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逾越節獻祭最接近聖殿山

敬虔的猶太教派別說,他們正在接近實現耶路撒冷第三聖殿。最新的證據是由警方授權,逾越節祭祀儀式將在距離第二聖殿曾經存在過的位置約數十米外的地方舉行。

多年來,宗教團體一直按照聖經的提綱舉行公開的逾越節獻祭。但從未獲允許在距離聖殿山很近的地方舉行儀式。穆斯林聲稱聖殿山是他們自己的地方,甚至否認聖殿山對猶太人具有任何宗教或歷史意義。去年,逾越節獻祭在耶路撒冷舊城猶太區附近Hurva會堂的院子裡進行,距聖殿山約450碼。今年,它在位於聖殿山以南山腳下的考古公園Davidson中心舉行,並在阿克薩清真寺正下方。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臉書專頁,內容取材自www.israeltoday.co.il, 2018年3月)

祈禱:猶太人心眼能打開,認得出耶穌是神預備好的祭牲。

國度1分鐘(49) – 從聖殿香料認識禱告

+按圖放大

 

從聖殿香料認識禱告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取馨香的香料,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這馨香的香料和淨乳香,各樣要一般大的分量。你要用這些加上鹽,按做香之法,做成清淨聖潔的香。這香要取點搗得極細,放在會幕內法櫃前,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你們要以這香為至聖。(出30:34-36)

聖殿會幕內 法櫃前的聖香

聖香 來源 意思 禱告生活
拿他弗
Stacte
以色列北部邊境和敍利亞土生的一種樹木的樹脂,曬烤後成為有甜味的香料。 「拿他弗」的希伯來文和希臘文都有「滲出來或掉落」的意思,這好比作「神的話語湧現或發預言」。 我們生命中藏著神的話語,豐盛到滿溢出來,落在別中身上。因此心中充滿神的話語,禱告就有芳香,能取悅神,也祝福別人。
施喜列
Onycha
地中海一種甲殼類動物的甲殼所製造的香料 甲殼被搗成極細的粉末,用火燃燒便會釋放馨香之氣。 當我們經歷試煉和困苦,所獻上的禱告就會帶著馨香。禱告是由「虛心」和「破碎」的香料所搗碎的。
喜利比拿
Galbanum
幾種亞洲植物產生出來的樹脂,香中帶苦。 「喜利比拿」的希伯來文有「豐富或飽滿」的意思。它是油性物質,善於融合其他香料成分。 我們禱告時,必須相信神的豐盛和美善。這種信心會為不同信念的信徒群體帶來合一。
淨乳香
Frankincense
在聖經時代,乳香主要來自阿拉伯南方的示巴,是從樹皮上取下的樹脂。 樹脂本來是琥珀色,乾了以後,乳香形成白色粉末。乳香的希伯來文有「變為白色」的意思。 基督的寶血流下來,潔淨我們的罪,以致我們可穿上潔白之衣。我們是在基督裡才能獻上聖潔的禱告。

耶和華的要求

相等 四種香料的分量要相等 這有平衡之意,我們的禱告要有相關的四種成分。
新鮮 祭司每日用新鮮香料燒香 這代表我們要每日進入神的同在,燃起禱告之火,從而得力。不能活在昔日的禱告之中,昨日與神的關係,不能保證我們生命可以繼續興旺。

讓我們禱告的馨香之氣直達神的寶座前

內容取材自吉姆.歌珥(James W. Goll)的著作《興起!主的守望者》(2010年,台灣以琳出版)

[國度觀點] 一個查經聚會被視為預言的應驗

以色列國會定期舉行查經聚會,本來不是什麼新事,但今年2月底的一次查經聚會卻是史前無例的,獲得國內媒體關注,相比之下,國際媒體卻冷淡對待。這不難理解,基督徒和猶太人一起查經,西方社會都會發生,有何值得關注呢?在多元文化共融的社會,真不是什麼大事,但在一個對基督教宣教忌諱的猶太人國家,在友好的氣氛下,共同查考雙方都奉為神聖的經書,對猶太人來說,這可不是尋常的事。因此,有份促成此事的一位拉比宣稱,這是以賽亞預言的應驗。以色列建國以來,首次被認為應驗預言的查經聚會,就因為邀請了基督徒參與,而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以及屬靈意義。

這次查經聚會背後的推動者之一Schindler Society,是一家美國基督徒組織,它過去也曾推動美國國會舉行查經聚會。該組織負責人是美國總統的宗教顧問團成員Jim Garlow牧師,當初是他與太太主動向以色列國會議員Yehuda拉比,提議在以色列國會舉行查經聚會。但由於以色列正統猶太教領袖高度提防基督教宣教活動,聯合性的查經聚會容易引起猜疑,甚至會成為極端猶太教徒控訴基督教以查經聚會為名,舉行實質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傳教活動,於是查經聚會由一家促進錫安主義基督徒和以色列的關係的本地組織Israel365協助籌備。

聖言(神的道)是從猶太人開始傳到外邦教會的。但在初代教會時期,外邦教會日漸強盛,因著一些原因要從猶太人教會劃分出來。脫離原本的橄欖樹,意味著斷開汲取養分的源頭,自此之後,從當代盛行的希臘思想汲取養分,生產自己的神學和教義。直到近代,有些外邦教會開始重尋信仰的希伯來根源,謙卑下來向猶太人請教聖經真理,包括信耶穌的彌賽亞猶太信徒。其實,猶太拉比到世界各地教會教導聖經,並非最近才有的事,現今更是普遍。但今次在以色列國會的查經聚會,因為是在國會舉行,也就具有不容忽視的象徵性意義。

