖經告訴我們,『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箴10:19),『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1:19)。」

他認為這種態度使牧師面對比以往更多的困難:「人們很快批評教會和領袖,並認定自己所知更多。這對基督教領袖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世代。」

他建議基督徒抗拒試探,不要試圖栽進每一場辯論,嘗試顯出你的對手是多麼的錯誤。他相信基督徒應有更高的標準:學習大衛謙卑的榜樣,服從掃羅,因為他知道神會妥善地處理那狀況。「有時確實要強硬地回應,但是讓我們反思大衛和掃羅的故事,今天教會裡有謙卑的靈嗎?我只想小心地面對主的受膏者。社會文化用最嚴厲的言詞來抨擊領導,為要讓人聽見,又為自己揚名。教會應有所不同,展示恩慈,就像以弗所書4章所說的,『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與世人的易怒成為對比。」

他懷疑社交媒體的影響力並非真正的影響力:「我們追求社交媒體上的成效,但那些人不是真正『追隨者』。讓人真正成為門徒,對教會來說更加健康。真實和深刻的門徒訓練和生活方式,並沒有什麼值得在網上吹噓,倒不如真實地為他人而活。」

(來源:Charisma News,2018年3月20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聖徒有智慧地使用社交媒體

抹大拉馬利亞真實身分初露端倪

聖經老師普遍猜測,抹大拉的馬利亞是一名妓女,但考古學新發現卻提出另一看法,她不僅不是妓女,反而是有影響力的富裕婦人。

在聖經裡,抹大拉的馬利亞是耶穌的朋友。她在耶穌的生命 和事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約福音書記載,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趕出來(可16:9;路8:2)。她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太27:55,56;約19:25),耶穌被安葬時也在場(太27:61),也是第一個遇見復活後的耶穌的人(可16:1-11)。

以色列古物管理局(IAA)的考古學家在加利利海岸邊發現了一個保存完好的1世紀猶太會堂,以及一個被認為是抹大拉馬利亞的故鄉城鎮「抺大拉」(Magdala)。考古挖掘發現,當中有繁榮的市場,魚類工廠,猶太人儀式浴池和古老港口的一部分。那城鎮是一個富裕的城鎮,而當時只有具影響力、富裕和有名的人才會以其名成為城鎮的名稱。

其次,抹大拉研究所(Magdalena Institute)所長Jennifer Ristine表示,根據路加福音8章2-3節:「……幾個婦女……又有希律的管家苦撒的妻子約亞拿,並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抹大拉的馬利亞能夠和上流社會的婦女交往,也能夠供給耶穌和門徒需要,作為一個妓女的可能性不大。她補充說:「因為有像抹大拉的馬利亞這樣的婦女幫助耶穌的事工,耶穌的信息被傳揚了二千年。」她將著書講述該城鎮的構造。

這個一世紀猶太會堂和抹大拉馬利亞的故鄉於2017年錄得13萬名訪客到訪,是加利利海北岸的重要景點。

(來源:CBN Magdalena Institute,2018年3月19及26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更多的考古發現幫助我們認識聖經。

以色列人被評最幸福中東國家 幸福感排名世界第11位

聯合國3月中發表《2018年世界幸福感報告》,公布全球156個聯合國成員國幸福指數的調查結果。報告表示,幸福感前十名的國家包括丹麥、瑞士、加拿大和荷蘭等歷史悠久的幸福大國,然而戰火危機從沒消失的以色列卻排名第11位。

第一份報告於2012年發表。「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根據六個主要因素對幸福指數進行排名:收入、壽命預期、社會支持、自由、慷慨程度和腐敗程度。各國元首可以衡量其公民的幸福感於全球的排名,成為提升公民福祉的工具。

以色列自第一份報告起直到今年,幸福感都排名在第11至第20名之間。雖然以色列未能擠身前十名,但當地的人民比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和其他140多個國家的人更幸福。以色列也是中東地區最幸福的國家,其鄰國黎巴嫩,約旦和埃及分別排在第88、第90和第122位。

今年的報告還首次衡量了117個國家移民的幸福感。結果顯示,以色列的移民排在第12位,顯示離開蘇聯到以色列的猶太人比移民前有更好的生活。

除這份報告以外,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2015年更好生活指數報告》,以色列是地球上最幸福的五大國家之一,另外四國是丹麥、瑞士、挪威和芬蘭。另外,據InterNations公佈的《2015年家庭生活指數》,以色列是全球最適合建立家庭的國家中排名第4,僅次於奧地利、芬蘭和瑞典。

