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特曼與趙鏞基有什麼相干?-【文化守望者】專欄

一個是德國神學家,一個是創立全球最大教會的韓國牧師,神學家與牧師交朋友,本來沒什麼特別,但他們的粉絲卻是來自兩個星球,幾乎互不往來。最近我在網上讀了一篇文章,知道他們惺惺相惜,我感到很神奇,又好奇。

德國神學家莫特曼在全球各地的粉絲,很多是神學界知識分子,他的神學被認為有普救論傾向,故此自由派的粉絲也不少。趙鏞基牧師的追隨者,很多是五旬宗和靈恩教會的,他講天堂地獄,講醫治神蹟,講第四度空間,講豐盛,被批評為成功神學倡導者。二人有如兩個對立門派的一代宗師,植根於很不同的文化土壤,但竟然在某個時刻相遇了。葉先泰在〈莫特曼談趙鏞基〉一文中表示,莫特曼在《五旬節神學期刊》的一篇文章裡提及他第一次拜訪趙牧師是在2005年,並有三個小時的神學對話,他認為趙牧師其實是「深邃的實踐神學家與獨立思考的人」,更讓人驚訝的是,他認為趙牧師的「純福音神學」是一種盼望神學,跟他的一樣。莫特曼曾表示,五旬節神學與盼望神學其實有共同的根源。

《基督教論壇報》報道,2016年,趙牧師在台灣時,提及90歲高齡的莫特曼不久前到韓國有最後一次的演說,又說他們成為好友,因為大家曾在絕望中經歷神。雖然二人沿不同路徑發展自己的神學,但起始點卻是近似的,都是源於苦難的經驗。莫特曼經歷世界二次大戰,對苦難有深的思考,而趙牧師年輕時罹患肺病,瀕臨死亡邊緣,絕望的痛苦他深深地嚐過。

對我來說,他們的神學太深奧,我不太懂,我不是對他們的惺惺相惜有什麼意見,我寫他們的事,因為彷彿看見「匯合」好像來到我們的時代,分歧、差異、對立,在新的視角下有了修正的機會。在歷史長河裡,眾多分支水流來到匯合處,形成大河。當然匯合不一定是好事,有些人會想到末世的邪惡合一,但也可以是聖靈在末世的合一工作,為修補歷史中因人的罪性、軟弱和無知所造成的裂痕。在神學對話中,彼此的觀點可能會有所調整。但我們不應掉以輕心,以為什麼都要合一,什麼都要匯合,反而要求從神而來的智慧和帶領,走出分裂的歷史,進入前無例子的合一新時代。


文@黃少芬

抓緊眼下的幸福 -【愛有道】專欄

幾經掙扎思量,他決定向上司遞辭職信,離開這個十多年的位置。有同事替他不甘,這個上司才到任一年,弄得滿城風兩,人心惶惶,已相繼有同事被辭退,他算是「老臣子」,還不敢對他有所行動,不應自動離職。也有同事稱讚他「走為上著」,不要等人家下逐客令,「炒老闆魷魚」是保全自己的尊嚴。

稍有人生閱歷的人,都曾試過一次又一次的「去留」抉擇—一段糾纏已久的關係,一個充滿鬥爭的團體,一個令你失去動力的工作崗位,一片看不清前景的土地……。

眼下的幸福該如何解讀?十多年安穩的工作崗位是幸福,踏出安舒區是一場冒險;被動地承受著上司的臉色是一種壓力,提起勇氣離職是有尊嚴的幸福。數年後回首,重新評定昔日的決定,留下或離去總有另一番景象,但事過境遷,再沒有可以推倒重來的機會。你可以回顧往事,或默念哀悼,或暗自歡喜慶幸,卻不要停駐太久,因為現今的日子才是真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面對曠野的生活就後悔了,他們眼目的焦點不在明天與及神的看顧,也忘記了作奴僕失去自由與尊嚴的心靈痛苦。他們看不見眼下的幸福,給回憶與後悔扯著後腿,只能在曠野兜圈,四十年未能進入應許之地。

因此,在作出抉擇之前,絲毫不能輕率,不經思考的衝動決定,容易把眼前的幸福給斷送了。可是,猶豫不決的人,亦可能錯過開拓與建造幸福新天地的機遇。一旦作出明智的選取,就不要心懷二意,相信或遭遇困難,施恩的上主,必不會捨你而去,信靠祂的,仍然走在幸福的路上。


文@徐惠儀

經歷主裡的完全修復 -【Joyce Meyer】專欄

 

我們的神專事修復工作,祂要在信徒生命的每一方面修好無缺,改變我們成為新造的人,正如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所說:「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曾幾何時,我逼切希望能從過往被虐的經歷重新振作起來,以為等到長大,可以離開這個家的時候,就能將苦痛放下,然而,原來我的心靈和思緒才是癥結所在。我需要醫治和修復,才不會讓成長階段的不幸遭遇繼續荼毒自己。

我能有這樣的領悟,乃來自一位到我們教會宣講信息的女士,她分享了被虐後得神醫治的見證。我的丈夫達夫買了她的書給我,但剛開始讀它時已感到悲痛莫名,我將書擲向房間的一角,拒絕再看下去。然而,就在那刻,我清楚聽到聖靈對我說:「喬依絲,是時候了。」神實在為我預備了從未想過的更美生命,祂要重建我的心靈,好能享受這樣的生命。

以賽亞書六十一章7節說:「你們必得加倍的好處,代替所受的羞辱,分中所得的喜樂,必代替所受的凌辱,在境內必得加倍的產業,永遠之樂必歸與你們。」

經文指出的是,不論我們曾作過甚麼、經歷甚麼,神都能徹底的重新建立我們,祂要領我們到更美之地,是沒經過人生的種種崎嶇所不能到達的,祂要因我們所受的患難加倍的賞賜我們!

