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觀點] 敍利亞停火後的復興

在俄羅斯與土耳其的周旋下,敍利亞政府與叛軍終於達成全國停火協議,在12月30日生效。俄羅斯支持阿薩德政府,而土耳其支持反政府的叛軍,兩國也會參與停火後的監查工作,冀望今次停火不會像過去那樣很快就無效。今次協議沒有包括恐怖組織,如「伊斯蘭國」,而被土耳其指控為幕後支持「伊斯蘭國」的美國,也沒有介入今次的停火協議。有說法指,在奧巴馬即將卸任之際,不會介入中東事務,普京趁機快速地促成停火協議,藉以在國際社會建立威信。

在敍利亞多個主要城市被收復後,原居民陸續回歸。在去年底的聖誕節,有敍利亞基督徒陸續返回曾失陷的阿勒頗,並慶祝聖誕節,這是五年來第一次當地有聖誕樹亮燈。自從在2011年爆發內戰後,阿勒頗的基督徒人口從25萬人跌至5萬人。

阿薩德總統屬什業派分支的一個少數種族,而叛軍以遜尼派為主,並日漸伊斯蘭教化。敍利亞基督徒視遜尼派和「伊斯蘭國」為威脅力量,因此傾向支持政府,這亦導致他們成為反政府軍和「伊斯蘭國」的攻擊目標。內戰導致全國逾半人口逃離家園,20萬人喪生,但因為基督徒聚居於兵家必爭之地,加上民族身分和宗教,慘況比其他敍利亞人更嚴重。

聖經中有一個預言提及敍利亞地區,「當那日,必有從埃及通亞述去的大道,亞述人要進入埃及,埃及人也進入亞述,埃及人要與亞述人一同敬拜耶和華。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說:『埃及我的百姓,亞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產業,都有福了!』」(賽十九23-25)聖經時代的亞述覆蓋今天中東的多個阿拉伯國家,包括敍利亞和伊拉克。雖然以賽亞書十九章的預言不是今天立刻實現,但神的應許今天就能給予我們盼望,為百廢待興的敍利亞求復興。

[國度觀點] 為特首選舉禱告的首要重點

2017年將至,未來一年對香港有重大影響的事件,莫過於下屆特首選舉。神做事的法則,其一是透過設立領袖治理社群,將祝福帶給整個社群,所以為一個城市的政治首長禱告,是信徒祝福城市的屬靈方法。現時選舉名單眾說紛紜,社會上存著不同的猜測,謠傳四起,信徒應如何為特首選舉禱告?

首先要理解,在聖經中,神沒有說祂必定選立基督徒為城市的首長,事實上,祂可以揀選任何人做任何事,包括非信徒。但有些信徒會有假設,以為基督徒出任首長,才合乎神的旨意,又或是,只要是基督徒出任首長,才會有合乎神心意的管治,城市也會越來越好。這假設簡化對事情的看法,在因果關係中忽略了很多因素,例如,稱為「基督徒」並不表示「跟隨基督」,即使是跟隨基督徒的門徒,生命可能仍在不成熟的階段,對真理的認識亦然。除非領受「某人是神的揀選」的特別感動,否則不應因上述的假設而祈求某位基督徒候選人勝出,這只是人意,而非尋求神的心意。

雖然對候選人的認識是重要的,包括施政理念、道德操守、倫理價值等,但禱告的焦點其實不應是在「候選人」上,而是在神對城市的心意上。此時此刻,在未來,神對香港有什麼旨意?神要如何轉化這土地?怎樣的城市改變才是符合神的心意?神對城市的計劃永遠比特首人選重要,雖然後者對前者有重大影響,但城市轉化的禱告視野要超越個人層面,以宏觀的國度視野,守望我們的城市!

[國度觀點] 奧巴馬中東政策可望逆轉

自奧巴馬上任美國總統後,中東政策一直向巴勒斯坦傾斜,又對伊朗核計劃採取放寬態度,引致與以色列的關係出現緊張。特朗普在參選總統時,曾公開表示反對奧巴馬政府處理以巴事務的方針,外界預期他會成為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總統。最近有傳聞指,分割以色列土地的聯合國議程,有可能在奧巴馬離任前,在安全理事會上進行投票,無容置疑,特朗普對以色列的支持是急速推動聯合國對分地開綠燈的重要因素。

特朗普並非在競選時,才表現對猶太人的友善,他與猶太社群的良好關係,都是有跡可尋。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獲猶太人全國基金會頒發生命樹獎項,嘉許他對美以友誼的貢獻。特朗普在競選時,多次強調自己對以色列的支持,曾揚言在當選後,美國不會再視以色列為二等公民,並對伊朗核問題採取強硬態度。其中一個具體的承諾是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移至耶路撒冷,以示認同以色列與耶路撒冷土地的歷史聯繫。所以在當選後,以色列官員敦促他遵守承諾。特朗普的顧問最近也向傳媒確認,在特朗普正式上任後,會很快實現有關承諾。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祝賀特朗普勝出大選時,稱他為「以色列的好朋友」,對他過去對以色列的持續支持表示讚賞,也表示願意在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和平進程方面與他的新政府緊密合作。

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是競選活動的真正幕後功臣,而庫什納的猶太裔身分對未來以巴事務的影響,也成為媒體焦點。庫什納是正統派猶太教徒,而特朗普女兒下嫁他時,也改信猶太教。庫什納向來有強烈支持以色列的立場,外界預計他在特朗普的新政府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特朗普給人口出狂言的印象,他曾說:愛以色列,百分百為以色列而戰,永遠是這樣。他上任後,有望扭轉奧巴馬制定的中東政策,但是否會成為傳言中的「最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總統」,則有待觀察,內閣任命的人選將反映他的真實意向,不能以他一兩句豪語而有所定斷。

