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家222聚集 代表這世代承受應許

「香港回家聚集」於2月22日在挪亞方舟舉行,早午場約400人,晚場約800人,有多位香港教牧參與。大會表示,日期「222」及地點都是神特意選定的:昔日挪亞代表著整個世代承受應許,如今我們亦作為一個代表性的家進入方舟,並且如挪亞一家般出來後快速繁洐。

上午場在熱烈的敬拜中宣告香港這城市不是「孤兒城市」,而是「有爸爸的城市」。下午場時,天梯使團黃瑞君牧師回顧香港的歷史:從太平天國起,香港成為避難港,仿如聖經中的「逃城」,即神因人的邪惡而設立的拯救站,這是香港一個獨特的位置。她鼓勵香港家人要守望下一代,著力於年青人工作,香港是個年輕的城市。黃瑞君亦提到這是一個「回家旅程」,我們要行在天父爸爸的心意中,追著祂的心。神的心意是:1. 祂渴望住在所喜悅的兒女中間;2. 祂要恢復兒子的身體,即教會。她又提醒與會者:「我們是這身體中的小細胞。可是,不是所有信徒也是身體的一部份,有些可能是癌細胞。」

孵化箱事工馬健明牧師鼓勵我們要主動建立一個正直、公平、充滿愛的香港;建立下一代成為最正直的牧人,一起建立更出色、有活力的城市。他提到,「抓住身份重要,但失去身份更重要。」當我們把身份抓得很緊,便找不到身份;當我們願意放手,便能找到身份。特別是當香港要進入國際化的身份,更要成為「天國人」;香港要保存優點祝福列國。「港家」應是個「講家」的地方。黃瑞君續說:「我們要在父神中迷失自己。當我們知道自己已有身份,便不用再找。」下午場結束時,大會呼召當中的牧者領袖當屬靈父母,屬靈兒女當真兒女。

晚場時,加拿大錫安教會趙仲權牧師提到,2010年前由香港生出「回家」,如今已去到三十多國家。接著一部短片提到是什麼攔阻神的國度在中東興起?就是逼迫及怕死。但神預備了一批餘民,正如耶利米書32章39節:「我要使他們彼此同心同道,好叫他們永遠敬畏我……」回家聚會把香港及列國聚在一起,無任何事情能攔阻這合一的家。他續說,每次被攻擊,我們便能進入更高一層權柄;要相信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他提醒我們是在創世前蒙揀選的,要效法主耶穌,不能再浪費時間在自憐當中,因為主耶穌快回來了。他引用以弗所書3章9-10節說,時候滿足了,教會要執起權柄,對抗黑暗勢力,釋放神的百姓。神要藉著香港這家顯大能,是眼未見過、耳未聽過的。神在末後興起中國擔當領袖地位,祂要把鑰匙交給華人。中國五胞胎 —— 中港台澳及海外華人,現正向全世界呈現合一。

 

(記者陳細細報導)

做個討神喜悅的職場達人 從一雙願意聽的耳朵開始

迦南會北部大專團契於2月23日舉辦「討神喜悅的職場達人──基督徒如何化解工作上的衝突」講座,邀請正道神學院董事朱正中長老主講。曾擔任可口可樂公司亞洲副總裁的他以自身職場經歷出發,向與會者分享,如今無論是在家庭、職場、教會中,最缺乏的就是「一雙願意聽的耳朵」,進而彼此能「協同合作」,並透過神的教導來化解衝突,使自己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人。

朱正中分享,在東方華人文化中,仍有許多人會把反饋視為是一種批判。其實,反饋的目的絕非批評,而是「學習從別人的回應中找到成長改進的機會」,透過溝通與達成共識,將衝突的負面效應轉化為正面的成長動力。如同聖靈來到世上的工作,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出自己的軟弱,並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在發生衝突時,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坐在一起談論事情,不要把耳朵關起來,否則衝突是無法解決的。」無論在家庭、職場、教會,因為缺乏「一雙願意聽的耳朵」,不聽,導致衝突無法化解,最終形成了分割式的社會狀態。「很多時候,衝突的表面是事情,但其實回到衝突的根本,往往是基於『人』。當衝突沒有即時解決,久而久之感受就會漸漸發酵,甚至節外生枝,以致最終產生複雜且難解決的爆炸性衝突。」