在以賽亞書二章中,以賽亞先知預言,外邦人有一日會到錫安認識神的道,好叫他們能行神的路。今次的國會查經聚會不是要叫猶太人為自己的民族感到驕傲,也不是否定外邦教會在過去二千年從神領受到的教誨,而是叫世人都看出,神的話語應驗了,因此要警醒,知道主的日子(the Day of the Lord)臨近了。

以色列建國70年 德國、猶太及阿拉伯牧者分享神的作為

由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簡稱「台灣ICEJ」)主辦的「尊榮之夜-歡慶以色列建國70年」,於3月15日晚假台北靈糧堂宣教大樓舉行。尊榮之夜前主辦單位舉行記者會,邀請ICEJ總裁猶根布勒牧師(Jürgen Bühler)、彌賽亞信徒艾維‧米茲拉牧師(Avi Mizrachi)、阿拉伯牧者阿菲拉‧哈拉撒牧師(Afeef Halasah),分享以色列的現況及神的奇妙作為。

「70在聖經中是一個重要的時間跨度。」猶根布勒感謝神的帶領說,以色列被擄到巴比倫經歷70年。之後,神記念與恢復對祂子民的應許,猶太人開始在以斯拉和尼西米的帶領下回到故鄉耶路撒冷。猶根布勒指出,在聖經的記載中,過去神對於以色列是處於「審判」的季節,現在是「施恩與建造」的時刻!「如今許多重生得救的神的百姓要聆聽,等候神的作為。」神改變了對待以色列的方式,教會也要調整跟隨神的方式,要站立在神的作為之後,開始進入屬靈的恢復,因此台灣、華人的教會需要與以色列同站立,更多在神面前,為以色列超越以往禱告。

「70年來,我看見神的作為,神實在與以色列同在!」艾維‧米茲拉牧師說,以色列人口現有850萬,彌賽亞信徒有1萬5千人,看似數目很少,但在早期,人數只有10根手指頭就能數完。艾維說,如今在以色列國內、城市中散佈300個基督徒社群,「這是神的作為,絕對是神蹟」!以色列境內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的信徒也正在增長。如今耶路撒冷回歸50年,以色列建國70年,這是許多預言成就的時刻。

「來自德國、猶太人及阿拉伯的牧者能站在這裡彼此相愛,分享神的作為就是一個神蹟!」居住在約旦的阿菲拉‧哈拉撒牧師興奮地說,這就是一個信息,他們不僅在彌賽亞中合而為一,更是同站立去祝福全地。他又指出,全球的命定是與以色列緊緊相連結的,因為以色列是長子、是頭生的!所以,以色列要承認耶穌是彌賽亞、是救主,神才會再來。今年我們慶祝以色列建國70年,只是為將來的復興而預備。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劉以琳報道)

危地馬拉大使館將遷回耶路撒冷

危地馬拉基督徒總統莫拉萊斯於3月4日宣布,該國將跟隨美國,於5月將其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

當天早上,他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華盛頓會面。內塔尼亞胡希望他將大使館遷移到耶路撒冷。莫拉萊斯回答:「這是一份榮譽,是一件對的事情。」雙方領導人還就深化雙邊關係與合作進行了討論,莫拉萊斯又邀請內塔尼亞胡訪問危地馬拉。

總統莫拉萊斯在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會議中說:「我要感謝總統特朗普開路,他的勇敢決定鼓勵我們做對的事。危地馬拉將大使館搬回耶路撒冷的決定,強烈證明危地馬拉將繼續支持和聲援以色列人民。」

儘管危地馬拉是一個小而貧窮的中美洲國家,但一直是以色列重要的合作夥伴。 1947年,以色列努力爭取國際社會支持分治方案,危地馬拉成為首批支持建立猶太國家的國家之一。1956年,危地馬拉成為首批在耶路撒冷開設大使館的拉丁美洲國家之一,但後來於1978年遷至特拉維夫郊區。

危地馬拉的奇妙轉化

彌賽亞猶太人領袖(Shira Sorko-Ram)早前在《茂滋以色列報告》發表文章,闡述危地馬拉由反對以色到轉變為支持的經過。她表示,危地馬拉經歷了長達36年的內戰,死傷達20多萬人。直到1996年,政府才跟反抗游擊隊簽署和平協議。與此同時,福音的信息正席捲整個國家,許多人透過耶穌得到拯救。據估計,現在有40%的危地馬拉人是重生的基督徒;福音派聯盟稱當地大約有27,000間基督教會。人們開始為國家得醫治禱告。2016年,危地馬拉投選了基督徒莫拉萊斯擔任總統。他來自媒體界別,曾在浸信會神學院讀神學。他領導右翼黨派並鼓吹保守的價值觀。他自認為民族主義者,反對墮胎、同性婚姻和毒品合法化。他從未擔任政治職務,是一個與政治階級無關的普通人,卻在選舉中贏得了67%的選票。

許多基督教領袖認為,禱告幫助國家度過了最近的危機,不致發生暴力事件或破壞憲法程序。基督徒知道莫拉萊斯正肩負很大的責任,因此都認真地為這位領袖禱告。

猶太人口少於一千  無損拉比影響力

危地馬拉的猶太教拉比約瑟夫.加蒙是深受基督徒喜愛的拉比。雖然危地馬拉只有大約900名猶太人,但拉比加蒙得到特別的恩寵和尊重,獲得很多機會代表以色列向政府官員提出建議。現在,危地馬拉有一批官員支持以色列。

2017年11月危地馬拉總統在聯合國投票中,拒絕承認耶路撒冷與以色列的聯繫。該國基督教牧師立即公開抗議總統作出反對以色列的投票。眾教會和由拉比加蒙及危地馬拉市長率領的50名議員一起,全力推動危地馬拉總統支持以色列。因此,總統更改了其投票決定,並否定聯合國的措施。

