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商道論壇 以實踐神學回應社會

由使命商道、豐盛社企學會、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主辦的「2018使命商道論壇:實踐神學的社群轉化」10月27日在浸會大學舉行。主題演講由關瑞文教授及郭偉聯副教授講述實踐神學的社群轉化。論壇其後分為多個實踐工作坊進行討論,分別談到實踐神學、公共神學及系統神學的實踐性。

關瑞文指出,教會和神學現在面對「離地」的問題,是出於社會結構及世界變得複雜所致。過往社會較簡單,教會將信仰「淺層道德化」,就是叫人做個好的基督徒。關認為,今天的神學要「讀出現實的複雜性」,並要「從現實悟出信仰承載力」。他以聖經中寡婦奉獻兩個小錢為例(可12:41-44),耶穌用來責備「文士侵吞寡婦的家產」,但教會卻常用來鼓勵人奉獻,實在是有眼無珠。關認為要找出什麼因素或意識型態在塑造我們的信仰解讀,要緊記信仰不能被社會及政治論述所取代。實踐神學用信仰轉化香港,在地上作好見證,讓人發現神的臨在。

郭偉聯則提出實踐神學具有以下四個特質:一、具批判性,面對人間的痛苦和需要,再在聖經中尋求回應方法;二、是一種神學,要以神學來詮釋其他理論,以神學來觀照實踐的方法;三、不單關乎教會及基督徒的經驗,更需擁抱世界的實踐,與教會外的需要和社群溝通;四、力求找出忠於信仰及福音的實踐,叫人得著福音。葉菁華副教授指出,聖經中的鬼及靈界權勢可解作任何社會上令人身不由己、失去自由的力量或制度,因此教會不單要對抗靈界超自然的力量,也要對抗社會文化的權勢,轉化是天國使命的一部分。

是次論壇是為期三天的「跨堂會.支持社企」活動的一部分。超過30間社企在浸大舉行展銷、工作坊及講座,讓參加者以行動支持社企,用愛鄰舍的心,關心弱勢社群。

 

(記者林暐皓報導)

五牧演唱會 以音樂與新世代同行

由何志滌、陳恩明、劉穎、何寶生及譚子舜5位牧師聯合演出的「We are with you」慈善演唱會於10月30-31日在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五位牧者首次同台演出,除了用詩歌讚美神,分享生命見證,亦與多位歌手同台獻唱多首經典金曲,以音樂打破隔膜,與年青人跨代同行。

牧者們在台上分享個人生命見證,與觀眾大談錢財、婚姻及愛情等話題,其中何志滌牧師及師母甜蜜同台合唱,將觀眾的熱情推上高峰。他們分享到婚姻好像旋轉木馬,要以神為中心。嘉賓歌手車婉婉更即場分享見證,她如何由拜觀音,批命等轉向神,以及神超自然地幫助她戒煙,更在戒煙七日後就認識到現時的丈夫,並向觀眾演唱「上帝早已預備」。另外,牧者們還與一眾年青歌手,如鐘舒祺、陳卓賢等合唱,以音樂實踐信仰的跨文化、跨世代的影響力。

是次演唱會為慈善傾情演出,所有收入扣除必要開支後,一切收益將撥捐「新生命動力協會」培育未來新世代基督徒演藝人才。

(記者林暐皓、何云深報導)

盧恩格宣佈TheCall事工光榮結束 傳遞雙倍恩膏讓下一代走更遠

TheCall創辦人盧恩格(Lou Engle)10月23日於個人網站上載公開信,宣佈結束運作接近20年的TheCall事工,並差派其屬靈兒女開展新事工接續TheCall的工作。公開信亦作為官方新聞稿上載於TheCall網站主頁。

盧於信中指,結束TheCall事工是從神而來的領受:「今年2月我在夏威夷禁食期間,我讀到列王記下2章,以利亞在約旦河邊將他的外袍傳承給屬靈兒子暨雙倍恩膏的繼承人以利沙。為了美國下一階段的突破,我需要集中傾注雙倍恩膏在兒女身上,像以利亞傳承給以利沙、施洗約翰傳承給耶穌一樣,將自己的屬靈產業傳承給能夠比我走得更遠的人。」

「我強烈地感到:除非麥子落在地裏死了,否則無法結果子。TheCall事工必須『死去』,才能在美國帶來神復興的大能。在過去的20年間,神透過TheCall招聚了數以十萬計的信徒,透過禁食、禱告預備下一次的屬靈大覺醒。如今我確信TheCall事工必須光榮地結束。我為這一刻而歡慶,因為我為了新一浪的耶穌運動與美國的改革,將自己傾倒於屬靈兒女身上。」盧恩格相信,結束TheCall象徵美國將要轉換到傳福音的運動中。

盧亦在信中強調,對信徒禁食、禱告的呼召不會隨著TheCall事工的結束而中止:「明年將會有一個全球性的運動,為全球福音大收割禁食禱告40天。我將開展盧恩格事工(Lou Engle Ministries)以便發佈我從神而來的各種領受及事工。屬靈兒女Paul及Cheryl Amabile亦會繼續透過The Briefing平台興起先知性代禱。透過這次轉型,我將差派屬靈兒女David及Audry Kim夫婦啟動新事工Contend運動。我相信他們會得著TheCall雙倍的恩膏,接續TheCall為下一代持續禁食、禱告、作拿細耳人式的奉獻。這是我所承傳的產業:我期待下一代的兒女們帶領美國全然進入神的旨意中。」

TheCall於1999年成立,2000年開始不定期舉辦超過20個持續12-24小時的公開禱告、敬拜聚會。機構最後一次舉辦的聚會,是2016年4月9日為紀念美國阿蘇撒街大復興110周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Azusa Now」禱告特會,15小時的聚會共招聚了70,000名信徒參與。Contend事工網站亦特設網頁,列出TheCall曾舉辦所有聚會的詳情,以尊榮盧恩格透過此事工所作出的貢獻。

(來源: Contend網站Lou Engle個人網站TheCall網站,2018年10月22、23及24日,潘意韻編譯報導)

禱告:求主祝福年輕一代,倍增上一代的恩膏,讓屬靈產業世代傳承,更進一步。

《信息版聖經》編譯畢德生安息主懷

被譽為「牧師的牧師」的作家及聖經學者畢德生(Eugene Peterson),於10月22日主懷安息,終年85歲。

畢德生屬美國長老會。1963年,畢德生在馬里蘭州貝萊爾市(Bel Air, Maryland)創立基督我王長老會(Christ Our King Presbyterian Church),牧會近三十載。1991年,他到温哥華維真學院(Regent CoIIege)任靈修神學榮譽教授,直至2006年退休。

香港宗教更新運動胡志偉牧師在90年代師從畢德生,並獲他個別指導,完成畢業論文。他在事工網站撰寫評論,讚揚畢德生「忠於基督多於本身宗派,閱讀範疇是基督教的不同傳統與宗派。」