以色列身處的環境令這個幸福感的排名更顯獨特。以色列是世界最不穩定地區的唯一民主國家,所有鄰居都反對她的存在,嘗試破壞她。她是附近所有恐怖組織的目標,該國每十年都要面對一次戰事。建國接近70年,各國仍質疑她的存在合理性。有些人認為凝聚力、重視家庭和歸屬感帶來了幸福感,而另一些人則指出該國蓬勃發展的經濟和作為高科技超級大國的地位是原因。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評論今年的報告:「人們只會說,這是僥倖。我們是一個有可怕鄰居的國家,面對著恐怖主義、激進的伊斯蘭教和許多挑戰,但比全球大多數國家更幸福!」

(來源:Bridges for Peace,2018年3月21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願以色列因仰望耶和華,而成為有福的國家(詩146:5)。

首次逾越節獻祭最接近聖殿山

敬虔的猶太教派別說,他們正在接近實現耶路撒冷第三聖殿。最新的證據是由警方授權,逾越節祭祀儀式將在距離第二聖殿曾經存在過的位置約數十米外的地方舉行。

多年來,宗教團體一直按照聖經的提綱舉行公開的逾越節獻祭。但從未獲允許在距離聖殿山很近的地方舉行儀式。穆斯林聲稱聖殿山是他們自己的地方,甚至否認聖殿山對猶太人具有任何宗教或歷史意義。去年,逾越節獻祭在耶路撒冷舊城猶太區附近Hurva會堂的院子裡進行,距聖殿山約450碼。今年,它在位於聖殿山以南山腳下的考古公園Davidson中心舉行,並在阿克薩清真寺正下方。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臉書專頁,內容取材自www.israeltoday.co.il, 2018年3月)

祈禱:猶太人心眼能打開,認得出耶穌是神預備好的祭牲。

洛桑會議:「掛名基督徒」為宣教目標

自稱為基督徒的25億人中,有多少是真的基督門徒呢?全球「洛桑運動」(The Lausanne Movement)於3月15-19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進行諮商會議時,便以「向每個基督徒傳福音」為主題。會議發起人認為,掛名的基督徒將成為另一個宣教的目標,「每個教會、傳統宗派、神學潮流,以及文化背景,都有這群人的蹤影。」洛桑全球分析雜誌總編輯班寧特(David Benett)在文章中如此表示。

「在基督徒是少數的地區,不管是更正教派/福音教派、天主教會、東正教會裡,『唯名論』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在25億自稱是基督徒的人中,大部分不是原生家庭擁有某些宗教文化背景,就是有過短暫的信仰經歷,卻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沒有或很少產生影響的人。」

換句話說,許多掛著基督徒稱號的人,其實未曾真的體會過福音。「他們從未認罪或接受耶穌作他們的救主,靈命、知識和順從的心未曾增長。生命沒有改變,所以找不到聖靈的果子。」

此次在羅馬的諮商會議,將依據先前洛桑運動的聚會內容和資源,「分析過去40年來世界的改變,也將檢視目前的潮流,以及向掛名的基督徒傳福音並進行門徒訓練的有效策略。」

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南太平洋和歐洲各地的社會學家、神學家和宣教學家,將在會期中與45位受邀者共同進行討論。

(取材自evangelicalfocus,2018年3月19日,台灣國度復興報Sylvia編譯報道)

祈禱:每位基督徒都能成為主的門徒。

(十一)我們的歌珊地 -【荒年中的恩寵-在關鍵時代重讀約瑟故事】專欄

在七個荒年裡,埃及人的貧窮情況逐漸惡化,最後失去財產和自由。同時期,雅各家庭卻有相反的情況,約瑟安置他們住在城市之外的歌珊,而不在城裡,在那裡購買產業,又生育眾多,歌珊是自由和豐盛的象徵。雅各在歌珊住了十七年,到了一百四十七歲,才離開世界。

歌珊地是約瑟為家人選擇的地方,從經文看出他有刻意的安排。歌珊地有何特別呢?

歌珊的準確地理位置,現今已無從稽考,但學者普遍認為它位於尼羅河三角洲之東,土地十分肥沃,長滿青草,因此是飼養牲畜的佳美之地。雅各家庭是牧民,牛羊吃草,歌珊的地理環境有利於他們的謀生工作。法老也認為這是埃及最美好的地方。但這裡有一個難題,經文說,埃及人厭惡牧羊人,為什麼將最美好的地方給他們所厭惡的人?在回答之前,首先想一想這問題:埃及人為什麼厭惡牧羊人?解經家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其中一個說法,我認為較為合理,原因是階級觀念。埃及有類此印度的種姓制度,最低的階層是牧羊人、漁夫和僕人。埃及人看不起牧羊人,農民比牧羊人更有社會地位,除了因為素食文化外,我相信還和「尼羅河驕傲」有關。

是時候回顧小學的歷史課。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當希伯來人還是遊牧民族,過著放羊、種大麥小麥的生活時,埃及人已追求文化藝術,還有科學研究。他們不只是會做木乃伊,還有金字塔及引水導科技。古埃及人的生活的確優於其他人,而歷史學家歸因於尼羅河。