經文中提及「代替所受的羞辱」,究竟羞辱是甚麼一回事?由於被父親虐待,多年以來我都是個容易感到羞耻的人,我想到一定是自己的問題,父親才會這樣待我。然而,在我們接受耶穌為個人的救主時,祂賜給我們的首份禮物就是稱義,或與神和好(林後五21) ,這是個相當重要的道理,因為仇敵只想我們注視自己的種種問題,因而把焦點放在自己的諸般缺失,這樣下去,我們的問題只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叫我們招架不住。

想想,我們若要修好一套破舊、損毀的沙發,首先要做的就是除掉那舊有的漆面。我們的生命有不少要除掉的東西,這可以是舊有的、不蒙神悅納的思維和態度……又或是不正常的、攔阻你跟從神心意的人際關係。不論是甚麼,你可以這樣禱告:「主啊,求祢除去所有於我無益,和攔阻我與祢同行的東西。為清理我生命要作的事,祢儘管作吧。」

修復過程的下一個工序就是打磨。你生命中曾否遇到那些只會惹你生氣的人? 其實他們就像砂紙,神會使用他們來去掉我們的稜角,好叫我們行事為人,能結出聖靈在我們心裡栽下的各樣美善果子。打磨以後,就有加封蓋印的程序,對信徒而言,我們原是受了聖靈的印記。(弗四30)

完成這一切工序以後,這套沙發仍須定時除塵和擦亮,神在我的生命中就經常作這擦亮的工作。我們與神同行是一生之久的旅程,要使我們更親近祂、更像基督。 因此,當聖靈為罪或其他的犯錯責備我們,我們都當感恩,因為這是祂擦亮我們的時候,好叫我們緊貼神的心意而活,不偏離左右。

不論你正身處這修復過程的哪一階段,今天就定意讓神醫治你,並專心跟從聖靈的帶領,信靠祂,祂必引導你走義路,在生命的各環節裡,使你能靠祂修補缺損,完整無瑕!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家裡的敵人 -【愛有道】專欄

兄弟姊妹為了爭取有限的父母親的照顧與愛,又或是共用一個房間、衣櫥、書桌等,日積月累無法排解的明爭暗鬥情緒,撕裂了彼此的關係。

沒有血緣的家人,例如嫁入門的嫂子,或婚後因種種原因同住的姊/妹夫。不過,衝突最激烈的,當然是婆媳之間。

身為旁觀者或夾在中間的親人,同樣難受,有時甚至變成「出氣袋」;有丈夫因為受不了妻子和母親不斷向他投訴對方,憤而離家,讓這兩個都聲稱愛他的女人明白苦苦相爭的結果,受傷的不只是對方,而是無辜的親人。

兩姊妹自少相爭,長大了仍寸步不讓,姊姊不跟妹妹商議,把供養父母的免稅額據為己有,妹妹向父母投訴,父母為息事寧人,把養老金存到她戶口作安撫。有姑嫂反目,嫂子命令年幼的子女不得與姑姐說話,發現孩子犯禁,即予以責罰,連孩子也遭殃。

化敵為友談何容易,未能解決糾纏不清的心結,也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心。

不要因為對方無理的攻擊而變得惡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本以為讓對方嘗到受攻擊或感覺受挫,就會知難而退,可是人性的反應是愈到攻擊反而會加強防衛或還擊,想盡辦法去報復,這只會惹來更多傷害。

然而,也不能一味的啞忍,讓對方得寸進尺,自己感覺愈來愈委屈,不懂如何自處,把怨憤積存於心,終有日會情緒崩潰,不是猛烈攻擊對方,就是自己陷入抑鬱之中。

找個信任的朋友傾訴苦情,以祈禱支援,讓情緒得到宣洩,心靈得到從神而來的安慰,加添面對逆境的心力,轉念間或會尋到一點解決問題的亮光和面對「敵人」的勇氣。


文@徐惠儀

為什麼吃帶血的動物有問題呢?-【請教拉比】專欄

為什麼吃帶血的動物有問題呢?

拉比回答:

利未記17章15節說:「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的,若吃了自然死去或被野獸撕裂的動物,要洗衣服,用水洗澡,必不潔淨到晚上,晚上就潔淨了。但他若不洗衣服,也不洗身,就必擔當他的罪孽。」為什麼吃帶血的動物有問題呢?問題在於動物死了以後,它的生命仍然還在它的血管裡。利未記17章11節說:「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靈魂贖罪;因為可以為靈魂贖罪的是血液。」這個贖罪的先例在創世紀2章17節:「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神要求罪需要活的動物犧牲,祂甚至還提供了第一次的動物獻祭。創世紀3章21節說:「神還為亞當和他的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因為祂愛人類,他樂意通過接受無辜動物的生命來遮蓋人的罪惡,這樣人便可以恢復與神的關係。當一隻無辜動物的鮮血被流到祭壇上時,罪的工價已被付清,聖潔無罪的動物鮮血流向祭壇時,它的生命就已歸還給神了。一個人把那些動物的生命吃進入他的身體裡,而那動物的生命是屬於神的,他就是搶奪屬於神的生命。

我們這裡談論的血是流動在動物血管裡的血,而不是殘留在動物肌肉上的血。所以根據聖經的要求宰殺一隻動物時,動物的血要被流放出來,這樣死掉動物的生命就歸還給造物主,這樣動物處理乾淨後就可以當食物。在猶太人的社區裏,他們有專門監管正確的宰殺動物方式的人,以確保這些動物是潔淨可以當食物的。


文@Ari Sorko-Ram (作者是以色列彌賽亞猶太人運動的重要領袖,也是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精於教導聖經)

改正的夢 -【夢解碼】專欄

什麼是改正的夢?它是神在夜裡給我們的愛語,你有否聽過這種夢的存在?為什麼我會稱它為改正的夢?我相信,在我們生命中某些時候,我們的慾望會掩蓋神的心意,我們又不能辨認神對我們的心意。這是十分真實的,尤其對那些成為基督徒已久的人來說。

耶利米書29章11節:「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如果你謹慎地正面解讀這節經文,便會真實地明白到神給你的夢是為賜平安的,而不是對你造成任何傷害或屬靈上的損害。我很驚訝地發現,我們服侍許多具有屬靈恩賜的基督徒,有些人不能處理他們自己的屬靈問題、束縛或是根源問題。事實上,你們是否醒覺到,我們生命中最大的歌利亞就是我們自己的慾望?

我們接觸過一位參加我們解夢講座的人。他有一定程度的屬靈成熟度,並且參與許多事工。他請我們解釋他的夢,夢中有不同情節背景、環境或是情況,也是指向相同的解釋。他在兩個月內寄來超過60個夢。我們分析所有來自不同團隊成員的解釋,發現神不斷向他重複一個信息。那重複的信息是那人需要屬靈的潔淨及釋放,但這人有屬靈驕傲的問題,不願意把思想從舊變新。很明顯地,這些是改正的夢,是每天晚上神在他生命中重複而大聲地發出的聲音。

為什麼此人很難接受夢的解釋?唯一的原因是當你的基督徒生命老化,尤其那些在事工中運用屬靈恩賜的人,會生出屬靈驕傲。他們會有更多屬靈知識去挑戰夢的解釋。

一個謙卑的靈不只會打破仇敵放在我們生命中的陷阱,亦會幫助我們去學習,並且願意被神改正。現在,如果你選擇謙卑,把那夢看為屬靈的改正,就是神想要你接受的,那麼勝利就在神手中,而不是在仇敵手中。請記住,你要去選擇是否要在屬靈生命中作出改正。究竟是要榮耀神,還是仇敵。

以賽亞書66章2節:「耶和華說,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我經常提醒自己及我的團隊要謙卑,我們既在這解夢事工中服侍,就必須作正直且單純的屬靈人。我們的渴望必須合乎神的渴望。與神的思想對齊,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心意。

改正的夢出現,就是當神想向你啟示,你的想法或渴望可能不是神的計劃。例如在約瑟的夢中,天使叫他迎娶馬利亞,因她是受聖靈而孕。但在約瑟那屬世的期望中,因著血氣,以及羞恥感,他打算休了馬利亞。約瑟應否選擇跟隨從神而來的改正想法呢?那對我們今天有何影響?你認為耶穌有為我們死,以致救恩臨到我們嗎?