畢德生著作甚豐,超過30本。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他憑藉個人讀經領受及多年牧會經驗,用現代英語重譯聖經,花了12年完成的《信息版聖經》(The Message)。胡志偉表示,畢德生非常重視聖經,視之為靈性及牧職之本源。胡又將其著作分為聖經教導、教牧職事及靈性生活三大類,包括有《信息版聖經》、《聖經好好吃》(Eat This Book)、《聽主微聲》(Praying with Jesus)、他的自傳《牧者的翱翔:畢德生的40個牧養筆記》(The Pastor)、《俗世聖徒》(Leap Over a Wall)及基督教的經典《恆久專一的順服》(原書名:《靈命更新禮讚》,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

2017年,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認同同性婚姻,引發福音派強烈迴響。他其後澄清當時是以長老會牧師回答假設性問題,並收回有關言論。

胡志偉在缅懷老師的文章中說:「一代名牧過去,畢牧師留下甚為豐富的靈性遺產,讓我們享用與消費。」又說:「到目前為止,我只從畢牧師身上學到的只是皮毛,睹書思人,謹以此文向老師深表謝意。」

(來源 :Christian HeadIinesRNS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網站,2018年10月22日及26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感謝畢德生牧師留給教會的豐富遺產。

聖經博物館展出死海古卷證實為贗品 現已下架

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聖經博物館在10月22日宣布,館內收藏被視為在70年前於以色列沙漠洞穴被發現的死海古卷,最近經化驗後證實為贗品,未來將不會再展出相關物品。

自博物館去年開幕以來,便一直有人懷疑館方所展出的這16塊死海古卷碎片可能是偽造品,展品附帶的標籤上也有註明學者們對其真實性的質疑。這些碎片由擁有博物館的格林(Greens)家族於2009至2014年間購入。2017年4月,館方將其中5塊碎片送到德國聯邦材料研究及測試研究院(Bundesanstalt für Materialforschung und-prüfung,BAM)進行鑑定,學者們以3D顯微鏡進行測試,並對莎草紙上的墨水和沉積物進行材料分析,以數碼和X-光測試進行科學驗證。博物館首席策展人Jeffrey Kloha說,古卷碎片經過三輪檢測,以驗證出處、筆跡風格以及羊皮紙和墨水之間的化學關係。化驗的結果最終發現這五塊碎片「顯示出與古代的源頭不一致的特徵」,代表這些碎片極有可能是仿冒品。學者們推測,偽造者採用了古老的紙莎草紙或皮革碎片書寫,使得碎片在受墨水測試之前看起來十分真實。

博物館創辦人兼富商格林(Steve Green)透過發言人表示拒絕評論這次事件。發言人指,該16塊碎片中,7塊不會再展出,9塊將會相繼送去鑑定真偽,這9塊碎片的其中3塊現時正在館內展示,並附有標明學者們對其真實性有懷疑的標籤。格林曾在博物館開幕前向媒體表示不清楚碎片的賣家是誰。

Kloha說:「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教育公眾三方面的重要性:驗證稀有聖經文物之真實性、精密的檢測以及我們對透明度之承諾。我們不斷致力確保博物館遵守所有法律和博物館標準的承諾……當我們對展覽品有不確定,我們便把疑點放上博物館網站,並隨時更新展品附有的標籤。」

死海古卷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由貝都因牧羊人於1947年在死海附近的洞穴中發現,比任何其他當時的希伯來聖經文本有早約1100年的歷史。發現死海古卷之前,最早和最完整的希伯來聖經文本是在9世紀成書。以色列文物局嚴密保管大部分死海古卷,將它們展示在耶路撒冷的死海古卷博物館(The Shrine of the Book)中,當中許多古卷部份可以在網上閱覽。

(來源:CNNRNS,2018年10月22及23日,Hannah Lo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博物館能夠更精確地辨識古物的來歷和真偽,並有智慧管理展品和相關問題。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請辭 任內多番支持以色列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10月初向總統特朗普請辭。她在任內推動多項支持以色列的決定,獲以色列總理肯定。

特朗普表示六個月前,黑利表明希望任滿兩年後休息。「我們一方面為你高興,卻又不捨你離開。」特朗普讚揚黑利:「她非常出色,我們共同成就了非凡的工作。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也正在解決更多問題。」

黑利在任內推動向朝鮮實施史上最嚴厲的制裁,迫使朝鮮邁向無核化。聯合國通過了對南蘇丹的武器禁運,有助減少暴力,走向和平。她亦致力支持盟友以色列,並開始回擊聯合國對她的偏見。她為那些沒有投票「譴責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國家舉辦了一個慶祝會。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亦在她任內遷往耶路撒冷。6月19日,她代表美國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指其「長期對以色列存有偏見」。美國退出伊朗核計劃,堅決反對敘利亞,委內瑞拉,古巴以及俄羅斯的獨裁統治。

對於辭職的原因,黑利解釋道:「我從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到聯合國大使,經過了8年的緊張時間,我相信任期限制有利於公眾。我已經連續擔任公職14年之久。」她又說:「是時候換可以投入相同能力和氣魄的人上場。」她亦澄清自己無意參與2020年總統大選。事實上,黑利的任期與歷任大使的平均任期相約,皆為兩年。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在上年光明節讚揚黑利:「她好像『馬加比』,點起真理的燭光,驅除黑暗,破除謊言。」他亦發聲明感謝黑利「為反對聯合國的虛偽和為以色列的真理與正義而進行的毫不妥協的鬥爭」。

(來源 :JTAChristian HeadIines,及CBN,2018年10月9日及10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感謝黑利的付出,願有合神心意的人接替。

為何稱神為父卻表現如孤兒?-【國度角度】

近年來,「孤兒的靈」這個詞彙在教會中不脛而走,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貼上這標籤。教會頓時間成為一間極大的孤兒院。於是很多人都渴求找到一個屬靈父親,以擺脫自己是「孤兒」的身份。找到屬靈遮蓋與保護,也找到了家,有部分找不到父親的,就活在孤兒心態的恐懼與不安之中,惶惶不可終日。

仇敵就是要誘騙我們墮入牠所設下的鐘擺二極化陷阱之中:1、全然否定有屬靈父親的角色與功能,因主說不要稱人為父(太23:9)。2、對屬靈父親的迷思,到處去認屬靈父親(林前4:15),甚或覺得認得越多有名望地位的屬靈父親,就越有屬靈遮蓋與恩膏的承傳。那麼,究竟聖經的亮光及一貫的立場是如何?