[國度觀點] 美國大選背後的「沈默勢力」

今屆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令人感到意外。最初,傳媒報道的民調顯示希拉里一直領先,但最後沒有從政經驗的特朗普獲勝,登上總統寶座。無論聲勢如何壯大,決定勝負的仍然是選民手上的票,而影響今次選情的票源可說是來自沈默的群眾,他們不是事先大聲吶喊的,也不是社交網站的意見領袖,卻對國家未來有堅定的信念,在投票日投下自己的一票。

在投票日之前,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接受俄羅斯記者的訪問,披露希拉里的電郵內容。他表示,傳媒、金融體系、軍火商、娛樂界、外國資金都一面倒支持希拉里,勢力懸殊,特朗普就只有福音派的支持,因此他不認為特朗普有勝數。根據民調,81%的福音派信徒支持特朗普,是歷年來對共和黨候選人最高的支持率。福音派信徒對特朗普的支持,遭到教外和教內的猛烈批評,甚至有比爾•強生牧師因支持特朗普言論而遭受的詛咒攻擊。即使在教內的福音派,也出現彼此攻擊的情況。

事實上,根據另一項調查,支持特朗普和支持希拉里的福音派信徒,在比例上並不是有很大的差別。雖然福音派信徒分享相同的信仰觀念,但卻不是在政治層面上分享相同的觀念。根據Lifeway的調查,在總統候選人的投票上,新教牧師認為最重要考慮因素是候選人的品格,其次是大法官任命事情,這是基督教領袖向來一直有的信念。但信徒卻有不同的優先次序,首要是改善經濟,次要是國家安全,第三才是候選人的品格,第四是大法官任命事情。由此可見,雖然講壇對信徒價值觀的塑造有一定的效果,但信徒作出重要決定,如投票給總統候選人,卻是以生活需要為最優先的考慮。

信徒是天國的子民,同時是社會的公民,一方面按聖經價值觀生活,另一方面可按良心和知識,作出投票的決定。這是個人的自由,教會領袖只是提供屬靈的意見,卻不是硬性要求信徒跟隨教會領袖的路線。但信徒若是以生活需要為最優先的考慮,則可能需要反思自身的屬靈情況,察驗是否遵行「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的聖經教導。

[國度觀點] 五百年前改教運動的現代意義

500年前的10月31日,馬丁路德將《九十五條論綱》釘在教堂大門上,一場持續數十年的宗教戰爭隨即展開,亦造成教會分裂。500年後的10月31日,世界信義宗聯會與天主教在瑞典透過聯合崇拜紀念改教運動,其間教宗方濟各呼籲兩方信徒修補歷史,承認錯誤,尋求寬恕。

雖然改教運動造成教會分裂,但經過漫長的歷史,從福音傳到天下的成果來看,馬丁路德當年的義憤,以及無數人為真理而作出的犧牲,其劃時代的貢獻得到肯定。分裂似乎無可避免,而今天信義宗與天主教樂意邁向共融,為歷史傷痕的醫治再踏出一步。但除此之外,改教運動對今天的世界還有什麼意義呢?

福音派與改教運動直接衍生的宗派沒有一脈傳承的關係,對五百周年慶祝較為冷淡,但無可置疑,福音派都是這段歷史的受惠者。改教運動所堅持恢復的「因信稱義」真理,將中世紀黑暗時期被捆綁的真理釋放出來,以致任何人單靠基督就能歸正,享有自由走上恩典之路,而不需靠任何中介。時至今日,福音派成為神國裡的一棵大樹,但「因信稱義」是否仍然在生命中產生活潑的屬靈力量,或只是教義?我們如何在後現代社會裡活現與「因信稱義」相稱的生命?

後現代強調個體的自由,若然沒有界線,就變成不受約束的任意妄為。世俗的自由觀念帶來個人權益的無限擴展,出於越軌的欲望,模糊化道德界線,淡化責任,個人成為宇宙的中心,將其他人和事物都成為滿足自己需要的工具,藉以獲得個人的救贖。這種意識形態不但與福音的真意有衝突,而且成為社會結構的摧毀力量。這種世俗的思潮也影響著今天教會的年輕人,「因信稱義」卻是一個及時的提醒:人仍然需要面對自己的罪,但不是靠「自由」稱義,而是因信耶穌基督為救主,而成為基督的奴僕,以致為福音的緣故,甚至寧願放下自己應有的權利。

另一樣衝擊著教會的力量是自戀文化,這以自我為世界中心的心思意念,使會友成為消費者,宗教成為消費品,奉獻成為期待回報的投資,事奉成為自己獲益的工具。「因信稱義」破除一切靠自我得救贖的謊言,指明人不能靠消費而作成得救的功夫,而是相信耶穌基督是恩主,祂所傳承給追隨者的是捨己的精神。

人類文明發展了幾千年,仍無法脫離良心問題,「被稱義」是普世人類的需要,但「靠什麼」則各有看法,卻不是殊途同歸。人類在離開神之後,希望在神以外找出或構思通向「被稱義」的門徑,但聖經告訴世人,只有一條道路是通向永生的,就是耶穌基督。怎樣將「因信」的現代意義帶出來,重新注入生氣,這是當今的挑戰。

 

