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教會空間 以新方式接觸社區

為了鼓勵教會透過開放及活化現有物業,讓社區各階層能加深與教會的連繫,「建築師規劃師團契」於7月30日舉辦「教會.共享——創新教會空間的探索」講座。本次講座由建築師王緯彬主講,主要探討香港教會空間未來的發展,以及如何活化教會平日閒置空間,建立共享平台。講座有超過一百位教牧及機構同工出席。

教會空間的使用現況

.建築師王緯彬

王緯彬提出,教會社群的空間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傳統教會社群,主要在星期日崇拜使用,可稱為「現有空間」。第二層是「共享空間」,是開放讓社區的居民能夠參與的。第三層是「虛擬空間」,使用流動應用程式建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共享平台。王認為,若教會更多善用第二及第三層的空間,將會更有效地接觸教會四面牆以外的人。他的團隊十多年來曾為不少教會進行設計、裝修或翻新。他們發現,過往大部分教會都購置新地方,但近年較多教會選擇活化現有空間。王引導與會者反思:「我們可以想想,我們在擴堂以外可否選擇活化?除了擁有物業,我們能否共享?」

上一年政府施政報告鼓勵公司及機構更多使用共享空間,市場上亦出現了許多新型共享商務中心。王緯彬指出,共享空間的概念其實出自聖經使徒行傳2章42-47節,當中信徒「凡物公用」,而神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得救的人」英文翻譯為「教會」(church),是初代教會的模式。王說:「當教會平日空置的時候,教會附近的咖啡室卻坐滿了人。當中有不少青少年是身兼數職的斜槓一族(Slash)。他引述《經濟日報》的調查指,超過一半15-34歲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曾做過兼職。「若我們能釋放教會的空間,他們就可以上來坐坐。若香港教會把所有空間釋放出來,足以分給每位香港居民半呎地方。」

如何建構共享空間

要建構「共享空間」,王緯彬引用坊間共享商務中心的例子,向教會作出硬件及軟件兩方面的建議。硬件方面,共享空間必須有高速無線網絡(wifi)及充電插座,讓年青人願意停留。其次,要提供飲料及零食,亦可以擺放一些報章、書籍、文具及影印機等,鼓勵學生來溫習。場地宜使用溫暖柔和的照明,播放音樂,採用時尚的傢具及設計。空間可以劃分為流動工作區、開放茶水區、咖啡機、電話會議室、儲物櫃、圖書館、遊戲室、電競區、兒童房間及音樂室等,按各教會盼望接觸的人群來選擇。他又建議教會外牆可用LED製作顯示板來吸引人。

軟件方面,王認為共享空間的重點在於建立一個社群,讓參加者的知識、才能、時間都共享。他指出坊間共享商務中心的成功原因在於設有社群管理員,聯絡各人並舉辦活動,教會亦可仿效,建立共享社群。透過會員制,讓教會能夠在安全、管理、開放及傳福音之間取得平衡。王又指出,要轉型成為共享空間,教會的異象、事工、禱告及團隊都要配合,才能夠成事。教會現有的各項活動,比如跳舞班、補習班、烹飪班、音樂訓練及電競牧養等都可以在共享空間的形式下更有效地發展。他舉出香港多間教會機構轉型成共享空間的例子,發現他們雖形式及設計各異,但都非常受社區歡迎。

講座期間,王緯彬亦邀請所有與會者參與電子投票,測試各教會對共享空間的意向。結果發現,有25%受訪者的教會已經開設共享空間或正在籌備中,有35%的受訪者表示「很希望教會能有共享空間,會與領袖分享」,另有30%表示「有機會,但阻力會很大」,數字初步反映共享空間或會成為香港教會的一個發展方向。另一方面,王亦正在研究流動應用程式,讓基督徒能在虛擬空間建立群體,甚至共享教會設施。

 

(記者林暐皓報導)

【Kingdom LIFE】以藝術恩賜祝福社群

Kaven Leung:能參與這個祝福的循環,是我的福分。

Kaven Leung,現在是一名自由畫家,他的作品多以大自然、天空作為主題,以抽象及大膽的色彩運用,去表達天地意境和內在情感。但令人驚訝的是,在10年前,他從來沒有試過畫畫呢!Kaven人生上半場從事金融投資行業,事業發展非常成功,10年前從銀行業退下來後,下半場的人生出現一個跳躍式改變——他開始全力發展自己的熱情所在——畫畫。

由理性工作轉戰感性創作

回想當初為何走上藝術創作之路,Kaven回憶是大約10年前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太太為全家人報名參與一個親子畫畫課程。「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畫畫,我已經非常有興趣,當時全家只有我上完4堂的課程。之後,我就騰空了一間房,專門用作畫室。在畫畫過程中,我感受到無窮樂趣,畫畫也提供了一個渠道,讓我抒發情感。」Kaven之前的工作性質很規律和務實,終日與數字及管理打交道,他也很享受上半場的人生事業。但現在回想,他發現生命有一部分未能自由表達,例如情感和創意。畫畫是一個很直接的方法,讓Kaven有很大的空間,用自己的方式去再次創造那個時刻的景象。「在畫畫範疇,我不喜歡規範,每次走近畫布,我未必在想著最終畫出來的樣子,我會任由情緒及感覺遊走,我很享受這個變化的過程。」誰會想到,一個曾如此理性的商界英才,還擁有情感細膩的一面。

.Kaven的創作空間

祝福的循環

Kaven在過去幾年曾舉辦過3次畫展。他認為,畫畫,是神給他的恩賜。於是他和太太在很早之前就決定,將來有人喜歡他的畫,所賣出的每一分毫都會捐贈出去給有需要的人。「我希望透過我的畫作,不但可以籌募資金,也可以帶給別人正面的信息。」Kaven的第1次畫展,是由牧師邀請他以經文為主題創作的作品展覽。當時他為牧師畫了大約9幅畫,兩個星期的展覽結束後,牧師突然打電話告訴Kaven,不少人想買他的畫。後來賣出的畫作大約為教會籌得了10萬的資金。而第2次的畫展,是Kaven的太太偷偷為他預備的生日派對上舉行。當時有差不多20幅畫,全部都賣出去了,所得收入大約有第1次的5、6倍之多,Kaven夫婦也將所有收入全部捐獻給這一間從事兒童工作的慈善機構。而第3次畫展,Kaven將籌得的過百萬款7項全部捐給了兩間幫助女性及基層人士的機構。

.Kaven過去兩次展覽的畫冊

「聖經說,施比受更為有福。我是深深感受到的。神給我畫畫的恩賜,令我可以創作一些我能享受,別人能欣賞的畫作,還可以為有需要人士籌款。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祝福的循環。由無變有,完全是神的恩典,我可以參與這個循環,是我的福分。」