請緊記,神的計劃是賜平安的。祂給我們改正的夢,是要向我們顯明許多情況,或是在我們生命中需要調整的地方,以致我們可以進入祂的豐盛與祝福。請把它看成從神而來的正面而帶有愛的言語。


文@Mary Chu(火石7解夢中心負責人)
譯@Ann Chan

人工智慧不能創造文化 -【文化守望者】專欄

人工智慧是今日媒體很熱門的話題,早前我才突然注意到家裡電飯煲上的「AI」標誌,原來不知不覺間,人工智慧科技已進入尋常百姓家。自從AlphaGo擊敗世界棋王後,人們開始認真想一想,人工智慧可能真的會有「無所不能」的一天。也許不像科幻小說那種劇情,人類創造出來的電腦反過來管轄人類,但迫在眉睫的危機是飯碗被搶,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什麼人的飯碗被搶去最多。在我看來,也不用擔心因失業而沒錢生活,為防社會過於動盪,更多國家將會考慮實施全民基本收入。

然而,我不認為全民基本收入是最好的方案,但若然失業問題太嚴重,我當然不會反對。我只想說,社會不應只著眼於工作的收入,卻忽略工作的意義。今天媒體講述種種人工智慧威脅論,往往轉述富豪們的解決方案建議:全民基本收入,好像就只有這條生路可行。當然,為生活而工作,本身是屬靈的,聖經說,人人都應享受勞苦的結果,所以為供應生活需要,而辛勞工作,是人的責任。但有些人可以超越責任的意義,而將工作的價值昇華,成為夢想的實踐,使命的達成,最高層次是神聖的呼召,到了這境界,工作就是一種幸福。

你可能會這樣想,可以去做人工智慧不能做的事情,不如搞藝術創作吧。但有人已研發了寫詩、繪畫的電腦程式,甚至分析當代著名藝術家的技巧和風格,而進行天衣無縫的模仿。人類和電腦真的再沒有大分別嗎?

電腦的確可以更快、更準確、更完美,進步程度是人類的千倍、萬倍,而且不會喊辛苦,不會鬧情緒。但電腦本身無法創造文化,因它不尋求意義,也不能告訴我們什麼是有意義的事情,而意義是人的獨特追求,是按照神形象的人才有的特質。因對意義的追求,人類社會發展各式各樣的文化。

普天下的生物,就只有人類會追求意義,而且是一生的追求。終極的意義是關乎我們為何活著,而這與神聖的召命有關。神呼召的是人,而不是人工智慧,當某些工作漸漸被取替時,這更迫使我們清楚看出自己的身分和位置,在變化莫測的世界裡尋回不變的使命。


文@黃少芬

德國人的經濟成就與安息日傳統 -【文化守望者】專欄

歐盟國家的經濟搖搖欲墜,而現時似乎只靠德國支撐著。為什麼其他國家無法獲得像德國那樣驕人的經濟成就?我們可以從生活文化著手,探索箇中的秘密。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德國人平均每天工作七小時,而全年有130天的假期,德國是全球平均工時最低的國家。讀到這裡,相信你已開始激動,甚至血脈沸騰。德國主管是不會為多掙點錢,而要求員工加班的,簡直是打工仔的天堂,難道你沒有衝動明年申請移民德國嗎?德國人雖然工時短,但效率勝於別人,而且論全球的競爭力,排名第5位。德國似乎打破「多勞多得」的必然定律,她是如何做到這樣的經濟奇蹟呢?

跟西方國家的最大差異,德國企業和人民都不喜歡欠債,借錢是代表你有問題,使人有罪疚感,所以做生意就用自己有的資本,消費也只用自己有的錢。德國是基督教國家,雖然聖經沒有禁止借貸,但提及的借貸都是為應付真實需要,並不鼓吹製造泡沫的借貸投資,以及過度消費。

還有其他因素可以解釋德國的經濟成就,最深層次的是信仰對生活文化的塑造。一般人以為全世界就只有猶太人有謹守安息日的習慣,但德國人其實一直持守這傳統,商店在星期天不可開門做生意,這天是上教會的,以及留給家人和朋友的。所以德國學生的上課時間也少於其他歐洲國家,德國人認為孩子應該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這種文化鞏固家庭,而進一步帶來經濟的益處,德國的家族經營中小企,向來是德國工業的支柱。《新聞周刊》曾發表一項研究指,歐洲家族企業的表現,通常遠勝於非家族企業。

從安息日傳統,幸福家庭,到經濟成就,一環扣著一環,從屬靈、精神層面,到物質層面,有不可分割開的關係。這可不可以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復興路線?

我是真心喜歡德國貨的,從文具到工具、器材,都一一珍而重之。德國人不喜歡浮誇的設計,但有實力,實事實幹,實話實說,不吹水。這種文化所產生的經濟,泡沫必然甚少。


文@黃少芬

 

向永久殘疾說不 -【蹤跡】專欄

「禱告醫治室」有一個傳統,就是每當有客人在禱告服侍後証實得到醫治,如耳聾的恢復了聽覺,腫瘤消失了,長短腳對齊等等,多不勝數,他們都會興高采烈地在眾人面前分享,每每有在場的其他病人,因為親身見證到醫治的神蹟而信心大增,也會同時得到醫治。舉個近例,有一位客人被雙膝的疼痛和麻痺困擾多時,經我們小組禱告服待後,症狀全消。她分享見證後,即席按手為在場十多個有痛症的人禱告,共有八人身上的痛即時消失了,其中一位是我們超自然事奉學校的學生,她有廿年不能屈膝向下蹲,現在能輕鬆自如地蹲低站立再蹲低,教她驚喜萬分!