尼羅河為埃及帶來豐收、財富、文化成就、科技發展,沒有尼羅河,就沒有文明的古埃及。尼羅河改變了埃及人的命運,它是埃及人的驕傲,甚至有神的地位,被埃及人膜拜。尼羅河是神的創造,埃及人得天獨厚,可惜將受造之物化作膜拜的對象,以別神為神。

尼羅河也導致埃及的經濟發展重心傾向農業,即使有美好的歌珊地,也給雅各家庭。歌珊地遠離尼羅河,雖是牛羊的草場,卻不是理想的農地。他們也不想與牧羊人接近。就是在這微妙的心態下,歌珊地成為雅各一家逆景中仍昌盛的屬靈保護區。

但是百年一遇的饑荒來了,尼羅河像患上憂鬱症,完全無心工作,封閉一樣。河水止住了,驕傲也像堅硬的玻璃突然破裂,完全沒有希望。

「歌珊」的希伯來原文有「靠近」的意思。雅各家庭居住在歌珊,除靠近約瑟,也有另一樣的靠近。歌珊是埃及境內最接近迦南地的區域,一方面遠離埃及文化的中心城市,因而避免受異教風俗影響,另一方面,最接近神給他們的應許之地。歌珊地象徵他們對神的應許的期待。

即使荒年來到,神的恩典是足夠的,祂會為你預留「歌珊」,一個讓你依然可以存活的保護區。它代表「與神相近」的地方,而你現在親近神,未來也一樣會在與神相近的地方。今天,就開始建立常常親近神的生活。有一天,神說:「你來,與我接近。」祂帶領你到歌珊,它可能是一個真實的地方,但也可能是一個工作地方,一個群體,又或是一個特別的計劃。只有留在神給你的位置上,才能在神的旨意中昌盛。


文@黃少芬

(本文摘錄自作者的同名著作《荒年中的恩寵》,作者保留版權)

在群體中安全使用先知恩賜的七大重點 -【夢教室】專欄

也許你也聽過類似的故事,她說:「我參加了一個聚會,有人發預言。我對他們的準確度感到驚訝,聚會後他告訴我,神已經指示他,我應該與某某人結婚。我很生氣,神竟會要我嫁給那個人,他並不吸引我,我不打算嫁給他,所以我一直在逃避神。我要避開神,因為我很不安。」我們如何回應這樣的故事?先知恩賜可以成為幫助人們成長和改變的有效工具,但它也可能成為痛苦和困惱的源頭。問題不是先知恩賜本身,而是恩賜使用者的成熟度。作為領袖,我們如何幫助有先知恩賜的人變得成熟,成為天國有用的工人 —— 就是對我們的教會而言安全的人?我總結了以下七大重點:

  1. 鼓勵參與社群:
    任何聲稱有先知恩賜但不參與教會的人都是危險的。使徒約翰寫道,假先知從會眾中「出去」,就是離開了教會。如果他們不在教會家庭中,我們絕不應該讓這位有先知恩賜的人向我們的生命說話。
  2. 重視品格多於恩賜:
    當我們讚賞恩賜多於品格時,我們可能在教導人們迷戀於超自然現象而不是迷戀耶穌的榮美。真正屬靈(被神的靈所使用)的人將在生命中結出聖靈的果子。我認為一段30年的敬虔婚姻,與一個人從輪椅站起來一樣值得慶祝。一個對卑微的人仁慈的人,跟能夠觸摸天國的人一樣值得讚揚。
  3. 教導和訓練:
    所有恩賜都以不成熟的狀態開始。我們不僅需要教導人們如何認識自己的恩賜,憑信心踏出和信靠神,而且還需要教他們,當他們的恩賜到達成熟時的模樣。正如幼兒或青少年需要擴展,反覆嘗試,去發現他們的力量程度,成年人則需要學習何時收起他們的力量。一個成熟的個體理解潛在好處及同時可能潛在的傷害。
  4. 重視聖經:
    有人說過,許多人對待神的話語的方式,就像喝醉的人對待燈柱,用作支持自己,而不是照明的亮光。如果我們只利用神的話語來支持自己,我們不會持久地聽到祂的聲音。作為耶穌的追隨者和愛人,我們需要花更多時間在讀經上,這樣我們能夠除去許多不準確的信息,以免成為異端。只有聖經是我們的基礎。先知恩賜可以指導、鼓勵和澄清,但它不是我們的基礎。先知恩賜是由聖經塑造的,而不是反客為主!
  5. 培養反映文化:
    恩賜培訓過程應包括回應的部分,預言是否準確?它聽起來像是耶穌說的嗎?它是否帶有僕人的心腸?只因有人聲稱「神告訴我這個」,並不代表我們必須接受他的話作為真理。所有事情都必須經過試驗。
  6. 恩賜的來源才是焦點:
    「我們都要參與。」約翰溫伯爾在80年代使這句話流行起來,今天仍然如此。恩賜不是為了使有恩賜的人自誇;它說明了釋放恩賜者是誰。聖靈可隨己意,將任何恩賜分給任何人。恩賜讓人有空間服事,但品格才讓人有權柄。我們決不應該僅僅因為某人有恩賜就給予他權力,對領導者的要求從沒有改變(提前5章和多1章)。
  7. 聆聽和順服:
    聆聽神的聲音並不是我們的娛樂;我們若在聆聽神,祂又說話,我們就必須服從。我們需要學習將我們的生活的重心定為與祂真實的關係,並且無論祂以什麼方式說話,都需要回應。只要是從神來的,我們就要跟隨。