跳出過去的人生框架

賣畫籌款所得從5倍到10多倍的增長,可以看到神使用Kaven的藝術恩賜將祝福不斷倍增,彰顯神的榮耀。最近,Kaven正在籌備9月8日於國際神召會(ICA)舉辦的「Manna Ministry」十週年慈善畫展,他從神領受,是時候跳出過去的思考框架,以新的導向去衡量自己的藝術創作發展。「我的思考模式其實還是很受過去工作的影響,習慣以數字去衡量一樣事情是否成功。這次籌劃展覽的過程中,我有很多的學習和反思。神或許給我一個啟示,我可以不再想籌款的金額,今次是否再比以前更多。我開始慢慢感受到,需要更多檢視自己的內心,嘗試從另一個導向去走人生的道路。」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觀點] 天國文化與共享文化

社會正靜靜地起了共享革命︰優步(Uber)、滴滴出行、共享單車,打開了共享經濟的世界。愛彼迎(Airbnb)中文譯名取自「讓愛彼此相迎」之義,現今在191個國家、65,000個城市中共有超過30萬筆房源。基督徒享受這革命的方便,但卻未從之取經。

初期教會成立之際,就以大動作展示天國文化—凡物公用。使徒行傳四章所描述的,可能是最徹底的共享文化,就是信徒既完全放下擁有權,亦同時有無限的使用權。「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而結果是他們「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4:32)

然而,教會的第一個共享經濟,並沒有叫我們成為共享文化的先驅,教會反倒是最後跟上來的 (能不能跟上來,還得瞧瞧)。教會本該是最具備條件去實踐共享經濟,因為我們一直以「彼此相愛」為理想,而且我們都有份於一個「大我」,就是基督的身體,又有共同的異象目標—拓展神的國,和共通的價值觀—登山寶訓。

再且,我認為香港教會特別需要共享經濟。為什麼呢? 因為大部分的資源都被地產吸掉了,而弟兄姐妹辛辛苦苦奉獻的金錢,無論是用來買了或租了的地方,主要是週六、日作教會用途,而週間多是置閑,即是一週只用十數小時,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奇低。

我有一個夢,就是讓教會重拾國度文化的王權,進入屬天的領域,共享神的祝福。基層、聖靈及宣教運動中,有許多後起之秀,這些雛型福音機構起步維艱,我們想為他們安排一些低成本的辦公室,有共享的茶水間,器材、會議室、開課程的地方,甚至可以有共用的會計、文員。

地方的共用,最低限度,可以製造跨機構的協同效應(synergy),讓踐行者比較能勝過挫敗,不易放棄。若他們能通力合作、互相祝福、憂戚相關、彼此欣賞、相輔相成,他們就可以進一步成為盟約群體,將「成功」定義為群體的,不是個別單位的。所匯成的基層、聖靈或宣教的運動,將會有一番新景象。


文@劉達芳

大內草地音樂節 2000人次野餐慶父親節

8月8日是台灣的父親節。父親節前夕,台北市紫雲里、大內之光協會、紫雲社區發展協會合辦「草地音樂節——讓爸爸開心」於8月4日在大湖公園舉行,逾20間教會動員邀請福音朋友和家庭來參與同樂,現場約有2千人次出席。

當日,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公園野餐欣賞音樂演奏及詩歌敬拜。現場還有銀髮族長者表演拉身操與正膝操,以及一齣由孩童演出的福音戲劇《三棵小樹》,傳遞天父的愛。晚間由年輕人的熱舞帶領現場大人小孩跟著唱跳,大會還邀請媽媽與孩子,一齊感謝爸爸為了家庭多年的辛勞。

大內之光協會理事長、內湖思恩堂李怡瑱牧師受訪表示,去年首屆草地音樂節有1千多人次參加,迴響非常好。今年特別為父親再次舉辦草地音樂會,她說,大內眾教會因著合一祭壇帶出彼此相愛、同心合一的關係,特別是福音行動和佈道會都能很快籌備,除了向居民傳福音,許多大內的教會也常為這地守望禱告,同時也為每一次的福音行動進行跟進關懷。李又指出,今年大會邀請孩子、年輕人、大專生投入活動中的表演與服事,就是期盼帶出希望與活力,以及彰顯神在他們身上的愛。而福音短劇則期望透過孩子的戲劇、歌曲和舞蹈表演,期盼家長也能敞開心,願意認識這位愛我們的天父。

《三棵小樹》戲劇結束後,由內湖行道會林永錚牧師傳講信息,他以自己成長為例表示,過去父親長期缺席,讓他在心中與孩提時總覺得孤單,甚至害怕,不敢面對許多事情,他總在想,若父親能夠陪伴他長大,以及教導他許多事情,或許他就可以不一樣。但當他遇見天父的時候,他知道他的生命是神創造的,他可以活出勇敢、信心,現在他知道如何成為他孩子的父親,也知道如何用心的經營家庭。最後他邀請在場的弟兄姊妹向爸爸表達感謝,他說,我們要天天尊崇父親,因為父親這個重要角色是神特別在家庭中設立的,並且也是保護每個家人最棒的勇士。

此外,現場也有「我愛家,我公投」的愛家擺攤行動。李怡瑱表示,公投連署書申請了700份,活動中也規劃三個階段來說明為什麼要傳遞公投,以及分享愛家行動的重要性,也希望透過愛家見證讓人看見家庭、婚姻及教育的重要性。她表示,不僅僅有這一次的愛家行動回應,他們還期待透過傳遞後的共鳴,讓更多人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願意起來回應連署,因為家庭、下一代教育是人人所關心的。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劉以琳報導)

2018台灣內在生活特會 神末世最高心意是預備基督新婦

由周金海牧師主講的「2018台灣內在生活特會」於7月26-28日,在基督權能福音教會台北堂舉行,本次特會主題是「神在末世最高心意,建造聖城新耶路撒冷,預備基督的新婦」,總共近400人與會。

「人在悔改重生後,基督活在我裡面,是我的生命、力量,要常常操練安靜等候主,聖靈會行預定的、計劃的善工。」周指出,人可安息在基督裡面,藉由聖靈的引導,得到平安的福音、基督裡的祝福、福音的好處,以及為人帶來起初的單純與良善。

周引用啟示錄21、22章表示,末日將出現新天新地,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且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在新耶路撒冷城中有神的榮耀,城上所裝飾的寶石各含有屬天的意義,是基督在人生命中作成的工,神不看外表,乃是看人的內在,看人裡面耶穌基督的屬性,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生命不一樣,每一個人的基督身量也不同,但每一個人在神的眼裡都是寶石。耶穌是我們得救進入新耶路撒冷城的門路,找著的人不多,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得以進去。