這讓我想起去年發生在碧加身上的故事。那天早上,「醫治室」內人頭湧湧,在專心聆聽客人講述剛得到醫治的經過。她雙腿無力,寸步難行,需要拐杖的輔助已三年多了,禱告後她重新得力,走路不再需要拐杖,以往不能做的動作現都輕易做得到。她興奮地作示範之際,我見到一個女的在「醫治室」的另一邊多次來回的短跑衝刺,跟著舉起雙臂彈跳起來歡呼:「你看我!過去十年是不能跑不能跳!」我們看著也驚訝不已,因為她剛進來時明顯是不良於行的,現在卻連跑帶跳,手舞足蹈的。

十二年前,碧加的父母在短短半年內相繼離世,她大受打擊,了無生趣,躲起來哭了好幾個月。為免觸景傷情,她連教會也不再去,過著被隔離,無朋友,無傾訴對象的憂傷日子。箴言17:22說﹕「心裡喜樂好比良藥,心靈憂鬱使骨頭枯乾。」一年過去了,碧加發現雙腿麻痺,四肢無力,一連串的檢查和測試結果顯示自身的免疫系統出了亂子。2006年,她被確診患上了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這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發炎,不能根治,只能靠藥物去控制病情。因四肢僵硬的緣故,碧加走路像鐵甲人,步伐搖晃,行動緩慢, 不能跑或跳,也失去了工作能力。醫生對病情的預測並不樂觀,她需終生服藥,每天要為自己施針,把干擾素打進血管內,出入坐輪椅更是遲早的問題。

自「短跑衝刺」那天開始,碧加康復神速,她的身體四肢回復了柔軟,行動恢復正常,整個人年輕了十數年。感恩之餘,她在「醫治室」當義工,協助前枱登記的工作。每見到有不良於行,或坐輪椅的客人,她會出示政府發給她的永久殘疾人士證件説:「我被判永久傷殘十年,耶穌醫好我,今天我能跑能跳,做個神合用的器皿!」聖經説,祂是仁慈的父和賜一切安慰的神,我們遇任何患難祂都安慰我們,使我們能夠用衪給我們的安慰去安慰那些在各樣的患難中的人。這正是碧加今天的寫照。

若今天的你感到心在淌血,活在痛苦的煎熬中,請緊記詩篇34:18-20這樣説:「義人向耶和華呼救,衪就垂聽,拯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神要安慰悲痛欲絕的人,拯救心靈破碎的人。義人也會遭遇許多患難,但耶和華必拯救他,保全他一身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奧秘就是:活在你我裡面的基督,是榮耀的盼望,在祂裡面永無絕路, 衪的名字是拯救。


文@Pastor Lindy Heung (香港超自然事奉學校校長, 禱告醫治室負責人)

以新形態,迎向新形勢 -【國度角度】專欄

我們會否把神的家變成了世上最大的孤兒院?正是近日縈繞在我心頭的問題。

天父在地上所要尋得的是:神的居所、神的家、神安息之處、神的教會,但我們所獻給天父的,會否卻是一個龐然怪物、一個宗教、一個宏偉的建築物、組織架構,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孤兒院?「師傅有一萬,為父的卻不多。」(林前4:15)這正是今天教會的真實寫照,但無父豈能成家?我們不乏教師、牧師、師父,但無論教會、城市及國家,獨缺站在破口中保家衛國的真父親。

「看哪!神的帳幕(tabernacle)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Dwell with them)。」(啟21:3)神的帳幕,就是神的殿,神的居所,神安息之處(徒7:45-49,賽66:1),也就是今天神所要的家——教會(弗2:18-22),那是天父、主基督、主的靈所充滿的所在(弗1:23)。

神是「靈」,我們必須認識,「靈」是無限的,超越時間與空間,不能被限制的。凡是有形有體的,都終必會帶來限制,所以凡是「人手所造的」都必然是受限制的,唯有是「非人手所造的」,乃是「在聖靈裡被建造的」才能不受限制,且具有無限的拓展空間。既然神是靈,而基督也是靈,靈必然是無限的,基督是教會的頭,那基督的身體就必然是屬靈的,是無形無體的,因為有形有體的就必帶來限制,必定無法承載那那無形無體的、無限的聖靈。人手所造的聖殿、教堂蓋得何等宏偉金碧輝煌,都無法滿足神永恆的盼望。

啟21:3所啟示的景像,正是天父終極的計劃實現的確據。神應許那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必打碎地上一切「人手所建立的國」(但2:44:45)。神親自在地上建立一個「非人手所造」,完完全全以天父的心為中心的天國,屆時全地必成為神的帳幕、神的居所、神安息之處。神的一切屬天的豐盛都要全充滿全地,充滿人間,打破了「天界、世界、靈界」一切的界限,天與地全然混而為一,進入「靈界」浩瀚無邊的無限之中。每想及此,總叫我悠然神往!

早在二千年前,教會的頭,就是新婦所等候的新郎,我們的主基督,已經切切提醒教會,祂必將人手所造的、有形有體的、人心所引以為榮的殿宇、組織、架構拆毁,三日以後藉著祂復活的大能,以自己為房角石並磐石,「重建」那不經人手所建,無形、無體、無限的聖殿,也就是祂自己的身體,永生神的教會。主基督並且清楚宣告:唯有基督藉聖靈所建立,非人手所建造的教會,才能真正勝過並且摧毁陰間靈界的權柄,將靈魂從仇敵手中奪回過來,在地上建立無形無限神的家,屬靈的天國!

將近末世,敵基督、撒旦的差役,必洶湧而出,無所不用其極,內外夾攻,要吞噬摧毀永生神的教會(太24:3-13)。凡是有形有體的建築、組織、架構,都必會成為仇敵攻擊的目標。ISIS現在使用的方法,正是最佳的啟示。她將自己化整為零,從有形化作無形,混入人群當中,去攻擊那有形有體的目標,進入教堂,殺害基督徒,燒毀教堂,造成極大破壞及殺傷力。由於她是無形無體、無組織、無架構,成為各國反恐部門部非常棘手的問題與困擾!

主早已預言,末世教會將會面對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極其嚴峻的環境與挑戰。華人教會必須更新變陣,以面對新的形勢,脫離宗教形式化有形有體的系統,進入神的家、神的國無形無體的系統。從有形進入無形,從有限進入無限!