2017年12月,特朗普總統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時,拉比加蒙再次率領50名議員、危地馬拉市長和基督教領袖,促請總統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總統莫拉萊斯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對話後,宣布搬遷大使館。危地馬拉成為第一個跟隨美國將其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的國家。當地一位基督教商人認為:「這是基督教領袖、拉比和議會聯盟向總統施壓的成果。」政府發言人表示該決定是在沒有任何美國壓力的情況下作出的,是危地馬拉單方面的決定。

(來源:猶大通訊社《茂滋以色列報告》,2018年2-3月,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危地馬拉經歷興旺,成為屬神的國家。

以色列國會查經小組應驗以賽亞預言 首次猶太人、基督徒共同參與

約200名基督徒和以色列猶太人2月底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會聚集,一同研讀聖經。此舉被認為是應驗以賽亞書22章3的預言,為外邦人與猶太人邁向合一踏出重要一步。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國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民族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到雅各神的殿。他必將他的道教導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教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以賽亞書2:2-3)

查經小組由猶太教正統派拉比暨以色列國會議員Yehuda Glick主持,並與以色列國會推動聖經研究核心小組(the Knesset Caucus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Bible Study)、將查經引入美國國會的基督教機構Schindler Society、致力連結錫安主義基督徒和以色列本土的Israel365聯合主辦。

Yehuda Glick於會後向媒體透露感受:「正如以賽亞書記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人們從世界各地來研讀來自耶路撒冷的聖經。能夠耳聞目睹先知的話語應驗成就令人鼓舞。」

Israel365總監Tuly Weisz拉比亦向媒體表示:「這是猶太人與外邦人歷史上首次在以色列國會研讀聖經真理。在漫長的歷史中,聖經一直是兩族人分裂的根源,如今卻成為他們合一的源頭。」他認為,聚會在耶路撒冷舉行,在屬靈上更具代表性。「以賽亞書記載:『教誨必出於錫安』,且有許多民族前往,尋求神的教導。今天先知預言正在此地(以色列國會內)應驗,確實振奮人心。」

Schindler Society創始人Jim Garlow及Rosemary Schindler不能出席查經聚會,但拍攝短片分享他們鼓勵研讀聖經的理由:「我們與以色列一同站立,因為帶領猶太人歸回是神的美好計劃,並且神應許我們因參與其中得到祝福。基督徒並非為了帶領聚會而來,卻要學習、聆聽神的話語。」

Return Ministries國際總監Dean Bye是其中一位與會者。他所帶領的組織總部位於加拿大,且在以色列設有分部Aliyah Return Center。他向媒體表示:「這次聚會震撼人心,我祈求主能讓更多基督徒有類似經歷。」

(來源: CBNKehila News Israel,2018年2月23日及3月5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 願世人能藉此事看見神應許的真實,祂的作為奇妙可畏。

國度1分鐘(48) – 美國遷移大使館風雲

+按圖放大

以色列建國70周年歷史回顧

美國遷移大使館的風雲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後,履行承諾,宣布將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移至耶路撒冷。到2018年2月下旬,美國確認遷移時間表,2018年5月14日為駐耶路撒冷大使館的開幕日,與以色列獨立建國的日子對齊。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移時間表  

80年代之前 80年代前,有些國家在耶路撒冷設置大使館。美國於60年代在特拉維夫設大使館(Embassy),在耶路撒冷只有使館(consulate)。
1980年 以色列通過「耶路撒冷法」確立耶路撒冷為首都,但遭聯合國安理會否決其合法性。其後各國的大使館陸續遷出耶路撒冷,大多數移至特拉維夫。
2006年後 2006年後,耶路撒冷再沒有任何國家的大使館(embassy)。但有些國家仍保留使館(consulate)。
1995年 美國通過法案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移至耶路撒冷,原因是認同以色列以耶路撒冷為首都。
1995-2017年 前任三屆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利益為由,否決大使館遷移的落實計劃。
2017年
12月6日
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在任期內落實遷移計劃。
2018年
2月23日
美國確實遷移時間表,定2018年5月14日為大使館開幕日。
2018年

5月14日

在耶路撒冷的大使館正式開幕。地點暫時設在耶路撒冷阿諾納(Arnona)鄰近地區的美國領事館大樓。

觸動神經的日期:5月14日

2018年
5月15日
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移至耶路撒冷的日子 由於國際社會大多數不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為避免觸怒阿拉伯國家,到目前為止,沒有國家在耶路撒冷設置大使館。美國將成為首例。
1948年
5月14日
以色列
宣布獨立。
5月14日是以色列獨立建國的西曆日期,但每年的紀念日(Yom HaAtzmaut)是根據猶太曆以珥月5日而定。
2018年獨立紀念日是在西曆4月18-19日。
5月15日 巴勒斯坦人的「災難日」(Nakba Day)前夕。 以色列在1948年5月14日宣布獨立後,爆發第一次中東戰爭,數十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

巴勒斯坦人將5月15日定為民族的「災難日」,每年發動示威反對以色列。

觸動神經的地理位置:耶路撒冷

將大使館遷移至耶路撒冷 = 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歷史背景:

1947年 聯合國定立分治計劃,其中主張耶路撒冷暫時由國際社會管治,直至公投決定主權。
1948年後 第一次中東戰爭後,耶路撒冷一分為二,西耶路撒冷由以色列控制,東耶路撒冷(包括舊城區)由約旦控制。
1967年 六日戰爭中,以色列奪回東耶路撒冷,從此統一整個耶路撒冷,時至今日。
至今
  • 聯合國不承認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法」。
  • 巴勒斯坦人爭取建國的同時,也力爭耶路撒冷為其首都。
  • 耶路撒冷之爭一直是中東和談停滯不前的主因。