「那城內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啟21:23)新耶路撒冷城裡充滿神的聖潔、柔和謙卑的性情、無條件的愛,寶貴的生命及榮美,因耶穌是光明之子,是潔淨的,沒有隱瞞與欺騙,祂是我們唯一的標準。周表示「一個教會不在乎人的多少,但看重的是基督的度量,神不看外表,看的是人的內在,也就是神的同在,因此內在的建造非常重要。」他以自己在初建教會時的經歷為例,起初他非常看重會眾人數,神啟示他:「要人還是要我(神)?」他才驚覺自己的迷失,在兩年的「只見耶穌不見人」安靜等候主下,從各方來的會眾,都是愛神的人、與神同在的人。

周指出,在啟示錄中,「我必快來」強調了三次。所以時候不多,主快來了,大家要預備好,不要再浪費年日。他也提醒大家加入小組,實際地學習神量給人的功課。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在靈裡大家同心合意,腳踏實地跟隨聖靈,學習生命的功課,將自己的老我置於死地,同主釘於十架,以生命見證主的名。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吳淑玫報導)

印度引新宗教法拘16信徒

去年引入反改信教法例的印度東部賈坎德邦當局拘捕16名基督徒,指他們誘使他人改變信仰。

事發於7月初,賈坎德邦一條村莊的村主席報警,表示該村來了20多名青年,他們在村內設置擴音器並開始傳教。村民阻止他們並將他們禁錮一晚,警方在第二天早上將他們收押。警方代表指,村民投訴這批青年為數眾多,在晚上進村對村民構成壓力,而且對村民表示「你們的宗教不好」、「撒旦在你們拜神的地方」、「只有改信基督教才對你們有益」等。

「友好宣教祈禱團」的當地宣教士Ramesh Velraj則認為村民的投訴經過修訂,目的是利用新通過的反改教法陷害基督徒。他們的宣教士經過訓練,不會詆毀其他宗教或提及撒旦。這些以宣教為己任的宣教士已到過邦內20個村莊,看到許多靈魂得救。

據報村內唯一一個基督教家庭的女主人Biti Soren表示,這批屬於「友好宣教祈禱團」(Friends Missionary Prayer Band)的青年為她的家庭禱告和唱了幾首詩歌,村主席的支持者就禁止他們繼續。她的丈夫前往錄口供後也被扣留。她帶著孩子逃走,深怕自己也會被拘捕。

賈坎德邦的《宗教自由法案》正式生效後,任何人如強迫未成年人、婦女或指定種姓/部落的人改變信仰,即屬違法,可被判監禁4年和罰款1,500美元,如有人想改教,亦必須事先得到當局批准。賈坎德邦至今已有最少31人被援引新法例起訴。當地基督徒指責,邦政府與原住民團體合謀,阻止基督教對貧窮、偏遠和教育水平不高的原住民宣教,並將醫療衛生和教育等宣教工作視為「誘騙」人改教的手段。賈坎德邦天主教會主教團7月底向政府發出公告,不滿當局在慈善組織仁愛修會爆出涉嫌販賣兒童醜聞後嚴查和打壓所有基督教機構,強調基督教團體是非政府組織,不是非法或恐怖組織

(來源:World Watch MonitorVatican News,2018年7月16日及8月2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 願天國的福音在印度無懼打壓快快傳開,復興臨到。

尼日利亞基督徒面臨種族清洗 原住民土地被穆斯林搶奪

尼日利亞的教會領袖指,該國的基督徒正在經歷「純粹的種族清洗」,自1月以來,武裝的穆斯林富拉尼牧民激進分子已經殺害了6千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兒童和老人。他們呼籲政府阻止流血事件,政府似乎選擇漠視情況。

高原省的教會宗派領袖和尼日利亞基督教協會6月底發表新聞稿指出,本年至今已有9個省的6千多人死於各種襲擊事件,而肇事者被故意釋放。「高原省的流血事件最為嚴重。毫無疑問,這些襲擊的唯一目的是種族清洗、土地掠奪以及將基督徒原住民從祖先的土地和遺產中暴力地驅逐。我們拒絕將全國各地針對基督教社區的攻擊視為『農民與牧民之間的土地衝突』的說法。政府一直散播這種虛假的宣傳,同時強有力地推動在受災社區的祖先耕地上建立牧場或殖民地的政策。」教會領袖反問:「當一方持續攻擊、殺戮、傷害和摧毀,而另一方被持續殺害、致殘、敬拜場所遭到破壞,怎麼算是『衝突』?」

尼日利亞一位總統幕僚最近回應指,給予富拉尼牧民土地作放牧是解決殺戮的好方法,「畢竟放棄祖先耕地總比失去生命好」。他又說:「當人死了,祖先的連結有何意義?」

7月初,尼日利亞總統發表聲明回應,建議基督徒原住民交出部分祖先土地給穆斯林富拉尼牧民,以求終止流血事件。政府似乎選擇漠視一切與宗教信仰而起的殺戮和侵略。

新聞稿還呼籲國際社會以及聯合國干預富拉尼襲擊事件。美國『敞開之門』機構和國際基督教關注組織等主要迫害監督組織都認為,基督徒是被蓄意襲擊的目標。

(來源:Christian TodayLife Site News,2018年7月11及13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 求神的公義臨到尼日利亞,基督徒的安全和財產得到保障。

土耳其被囚美籍牧師改為軟禁在家 爭取最終撤銷所有指控

美籍牧師安德魯.布倫森(Andrew Brunson)被囚事件有新進展。

布倫森將於2016年在土耳其被捕,被控參與恐怖組織活動,一旦入罪,他可能面對35年的刑期。辯方在庭上強烈否認控罪,表明布倫森絕對沒有與恐怖組織有任何聯繫。最近,法庭在7月18日下令延期聆訊,但允許布倫森離開監獄,改為軟禁在家,但不准離開土耳其國家或住所,直至年底的下一次聆訊。

代表布倫森的美國法律和司法中心(ACLJ)已確認土耳其政府發出了有關命令,「這是關鍵的第一步,我們相信布倫森最終會獲得完全自由,得以回到美國與家人團聚。」

總統特朗普在這次聆訊前也有為事件發佈推特帖文,譴責當局長期監禁布倫森。ACLJ表示:「特朗普在捍衛布倫森自由的事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在這事件上我們與總統密切合作,我們亦感謝他的努力。」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副主席Kristina Arriaga說:「很高興布倫森在土耳其監獄被囚超過600天後,現在終於得到一點寬待,但這並不足夠。土耳其政府太長時間剝奪了這個無辜的人的權利和自由,他們必須將他完全釋放。否則,特朗普政府和國會必會迅速強硬地回應,對負責當局作出制裁。」