末後,再一次神要震動天地,一切受造之物都會被震動挪去,使那不能被震動的國常存,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12:26-29)


文@何寶生

針對 -【愛有道】專欄

「無論我說什麼,做什麼,他都好像聽不進耳,看不順眼,總是跟我玩針對。我還能留在這裏嗎?」

「我做的跟同組的人做的沒有兩樣,他每次都批評我,這不是針對是什麼?」

被針對的感覺實在不好受,有時不是明明被攻擊打到的痛,而是不能言喻的難堪。尤其是在同事、朋友之間,本來是共同進退的,互相扶持的,變成對立與排斥。

有被針對者默然忍受或靜靜離開,也有忿然反擊或爭取同情。不管針對的起因是什麼,不咬弦的個體可以令群體面臨解體的危機。

從個人的層面看,被針對者或多或少都知道為何自己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若是誤會或處事待人的觀點不同,可以直接跟對方澄清,最好是找個較中立的第三者作調解和見証,以免解結不成變得更糾結。

若彼此的嫌隙非淺,不是朝夕可以解決的問題,與其糾纏下去,對自己的心靈和群體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倒不如暫時引退。給予大家一個冷靜反省的空間。退一步的挑戰是克服內心那股爭勝的力量,特別是感覺不公平,又被旁人煽動,給你加添反擊的柴火。如何能夠取回個人的尊嚴,又不讓群體變得四分五裂,這得求從上帝而來的智慧。

從群體領導的層面看,發現成員當中有針對的問題,不能坐視不理,任由兩人的關係繼續惡化,影響群體的運作。領導不易判斷誰是誰非,或希望大事化小,大家握手言和。礙於領導的情面,雙方可能暫且表現合作,終久問題仍會浮現。斡旋的功夫不宜只做淺層,縱使走到雙方要和平分開的地步,總比積藏著怨恨,假裝著和好一起的關係更健康。


文@徐惠儀

相信耶穌的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都被稱為基督徒嗎? -【請教拉比】專欄

相信耶穌的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都被稱為基督徒嗎?

拉比回答:

聖經中通常將所有相信耶穌的信徒定義為基督徒,而通過對希臘語和希伯來語的研究就能清楚「基督徒」一詞的適用範圍。

使徒行傳11:26:「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使徒保羅和巴拿巴二人到安提阿去傳福音,培養門徒。世界上外邦人中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曾有過像安提阿這樣的復興。在新約中,相信耶穌的這個問題一直在猶太社區和整個以色列國家中被嚴格看守。現在聖靈在安提阿大顯作為,外邦人都來相信猶太人的彌賽亞耶穌。這對猶太人來說絕對是件新鮮事。

「外邦人」這個詞的意思是「在當時歷史背景下,代表那些與神沒有契約關係的國民」。然而,現在我們看到有大量的外邦人來信猶太人的彌賽亞。使徒保羅和巴拿巴也很清楚,這些人已經被真正的重生了。顯然地,他們不再需要通過受割禮進入亞伯拉罕之約來獲得重生,因為他們已經被重生了並被聖靈所充滿。所以問題是:他們重生之後被稱作什麼?對新信徒使用的希臘詞語“mathetes”,意味著「門徒」或「學生」。他們就是被使徒保羅和巴拿巴正在訓練的新的信徒。

記住,此時的保羅和巴拿巴是使徒,不是門徒,而外邦的這些新信徒則是門徒和學生。使徒們需要有一個術語來正確地定義外邦的新信徒(包括門徒和”mathetes”)所以稱他們為基督徒,意思是耶穌的,或者「猶太彌賽亞」的追隨者,以此來區別於其他不信猶太彌賽亞耶穌的外邦人。這個詞從來沒有用於確定保羅和巴拿巴,或任何其他的猶太人信徒。這顯然是指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的外邦新信徒。

猶太人一直被稱為猶太人,不管他們是否相信耶穌。在當時的猶太社區,用「神的道的追隨者」這一術語來區分那些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的猶太人和不信耶穌的猶太人。所以,從最開始進入新約時並沒有改變你的性別或你的國籍、男性或者女性、猶太人或者外邦人。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7:18中明確表示「有人已受割禮蒙召呢,就不要廢割禮;有人未受割禮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禮。」「基督徒」一詞被親切地給了外邦的新信徒,就是現在那些在新約下接受耶穌是彌賽亞的人們。

使徒行傳26:28:「亞基帕對保羅說:你想稍微一勸,便叫我作基督徒啊!」亞基帕王是一個繼承混合傳統的人,被認為是一個外邦人,因此他正在承認如果他作為外邦人,可以被說服相信耶穌基督,他也會因此被稱為「基督徒」,一個相信耶穌的外邦人。

另外,當彼得遊歷歐亞大陸跟一群混合的群眾講話時,這其中既有信徒又有非信徒,他說重生的猶太人會因信仰而遭受迫害,並在聖經中彼得前書4章16節告訴他們說,作為非猶太人的基督徒,不要因此而羞恥,並有可能為耶穌基督之名而受苦。彼得前書4:16:「若為作基督徒受苦,卻不要羞恥,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神」。

所有的這三處經文清楚地說明,將相信耶穌的外邦信徒定義為基督徒,意思是在新約中「猶太彌賽亞耶穌的追隨者」,並成為眾信徒身體中的一部分  。


文@Ari Sorko-Ram (作者是以色列彌賽亞猶太人運動的重要領袖,也是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精於教導聖經)

反應與回應 -【愛有道】專欄

思考與身手敏捷的人反應快,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像佔有效率的優勢,予人競爭力強的感覺。相對來說,喜歡深思熟慮才回應的人,會予人猶豫不決,甚至後知後覺的印象。兩者除了性格氣質不同,前者或較多是年輕人,而後者或許是人生閱歷較豐富。

有人喜歡與反應快,滿有活力的年輕人共事;亦有人認為他們太虛浮,不夠踏實,當遇上重大事故,憑直覺反應,沒有確實的理據,容易判斷錯誤。至於按兵不動,細察形勢才作出回應的穩重派,應變與應急欠衝勁,還事後孔明,作出「早知如此」的解說,叫人難以信服。

請勿誤會我在批評反應快與回應慢都不適合與人共事,反而健康的團體或機構,應該能同時容納這兩類人。當領導的,更需要廣納不同類型的意見,才作出更合宜的決策。有時候,領導本身是個成熟穩重型,思前想後,沒法突破框框,他需要沒有思想包袱的年輕人給予天馬行空的點子。而年輕衝動的領導,則需要聽取感覺拖後腿的諫言,停駐看清形勢,再踏出平穩的一步。

舉個簡單的家庭互動例子,中年的爸爸為轉換工作而躊躇,更害怕影響家人的安穩生活;初出茅廬的兒子卻為著實追逐夢想,不願安守於一份朝九晩五的工作。兩父子坐下來交談,爸爸苦勸孩子三思,不要頻頻轉工;孩子卻請爸爸明白他的夢想是推動他向前,他需要尋找有意義的工作,而不僅為了糊口。

交流過後,大家的選擇或許有所調整,又或沒有改變,但大家都會對彼此多一分諒解,不會只是批評論斷,找對方的不是之處,堅持個人的觀點,硬要對方順從。


文@徐惠儀

文人大話多 -【文化守望者】專欄

最近有人給我「文人大話多」的評語,因為我一個月前「承諾」要做的事情,至今還沒有去做。我的確沒有做,但我認為自己沒講大話,我相信當時的情況是,我分享了一個自己認為很棒的意念,然後在下意識裡,自動地將這意念存放在大腦裡的「夢想」檔案夾,自此被封存。