一、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太23:9)根據經文上下文,主是另有所指的。主吩附我們不要受拉比、父、師尊等稱呼(太23:8-10),因主撕破了文士和法利賽人假冒偽善的面具,且直斥他們虛有其名,將難擔的重擔擱在別人肩上,但卻喜歡坐在高位、在眾人面前被問安、被尊稱為夫子、師尊,但其實是有名無實,耶穌要我們以此為鑑(太23: 2-12)。主要糾正的是:讓你事奉的果效,來證實你的職事,在神國裡為大的,反是以自謙的態度作僕人來服事的人,他們甘願放下權利,卻擔起責任作實事。

二、師傅雖多,為父不多,求你們效法我(林前4:15-16)。保羅留意到當時教會面對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太多師傅,但有為父的心卻不多。這是否同樣是我們現今教會所面對的問題?教會既是神的家,若家中無父,只有師傅、教師、教練、教官,其後果只會變成機構、事工、組織,而並非神所要建立的家。唯有父親才能生出兒子,教會若沒有父親也沒有兒子,又豈會成家?所以保羅求哥林多教會效法他,如何作屬靈的父親,並差派他的屬靈兒子提摩太去到他們中間提醒他們,並見證保羅在基督裡怎樣行事,在各教會中怎樣教導人。

三、稱神為父卻表現如孤兒是不信神(倪柝聲)。一天,天父藉聖靈問了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若你所愛的兒子,整天都向人喊著說自己是「孤兒」,你會有什麼感受?我說,那我一定心都碎了,因我知道自己對他所付出的,已經超過了自己能作的,為何他仍說自己是孤兒?然後,天父藉聖靈對我說,我差遣了我的愛子來世上,藉十架救恩赦免了一切願意悔改的罪人,並以極大的慈愛及憐憫收納我們作兒女,使我們可以呼叫:阿爸父!從此我們不再是奴僕,乃是後嗣,承受那屬天的基業(加4:6-7)。但我的兒女及僕人,卻被人亂貼「孤兒的標籤」久而久之,也自稱自己也有「孤兒的靈」,真使我心碎!

事實上父神已差祂兒子的靈住進我們心裡,使我們重新與父神建立一個親密不可動搖的父子關係,又豈能宣告自己是一個孤兒,仍然有孤兒的靈呢?這實在是極大的蒙騙。至於地上的屬靈父親,聖經並沒有禁止,只是神所命定給我們的屬靈父親,必然在靈裡互相會得到印證,神在教會中、在城市中、在國家中所設立作父老的,我們都應當尊重,但他們卻不一定就是你個人的屬靈父親,唯有聖靈親自配合的,聖靈必在彼此心中作印證。


文@何寶生

(三)家庭崇拜 -【家的韻律】

我們被造原為敬拜。不錯,我們在世不斷求神的旨意成就,但我們被造的終極目的,是為活出一個敬拜的人生。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和作出的抉擇中,就顯出我們敬拜的對象,為要活出能榮耀神的生命。在世界各地,音樂已被視為敬拜的代名詞,因為一首歌或調子,能驅走煩擾,幫助我們聚焦獨一的真神。因此,雖然唱詩或跳舞並不是敬拜的唯一表現方式,在這裡我們就乾脆用它們來代表敬拜吧。

記得還是孩童的時候,在大型聚會中,我常留意大人怎樣拍掌、舉手、擺動身子,甚至有時動也不動。雖然不理解為何有人站立不動,又有人轉動身軀,但我很想知道,怎樣才算是以「正確的」方式敬拜。關於「以心靈而不是肉體敬拜」,已有大量的神學論述,當然,「以肉體敬拜」究竟是怎樣的,人人的意見會有不同,是否那些唱詩聲量太大的人? 還是手舞足蹈,或以奇特動作引人注意? 另一方面,是否那舞姿優美的人就是「以心靈敬拜」? 無論如何,大多關注都放在勿以「錯誤的」方式敬拜。

舞蹈可以是有力的敬拜表現。我的祖父來自一個保守的背景,他反對社交舞蹈,因為那年代的美國人認為這是放蕩敗壞的表現。就在一次到以色列的旅程中,他參觀哭牆時遇上一場慶典,有一群以色列軍人放下槍枝,開始唱詩,感謝神帶領他們回歸故土,而且還圍圈跳起舞來,他們跳舞慶祝表現的喜樂,祖父也不禁駐足觀看,這時候,突然有軍人一手抓住他,把他拉到這個跳舞圈中,看著他蹣跚的踏步,努力跟上舞蹈的拍子,同行的朋友都笑了起來。這一刻的經歷對他的改變非常深遠。

兒女能經歷以舞蹈的方式敬拜,自由歡樂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對於我們在主裡作父母的,這是相當重要。若然跳舞敬拜要遵守一籃子的規矩,孩子寧願隨著收音機播放的無聊音樂起舞才感到自在的話,這才是羞恥呢! 因此,能在家裡一家人一起敬拜是美好的。

當你們跳舞時,可以一邊哼著一首歌,或者十首歌,又或重重複複唱著一首歌,無論你的家庭敬拜形式怎樣,在家裡一起做吧! 如果你的孩子還年幼,你可以不斷的把他們舉起又放下,隨著幼稚的歌曲與他們一起舞動身子榮耀神。如果孩子大一點的話,可以選他們喜歡的近代敬拜音樂,跟他們學習一些舞姿,可以與你的女兒轉轉圈,或者與你的兒子蹦蹦跳,可以一起跳著,也可以分開的跳,牽著他們的手,大聲的笑著、唱著,又或者謙恭的屈膝跪下、靜默主前。讓孩子看到你在神面前的敬拜,隨後一起暢談你的經歷吧!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四)認識神的聲音 -【聆聽的藝術】專欄

你能從幾個方式認出神的聲音,包括:祂尋找你的方式、祂話語的關聯性及你裡面結出的聖靈果子。祂通常溫柔地靠近你,尋找你,及叩你心門。神明白你人生中每個景況。縱觀聖經,祂每每告訴祂的子民不要擔心,也不要憂慮。為何不憂慮是如此重要?因為這些想法及情緒是與聖靈對抗。

故此,認識神聲音的第一步,就是明白那聲音並不會令人恐懼或焦慮。聖靈在我們遭受患難的時候安慰我們,祂同時溫柔像鴿子(太3:16),如果我們堅持擔心,祂不會阻止我們的決定。憂慮就像向仇敵禱告——它不斷攪動你,使你相信壞事將降臨在你身上,阻擋你得著從聖靈而來的能力、仁愛與自律。因此,如果一個念頭或感受會令你產生恐懼或焦慮,那就不是神的聲音。

神的聲音會因我們所犯的罪責備我們,但從不定我們罪。責備與定罪的差異在哪裡?神藉聖靈的責備是提醒你,某些你曾做或忘記做的事是錯的。神的責備,是為了帶來良好的改變,使我們在神面前真誠的悔改。當你承認你需要改變,你會對未來充滿盼望。責備是為了處理特定的問題,讓你透過靈或魂回應,以引領你更親近神為目標。另一方面,定罪是從仇敵而來的,讓你覺得神因你的過犯而惱怒你或拒絕你。定罪如同具破壞性的批評,並不為你的處境灌輸希望。