怎麼樣才能以雙贏的局面解決衝突問題呢?朱正中說,「協同合作」的方式才是真正雙贏的解決方法,最重要的條件是彼此一同討論思想,找到第三個解決方法,在不犧牲的情況下,滿足雙方的需要。「協同合作」也是將衝突化為健康衝突、利人利己的最佳方案,當然在彼此溝通時,也必須做到尊重他人的差異、理解對方感受、雙贏思維、聚焦於「問題」本身、有自信表達想法,才能將共識定位目標,努力讓公司更卓越。

朱正中又分享,自己經常很早到公司,就會到員工位子上禱告,幾個月後公司辦事變得越來越好,深信這就是基督徒進入職場的目的。「無論在任何環境,衝突都是避免不了的,但神託付我們最大的使命,就是能夠作光作鹽,把人帶到祂的面前!所以,我們透過神的教導來化解衝突,並使自己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人。」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228為國禱告會 合而為一禱告呼求神掌權

回應2019年國家社會又大又難的處境,由國家轉化合一小組父老主辦的為國禱告會,於2月28日在台北靈糧山莊舉行,逾3,000人參加,全台有50個地點直播禱告會,並啟動3月1日開始的今年第一波為國40天禁食禱告,呼求耶和華在人的國中掌權。為國禱告會中分為教會合一、兩岸、兩代、兩性、愛家修法等主題,由牧者團隊輪流上台帶領會眾禱告。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3)周神助牧師(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開場信息說,感謝神召聚眾教會信徒一起禱告,盼望合一禱告的火降在我們中間。合一不是聚會,不是講道,而是旅程。周神助感恩地說,10多年前,神呼召戴勉恩牧師帶領「回家聚集」,這合一的旅程,不僅帶來教會、城市和族群合一、原漢同行,甚至跟大中華的香港、澳門等地區合一,與日本、韓國同行。他強調,在耶穌裡合一,是真實的合一,廣度的合一。此時此刻,合一的深度要更深,廣度要更廣。不管是讀聖經、禱告、認罪悔改,都要真實合一,我們雖然禱告方式不一樣,卻是合一的禱告。

在「兩岸」主題階段,李家忠牧師(城市之光教會主任牧師)說,今年是兩岸自1949年分開滿70年,前40年很緊張,相互爭戰,最近30年較緩和。李家忠引用以西結書比喻兩岸如同兩根杖不能分離,神對先知以西結說,一根杖象徵南國猶大,另一根杖象徵北國以法蓮、以色列,兩根杖不能分離,杖代表權柄、治理,南北國骨肉彼此相殘,於是以西結就看到平原滿了骸骨(結37)。但在耶和華掌權公義的國度,以色列在神的手中要成為一根杖,「兩杖」合為一,因著聖靈在其中,成為極大的耶和華軍隊。因此,我們要成為阿爸父榮耀的見證。要粉碎仇敵的謊言,兩岸進入新局面,兩岸的教會要活出見證,彼此擁有主的豐富。

在「兩代」階段,由台北真道教會傅金源牧師帶領教會的年輕人禱告,傅金源說,兩代差異是事實,合一是真理,我們選擇饒恕那些攻擊我們的人,拆毀兩代之間隔斷的牆,讓聖靈運行醫治兩代之間的傷害。傅金源也代表父親悔改,因只看到事工,卻忽略子女。年輕人也為悖逆父母、教會牧者認罪悔改。接著為台灣少子化、墮胎流無辜人血的罪,以及為教會屬靈生養運動禱告,祈求神使弟兄姊妹生養眾多。