 

神的拯救藍圖:外邦人令猶太人歸主

已成立逾200年的基督徒關懷猶太人使團的香港分會(CMJ HK)於2月13日假香港城市大學田家炳演講廳舉辦「直到主來:猶太人歸主與教會復興」講座,由夏達華研道中心總幹事黃德光傳道、以色列CMJ歷史傳承中心總監艾亞倫牧師(Rev Aaron Eime)和以色列CMJ負責人Garth Gilmour博士分享,從考古、希伯來文學及猶太歷史角度剖析聖經羅馬書11章12-15節,提醒會眾作為外邦人信徒的最終目標,是將神的福音傳回以色列。

黃德光傳道透過展示位於希臘、羅馬及耶路撒冷等地的歷史古蹟照片,引導會眾再思使徒保羅的生平。保羅明白許多神的計劃與奧秘,其中有些甚至無法用言語表述(哥林多後書12:7-8)。「例如按着神的時間,若司提反不是在保羅蒙召前殉道,保羅便不會深切反省自己,甚至自稱是『罪人中的罪魁』(提摩太前書1:15)。」講座的中心經文(羅馬書11:12-15)正是由使徒保羅所寫,保羅的生平和洞見,或者有助我們了解神拯救世人的策略 —— 讓外邦人和猶太人一同歸主經歷復興。

艾亞倫牧師以2月舉辦的南韓冬季奧運會作引言,指出保羅在羅馬書亦以運動為喻:「他們(猶太人)失腳是要他們(外邦人)跌倒嗎?斷乎不是!」(羅馬書11:11)這節經文加入了賽跑的意境,可以想像有人在賽跑時跌倒後,不會就此停下,但會繼續跌跌撞撞地緩緩前進。艾亞倫接着解釋:「神仍在工作,猶太人並未被棄絕(羅馬書11:1),只是他們跌倒了,便走得比較慢。」猶太人失腳跌倒,使外邦人從猶太人手上傳承了聖經律法、宗教傳統和神的祝福,艾亞倫提議會眾也不要放棄這場信心賽跑,好讓福音最終能有機會再次由外邦人傳到猶太人中間。

Garth Gilmour博士再次引用羅馬書11:11,解釋保羅當時書寫的歷史背景。當時尼祿王將所有猶太人趕離羅馬,羅馬教會變成了只有外邦人的教會。於是羅馬教會的人們便遇到試探,以為神已放棄了猶太人,教會不再需要猶太人。所以保羅需要記下這節經文以正視聽。因著猶太人的過犯,救恩反而臨到外邦人,為要激動猶太人發奮。「若他們(猶太人)被丟棄,天下(外邦人)就得與神和好;他們(猶太人)被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嗎?」(羅馬書11:15)這節經文明確反映保羅並未放棄猶太人,而且他看見神對這個世界的救贖計劃包括猶太人在內,當猶太人得着救恩(「被收納」),對全世界而言正好代表着「死而復生」——因為福音遍傳「先是猶太人」,然後才到外邦人。Dr. Gilmour向會眾呼籲,「若大家想看到自己的國家,甚至全世界復興,便應向神呼求拯救猶太人。我希望看到這一天來到。」事實上這事已經正在發生:他觀察到自1948年以色列復國後,世界各地猶太人信主人數急劇增長,以色列境內在1948年只有4個猶太基督徒團契,今天這個數字已經增至265個。

(記者潘意韻報道)

國度1分鐘(47) – 普珥節 Purim

+按圖放大

 

普珥節

紀念反敗為勝的歷史

猶太曆:亞達月14日

西曆2018年:3月1日(猶太人在2月28日傍晚開始)

為什麼叫「普珥節」?

「普珥」的希伯來語源於古波斯語,意思是「抽籤」。

以斯帖記記載,哈曼為以抽籤方式決定屠殺猶太人的日子(亞達月13日)。

為什麼慶祝?

猶太人為紀念主前4世紀猶太人被擄到波斯的時期,遭遇滅族的威脅,但神藉以斯帖拯救他們。故事記載在以斯帖記。

速讀反敗為勝的歷史

  • 波斯亞哈隨魯王立以斯帖為王后。
  • 以斯帖的養父末底改以信仰為理由,拒絕向大臣哈曼下拜,因而激怒哈曼。
  • 哈曼設計要在亞達月13日屠殺所有猶太人。
  • 各地的猶太人禁食禱告。
  • 末底改要求以斯帖向王求情。
  • 末底改設宴款待亞哈隨魯王和哈曼,其間向王奏告哈曼的陰謀。
  • 亞哈隨魯王下令將哈曼掛在木架上,那是原本為末底改而做的行刑工具。
  • 亞達月13日,猶太人殺死那些謀害他們的敵人。
  • 亞達月14日,猶太人設宴歡樂,互送禮物。

今日猶太人如何慶祝?