其次,你能認出神的聲音,因祂所說的話與你正面對的困難息息相關。聖靈會給你嶄新角度去看待目前的困難或一個人。神知道為何你的老闆惱怒於你或為何你的房子賣不出去。祂希望你尋求祂,按祂旨意祈求,並等待祂的智慧與指引。第三,你能透過你裡面結出的聖靈果子認出祂的聲音。舉個例子,你意識到一個陌生人的需要,很想用比平常更多的愛去鼓勵他。人子為服事而來,藉著祂的聲音,你對別人的需要愈來愈敏銳,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耶穌也被內心對人的憐憫所感動,聖靈會在你裡面產生同理心。

聖靈透過提醒我們的軟弱和過犯使我們謙卑。(參箴3:34及雅4:6-8)這使我們更有同理心,更平易近人,從思想裡遠離驕傲。簡單來說,聖靈透過耶穌賜我們的恩典,顯明神的愛。每天我們穿戴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弗6:14),同時聖靈提醒我們在耶穌基督裡的公義。

聽到神輕柔、微小的聲音會越發堅固你的信心,如同看見神向你開啟祂的道路。即使在神修正我們的時刻,你依然要學習信任祂,尋求祂的鼓勵及啟示的話語。因與神相交的結果,就是你內心將會充滿平安,而出於平安所作的決定使我們結果子更多。


文@約翰.保羅.傑克遜(John Paul Jackson),國際基督教先知性領袖,國際溪水事工(Stream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創辦人

國度1分鐘(63) – 突破者的恩膏

+按圖放大

突破者的恩膏

神是突破者,這是祂眾多聖名中的一個。

開路的〔或譯:破城的〕在他們前面上去;他們直闖過城門,從城門出去。他們的王在前面行;耶和華引導他們。(彌迦書2章13節)

突破者的恩膏,是神以突破者身分臨到所帶下的。突破的發生,是讓神居首位,走在最前頭,神自己就是那打開道路的戰錘。

釋放突破的屬靈原則

禁食
禱告
聖經上,許多不同形式的禁食禱告,都帶來極大的突破和得勝

整日禁食:約沙法從日出到日落,整日禁食為得著突破尋求神。(代下20:3-4)

四十天禁食:耶穌進入曠野禁食40天,勝過仇敵的試探。(太4:1-3)


靈裡
禱告
我們是向神說話,而非對人說話。(林前14:2)當我們以此方式禱告,聖靈就分賜我們啟示,或以超自然知識回應。
先知性話語 例如靈裡領受,聖靈使某段經文特別吸引,一段講道信息,某人分享的「感覺。」

神渴望告訴我們如何突破,先知性話語,能驅使我們在暗夜的季節裡,堅持不懈前行。(彼後1:19)

財務
奉獻
那些堅定不移,恆常奉獻的人,將得著自然界和屬靈的糧食;打開超自然的供應,及神的啟示;神會斥責那些來吞噬你的土產和果實的邪惡勢力。(瑪3:8-12)
真實的頌讚 使我們心思意念轉離自己,聚焦於神,向神發出邀請,降臨並掌管我們的環境,打開進入祂處所的通道。(參詩100:4)
悔改 希臘文「metanoia」——從meta(改變、質變)和noeo(思考)而來,是心思意念的改變,回轉進入新方式的思考,是一種內心的質變,帶來大能的轉化。

突破帶來的果效

疆界的
擴張
彌迦書二章13節中,那些突破城門的進入了更寬闊之地——向外擴展。
加增和
祝福
使徒行傳中,教會在數量上不斷加增,向外四散遍滿全地,並經歷了財務釋放,慷慨就是那突破的標記。
真實的
復興
總是伴隨著在肉眼不可見領域的突破,屬靈覺醒爆發,以致產生新的屬靈運動。
啟示 釋放如何前進的策略,顯明所當採取的下一步驟。
喜樂 當神突破一個極其艱難的障礙,歌曲喜樂地迸發。(賽44:23)
敬拜中
新的聲響
得勝的聲響,將使大衛的帳幕完全被恢復,就是敬拜、代禱和教會本身。(摩9:11-12)
牢不可破
的障礙
被挪開
那阻擋神能力和同在全然彰顯的一切都將被挪去。(賽45:1-2)

 

資料來源:《突破者的恩膏》—芭芭拉.尤德(Barbara J. Yoder)著,天恩出版社,2018

孕育天國夢想家 與天父同築夢

「築夢文化」特會於10月17-19日由孵化箱事工舉辦,大會邀請了美國伯特利教會,「神國在商界」事工及全球轉化學院總監安迪美臣(Andy Mason)為主要講員,安迪美臣說:「神透過身邊的人塑造你。神邀請我們加入一個築夢的群體——一個催促人跨越自己的能力範圍,發現和活出夢想的群體。」他又鼓勵與會牧者及信徒去建立築夢的氛圍,以致下一代能更好活出充滿夢想的生命。

認識天父是追尋夢想的根基

.安迪美臣(Andy Mason)

追尋夢想的根基並不是夢想本身,而是成為天父的兒女,天父會滿足兒女的想望。安迪說:「追夢離不開認定神是神,而我們是祂的兒女。祂是無限的,而我們是有限的。」他指出,我們不能用努力去達到神的標準,只能承認沒有耶穌就會失敗。生命是為了學習去體驗神有多愛我,不是證明我們有多愛祂。他引述約翰福音17章3節說:「永生是什麼?是認識獨一的真神,認識耶穌基督。」當人願意捨去生命,不再為自己而活,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尊榮神。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空洞,就是不理解神的本質是一位父親,未能感受祂的愛,與祂親密同行。若神只是滿足你的需求,你仍無法明白祂是位父親,因為這些監獄長也能做到。父親會滿足兒女心中的夢想和渴望。他又強調:「萬物在等待神的眾子顯現,是兒女而不是工人、臣僕(羅8:19)。」

安迪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你裡面蘊藏的東西比你所知的更多。神用你的身體包裹著來自祂的夢想。當你踏出一步,發現和活出夢想,你會在過程中發現神更多。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所願意的臨到,卻是生命樹。(箴13:12)生命樹就是你的獎賞。其實你甚至不用完成那個夢想,當你開始前進,並慶賀所踏出的每一步,那份堅毅和辛勤,那些鍛鍊品格的挑戰,你在過程中所獲得獎賞將超越你所能想像。那些在你身邊的人,此刻就在等待你活出夢想,啟發他們,並給他們盼望。這個世界需要更多全然活著的人,那人就是你!關於信徒如何開始與神築夢,他又指出,步驟比許多人想像中簡單。「若我能看到神看事情的角度,如果凡事都是做得到的,我會做什麼呢?這就是我們追夢的根基。不要只是尋求我能做的事,而是問神如何看待這件事。常常我們只看到有什麼不可能,卻沒看見自己手上有什麼。我當下能做一件什麼事走向夢想呢?」