[國度觀點] 聖殿山主權問題 聯合國立場左搖右擺

聯合國向來認為,耶路撒冷的聖殿山所在之地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聖地,對三個宗教同樣有歷史意義,主張彼此共存。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執行委員會在10月13日通過一項決議,內容只提該地是穆斯林的宗教地方,又僅以「阿克薩清真寺」作為名稱,撇掉猶太教使用的名稱「聖殿山」。以色列對決議表達強烈不滿,並聲言凍結與教科文組織的合作,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便隨即表示自己與會員國的決定無關。草案是由阿拉伯國家提出,事件除反映阿拉伯國家主導聯合國政策外,更顯出聯合國對聖殿山主權的立場左搖右擺。

由於聖殿山主權存著爭議,聯合國過去提及該地時,同時以猶太人的「聖殿山」和穆斯林的「阿克薩清真寺」作為名稱。但是次議案只提及該聖地(聖殿山)是穆斯林的宗教聖地,又譴責以色列容許以色列工作人員強行闖入清真寺及歷史建築物,並且限制穆斯林的宗教活動自由。議案內容反映阿拉伯國家的偏見,因為故意忽略猶太人被禁止在聖殿山有宗教活動自由的事實,卻獲得24個會員國投票支持。投票當日,6個會員國反對,26個會員國棄權。

以色列強烈指責議案後,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在投票翌日,隨即發表聲明劃清界線,指決議只是會員國的決定,並非她的立場。她表明自己反對決議,重申聖殿山與猶太教的歷史聯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出來澄清,清楚表示伊斯蘭教的「阿克薩清真寺」也是猶太教的「聖殿山」。其實,類似的議案在今年4月在教科文組織的委員會上曾經通過,名稱同樣只有「阿克薩清真寺」。在一年之內,聯合國有重覆的舉動,隨即又加以否定,立場不定。

根據歷史,以色列在1967年戰爭中奪回耶路撒冷,當時沒有巴勒斯坦國家的存在,後來於1980年宣布耶路撒冷為永久首都。猶太人在聖殿山上建造的聖殿,歷史遠遠早於伊斯蘭教在該地建造清真寺。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合法領土,現時聖殿山主權為以色列擁有,而管理權交由穆斯林的委員會負責,而以色列政府為避免衝突事件發生,禁止猶太人在該地方公開禱告。阿拉伯國家現在企圖利用在聯合國的勢力,否定該地與猶太民族的歷史淵源,藉此霸佔該地。聯合國及所有會員國應該尊重歷史事實,對主權有明確的立場。

[國度觀點] 佩雷斯提倡的和平是一種妥協

以色列最後一位開國元勳、前總統佩雷斯,因中風留醫,等不及猶太曆5777年的來臨,在9月28日與世長辭。他在以色列建國歷史和中東和平進程上,皆佔重要位置,他的過身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因此多位國家元首出席在耶路撒冷舉行的葬禮。

傳媒報道葬禮時,將焦點放於第一排坐席的阿巴斯身上。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像是宿敵,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統卻接受佩雷斯家人的邀請,出席以色列開國元勳的葬禮,還跟以色列總理和總統握手示好。阿巴斯的舉動當然觸怒很多巴勒斯坦人,又給對敵哈馬斯抨擊的把柄。阿巴斯的政治表態,明顯是向外界表達爭取和平的意願,然而與以色列有和平條約的埃及、約旦和一些中東國家,卻沒有元首出席佩雷斯的葬禮。

在2014年,佩雷斯接受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邀請,在梵蒂岡與阿巴斯共同參與和平祈禱會。當時他表示對以巴兩個民族締造和平的渴想。教宗致電以色列總統表達對佩雷斯的哀悼時,說「他的遺志將真正實現」。佩雷斯所推動的「和平」對於以色列是否帶來真正的和平?

佩雷斯是政壇的「常青樹」,曾任以色列總理、總統、國防部長、外交部長、財政部長等重要職務。在1994年,他與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後來遇刺身亡的以色列總理拉賓,一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對和平的畢生貢獻主要是促成1993年的奧斯陸和平協定。

雖然他曾主張西岸拓展殖民區,後來卻對以色列領土問題的立場有變,主張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妥協。曾向時任總理的沙龍獻計,推展迦薩和西岸的撤軍計劃,導致以色列處於危險形勢。他與現任總理內塔利亞胡,在以巴談判和土地問題上也時有爭拗。內塔利亞胡領導的政黨反對割地,而佩雷斯則認為以色列必須堅持以巴兩國方案,為保留猶太人國家的身分,就要讓巴勒斯坦立國,免得國內爆發民族衝突。他認為「以色列必將決定」,他的政見有待歷史證明,但決定權肯定不是在以色列上,只有以色列的神才是歷史的主宰。

阿巴斯上次到訪耶路撒冷是2010年,而以巴和平對談在2014年進入停滯階段,現今未有復原的跡象。阿巴斯在社交網站表示,佩雷斯的過身是對所有人類和中東和平的一個嚴重損失,這個說法確實誇張。唯有耶穌基督才是所有人類和人間實踐和平的唯一盼望。

[國度觀點] 沒有異象 教育就放肆

教育改革是香港當今面對的重大議題之一,而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語文政策、學制及考試制度等上,卻甚少從教育精神及本質出發,重塑全人教育的模式。基督教在本港教育工作上貢獻良多,然而沒有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根本與其他教育無異,都是不能引領人進入基督裡的豐盛生命。美國「Worldview Matters」總監奧化文(Christian Overman)提出基督教教育走向二元化的危機(有關新聞見本報P.3),直指這世俗化的趨勢導致基督教教育失去本身的意義。