  1. 在普珥節前夕和當天誦讀以斯帖記
  2. 施予金錢給貧窮人
  3. 送食物、禮物給至少一人
  4. 宴樂喜慶

有趣小知識

  • 以斯帖記是唯一的聖經經卷沒有出現神的名字。
  • 以斯帖是波斯文的名字,哈大沙(斯2:7)才是希伯來文的名字。
  • 末底改是聖經中首位稱為「猶太人」的,之前的猶太人是稱為以色列人或希伯來人。
  • 猶太人認為,亞哈隨魯立用上四年時間尋找王后人選,在選上以斯帖前,有1400名佳麗已落選。
  • 在充滿歡樂的普珥節一天前,敬虔的猶太人會禁食,紀念以斯帖的禁食。

資料來源:www.chabad.org

神永恆的愛火不滅 教會應以進攻姿態 推進神國度

以色列迦密山會(Kehilat HaCarmel)創辦人Karen Davis於2月初來港舉辦「敬拜聚會暨新書發佈會」,會中她帶領香港本地敬拜者以希伯來語、英語及華語唱出以色列詩歌,帶領會眾進入以色列式的熱情敬拜,並分享信息鼓勵香港信徒要保持心中祭壇之火永不熄滅,並向神發出得勝的呼喊,以進攻姿態推進神的國度。

用愛融化猶太人的心

Karen生於美國的猶太人家庭,她是一位藝術家及模特兒,雖然從小認識神,生命卻從來沒有經歷過神。她曾嘗試用各種方法、宗教尋求真理,但全部都沒有答案。直到她遇見一位單身卻充滿喜樂的姊妹,她為Karen禱告,又帶她參與藝術家團契,最後Karen在她的鼓勵下祈禱邀請耶穌進入自己的生命,向神認罪並請求饒恕。Karen說:「二千年來,許多傷害猶太人的事都是由西方基督徒策動的,更是奉耶穌的名攻擊我們。作為一個猶太人,基督徒應該是敵人,耶穌的名字也是猶太人的禁忌。可是,當我接受主那天起,啟示的靈穿透了我心上的帕子,讓我認識耶穌,成為一個猶太人信徒。」因此, Karen邀請香港的弟兄姊妹加入「用愛去融化猶太人的心」的行列。「許多猶太人在神的國度以外,神在這個時候把我們帶進祂的國度,就像以斯帖,我們要把握『現今的機會』為猶太人代禱。」

眾水不能熄滅神的愛火

Karen 的丈夫David Davis 在8個月前離世歸主,這8個月也是Karen生命裡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在得知David患上癌症那天起,Karen就很害怕會失去她的丈夫。聖靈卻提醒她:「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西 3:3)」,於是她明白到她不會失去任何東西,漸漸從恐懼步向自由。雖然她停止了所有公開的服事來照顧丈夫,但她學會了在何時何地都敬拜神,不一定需要音樂。她明白到當人獻祭的時候,神的火焰就會降下。「過去兩年,我在火中被鍛煉,神以祂的烈火來回應!」她強調,眾水不能熄滅神火熱的愛火,無論你經歷多少憂傷、流過多少眼淚,神永恆的愛火,是不能被撲滅的!末後的日子,許多人的愛心冷淡,但神在此刻正在呼召人守護心中的火,令祭壇之火永不熄滅。

透過敬拜爭戰彰顯神的得勝

Karen以自己牧養的迦密山教會為例,呼籲香港教會要發出神的光輝。她指出,以色列四境都有邪惡的力量,在迦密山以北25里的地方就有一個獲伊朗資助的恐怖組織,為要摧毀以色列。在超過十年的時間裡,Karen與她的丈夫都抓住神在彌迦書7章14-15節的應許,「在迦密的樹林牧放出埃及地的羊群」。神亦信實地在山上顯出了神蹟奇事。她鼓勵與會者,「要宣告神的應許和得勝,憑信心不憑眼見,透過先知性敬拜,讓神的話語破開黑暗」。她深信,敬拜是在敵人面前擺設筵席,信徒不必妥協、認輸或自憐,因為我們在基督裡一無所缺,常被神的榮耀充滿。而教會要向天上執政的、掌權的彰顯神百般的智慧。「我們要採取進攻姿態,在神裡面作得勝者,推進神的國!」經歷生命中的失望,國家環境的挑戰,Karen更加堅定地發出信心的宣告。

(記者林暐皓報道)

[國度觀點] 真實活現「一個新人」的生命

雅各書說,聽道卻不行道,就是自欺。以色列迦密山堂會(Kehilat HaCarmel)兩位創辦人是最早傳揚「一個新人」的先鋒,不僅言教,更將自己置身於這真理裡,將生死置身事外。雖然大衛.戴維斯牧師已於2017年安息主懷,但因著信,留下以利亞傳承給下一代的生命傳奇。

大衛的遺孀凱倫(Karen)於2月初來港,在一場公開聚會上表示,迦密山堂會所在之處危機四伏,她指出迦密山以北25里有一個獲伊朗資助的恐怖組織。不料,聚會過後一星期,伊朗無人飛機入侵以色列領空,以色列將之擊落,使以色列北部與敍利亞邊境局勢突然緊張。同日,以色列派空軍攻擊敍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據點。憂患多年未止,一直忠心守住迦密山,絕不簡單。

根據戴維斯牧師的自傳《通往迦密山之路》(香港國度出版),當年夫婦領受在以色列服侍的呼召,就離開生活舒適的紐約,憑信心遷居以色列。他們看出迦密山的屬靈地位,在地理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屬靈上是「祭司村」,於是開始在迦密山上用敬拜和策略性的代禱服侍神。在長達十年的炮火衝突時期,他們只能抓住神的應許,而不是防空洞。

「一個新人」是指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裡二合為一,保羅在以弗所書裡的教導。有趣的是,戴維斯是外邦人,而凱倫是猶太人,兩人在婚姻裡的結合象徵「一個新人」。在真理實踐上,多年以來,他們一直環繞著「一個新人」而發展事工。他們建立了融合猶太人和外邦人的教會,開創了以色列教會的先河。在他們的聚會裡,經常輪流用不同語言敬拜讚美,展現不同民族在主裡的合一。教會也有幫助猶太人、阿拉伯人和其他外邦人戒毒的宿舍服務。