.「夢想清單」工具,鼓勵與會者踏出追夢的下一步

起來擁抱天國夢想家

.馬健明牧師

馬健明牧師也在會中分享了他對年青人興起的夢想。他引用詩篇 110篇3章,指出一群帶著屬靈的激烈,奮力將天國拉到地上的年青人,已經在我們當中。他們以聖潔的妝飾,甘心犧牲自己,並在清晨最黑暗的時候出現。對於如何孕育出為天國發夢的一代,馬分享了7個建議:一、在先知性的家庭中成長,神會告訴他們怎樣向前走,進入突破。二、教導並使他們掌握神的話語。三、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超自然。四、看重和相信他們的夢想。五、期待他們都聽見神的聲音。六、與他們同行,面對跌倒,變得成熟。七、基督末後的軍隊必須是一個屬靈的家:將軍是為父為母的、士兵是兒女們、武器是神的同在。馬宣告:「讓我們這一代開始保護和孕育天國夢想家,使他們好像耶和華的軍隊向前走。我們一定要突破,絕對不能再浪費這一代的年青人。」他又激勵與會者說:「總要有一代人起來擁抱下一代,總要有一代人起來說魔鬼的手不能再觸碰我們的下一代,他們是屬於耶和華的。」

馬又以自己十多年前的經歷為例分享,他剛開始領受異象要開始孵化箱事工時,有人寫下一張紙條給他:「Pastor Eddie(馬牧師),我們相信你的夢想。」寫字條的人後來奉獻了555萬,讓孵化箱事工這個夢想得以實現。馬牧師說:「因為有人相信我們的夢想,事情就發生。」他最後又分享了對香港的下一個夢:「香港會成為使徒性的城市,作為中國的南大門影響中國。有夢想的一代要起來營造這個城市。」

(記者林暐皓報導)

【Kingdom LIFE】復和與醫治的呼聲 現代以斯帖Sylvia Yu:「神啊,我不再恐懼,要繼續勇往直前,我若死就死吧!」

加籍韓裔女子Sylvia Yu Friedman,以二戰慰安婦為題材寫下《不再沉默——來自慰安婦們的聲音》,近期該書即將發行中文版。Sylvia現定居香港,神給她負擔為二次大戰的慰安婦爭取公義,希望透過該書,推動現今中日韓人民復和,期望新一代能掙脫歷史羈絆,走出世代仇恨。雖然過程中滿是困難險阻,但如聖經中以斯帖王后般向神立志。

自小於加拿大成長的Sylvia,從前對身為韓國人的身份感到抗拒,但當她於15歲那年首次從母親口中得悉二戰慰安婦的事蹟,一股難以言喻的憤怒立時湧上心頭。「我當時很震驚,從沒有在歷史書上認識這戰爭,當我聽母親談及慰安婦,又解釋為何她叔叔雖能說一口流利日語卻從不買日貨時,我忽然明白,為何韓日中間總好像有道牆阻隔,一切源於那場戰爭。」

Sylvia從來對日本沒有偏見,但原來仇日情緒是能由一代傳一代的延續下來,連她也不察覺。2009年,她與彩虹橋醫治隊到廣州探望中國慰安婦,當日本領袖Tomoko Hasegawa向Sylvia道歉時,她本說不用,但發覺她的眼淚頃刻間像瀑布般湧流。「自那次經歷後,神的能力徹底醫治了我,使我潛藏已久、來自祖父母的仇日情緒都徹底被摧毀,帶來完全的醫治。」

.Sylvia攝於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室2015年開幕日

這次經歷扭轉了Sylvia的生命,促使她去寫這本有關慰安婦的書,她不諱言寫書時感到憂傷。「每早我會禱告及流淚,試想像很多慰安婦只有10多歲,這是公然強迫性罪行。而這循環今日仍不斷發生,我們需要禱告,求神停止這循環,及帶來醫治和復和,為中韓日重建關係,這是一段難以磨滅的公眾苦難回憶。」她憶述於2004年前往雲南訪問,「當地不少人仍然對日本人充滿仇恨,即使基督徒領袖也是如此。這是世代仇恨,是屬靈上的事情,基督徒需要為神在慰安婦議題上帶來醫治及復和而禱告,因這是中韓共同關心的議題。日政府至今仍不願承認慰安婦,甚至有些日本牧者覺得毋須為此而道歉,忽略了事件對中日韓之間關係的破壞。他們需要正視歷史,嚴肅對待,否則歷史還會重演。」

Sylvia現致力做復和工作,除了撰寫《不再沉默》一書,她更經常外出演講及籌劃電影拍攝:「我相信這是神對我的呼召,講述慰安婦、現代性奴隸議題,醫治世代仇恨,以真理宣揚復和。」她祈禱求中日韓年青人不要像慰安婦般一生充滿苦毒,「能掙脫於歷史羈絆,以耶穌為歷史中心,得到完全醫治,繼續向前邁進,盼望新一代成為無畏的精兵、神的將領!」

.Sylvia撰寫《不再沉默》一書

Sylvia希望透過電影,向非基督徒宣揚福音信息,「我深信媒體是很重要的工具,因它可接觸成千上萬人,我禱告可製作如《舒特拉的名單》般經典電影,有次我在美大學分享異象時,現場主持人遞上一張紙,上面寫着該電影編劇的聯絡資料,我很雀耀,像夢想成真,相信是神對我的肯定。」

慰安婦、販賣人口等題材極敏感,難道Sylvia一點不怕?她說不是天生勇敢,曾用不同的筆名,更曾想放棄,她禱告求神破除恐懼,並回應神:「神啊,我不再恐懼,要繼續勇往直前,我若死就死吧!」突然間,很多門為她打開了,她丈夫拍電影的門也打開。當人行在信主的道路上,神知道每人可以盛載的能力,就這樣Sylvia一小步、一小步向前行。「我想鼓勵其他女性,這完全不是我天生勇敢,在我成長過程中充滿掙扎,因是學校唯一韓國人,飽受拒絕,但神幫我踏出信心的一步,行在水面上。」

Sylvia相信神呼召女性,「我們被造不只為工作、結婚,只追求物質,不關心世界,我們為神所造有特別的生存目的和使命,神將會興起中國婦女,因她們過去至今受苦最多,百年來,很多大陸女孩經香港轉運至美加,香港至今仍是販賣人口一個重要通道。」她相信當基督徒參與社會事務,奇妙的事情將會發生,如當年卜維廉(William Booth)牧師創立救世軍幫助窮人一樣。

.Sylvia與韓國慰安婦倖存者Kim Soon-Duk攝於2001年華盛頓。這是她第一位遇見的倖存者,啟發她寫下《不再沉默》一書。

(記者李蕾報導)

[國度觀點] 以新歌釋放神的啟示

近期香港社會在政制、民主及公共財政等議題上爭論不斷,年青一代對個人的身分認同感到迷茫,對這片土地的未來展望普遍悲觀。教會本應是山上的城(太5:14),向整個地區提供盼望,卻常在各個社會議題上進退失據,流於口誅筆伐,心志無法相同,更遑論作出有影響力的行動,因此教會近年在社會上逐漸失去話語權。聖經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甚至可譯作滅亡(箴29:18)。香港的教會如何在仇敵的破壞面前拒絕被動,照著預言打那美好的仗(提前1:18)?