在「兩性」禱告階段,寇紹恩牧師分享,2018年有180天的為國禱告,讓愛家3公投闖過一個又一個的關卡,高票跨過500萬公投門檻。但在行政院送出政院版同婚專法,從現在到5月24日是關鍵,寇牧師說,「耶和華建造房屋,絕不枉然。」我們絕對不會白忙一場,因著全台教會甦醒,求神賜下屬天權柄,讓台灣教會合一。

 

(記者魏麒原、劉以琳報導)

美國The Send聚會 啟動新佈道世代

2月23日,五萬多名基督徒聚集在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的體育館,參加由美國多個全國性的事工合力推動的The Send聚集,一起禱告尋求神,並宣告一個宣教和傳福音的新世代要開始。

聚集持續12個小時,旨在啟動每一位基督徒對傳福音和宣教的負擔。講者包括陳恩藩(Francis Chan)、基督傳萬邦(Cfan)的科倫達(Daniel Kolenda)、比爾強生(Bill Johnson)和韋智迪(Todd White)等。敬拜由Tasha Cobbs、Stephanie Gretzinger和Jesus Culture等多個隊伍帶領。

盧恩格(Lou Engle)多年來一直在體育館舉辦復興聚會,宣講禱告和禁食的信息,他在接受CBN採訪時說:「一場新的耶穌運動(Jesus Movement)將要發生,就像美國70年代那樣。我們相信耶穌會在現今世代同樣地顯明出來,像衪使用佈道家葛培理(Billy Graham)、白立德(Bill Bright)和奧羅爾羅伯茨(Oral Roberts)讓福音遍傳的時代一樣。我們覺得新的一天已經臨到這個世代,上萬的失喪靈魂將在耶穌運動中得拯救。令信徒對這種運動的熱情得以點燃和啟發,就是The Send的意義所在。」

盧恩格相信,神會興起許多傳道人和佈道家,追隨已故佈道家葛培理的步伐。他解釋:「我們相信葛培理過世後,他的宣教精神會由一些相信能夠看到耶穌彰顯衪福音的人承接,就是路加福音4章18節的恩膏:『主的靈在我身上,叫我傳好信息』。神向這件事吹氣……主正在親自發聲,而人們能聽到。在美國當下的混亂中,一個盼望正被建立,就是耶穌正在為一個偉大的佈道運動預備道路,讓人得以擺脫現今的動盪。」

科倫達在會前說:「The Send將會催化整個基督的身體來行動。歷史將回顧這天,說它改變了我們這一代。」

青年使命團(YWAM)領袖Andy Byrd說:「現在是屬靈覺醒的時候,是宣教浪潮向各國大規模席捲的時候。為了為耶穌贏得一代人,差派一代人去到仍然渴望福音啟示的地方。」

韋智迪說:「我們希望傳福音,因為我們希望帶最多的人去到天堂,唯一值得我活著的原因的就是完全為耶穌而活。」

陳恩藩說:「你們今天聽到20位領袖發言和15隊樂隊敬拜,而一些族群從未聽過神的話語,這是不公平的……是時候出去了。」

The Send的面書專頁發文指出,聚集的核心任務是鼓勵弟兄姊妹作出實際承諾認領宣教禾場。聚會中,1萬8千人承諾參加「耶穌禁食」, 531人接受了耶穌,2,467人承諾要接觸高中,2,197人承諾要接觸大學生,5,064人承諾要接觸他們的鄰居和5,423人承諾要接觸列國。一場挑戰「無所作為」的戰爭已經開始。

(來源:CBNFox NewsGod TV,2019年2月23日、26日及28日,Hannah Lo及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復興要在這一代發生,點燃更多基督徒傳福音的心。

美南浸二百多領袖被揭性罪行 教會被指包庇隱瞞

擁有4萬多所會堂、會友人數達1千5百萬的美國南方浸信會,被指20年來有200多名領袖向700多名會友干犯性罪行。Houston Chronicle和San Antonio Express-News兩家傳媒耗時多月進行調查,並於二月公布調查結果,指控該會數十家堂會知情地聘用性罪犯,令受害人噤聲,沒有辭退干犯罪行的領袖,不向教會以外的機關報案,甚至沒有記錄有關事件。