「美國敞開的門」(Open Doors USA)亦為事件感到鼓舞:「布倫森從獄中獲釋轉到軟禁在家,這進展為我們帶來希望,我們堅信土耳其政府會撤銷對布倫森的所有指控。」其總裁及主席David Curry說:「布倫森是因為他的信仰和教牧工作而入獄,這是土耳其政府對基督信仰的打壓(土耳其在「敞開的門2018世界守望名單」(Open Doors 2018 World Watch List)中排行31)。埃爾多安總統必須面對現實,世界不會容忍土耳其政府迫害基督徒,我亦會繼續呼籲美國政府盡一切努力迫使土耳其政權馬上撤銷對布倫森的所有指控。」

(來源:Charisma NewsChristian HeadlinesASSIST News,2018年7月25及26日,Hannah Lo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布倫森早日可以完全獲釋,保守其家人的安全和心靈。

加州山火肆虐需代禱 伯特利教會動員救災

加州北部雷丁市(Redding)附近發生嚴重山火,截至8月4日已導致七人死亡。身處雷丁市的伯特利教會動員參與救災工作,並獲救世軍選為物資分發中心。

卡爾山火(Carr Fire)吞噬了超過15萬畝的土地及超過1千幢建築物,尚有超過4千幢受到威脅,超過1萬名住戶被疏散。3千多名消防員正與火災搏鬥。強風加劇了火災,截至8月4日,只有39%的火勢受到控制。

伯特利教會在網上邀請世界各地的信徒為當地禱告,求神賜下平安、智慧讓消防員及官員能夠控制山火,求神止住風勢及釋放雨水,又叫煙霧消散,不要有閃電,並令火勢完全受控。「神啊,我們請求你來,醫治和超自然地介入這個情況。你是信實的,你有權柄掌控天氣。求你賜下恢復的雨水,保護這地。」

比爾.強生牧師在教會崇拜中安慰在火災中失去家園的人,表示他們會與哀哭的人同哭。他又說:「這幾天外面所發生的是出於仇敵的毀壞,但我們將要聽到賜予生命那一位的聲音。祂是良善的!」他續說:「我覺得我不需要為災難提供答案或解釋,因為神所賜的平安是超越我們能理解的。」

伯特利教會積極投入資源和志願工作,他們的物資中心提供食物、家居用品、應急及其他救災物資,亦提供情緒及靈性的關懷予受災人士。他們又成立「伯特利社區支援」網上群組,推動社區互助救援,有超過2千人加入。

(來源:Charisma NewsChristian Headlines,2018年7月29日至8月4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宣告山火要止住,神的良善透過教會彰顯。

全球40天禁食禱告:為要對齊聖靈現今的水流 -【國度角度】專欄

聖靈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澆灌全地,並將全地屬神的兒女都連結起來,加入這從8月1日開始的40天禁食禱告之中,目的是與聖靈在末世的水流及計劃全然對齊,反撃敵基督的黑暗權勢,及在末世中對列國、社會、教會和下一代所做成的迷惑及破壞。

從2001年台灣開始,華人回家旅程己經進入了第十八個年頭。從中港台澳的整合到全球華人、原住民及少數民族的整合,這股醫治的水流,帶來了中日韓越四個筷子國家,以撒及以實瑪利兩兄弟,以及埃及、以色列、亞述三國一律的饒恕與醫治,合一與對齊;澳洲及南太平洋群島的連合;西方與東方教會的整合;以色列長兄與所有外邦教會的聯合,成為「一個新人」;到現在的全球40天禁食禱告,為的是要連結成為國度性合一的新婦戰士,與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基督完全對齊,並對齊聖靈在末世的水流,成為一條更大的醫治大河,流向萬邦列國,成為全地的祝福!

聖靈催促耶穌到曠野接受撒旦的試探,而撒旦給愛子最大的挑戰是:「你若是神的兒子……」作為天父的愛子,給撒旦最大的迎頭痛擊,就是:「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 。(太4:10) 」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羅8:14)。靈往那裡去,活物就往那裡去,並不轉身,且輪中套輪,俱直往前行 (結1:12, 20) 。神的兒女被聖靈充滿不單是為要得著恩膏、恩賜及能力,更要的是為要接受聖靈的引導及管治,才能攻破撒旦在末世的佈局。主斥責撒旦,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這正是撒旦背叛墮落的原因之一。因此,主才會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跟從我 。(太16:23-24)」「小我」必須成全「大我」,「肢體」必須成全「身體」,「神家」必須成全「神國」。單打獨鬥的季節已經過去了,聖靈現今的水流是對齊與聚焦,將枯骨整合成一支極大的軍隊。

教會在末世得勝之關鍵,不在乎人數多寡,乃在乎教會是否正接受聖靈的管理、感動、指令、差派甚至禁止 (徒16:6-7)。 而聖靈現今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又有多少的耳正在聽 ! 禱告是一回事,聆聽又是另一回事,唯有能聽命而行的,才是關鍵中的關鍵,感恩有你同行,不致孤軍作戰,得以集體求問,集體聆聽、集體察驗、集體領受、集體行動,獻上一個合一整全的身體,同心同行與天父永恆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完全對齊,作聰明的童女,不單預備迎接新郎,更是預備天國降臨於地,神永恆計劃,最終實現於地上。


文@何寶生

如何解釋複雜的夢 -【夢教室】專欄

夢是很有趣的,它們有些很長,有些很短;有些帶來揮之不去的情緒,真實感非常高;有些很複雜和抽象,縱使某些部分尚算合理。夢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如同觀看整幅圖畫,當你試圖解釋一個夢,尤其是一個複雜的夢時,試試退一步看看整幅圖畫是有幫助的。夢的基本情節是什麼呢?你可以上網查找「經典情節」,你會發現某些網站將它們歸類成7到9種。他們將像《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的複雜故事簡化為「悲劇」,又將《魔戒》稱為「任務」。如果你把自己的夢想像成一個故事,那麼它的情節是怎樣的?