神賦予每個兒女使命,按照神的心意治理全地(創1:28、太 28:19-20),而先知性及使徒性恩賜現正逐漸在普世教會被恢復。神釋放教會作為天國議會(Ekklesia)的啟示(希12:23),教會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捆綁,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釋放(太16:19)。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過去曾多次宣告,華人將在未來10年會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族群,香港是釋放突破和開啟亞洲的門戶。時候到了,香港教會要將這些在靈裡看見、神在永恆已經成就的計劃釋放到地上,並作出使徒性的行動見證神的作為。

唱新歌,是其中一種新穎又有效的釋放神啟示的方式。新歌是從神領受天上的啟示,然後透過聲音釋放出來,不一定需要完整的歌詞或旋律。新歌超越人的理性,改變氛圍,讓聽見的人倚靠神(詩40:3),認同祂在香港的奇妙新工作(詩98:1)。讓我們學習拿起這屬靈武器在香港釋放神的判決:除滅魔鬼的作為、挪移空中魔鬼的座位、設立神的旨意,改變屬靈氛圍、恢復國家命定。因此我們可以唱新歌來頒令,香港的命定是一個將敬拜的香氣呈獻給神的港口。教會要同心投入末後敬拜禱告運動,興起本地的聲音,不單單倚賴外國的歌曲及模式。

香港是中國的門戶,要將神國度的豐富和啟示引進中國。神既然把我們設立於這個時代,我們必定能夠尋見神對此地更高的心意,並以敬拜和禱告帶著合一集體的權柄轉化香港。讓充滿藝術文化的香港,以創意的方式付諸行動,讓我們乘著這一浪華人的復興而上,彰顯神的國度。

基督徒閱讀問卷調查 2018 不經常閱讀者持續上升

第34屆基督教聯合書展於10月19-27日假尖沙咀街坊福利會禮堂舉行。本次書展有大約40間機構參與,展覽期間還有音樂共賞、文化講場,金書獎展覽、朗讀好書直播室、手作市集及親子伴讀等眾多活動。在10月19日的書展開幕禮中,大會邀請了福音證主協會董事會主席劉忠明博士,以及福音證主協會署理總幹事及基督教出版聯會顧問池麗華女士發布了「基督徒閱讀問卷調查 2018」的調查結果。

是次調查報告共收到了1480份問卷回覆,數據顯示信徒閱讀時間持續下降,尤其年青人情況更為嚴重。調查詢問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讀過多少本基督教書籍,46.5%讀過1-3本,14%沒有讀過,讀過11本或以上有12.2%。在年齡低於24歲的年輕人中,有52.6%每星期平均閱讀書籍時間是沒有或小於1小時(整體為39%),29.7%僅有1-3小時。有四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是「不經常閱讀者」,大部分認為主要原因是太忙碌及沒有閱讀習慣。

根據調查數據及反映結果,池麗華提出了以下4點建議:1. 為基督徒人人閱讀而努力。今天,基督徒要面對的信仰衝擊及思潮挑戰極大,我們呼籲基督徒反思閱讀的作用及價值,重新發掘閱讀的樂趣,特別在忙碌的都會生活中,閱讀是讓身心靈重新得力的良方。2. 要解決閱讀動機不足的問題。調查結果發現青少年閱讀風氣大幅下跌。在這一般性的香港現象中,教會可否扮演積極角色,推動青少年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我們呼籲基督徒家長或導師率先樹立閱讀榜樣,堂會亦可考慮推動青少年離開學校後,願意自發性地閱讀第一本書為目標。3. 推廣閱讀是要全面、持續及各方協作方能奏效。調查訪問經常閱讀受訪者中,其閱讀動力最高選項分別為個人興趣、增加知識、提升靈命及裝備事奉 。除第一項外,其餘動力皆因為閱讀的應用性,閱讀對信徒由靈命成長到事奉裝備上均有顯著的幫助,建議堂會在訂定牧養策略時,可在各部事工計劃中,引介閱讀元素作為延伸培育的方法。4. 要重新檢視讀者需要,策展閱讀新風氣。調查發現,經常閱讀的讀者中,決定買一本書的首四個原因為內容介紹、內容試讀、作者及書評。出版界中,提供內容試讀未及普遍,而書評工作更未有建立,建議出版社可積極考慮用多元媒體提供「試讀」,另書評是對讀者有影響力的,出版界更值得探討建立有公信力的書評制度。

 

(資料來源:「基督教出版聯會『基督徒閱讀習慣問卷調查2018』結果發佈」,記者莫嵐報導)

全台愛家公投志工大擺攤 宣誓護衛婚姻家庭決心

為讓愛家三公投案,跨越11月24日大選綁公投500萬同意票的門檻,下一代幸福聯盟(簡稱幸福盟)於10月20日再發動更大規模的全國大擺攤掃街行動。全台逾2,000個志工團體,上萬人擺攤、掃街、遊行,台南還出動20多組車隊,掃遍台南37個行政區,其中還有混凝土車,象徵大家守護家庭的愛和團結。

1020全國大擺攤行動當日,全台眾教會、幸福盟志工及大聲公全員總動員,身上穿上愛家公投背心、拿舉牌,在市場、公園、廟宇、街道散發愛家公投單張,爭取民眾加入幸福盟Line@。還有汽機車車隊,掛上愛家公投宣傳布條,沿途配合大聲公喇叭,用國語、台語、客語播放愛家公投訴求。周神助牧師(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引用腓立比書二章14-15節經文祝福禱告:「凡我們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也不要起爭論。求祢恩待,保守我們的心,讓我們誠實無偽,充滿祢的愛,面帶笑容。在這樣一個彎曲悖謬的世代,當我們在街上的時候,求祢保守我們,與我們同在,讓我們能夠成為祢的明光照耀,成為祢榮耀的見證人,成為有影響力的光跟鹽。」