該兩家傳媒通過翻查法院資料、監獄記錄、政府文件和全美性罪犯登記冊,並訪問律師、警方和部分罪犯和當事人,確認在過去20年,美南浸信會有380名牧者、執事、主日學教師和義工被指犯罪,其中220人已被定罪或因認罪獲判緩刑,大部分仍在監獄服刑或名列性罪犯登記冊上。受害者多數是青少年,他們被非禮、發送不當照片或短訊、展示色情物品、拍攝裸照,甚至多次強姦,受害人最小的只有三歲。其中一名受害人Heather Schneider被非禮時只有14歲,事後曾割腕自殘,並於多年後因濫藥離世,她的母親認為是性侵事件導致她濫藥。

報道引起軒然大波,美南浸信會主席JD Greear於報道刊登後一周舉行的周年大會上,承認該會多年來未有就性侵事件採取行動,呼籲會眾為教會哀傷,並表示:「現在正是傳福音的時間,如果我們不糾正錯誤,我們的教會就不是一個失喪者的安身之所。」Greear宣稱絕不容忍任何隱瞞事件的教會,又點名10家被指處理性侵指控手法有問題的堂會,呼籲對它們詳加審視,甚至可能將有關堂會逐出美南浸。不過,在Greear發表有關言論後數天,美南浸轄下的教會章程委員會便發出聲名,除了呼籲教會領袖不要公開批評堂會而不給予堂會機會回應外,更直接宣布該10家被指有問題的教會中,有7家並不需要作進一步調查。教會章程委員會的聲明引起性侵受害人團體和活躍分子不滿。

佈道家葛培理的外孫Boz Tchividjian是關注教會內侵犯情況的組織Godly Response to Abuse in the Christian Environment (GRACE)的創辦人,他表示,美南浸部分群體出現性侵問題是源於所謂的「貞潔文化」,他指這套原則將女性視為男人追求、教育和迎娶的對象,並將女性的衣着和言行視為男性抵受不住性誘惑的原因,導致受虐姊妹擔心一旦發聲會被責備和視作不貞。

另外,美南浸執委會在2008年否決設立中央性虐者資料庫,去防止一所堂會的施虐者跑到另一所堂會工作,並重伸轄下堂會有自主管轄權。Tchividjian對這個決定感到困擾。他又建議教會領袖聆聽和尊重受害者,將被舉報干犯性侵行為的人革除權力位置,並在懷疑發生性侵案時通知執法機關。

(來源:Houston ChronicleCBN《衛報》,2019年2月10日、19日、24日及25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教會要正視和正確處理性罪行問題,彰顯神的公義。

委內瑞拉人道危機 亟需禱告尋求公義

委內瑞拉通脹嚴重,全國生活必需品缺乏,陷入人道危機,數百萬人成為難民,情況令人關注。總統馬杜羅建立了前總統查韋斯的偶像崇拜,並拒絕國際人道救援物資入境。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3百多萬委內瑞拉難民已因為政治貪污、暴力及嚴重貧困等原因逃離家園。當地2017年的調查發現,8成受訪表示食物不足,9成人表示負擔不起日常食物所需,要餓著入睡。201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現委內瑞拉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14%,通貨膨脹率達2,400%。

隨著嚴重的通脹,越來越多人無法負擔生活必需品。委內瑞拉無力從國外進口食品或藥品。當地醫生表示,麻疹兒童人數激增,越來越多的人感染瘧疾、登革熱、腹瀉、皮膚病和呼吸道感染。

據國際宣教理事會(International Mission Board)的當地宣教士表示,馬杜羅創造了一個邪教組織,高舉前總統查韋斯為「永恆的指揮官」,使查韋斯的墓地成為禮拜和祈禱中心,又在總統府舉行祭祀儀式紀念查韋斯。國際宣教理事會的報告指當地官員參與猖獗的偶像崇拜、泛靈主義、巫術和唯物主義。