話說回來,「文人大話多」是外人難以理解的正常現象。為什麼一個性格有嚴重缺陷的人寫出悲天憫人的偉大作品?為什麼一個對伴侶不忠的人寫出讓人感動流淚的情詩?首先我要清楚表示,在本文的討論中,我沒有包括刻意欺騙、故意表裡不一的偽君子,而是用真心真情寫作,但寫出來的東西給人的印象,跟其本人的真性情好像有大的差異。當然,自欺是很難說的,也可能是常有的原因。但對於真誠又沒有跌入自欺陷阱的文人,我只想到,他們不過是寫出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而不是在寫自己。我們都生活在一個不太美的世界,甚至醜陋的世界,但有少數的人離奇地看到隱藏的美,也許是醜陋的人性突然閃出一道明亮的光輝,其他人沒看到,但這些少數的人可能因為善於觀察,或心靈感官特別敏銳,總之就捕捉到大多數人沒看到美好事情,而且有能力用文字描寫。

視角是大家的差異所在,而基督徒應有超越性的屬靈視角,因為在聖靈的光照下,會看到其他人沒看到的美,那不是屬於這世界的,如果只是寫自己,就沒有超越性了。有兩方面的能力要加以培育,一是「看見」的視力,二是將內在的意象或異象轉換成傳播符號的能力。寫作、繪畫等的能力,我們都明白重要,但心靈視力是很少獲得重視,卻是每時每刻都會運作,這就是我們的想像力。但因為沒加以培育,很多人隨著成長,想像力日漸衰退,或一直處於荒蕪狀態,任其生任其死,而沒有將其潛力發展出來。每個人都有想像力,但基督徒的想像力是會被聖靈更新的,以致我們可以看見神的榮耀,並「歌頌祂名的榮耀,用讚美的言語將他的榮耀發明。」(詩66:2)


文@黃少芬

屬魂的夢 -【夢解碼】專欄

靈魂是人類的生命、感覺、思想及行動的依歸,人的結構可分成肉體和靈魂。聖經怎樣解釋靈魂?詩篇84章2節:「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 神呼籲。」

如果我們與聖靈親密同行,在夜裡我們的靈魂也會切切尋求神的靈,這是屬靈生命的健康狀況。人的靈魂能認識神的真理,當真理向靈魂啟示,就會有全面的認識。我們的靈魂在夜間游走各處,尋找神的光,並傾聽祂的聲音。夢與異象的出現是要引導我們的靈魂去到神面前,因祂就是那位賜予生命與命定的。從神而來的異夢帶給我們智慧及知識,使我們的靈魂啟發。

假如我們的靈魂沒有紥根在神的真理裡,平日不是行在聖靈裡,那會如何呢?我們會被慾望掌控。那就是為何有時候人會有「屬魂的夢」(Soul Dream),這是指個人的慾望凌駕於對神的渴望。

屬魂的夢通常反映你最深的渴望,或是你屬世俗的欲望。我們的解夢中心最常見的屬魂的夢,是與愛情有關的(即是你渴望嫁娶的男人或女人)。例如,你視為偶像的電影明星出現在你的夢中,並且有些淫亂的感覺或是身體接觸;又或是與一些未解決的問題有關,而那些問題在你的意識中一直糾纏,以致反映在夢境之中。

通常透過聖靈的分辨,我們可以識別出那夢是否主要揭示你的屬魂的夢。我們還要解讀這些夢境嗎?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即使那是個屬魂的夢,解釋仍是重要?因為在解釋後,我們可以明白自己屬靈生命中有哪些領域需要潔淨,並調整自己心思回到神的真理。我們又會知道如何深化正確的禱告,去移除我們裡面不屬神的渴望與根源問題。

當我們選擇在神的真理和聖靈裡與祂同行,我們必須在靈裡向仇敵關門,不容許對方進來誤導及欺騙我們。了解你的夢可以幫助你根據神的渴望來行動,也容讓你看清楚仇敵是從哪裡來的。

詩篇25章5節:「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導我、教訓我,因為你是救我的 神,我終日等候你。」約翰福音8章23節:「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真實解夢個案﹕男朋友愛上別人

當我坐在男朋友的車裡,我問他是否愛上別人。幾秒鐘之後,他回答說﹕「是的,這在最近發生。」他解釋,有一段短時間,他只是迷戀一位他並不認識的女子,現在已經完結了。

夢的解釋﹕你感到不安全,而且疑惑神對你的愛。神是愛,祂愛你,或者你對神的愛有不同看法,因祂不是以你認為應當的方式去愛你。神愛我們的方式是透過塑造我們、清除我們生命中阻礙,帶領我們進入祂的祝福與豐盛。

以賽亞書64:8「耶和華阿,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窯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

教導﹕解讀夢境時,發現作夢者對於她與男朋友的關係感到不安全。但我們的解讀是集中於使用神的話語鼓勵對方,分辨真正的原因,在這個案中,她有不安全或恐懼或擔憂的靈。


文@Mary Chu(火石7解夢中心負責人)
譯@Ann Chan

奪回所失 -【Joyce Meyer】專欄

我被劫了! 當我開始認真研讀聖經,並發現自己沒有活出基督藉捨身賜我的新生命時,這啟示對我猶如當頭棒喝。起初我真的接受不了,但我真的需要認識這真理,才能開始經歷那奇妙的改變,活出今天真正享受的生命。

作了信徒多年,昔日的我對與神同行並不著緊,終日只有愁眉苦臉,沒有經歷真正的平安和喜樂,且常有罪疚的感覺。感恩的是,透過約翰福音十章10節,神指示了我不用活得苦澀,並能靠基督得著豐盛的生命,但我必須作出改變! 於是,我求神指示我該作甚麼,才能成為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所說的「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當然,要成為從裡到外的「新人」是個漫長的過程,當我們接受基督作個人的救主,並重生之時,我們就有份於神的本性,像種子一樣,約翰一書三章9節:「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種」)存在他心裡…..」種子需經澆水,往下扎根,才能開花結果。扎根於基督的生命,就能結出這些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加五22-23),靠著神的恩典,我們能以面對人生的挑戰,並克服困難,讓別人見到基督活在我們心裡,並渴望得著我們所得著的。

要經歷這樣的人生,關鍵在於識別那到來「要偷竊、殺害、毀壞」的盜賊。(約十10)在約翰福音十章10節中,耶穌指出我們的敵人魔鬼,旨在叫我們離開神,但當你讀畢整章聖經,你會發現耶穌指責的其實是被魔鬼操控的宗教制度,因為牠最想攔阻你認識到神有多愛你,並你能透過與基督的關係,奪回魔鬼從你身上所偷去的一切。