奧化文指出,基督教教育是培育人成為敬拜神的人,所有科目都應具有聖經觀念,而不是將基督教變成一個獨立科目,與其他科目沒有聯繫。教育本來是培育思維、品格,但在競爭劇烈的社會,提升謀生機會及就業率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基督教教育本應有更崇高的目標,但失去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缺欠聖經觀念,學生不能在倫理、科學、商業、藝術等各範疇中認識聖經原則,也無法從聖經角度理解人、社會和世界的一切。即使他們成為基督徒,但因為發展了二元化思維,當他們進入社會,也是以世俗的方式發展工作,建立家庭,以及參與社會事務,只有在教會參與信仰活動時,才回到屬靈的思考方式。這就是奧化文所提出的二元化危機。

當信仰不是人生的全部,而只是一個科目或一個宗教活動,信仰就不是真實的信仰。基督教教育的改革應優先處理整合的問題,以聖經價值為本,提供整合信仰和知識的全人教育。在香港開埠的早期歷史,大量西方宣教士來港投入教育工作,開辦學校,惠及貧苦大眾。今天有基督教背景的學校遍佈全港各校區,不少更是名校。如果這些學校真正將教育基督化,轉化社會就指日可待。

 

 

[國度觀點] 投票之後 持續守望比選舉結果更重要

立法會選舉剛於9月4日舉行,今次創下九七回歸後投票率最高的記錄,顯示香港市民的求變決心比以前更大。也可能由於求變心切,選民對新人給予更多的機會,而一些資歷較長的政界明星反而落選。無論結果是否符合個人的理想,人人都要尊重全港市民投票的決定。城市的前景不是由一次或多次的選舉而決定,而是因信徒持續不息的代禱而出現突破。約翰•衛斯理曾說:「神在地上不做任何事,只回應有信心的禱告。」

雖然基督徒相信同一位神,也以聖經為行事為人的準則,但面對公共議題時,基於對世情的理解和信仰實踐的側重點,而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觀點。在今次選舉中,不少的基督徒對投票決定感到異常的困難。候選人的信念反映個人的道德價值、生命議題的觀點、公義理念等等,這些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但現實世界裡不常有一個「完美的候選人」。若以聖經立場來判斷,只會看出更多的缺憾和問題。基督徒活在天國已然未然的狀況裡,心裡冀望天國的理想型態在人間出現,但同時忍受黑暗還沒完全消失的社會狀態,並生活在其中。但即使投票不能帶來巨大的改變,但作為鹽,還是當履行責任讓社會不要快速地走向腐敗。

然而,最重要的不是選舉結局,而是持續的守望代禱。城市的現況是經年累月發展的結果,代禱不是在選舉前才需要有的,不是在形勢緊急下才發出禱告呼籲,守望者是按時站崗位,而禱告必須是持續的,禱告的熱忱也要不止息的。

為時事持續禱告,資訊是不可或缺的。美國先知型領袖雷克‧喬納(Rick Joyner)緊密追蹤時事,經常提供代禱資訊及發出呼籲。他創辦「橡木樹倡議運動」(The Oak Initiative),目標是裝備和推動信徒從聖經觀點參與時事議題,將光帶入社會。香港現時需要建立類同的專門事工,為政治和社會議題提供具屬靈洞見的代禱資訊。

[國度觀點] 信二代的流失與出路

信二代是指父母是基督徒,又自小在教會長大的第二代信徒。擁有這良好背景,卻會出現流失情況,責任誰屬?正如人際關係出現問題一樣,不會只是單方面有問題。父母和教會對信二代應有教導、關懷和保護的責任,流失問題引起尷尬,甚至難以啟齒,到最近教會界卻開始關注這潛在多年的隱憂。

在教會成長的信二代,理應不缺真理的教導、生命的牧養、事奉的機會。他們的流失意味著屬靈的餵養太過豐富,令他們吃不消,還是有別的缺乏,是教會沒去發現的呢?他們只能在別處得到這缺乏的補足,或是以放棄的態度對這缺乏表達不能公開說出來的不滿呢?

信二代與其他信徒的主要分別,在於他們為自己認真地作出決志之前,有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是不在自己的自由選擇下參加教會生活的,而當中或會有壓抑、反抗情緒,若沒有疏導機會,累積下來,隨時會變成計時炸彈。父母和教會當然希望信二代承受到最好的福氣,即使沒有真實信仰,還是認為繼續參加教會生活是蒙福的事情,因為屬靈的餵養就在教會裡,而不是在電影院、購物商場、娛樂場所。

教會確實有引領人歸向神的功能,但神所悅納的是在自由下作出真誠的決定。信二代甘心樂意參加教會活動,當然是好事,但若然心裡有不願就範的情緒,就應加以了解,並忍耐和接納。教會生活除屬靈餵養外,作為一個團體,也有明顯守則和潛規則,沒有真實信仰的信二代容易將之視為律法和教條,被要求必須服從。不是發自內心的服從,只會帶來壓抑和反抗,真心的了解比冰冷的宗教更為重要。

福音派與天主教有別,不認為只有在教會組織裡才有「救恩」。信二代的父母可以在家裡有屬靈的培育,教會也可特別設計另類的活動針對信二代的需要,而不用對沒有真實信仰經歷的信二代施予壓力,迫使他們披上敬虔的外衣參與教會生活。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可四26-27)信二代如何走過成長之路,我們並不完全能明白,這是他們的成長,但家長和教會可以成為陪伴和引導的人,忠於神所託付的責任,而發芽漸長則是神的工作,人若勉強而行,只會是拔苗助長。