1月底,反對派領袖瓜伊多(Juan Guaidó)自行宣誓為臨時總統,獲五十多國承認。歐美數十國聯合呼籲總統馬杜羅下台,但馬杜羅不單不讓步,2月初更阻擋國際人道救援物資入境。美軍飛機將幾公噸的人道救援物資運抵庫庫塔(Cucuta),但委軍卻阻止救援物資入境。馬杜羅稱這些物資並沒有必要,只是政治噱頭:「委內瑞拉從來不是乞丐的國家」,漠視絕望中的委內瑞拉人的需要。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回應指:「馬杜羅政權必須讓救援物資到達人民手上。」

2月2日,全國各地爆發示威,敦促馬杜羅下台。2月23日,示威者企圖破壞政府封鎖,以獲取食品和醫療用品,與軍方爆發衝突,造成4人死亡,數百人受傷。據《英國衛報》報導,60名邊防警衛已經變節逃到哥倫比亞,拒絕效忠馬杜羅。

關注局勢的教會可以捐錢或捐助救援用品,資助當地機構改善衛生,減少危險的傳染病,並解決被迫遷移的根本原因。基督教救援組織撒馬利亞救援會(Samaritan’s Purse)邀請教會為委內瑞拉被困和挨餓的人們祈求神的保護,並禱告馬杜羅辭去總統的職務。

 

(來源:CBNChristian Headlines,2019年2月18及27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邪惡的政權被挪去,委內瑞拉人民得到救援。

望道號航程十載 動員教會及信徒參與宣教

世界福音動員會(Operation Mission)營運的第四艘全球最大海上書展福音船望道號(Logos Hope)在2月19日慶祝投入服務10周年。

望道號是分享福音盼望的平臺、在世界各地群體中見證基督的愛及動員世界各地教會參與宣教。望道號船上提供逾5000種英語及本地語言書目供選購,同時讓不同宗派的基督徒藉此連繫,並舉行福音劇場、宣教訓練和青年活動。

船上400名基督徒義工,來自60多個國家,在船上服侍一至兩年。每靠泊港口後,他們會上岸夥拍當地教會開展宣教事工。

望道號在1973年建造,世界福音動員會在2004年購入。在2009年2月19日作首次宣教之旅,從丹麥駛往瑞典。

荷蘭籍船長Dirk Colenbrander表示,對他最具意義的事是聽到船上工作人員離開港口後的見證分享,神如何藉着他們改變當地人的生命。

望道號10年的宣教事工成果如下:

  • 接待了近800萬人次登船參觀
  • 造訪了68個國家和地區
  • 停靠過155個港口
  • 航行逾10萬海里
  • 售出800多萬册書籍,其中近250萬册為基督教書籍及聖經 。

望道號已開始歷時兩年的南美之旅,在智利舉行10周年慶典。在這兩年期間,望道號致力動員拉丁美洲信徒到世界鮮為人知的地方宣教。

望道號福音船曾於2012年11月和2015月7月兩次造訪香港。

(來源:Assist News,2019年2月19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更多教會及信徒以不同方式加入宣教行列。

你的信真的救得了你嗎? -【國度角度】專欄

最近我的一些經歷,讓我對人的「信」有很深刻的反醒。當主正要面對被釘,被出賣之關鍵時刻,門徒不單沒有關心體貼主的心情,反倒在此刻起了爭論,大家關心的是他們中間那一個可算為大。主提醒他們:「為大為首的,倒要像服事人的。」(路22:24-27)繼而主特別語重心長地提醒彼得:「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1-32)主耶穌要用禱告為彼得守護的是什麼?叫彼得不至失去什麽?是「信心」,但不至失去什麼「信心」呢?

且看彼得的回應,他不單沒有為此而感恩,反更有「自信」地當著主及一眾門徒面前宣告:「主阿,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彼得覺得自己愛不愛主?愛!彼得對自己有沒有信心?信心爆棚!但彼得的「信」能否救他?不能!為什麼?因他的「信」乃基於不可靠的「自信」,而非基於對主「篤信不疑的信」。你現今的「信」又建基於那一種信,這信能否救得了你?