如果我們能夠在教會群體中實施這些簡單的原則,先知恩賜將會成熟地呈現。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親自學習辨別神的聲音,重視品格多於恩賜,並將祂的話語置於我們生活的中心。這樣我們就能漸漸成熟,成為有恩賜又能帶下祂的國度的人,並幫助塑造他人成為基督的樣式。


文@莊.多馬,國際溪水事工總幹事(John E. Thomas, Stream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教導預言服事、解夢和神的國度。)
譯@盧輝

恩典神學的謬誤 — 廉價恩典的高昂代價 -【國度角度】專欄

得救本乎恩也因著信(弗2:8)。犯罪使罪人墮入羞恥與恐懼,審判與刑罰的死亡梏桎之中。赦罪的洪恩使罪人脫離上述罪的梏桎及咒詛,釋放我們重獲自由,恢復我們屬天榮耀的形象,及聖潔尊貴的身份。藉十架成就的救恩,我們可向審判及刑罰說不,十架救恩提供了一條生路,就是恩典之路,領我們不單脫離罪,更是勝過罪,至終制服罪。

神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正正是因為這恩惠的福音,所有罪人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寶座面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然而施洗約翰卻警誡那些來認罪的法利賽人及撒都該人,這福音不是廉價的恩典,莫想單單認罪就能逃避將來的忿怒的,除非你們結出好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否則也會被砍下來,丟在火裡(太3:6-10)。

「悔」是態度的問題,「改」是行動的問題;悔與改是相輔相成,捆綁在一起的。罪人必然犯罪,但重要的是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你的罪,對的態度帶來知罪、認罪、悔罪,才會帶往下一步 —— 改。改是靠著主的恩典,我們不再服在罪的律與權勢之下,恩典藉著義在我們裡面作王,我們就有能力脫離罪、對付罪、勝過罪,至終制服罪。這裡有三種人:下等人,死不認錯,決不改過;中等人,勇於認錯,不思改過;上等人,勇於認錯,決心改過。你屬於那一種?

神用皮子作衣給亞當和夏娃穿上(創3:21),顯明神救贖的恩典。該隱和亞伯同樣活在神的恩典之下,但在面對罪的態度上,二人的取態,代表了兩條迴異的路。亞伯因「信」獻上更美的祭(來11:4),他信神的恩典不單能赦罪,更能幫助他脫離罪、勝過罪、至終制服罪;該隱在罪的面前,卻因不信而放棄了藉恩典去制服罪,反而被罪所勝,親手殺了自己的兄弟亞伯,至終還選擇了離開神。同樣在恩典之下,但有別於亞伯的選擇,該隠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其代價是極為高昂的。

恩典神學單單強調恩典,並宣稱恩典不是一門學科,恩典是唯一的答案。律法藉摩西,神的僕人傳來,恩典藉耶穌,神的兒子傳來(約 1:17),所以恩典就是福音。恩典神學有一個美麗的假設:你不可能在恩典裡而不聖潔,猶如你在水裡而不濕透。人犯了罪毋需起來制服罪,也毋需起來抵擋罪,只要我們竭盡全力把人放在恩典之下,罪就自然而然地崩潰瓦解。恩典神學宣稱,我們既是光明之子,雖行在光明中,但仍會犯罪,但主的寶血洗淨你一切的罪 (約一1:7)。在恩典底下,只要一次認罪,我們的罪無論是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全部都徹底被除去,一次且永遠被赦免。所以,信徒們,不要再專注自己的罪,常常認罪,不斷認罪,因你永遠都認不清,只要專注在基督你的救主身上,並祂的恩典上,你將會成為一個在恩典中自由喜樂的人,並能過著主所應許豐盛的生命之中。

朋友,這是否耶穌所傳,你們當悔改,信福音的福音?盼望弟兄姊妹認認真真去慎思明辨!這究竟是真正的「福音」,還是真正的「禍音」?


文@何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