[國度觀點] 當信仰失去歷險元素 Pokemon Go便成為出路

手機遊戲「Pokemon Go」瘋魔全球,即使在世界各地引致多宗意外的發生,浪潮卻不斷推高。港人似乎也沒有提高警覺,日前有數以千計的「訓練員」被傳媒形容為「陷入瘋狂狀態」,為捉「卡比獸」,不顧安全,衝紅燈,從摩士公園跑到新蒲崗廣場。

有教內人士就提出,順著潮流將「Pokemon Go」變成傳福音的工具。美國德州的西南浸信會神學院已付諸實行,師生合作使校園成為訓練場地,結果在兩小時內吸引二百多人為捉小精靈而首次踏足神學院,其中有幾人在聽福音後決志信耶穌。該校一名神學生說,以前是去社區做外展,或到外地短宣,但這次是罕有機會,不用四處尋找人,那些人是自動來到他們那裡

傳福音工作的困難在於外展策略――如何尋找人,現代人似乎都是對福音有質疑或拒絕的態度,所以傳福音方式才會層出不窮,但求獲得接近目標的機會。「Pokemon Go」成為西南浸信會神學院師生的有效傳福音工具,正因為它能吸引人來。如此看來,「Pokemon Go」似乎比「我們所傳的福音」更吸引人,或者可以說,它比「我們的信仰」更吸引人,更讓人著迷,故此我們才感到需要借助「Pokemon Go」的熱潮。

「Pokemon Go」的成功有幾個主要因素。首先,它滿足人的社交需要,最刺激的電子遊戲若果沒有與人的聯繫,很快就會失去吸引力,虛擬遊戲在這方面比純粹的電子遊戲更強。基督教信仰也是群體性的,定期的聚集形成凝聚力,然而信徒所展現出來的信仰,往往有一個因素比「Pokemon Go」遜色,就是歷險元素,而過程中可以獲得成就感。「Pokemon Go」玩家要去捕捉不同種類的精靈,從而獲得成功感。可是現代社會的信徒求平安求穩定,教會就變成沒有歷險需要的屬靈溫室,結果信徒失去挑戰他們的人生使命。然而從古至今,最精采的信仰是在屬靈爭戰的前線上展現出來的,那是信心的旅程,同時也是歷險的旅程。聖經應許有信心的人最終得到獎賞,也是屬靈工作的成果。歷險的旅程中雖有失敗之時,但也會被視為至暫至輕的苦楚。

基督教信仰是極富挑戰性的,但倘若我們所展顯的信仰失去歷險元素,人們隨著天性就會被各式驚險玩兒所吸引,「Pokemon Go」不過是其中一個,以後陸續有來。

[國度觀點] 政經動盪持續 耶利米買地的啟示

全球經濟已有步向衰退的現象,而英國的脫歐決定,更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巨大震盪,向疲弱的經濟抛擲大石,壓得喘不過氣來。另一邊廂,多個主要大國的政治局勢同樣動盪。土耳其剛發生政變,委內瑞拉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令國民憂慮,而伊斯蘭極端勢力的恐怖襲擊在歐洲造成前所未有的恐慌。政治經濟的動盪仍未出現止停的先兆,一個更高的浪接一個高浪的衝擊卻似乎是未來的常態。信徒相信歷史在至高神的掌握中,心裡有平安,但在實際的預備行動上可以有怎樣的計劃?

耶利米向以色列民宣告,神要將耶路撒冷交在巴比倫王的手中,因而得罪猶大王西底家,最後遭囚禁。在被囚的護衛兵院內,神吩咐他向叔叔的兒子哈拿篾買地。哈拿篾果然來見他,求他買下便雅憫境內亞拿突的一塊地。耶利米在見證人面前,付十七舍客勒完成交易,將契約放入瓦器中收存。當時,那塊地連同那城其實已在迦勒底人的手中,在人看來,耶利米買地是極其愚蠢的決定。根據猶太人傳統說法,耶利米最後被猶太人擄到埃及,然後被石頭打死,或是死在巴比倫。他買的地沒有為他帶來好處。耶利米早已預言被擄,心裡應有打算,對這塊地的前景沒有憧憬,單單為順服神而買地。

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是神的旨意,將來回歸並經歷復興,也是祂的旨意,在祂沒有難成的事。耶利米買地,是為預告今天這荒涼之地,日後必有人買賣土地,即預告猶太人重獲自由回歸家鄉,關乎靈性復興的盼望。

政治經濟不穩,信徒難免憂慮,為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投資計劃而苦惱。然而,單單追求個人的經濟得失,只向神求個人的平安,信仰便會變得個人化。我們當尋求神對這世代的旨意:祂如何施恩憐憫,賜下盼望?我們的決定如何能配合祂的旨意?或許祂會透過我們做的「投資」行動,在世人眼中,成為先知性的行動,預言那位「沒有難成的事」的神,將會再次復興這世代。我們可有耶利米那樣的信心嗎?