為響應全國愛家公投大擺攤,台南地區的机嘉勝牧師(台南捍衛婚姻家庭聯盟主席)和李晉豪(台南安定力量聯盟執行長)號召所有支持愛家公投的教會,於上午9點在台南市政府的南島路集結,現場有7輛混凝土車隊在路旁一字排開,車身掛著粉紅色的愛家公投布條,象徵廣大基層的心聲,要讓執政當局無法忽視。机嘉勝發言表示,關於同婚議題,人民的聲音一直被故意忽略,希望能用公投將局勢扭轉回來,盼望我們用選票選出來的民意代表,能傾聽人民的聲音,不要再用錯誤及不適齡的教材傷害下一代,也能看重廣大百姓的權益。

談到愛家公投涉及歧視與違反人權一事,幸福盟法律顧問裘佩恩律師表示,目前全世界對同性婚姻的態度,只有不到30個國家支持,且絕大多數都是實施了一段時間的專法後,才慢慢改成同性婚姻法。就連歐洲人權法院雖然認定同性二人之間應該受到法律保障,卻也未要求會員國一定要實行同性婚姻法,可見他們認定婚姻並非基本人權,這與愛家公投第三案(給予同性二人的結合相關之法律保障)的立場是一致的,因此並不違反國際潮流。

幸福盟理事長曾獻瑩表示,看見大家走出去掃街,傳遞婚姻家庭價值,這樣的腳踨是何等佳美,距離投票日還有不到30天,鼓勵大家繼續向著標竿直跑,用祝福的心,走遍各城各鄉,鼓勵鄉親投入10、11、12號公投的同意票,一起來祝福這塊土地。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黃曉恩綜合報導)

關懷普悠瑪傷患及家屬 「教會站到第一線」

10月21日下午,台鐵新馬站的普悠瑪列車發生翻覆意外,187名傷患中,除了30人轉院至花蓮地區的醫院診治外,多數都送往羅東博愛醫院及羅東聖母醫院接受治療。宜蘭聯禱會主席、宜蘭靈糧堂游本義牧師受訪時表示,羅東地區的眾教會在事故發生後,在徵詢傷患家屬以及本人同意下,進行關懷探訪,雖然大部分的傷患及家屬都不是基督徒,但普遍都願意接受祝福禱告求平安。

蘇澳芥菜種靈糧堂的張孟訓牧師,除了第一時間到事故現場關懷外,且開放教會接待多位卑南國中的學生食宿,並在22日邀請心理諮商師為劫後餘生的孩子做團體輔導。教會芥菜種愛鄰全人關懷協會的志工們也進到聖母、博愛、蘇榮醫院協助送餐和營養品,陪伴仍在住院的學生。張孟訓受訪時表示,原本計劃去發放礦泉水及麵包等物資給受困的乘客,讓他們在等待接駁車回鄉時可以暫解飢渴,沒想到在現場卻看到令人怵目驚心的景況。當時警消和宜蘭當地的駐軍都全力投入救援工作,不僅死傷的病患需要趕快送醫,現場隨處可見滿臉驚恐的乘客四處茫然遊走。

談到接待卑南國中學生的經過,張孟訓說,他是在新馬車站遇見卑南國中的校長及6名學生,知道他們無處可去,就邀請他們到教會。由於21日是教會15週年主日,教會裏很多弟兄姊妹都很願意參與服事,無論是煮飯還是陪伴,都因為看見受苦者的需要,而願意多走一里路。張孟訓說,這次的普悠瑪翻車意外事故,不僅造成很多乘客死傷,也讓家屬現面臨煎熬,災後的復原工作,人們心裏的傷,比身體的傷更難癒合。感謝神讓宜蘭聯禱會的眾牧者在救難及後續關懷的相關事工上同工,不僅是宜蘭地區的教會,後續也需要花東地區的教會持續關懷跟進,為人心預備好土。

(資料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東方冥想與聖經默想大不同 宣教士警告 冥想向仇敵敞開大門

美籍宣教士Rosilind Jukic撰文闡述6項聖經默想和東方冥想的分別。文章以「不要墮入新紀元活動的圈套」為題,並指「除了聖經默想之外,參加任何形式的冥想都會向仇敵敞開大門」,警告信徒不應接觸任何涉及敬拜別神的活動。

Rosilind指出,不少基督徒視作減壓運動的瑜伽、禪修等各種巧立名目的冥想方式,皆起源於新紀元活動(New Age)及東方冥想。她引用申命記12章29-32節,指出分辨兩者之重要:「每當我們將基督教紀律與任何其他宗教活動混淆,我們就會激怒神。神在舊約中多次指出自己是『忌邪的神』,並命令信徒保持聖潔,不讓別的宗教習俗玷污我們對神的敬拜。因此身為基督徒,我們日常生活中若有任何活動在本質上並不能榮耀我們的主,而是敬拜別的神,我們應該立即拒絕,並將之從我們的生活中剔除。」

Rosilind列出了東方冥想與聖經默想不同的6個特質:

  1. 東方冥想僅倒空人的心思;聖經默想卻是以神的話語填滿人空虛的心靈。
  2. 東方冥想以自我為中心,透過控制呼吸、身體感覺及情緒,最終達致自我實現及驕傲,使焦點離開神;聖經默想以神為中心,使人不再專注於自己,重新將焦點校正向神。
  3. 東方冥想以緩解壓力為目標,然而生命中的壓力來源:擔憂、恐懼、完美主義等,皆源於人的驕傲;聖經默想則操練信徒謙卑自己,在各種環境中與神同行。
  4. 東方冥想令人自以為可以藉自身的能力取代神;聖經默想則提醒信徒,神是全能的,祂掌管一切,神的心意必定成就。
  5. 東方冥想通過「與神合一」,即尋求更高層次的意識或改變意識狀態,逃避壓力與現實。聖經默想卻面對現實,藉着聖靈超自然的力量,帶領人克服生活中的試煉困難。
  6. 東方冥想通過使用大氣、物體、靜默,呼吸技術等方式操縱環境和氛圍,使人能夠進入冥想狀態,從而帶來心境的平和;聖經默想卻超越環境,信徒能藉著禱告直接與神對話,隨時隨地思想聖經中的應許、憑信交託,將平安帶進心中。

Rosilind又引用約書亞記1章8-9節解釋,信徒應讓聖經默想成為每日的生活習慣:朗讀聖經,挑選經文對自己重複默念,晝夜思想經文對個人生命的意義,嘗試將經文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謹守遵行。「當我們將聖經默想視作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生命會被轉化。」

文章於9月中上載於Rosilind Jukic個人網站,後於10 月初獲媒體轉載。

(來源:Charisma News,2018年10月10日,潘意韻編譯報導)