總結你的夢

換句話說,你怎樣用盡可能少的話來述說你的夢?當你省略所有夢的細節,它的故事有什麼情節?以下是一個例子:我走進一個新的地方,看到了一些我不喜歡的事情。我阻止它發生,突然我出現在另一個地方。當你可以將你的夢簡化為簡短的總結時,你就非常接近破解這個夢。有時候,了解夢的情節主線比理解某個元素的含義更為重要。當你知道情節主線以及每個元素的含義時,解釋就會帶有很大的影響及更深刻的理解。

把碎片拼湊一起

要解釋一個已總結的夢,您所要做的就是採用情節主線並加上各元素的含義。有人與我們分享了這樣一個夢:我夢見自己在美國公司工作,遇到了一個職位很高的人,我是他的助手。我因閱讀聖經而受到指責,但我問他我可以怎樣幫忙,並且抱住他的肩膊,我的祖母在看著。情節:你在幫助某人時遇到困難,而你的祖母正在觀看。解夢:你將幫助工作環境中的人(美國公司),在那裡表明你的信仰是不可接受的(因閱讀聖經而受到指責),但你將學習從關係出發去服事別人(並且抱住他的肩膊)。你在這個夢中表現出來的信心和服事都是遺傳自你的家庭(祖母)。

您是否明白如何使用情節主線發現夢的解釋?夢越長,這個原則就越有幫助!你可稱之為「將夢想簡化為最簡單的形式」。這是一個處理複雜的夢的好工具。


文@莊.多馬,國際溪水事工總幹事(John E. Thomas, Stream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教導預言服事、解夢和神的國度。)

列國的命定 -【復興以色列】專欄

每個國家都有兩類人:一類是神眼中叛逆祂權柄的普羅大眾(詩篇2),一類是真正重生跟隨耶穌的餘民 。一個國家的屬靈命定由該國的信主餘民所承載。我們無法從不信的人明白神對於一個國家的目的和命定,即使不信的人通常是一個國家的大多數。

當神看一個國家時,祂將它看作一個水果——例如一個帶有殼的堅果。這個國家的不信者就像外殼,但是你,作為國內信主的餘民,是神看為國家命定傳承者的一部分!神對你國家的旨意和命定不在於不信者的外殼中,而是在你這些信主的餘民果仁中。

神對各支派、各民族、各邦國都有一個屬靈的目的和命定——需要我們用屬靈的眼睛去看列國(啟示錄7:9)和以色列(啟示錄7:4)。神昔日為以色列留下七千餘民,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如今也是這樣,按著恩典的揀選,還有剩下的餘數(羅馬書11: 2-5)。以色列的命定在隱藏的信主餘民中,而不是在不信的大多數人中。若然透過不信主的政治家,或者不信的拉比去明白神對一個國家的命定,很可能會令人困惑。我們必須以屬靈的洞察力來看我們的國家,餘民日漸增多代表神的國度在擴張。

我們必須擁抱神對列國的異象,這主要透過國家的信主餘民呈現。每個國家的人民有兩種可能的命定:有來自耶穌的美好命定,和來自魔鬼的扭曲命定。從撒迦利亞書第14章可看到這一點,「列國」這個詞語被使用了兩次。在2-3節:「因為我必招聚列國與耶路撒冷作戰」,他們將在第二次降臨時被耶穌摧毀。然後在16節:「……所有前來攻擊耶路撒冷的列國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且守住棚節。」你看到「列國」既有正面的神聖命定,也有負面的邪惡命定。這兩個命定之間的鬥爭就是屬靈爭戰。你是你國家的代表,承載著神希望在你國家所要成就的命定。

你不會成為來到耶路撒冷被毀滅的「列國」不信者之一!你代表著你國家內的果仁,而不是外殼。你為你的國家帶著神關於以色列的異象,你被呼召與以色列的餘民合作,通過代禱支持神對以色列的旨意。你的未來將會是那些來自列國,每年聚集在耶路撒冷敬拜君王耶穌的人。這就是在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各邦國的餘民所乘載列國的命定。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提昆國際事工網路(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按此購買新書《與神對齊》

「全球40天禁食禱告」 8月1日香港啟動聚會

「40天禁食禱告」 於8月1日正式啟動,來自香港、澳門、中國內地及台灣的教會領袖齊聚香港,同心在當日的啟動聚會中向主呼求,宣告神要透過這40天的禁食禱告在華人中間作奇妙工作,興起華人信徒,祝福列國。本次40天禁食禱告會,除了有香港、台灣教會加入,還連結了以色列、美國、韓國、日本、澳門、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教會、組織或團隊,總共超過100個國家參加。

中國教會領袖在會中分享,在本次禁食禱告中,聖靈有一個特別的呼召,要我們整個身體與神對齊。而中國的突破對整個華人世界有很大的影響,乃至對全地都有很大的影響。主賦予整個華人屬靈家庭的權柄是很有能力的,乃是從對齊神的心意而來。

另一中國牧者分享,這次的禱告運動,她從來沒有在中國內地見過如此強烈的回應。這一次,神說,放下所有的已知,所有限制我們的。可能過去的經驗曾幫助過我們,但現在是神親自帶領我們的時刻,所有人不能用過去的經驗在這個戰役中成為參考,而是要完全由聖靈帶領禱告。她又看見一個異象:一艘大船在調頭。她領受,全地基督的身體要調轉方向。因為在前一個世代,我們付了很多的代價,累積的恩膏推動我們到現在的地步,但現在是關鍵時刻,要撬動中國大陸這個板塊。中國不會成為全地基督身體的攔阻,而是一個極大的推動,祝福的力量。

.馬建明牧師

香港孵化箱事工的馬建明牧師分享了他們團隊的領受,主為我們披上了戰袍,給我們分發以前未見過的武器,軍隊已經成型,各人歸位,由聖靈親自指揮。他們又聽到靈裡的聲音說,神是獨行奇事的神,以超理性的奇妙和智慧行事。當聽到號筒的聲音響起,眾人就各就各位。

 

.周神助牧師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與其他幾位台灣牧者,特意來港參與此次的啟動聚會,他在會中指出,我們不應只為問題禱告,為問題禱告是禱告不完的,我們要為神的心意禱告。我們期待在40天中,每一天與神的心意更深對齊。另外,他又指出,我們的靈很多時候還在沉睡,雖然做很多事奉和工作,但事實上,我們的靈魂沒有甦醒,及與神對齊。但神說,醒過來吧!當我們甦醒,神的光就照在我們身上。在這40天,我們不只是為這個國家那個國家禱告,也不只是為以色列禱告,我們真正要關心的是神的國,願祂的國降臨,願神的旨意成就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1分鐘(57) – 讓孩子打破界限,活出神裡的身份

+按圖放大

讓孩子打破界限  活出神裡的身份

在世俗的文化下,孩子容易被冠上負面的標籤,無法展現神創造他們的美好。作為家長,讓我們幫助孩子打破界限,活出神所命定的身份。

1. 解放定型

社會文化、父母和他人有時將孩子錯誤的定型了,局限了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和行為,使他們無法變好。家長可以透過以下的方法破除孩子固有的定型。