[國度觀點] 從基督徒參政到使徒性教會

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塑造生命的有機土地,泥土的質素如何,植物的成長也如何。美國正面對的風暴,不但是經濟問題,更具威脅性的是文化戰爭,道德倫理的敗壞能摧毀整個世代,將未來世代的希望也奪去。向來敢言的葛福臨牧師,身處於文化危機中,多次向美國發出悔改和回歸神的呼籲,特別針對當前的同性婚姻、基督教在公共空間的邊緣化、性解放侵入學校等議題。近日他在社交網絡呼籲牧者按照神給他們的感動參政,並稱讚逾200位美國牧者決定參與今年的政治選舉,他的言論被主流媒體報道。

葛福臨牧師不僅鼓勵牧者參政,早前在大型禱告會上,也公開呼籲信徒參政,將神的工作帶到政治圈中,改變社會文化。雖然美國給人前衛開放的印象,但美國福音派教會對政教議題的立場保守,教會與政治彷彿是兩個互不相關的領域。在政教割裂的氣氛下,怎能培育有呼召參政的信徒?基督徒的使命實踐與信仰有關,原則和理念建基於聖經,可是在福音派圈子裡,政治神學仍未有充分的發展,而這卻是基督徒參政不可或缺的知識基礎。

在神學之外,教會架構對基督徒參與政治行動有重大的影響。傳統教會模式以牧養職事為中心,發展形式僅限於傳福音、宣教和植堂,卻沒有轉化社會文化的動力,故此信徒沒被鼓勵介入政治和社會事務。使徒性教會以五重職事運作,目標是成全信徒各盡其職,在他們被呼召的社會、職業崗位上,以天國的價值觀轉化社會。

台北靈糧堂前主任牧師周神助卸下堂主任一職後,成為「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在建立華人使徒性網絡的同時,推動信徒參與政治,重建社會的道德倫理,建立公義社會。在使徒性教會架構下,信徒更能發揮恩賜完成神給他們在政治工作上的呼召。

[國度觀點] 仇恨言語審查 恐被利用打壓保守言論

人與人之間不應存著仇恨,而仇恨化成暴力行為或言語,便會帶來傷害。暴力行為可依刑事法入罪,對暴力行為的界定亦甚少有爭議,但仇恨語言卻不同,因為所造成的傷害不容易量度,動機也難以判斷,立法禁止仇恨語言有相當大的困難。一些國家已經或蘊釀制定仇恨法,懲罰發表仇恨言語的人士。然而,如何判定仇恨成分?如何界定仇恨言論與意見表達?如何執法才不會妨礙言論自由?最近歐盟委員會和全球四大網絡公司宣布共同合力制止仇恨言語的傳播,但被視為打壓言論自由的舉動,特別是對付所謂「政治不正確」的保守派意見。

今年5月底,歐盟委員會與面書、推特、谷歌、微軟宣布,共同發出道德操守,內容包括打擊在歐洲散播的網上仇恨言論。此行動亦鼓勵關注團體成為「記者」,報告仇恨言語訊息,而社交媒體會在24小時內刪除內容。當今恐怖組織使用社交網絡影響青少年,引起仇恨和暴力,故此提高對網絡仇恨言語的監管的關注。

然而「仇恨」的界定有主觀因素,過度管制會壓制言論自由,被利用作為打壓異見人士的工具。歐盟委員會針對的仇恨言語,包括被認為有恐同傾向的言語表達。保守立場人士警告,反對同性戀運動、墮胎及穆斯林移民的意見,將被視為「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很有可能被壓制,在社交媒體被消滅。

如此下去,將來只有「政治正確」的言論充斥網絡世界,於是被視為社會的主流意見,這便會對政策條例的修訂有重要影響。「政治正確」已經成為自由派人士壓制異見人士的言論,在學術界損害學術自由。「政治正確」也是藉詞爭取平權的自由派人士,以此混入歧視之罪名,消滅道德立場保守的言論。

鼓勵自律比立法往往產生更好的效果,而節制作為一種愛的品格的培育,才是真正能止息仇恨、建造和諧社會的途徑。

[國度觀點] 聖經的文學價值應受肯定

最近有內地網民抗議北京語文課本選用聖經內容,擔心學童被宗教洗腦,言論在網絡世界激起千尺浪,引發教育與宗教應否分離的爭論。但也有人認為不必要反對課本節錄聖經內容,因為聖經本身確實是文學作品,能提昇語文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八條規定,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反對課本採用聖經內容者,以此規定為理據,認為有關做法違反國家法例。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作出回應時表示,十多年前編寫該課本時,決定加入西方神話故事,故採用聖經內容;但在2015年年底修訂課本時,已經決定刪除有關內容,所以不會出現在今年秋季開始使用的修訂課本上。

據了解,《北京語文課改教材第13冊》(七年級課本)選用的聖經內容,為創世記一章記載神在六日內創造大地,以及二章中有關第七日為聖日(特別的日子),編選在標題為〈上帝創造宇宙〉的部分。課本有採用中國神話如「女媧造人」,而西方神話則選用創世記經文,目的讓學生認識中西方的神話傳說,擴闊視野。雖然課本採用宗教文獻,卻不帶有宗教目的,而是促進文化的認識,因此並不違反國家法例,反對者的論據顯然站不住腳。

對於基督徒,聖經是真理,並非神話傳說,故此從「神話」課文中被刪除,也不用感到惋惜。但另一方面,可以從文學角度來看,聖經被公認為文學瑰寶,有其優秀的文學價值,被選用在語文課本上,合情合理。事實上,上述提到的語文課本所節錄的創世記內容,引用自《世界文學名著選錄》,聖經內容被選用在語文課本,因其獨特的文學價值,而非宗教性。聖經用詞優美,蘊含各種文學創作的典範,當為文學作品閱讀,並不會侵犯聖經權威,卻讓人的心靈得到美的滋潤。

