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圖放大
近代宣教浪潮回顧
第一波:海岸宣教(1730s-1850s)
當時工業革命正蓬勃發展,宣教士更容易乘船飄洋過海,到達非洲、亞洲等新世界的,以貿易為主的沿海城市展開宣教工作。
代表人物
新生鐸夫伯爵(Count Zinzendorf, 1700-1760)
普世福音運動先鋒,莫拉維亞教會(Moravian Church)創辦人,發起了近代世界性的宣教運動,為威廉·克理和隨後的宣教運動奠定了基礎。
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 1761-1834)
近代宣教之父,是英國浸信會差會的創辦人之一。1792年,他用以賽亞書54章2-3節宣講宣教異象:「望神作大事,為神作大事」,成立了英國浸信會差會。
1793年,他成為差會第一位宣教士前往印度,引發英文世界相繼組織差會,差派宣教士。他將聖經翻譯成包括孟加拉語、印地語和梵語在內的40多種語言,留下深遠影響。
第二波:內地宣教( 1850s-1930s)
宣教工作逐漸從沿海城市向內陸發展,宣教運動得到極大擴展。
代表人物
大衛•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
被喻為「非洲之父」的大衛•李文斯敦醫生,獨自步行深入非洲三千哩,致力將文明與基督教福音帶入非洲,掀起西方教會對非洲宣教的熱情。
戴德生(James H. Taylor,1832-1905)
以中國內陸為宣教目標。 1865年創辦中國內地會(今海外基督使團)創辦人。戴德生在華51年,差會(傳道會)共差派了超過800名傳教士,在18省成立了205所傳教站,並在中國帶領12萬5千人歸信基督。
學生志願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受到戴德生影響,「劍橋七傑」於1885年前往中國宣教的行動影響美國,導致Robert Wilder於1886年發起學生志願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推動美國許多大學生赴海外傳教。
第三波:族群宣教(1930s-現在)
宣教工作從沿海和內陸地區向更明確的目標——世界上的一萬三千個「未得之民」群體推進。
代表人物
馬蓋文(Donald McGavran, 1897-1990)
被譽為「教會增長運動之父」,生於印度宣教士家庭,1923年畢業後追隨其父腳步回到印度宣教。1961年,馬蓋文成立了「教會增長中心」。1965年,他受邀加入福樂神學院,就任「普世宣教學院及教會增長中心」(School of World Mission and Institute of Church Growth)的創院教務長,推動「本地佈道,外地差傳」相結合的教會增長運動。
金綸湯遜(Cameron Townsend, 1896-1982)
1917年,金綸原本是到瓜地馬拉推銷西班牙文聖經,但他發現當地印地安人需要的是母語聖經,於是學習加知告語,用了12年翻譯了加知告語聖經。
為了因應聖經翻譯龐大的需求,金綸在1935年成立世界少數民族語言研究院(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及後在1942年創立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 一生致力聖經翻譯。
溫德博士(Ralph Winter, 1924-2009)
被譽為20世紀宣教界巨人,1955-1966年於中美洲危地馬拉宣教。1976年,他創立美國世界宣教中心(U.S. Center for World Mission),致力在美國本土積極推動宣教。
1974年第一屆洛桑大會中,首先提出「未得之民」(Unreached People Group)概念,宣教重點向最少接觸福音的族群轉移,成為宣教學上的里程碑。
第四波宣教運動:現在已經發生
「第四波宣教運動將涉及所有年齡層和國籍的人,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利用創新科技和關係佈道方式,與世界上的每個人接觸,所有信徒都是宣教士。」——Ron Boehme
特點:
所有年齡層和國籍
孩子、青少年和成人信徒都參與到福音工作,普世宣教已興起,典型宣教士將不再是第一世界白人。
利用創新科技
社交媒體、衛星電視、電影、藝術等媒介去接觸世界每個角落的人
關係佈道方式
朋友間福音分享,職場小組、公司團契等網絡連結領人歸主
各個領域
家庭、宗教、教育、媒體、藝術與娛樂、商業和政府,「七山」領袖興起
資料來源:
Ron Boehme. The Fourth Wave: Taking Your People In The New Era Of Missions. YWAM Publishing, 2011.
《時代的浪潮》,馮家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