主回應說:「彼得,我告訴你,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路22:34)相比之下,主對彼得的認識比彼得,對自我的認識更加透澈,但主居然明知彼得的「不可信」卻乃然「相信」彼得,且將極榮耀的託付交付彼得:「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2)主在復活後向彼得顯現,並沒有責備他,因主體恤彼得的軟弱,曾三次問他:「西門,你愛我麼?」最後彼得回答主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主説:「你餵養我的羊。」(約21:17)古語有云:「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相信那不可信的人,這究竟是什麼的「信」,世間能有這樣的信嗎?明知三次會出賣你的人,你還能信嗎?

在末後的末後這日子,試探及試煉必然一併湧來,主藉彼得正提醒我們各人,在患難逼迫磨難的日子來臨,「自我感覺良好的信心」是救不了你的!唯有建基於對主基督「篤信不移的信心」才能救你!經上記著說:「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後:13)說實在的,我們信,因為神先信了我們,全宇宙最偉大的代禱者主耶穌在天上一直為你我代禱,叫我們不至失去的,正是對主「篤信不疑的信心」!這信,彼得最終學會了,正因主對他始終如一的「信」:「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基督這股頑強的愛與信任,才激發起彼得大有膽量及信心,去傳講神國的福音,一天,門徒就添了三千人。


文@何寶生

(十六)君王與祂的權柄 -【無限商機】專欄

偶爾我會接到別的企業家打電話來尋求幫助,其中有一次主特別教導了我如何奉祂的名施行權柄。神教導我與祂親密時間的禱告,和奉主名站在權柄上禱告的差異。

我的一位朋友擁有一家製造松木產品的公司,在傢俱工業中佔主導地位,但是他僅僅能使收支相抵而已,一點兒利潤也沒有。因此當他打電話給我時十分無助,情況需要有所轉變,否則他就必須放棄。我帶了一位財經專家一同去探視他。我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徹底調查生產製造的過程及所有預算,後來發現唯一的弱點就是原物料的高度浪費。在生產過程中,樹節和樹枝都被砍去了,只留下木頭被用來製造完美的松木產品,有百分之廿七的原物料都浪費掉了。因此我們下這樣的結論:假如能善加利用這些廢物的話,就能為公司帶來利潤。

「你如何處置這些廢物呢?」我問道。「我們利用廢物來讓工廠加溫。」我的朋友回答。「你加溫工廠以後還有剩下任何東西嗎?」我催促地問。「我有剩任何東西嗎?」他笑著說,「我還剩下一整座山呢!」當他一說到「山」時,我感到靈裡震了一下,我知道這就是聖靈一直在等的東西。「我們去瞧瞧吧。」我提議道。

他帶我們穿過巨大的建築物,當他說這一堆廢木頭為山時,我發覺他一點兒也不誇張。那堆木頭幾乎跟一座房屋那樣高,而它不過是堆垃圾。當我們盯著這座「山」的時候,我卻被一股新的膽量所充滿。「這座山就是你問題的解決之道。」我宣稱。我無視於他們一臉困惑的表情,繼續隨著聖靈的感動去行,並解釋著我們即將要禱告:「我們要做一件不尋常的事,但是由你接續下去。」我開始提高嗓門大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我命令這座廢木頭山要自己移動,變成一個產品!謝謝祢,主,阿門!」雖然我的朋友和財經專家都是基督徒,但瑞典人一般都是保守的百姓,我叫嚷的聲音驚嚇了他們。事實上,當我一結束禱告後,突然感到相當荒謬。我們找了些藉口很快地開溜了。

兩個星期之後,工廠的老闆打電話給我。發生了一件非比尋常的事,他認為我應當要第一個知道。一個來自挪威的人打電話給他,詢問他是否能製作廚房櫥櫃門的中心裝飾品。他的要求很不尋常,因為他不要木頭良好的部分,卻只要樹節和樹枝眼。這座山終於移開了。那一年到了年底時,該公司獲得了極佳的利潤。