[國度觀點] 善用社交媒體 觀點免於遭無形操控

社交媒體成為現代人的重要資訊來源,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由於社交媒體給人自由開放的印象,而且人人成為資訊發布者,似乎誰都不能支配資訊發放,於是少人會注視它其實也有資訊守門者的角色,更少的人會深究它的操作手法如何影響使用者。過去有些評論者對面書(Facebook)的資訊篩選原則提出質疑,最近美南浸信會社交媒體觀察員更表達擔憂,認為福音派信徒對時事的觀點會遭受面書的無形操控。對時事的看法會影響行動,因此抗衡性革命運動或其他反道德倫理的議程,必須保守個人觀點不被操控。

美南浸信會通訊社網站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面書經常阻止保守派使用者接收他們所關注的新聞內容。全國宗教廣播者協會主席Jerry Johnson要求面書改變做法,不應該力推開放派的新聞內容,同時壓制保守派的新聞內容,否則難以信任這個平台。

今年5月一個知名科技網站登出的文章觸發保守派信徒領袖對面書的指控。文章引述一名匿名前面書員工表示,公司員工阻止保守派人士所關注的時事內容出現在重要發放渠道,即使是網民高度關注的事件。另外,保守派媒體的新聞也遭到刻意篩掉,除非主流媒體也報道有關事件。面書副主席否認指控,表示不會基於政治立場而對資訊進行優先次序的處理。

雖然面書使用者可設定接收資訊類別的喜好,但面書始終不是新聞媒體,所呈現出來的新聞事件不過是反映面書朋友的觀點和面書管理者的立場,而不是較為全面和客觀的新聞事件。社交媒體本身是人際之間的分享平台,有「分享」的本質,而非「呈現事實」的本質,它不是專業的新聞平台,而是朋友之間互相分享的消息,內容出現與否主要反映朋友的價值取向。

福音派信徒懂得獲取真實和客觀的新聞資訊,對時事的解讀才不會被操控。經年累月接受單方面立場的資訊,視角和觀點的建立便會不自覺地受影響。社交媒體猶如水流,既可載舟,也能覆舟,需要有智慧地使用,才能帶來裨益。

[國度觀點] 美國「廁所條例」引公眾恐慌

性革命有如一把兩刃的刀,一刃用來顛倒全球的道德倫理,另一刃假借反歧視、平等、人權、博愛之名,誓要改變法例,以剝奪異議者的權益。在性革命分子的積極推動下,美國開始有城市通過法案,允許任何人士可以根據性傾向和主觀認定的社會性別(gender)使用公共廁所,換言之,一個男性只要認為他是女性,不必經過變性手術,就可以進入女廁。「廁所法例」漠視兒童婦女可能遭侵犯的風險,造成公眾恐慌。最近北卡羅萊納州上演一場「廁所爭奪戰」的法政風暴,其中突顯性革命與商業社會之間的協作,以及公民用消費力左右性革命發展

今年2月,北卡州的最大城市夏洛特通過性革命分子倡導的「廁所條案」,然而根據民調,該州的民眾有百分之三十希望州政府介入事件,另有百分之三十希望以公投方式決定,而不是由市政府立法。在有民意基礎下,後來州政府召開緊急會議,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廁所條例」在州內所有城市及地區執行。性革命分子當然怒憤,豈料加州三藩市市長隨即宣布報復措施向北卡州施壓,禁止轄下政府官員到北卡州公幹。幾間跨國大公司陸續表態挺「廁所條例」,PayPal宣布取消在夏洛特的業務擴展,即400個工作機會和三千多萬美元投資告吹,以示不滿。PayPal CEO表示,州政府的舉動令同性戀、跨性別人士的權益不受保護,意思是拒絕他們進入合符自己所選擇的社會性別的廁所,就是違反平等權益。加入此陣營的還有美國航空、蘋果公司、IBM、Facebook、Google、微軟及NBA等。

其後,大型連鎖店Target宣布允許跨性別員工和客戶進入符合他們選擇的社會性別(而非生理性別)的廁所,於是成為第一個採取實質行動支持「廁所條例」的大型企業。Target是全美第二大連鎖零售業。到截稿日為止,有一百萬人參與聯署杯葛Target。

男女分開廁所使用,原本就是基於性別差異和安全意識,何以所謂的平等權益觀念可以推翻現代文明?政府和商企若然希望用行動支持「平權」,在男女廁所之外,可設立不分性別的獨立廁所,為何漠視不認同這種「平權」的人士的需要?性革命在人心中播下的思想種子,生出來的是失去理性的極端瘋狂,黑暗權勢的現象未必能用常理去解釋。相對於美國人口,聲言杯葛Target的一百萬人仍是一個小數目,假如反對聲音沒有強大,那麼可以看出美國的屬靈光景已經進入昏暗的時期。

[國度觀點] 兩代不合 熄滅復興

從宣教發展和教會增長的角度看,阿蘇撒街大復興是近代最具有爆炸力的復興,由此而得力的近代五旬節運動,經過百年發展,成為當今最有活力的基督教運動。這個空前的復興為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可惜復興周期不長,1906年爆發,到約莫1915年已歸於平淡。反思歷史,才能從歷史教訓獲益。不少學者將復興的消退歸咎於權力鬥爭、教義爭論、嫉妒、內部分裂等等,其中關於運動領導人西摩與屬靈父親巴罕的恩怨情仇,最能道出人性的軟弱如何對復興工作造成致命傷