伊朗和敵國誓言摧毀以色列,在四面楚歌之時,我們外邦信徒不免會因為太關切以色列,而忽略了其他民族。阿拉伯人先祖以實瑪利和猶太人先祖以撒,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聖經對二人的後代都有應許。戴維斯夫婦的生命見證鼓勵我們,真實活現「一個新人」這真理,必須將自己置身於真理裡,付代價,奮勇爭戰,真實關愛猶太人、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

去年以色列中國遊客破10萬大關 年度升幅46%

以色列旅遊部發佈年度報告稱,2017年赴以色列的中國遊客數量達10.5萬人,較2016年增加了46%,已達成年度的10萬人目標。

此外,中國與新加坡並列人均日開支第五高的遊客來源地(241美元),位列印尼(310美元)、韓國(277美元)和日本(251美元)之後,略高於墨西哥(238美元)和阿根廷(220美元)。

旅遊部表示,2017年共有18條新開通的直飛以色列航線,均獲得了以色列旅遊部的財政支持,其中包括9月12日開通的海南航空上海—特拉維夫直飛航線。

此外,2017年以色列吸引的遊客總數約為360萬人,較2016年增加了25%,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59%的遊客為首次來到以色列,自由行遊客則占遊客總量的64%。同時,54%的全球遊客為基督徒,21%為猶太人。

以色列最大的遊客量來自美國,總數為近71.6萬人,其次為俄羅斯,遊客數量約為30.7萬人。隨後是法國的28.4萬人、德國的20.2萬人及英國的18.5萬人。上述五國2017年赴以遊客人數均較其2016年增加了至少10%。此外,烏克蘭、意大利、波蘭、加拿大等國亦為遊客的主要來源地。

2017年,78%的訪以遊客選擇參觀耶路撒冷,67%選擇特拉維夫,49%前往死海。到訪提比利亞和加利利湖地區的遊客為總數的35%。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臉書專頁,2018年1月29日)

禱告:祝福各國旅客在以色列遇見主耶穌

彌賽亞猶太人中心被騷擾 反造就見證耶穌機會

根據中東關注組(MEC)資訊,以色列南部城鎮底摩拿(Dimona)一個彌賽亞猶太人的聚會中心繼上年5月後,今年1月又被極端正統派猶太人騷擾。該中心在1月初重開後兩星期,又有極端正統派猶太人來示威抗議。

中心負責人,別是巴市「耶穌產業教會」長老諾斯特(Albert Knoester)說:「我們差點被人投擲的石頭撃中!」他們的房屋損毀、門窗被打碎,兩位小女孩心靈受創。

可是,諾斯特說:「這件事令其他市民關心我們,邀請我們談話。不少市民替我們不值。我們至少有6次機會向拉比解釋為什麼我們相信耶穌是彌賽亞。」一位拉比在報紙上寫道:「我們打算逼令他們沉默,但那個女人(諾斯特的妻子)說個不停!」

當地媒體認定聚會中心是為宣教而設,於是作出虛假的報導,包括:指控他們賄賂人改信基督教,誹謗他們以送出一輛汽車誘使人改信,把特別粉末放進咖啡裡去將猶太人變成基督徒,強迫人改信等等。諾斯特說:「由於他們無法找到任何把柄指控我們,於是改以謊言、編造事實和勒索來攻擊我們。他們更在廣告牌上登大字報,警告人們注意並保護他們的孩子免受我們的傷害。」

諾斯特跟猶太拉比會面後決定暫時關閉中心。

(來源:Morning Star News,2018年1月26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以色列的彌賽亞猶太人在壓迫中堅強站立。

台北國際書展主題為以色列 基督教出版首度聯展

2018台北國際書展於2月6日至11日在台北舉行,今年書展主題是「以色列」。主題國「以色列」在會場展現了「六感體驗」的多元風貌,並以時光隧道展示多達200多本書,帶領讀者認識以色列文化、歷史、宗教、民俗到創新的過程。不僅如此,以色列的馬哈尼耶胡達傳統市場也被原封不動地搬進展場,並邀請了以色列當代知名文學作家、漫畫家及美食作家等與讀者分享一系列關於以色列的講座。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游亞旭(Asher Yarden)在書展主軸設計(大型書模型)前說,「一年多前,我們接下2018台北國際書展時,很多人都說為何要找這種麻煩?但目前已成形並深獲好評,非常值得!今年也是以色列建國70週年,這個巨型設計代表了希伯來文學從古老過渡到現代的層次,也訴說著以色列人─未完待續(Israel─a never ending story)的創新概念。」

今年亦是基督教書區首度以聯合企劃的方式,由台灣福音書房、校園、華宣、宇宙光、腓利門/迦密、國際漢語聖經出版社共同聯展,規劃135平方公尺寬敞的閱讀空間,推出「飲食文化、信仰暢談、樂齡生活、閱讀經典」四大主題。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李瑞娟報道)

死海古卷發現獨特曆法 一年364天為完美循環

從事聖經研究的Eshbal Ratson博士和Jonathan Ben-Dov教授解讀昆蘭古卷最後兩卷之一,發現古代沙漠猶太教派所用的獨特曆法和不同的節期。

新發現的曆法中,一年共有364日。研究人員指出,傳統猶太教沿用陰曆,很多時候需要人為的決定作出日子的調整。他們必須觀看星星和月亮,並報告他們的觀察,最後由有權威的拉比決定新月和閏年的應用。相比之下,364天的日曆是完美的,因為這個數字可以被4和7整除,所以特殊的節期總是在同一天。這就避免了比如在安息日與節期在同一天的煩惱。該曆法是不變的,彷彿體現了這個社區的成員對完美和聖潔的信念。