我又再次學到一課。我所經歷的膽量,乃是因為我知道我站在耶穌裡的權柄位份上。這與親密時間的禱告截然不同,我站在屬天的委任之下,是神藉由聖靈所賜下的。自那時起,我們在「亞法培」就有不少類似的經歷,我們必須拿起身為信徒的權柄,在禱告中奉耶穌的名行事,然後看見結果。雖然我們出生於萬王之王的皇室家族,我們仍然需要長大成人,才能取得與生俱來的權柄。例如,加拉太書4章1節:「我說那承受產業的,雖然是全業的主人,但為孩童的時候卻與奴僕毫無分別,乃在師傅和管家的手下,直等他父親預定的時候來到。」

第二,我進而了解到因著悖逆,還是可能會喪失神國度裡的一切尊貴特權。為了經歷國度的特權,我們需要全心地順服於祂。全然順服乃是全然自由的先決條件。此外,我們唯獨藉由重生方能取得這些特權。當我們從聖靈而生,便進入了神永恆的生命和國度。身為新生的信徒,我們必須長大成熟,才能進入我們被賦予的權柄作為繼承權,唯一的條件便是相信與順服。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按此購買《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七)作單身者的生命師父 -【家的韻律】專欄

我們的社會以為步入成年的年輕人都愛玩樂和獨立,而父母照顧幼兒也實在過於忙碌,家庭因而未能發揮培育年輕人踏入成年的功能。讓我們大感意外的是,雖然年輕人或會享受步入成年的自由自在,但倘若他們的家庭情況不甚理想,從兒童期進到成年期就容易感到無所適從,亦未能得著安穩的家庭環境所帶來的幫助。

我來自一個充滿關愛的家庭,我在家中是最年幼的,童年大部份時間都與比自己年長的人一起,人們常讚賞我表現得比實際年齡成熟,在人群中最年幼但不需最多的照顧,這也令我感到自豪。然而,我第一次抱著嬰兒到大學上課的那刻就感到相當狼狽。未有兒女以前,我和丈夫都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雖然在以色列的街頭,間中會見到有人在兜售各類的顧問服務,但要掌握有用的育兒技巧,我們真的需要訓練和實習機會,我想到很多家庭定必像我們一樣,缺乏為人父母的生命師父。或許也是這樣的需要,孕育出一系列如「超級保姆」的真人秀節目來。學習如何養兒育女,觀看人家如何做,要比翻看有關理論的書本實在得多。

即使那些專門協助家庭的組織,也甚少展現他們自己的家庭,這是可理解的。家庭生活是凌亂不堪的,家長的缺點頃刻便會表露無遺。孩子在最不恰當的時候大發脾氣,在壓力下家長容易失去耐性,或父母雙方爭拗起來。不論是什麼原因,大部份父母都是從書本,而不是其他人身上學習親職技巧。雖然沒有人作過我們的生命師父,但我們願意將所學到的,傳授給願意認識的人,要向人傳遞持家之道,單身人士不是較其他人更適合的對象嗎?於是,我們只要有空,就邀請單身人士,甚或年青夫婦前來,有些單身人士會前來與我們共進晚餐,有些與我們同住數個月的時間。

當首次同住的訪客分享從我們身上學到家庭和管教子女的一切時,我們以為他們不過在是說客套話罷了,可不是嗎?我們當時的三個孩子,最大的不過四歲,三個這樣年幼的以色列孩子所帶來的「凌亂美」,對單身者來說不會是個好經驗吧!但當其他共住的訪客也給予相似的回應時,我們才明白到這些前來協助我們的單身者能從我們這個家庭獲益,正如我們也得到他們的幫助一樣。

現在孩子大了些,不再經常需要保姆,但我們仍維持開放家庭的傳統。我們鼓勵其他家庭也去尋找單身者,把他們「領」到家中,因為單身者開口要到別人的家是困難的。你不用為此開一個門徒課程,可以是一起用膳,或是讓他們看到你們如何生活和彼此相愛,這就已經是服事了!家庭為單身人士提供滋養心靈的良機,同時,他們的出現也為平淡的家庭生活帶來新鮮感,叫你們樂在其中。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