在聖靈的浸和方言的教義上,被譽為「五旬節運動之父」的巴罕是西摩的啟蒙者。巴罕在很早的時期就有靈浸和方言的經歷,因宣揚方言是靈浸的確據而名噪一時,在事奉高峰期有多達一萬名跟隨者。西摩在他的聖經學校聽課時,得到啟蒙,雖然當時沒有實質經驗,卻深信不疑。後來在巴罕的鼓勵下到洛杉磯開展事奉。在阿蘇撒街大復興爆發後,西摩邀請屬靈父親巴罕來洛衫磯協助工作,相信巴罕滿有恩膏的服侍會再次震撼這城市。後來巴罕來到洛衫磯,卻對眼前所見的復興現象有所質疑,認為聚會中所見的是屬肉體的情緒表現,其中混雜著屬靈的操控、催眠法的運用,因此感到有責任作出調正,並提出反對聲音。然而他的意見最終不獲西摩及其教會的領袖的接納,並拒之門外。巴罕在往後人生中,不時抨擊阿蘇撒街大復興,指其不過是「淫亂的屬靈能力」。

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西摩教會與巴罕各執一詞,有關對方言的看法相信是引起重大分歧的一個因素。雖然巴罕宣稱方言是靈浸的確據,也有一次的靈浸經歷,但打從追求方言的時候開始,他認定方言只是突發性的神蹟經歷,有宣教的目的,而說出的方言本是人類已有的語言之一,卻不是人們所聽不懂的天使言語、禱告言語。

每一波復興的出現,都會「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因著人的軟弱和自身的限制,面對未能理解的新事情,會缺乏包容,甚至為捍衛固有的想法,而全然拒絕新事物復興的持續需要有兩代同行的基礎,代與代之間在愛中的接連,能產生屬靈保護的作用。

[國度觀點] 巴力廟在基督教國家的隱喻

接近耶穌出生的時期,有一座巴力廟在敍利亞巴爾米拉興建起來,其後的二千年,它沒有隨著其他古老建築物消失在歷史中。在2015年被「伊斯蘭國」拆毁破壞前,它更是遊客的觀光點。文物保育團體對破壞感到惋惜,於是夥拍聯合國組織,將這座巴力廟的入口門戶完整地複製過來,並於今年4月在紐約時代廣場及倫敦萊斯特廣場展示人前。門戶有「通道入口」的含意,巴力廟門戶的重現,不但連接著一個在舊約年代已存在的偶像崇拜的歷史回憶,更是心靈歸向的表述;不僅是媒介,更是隱喻。

古代近東的巴力崇拜是泛神論的宗教,宗教行為涉及嬰孩獻祭、淫亂(異性及同性的性行為),與當代以色列所信奉的獨一真神信仰和跟從的律法,彼此之間有極大的衝突。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前,摩西語重心長發出祝福與咒詛的警告,然而在安居樂業後,心卻隨從迦南人的宗教,一邊敬拜耶和華,一邊拜巴力。

迦南地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沒有提供充裕灌溉的大河道,只能倚賴雨水才有收成,夏天沒有雨,但其他季節如果雨量充足,收成就不會有問題。以色列人需要祈求耶和華賜雨水,但下雨時間不由人來支配,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挑戰他們對耶和華的信心。巴力是迦南人的風雨神,被視為有掌管自然界的能力,敬拜巴力,為獲得雨水、肥田、豐收的保障。以色人不停止對耶和華的敬拜,卻又要增加「額外的保障」,於是向巴力打開心的門戶。雖然對耶和華有表面的敬虔,實際上心卻遠離了耶和華,結果招致命定的咒詛。

今日西方基督教國家正面臨考驗信心的危機,金融市場隨時崩潰,經濟困局沒有出路,恐怖襲擊防不勝防,而美國和英國現在卻迎接巴力廟的入口門戶。在這個複製建築物出現前,巴力崇拜早已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這兩個曾經爆發最偉大的復興的國家:多元宗教,墮胎,異性戀和同性戀的淫亂,罪行得合法化和制度化。今次巴力廟入口門戶的建造,不是突如其來的序幕,而是真實屬靈光景的具體呈現,也是公開向世界作出宣告,宣告在祝福與咒詛之間作出的抉擇

[國度觀點] 新與舊融合的營商宣教

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將大幅度改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通基礎設施和貿易通道,基督徒商人敏銳於政策的改變,希望抓住時機推展宣教工作。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不少的伊斯蘭國家,這正正是宣教最難發展的區域,傳統宣教模式不能發揮效果時,便產生新的模式 — 營商宣教。一帶一路政策似乎為營商宣教帶來千年一遇的契機,故此香港國際全備福音商人團契於3月舉行分享會,探討職場信徒面對當前時機時,在宣教世界中擔當的角色。

從傳統宣教中走出來的營商宣教,宣教士擁有營商者身分,在宣教工場進行營商活動,角色和活動方式都有所改變,但事工本身仍然離不開跨文化宣教的本質。單有營商的思維,即使有卓越營商能力,也不足以實踐營商宣教。

營商與宣教有不同的性質,所需的人材也有別。宣教士為營商宣教而做商人,成功的例子不多,最後可能導致生意虧損由信徒奉獻填補,問題變得複雜。而有宣教心志的商人參與營商宣教,若果沒有經過跨文化宣教的培訓,事工會欠缺深度,屬靈效果亦不大。跨文化本身並不是簡單的學問,傳統宣教歷年來累積的知識和經驗,對模式不同的營商宣教仍然有啟發的作用。基督徒商人在進行營商宣教前,需要跨文化宣教的裝備,與傳統宣教接軌,而不是獨立發展。

今天中東文化處境跟聖經時代的多元宗教處境有重大分別,聖經提供屬靈原則,但仍需要禱告尋求宣教策略。傳統宣教工作中累積的知識和經驗,都有助於發展營商宣教策略。在新與舊的知識融合後,就能創造有獨特生命力的宣教,成為在基督身體中的一個肢體,與其他肢體彼此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