每個季節的更替對該教派來說都是一個節期,稱為Tekufah,希伯來文意思為「循環」或「時期」。另外他們慶祝新酒和新油的節期,這不是聖經中指定的節期,也不是傳統拉比猶太教的節期。新麥、新酒和新油節都與五旬節有關。新麥節是在逾越節後第一個安息日的50天後,與五旬節同日。再過50天是新酒節,可以收割葡萄,之後再過50天就是新油節。

(來源:Fox News海法大學傳訊部,2018年1月23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死海古卷學者有美好的研究結果。

埃及暗裡游說巴人: 巴勒斯坦不必以東耶路撒冷作首都

美國傳媒聲稱,埃及當局正游說巴勒斯坦人接受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的現實。

美國《紐約時報》獲取一個錄音檔案,是關於埃及國防機關高級情報官員霍利上尉(Captain Ashraf al-Kholi)致電當地受歡迎電視清談節目主持人麥加赫德(Azmi Megahed)表示,如果巴勒斯坦人真的想要一個獨立的國家,他們應該接受拉姆安拉(Ramallah)作為首都,並放棄控制東耶路撒冷的堅持。

霍利上尉問道:「難道耶路撒冷和拉姆安拉真的有分別嗎?」他的提問指出了中東穆斯林的想法,其實耶路撒冷對伊斯蘭教沒有很大的宗教意義。主持人麥加赫德亦同意。

霍利上尉指出,埃及必定會公開地譴責特朗普的決定,但背後卻希望令更多阿拉伯民眾不再堅持巴勒斯坦定都耶路撒冷的立場。

(來源:Israel Today,2018年1月11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在中東和談上,埃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並與神的心意對齊。

彼得‧塚平牧師來港分享「耶路撒冷的命定」信息

1月6日,以色列迦密山彌賽亞信徒教會的彼得‧塚平牧師來港舉行牧者餐會,並與在場牧者及信徒分享信息「耶路撒冷的命定 — 響起末世加快的警號」。

彼得塚平提到馬太福音有兩個預言是關乎耶穌基督再來的。其中23章38-39節:「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主耶穌預言了祂被釘十字架後40年耶路撒冷被毀,成為荒場,神的百姓分散各地這件事的發生。猶太人過去2000年寄居各國,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好好對待這群猶太人。但無論遭遇怎樣的迫害,因著神與阿伯拉罕所立的永遠的約,以色列的盼望總是存在,這同樣是全世界人的盼望。雖然過去以色列人軟弱不堪,但神仍然守約。耶穌就關乎耶路撒冷作出的這些預言,不只是講到分散與離開,還預言了以色列人將從世界列國歸回故土,並且直到有一日在猶太全地,人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祂就會回來。2000年以來,沒有以色列人居住在耶路撒冷,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以色列復國了,這是神信實的明證。

耶穌所講過的第二個重要預言在馬太福音24章14節:「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耶路撒冷要歡迎耶穌是奉主名來的那位,是應當稱頌的。這個意念在一代人之前是沒有可能看見的。但在以色列復國這幾十年,作為一個現代國家,這麼短時間內,突然出現了一群彌賽亞的猶太人。若你今日來到耶穌撒冷,會看見超過40個群體的猶太人是歡迎耶穌的,當中有5個「247」禱告的殿,日夜為以色列代求。在另一方面,神在列國動工,尤其在阿拉伯群體當中動工。當我們看見和平的君王在彌賽亞猶太人及阿拉伯基督徒心裡作王,就會開始明白神的國是降臨在地上了。

(記者莫嵐報道)

大使館遷移耶路撒冷風波未了 馬來西亞跟隨土耳其 危地馬拉跟隨美國

土耳其總統為抗議美國將大使館遷移耶路撒冷,宣布計劃在東耶路撒冷開設大使館,承認該市為「巴勒斯坦國」首都。其後,馬來西亞副總理表示,該國將跟隨土耳其的腳步,在未來的巴勒斯坦國首都開設大使館。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12月帶領數千名馬來西亞人參加集會,聲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他曾發言指馬來西亞將「盡力拯救耶路撒冷」。

馬來西亞和以色列沒有正式邦交,該國過去曾拒發入境簽證,阻止以色列運動員入境。以色列乒乓球隊也曾因為簽證問題而退出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球賽。

另一方面,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決定成為第一個跟隨美國,將其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的國家。危地馬拉總統莫拉萊斯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展開對話後,宣布搬遷大使館的決定。

聯合國大會早前通過一項「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動議,危地馬拉是反對該決議的九個國家之一。

危地馬拉外交部已經開始執行該命令。外交部長說:「這是危地馬拉的外交政策和主權決定,我不認為這會給其他國家造成任何問題。」然而此舉已經觸怒了阿拉伯世界。在1993年至1996年期間,危地馬拉曾嘗試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卻遭到穆斯林國家禁運該國貨物,迫使在任總統放棄遷移計劃。

(來源:Israel National News,2017年12月25日及2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國際社會尊重各國設立大使館的決定,而非助長分裂局面。

列國聚集祝福埃及 進入以賽亞書十九章命定

自阿拉伯之春在2010年爆發後,埃及經歷了幾年的震盪。直至伊斯蘭兄弟會在政治上失勢後,國家緩慢地開始重建,但到今天國民仍然面對許多的艱難。12月初,幾百名福音派基督徒從世界各地來到埃及表達支持,並奉耶穌的名與埃及的信徒立約結盟。