當我認識到神對我無條件的愛,並祂為我的人生有美好的計劃時,我便明白到祂渴望與我建立深入、親密和個人的關係,而且基督徒的人生並不在乎宗教,而是與基督的關係,因為宗教就是那盗賊,攔阻我們變成基督的樣式。

當然,我說的「宗教」並不是指出席教會聚會。到教會去學習神的說話,幫助我們靈命成長,這固然重要,但我們要小心那靠行為表現的思維,它會誤導我們,以為神是否悅納我們,取決於我們的行為。

擁抱宗教態度的人會說:「我只要多禱告、多讀經、多作善事,或穩定出席教會聚會,神就會喜悅我了。」這樣,我們就像踏上跑步機一樣,疲於奔命的幹著各樣事情,為討神的喜悅。

事實上,與神的關係只建基於祂愛我們這個真理,它指出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我們認識到神有多愛我們,那是因為耶穌為我們死在十架上,透過祂的犧牲,我們能擁有所需的一切,成就神在我們身上的心意。

我們禱告、讀經、到教會聚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這一切都是美事,但重點是我們所作的,只是我們對神的回應,而非為博取祂對我們的愛。我們要知道救恩是神給我們的禮物,我們為主而活是為了表達對祂的愛,這是關係,不是宗教。

在基督裡的新生命是十分美妙的,因為我們能因此成為神的殿,祂的靈也會住在我們心裡,與我們同工,在我們生命的每個範疇帶來修復和完全。當我們學習跟從聖靈的帶領,我們就能得著神為我們所預備的,並奪回本是屬於我們的一切!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有光,也有黑暗 -【文化守望者】專欄

某天我在工作室,抺杯子時,有幾位到訪的中學生剛經過,那裡的負責人就介紹我,說我是寫童話的。給小朋友看的童話?他們顯然對童話沒興趣,但胖子同學好像想起什麼,有禮貌地說:「我有一條問題,請你不要介意。」我請他放心。他真的放鬆了一點,但語氣仍帶有幾分慎重的說:「童話故事都很簡單的,而小說作家如余華,寫的是人性,很有深度,你怎麼看呢?」他想問的是,童話有什麼文學價值?

我不感到冒犯,老實說,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但當時我手中的杯子還未抺乾,而我們在門外門內站著,不是時候討論有深度的事情,只想給個簡單的回應,當然也要搬出個有深度的大哲學家出來,我就說:「齊克果都寫動物寓言的,家中還收藏世界各地出版的童話書。」

用淺易的語言寫作,並不代表內容就是膚淺。水墨畫可能只用上簡單的幾筆,就表現出神乎其技的美感,但不是人人能做到。有人愛水墨畫,也有人愛工筆畫,不同形式,不同美學。

我個人認為,兒童故事寫作與成人寫作,真的有一樣重大分別,就是考慮兒童的心理成熟程度,這是作者的道德考慮。我不認為道德與藝術可以分開。因此,寫給兒童看的,刻劃人性的程度會有自限,特別是幽暗面和人性的複雜,都要顧及小讀者的成熟程度。拔苗不能助長,不要催迫小朋友過早面對世界的殘酷,然而,也不用結構一個無痛的世界,故事適當地反映不完美的現實,可以幫助小朋友邁向成熟。當然,至於如何拿捏,是沒有固定準則的,在這方面,作者的良心顯得重要。什麼程度可以,什麼程度不可以,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就要做最後的把關。

有些人批評基督徒的藝術創作太膚淺,只表達光明一面,漠視人性的黑暗,不但脫離現實,而且平庸。我想,這都是真實。但我也見到另一極端情況,不少的現代基督徒藝術家幾乎只有探索黑暗面的熱情,透過描繪人性黑暗而尋求藝術的真。可能這是不自覺地受到現代藝術潮流的影響,我不肯定,但無論如何,將黑暗面剖開給人看,確實是時代的主流。黑暗容易描繪,還是光明容易描繪呢?

當光照射在一件物件上,如果你排除陰影,只有光,那就不是寫實。但如果你只保留陰影,排除了陽光,一樣不是真實。有光,也有陰影,而光勝過了黑暗,就構成一種懾人心魄的美。這種帶有形式的美有喚醒的力量,激發我們追求眼目所看不見的美。


文@黃少芬

誰來救救我們的下一代?-【國度角度】專欄

仇敵來是要偷竊,殺害,毀壞;救主來是要贖回,復活,重建,不單是得生命,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但香港近年青少年自殺個案卻在不斷攀升,且越趨年輕化,這使我憂心如焚,內心不禁不住向神發出吶喊:誰來救救我們的下一代?這句話不斷在我心中縈繞,久久不能退去……你可有同感?

耶穌基督,教會的頭來到這世上,傳的是「天國的福音」,豈不是為要醫好傷心的人,使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被壓制的得自由,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華冠代替灰塵,讚美以代替憂傷的靈嗎?(賽61:1-3)「教會」作為耶穌基督的身體,天國在地上的代表,本應是以上各種問題的答案及出路,神也藉著「教會」向靈界彰顯祂無限的智慧與終極的旨意(弗3:10-11)。

我們必須撫心自問,究竟教會的存在,是否正發揮她應有的功能,若社會上的問題不斷上升,而教會卻束手無策,我們真的還可以勇敢地宣告:教會真的沒有病,教會真的沒有失職,我們的神學真的沒有出問題,我們在神面前真的可以問心無愧?我真的無言以對……

幾年前,天父問我:你如何為我裝備迎接主再來的一代,我問天父這是什麼意思?天父反問我:你常常宣講末日主再來的信息,卻沒有具體的行動去裝備迎接主再來的一代,我實在愧對天父,因為我服侍的對象都是領袖,甚或牧者,一直都覺得青少年及兒童不是我的託付!

天父繼續問我:我已經早早告訴了你們,末世必有危險的事,外部有天災人禍,患難逼迫,內部有假先知、假使徒、假信徒,賣主賣友,甚至假基督、敵基督……你覺得以教會現在的牧養裝備模式,真的可以訓練出能抵禦如此嚴苛的挑戰,仍然可以屹立不倒,卻能戰勝一切,成為最終的得勝者嗎?

我回答說:不要說我們的下一代,就是我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只可說,我對主的應許有十足的把握,因祂應許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祂會不惜任何代價去保護祂的羊。我向神說:不單為了救救下一代,更為了要好好去裝備下一代,成為反敗為勝的一代,就是要賠上我這條老命,我們義無反顧!為轉化我們的下一代,你又願意為下一代投上多少?