孩童的動作是清潔,是正直,都顯明他的本性。 (箴 20:11)

破除定型的溝通方法:

方法: 效果或實踐:
1.鼓勵新的體驗 孩子能夠以新的方式看待自己
2.以讚賞建立自尊心 被讚賞的行為會重覆出現
3.示範好的行為 以正面的行為突破負面
4.適當表達你的期望和感覺 「當你……我不高興……我希望……。」

2. 鼓勵自主

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事情,他們會從錯誤中學習。家長只是陪同孩子成長,不要代替孩子去做或思考。

「不要把孩子限制在你的知識範圍內,因為他誕生於另一個時代。」
—猶太人諺語

鼓勵自主的6個方法

1. 讓孩子選擇

問孩子想喝半杯還是一杯牛奶看似不太重要,但每次的小選擇都代表他可以掌控自己某部分生活。

2. 對他們的努力表示敬意

站在孩子角度,就會明白任何新體驗都是不容易,嘗試以這種方式鼓勵孩子:「這不簡單,但你試試看。」如果他成功了,會為自己完成一件困難的事感到驕傲。

3. 不要問太多問題

一位母親分享,當她不再以問題轟炸兒子,而是充滿興趣傾聽,兒子反而向她敞開心扉。這並不表示永遠不能問孩子問題,而是要敏銳察覺你的問題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4. 不要急著給答案

當孩子問問題,通常已經對答案進行過思考,家長只須與他互動,有所共鳴,幫助他進一步探索自己的想法。尋找答案的過程與答案本身同等珍貴。

5. 鼓勵孩子運用家庭以外的資源

減少孩子依賴父母的一個方法,就是讓他知道擁有珍貴資源的廣大外在社群,正等著他去運用,例如圖書館,博物館等。

6. 不要剝奪孩子的希望

生活樂趣大多來自幻想、期待和規劃,如果父母為了不讓孩子面對可能會產生的失望而介入阻止,就會剝奪他們許多重要體驗。

其他建議的溝通方式:

3. 尊重孩子的感受:

了解並接納他們的內在感受,給他們機會表達困擾,讓孩子覺得被尊重。要用心傾聽,不要否定、建議、質問、分析等等。

4. 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的5個步驟:

  1. 討論孩子的感覺與需要
  2. 討論你的感覺與需要
  3. 一起找出雙方都同意的方法
  4. 寫下所有想法
  5. 討論並達至共識

 

參考:《怎麼說,孩子會聽 vs. 如何聽,孩子願意說》— 安戴爾.法伯 及 依蓮.馬茲麗許,高寶出版。

第二屆基督徒心靈健康研討會 「自我接納和包容」是主的心意

第二屆基督徒心靈健康研討會於7月9日假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堂舉辦。研討會以「和諧香港:為何不和諧?如何建和諧?」為題,同場發表「2018和諧香港調查報告」,並探討如何從個人內心、家庭婚姻及社會組織三方面建構和諧。

內心和諧的重要

「2018和諧香港調查」於5月份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香港886位14至71歲成年人,希望了解受訪者內心、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和諧狀況。報告由Nice Talk輔導中心服務總監鄭健榮博士負責發表。他引述2016年一項由來自12個不同國家的心理學家合作的大型幸福研究,發現大部分受訪者都認為個人狀態、家庭關係、人際關係是定義快樂最重要的三項指標,而其中內心和諧(如內心平靜、平衡和滿足)是穩定情緒的最重要因素。鄭表示,上述調查以歐洲國家為主要研究對象,激發香港忠僕事奉中心及Nice Talk輔導中心對香港人進行本土首個同類研究。

本次調查報告顯示7%的填卷者認為自己不是快樂人。鄭指:「事實上香港患有情緒病人士佔4.4%,老年人每10人中,便有1人患有情緒病。所以這7%不快樂的受訪者很有可能同時患上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狀,並不容忽視。」調查結果與歐洲研究類同:自我評估「幸福指數」愈低的受訪者,愈無法做到「自我接納和包容」,有更高機會認為自己是不快樂的人,並且擔憂健康、財務等各方面問題。

調查又嘗試比較個人因素與內心和諧程度的關係。數據顯示內心和諧與性別、教育程度和宗教信仰與情緒健康程度沒有直接關係,反而年紀愈大,內心愈和諧。然而鄭依然認為要達至內心和諧,需要信仰的幫助:「接納、原諒自己是主的心意。我們在主禱文中,求主赦免我們的罪,如同我們赦免人的罪。我們很多時候都無法赦免自己的過失,當神愛和接納我們,我們也要學習如何愛和接納自己,這才是比較健康的人生信念。」

家庭和諧的心得

研討會同場特邀資深親子及婦女教育工作者何羅乃萱師母分享達至「家庭婚姻和諧」的心得。她指出,香港家庭、婚姻問題嚴重,社會卻對此缺乏解答:「互聯網發達令資訊氾濫,網上充斥着解決方案,卻沒有真正的答案。」她又提出了幾個人們回應家庭議題的可行方式,包括:關注個人成長與成熟、調整空間與生活優先次序、處理和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問題與陰影、學習與苦難同行、建立支持系統守望相助、培養閱讀習慣,積存正能量。羅小時候曾被母親標籤成「不幸運的女兒」,造成很大的傷害。多年後她的丈夫何志滌牧師邀請她在一個嘉年華中,代表全家負責玩遊戲,讓她經歷到幸運地贏兩個大獎的喜悅。她感謝神的介入,醫治她原生家庭而來的創傷。有一次,她在主講一個親子講座後,有母親前來表示她不懂如何鼓勵孩子,因為她從未被擁抱過,羅擁抱她,她立即哭起來。羅指出:「若我們希望家庭狀況能改變,我們要關心別人的孩子好像自己的孩子。」羅認同信仰有助人達至「內心和諧」:「信仰有一個好處,我們可以求神讓我們明白,我們所見所聞給我們的印象是否真確。」

.左起鄭健榮博士、許志超博士、翁麗玉牧師及何羅乃萱師母

學習處理衝突

組織心理學家許智超博士則從社會組織角度,分析負面情緒和行為引發的惡性循環。他剖析:「人與人衝突是因為不信任,不信任是因為有異議。異議可以令團隊或組織更加健康,但當大家有不同意見而又無法及時一起集中精神處理這些異議,人與人之間便會產生不信任,逐漸累積為衝突。」許從生物學角度指出,腦部邊緣系統中負責處理、記憶情緒的杏仁體在人情緒低落時血量會上升,令腦部理性認知的部分血量減少,從而無法有效處理異議。

許亦提出了「鏡像知覺」的概念,說明當與人發生衝突時對世界、對事物的觀察有偏差:「在衝突中,雙方都會覺得對方有問題、有誤解,而只有自己才是對的。每當我們發現對方有任何不妥當的地方,便會將對方的過失到處宣揚。」許最後以箴言15:1作勸勉,認為要解決衝突,人們必須承認、體諒自己與爭執的對象,皆有負面情緒的循環,從而有助警覺自己在爭執中亦可能有犯錯。

 

(記者潘意韻報導)

【Kingdom LIFE】以色列好好玩!