禱告:主賜信徒智慧及洞察力,使我們懂得時刻警醒禱告,免得陷入仇敵的迷惑。

布倫森牧師被囚2年終獲釋 到白宮為總統特朗普禱告

美籍牧師安德魯.布倫森(Andrew Brunson)從2016年10月起已被土耳其政府囚禁超過2年。他於10月12日到法院出席最終聆訊,雖然土耳其法院仍然維持布倫森參與恐怖組織、推動政變的判決,但由於他己被囚超過2年,所以被當庭釋放,更准許他離開土耳其。據悉,布倫森身體狀況良好,他在離開法院數小時後便乘坐美國軍機從伊茲密爾前往德國,並在24小內回到美國。

布倫森在庭上再次強調自己是無辜的,他說:「我愛耶穌,我愛土耳其。我明白自己為何在這裡,我在這裡是要為基督的名受苦。」他在離開土耳其前感謝總統堅持讓他獲釋的承諾和努力,他說:「我們全家很感謝總統、政府和國會堅定的支持,這是我們全家一直祈求的日子,我很高興能夠踏上回到美國的路。對我的家庭來說,這是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我們感謝全世界數百萬為我不斷禱告的人。」他又感謝美國法律及司法中心(ACLJ)的代表以及為了讓他重獲自由而努力工作的不同人士,使他可以與家人團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判決後隨即在推特發佈貼文,指大家都希望布倫森儘快可以安全回家。早在聆訊之前,副總統彭斯亦曾表示那是特朗普政府當前的首要任務:「政府的立場非常清晰,我們堅持要讓布倫森獲釋,回到他在美國的家和教會中。」

有分析相信,釋放布倫森有助修復這兩個北約盟國的關係。中東分析師凱雷姆(Mike Kerem)認為這是歷史性的事件,美國政府為此與土耳其政府進行了無數次高層溝通。他說:「我相信這次事情提醒人們起來禱告,不只是為了布倫森,更是為了土耳其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敘利亞人、伊拉克人以及伊朗人。布倫森被捕和被囚的原因其實很明顯,就是他對耶穌基督作為彌賽亞的盼望和信念,祂不只是西方的主,而是整個世界的主。」

布倫森回國後,於10月13日到白宮會見總統特朗普。布倫森跪下為特朗普禱告:「求主的聖靈澆灌總統特朗普,賜他超自然的智慧,去成就神對美國的計劃,並帶領美國走公義的路,賜他堅持和勇氣為真理站立,讓他成為美國的祝福。」

.圖為布倫森在白宮跪下為特朗普禱告(Credits: 美聯社)

(來源:CBN NewsASSIST News美聯社,2018年10月12及13日,Hannah Lo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為布倫森牧師平安回國感恩,又求主修復兩國之間的關係,以及翻轉鄰近國家的屬靈氛圍。

剛果基督徒醫生獲諾貝爾和平獎 治療受性暴力創傷婦女身心靈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由剛果民主共和國婦科醫生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和伊拉克女子穆拉德(Nadia Murad)共享。前者窮畢生精力治療國內性暴力受害者,後者以伊斯蘭國性罪行受害人的身分提倡保護婦孺,兩人獲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稱許為「終止以性暴力作為戰爭和武裝衝突中的武器」的象徵人物。

穆克維格自1999年起在東剛果創立潘茨醫院,至今收治過萬名飽受戰火蹂躪的婦女。東剛果20多年來內戰不絕,武裝分子無所不用其極爭奪黃金等貴金屬資源,並以集體性暴力作為武力手段之一。聯合國官員形容,東剛果是「世界強姦之都」,當地每小時有近50名婦女被強暴。

63歲的穆克維格行醫以來,曾試過一天進行多達10宗手術。身為牧師之子的他認為,國家深陷恐怖的戰爭罪行之中,信仰是他抵抗這種罪行的最大原動力。他去年在路德會世界聯合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我們身為馬丁路德的後嗣,必須以神的話語驅趕大男人主義這鬼魔,使世界不再被它所附,讓飽受男性野蠻惡行所虐的婦女能夠經歷神的主權。」他又認為:「在21世紀,福音的聲譽在於釋放神賜給我們的恩典,就在我們爭取公義、真理、法例、自由,亦即人的尊嚴的過程中,讓教會仍舊在黑暗世界綻放光采。」

穆克維格除了身體力行醫治婦女,亦向國際社會公開國內婦女面對的人道災難。2012年,他在聯合國抨擊剛果政府和其他國家對婦女遭強暴情況袖手旁觀,令他和家人一度成為暴力威嚇的對象,甚至需要出國避難。但當地婦女湊份買機票請他回國,令他意識到自己不能拒絕這些婦女,更要立定心志對抗這種惡行。他在接獲諾貝爾獎喜訊時正在進行手術,他將獲獎的榮譽歸給所有遭受性暴力的婦女,並表示:「所有性暴力過來人,我希望透過這個獎項告訴你,世界正在聆聽你的聲音,並且拒絕袖手旁觀,不再對你所受的苦坐視不理。」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Christian Post,,文奴編譯報道)

禱告:願主興起更多英雄終結肆虐的性暴力。

按聖靈感動提早起飛 基督徒機長救逾百乘客

9 月28日,印尼發生地震,引發海嘯,超過二千人死亡。當日,印尼巴澤航空(Batik Air)的一名基督徒機長馬菲拉(Icoze MafelIa)卻順著聖靈的帶領,拯救了編號6321全機140名乘客的生命。

馬菲拉於9月30日在雅加達一間教會分享,他當日駕駛飛機由望加錫(Ujung Pandang)往帕魯市(Palu)時,心感不安,於是在駕駛艙開始唱聖詩,高歌讚美神。當天刮起異常大風,他內心聽到有聲音指引他繞圈後才再降落。他提醒自己須格外小心,同時背誦詩篇23篇。

飛機著陸後,馬菲拉說聖靈的聲音再次催促他盡快離開。因此他指示機艙人員小休片刻,更向控制塔要求提前3分鐘啟航。在跑道時,他感到緊急,要更快起飛:「我的手不由自主地不斷按緊加速桿,希望快速離開跑道。」當時地震就開始了,兩位機長感到飛機左右晃動。抵達望加錫後,他才知悉帕魯發生7.5級地震和海嘯。他說:「如果我遲三分鐘起飛,將無法拯救140名乘客,因為跑道上的瀝青像風中的窗簾一樣上下移動。」馬菲拉還提醒信徒:「不論遭遇任何境況,我們必須保持冷靜,而不恐慌,這樣我們才能清楚地聽到神藉聖靈向我們說話。」

航空控制員阿貢(Anthonius Agung)在控制塔開始搖晃時,確保馬菲拉駕駛的飛機安全逃離地震和海嘯,最後一刻才從4樓的塔上跳了下來英勇殉職。馬菲拉讚揚:「他是我們的守護天使。」

(來源 :CBN News,2018年10月10日,林國祥編譯報道)

禱告:所有基督徒都要聆聽神聲音,因這是關乎生死。