聖經應許我們:天必留祂,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我們深深相信主再來之前,

必然會「復興萬物」,所以我要全然倚靠神信實的應許,向靈界宣告:凡仇敵所「偷竊」的,我們要連本帶利奪回來;凡仇敵所「殺害」的,我們要從死復活過來;凡仇敵所「毀壞」的,我們要從廢堆重建過來。

耶穌看見門徒輕忽了小孩子,就惱怒地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可10:14)。耶穌在提醒我們﹕不可輕看小孩子,小孩子也不要輕看自己。我認為問題的根源不在小孩子而在父母老師。大衛的爸爸兄弟、掃羅王、哥利亞,甚至連撒母耳都輕看了大衛。我們的小孩正是大衛的一代,是打敗哥利亞的英勇戰士,被召去得著神的國,成為末後戰勝撒旦的一代!

我們清楚知道,這末世轉化的工程,絕對不是一個人、一間教會、一個機構,可以去獨力完成,而需要一代接一代去努力。我沒有方案及方法,但我深深相信,神必然將不同的看見及負擔,放在一群關鍵的少數的人心中。若父神給你同樣的感動,懇請你從速作出回應聯絡我們,我們極之需要你所獻上你的那一塊拼圖,以完成全幅圖畫。(歡迎回應﹕news@kingdommin.org)


文@何寶生

戰勝癌症的背後 -【蹤跡】專欄

年青的珊珊風華正茂、前程錦繡,竟患了二期乳癌,正在等候腫瘤切除手術及化療跟進。經好友建議,她來到「禱告醫治室」。我們得知她的癌症是落在左胸,心中有數。多年的硏究和統計顯示,當乳癌出現在左胸的位置,很大機會是由於患者與家族中的女性,如母親、姊妹、女兒,長年累月在相處上出了問題,以致心中積存了埋怨、 憤怒、 失望和不寬恕的負面情緒。

珊珊頭兩次來到「醫治室」,禱告小組試圖探聽她與媽媽、妹妹之間的關係。她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好呀,就像朋友一樣。」待她第三度回到「醫治室」的那天,聖靈給我一些她成長過程的片段。我坐到她身邊,在她耳邊輕輕説:「珊珊,你從小到大,家裡沒有人懂得去愛你,特別是媽媽,這讓你飽受委屈……」她立即以雙手掩著面痛哭起來。她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況:「Lindy 牧師坐下來為我禱告,瞬間一幕接一幕的童年片段湧現在眼前。媽媽的呼喝責罵聲、被狠狠教訓後的藤條痕、給趕出家門關進垃圾房的慘痛片段都歷歷在目。這些傷痛的回憶讓我哭個不停。我想不通為什麼媽媽和嫲嫲,甚至是整個家族,對我都是諸般的挑剔。妹妹總比我乖,比我聰明,我沒一樣能及得上妺妹。這讓我深信媽媽對我極為失望和討厭,根本不想要我這女兒。我自覺一無是處,我憎恨自己,更討厭自己的名字,討厭活著是我。」

醫治小組帶領珊珊去寬恕家人的傷害,特別是媽媽和妹妹。跟著我教她一個在家裡做的心靈醫治方法。我叫這療法為「心臟手術」,由聖靈親自操刀,是一個極有果効的深層治療方法,在我多年的醫治待奉中屢建奇功。

珊珊用了兩星期的時間專心去做這「心臟手術」。聖靈揭示積累了多年的痛苦記憶,埋藏在深處的憂傷和不忿,她都記錄下來,很快便寫滿了整本筆記部。然後聖靈帶著她逐一去處理、寛恕和交出。完成後,她感到無比的輕鬆和䆁放。珊珊回到「醫治室」向我們報告「心臟手術」大功告成那一天,我給她送上緊緊的擁抱,更贈她一個母親的祝福禱告。

一星期後,珊珊如期進行腫瘤切除手術時,醫生發現原本2.5厘米大的腫瘤竟已縮小至1.5厘米,即時宣布好消息:癌症被降級為一期,不再需要化療﹗這時侯,我建議珊珊與媽媽來一個誠實的溝通和分享,讓母女關係得以重建。她心想:「沒可能的事!我媽不會談這些!」可是,有一天晚上閒聊間,媽媽提起童年往事,珊珊觸著痛處哭了起來,讓抑壓多年的心事傾盆而出。想不到的是,媽媽竟開口說對不起。這次母女倆人前所未有過的真情對話,終把珊珊的心結解開了。接著的一個月,經過一連串的檢查和化驗,出來的結果証實珊珊已完全戰勝了癌症﹗

今天的珊珊不再是那絕望、悲哀和無用的人。她是個新造的人,踏進了新的開始,正如使徒保羅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看啊,一切都更新了。」 (林後5章17節)


文@Pastor Lindy Heung (香港超自然事奉學校校長, 禱告醫治室負責人)

記念日 -【愛有道】專欄

生日、結婚周年、拍拖記念日、求婚記念日、洗禮記念日、母親節、父親節、敬師日、婦女節、兒童節……一年當中,不同名義的紀念日不勝枚舉,有公認的,亦有自己人生歷程中,視為重要的日子。

無論是簡單的慶祝,或特別用心安排活動,在節慶或紀念日與親人一起,分享甜蜜歡樂時光,都別具意義,能夠加深彼此的關係。可是物質過剩,但心靈貧乏的都市人,在節慶的日子,重視的往往是吃喝禮物的安排,食肆推出千篇一律的套餐,商品包裝成隆情厚意的禮物。就連教會也例必安排父親、母親主日,每年要搞盡腦汁搜羅便宜實用的心意小禮物送給父母們。積累下來,我們發現抽屜好些沒有用過的節慶或紀念日的小禮物,棄之可惜,轉送也不行,唯有繼續存放著。

常說反璞歸真,過簡單的生活,意思不是把所有慶典都省去,反倒是應該更珍惜每個特別的日子,那是一個提醒,是一份與別不同的感受,尤其是與親人共同建立的回憶。不一定要交換禮物,不一定要到高級餐廳去用膳,這才算是記念,一句真心的感謝,一起靜靜的待在家中或趁好天氣到郊外走走,回溯美好的回憶。

對父母,他們的生日,每年的母親節、父親節是表達謝意的日子,但更要重視的是孝道不是一天的功課,而是每天的尊重,年邁的父母需要子女照顧關心而不是一年幾趟的請他吃大餐。教會也可以想想不要跟著潮流走,在父親節或母親節才辦懇親主日,跟家人傳福音,邀請他們返教會,平常的日子也可以呢!

讓我們仍舊為紀念日好好慶祝,只是不要忘記,這些重要的日子是上主的恩賜。


文@徐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