Wilson (周庭溎):
如果以賺錢的角度,我不會寫書,我的熱情來自想用一個有趣的方法讓人認識神。

邀請你踏上美好的旅程

在寫這本旅遊書之前,Wilson已經去過3次以色列。去年當他在一個旅遊網站工作時,他認識了一間旅遊書出版社的編輯。當時他給了Wilson大約100本旅行書。Wilson發現,在市面上沒有見過一本關於以色列的旅遊書,網上關於以色列的旅遊資訊也很少,於是他產生一個想法,寫一本以色列的旅遊書。「我寫這本書的心願,是希望無論是否基督徒,都首先對以色列有一個認識。別人對以色列的印象都是關於戰爭、炸彈,但其實以色列有和平的一面。我不是以一個信徒的口吻去寫這本書,因為想信與未信的朋友都有接軌的空間,如同突然邀請別人去教會,可能會有些抗拒,但我說邀請你去一個美好的旅程,這個旅程很特別,是耶穌走過的路,擁有歐洲、中東和非洲風情,你會不會想去看一下? 」Wilson曾經聽一個航空團契的人分享,航空公司開了一條新的航線去以色列,他有一個同事就因此而信耶穌。「我就想,如果有一本書能帶人去這個地方,我覺得神會親自與人說話。

.以色列空軍基地
.好撒瑪利亞人國家公園

寫書之旅,信心之路

然而,這本旅遊書的成書過程並不如一次旅行般的悠閒和簡單,Wilson投放其中的心力時間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但神保護的手卻是從沒有離開。從去年3月開始,Wilson每日除了工作,就是不斷寫書做計劃,直到半年後,Wilson出發到以色列,開始實地採訪。從11月9日開始,大約50天,Wilson踏足200多個景點。由於時間緊逼,他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每天只能睡4-5個小時,巔峰時候,一天去4個國家公園拍照採訪。其中一件奇妙的事是,在以色列,去國家公園採訪是需要取得政府批文。Wilson曾多次向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發電郵申請許可,但直到抵達以色列,都沒有回音。當他去到哥拉汛,就是馬太福音講到有禍了的那個地方,他遇到了國家公園管理局的部門負責人。他主動提議有需要可以找他幫忙。之後Wilson再發電郵給局長的同時也發給他。結果15分鐘之後,整個以色列的國家公園他都取得許可能自由拍照採訪了。「當時我心裡覺得很微妙,在這個被咒詛的地方,神卻告訴我,我正在這裡幫助你。」

.希律國家公園

Wilson在信仰的路上曾經迷失,但每次去以色列旅行的過程中,他都能發現聖經中真實的地方與自己所理解的,其實是有差距。「在文化和認知上,當我們走近一個地方,貼近原本,就會看得更加清晰。例如加利利是什麼樣子,聖經提到耶穌與門徒曾在那裡遇到風浪,當我們親身經歷的時候,就會更加明白神的愛了。然後我慢慢發現,我心中很多扭曲的價值觀,是因為我對神和聖經的不夠認識。」

平安在以色列

今日的特拉維夫如此美麗,其實在100年前,它只是一片荒蕪的沙地。就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猶太人去建立這個城市,神不斷將猶太人從四面八方帶回來。「你走過的每一條街道,都可以說經歷了很多的艱辛才出現,加利利第1個Kibbutz(以色列的一種集體社區)的誕生,今日的加利利乾淨翠綠,全部都是得來不易。就算不用信仰的角度去看,都會被這個民族的堅毅感動。媒體上有很多負面的新聞出現,但如果深入當地去看,民眾不是用一個仇恨的角度去看以巴關係。例如在Kibbutz可以看到阿拉伯人,在學校中,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可以是朋友,是可以和平相處的。」

.猶太人

華人蒙恩的身份

今年是以色列建國70週年,中文的以色列旅遊書在此時誕生可謂別具意義。在過去幾次對以色列的探訪,Wilson看到神對華人有特別的祝福。因著在二戰時期,上海人曾經接待過走難的猶太人,而當這些猶太人回到以色列,一直在心裡銘記華人對他們的幫助。「直到今日,華人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中間,都是比較受尊重,能夠和平相處的。當華人來到以色列,其實兩邊都是朋友。猶太人或穆斯林對華人基督徒都是不抗拒的,華人信徒很容易走進他們的社區,令到他們明白我們所信的是以色列的救主,也就是耶穌。

.鐘乳石洞穴自然保護區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觀點] 全球共同協作 創造救援奇跡

12名泰國「野豬」少年足球隊員及其教練受困山洞,連日來成為全球媒體報導的焦點 ,經過多輪拯救行動,最終全數生還,成功被救出,全球不單鬆了一口氣,更為這次救援神蹟而欣喜不已。而這次「悲劇」能化為「喜劇」的關鍵,實有賴於「全球協作精神」所展示出來的「集體力量」,這也成為了「一方有難,全球支援」的普世價值的完美示範。

在救援行動初期,泰國海豹部隊雖然已盡全力,但由於經驗及專業裝備不足,使救援行動毫無進展,面對困局卻苦無對策。就在這生死關鍵的黃金搶救時刻,一名英國探險家昂斯沃思(Vern Unsworth),為整個拯救行動的成功,提供了關鍵性的援助。6年前他為了探索泰國洞穴而來到清萊府,故此對「睡美人洞」的地形相當熟悉。一位泰國政府員工表示:「我們常常取笑他多年來對這些洞穴如此著迷,但萬萬想不到今天卻成為拯救這群少足的英雄人物。」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昂斯沃思一開始就建議這次救援行動必須找外國專家幫手,但泰國官方起初並不理會,經昂斯沃思多番堅持,才遊說成功。今次行動來自全球的拯救隊伍包括:英國、美國、澳洲、以色列等國家的精英、專家和志願者合共超過1,000人以上,他們共同組成了一支國際拯救盟軍。而90位趕到當地的潛水員當中,有50位是來自國外。

主耶穌清楚地預言,末世將有越來越多及強烈的天災人禍,特別是面對大自然的災害,相信沒有一個國家敢誇口能獨善其身,獨力面對及獨力承擔。「一方有難,各方支援」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更是天國的價值觀與文化,唯有「共同協作」才能共創奇蹟。普世教會作為全地的救主基督耶穌的身體,與眾多機構之間又該如何協作,才能更有效地配合基督在末世的拯救計劃,實在值得我們深思及深入探究。

正如耶穌所說,「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約17:22)我們深信不疑:獨力不如合力,獨行不如同行;獨奏不如協奏,獨享不如共享,你可有同感?你又會如去裝備自己,使機會來臨時,你有機會成為創造奇蹟的一份子?