「有福了」(Blessed)聚集於2017年12月6-9日在靠近開羅的山谷(Madinat Wadi An Natrun)舉行,海外參加者來自30多國。主辦者Watchmen for the Nations全球僕人團隊在多個月前開始邀請世界各地的信徒代表前來埃及,祝福埃及進入以賽亞書十九章24-25節的命定:「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說:『埃及我的百姓,亞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產業,都有福了!』」

在四天的聚集中,海外參加者與幾百名埃及信徒一同敬拜禱告,詩歌輪流用多國語言唱出,又用各自母語宣告聖經經文,表達出各民族在主裡的合一。

聚集舉行的地方Madinat Wadi An Natrun,科普特文字是Shee-Hyt,意思是「心的測度」。聚集中,一名領袖分享說,古埃及的木乃伊身軀內只保留心臟一個器官,因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心臟會掏出來與羽毛比較輕重,以此判定死者是否有純正的心。在聚集前,主辦者呼籲進行40天的「降服」屬靈操練,求主監察並潔淨內心,以致向聖靈完全降服。40天的最後一天是12月20日,同時是今年猶太節期光明節的最後一日。

瑪拉基書四章6節:「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聚集按照這屬靈原則,帶領代與代之間彼此復和,心與心彼此轉向,從而破除土地因人的罪而受到的咒詛,接著祝福流進來,豐收就會出現。不但是家庭,經濟、社會、國家、受造大地也會蒙福。有老中青三代的埃及信徒為過去不和睦的關係認罪,並在眾人前,尊榮神按祂主權和心意所膏立和使用的僕人,關係出現突破性的修復。

一名猶太裔領袖預言埃及的復興,他宣告:「這是你的時刻,這是你的生日派對,我們來到你的派對跟你慶祝生日。」他又預言一場屬靈的洪流將湧出來,為神聖的旨意生出埃及。他說,在這特別的時刻他們來到埃及的特別地方,歷史上的沙漠教父就是在這地方上為埃及禱告幾百年,而他宣告屬靈的水流被釋放出來,帶來生命和復興。另一個洪流來自聖地伊甸園的河水,他禱告這屬靈的水流也從地下被釋放出來。「這是釋放復興到埃及的時候,奉耶穌之名將詛咒變成祝福。」

在悔改和復和之後,主辦者呼籲各地的信徒在屬靈上代表其國家,與埃及的信徒進入盟約的關係。戴冕恩牧師強調,他們不是立新的約,而是進入耶穌為祂的子民已立的約中。

戴冕恩牧師特別提到在今次聚集中,華人是人數最多的海外參加者,他們來自不同的定居國家,而華人很早之前已有中東的異象。「華人為來到埃及心裡火熱,有些人甚至是一生中都期待著。」

12月8日,華人領袖在台上與埃及領袖面對面站著,宣告彼此結連進入盟約的關係中。一名埃及領袖表示,他們已多次聽聞過埃及人和華人結連的預言,相信這不是單單為埃及,而是有更大的目標。他說:「現在我的心跳躍,充滿喜樂,可能你們不需要我們,但我們需要你們……你們的神是我們的神,我們一起同行吧,看神會做什麼大事。」一名華人領袖用宣告回應:「我們一同實行大使命,讓我們一起打榮耀的仗。」

最後的一場聚會上,參加者在主面前俯伏地上,以謙卑的姿勢表達對主全心全意的順服。之後各人將自己的名牌丟在地上,以此為先知性的行動宣告將自己的人生、教會、事工、生意等全獻上,單單為神國的榮耀。

聚集結束時,戴冕恩牧師展示當天早上有人拍下的照片,看到一條彎曲的雲柱像彩虹一樣覆蓋在會場上,背後是澄澈的藍天。他表示這是神的記號,後來在總結時說,神將會復還仇敵在2400年前偷竊的,而祂也要在祂的子民中恢復合一關係。

(記者王妍報道)

  • 報道獲大會允准,特此鳴謝

特朗普宣稱大使館遷移耶路撒冷 捷克、菲律賓考慮效法

美國總統特朗普推翻了數十年來處理以巴衝突的政策,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並有計劃將大使館遷移至耶路撒冷。以色列對此表示喜悅,總理內塔尼亞胡稱那是以色列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特朗普於12月6日宣佈,美國多任總統二十年暫緩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但都不能為以巴締造持久的和平,是時候使用新的方針處理衝突。在承認耶路撒冷的同時,美國亦開始籌備將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然而,特朗普表示仍然支持以巴和談,也第一次親口認同只要雙方同意,美國願意支持「兩國方案」。

內塔尼亞胡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的視頻中說:「猶太復國主義的歷史中重要的時刻包括:貝爾福宣言、國家的成立、耶路撒冷的解放和特朗普的宣言。我對特朗普說:『總統,我的朋友,你將創造歷史。』」

內塔尼亞胡向特朗普強調,聖殿山的現狀將得到保持。內塔尼亞胡將前往巴黎和布魯塞爾,尋求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立場的支持。他預定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歐盟外交部長和歐盟成員國28國外長。歐盟的政策強調耶路撒冷應該同時是以色列和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

以色列外交部表示:「堅持否定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就是否定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給予巴勒斯坦人脫離現實的期望,令和平更難達到。總統特朗普踏出了勇敢和正義的一步,說出真相,推動和平的進程。」

傳媒廣泛報道特朗普的聲明後,巴勒斯坦地多處有示威行動,反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在迦薩的警民衝突中,兩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軍擊斃。

特朗普發出聲明後,捷克則承認1967年以前的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但是要跟地區合作夥伴談判之後,才會考慮將其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然而,捷克認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國和未來的巴勒斯坦國的未來首都。

有消息指,菲律賓總統杜特爾亦向以色列表示,希望將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

(來源:以色列時報,2017年12月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願列國都來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為中東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