文@何寶生

「全球40天禁食禱告」運動 8月1日啟動 全球百餘國家參與

在即將踏入猶太歷5779年之際,經由全球多位牧者與屬靈領袖的禱告和尋求,領受現在要連結全球國家,一同發起40天不同方式的全球性的禁食禱告:從8月1日開始,直到9月9日太陽落山為止,預備進入猶太新年,目的是呼召全球基督身體一起同心,為以色列的復興,華夏民族行在神的旨意,各族各方建立神的家以及全球基督的身體興起禱告,預備榮耀君王的道路。

香港啟動禱告會將於8月1日於孵化箱事工舉行。本次的40天禁食禱告會,除了有香港、台灣教會加入,尚有以色列、美國、韓國、日本、澳門、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此外,透過各國教會、組織或團隊各自的網絡連結,預計將有100多個國家參加,形成一股巨大的全球性40天禁食禱告運動。

主題經文為詩篇2篇8節「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以及約珥書2章12-15節「耶和華說:雖然如此,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因為祂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或者祂轉意後悔,留下餘福,就是留下獻給耶和華你們神的素祭和奠祭,也未可知。你們要在錫安吹角,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

參加者禁食的方式,個人或團體1天至少禁食1餐,一週至少5次,並於禁食期間禱告30分鐘到1小時;亦可使用電話或社群媒體一起禱告。屆時將在「全球40天禁食禱告」官網提供中英文禱告指引與禱告文。

禱告方向分為:一、個人方面:為不尊重神,不看重神的話,沒有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悔改禱告。二、家庭方面:為不尊重神所設立的聖潔婚姻、神聖秩序、親子關係悔改禱告。三、教會方面:為沒有合一,也沒有彼此相愛悔改禱告。四、城市方面:為只顧自己的事,對城市冷漠、不關心,沒有憐憫和幫助孤兒寡婦、窮乏、困苦流離的人,以致城市亂象和不法的事叢生悔改禱告。五、國家社會方面:為叛逆、驕傲獨立、任意妄為、流無辜人的血等罪悔改禱告。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呼籲眾教會,不分宗派、不分地區,同心參與這全球100多個國家的40天禁食禱告。相信在神的大憐憫之下,不僅為個人、家庭、教會與城市帶來醫治與更新,也必定會扭轉華人教會的屬靈氛圍,並促使教會的復興與各個領域的轉化。

(KRT訊)

港珠澳三地信徒聚集 回歸天父的心

「澳門回歸天父的心」團隊,於去年9月的「榮耀啟航宣教聚集」中,集結港珠澳三地信徒,除了紀念馬理遜牧師來華210週年外,更同心宣告承接宣教一棒。7月4日團隊再次招聚三地信徒,假澳門國度事奉中心,同心敬拜、禱告、尋求,更深回應天父的心意,盼望神將這「三根繩子」帶進更深的「合一」。

本次聚集共有港珠澳約90多位教會牧者、信徒並職場領袖出席。「回歸天父的心」團隊簡報在2018上半年走訪了珠海及香港探望基督身體的家人,一同在敬拜與禱告中,認出彼此的需要。同時他們也在會上分享,領受此次聚會,天父是要聚集三地基督的身體,預備祂的新婦,對主更深的愛慕,同心的尋求,滿足天父的心。大會以三色銅線結成的十字架為紀念品,象徵著港珠澳三地「三股合成的繩子」在基督裡合而為一,藉以提醒我們繼續為此合一禱告守望。最後,有牧者用以賽亞書60章向港珠澳三地宣告,這正是三地要興起發光的時候,因為神的大光已經來到,讓我們一同跳進神的榮耀,並天父的大心裡,為此合一勇敢踏進一步。最後,「回歸天父的心」團隊鼓勵三地信徒,帶著期待離開,期待下一次的聚集,期待神要在將來的日子,透過我們的每一位,來成就祂的美意。

(資料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2018 SHINE 營會 國度降臨聖靈澆灌 年輕生命被翻轉

2018年SHINE營會以「Kingdom國度」為主題,於7月3至6日在台南遠東科技大學舉行,共計有來自全台灣67間教會,1155位青年學生參與,一同思想並體驗神國度的真實與權能。

今年聚會內容聚焦在「因為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林前四20)擔任總召集人的陳榮敏牧師(台南活水教會)表示,去年底籌備團隊在禱告尋求時,就領受到2018年將會是充滿神蹟奇事的一年,繼續禱告後就出現「國度」的啟示,於是決定為今年的主題。在首日晚會中,原本40多分鐘的敬拜卻停不下來,甚至幾乎沒有時間講道,整個敬拜團隊完全讓聖靈帶領,原先準備的詩歌一首都沒有使用,卻能順著靈裡的感動合一服事。擔任主要講員的邵聖光牧師認為,聖靈開了一扇門,讓他們進入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敬拜,就此打開學員的心。雖然很累,卻讓整個團隊有全新的眼光和領受。

今年參加的學生中,有三成五是未信者,陳榮敏認為是神的恩典吸引這些學生前來,顛覆他們以往對信仰的認知,不但見到真實的信仰,也在他們生命中留下真理的印記,因此才經過兩天的聚會,就有將近100位學生決志信主。邵聖光則回應,當超自然的真實切入他們的生命,儘管有些未信者不曾有過這樣的敬拜體驗,但他們透過這些經歷就會知道信耶穌是真實的,而不是相信一個宗教。

對於教會的未來,邵聖光有認為神要藉著SHINE不只改變台南,還包括全台灣,甚至擴及整個世界。現在正是全球基督教會的關鍵期,今天就要很認真地看著將來要承擔教會責任的人,去瞭解他們的現況如何、需要什麼裝備,這樣到世代交替時,才不會找不到人,或是那些人早已經失去了對信仰的熱切。因此,SHINE的存在讓我們可以接觸到下一代,大膽傳佈不妥協的福音真理,做我們該做的事,聖靈必定會動工改變人的生命。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黃玉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